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悦读2015 [打印本页]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14 20:48
标题: 悦读2015
本帖最后由 happy_99 于 2015-12-30 21:11 编辑

01-西线无战事      02楼
02-驻京办主任2       08楼
03-天蓝色的彼岸      09楼
04-My Sister's Keeper      11楼
05-万物刹那又永恒      13楼
06-保姆日记      15楼
07-The Lost World      16楼
08-The Endless Steppe      17楼
09-解忧杂货店      18楼
10-Northe to the Orient      19楼
11-生而自由      20楼
12-The Lovely Bones      22楼
13-近距离看美国4--如彗星划过夜空      24楼
14-海边的卡夫卡      25楼
15-The Color Purple      26楼
16-长相思-1      29楼
17-长相思-2      29楼
18-长相思-3      29楼(三本连着看的,也写在一起,这里为便于统计本数,分开写。)
19-Tuesdays with Morrie      30楼
20~22-11处特工皇妃      33楼(为统计本数,按纸书册数计)
23-五月花号      34楼
24-白夜行      35楼
25~27-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      36楼(为统计本数,按纸书册数计)
28-1984      37楼
29-一个人的朝圣II--奎妮的情歌      38楼
30-爱,在你转身时盛开      41楼
3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43楼
32-Direct Hits Core Vocabulary of the SAT: Volume 1      43楼
33~34-不负如来不负卿(上、下)      44楼
35~36-华胥引(上、下)      46楼
37-What If      48楼
38-小时候      49楼
39~41-琅琊榜(全三册)      50楼
42-三思楼      52楼
43-On the Road      53楼
44-海伯利安      54楼
45~50-将夜(1~6)      55楼
51~52-大学之路(上、下)      56楼

2015年年初并没有确定全年读多少本书,当时只是想每个月至少保证读一本英文书。明天最后一天了,盘点下来,英文书的阅读量没达到,就算算上读到一半没读下去的那本,也才10本半,惭愧一个。

出乎意料的是,居然看完了52本书,是年初没想过的。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14 20:48
西线无战事

经典译林书单,外国文学骨灰级书单,人生必读书单,世界名著书单……

光是看上面这些名头,这本书直到现在才看就有点令人汗颜了。

这是一本关于一战中几个德国士兵的故事。

作者以第一人称语气写的全书,只有最后一句用了第三人称语气写前面那个第一人称者的死亡。

我是尚未完成学业就应征入伍的孩子,和来自农庄、作坊的年长点的人一起奔赴前线,在炮火纷飞中结下了友谊,也见证了同学朋友的死亡。全书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主线,都是这个“我”随着战争深入,做为一个对命运完全没法掌握主动性的小兵,只能被动地被调来调去,然后一方面因为换防与不同的人生离,另一方面则因为阎王爷判笔的勾勾圈圈而与不同的人死别,他的人生也因此而支离破碎。

从最初的进行战地工事,到曾经占优势地反攻打得战争的对方溃不成军,再到德国完全失去对战争的掌控权而节节败退。部队里的士兵们也从开始的热血沸腾,到中期的迷茫,到最后的绝望。书中就这些不同时期“我”的经历以及在这些经历中的心理描写,展现了战争所带来的人性的扭曲以及最后人性的醒悟。可一个小兵的思考有什么用呢?报纸上天天说战争就要结束了,但前线上却有着越来越多的人死去。

最后,报上说“西线无战事”,“我”却再没了思考的能力。

看完心情非常灰暗。

书中有着对战争血腥场面非常逼真的描述,读到这些片段的时候,不由诅咒起文字的强大力量起来,似乎如果文字的力量弱点,战争的残酷性便会弱点一般。

强烈建议初三以上人们阅读此书。但因为是朋友给的电子版,连标点符号也不齐全,换行也是乱的,就不贴电子版链接了,给个纸版的链接吧。

http://www.amazon.cn/西线无战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dp/B00IP61XXY/ref=sr_1_2?ie=UTF8&qid=1421239670&sr=8-2&keywords=西线无战事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15-1-14 21:57
谢谢99的推荐。打算找来自己先看看。
作者: woaiaoao    时间: 2015-1-15 08:39
貌似现在孩子读有些早,自己先看看,谢谢推荐
作者: 飘飘雪    时间: 2015-1-19 11:01
99开始2015年的阅读了,谢谢推荐。
作者: petercatsea    时间: 2015-1-19 11:12
最近正在看蒋勋的《生活十讲》,感觉笔者在十几年前对台湾一些社会现象的评论,对当下的中国大陆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生活十讲》是台湾广播节目“文化广场”的结集,安抚过监狱中很多绝望而困顿的人。

在台湾,蒋勋的讲座常常是一票难求;而文字的传播无远弗届。在本书中,作者娓娓道来,在广阔的生活中选取了十个侧面:价值、官学、伦理、信仰、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借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质。

旧有的社会转型、伦理道德重建,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物化、官学的限制、信仰的缺失和急功近利,似乎都不可避免,新的价值、官学、伦理和信仰亟待建立。在这个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学刊物却日益萎靡,我们需要文学,去体味生命的过程。 中国社会很早就进入了理性时代,而神话的缺失,却过早带走了我们的童年和想象力。爱是一生的功课,如果可以真正诚实地面对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情与欲的挣扎。“忙”即是心的死亡。在越来越匆忙的生活中,要学会停下脚步,享受绿色和有机的生活。

蒋勋的文辞优美,直指本质,悲悯却并不忧伤。在这个问题迭出的时代,带给我们一种发自内心、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作者: 当当劳的MM    时间: 2015-1-21 08:37
学习了~自己看书太少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23 13:20
驻京办主任2

看某些人读《驻京办主任》还能读下去,并且在上次做记录时发现后面居然还出得有2、3、4,为了引诱某些人继续读书,便到网上找了后面的电子版下到kindle里。结果人家没看,我又急着看完了。

2接着写东州市在上一次的政坛地震后,两位明争暗斗的腐败官员一个死刑一个癌症离开人世,市委市府班子换员,一切又重回常规。主人公丁能通也重新回到驻京办主任的位置上,开始了新的迎来送往。

可是,权力与腐败总是相伴而生的,特别是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于是,东州这缸看上去平静的水又开始暗流涌动,驻京办做为信息集散地,自然处于漩涡之中。 丁能通却在上次风浪之后,对于官场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在迎来送往中更多了几分圆滑。

可是,故事怎么看怎么像故事,甚至有时候都不像故事,更像下发的一些文件中的措词。

好的小说,主人公就是主人公,读者读来,很多时候会身不由已地变成那个主人公。老舍的书看着时常常会有这种感觉。还有些小说,主人公也是主人公,但读的时候,更多地是觉得自己是伴在主人公身边的影子,看着他做这做那,情绪也随着他做的事情起伏波动。这篇小说,感觉故事里所有的人物都是棋盘上的棋子,读起来就如看着作者在下一盘自娱自乐的棋,不停地移动着这些棋子们,棋一步没下错,故事却如蜡般无味。

打算直接删除后面的不读了,可惜为了某些人,俺当里还花了金豆下的书,心痛啊。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2-15 10:54
天蓝色的彼岸

假期要给孩子们搞个阅读演讲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假期中间读《天蓝色彼岸》一书,并且准备一篇1-2分钟的题为“最令我感动的情节”的演讲,节后通过发表演讲与大家分享自己最感动的情节,可以讲这个情节本身,也可以讲这个情节令自己感动的理由,还可以讲自己当时感动的心情。同时还请小朋友根据书中的内容自行决定拓展阅读,并且自行寻找拓展阅读资料,节后的演讲分享活动中,有备演讲后,抽取我准备的即席演讲话题发表一篇1-2分钟的即席演讲。

虽然《天》一书以前自己看过,和儿子一起完成了亲子阅读,并且推荐过给无数的人。但为了准备好适合孩子们的即席演讲题目,这次还是认真再读了一次。

哈里是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某天借用姐姐的钢笔不成,在吵嘴后出门买笔,不幸被卡车撞死,到了“天堂”。迅速地,他发现问题了,死了后他似乎无所事事了,也没有目标了,有个地方叫“天蓝色的彼岸”,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有路标指向落日,可那个落日总落不下去。迷惑中,他遇上了150年之前去世的另一个男孩子阿瑟,早了150年到这里的阿瑟俨然是个“本地人”,当上了阿瑟的导游,带着阿瑟回到了人间,当然,不是活过来,而是以幽灵的身份回来了……

很简单的故事,我和儿子一起读这本书时,他的自主阅读尚未完全建立,是我们当睡前故事读完的,边读还得边讲边解释。但听完全书后,他对于生命的理解似乎上了高高的一级台阶,首先是没有了以前对死亡的单纯的害怕,其次接受了我们有会突然离开他的可能,而且还完全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本书对孩子影响之大,他在自主阅读建立后,自己多次重读过此书,上坡后又阅读了本书,并且极力推荐给他爹,不成想这人居然来句“不就是儿童文学嘛”。

鉴于本书对儿子影响的巨大和良好,所以每逢有人谈到孩子对死亡的害怕时,我便会极力推荐此书。这次选择本书开展活动,也是因为前阵子看见新闻说13岁孩子以死相逼父母放弃生二胎,还有不断的海外优秀留学生自杀的消息,深觉我们的孩子在这一课上似乎欠缺了点什么。

但说实话,以前觉得这书作用大,对于为什么会这样有用却从来没想过。这次回头看,因为要给小朋友们找即席演讲的话题,不免多考虑了一下。简单的情节,以小男孩的口吻描述,自然没什么深厚哲理,却总令人眼鼻心发酸。细分析起来,其实正是这种质朴的,发自孩子内心,也是发自我们人类最基础情感的东西,让我们深受感动。

哈里回学校时想像着同学们会怎么怎么样地怀念自己,没有了自己的球队会怎么怎么不堪一击,教室里会怎么怎么布置以彰显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地位……结果发现生活在继续,有新的小伙伴加入,大家学着新的课程,球队成绩依然斐然,甚至自己以前的座位、衣柜都被新来着占据了,似乎随着自己的死亡,自己从人世间真的就完全消失了。可是,当看到教室后的纪念墙时,他找到了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位置,还发现了许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当然包括别人对他有意见的看法,也促使他自己反省自己的生前,但孩子就是孩子,这个反省也来得那么简短轻便。跟着幽灵哈里回学校的旅程,读者的心也跟着哈里的情绪波动着,这个时候,相信很多小朋友已经开始想像如果发生在哈里身上的事情发生于自己身上会是什么样子的。

学校是生活还在继续的模样,和他回到家里时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家还被重重的悲哀情绪所笼罩,让哈里也觉得心酸了,也意识到,其实自己的死亡并不是于自己最糟糕,而是对活着的爱他的人更糟糕。这也是他不得不回来了却心愿的原因。如果不让姐姐明白他的死与他死前他们的争吵无关,他的心便放不下,他也就只能游荡在“那里”而去不了“天蓝色的彼岸”。我想,读过这些文字,被这些文字感动过的孩子,明白自己的生命对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所爱的人的重要性的孩子,在选择自杀前肯定会三思的,这种思考里,纠缠更多的不是自己的迷茫自己的不顺自己的难处,却是对别人的关心对亲人的关爱。在与死神的战争中,后者的力量肯定会更加强大。

同样,当看见路上与自己同龄的人在吃好吃的,在玩好玩的,在与妈妈亲近撒娇,哈里感到的嫉妒是我们都能理解的。这些简单平常的事情,孩子们平日里是体会不到其特殊的意义的。可是如果进行角色扮演,让自己当个幽灵来看看,那种感受肯定会不一样了。我们中国人避讳谈死亡,其实就错过了这些让孩子体会生命珍贵的机会。而最后哈里也坦然接受“命运不可能是完全公平的”这一点,跟他一起完成这趟返回人世之旅的小朋友会怎么想呢?

