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个孩子整洁敏感度不同。虽然我费了不少心力去教导他们,但是随着孩子年纪越来越大,我也常自我提醒,要对每个孩子的“成果”存有最大的接纳度。
     曾经以“放手”为理由,不想再去处理孩子的生活次序问题。一方面,对青少年而言,现实的要求和变化本来就已经叫他们应接不暇、手忙脚乱了;另一方面,青少年阶段是最不爱去触碰自己弱点的阶段,“不要人管”是他们写在脸上的标记。
     可是后来,我看见一些青少年因着失序而遭受许多负面后果的打击,又看到平常不管的父母总是在出问题时和孩子爆发更大的冲突。特别是,当我发现许多孩子才十四五岁,就已经“默认”自己是个邋褟、凌乱、健忘的人时,我忍不住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盯着孩子的弱点,咬在口中不放,这是没有必要的。这应该是孩子在离家前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如果能够在沟通之后,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弱点,并且陪伴孩子勇敢挑战自己,争取进步的空间,这应该是很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