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Charlie on August 7, 2014 - 8:30am.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曾经对你以前关于无校学习(unschooling)的几篇博文持有异见(当然,我现在想不出啥具体的例子),但对这篇我绝对地,完全地,百分之十万地赞同。我憎恨学校,尤其高中,原因就是你所列举的。高中是我一生中唯一抑郁的几年。幸运的是我的父母有自由的精神,在家里给我们很多的自由。在校园外我不抑郁。快进几年,今天,我看到类似的现象在我的学生中发生(抑郁症和焦虑症肆虐)。出于我对学校教育的憎恶,我完全明白我的学生的感受,我尽力使我的课堂最大限度地自由。有趣的是,孩子们知道当管理人员走进来时该怎么表演。我们可以几个星期地狂野,而管理人员一来,他们都会“规规矩矩”的。我猜我们是在训练猴子们听话地做技巧? 或许你的无校学习的主意没有那么荒诞。
2. 回去上学
Submitted by Julie on August 7, 2014 - 5:40pm.
我完全同意。这不仅是学生的现状,更是老师的现状。作为一个老师,我随时地被评估,被和同事们进行比较,被监管,留下很少的时间去计划课程,搜集教材,判作业,以及一些杂事,我每周要工作50-60个小时。有时我还要更多地工作。此外我还要和无能的暴君式的管理层和学区领导打交道,而他们其实根本不在乎。
幸运的是,我就要离开这一职业,不仅因为工作的繁重和长时间,更因为我不再相信教育体系在走的方向。这对孩子们是很恐怖的。实际上,在许多的州里(不是所有),每天工作8小时的成人必须有两个15分钟的休息时间,但是对孩子们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考虑。相反,我们取消他们的课间休息,课堂上也从不让他们放松,总是让他们忙得团团转。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多么疲劳繁琐的一天。即便他们在上最需要注意力的课时,也没有休息。
学区需要允许和发展课堂里的自由(对老师和同学们的),让学生们选择他们的学习方向(在合适的时刻),鼓励更多的差异和多元,而不是从众,让孩子们做孩子,而不是考试的机器人。
但是我估计短时间内这不会发生。
蒙台梭利不同
Submitted by Heike Larson on August 7, 2014 - 11:15pm.
这句说的太对了:“经常的,学校和我所描述的这种梦魇式的工作一模一样,更糟糕的是,它是一份孩子不可以辞职走人的工作。 ”
庆幸的是,除了在家学习(homeschooling),或者无校学习(unschooling),还有别的教育方式。我们的蒙台梭利小学基本上就是你所描述的学校的反面。如果你要用成人的工作环境来描述一个孩子在蒙台梭利课堂里的经历,那它大致是这样的:
想象一下你在你的工作中可以选择你觉得有趣并且有挑战力的事情去做。在你的工作范围内,你有自由选择做什么,怎么做,和谁做,什么时候做。你可以随时站起来,把你的工作带到图书馆,或者到沙发上去放松一下。厨房里总是有健康的零食,每天你都可以和你的同事坐下来一起吃午饭。你的工作由你来努力提高,你的老板为你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想法,你在自己的不断精湛的技艺中得到乐趣,但从来无需拿你自己和你的同事相比较,如果在你的努力中你犯了错误,也无需受责或感到羞惭。当你证明你的能力和责任感时,你的自主权也会增长:你感到老板的信任和鼓励,并得到你的更有经验的同事的支持和指导。对工作的研究表明, 自治,掌握技艺,有目标都是人们把工作做得最好的基本条件。
这就是一个孩子在一个真正的蒙台梭利的课堂里的经历,而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经历。我的女儿,经过几个星期的夏令营,开始告诉我,她等不及回去上学,不仅仅是去见她的小朋友们,而且去回到这样的环境中,去接受熟悉她的老师的指导,去感受自己的成长。
你们可以从这里的照片里看出蒙台梭利是多么的不同: http://leportschools.com/grades-1-3/gallery/
太简单的看法
Submitted by Anonymous on August 12, 2014 - 7:10am.
作为一个教育家,我完全不赞同作者的观点。我相信同辈之间的压力可能是精神健康方面访问次数增加的更大因素。我还发现当学生被接收到精神健康诊所,家庭和家庭生活通常比学校生活起更大的作用。 什么是合乎情理的假设? (博主回应)
Submitted by Peter Gray on August 12, 2014 - 8:28am.
Anonymous, 谢谢你的留言。我当然对别的假设感兴趣。但是我看不出来你所提议的家庭生活怎么可以解释夏天中学龄儿童精神危机发生的大幅度下降。如果家庭是问题,你会想夏天应该有更多的危机,因为孩子们在家更多。而且,另外一个匿名人的留言里说可能是天气关系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4,5月份有很长的阳光,而却是精神病发病的高发期。 假设应该预期高发期在11,12 和1月,然后很快地在春天降下来, 但这并没有发生。
我的经验是校方很容易把精神健康问题归罪到学生的家庭,或者内在的生理变异,而忽略了学校可能的确对年轻人是个很艰难的地方的可能性。客观地看,学校不是一个对孩子很健康的地方。我们需要拿下眼障好好看看。目前,制药厂--- 他们提供抗抑郁和刺激孩子们的药,使得孩子们可以每天到校,坐好,完成分配给他们的繁琐的任务--- 正在利用我们的学校制度赚着钱。
-Peter
我认为很重要的是
Submitted by JMO Mom on August 15, 2014 - 10:14pm.
我认为很重要的是认识到学校里的同辈之间的压力几乎在别处都不存在。人工地把孩子们按同龄分组,然后总是拿他们相互比较,或者拿他们和某个任意的“平均”成绩相比较,造就了一个不健康的社交动态。在家学习的孩子们经常被问,“那孩子们怎么社交呢?”但是,诚实地说,一个每天只和20-30个同龄的孩子们和一个成人交流的孩子是怎么社交的?我们成年人在哪里会遇到一大群的同龄人?所以,虽然可能很多的压力是社交性质的,问题却可能因为在校而被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