总之,简单的语言,简单的故事,没有任何说教,却更能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大概是此书能让孩子感动的原因吧。
作者: lelemam    时间: 2015-2-16 10:15
happy_99 发表于 2015-1-14 20:48
西线无战事

经典译林书单,外国文学骨灰级书单,人生必读书单,世界名著书单……

这本书在大学时候看过,但没读完,试着重新读读。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2-20 16:53
My Sister's Keeper

借的儿子同学让她妈妈带回国的书,是新加坡中三还是中四推荐阅读书目里的。看书的途中,数次泪流;看完全书,泪奔。

13岁的安娜将父母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归还她的“身体的医学处置权”。原来她的姐姐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白血病,原本有一女一儿的父母在发现儿子在医学上不能成为女儿的供体后,通过遗传学筛选,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即安娜,这个女儿成为姐姐从血液到骨髓到器官的完美供体。于是在安娜出生后的13年内,从脐带血、淋巴细胞,到骨髓,她随着姐姐一次次的病情复发,一次次做为供体随着姐姐入院,直到这次即将做为肾脏供体。随着法庭内外事件的进展,安娜、安娜的律师、律师的女友、安娜的父母、安娜的哥哥依次出场,以第一人称叙述着与本案看上去相关或无关的事情,读者也就在这些叙述里了解这些人们这十多年的生活。

因为自己看书的坏习惯,早早地就翻看了书的结局,发现居然是这个打官司的妹妹死于车祸,解决了供体问题。那几天情绪极坏。结果今天一路看完最后四分之一,才发现这场官司并不是安娜为自己争取权利,原来是姐姐授意打的,因为姐姐并不愿意再次面对以自己的病情毁了全家人的生活。但是姐姐并不愿意放弃生命,只是她也不知道这个自己生存和家人痛苦的矛盾应该用什么方式解决。所以法官最后的裁决是:鉴于事情的复杂性,法官及所有的人都认可无论是父母还是安娜,其实都无法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因为安娜在提出起诉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所以法官裁定安娜拥有对自己身体的医学处置权,由她的律师负责监管。

整个家庭没有因为官司分崩离析,相反却消除了成见,大家重新聚为一体。

全书前面所有的章节都是以其他人的语气做为第一人称叙事的,只是最后一章以安娜姐姐的自叙结尾,让大家了解了安娜离开后家庭的生活。

看前面,对于安娜妈妈有种自然的抵触情绪, 感觉她一心扑到安娜姐姐身上,导致了安娜哥哥总是通过做各种出格的事情来引得重视,最后居然纵火;而安娜,却因为姐姐的病,不得不放弃去冰球训练营接受国家队门将指点的机会。可是看到后面,从大家点滴的回忆里,可以看到安娜也好,哥哥也好,其实一家人也有着一家人的美好时光。这时,前面有的那些抵触情绪慢慢就消失了。

放下书,再次感叹,科技进步真的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吗?没有前面的那些遗传筛选,安娜不能成为完美供体,这家人会经历这些痛彻心肺的感情波折吗?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作者: lovealan    时间: 2015-2-22 10:57
谢谢99的推荐,要认真读一读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2-26 22:13
万物刹那又永恒

去年用《万物有灵且美》成功地引诱某些人踏上了阅读之旅,一年也读了10多本书,还有好几本比较厚重的书。今年尝试了欧享利、近距离看美国等书,还没引起此人的阅读兴趣,正愁着呢,有网友说万物系列是5本,并且提供了这第4的一本。正好春节临近,要奔波在探亲的路上,俺就先开看了。

一如既往的风格,仍然记录他的兽医生涯,不过是战后了,所以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可是仍然有很多东西没有变,比如开篇就来的雷普来先生家的门及小牛,可给吉米惹了不少的麻烦。什么?什么样的麻烦?呵呵,自己去看吧,有趣着呢。

一如去年读那3本,边看边笑,笑得肚子疼,笑得眼泪出。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许多以前很难的事情变得一针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在推广新技术的起步阶段,总是有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同时,随着其专业名声的日渐上升,吉米的足迹北上到了前苏联,向东到了伊斯坦布尔,在这样长途的旅行中,坐船也好,飞机也好,故事也好,事故也好,回忆的仓库肯定被塞得满满的。

啊哈,不能再写了,再写就剧透太多啦。

总之,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位爱岗敬业的乡间兽医的幸福生活?来看这本书吧。

强烈推荐所有人看,特别是生活在对孩子未来职业焦虑中的父母,看看热爱的职业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吧,为了旁人眼里的成功而剥夺孩子拥有作者这种幸福感的机会,值吗?而且,受到女王接见、生活丰衣足食、专业是领域内的明星,这又何尝不是世俗所认可的成功呢?

要获得本书kindle版,可关注微信公众号:kindle10000,然后申请推送此书,不一会儿就会有啦。
作者: 冬雪春鸢    时间: 2015-3-2 11:56
本帖最后由 冬雪春鸢 于 2015-3-2 13:26 编辑

我上月看了一本《德国为什么二战》,里面有一章反复提到“西线无战事“这个战术名词,从政治的角度,讲述二战开始,德国入侵,而英国一直没有象起初承诺的那样开辟西线战场;等到欧洲除了英国基本全面沦陷,希特勒已经可以放心去全力攻打前苏联,因为西线无战事。。。而东线,希特勒和斯大林打的越激烈越持久,对英美的战后世界越有利。。。西线无战事,奠定了战后冷战的牢固基石
我想再看几本书,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更多理解这个”西线无战事“; 其中也包括99看的这本书《西线无战事》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3-3 10:06
保姆日记

亲戚那里拿的书,看书签的位置,主人没读完就扔书堆里了。

一位纽约大学儿童发展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多挣点钱,课余到富人家当保姆带孩子。全书就是记录她在某家人家带孩子时的经历,从记述这个经历的只言片语中,也可以看出她以前在别的人家带孩子的情形,但和在这家其实也没什么差别。

书原本也是两位纽约大学的学生写的,出版后占据畅销排行榜榜首好长时间,书评称之为“全球最时尚讽刺”小说。确实,在书里,那些天天做着拆分、合并公司的金融界精英们的老婆每天的生活就是逛街、美容和宴会,而带孩子的保姆也好,做家务的保姆也好,似乎都应该24小时不间歇地围着她们转。但是她们光鲜的外表背后,仍然有着别人看不到的辛酸:用尽手段笼络老公防范小三。而且,许多人其实也是从小三的位置上奋斗上岗的,比如书中这位请主人公去带孩子的美女。

也不知道是作者写的问题还是翻译翻的问题还是我理解的问题,感觉作者在书中经常犹豫着:主人公应该是混在鹤群里的鸡还是落到鹤群里的凤?因为从书中看,有时候她自己的父母也好,奶奶也好,总能帮她解决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看上去应该是以长期的身份铺路才能得到凭面子能解决的问题。但最后她回到雇主家时的心里话却表现出对前期各种苛求的容忍是因为贪恋那些奢侈的环境……

打总:本书确实是畅销书,偶个人预计进不了经典的行列。有兴趣的人不妨在等飞机、坐飞机时看看。书原来的主人书签停留的位置是有道理的。不过,辛苦寻找指导自己应该怎么带孩子的妈妈们,如果找不到下面的教材,不妨入手一本这个,让自己不要跟着这里面的妈妈做就好了。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69 ... 348603000&ver=A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3-17 10:51
The Lost World

看题目,好高大上的感觉,而且是亚马逊的免费kindle书,按以前零元购买商品的经验,自动地把此书划进了哲学类 ,所以尽管是免费的书,却老长时间也没去看。今年下定决心多读英文书,虚荣心又不想让自己的读书清单里全是小说,便硬着头皮上了这本书。

结果,偶的天啊,知识贫乏是多么地可怕啊。想当然是多么地害人啊。

实际上,这是一本讲冒险的小说。主人公为了追求心中的女神,按女神的旨意想让自己登上为了爱人出生入死也在所不惜者的名单,在某次机缘之下,参加了一个探险队,去探索一个有着史前动物存在的高原。那里有翼龙、有不知名的动物、有kindle自带词典查不出名字的动植物、有进化史上缺失了一环的猿人……他们在那里历经生死考验,也大饱了眼福,回到伦敦后受到了英雄般的追捧。可是,很出乎意料的结局,他的女神嫁给了别人,并且是一个很平凡普通的俗人 。

从情节进展的缓慢可以知道这是一本典型的英国作家的作品,并且年代还是有这么远了,全书到40%的时候,他们还没进入到那片失落的世界里,够急人的,放美国作家笔下,孩子都生一大堆了 (忘了以前谁写的比较英美文学作品的区别)。

很多单词不认识,但并不妨碍理解情节。不过,考虑到作品的年代性,内容的非经典性,实在没必要专门读本书。

http://www.amazon.cn/The-Lost-Wo ... ords=the+lost+world ;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3-20 21:58
The Endless Steppe

去年买安徒生传时,为了凑单加的一本书,不曾想一拖,到今天借单位组织春游的机会才看完。

一位波兰女孩,二战期间,因为父亲是资本家,一家人被前苏联政府逮捕流放至西伯利亚,在那里度过了五年的时间,从十岁的孩子,长成了15岁的少女。

原本人生中最美好最恣意的5年时间,却被饥饿、紧张、恐惧充满了记忆。先是一家人中祖父的分离和去世,再是父亲被征军,祖母母亲和她三个人在西伯利亚大荒原上求生存。

书中记录着他们生活的艰辛: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没有食物、没有御寒的衣服、还着耻辱性的身份……所有这些,都让生活中的希望之光躲了起来。若不是因为还算有亲人在一起,生活真的就只能用绝望形容。

书中有些只言片语看上去却又那么熟悉,脑海中浮现的另一本书名叫《夹边沟纪事》,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则是那举国上下的绿和蓝。不过,很令人惊奇的是,在那广袤的荒原上,学校里仍然有着大量的世界名著,不单是俄国作家的,狄更斯、大小仲马、杰克伦敦的都有,朗诵比赛还可以用非社会主义主旋律的诗参赛。

另一个收获是,从书中知道了原来Vilna是波兰的,后来划给前苏联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回头百度一下。

最后想说,刚开始看这书时看得很慢,后来就放在那里没动了,结果前阵子接着看了My Sister's Keeper和The Lost World两本小说,再接着读这本,速度快多了,很多单词不查也可以囫囵出意思。老祖宗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真理啊!

现在查不到当时购买的链接了,肯定不会是这么贵的。

http://www.amazon.cn/The-Endless ... =The+endless+steppe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3-28 16:55
解忧杂货店

同事为了免邮费凑书单买的书,买回来在办公室获得好评,趁着今天先生值班,我在忙完告一段落的空闲时间抓紧看完。

三个小偷在逃亡路上躲进了一家废弃的杂货店,原是为了捱到天明好继续逃亡,不曾想被一封意外来信给留在了杂货店里,回信收信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自己被放在了一个特殊的时光传送口,承担起了替人分忧的任务。

随着信来信往,一个个人生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个普通人的人生故事响起在耳畔:奥运会和心上人,熊掌鱼翅不得得兼,我该怎么办?现实的生活和心中的梦想,何去何从?职业的体面和报恩的紧迫,孰重孰轻?……做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连自己生计都无所着落的人,有资格、有能力给别人这些大事提供咨询意见吗?

