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上善若水(评论:道德经) [打印本页]

作者: rubymum    时间: 2014-7-29 16:04
标题: 【转】上善若水(评论: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应该就是水了,能“圣人”的化身,更是“道”的完美诠释。
        开始想小学的路上游着小蝌蚪的水,老房子门前臭水沟的水,98抗洪电视里惊涛骇浪的水,外婆家把石头“砸”出了小坑的水,早年随妈妈去那漳河风景区让我头晕目眩的水,中考那年湿了我的衣服和课本的水,在阳台上我用来细心浇灌花草的水,我日日饮下的形形色色味道各异的水,乘轮渡过江时汉江归入长江处那“泾渭分明”的水,寝室后的杨柳依依下波光粼粼的水,我时时叨念“静如止水”的水……
       我想,我有必要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了。
       首先,“润物细无声”是我们众所周之的了,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离不开水的。“水乃生命之源”是不争的事实,牵强些说,这应该算是水的一种“博爱”了。不禁有些疑惑,人类的信仰有上帝,有佛祖,有神明,都还是人类自己的形象的变异,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其实,大胆设想一下,我们似乎应该把水的化身作为信仰之源。当然也绝对不是传说中所谓“龙王”、“河神”之类了,只是水本身。
        其次,是“水往低处流”,又是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了,应该也算是它“不争”的写实。因而才有了“人往高处走”的对比了。水源自高山之巅,能俯瞰世界,却是甘心一路顺流而下,滋润万物已是最伟大的了,却又不与万物相争,甚至是安身于别人都不喜的低洼处。而且水是最善于循环的物体了。只要有一点不平,便会开始流动。循环着,“生命不息,流动不止”永远想着前方行进。难得的是,停下来的时候,表面是最平静的,而在平静之下仍是不断的渗透、循环。这世间,有多少人能放弃自己所在的高出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有多少人能做到不与为争?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中又不断向前呢?
       “以柔克刚”是我极为欣赏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之前,我从一本写给女子的励志书上看到“当女人温柔到了极处,就是一种力量”时,还有些不太能理解,如今再看,这“温柔到极处”应该也就是如水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写照,而洪水冲垮堤坝,形如猛兽,造成灾难也让我们对水的力量绝对不敢小觑。柔弱如水,可以不与世为争,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种“无形”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间隙,水就能渗透进去,然后将其占满。当然,我们的至柔绝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温柔的坚持。女人既是“水做的”,当是应该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温柔的女人是便是清凉剂、暖手宝,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
      《庄子•山木》有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里的水,可能是山中的清泉,沾满了大山的灵气;可能是甘甜醇爽的有着井之魂灵的井水;可能是小溪中绵长的涓涓细流……总之,这水,明净、清澈、甘甜、充满灵性,如此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而且水能洗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保持明净。如此才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立足于这世间。
      “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道”应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而水,便是这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了,水“无所不利”正如“道”无所不在。水舍高趋下,而不受阻碍;水能流淌于世间各处滋养万物,洗涤无垢;水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静,实则深不可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原文:http://book.douban.com/review/2083993/


作者: rubymum    时间: 2014-7-29 16:39
在豆瓣上看了这位MM写的东西,非常喜欢

作者: linke    时间: 2014-7-29 16:58
是“水往低处流”,又是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了

这句话不对呀。水有固态、 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冰雪霜云雨雾都是水, 并不是所有形态的水都往低处流。
作者: huangyezi    时间: 2014-8-10 18:49
亲,水就是水,变成了冰就不叫水了,不然的话为什么会有冰霜云雨雾之分呢。水就是水。老子没错。
作者: linke    时间: 2014-8-12 17:10
亲,你不认为冰霜云雨雾属于水,那就这样吧,我也不想说什么了。
作者: linke    时间: 2014-8-12 17:18
rubymum

较真了,哈哈。不过老子没考虑到这么多吧,不涉及物理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0 16:23
--------------------------
随手写了几个字闹着玩而已。确实,要老子懂现代物理知识,过分了。我其实很喜欢读《道德经》,只是不愿那么教条的去读。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4-8-13 16:53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哲学书。老子也是可以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相媲美的人物。
作者: rubymum    时间: 2014-8-13 16:58
huangyezi 发表于 2014-8-10 18:49
亲,水就是水,变成了冰就不叫水了,不然的话为什么会有冰霜云雨雾之分呢。水就是水。老子没错。

哈哈,你说得对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4-8-15 13:13
linke 发表于 2014-7-29 16:58
这句话不对呀。水有固态、 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冰雪霜云雨雾都是水, 并不是所有形态的水都往低处流。

水往低处流,这还真不完全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个别情况下,水可以往高处流。
作者: linke    时间: 2014-8-15 13:34
shwyyan 发表于 2014-8-15 13:13
水往低处流,这还真不完全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个别情况下,水可以往高处流。

斑竹说得对。定义为 H2O 的水本身就以不同的形态循环,有时候往高处走,有时候往低处去,这是小学生应有的科学常识。即使是把水理解为液态的 H2O(老子大概就是这样理解的吧), 也不一定就往低处流哈:)

我前边说的那句话,只是针对“水往低处流,又是毋容置疑的事实”这个说法的,与老子的比喻无涉哈。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