全书围绕着一个杂货店和一个孤儿院,给我们描绘了50-80年代一个个普通日本人以及他们家庭的遭遇,平凡的人,共性的烦恼,却完全不一样的故事,读起来简单感人。

虽然简单,也推荐高中生们有空看上一看,正好处在人生抉择的关头,何去何从,看看他们的故事,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有所启发吧。

很抱歉也很不好意思滴在这里跟X哥说声,当你跟我提东野圭吾时,光听见说推理作家,立刻就回答说以前看过他的作品《只有猫知道》 ,看完本书后发现风格极其不一致,问了下度娘,原来只有猫知道是仁木悦子写的,惭愧惭愧,以后一定注意,不能信口雌黄。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64478.html

因为自己的错误,顺便把另一本书的购书链接也贴在这里
http://product.dangdang.com/22601143.html ;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4-20 16:40
North to the Orient

朋友在微信里送书,正好之前不久有人提到过此书,便要了来。谢谢April慷慨相赠。

全书是一本游记。但这是怎样拉风的一趟旅游啊!自己驾驶飞机,第一次以飞行状态穿越北极!!在上个世纪30年代!!!还是女性!!!

作者夫妻二人,架着自己的飞机,从纽约一路北上,经过美国缅因州、 加拿大安大略省、加拿大曼尼托吧省、加拿大贝克湖、加拿大阿克拉维克港、美国阿拉斯加、俄国西伯利亚地区、日本千岛、日本北海道、日本东京、日本大阪、中国南京,最后抵达中国汉口,然后回到日本,乘坐轮船回美国。一路上,经历了恶劣天气、大雾等导致的迫降;极昼带来的睡眠困扰和回归有夜环境的不适应;停留地的火灾;偷渡者悄上飞机;用飞机帮助中国政府帮助确定受灾范围并因此而身陷难民船阵;对面长江险滩不得已的跳水逃生等一系列事件。同样,一路上也亲历了爱斯基摩人、俄国人、日本人、中国人等完全不同文化熏陶出来的人们,见证了他们的共同点,见识了不同文化带来的人与人的巨大不同。

而做为读者的我们,则随着她的记叙一道经历了以上所有种种。俺第一次知道日本茶屋那低矮的门是什么意思:放下外面尘世的一切,放低自己进入茶室品茗,所有人都是空身进入,除了身上的武器等实物,还包括名声、地位等看不见的物事。

不过,还是要老实地承认,好多单词不认识,全书都是囫囵吞枣过来的 。

亚马逊的这书咋这样贵啊,不过估计是因为有图片 http://www.amazon.cn/North-to-th ... north+to+the+orient

好吧,还是来个温柔点的版本吧,也不是我手里朋友送的版本http://product.dangdang.com/1201053226.html

还是度娘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更温柔可爱的http://www.amazon.com/North-Orie ... bergh/dp/B0007EIX5S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5-22 16:01
生而自由

六一后打算给小朋友们搞一次以童年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活动内容另记。小朋友们读的书各自不同,有位孩子读了我推荐的《与狼为伴》,同时还打算读《生而自由》。为了能尽量把话题设置到和孩子们的阅读内容同步,俺也就去找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来读。

找电子版可费了些周折,先是按照孩子妈妈提供的书名《为自由而生》,网上有本书以及电影的介绍,但电子书完全找不到的节奏。于是俺尝试着从度娘的各种提示里寻找暗示,再返回去问度娘,终于发现了某个网页上介绍内容是一样的,但书名是《生而自由》。重新回到kindle10000的微信推送,一下就找到了,赶紧着开读。

一头小狮,在出生三四天便失去了母亲,父亲因为袭击人类成为人类的追捕对象,但追捕其父的人类带小狮子回到自己家中,和妻子一起担任起哺育它的责任,并取名爱尔莎。爱尔莎在养父母的精心照顾下,依然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不愁吃不愁喝,还可以在路虎车顶上到处兜风,生活得很美好,至少在养父母看来是这样。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到发情期,爱尔莎又受到原野的呼唤。可是虽然它没有如动物园的同类般被圈养,也没有如马戏团的同类般被迫学习技能,它同样没有母亲教它怎么捕猎,怎么和同伴相处,怎么和自然相和。所以,在受到原野的呼唤时,爱尔莎有点为难了。最后采取的办法是发情期不时回归原野,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狮子争过风吃过醋,也和公狮子调过情幽过会。但平时还是依赖于养父母,特别是和养母关系密切。

养父母原打算把小狮子送到荷兰鹿特丹动物园和她两个姐姐呆一起的,但因为当时的情景不允许,开始考虑让爱尔莎回归原野。但是爱尔莎对养父母的信任和依恋非常强烈,所以前两次放归失败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养父母依据自己对动物的热爱和了解,还是选择了恰当的放归地,成功地将爱尔莎放回野外,并且适应了野外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伴侣。

很平实的记述,但满满的都是养父母对爱尔莎的爱。如果没有这种爱,相信这些平凡的字眼不会有如此的影响力。

可是,读的过程中,总还是会想:如果养父没有杀死爱尔莎的母亲,爱尔莎是会被自然淘汰还是会生活得更幸福?我们号称的对地球的爱,对某片土地的热爱,真的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吗?

kindle10000推送的电子版,故没有链接,不过大家可以去它的网站“万读”看看。

http://www.kindle10000.com/
作者: 文仔妈妈    时间: 2015-5-25 07:36
谢谢99姐,跟着99姐的脚步往前走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5-26 23:12
The Lovely Bones

上次借的儿子同学两本书中的一本,读了三分之一后对于不查词读不起走的压力越来越大,还是去kindle电子书库微信公众平台下了电子版,边查词边阅读。还巧周末害瘟躺床上无事可干,今天单位办公楼失火下午不上班,有大把的时间看书,紧赶慢赶地看完了此书。

1973年的冬天,一个14岁的女孩在从学校回家的路途中,因为抄捷径在玉米地里被邻居强暴后杀害,并且分尸扔弃,只在田地里找到一块失落的肘部骨头。女孩的灵魂从尸体里游荡而出升上天空,从此在天上关注着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学以及凶手。

8年里,她目睹了一个完整的家因为她的死亡陷入了情感的困境。母亲离家出走,妹妹在学校要忍受各种眼光,弟弟把自己的情感封闭到内心深处,父亲则一直沉陷不能自拔。妹妹知道父亲怀疑凶手就是凶手,但苦于警方一直说没有直接证据,于是她潜入凶手家里寻找证据。虽然找到,但被凶手发现,让凶手有了应对措施,想办法脱身逃走。

但是,外婆在母亲离家出走后来到家里,支撑起情感的伞,让两个更年幼的孩子能有相对正常的环境;妹妹的同学从此一路陪伴妹妹直到大学毕业结婚生子;女孩当年的追求者和她的同学--她灵魂离开躯体时迎面撞上的同学--也一路伴着走过这些旁人已经淡忘了女孩的岁月。

这本书和其他写幽灵的书不一样在于,灵魂并没有超能力,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不能因她的出现而冰消雪释;凶手也不能因为她的尾随而被绳之以法,相反,在她之间杀害过数人的他在杀害她之后还做案数起,以至最后把调查的箭头指向了他;通灵的同学并不能让旁人相信她的超能力。

和国内书非常不一样在于,关于通灵者和通灵这一点,作者看上去是笃信的。所以中学追求者能在她附身通灵者之后和她交流并且做爱。

书的结尾是圆满的,母亲回到家中,妹妹妹夫过上了自己的小家生活,追求者和通灵者也保持着联系。

又是一本冲击情感的书。可惜英文真的太差太差,实在是汗颜。

http://www.amazon.cn/The-Lovely- ... ds=the+lovely+bones

偶自己是从kindle10000的微信公众平台上下的这书的电子版,放个它的万维网址在这里替它宣传一下。

www.kindle10000.com
作者: bxb    时间: 2015-5-27 13:23
谢谢happy-99的推荐。有时间一定找来读一读。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6-3 15:58
近距离看美国4--如彗星划过夜空

近距离看美国这套书,前三本是一口气看下来的,然后自己感觉有点过于饱和了,消化不了,于是暂停一段时间,这过了近半年了,开始看第四本“如彗星划过夜空”。

全书21章。前13章基本上是讲建国的事儿,以费城制宪会议为重头戏,围绕代表人物和典型事件讲述美国国父们的建国理念和建国过程,还有一些初期执政的介绍。相较前三本书都是以具体案例讲故事的风格,这大半本书要更学术化,读起来也更枯燥晦涩些。

后面8章显得有点和前面脱节。紧接着的这章还好,讲林肯与内战,意在以林肯为例讲后来的执政者和早期的绅士从政人员的差别。再往后却突然大转变,风格上继续延续了前三本书以具体案例讲故事说明美国国家机器运转的机制,内容上是具体的一起重大诉讼案,关于政府和新闻机构之间的官司,旨在强调美国对宪法的尊重和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后半部分读起来肯定读者更觉有趣,但就全书而言,我个人是不太能理解这种编排的内部逻辑联系的,不过考虑到俺数学之差,逻辑之混乱,多半不是作者和编者的错,是我自己没能理解吧。

书中很多说法很能和我们当今许多现象对应的,但电子书不好翻,也不方便做记号,只好略过了。好奇的人不妨自己去看看书吧。高中及以上人员,都推荐看看这套书。

晕,当初从亚马逊免费购的kindle版,今天去查,居然没有了。算了,贴个纸版书的链接吧。

http://www.amazon.cn/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林达作品系列-林达/dp/B00KE7IQGE/ref=sr_1_cc_6?s=aps&ie=UTF8&qid=1433318711&sr=1-6-catcorr&keywords=近距离看美国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6-9 15:29
海边的卡夫卡

同事推荐村上春树的这部作品。

田村卡夫卡,名雕塑家的孩子,读私立名校,但在家里感觉不到温暖,和父亲形同路人。田村在自己15岁生日前夜离家出走。

中田在二战时期,为了躲避美军轰炸,从东京撤散到山梨县,但在那里却遇上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昏睡三周后醒来,却丧失了读写能力,有了与猫对话的能力。

全书就写了这一老一少两人,从东京到四国的旅程。一个去寻找母亲,意图铸造“最顽强”的15岁少年;一个却啥目的也没有,每一步都是到了那里自然知道要做什么的随遇而安的模式。

整本书里涉及有玄幻、爱情、乱伦、叛逆……还有许多其他的,读起来很压抑,而且最后关于入口石的前因后果也没交待清楚,就如写一个“8”字,最后收口那一笔拐向另一边了,在读者心中就留下一个未收拢的口在那里,怎么想怎么别扭。

一直不是很喜欢日本作家的作品,太压抑是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所以,本书也不太建议阅读,当然,享受阅读过程的人请忽略本建议。

通过万读的微信公众平台找的这本书,有意者可到下面链接寻找。

www.kindle10000.com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6-19 16:26
The Color Purple

上次有网友推荐一个微信平台推出的书单,叫做去美国留学前必读的5本书,这是其中的一本。谢谢几乎万能的knidle10000的微信推书平台,当即就推了这本书到Kindle上。前面一直慢慢看着,正好前天下午开始值疫情班,半天加昨天一天,今天抽点时间,看完了本书。这是好长时间以来,能在短时间内看完一本英语小说。

本书写一名黑人女子--喜丽的一生。

被父亲奸污生下两个孩子,都被送人。母亲早逝。被父亲嫁给另一个黑人,对方娶她也只是为了一些财产并且能够去照顾自己前妻所生的孩子,当然,也可以是他泄欲的工具。

喜丽对这种 非打即骂的生活历来顺受,从没有过任何想法。但是为了保护妹妹,在妹妹面临来自父亲和丈夫的威胁时,她鼓动妹妹离家出走了。两人约定写信的,并且在此之前,因为预见到这种威胁随时会来,所以她们很努力地学习,特别是喜丽,从小就没受过什么教育,妹妹学习能力强,在学校老师很喜欢,回来就想把自己所学全部教给姐姐。

许多年过去了,喜丽从来没有收到过妹妹的来信,但她从来不相信妹妹已经如丈夫所说死了。她还是对她的生活忍受,向上帝诉说却从不在人前表露。许多年过去,许多事情发生,喜丽发现了妹妹的来信,很多,被丈夫扣留了。这件事情成为爆发点,她开始反抗,离开家,到新的地方,有人爱着,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凭着服装设计上的天赋,许多人开始向她订购服装,她也因此有了自己的生意。

生活就此开始改变。

全书是大团圆结局。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美国的黑人也好,非洲的部落也好,受过神学院教育的也好,如喜丽般基本上是半文盲的也好,所有的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对上帝有自己的认识。读到书的最后,会感觉似乎所有人都是哲学家,而他们的领悟各不相同又彼此相似,但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他们都认为:You learn from life.所以,我们活着总得学点什么吧,从书本里,从生活里,从自然那里

全书的前三分之一写喜丽前半生的生活,文字也是用的她的口头语,刚开始读的时候那个难啊,后来搞懂了几个词就顺多了:ast=ask, bout=about, git=girt=get……,另外,要完全忽视语法,第三人称单数加s,复数形式什么的,统统忽略,这个时候,就发现其实和自己平时的英语水平很相符啊,自己平时就是没有语法的啊 。

书的第二个三分之一主要为妹妹从非洲的来信,写她随着领养了喜丽儿女的传教士夫妇在非洲的生活。这里很有意思的是,传教士的妻子,因为别人都说他们的孩子长得像喜丽的妹妹,所以怀疑其与丈夫有染,以至郁气生病,但临终前弄清楚了事情原委,了了心结。从书里对她个人魅力的描述用词来看,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酿点子醋那是很正常的。这部分的语言就很正常了。

第三部分基本上是以喜丽的妹妹相互的信件写的,语言上就一半一半。

kindle10000推送的。今天忙,就不去找其他链接了。

(唉,这辈子有没有可能哪天读书随笔读的中文书用中文写,读的英文书用英文写呢?)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5-6-23 07:26
有书单又有简单介绍真是真诚的推荐哦,谢谢!
作者: 魔鬼豆    时间: 2015-6-26 10:48
谢谢推荐~~~~~~~~~~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6-27 17:02
长相思(1-3)

上坡看儿,听老公的话,努力不让自己第一次独自去看儿就成为不受欢迎的来访者,特意在临行前下了这部小说在KINDLE里。

应该是曾许诺的续,但比曾许诺的篇幅大多了,厚厚的三本。

全书写的是一个女神仙和两个男神仙及一个男妖的爱情故事。三个男性都深爱着她,都为了她全心付出。一个为了她打天下,一统大荒;一个为了她处心积虑安排,四处游说天下豪杰帮助前者一统天下;一个则为她安排好保身 之技、爱她之人和所居之处。虽然看上去是历经种种磨难,女主还是幸福地和爱人踏上了甜蜜浪漫之路。

跟桐华其他几本书一样,这个爱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文笔优美流畅,但怎么看怎么是让远古神话故事里的名字们上演了一场现代社会官二代富二代的爱情故事。多看几本书后,明显地感觉到了网络写手基本功底的缺乏。写小说是个极难的差事,作者不光是语文好就好了,要真正能展现出所写故事情节应该有的背景,必须有极丰富的自然、人文常识。看桐华的小说,前几部觉得情节蛮紧凑的,以前也没有看过这种在代人名下的现代爱情故事,新奇了一下,觉得还不错。但再看这部,就明显地有感觉:但凡需要常识的地方,就写不下去了,又转入心情描写和情节转换。中药也好,宝石也好,更多的是想像中的物品,名字很好听,感觉很高档,但实质上没有这个东西,那有什么作用也就由着写呗。玉髓!是什么东东?都不知道。有什么用?也都不知道。所以,它就可以有很大很大的用处。

消磨时间的话,这书还可以。不过,现在写网络小说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都是这种套路,写起来轻松,粉丝还多,挣钱也快。但真心希望能有人静下心来写点有深度的作品。

从kindle10000推送到kindle上的,恕不提供链接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7-3 23:04
Tuesdays with Morrie

很早以前就有人推荐这本书,好些书单上也有这本书的名字,这次上坡看儿,见他同学书架上有这本书,正好他同学也看完了,便借来说混时间看。

这是一本传记性小说,内容以一位社会心理学教授在患病病情恶化到离世期间和他一位得意门生之间的聊天记录为主,辅以学生的一些生活细节,附了教授的一生简介。

中国古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放到这本书里,似乎应该是“人之将死,其言睿智”。 我始终改不掉总贪快想读完的毛病,摘抄笔记都没有做,看完书又倒回去看教授对每个问题给出的一些妙语,虽然也算是回顾一下全书,但难免就遗漏了好些东西了。

因为书很畅销,在美国占据排行榜时间颇长,也拍成了电影的,所以主要内容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有兴趣的同学百度《相约星期二》可以看见一大堆评论和介绍。我下面只摘一些我深以为然的教授箴言。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learn how to give out love, and to let it come in.(前一点很多人其实很做到,后一点做起来更难呢。)
Love is the only rational act.

Now that I'm suffering, I feel closer to people who suffer than I ever did before.以前看过一个报道,说是有一项心里学研究表明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就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爱心、同理共情心增加,所以更见不得别人吃苦,Morrie的话似乎也是个佐证呢。

对于自己遭受的病痛折磨,Morrie教授的做法是:I give myself a good cry if I need it. But then I concentrate on all the good things still in my life.所以,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但是不沉溺于自怜自艾就好了。而It's only horrible if ou see it that way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If you accept that you can die at any time, then you might not be as ambitious as you are.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单位上不断有人被约谈调查,如果他们早些时间看过这书,是不是事情会是另一个样子呢?不知道。

家庭的重要性,莫里教授用自己的疾病做了最生动的说明:如果我没结婚,没有子女,生这样的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

对等变化这件事情,我很喜欢教授的态度:年龄增长,衰老的是机体,但我们的精神仍然在随着年龄增长而成长。成长!多美妙的词!我要努力践行这一条,让自己的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长。

而对于金钱以及与比已富者和比已贫者的交往中,这句话也是我很喜欢的:Only an open heart will allow you to float equally between everyone.

当被问到离世后被人遗忘这个话题时,教授的话也很睿智。Love is how you stay alive, even after you are gone. 他认为死亡终止的是生命,而不是关系,所以当我们爱别人,被别人爱时,这种相亲相爱的关系不会因为死亡而中止。我太太太赞成这个说法了,我想,千百年来,没有人见过幽灵,没有人证实过灵魂的存在,但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悼念亡者,在坟前小坐几乎是所有文化的一部分,这大概能说明教授之言是没错的吧。

关于婚姻,有以下排比句。
If you don't respect the other person, you're gonna have  a lot of trouble;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compromise, you're gonna have a lot of trouble;
If you can't talk openly about what goes on between you, you're gonna have a lot of trouble;
If you don't have a common set of values in life, you're gonna have a lot of trouble. The biggest value is belief in the importace of your marriage.
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以珍惜为首要原则。

刚好晚上和霄哥聊天时,霄哥谈起CCA的LEADER,说从她身上学到很多,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别人怎么做,做得怎么样,自己坚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去帮助别人做好。不抱怨!而书里教授谈到我们社会的文化时,也特别强调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要在社会流行文化中努力形成自己的亚文化,遵从社会文化中的规则如交通规则等,但服从自己亚文化里对价值的判识。所以当全社会都以挣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买最新款的车子为文化时,要守住自己的亚文化,让自己沉静下来,寻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正是基于所有这些认知,所以在久病、濒死之时,教授对于“如果你能有24小时拥有健全的体魄,你会怎么度过”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答案:只是普通而平常的一天而已,但是自己最喜欢最想要的生活方式中的一天。

以前看过微信,讲我们要优雅地老去。

看完此书,我想要优雅地成长,从容地离开。 努力成长!

最后,因为看这本书,昨天给Jo的评论里用到了"buy it"这个短语,也算是成长中小小的一步吧,高兴一个。

http://www.amazon.cn/Tuesdays-with-Morrie-米奇•阿尔博姆/dp/0385496494/ref=sr_1_1?ie=UTF8&qid=1435935771&sr=8-1&keywords=tuesdays+with+morrie

作者: 阿寻    时间: 2015-8-6 12:40
谢谢推荐,找几本先看起。
作者: 生如夏花456    时间: 2015-8-13 09:29
学习中,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8-26 10:25
11处特工皇妃

同事推荐的网络小说,说是堪比桐华。

正好周末去重庆与大学同学小聚,来回的动车上抓紧时间看,再家的时间也是争分夺秒,终于用一周不到的时间看完全书。

怎么说呢,两个字评价的话:血腥!三个字:很血腥!四个字非常血腥!

全书写一位现代特工, 完成一项任务后被上级执行了处置,灵魂穿越到很久很久以前,附着到了一个奴隶女孩身上,于是开始了传奇的一生,书写了与一二三四五六……位男子的爱恨情仇故事。用了10多年的时间以为爱着某个人,陪着他历经腥风血雨,最后却发现原来两个人永远也是走不到一块儿的,价值观在里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 与另一个人你砍我杀无数次,最后才发现不是冤家不聚头。

但是全书都由争权夺利的情节组合而成,大大小小的战争,无论是阴谋的还是阳谋的,无不是满眼的鲜血、残肢,无论是书或者是将来拍成电影,在国外的限制级数都会很高。完全不能理解小小年纪的女生,咋会写出这样的文字。与桐华的作品相比,用堪比都比较勉强吧,细腻不足,词汇的多样性也不足,唯一更能令人接受的是结局算是大团圆的结局。

情节尚可,文字soso,至于文学性,那就只能……了。如果不是无聊至极,不推荐。

网上找的MOBI文档看的,鉴于其不具推荐性,也就不再去找链接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8-29 17:42
五月花号

头马俱乐部有位美才女,喜购书,爱送书,本次又低价出手手里的书们,俺选了这本《五月花号》。

本书肯定不属于那种拿着就放不下的书,但有什么办法呢?自己以前这方面的书籍阅读量实在是可怜,现在只好硬头头皮读下去,边读边叹“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真理啊!

作者通过查阅资料,从故纸堆里,硬是刨出了五月花号上的那百十来号人,特别是领队人物们,从小的生活以及从荷兰启航前往美洲新大陆,怎么登陆,怎么遭遇印第安人,怎么与他们交往,怎么维持了半个世纪的和平,怎么爆发了菲利普王战争,怎么打败了印第安人。

看完全书,才知道以前,自以为知道的历史,其实只是知道几个名词而已:五月花号、清教徒、印第安人、感恩节。仅此而已。但想想以前还发表了那么多自以为是的言论,不禁有点脸红。

和平的维持,并不是清教徒品格的高尚,也不是印第安土著心地的善良,而是力量的均衡、实力的相当,还有对战争的回避。当这些条件失去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而且,就算是大范围内是一片和平景象,局部的战争仍然是不断的。

尽管是中文的,但稀奇的人名,古怪的地名,平白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加上地图上全是标注的英文,骨子里的懒虫又爱溜达出来活动,所以完全没有翻着地图细细地看航线、看作战地图,也严重影响了对内容的理解,如果边看地图边看文字,收获应该更大。

出国党,特别是打算考美国历史AP的人推荐此书做为外围知识补充材料。

看完《近距离看美国》时,对美国的先哲们很是佩服。看此书的过程中,好些个熟悉的名字出现,但不是美国的总统们,而是他们的父亲或者祖父辈人,看他们的言行,再想想家庭教育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禁把前面的佩服打了点折扣,同时告诫自己:无论何时,不论何人,不神话之。

原价35的书,进成5元,9成新的书书哦,实在是划算。

居然当当和亚马逊都没有此书卖,感谢万能的淘宝,居然许多家卖,随手捡了一家的链接贴在此处。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abbucket=13#detail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9-5 10:09
白夜行

去年儿子就推荐过的书,这次同事也推荐,正好趁着放假,就拉完此书,因为挑灯夜战而引起某些人责备就跳过不说了哈。

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还记得上次看他的《无忧杂货店》就觉得蛮好的,这次这本更是他的成名作加代表作,精彩程度自然是不摆的了。

全书写了从1973年至1993年前后20年,一位女子及与她相关人们的命运。共涉及至少七起命案,其他大小违法案件无数。在不多的人物表里要安排这样多的犯罪事件,还要对未破案能说得圆范,逻辑安排和文字功夫都要了得,作者可以很无愧地说“I made it..“

不过,纵使这样,因为前面铺排得太过宽广,所以从书的百分之六十开始,老刑警的叙述开始大段出现,足见饶是作者功夫了得,还是略显了疲态,不得不借助于叙述,而不是故事的发展来圆故事了。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重大的线索就在一两句话之间,有点考验阅读理解。

因为是破案小说,细节不敢多说,否则有兴趣读的同学会杀了我的心都有,咱还是少说攒点人品为妙。

另一个善意的提醒是,日本作家的书我一直不是特别喜欢,是感觉人物也好,情节也好,总令人感觉压抑。人性里扭曲者多。也不知是本书的原因还是自己年龄大了的原因,本书感觉不像以前读的日本侦探小说那样人性扭曲,但全书看完,这种感觉仍然存在,所以,这方面挑剔者慎入此书。

从kindle电子书库里推送的本书,没有链接。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9-14 13:57
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

同事看《11处特工皇妃》还没过足穿越的瘾,又拿了这本,纸版的书。正好独自在家,于是也就收来看了。

这本书故事情节基本上是前一本的翻版,但从写作技巧上看,孩子进步挺快的,心理描写细腻了,暴力镜头少了。

书分三本,但同事看的速度远慢于我,所以第一本我看完后她仍在看第二本,我只好再次下载电子版来看。结果这一看,后来和同事讨论情节就接不上趟了,怎么两个人说起同一本书同一人物的命运,却是鸡同鸭讲一般。俺去翻了同事的书,才发现好长一段,也是我觉得写得最无聊的一段,并且似乎是在重看《藏地密码》最后两册,就算不是双胞胎一般,也肯定是不能结婚的近亲范围以内的那种感觉,这长长的一段,书里根本没有,难怪我们像鸡同鸭讲一般呢,我下的电子版肯定是当初的网络版,而出书的时候,根据网友的意见也好,编辑的想法也好,出版社的要求也好,书里删减了这一大段。

先还说书里删减了这一段,内容上要自然多了。结果在我看完两天后,同事问我男主人公之一究竟死没死,考虑到攒人品,没直接回答她,导致她认为该男主死亡,还流泪不少,也开个夜差看完。第二天我问她是不是白流泪了,却没得到什么响应,再一核对,原来出书的时候没有前后贯穿,所以结尾就不如网络版那样和前面环环相扣,书版显得有点刻意安排了。两人嘀咕几句,同事的反应是:“我是不是应该再看看网络版呢?”

看起来似乎很好看的书,其实我们都同意,这书也就是这样而已,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不值得反复看。

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作者的进步,另外从网络版也看得出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两个男主在女主心中的地位左摇右摆,没有看到当时连载时网友的评论,但从书中可以猜测出网友们的态度,脑补出诸多评论里的各种语言,真心想去找来看看补得对不。不过,想想就算了,如前所说,这种书过了就过了,不值得花这些个时间。

http://www.amazon.cn/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潇湘冬儿/dp/B005UIWGVS/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42202667&sr=1-1&keywords=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9-14 13:58
1984

亚马逊推荐100本必读书,《1984》列榜首_人文_一财网
【推荐书单】使你更有思想的20本书
书单推荐:30岁前值得一看的30本书
郎永淳推荐书单:我的2014年新年书单_书目推荐_荐书堂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读书单,87本哦,来看看你读过几部? | 泛..._果壳
世界经典讽喻小说:《1984》 | 好书推荐排行榜
13所美国顶尖高中推荐书单_教育_腾讯网
经典书目推荐——书单_百度文库      
提升思想深度的100本书_书目推荐_荐书堂
书单|给《Time Out》推荐的2014年84本生活书单
周鸿祎鼎力推荐经典书单:学习互联网思维十大读物-中新网
……
这是以“1984 推荐书单”为关键词在度娘那里得的答案,还有很多,就把前两页里没重复的这些复制粘贴过来了。看这一排单子,不管知不知道这书的人应该都了解它的地位了吧。

说实话,知道这本书是很早以前,也看过作者的另一部小说《动物庄园》,却一直没找这本来看,刚吃了两顿量大的快餐,深觉不安,于是趁着周末独自在家,把这本拉完,假装自己还是个有文化有思想的中年。

在一周的雨后,虽然周日出了点太阳,还是感觉到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吃完晚饭和朋友散步回家,路上居然又开始飘雨, 秋凉明显已感。再看看身边来往的帅哥美女,夏日打扮者仍然众多,才明白,还是自己已经到了这把年纪了。

kindle电子书库里推送的电子版,没有链接。不过,想到书的名声,还是去网上查了纸书的链接放在下面。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733946.html贴这个吧,我喜欢一力文库,买中文送英文,不过该套书最大的不好是字有点小,行间距还不是很大。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9-18 16:03
一个人的朝圣II--奎妮的情歌

和同事聊天,说到她正在看的书,觉得好看,买了书的第二集,不是续,是完全另一个故事。知道我看过并喜欢(去年看的笔记见http://www.etjy.com/thread-318950-6-1.html第56楼),同很慷慨地把尚未拆封的第二集拿给我先看,就是这本了。

从上次的读书笔记大家可以知道故事的大概。这本书是从生病的女同事的角度写的,讲述了自己为什么要告诉他自己生病了。全书以女主人公的第一人称方式写作,时间上则是有回忆,也有对临终关怀院生活的记述。回忆也没有固定的时间顺序,是按照主人公的心理历程来写的,对她自己而言越难于启齿的回忆越放在后面,最困难的情节放在临终前述完,主人公和读者同时获得解脱。但书的最后院长的一封信却道明所有这些内容并不真的是女主人公明晰写下的,原来还是作者写的,女主人公留下的仅是一叠涂满无法辨认符号的纸张而已。

惊叹于作者构思巧妙的同时,也惊叹于作者医学常识的准确,对癌症临终患者感受的描述,用药后幻想的描述都很准确,前面看上去是女主人公信件里都很巧妙地写了看见吃窗帘的马什么的幻觉,但是没有点明是幻觉,感觉就是一个病人在相应的身体条件下写的真实记录。不过,这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如果不能想到这些是镇痛药物导致的幻像,可能会读迷糊。

家有适龄女孩,建议能看看这书,看完讨论一下“能不能安安静静地在一旁爱一个人而不影响他的生活”这个问题,相信可以预防孩子对学校有魅力的老师,单位里有吸引力的已婚长者产生感情纠葛。这种感情并不应该被指责,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感情带来的伤害会很大。

同事买的纸版书,仍然给个当当的链接吧。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47193.html ;
作者: Jackymami    时间: 2015-9-22 18:31
跟着学习,好多书我竟然都没听说过,汗颜
作者: cherryelaine    时间: 2015-9-23 20:08
长长的书单,记下了。谢谢推荐!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9-24 22:08
本帖最后由 happy_99 于 2015-9-27 14:53 编辑

爱,在你转身时盛开

因为前阵子同事几个看网络穿越小说,大家的热情尚未消褪,一同事拿来家里有的纸版网络小说,于是,昨天下午干完手里的活儿,便开始了这本千寻千寻写的《爱,在你转身时盛开》。典型的timekilling的小说,于是下班前一个小时,晚饭后两三个小时翻完全书,安心睡觉觉。

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妹纸从故乡到省城打工,不想突然继承了意大利姐姐的遗产,于是,一场爱情诞生在挖寻另一场生死恋的前因后果过程中,而随着感情的越来越投入,又形成了催生另一场爱情的生死恋,但全文在这里就停下了,剩下的不知道是打算让读者自己想呢,还是会有另一本书。

同母异父的姐妹,前后爱上并且被同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而所有生死离别都由万恶的姨妈蓄意谋划。全书情节上还可以,只是有些地方着实有点眼熟,琼阿姨那个妹妹学了表演回来替姐姐报仇的故事时隐时现着,可怜我当年就不是很喜欢琼阿姨,读书又天生的囫囵吞枣,所以整死也想不起那本书的名字,给同事比划半天也是白费劲。

不管怎么说吧,看完一本书。还讲给老公听,老公听了一半,总结了两句经典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
就是想找个有钱人嫁了嘛。

唉,也别说,虽然不是百分百对,但是人家评论得也还是比较到位。

所以,不是小说控,不是闲得很,就随便做点其他啥事儿吧。

今天网友们问起看的什么书,报了书名,却引发了一大堆的其他推荐,看来坚持打卡的人们就是爱学习啊 。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125197.html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9-27 14:53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先是办公室的同事们相互推荐小说看着,结果在单词打卡群里一提,原来小说控何其多啊,于是一大串人名和书名就扑面而来。正好因为节日将近,实验室里的同仁们该出的报告都赶着出了,该了结的实验也都计划着了了,节前的这几天加上节日几天,呵呵,照某些人的说法“嫁给小说”了。

最先看的是同事提供的纸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网络小说的名儿似乎都有点奇怪,估计都是在最初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

仍然是神族的事情,天上的太子和其娃娃亲之间的爱情故事。除了神仙们年龄太大了点,和现代的都市爱情小说也没什么两样。对作者的挑战就在于情节是否吸引人,语言是否能不得罪人。唐七公子的文笔属于略带点俏皮的,许多网络语言从上古的神仙嘴里蹦出来,感觉还是比较有意思。情节上起起伏伏也很吸引人,而最棒的是结局很令人满意。如我和同事讨论的,这类作品的水平还没有到达值得给出一个不圆满结局的高度,所以,大团圆的结局才能留得住读者。

如果从写作上要挑剔的话,对于这一类小说的“番外篇”都觉得有点那个画蛇添足。亦或是现代的读者们也有点懒了?还是现代的读者们受标答之害太深?明明可以脑补的情节,可以补出张三李四各自略有不同的那些情节,被番外篇标准化了。

就故事而言,到目前为止看过这么多网络写手的所谓穿越也好,玄幻也好,深觉我们年轻一代的人们是不是看《数码宝贝》这样的动画片太多了,女主都依着男主的能力,男主都依着社会的权力,反正最终助他们成功的动力,都不来自内心而来自外力。所以回想起来,当年没准儿子看太多数码宝贝还是对的,要不有啥困难都指着有个天来神力相助,小说里,电影里这样的神力随处可见,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

同事那里借的纸版,给个当当的链接吧。

http://product.dangdang.com/22875437.html ;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9-28 20:59
Direct Hits Core Vocabulary of the SAT(卷1)

网友们推荐的SAT单词书,一个网友说他女儿说这是她遇到过的最有趣的单词书。想到儿子最后也要考这个赛达,就先把书收了,管他最后用不用呢,用网友的话说,收在那里自己心里踏实。但是想想这“最有趣的单词书”,有趣的,单词书,这两词怎么听怎么不搭啊,于是俺决定翻来看看。不看则已,一看感觉确实有趣啊,和新东方的单词书完全不一样咯,基本上每个词条都可以作为一个小故事来看,再接着看,咦,还有好些电影名和书名在里面呢。当时就在一个Q群里问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看这个单词书,响应者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又到另两个群里招呼了一声,结果一下子建了一个72人的群。

每天大家自己根据时间精力安排进度,看完就到群里打卡。一周以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群成员就少到一半了。不过,人员相对也就固定下来,每天都有20人的样子打卡,大家都坚持得蛮好。

想着一众网友们这样陪着俺干这样无聊的事情,自然不敢偷懒, 于是再怎么也保证每天看点,10个或者5个词条,不求记住单词,只求看懂词条的意思,再八卦一下词条里涉及的影视或者书籍。就这样,一天一天,愣是在这个月内看完这本“单词书”了,自考六级后,第一次这样认真看单词书哦,今天看完,自己也小得意一下。也特别鸣谢陪我一路走过来的亲们

下面是自己每天打卡的记录,留在此处特做纪念。

20150902打卡。chaper1单词1-5。词条意思基本能懂,查了以下单词:lexicon词典,专门词汇。alienate使疏远。incessantly不断地。stapler订书机。

20150903打卡。chaper1单词6-14。查词:barrage火力网,solitaire单人跳棋,jocular幽默的,funky时髦的,bizarre极其怪诞的,attired穿着……的衣服,leotards紧身连衣裤,sculpt雕刻,prom正式舞会,painstaking细心的,iconic符号的,laissez-faire自由放任,presumptuous专横的,envoy使者,coy怕羞的。了解了冷笑话和幽默笑话的不同,一个引发会心的笑,一个引发捧腹大笑。词条9举的例子让人想起成王败寇。词条11绝对是这两天读到的最励志的词条,当看不下这本书时,我也要向Lady Gaga学习。词条12也属于涨知识的词条。再次证实昨天的看法,这本单词书其实更大的作用是涨知识。

20150904打卡。词条15-18。词条解释基本能懂,特别喜欢里根总统和护士那个故事(天性爱8卦)。查词:defiance违抗;rehab(吸毒和酗酒者的)康复;excruciating极痛苦的。

20150905打卡。词条19-31.词条里的故事基本能看懂,查词:humanoid类人动物,anachronism弄错年代的,deliberate故意的,blunder愚蠢的错误,chariost(古代用于战斗或比赛的)双轮敞篷马车,migraine偏头痛。词条26和27的例句是连续的。

20150906打卡。词条31-40。今天翻页,发现昨天31还有一半没看。查词:doctrine声明,sovereignty国家主权,villains反面人物,armored装甲的,antecedent前事。词条内容基本能懂,最深的感受是,要考美国的考试,真不能光看教材。今天看的这10个词条里,涉及的书和电影包括:哈利波特,绿野仙踪,变形金刚,蝙蝠侠,了不起的盖茨比,伊利亚特,风中奇缘,阿凡达,谍影重重,虎胆威龙,暮光之城,40岁老处男。也有词条涉及歌曲和电视秀。

20150907打卡。词条41-50,词条内容基本能懂,43费了点劲。查词:paradox,悖论。acquiesce,默许。disincline,不感兴趣。estuary,河口湾。maize,玉米。decimate,大批杀害。emancipation,解放。cessation,停止。光看故事,结果就是测试题连蒙带猜,10仅对4。

20150908打卡。词条51-55。51和54费了点时间。查词:pouf高景髻,pep活力,moribund濒死的,egotistical任性的。打算过会儿空了花点时间回头看下,干脆拉个读过词条里涉及的书和电影清单出来。

20150909打卡。词条56-64,今天词条内容基本能懂,尤其喜欢64的内容,很生动很有画面感,尽管画面比较令人恶心。查词:disunity不统一,dissension不和,epilogue尾声,torso躯干,undetrred未被吓住的,antics古怪,zit丘疹。前面没有出现过的电影有slumdog millionaire贫民窟的百万富翁,animal house动物屋,anchorman王牌播音员,borat波拉特,knocked up一夜大肚。

20150910打卡。词条65-73。查词:outrage义愤,saga长篇故事,tap开发,etymology词源学,maladroit不机敏的,earnestly诚挚地,proton torpedoes质子弹。发扬@成都澄澄妈0307B 的8卦精神,查了戈尔的选举和最高法院的啥关系,原来是佛州的选票引发了戈尔和小布什之间的官司,官司最终由最高法院裁定。今天新接触到的影视有The Simpsons辛普森一家,Fantastic Four: Rise ofthe Silver Surfer神奇四侠,Star Wars: Episod IV星球大战4。

20150911打卡,词条74-80。查词:electoral college选举团,Great Awakening大觉醒,Shays'Rebellion谢伊暴乱,quaint古色古香的,nestle依偎,brace for准备好(面对不快的事或困难),demeanor举止。词条75选举团是指每个州派出的人组成的给总统的投票人员;词条76的大觉醒和词条78的谢伊暴乱在《近距离看美国》里都读到过,但读英文时都没整明白,问了度娘才知道曾经看过相关资料的。

20150912打卡。词条81-82。没查词,意思能看懂。

20150913打卡。没有看词条,裸听了一夜大肚的音频,没有视频,没有字幕,听起来还是很吃力,很多地方只能根据配乐、语气等脑补。片末的音乐很好听。

20150914打卡。词条83-90,故事基本能懂。查词:corporal下士;Battle of Antietam安提耶坦战役,该战役是美国内战里单日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发生在1862年9月17日,词条里说的故事真的跟电影情节一样,偶然性太大了,历史也就被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改变了,想想真是奇怪。今天新出现的电影有:Batman Begins蝙蝠侠:侠影之谜;Old School单身男子俱乐部;Clueless独领风骚。新出现的书是:Quiet Strength这个看起来不错,加到待读清单里。

2150915打卡。词条91-100,基本看懂意思。查词:reggae雷鬼音乐;rdidcule嘲笑;cadet实习生;fumble(橄榄球)失球。看92时,脑海里出现的中文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看到93则不得不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居然导演因为和演员的口角之争,把主角的剧情给剪了;8卦了第100条里卡特教练的故事,感动ing,这家伙居然要球员们先过了功课关才能参加训练,所以,虽然是电影,却也真的令人深思美国篮球梦之队修成的原因。

2150916打卡。词条101-110,基本能看懂。查词:inaugural就职的;Persian Wars波斯战争;scoundrel恶棍。今天新涉及的电影有:Catch Me If You Can逍遥法外;Bruce Almighty冒牌天神;Superbad太坏了;Iron Man钢铁侠。感觉每年好莱坞出好多好看的电影啊,其实看起来这些电影也是具有相当的宣传作用的,为啥他们就能做得不那么教条呢?

20150917打卡。词条111-120。查词:populace平民;impassioned慷慨激昂的;epitome典型的人或事物;plight困境;scapegoats替罪羊;rhetoric修辞学;trio三重奏;madcap轻率的;Toulouse土鲁斯;equivocate推诿。词条111就卡住了,反复看了几次,查了许多单词,才弄明白。词条118又被难住了,查了William Lloyd Garrison生平就明白了。原本想8卦出117里这些人物和事件的,但看了下,要花好多时间,就放弃了。新涉及的影视有:TheThree Stooges活宝三人组;Mighty Ducks野鸭变凤凰;Gilligan's Island盖里甘的岛;A Walk to Remember青涩年代。

20150918打卡。词条121-130。查词:Moliere莫里哀;jumpcut跳格剪辑;close-up特写;servile过分屈从;Versailles Palace凡尔赛宫;aristocrat贵族;prestige威信。只想知其然地看懂,似乎可以不查词,但稍微想知道点所以然,发现要查的词还是蛮多的,再818历史原由,就更是发现刚才看懂的似乎都不确切了呢?!8的过程中,有个疑问: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是什么关系啊?各个证券交易所和股票交易中心又是什么关系?今天新涉及的书和电影有:A Christmas Carol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Misanthrope莫里哀的戏剧愤世嫉俗;The Birth of a Nation一个国家的诞生。

20150919打卡。词条131-135.查词:haphazard无秩序的;meager少量且质劣的;barracks营房;kingfisher翠鸟;winter solstice冬至;notorious声名狼藉的;misfit与别人合不来的人;fraternity(美国大学生的)兄弟会;defiant公然挑衅。这一章进入讲词的来源,故事性更强了。

20150920打卡。词条136-140。查词:serpent(尤指)大蛇;earthen陶制的;slacker偷懒的人。今天新涉及的电影:The Dark Knight暗黑骑士。

20150921打卡。词条141-150.查词:salamander火蜥蜴;amphibian两栖动物。8卦了MaryMagalene抹大拉的玛丽亚;Luigi Galvani路易吉伽尔瓦尼(发现伽伐尼电流)。今天新涉及的影视和书籍有:Don Quixote堂吉诃德;Little Miss Sunshine阳光小美女;The Language Police。

20150922打卡。词条151-155。查词:晕,今天偷懒,没查词。电影:TopGun壮志凌云,汤姆克鲁斯的片子。

20150923打卡。词条156-165。查词:parchment羊皮纸;spreader扩张器;ram(机)夯;Jawsof life救生颚;falsehood谎言;papallegate教皇使节;scuba水肺;villainous邪恶的。新出现的电影有:Back to the Future重回未来;School of Rock摇滚校园。8卦了一下宗教改革运动,但确实这些材料不适合在下午看,特别是在游完泳的状态下看,只好放弃了。

20150924打卡。词条166-175。查词:asthma哮喘;rampant蔓延的;conformity一致;sterile不毛的;tiara冠状头饰。新涉及的电影有:High School Musical歌舞青春;Superman Returns超人归来;Ever After情话童真。8了8词条174里提到的两位作家:Sinclair Lewis,是美国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获奖作品是《巴比特》,啥时候要找来看看;Jack Kerouac,“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之一是他的自传体小说《在路上》,我KINDLE里好象有这本书的英文版,等《what if》看完就看《on the road》。

20150925打卡。词条176-180。查词:covet贪求;putt轻击。新涉及的电影:Happy Gilmore高尔夫球也疯狂;Battlefield Earth地球战场;Gigli鸳鸯绑匪;Godzilla哥斯达;From Justin to Kelly热舞狂潮;Glitter星光闪闪;Speed Racer骇速快手。很奇怪词条说这几部电影评价不好,但我百度上查时,发现好些评分还是蛮高的。什么时候要找来看看。

20150926打卡。词条181-185。查词:al Qaeda基地(搞半天基地是这个词);Sierra Nevada内华达山脉;sledgehammer大锺;spke金穗。原本说818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完成仪式的,儿上网了,就不扒了。

20150927打卡。词条186-190。查词:witticism俏皮话;marquee大帐篷;thou shalt=you shall;thy=your;thesauru同义词词典。新涉及的影视书籍有:National Treasure:book of Secrets国家宝藏之夺宝秘笈;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茱莉叶;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凝望上帝;She's TheMan足球尤物。体会:有时候一个句子读不清楚,就特别依赖于查词,这次thy自己明明知道是古语的your,但因为对上下文意思没法贯通,仍然去查了这个词。

20150928打卡。词条191-200。查词:segregated分开的;unswerving坚持不懈的;omen预兆;custody监护权;allegation陈述;cornucopia聚宝盆;guyliner男士用眼线;skunk臭鼬;articulate善于表达的。8卦了Pete Wentz,生于1979年,是Fall Out Boy乐队的贝斯手,第二主唱,喜欢用眼线笔描眼线,据说这是情绪摇滚乐手的特征,就是为guyliner这个单词才去八卦的这个人物。

接下来打算把词条里涉及的电影都找来看看。

网友提供的电子版打印出来看的,当当没有此书,给个亚马逊的链接吧

http://www.amazon.cn/Direct-Hits ... cabulary+of+the+SAT

当然,嫌贵的亲们知道上哪啥宝也会有的哈。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0-10 10:28
不负如来不负卿

同样是上次网友们热聊穿越文时推荐的书,国庆出游正好填补空白时间段。

女主是一名学历史并且有着想探索历史真相的女学生,因为长得符合机器识别标准,被选中进入一项时空穿梭机研究项目中,带着考古和试验时空穿梭机的双重使命,从现代社会,背着一个大包,没有任何电子设备(时空穿梭相关的除外 ),降落在了16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的沙漠里,遇上了尚未成年的鸠摩罗什(这位大人物的详细信息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bptJDd68cSbENIKJEiq),并且成为了其华文家庭教师,并且由此拉开了一场跨越时代(千年)、人种和信仰的荡气回肠的恋爱的序幕。

后来因为突发情况,女主不得不在匆忙之中离开古代,回到现代社会的实验室里,并且因为穿越时受到高辐射侵害,身体受损,不得不休养两年。

因为穿梭机对受试者的情感专一,导致女主成为当时唯一能成功穿出现代的人,所以两年后,她再次回到古代,因为机器方面的研究进展不是很大,所以再次回到了那一片沙漠里,只是时间上推迟了11年,所以她得以见到初成年的男主,而这一见面,就进入了爱情大戏的正剧之中……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俺不能说再多啦,想看的亲们自己去看吧,也相信好多亲们其实都看过啦。

这本同样是唐七公子的作品,但相较前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一部要更符合“开卷有益”的古训一些,高僧的真实生活肯定不是书中所述,但其生平通过这个倒真可以了解不少,也看得出作者是下了翻功夫研究那个时代的历史的,完全不排出有小女生看了该书后有想去学历史的冲动。

从文笔上,开篇来关于几次穿越实验失败的描写,就让我喜欢上了她那种略带调皮诙谐的笔调。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同事就很不喜欢她这种语言风格,所以亲们自行斟酌,喜欢呢,此书很适合飞机动车等旅行中消遣阅读,或者周末阳光下,一座一茶一书享受一下悠闲的滋味。不喜欢呢,不读也不会错过啥。

直接用kindle电子书库推送的书,就不放链接了。
作者: Tina1124    时间: 2015-10-10 15:11
好 杂 的 书单,感觉是无论男女老少,都能从中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0-12 20:34
华胥引

昨天一天的太阳,带着狗狗在楼上晒太阳,先生在楼上做木工,俺就这样翻完了前天开看剩下一大半的《华胥引》。

本书仍然为唐七公子所作,相较前两本,感觉这本是水平最高的。没看过电影《盗梦空间》,不过从电影的简介来看,本书和那个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不知道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全书讲一个死去的公主,靠着宝器支撑肉体,做为一个活死人行走江湖,依靠宝器具有的法力,接为人织梦的生意。在一个个人的梦境里、回忆里,看人世冷暖、人心莫测。最后,阅梦无数的她却不能为自己所爱之人织个梦,因为爱人宁愿拥有现实中的她。

正好家里新养一只狗狗,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看着她歪着脑袋的样子,真的很想进到她的脑海里去看看她在想什么,她过得高兴不,她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

听说这部书拍成电影了,犹豫到时是看呢还是保持住对书的美好印象呢?

kindle电子书库推送的,就不贴链接了。

另,因同事说此书名字过于奇怪,于是百度了“华胥引”,看了度娘给的答案后,自觉:汗,大汗,瀑布汗……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48754/8720571.htm#viewPageContent ;

作者: amyly777    时间: 2015-10-14 18:04
学习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0-15 15:29
What If

在朋友的微信圈里看见晒这本书,想起前两年看科学松鼠会松鼠们的科普书,都蛮有意思的,立刻去kindle电子书库推送了这本书。但是,完全没想到,确实是同样有趣,甚至因为美国人更大胆的想像力更有趣,但是,语言上而言,生词太多啦,于是,拖拖拉拉地拖了两个多月才看完。

这是一本由一个个问题组成的科普书,问题们来自网友们的提问,回答者是作者。作者是个什么人泥?是个漫画科普作家,前NASA员工。今年NASA的几次新闻发布会让大家对这个机构熟悉起来,估计许多理工小男生都把该机构做为了自己的理想工作单位目标了吧。但是兰德尔门罗不在那里干了,他身上的艺术细胞说画火柴人儿漫画更适合他,于是他专业干起了画火柴人儿这事儿。但是画啥内容呢?门罗从网友们那里找话题,结果有人提问有人画画回答,又有人提更多的问,这位艺术家身上的科学细胞又闲不住了,于是诞生了这本书,回答了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问题。

多稀奇多古怪的问题呢?举几个例子吧:

把各个元素做成砖,按元素周期表砌一面墙会是什么样子?
1摩尔的Moles((鼹鼠)有多少?
一次暴风雨的雨水以一滴滴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里氏15级地震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作者怎么回答这些奇葩问题的呢?想像中答案会很奇葩吧?其实不然,他是很一本正经地回答这个问题的,于是这种大众搞怪和专家严肃的混搭就产生了特别的效果。至于效果怎么样,最保险的回答应该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但是,对于这样一本书,家有科学小怪物的男生家长们,你们完全可以相信俺的话:出乎意料地有趣 !俺已经推荐给许多人了,大学同学、网友和生活中的朋友都曾经告诉过我:“谢谢推荐,孩子很喜欢。”

我特别特别喜欢全书最后一句话:

SOMETIMES IT'S NICE NOT TO DESTROY THE WORLD FOR A CHANGE.

鉴于书的有趣性,虽然是从KINDLE电子书库推送的,偶还是放个当当的链接在这里吧。

台版:http://product.dangdang.com/1271610954.html
英文版:http://product.dangdang.com/1432624634.html ;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0-19 20:40
小时候

那天不知道从谁的朋友圈看到一份书单,说是调查许多人,记录下他们一生中“记他们眼前一亮”的书,其中有一本桑格格的《小时候》,说是推荐的人觉得他一辈子看过的最好笑的小说,俺当即就去kindle电子书库推送了这书。

全书基本上是几百句话组成,每句话类似于qq聊天记录和别人对话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那样的片段。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确实是好玩,小朋友上幼儿园前和上幼儿园时的各种“英雄事迹”确实好玩又好笑,于是俺还一本正经给先生推荐来着,怕他不愿意看,还专门捡好玩搞笑的片段念给他听。

但是越往后就越觉得不是那么个味道了:这作者都念的些啥学校啊,学了些啥功课啊,结交的都是些啥人啊?!关键是看起来人家日子过得还不错,小小年纪就是某电台节目主持人,到哪受谁的欢迎,可是……真心觉得……算了,不说了,好歹人家出了书,人家小有所名,要说真话显得俺多小人的。

总之,只能说出版社真的是生意难做的样子哇。

也不由感慨,在中国当老师多么不容易啊!简单举个书中的例子,作者的同学中有课堂上公然在教室里出恭的  

鉴于后来观点的转变,就不推荐本书给大家了。当然,看看前面半截,然后把熊孩子的故事当饭后谈资讲讲也还是可以,特别是想要逗人一乐的话。

kindle电子书库推送的,就不放链接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1-1 21:27
琅琊榜(全三册)

原本说十月趁着在进步中年爱学习群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看完《On the Road》这本书的,结果听大家说琅琊榜说得热闹,连原本打算和英文书同时进行的中文版《海伯利安》也停下了,在kindle电子书库下了琅琊榜来看。

唉,要说呢,真是山猪爱番薯。这小说拿着就放不下手了,尽管自己一边看一边和同事讨论着哪个情节和哪本书又相似了,哪个情节和哪部宫庭剧又差不多了,但是,仍然在昨天晚上不顾老公那包公似的脸色,熬夜看完了本书。

全书基本上是快餐套餐,以复仇为主食,党争为主菜,配以宫庭这个素菜,再来碗爱情薄汤,用个相对精致的分格方盘装着,便有了卖相,引来诸多我这等食客。

据说,二月河后,党争基本上不出他的圈圈。我没看过二月河的作品,当然不敢发言。

复仇,我一路看下来,基本上也在复仇大神基督山的框框里徘徊,走得略有点蹒跚而已,还看得过去。

宫庭和爱情,那就实在是不知道谁在前谁在后了,近期的各种宫庭剧,穿越剧,反正深刻证明了老祖宗的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和其他书、剧重复到什么地步呢?同事看的电视剧,看了几集后专门打电话给我,求证某某情节是不是某某书里的。俺回想一下,似乎另一本书里也有,还有那个啥剧里也有,然后我同事就长出一口气说:“这下我安心了。”

但是,怎么说呢?再说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后面还是跟了句“看你会抄不会抄”哒。如前些天和儿子QQ聊天里,他谈到音乐对世界的作用,说到一句所谓的名言,说是某位有名的音乐人说的,原话记不住了,大概意思是说他的作曲其实都是抄的别人的,把从别人那里摘来的音符重新组合排列,就出了新的旋律。但是,说得这么轻松,那真要全盘从别人那里摘,可就叫“剽窃”了。哪怕我们看再多的书,评人家情节类似、人物相近评得头头是道,但人家这书能出,要我们也去抄抄,别说没人会给咱出,就算出了,在这个年代,保准立马就官司上身了。所以,这会抄不会抄还真是不一样。

最后,以笑话收个尾。

某天看一头马小朋友的微信朋友圈,说此作者是成都人。俺评论说:“而且是房地产行业的,这下知道算计不过开发商了嘛。”

从kindle电子书库推送的书,就不贴链接了。

作者: Apple02    时间: 2015-11-6 16:11
这书也是前段时间看完的,也是凑热闹,因为电视剧太火了,想了解了解为什么这么火。
结果女儿昨天突然提起,说最近班里同学流行写小说,大多是像三生三世这种,所以她佩服琅琊榜作者,一个女生,写的是复仇争斗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1-10 12:28
三思楼

同事借的书。

前阵子大家聊网络小说,再扯到流行小说和作家,于是就提到了亦舒,同事正好有这本小说,就大家传阅了。最令我吃惊的是,同事听说我也要看亦舒、琼瑶和陈凯伦的小说后,说了句:“啊?你还要看这些书啊?我一直以为你只看那些作古正经的书呢。”真不知道俺平时在大家心目中是怎么一副马列主义老太太的形象 。

跟亦舒的所有作品一样,立意正确,主题积极向上,文字顺畅,可读。

男子为了事业抛弃了女子和两个女儿,女子的妹妹抚养孩子,但能力有限,提供不了好的生活,无奈之下归还男子其中一女。男子另结的妻子对男子事业有帮助,典型的贤内助,且为人宽厚,却不想反而将这归还的别人的女儿养得骄纵不堪。姨母抚养的女儿却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样样出色,学业优秀,为人谦和,却很有原则性。最后,亲人们互认,孩子们找到理想的对象,大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薄薄的一本书,读起来轻松惬意,文字不艰涩,内容不纠结,真正地放松型阅读材料。但考虑到现代社会里大家的繁忙,也没有必要专门找书来看了。

同事提供的纸版书,放个亚马逊的链接吧:
http://www.amazon.cn/s/ref=nb_sb_ss_fb_0_3?__mk_zh_CN=亚马逊网站&url=search-alias%3Dbooks&field-keywords=三思楼&sprefix=三思楼%2Cdigital-text%2C194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1-21 10:41
On the Road

读这本书,源自本妈推荐的一个书单:孩子赴美留学前必须读的五本英文书。

书是号称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的成名作,作者后来成为美国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之一。

全书写的是两个年轻男性几次横贯美国之旅:搭车、赶车、开车。无论用什么方式旅行,旅程中都过着荒唐放荡的生活:开车超速,赶车勾引女孩、搭车则让车主后悔不已。最令我无法忍受的是,其中的一趟行程是去旅者之家登记,开别人的车助自己行路,而正好有一辆卡迪拉克的车主路线和他们一致,却自己和家人不想再开车改座火车了,这两娃开着别人的车超速不说,还和其他人的车发生擦挂,更是为了探访一位老友,拐了一段行程,但为了赶时间还回车,一路飞奔,最后让车翻到了沟里……所以最后还回车去的时候,和拿到时可以用来勾引女孩的高档加长车完全判若两车。

刚开始读的时候,以为他们在这样的旅行途中,会因为遇上的人,遇上的事而变得成熟起来,变得知道为家人为朋友着想,但是怎么看怎么看不到这样的迹象,以至于我严重怀疑自己的英文能力,总觉得完全理解错了。

全书看完时,这两家伙最后开车到了墨西哥,然后分别回纽约。

实在是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和作者想表达的差多远,对自己的英语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于是在看完书后几天都没敢来记录。今天鼓起勇气去百度了一下,发现自己字面意思还是理解了的,但文学欣赏水平远远不够,所以读不出个所以然。

唉,罢了罢了,当看热闹吧。

kindle电子书库推送的,就不留链接了。对于想了解的人,可以看下度娘怎么说。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l_n8o56YdipZjklnpVq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2-21 20:56
海伯利安

因为三体在读书群里反响很大,有人推荐了海伯利安,立刻在读书群里又掀起风潮,于是雄心勃勃地从kindle电子书库推送了其全套四本。

海伯利安是第一本。

人类其时已经遍布银河系大摇臂的一臂,地球则已经消失,以“旧地”之名被人们知晓。海伯利安则是浩瀚星空中的一个星球,与旧地的联系是其名来自于旧地历史上一位诗人的一首未完成的诗歌。但是海伯利安在当时之所以出名,则是因为星球上的光阴冢。光阴冢的秘密不为人知,却对人类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许多事情,使其从风景名胜变成了灾难之源。

全书以七位朝圣者在危难之中向光阴冢的朝圣之旅开始,七位朝圣者在前往光阴冢的路上讲述自己与光阴冢之间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展示了光阴冢的某个特性,也反应了人类历史的某个时代。

很宏大的场面,很多的物理数学术语,所以该书似乎被归到了科幻类作品。

但全书阅读的过程中,除了情节带来的紧张,更多的是人性多面性带给人的压抑。紧张压抑两条平等线中间,时不时会出现温馨、残酷、刺激、愉悦、平和等等光点,可是这两条平行线太耀眼了,这些小光点对人的影响完全没办法将人从压抑的情绪中扯出来。更多的感受,这本书其实更应该放到人文类里去。

第一本海伯利安看完,情节上却似乎根本还没有结束,甚至只能说是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海伯利安的陨落, 安迪密恩,安迪密恩的崛起,每本都是厚厚的,估计看完够得读。

不巧,知道除这四部外,还有两个短篇其实和这四部是一起的,当时看见《双螺旋的遗孤》,错记成这是在海伯利安前的那篇,于是拿起来看,看看才发现这是安迪密恩的崛起后写的,是番外。但从其结尾来看,其实人类仍然是现在的样子:少数人掌握着大多数人的命运。想想更觉没意思了。为了不让自己过于沉浸在这种压抑失望的情绪里,决定暂时放弃其他三本书的阅读。

家有青少年理工男的,首先推荐三体,三体后推荐这本。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2-21 20:56
将夜(1~6)

发现全民都追琅琊榜时,俺不甘落后地追了。然后听说琅琊榜排行第二,排第一的是《将夜》,毫不犹豫地决定追。正好陪儿去欧洲旅游两周,于是行前将该书推送到KINDLE上,感觉妥妥地就出发了。

我的个天啊,这本书咋这么厚啊!KIDNLE目录里的小点排到了最后面还意犹未尽的样子,看半天,进度显示仍然在1%。

跟团的旅行,早出晚归,还好上午基本上在车上度过,于是这个时间便看将夜。但导游是个很好的导游,并不是一味的只管后勤和想着推荐购物,而是细细地准备了各个景点的背景资料,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在路上会讲给大家听,有些注意事项当然也一并讲了,于是,素常里俺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俺便没尽到责,和某些人的小摩擦一路不断。书,也看得断断续续的。两头都没顾着,真有些不划算。

如果书好倒也没啥,关键是这完全是裹脚布啊,真正想不明白这第一是咋个排上去的。

闲话少说,说书吧。

书写一位草根少年,真的很草根:四岁成了孤儿,一路流浪,还遇灾荒年生,不但讨不到吃的,还得防着别人抓他来煮着吃。就这样,他还捡了个婴儿一路带着,居然活了下来,居然一路成长,最后成了风云人物。

够励志吧?

但是,成长的过程中,一会儿被认做是小人得志之人,被众人嘲笑讥讽孤立;一会儿被认做是冥王之子,遭世人围攻追杀。相应的,全书就在玄乎和血腥中前行着。作者的风格也时而屌,时而谐,时而戏,时而欲做正经却走了样儿。而昊天神辉和书院利器以及魔宗玄技的大量重复出现,再次证明了作家的科普常识的重要性。虽然想像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无论怎么样,当想像没有了实际基础时,就会显得呆板单一了。

尽管其排名网络小说的榜首,真心不推荐大家去看,性价比着实太低太低。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12-30 21:07
大学之路(上、下)

儿子姨妈送他的书,我拿到手看了几页,才想起来前阵子妈妈读书群里好几个人推荐这本书来着。很好的书,想着儿子可能会带到坡上看,于是抓紧时间,放弃游戏,这两天看完了此书。

上下两册,上册介绍了作者对于大学的认识、大学的两种教育模式、作者的大学经历、剑桥牛津、美国私立大学的管理、申请和录取,最后介绍了普林斯顿和耶鲁大学。下册则完全是他几所学校的介绍。

作者一再强调这并不是一本升学指南,只是他自己对大学,对美国私立名牌大学的一些认识。但是从他娓娓而谈的叙述中,读者可以跟着他一起沿着他的思路去认识这些学校,了解学校的历史由来,对于这个学校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学校也就多了很多了解,而不是盲目地听着别人说藤啊蔓的。以前被笼罩在云雾中不知面目也不知距离的藤校们,面纱在作者的叙述中有所脱落,未知的距离也在面目逐渐清晰的过程中展示出清晰的遥远。

实际上,这本书我自己的感受是:无论是否打算去美国读书,都是值得一读的。从书里,可以看到美国大学发展的历程,而作者所讲述的各个学校,除了名气大是共同特征之外,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而这些特点与他们各自的办学理念又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看下册里对各个学校的介绍时,不由想起今年六月上坡看儿时,抽时间到坡上几个高中转了一下,以便无论儿考到哪个高中,至少知道这学校长啥样儿。当时每到一个学校,立刻就能感受到学校的特色。走了几个中学,没有哪两个中学让人觉得是性格相同的。

还是记录一下作者关于美本私立名校的录取分析。

三个维度:在校成绩(GPA),标化成绩(SAT,ACT),特长。

但是从作者所讲来看,目前标化成绩大家都越考越好,在美国本土,每年SAT2400的也有上千人,所以,这项其实只能保证学校不收到成绩不好的学生;

特长,其实最初的目的是用来打压亚裔学生的,这些学生学术成绩太好,按成绩录取,那美本校园里将是亚裔、犹太学生和东欧学生三分天下的局面。既然用途就是用来打压亚裔学生的,让孩子费死劲去折腾各种特长其实是不理智的。

看到这里,非常纳闷,这样一来,亚裔学生不是只有拼在校成绩了?!

不过作者的观点也不是如此偏激,他仍然认为这三个维度都很重要,但都没有必要根据其他被录取孩子的模板来硬创特长或者死磕分数。与其花许多时间去把原本就很优秀的成绩提高一点,不如把这时间拿来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发展一项自己特有的特长。但最终,他还是说:要相信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加上精心的准备,总会有机会得到一流大学的认可。我理解,说白了,还是实力说话。

家有初三学生的家长,又有让孩子出国念书的念头,不妨看看这本书。

http://www.amazon.cn/%E5%A4%A7%E ... 6%E4%B9%8B%E8%B7%AF

作者: 无云    时间: 2016-1-1 18:33
受教了,感谢99的分享!
作者: Amy艾米    时间: 2016-2-25 15:34
谢谢推荐,自己找来先读起来
作者: Sunstone    时间: 2016-3-21 13:16
在99姐的影响下,掉到网络小说的坑,至今还没爬出来,有点佩服那些网络写手了!
作者: lyf_edu    时间: 2016-3-29 10:03
琅琊榜 good,胡歌转成演技派了。加入网络小说悦读~~~~
作者: 原子核    时间: 2016-9-5 21:09
都是好书,记下
作者: 乐轩BB    时间: 2016-10-14 09:30
学习了  细细拜读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