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语文学习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6-13 07:10
标题: 语文学习记录
[attach]26463[/attach]
孩子喜欢的中文字。
就这么简单?{:soso_e135:}

2.jpg (18.94 KB, 下载次数: 1)

2.jpg

作者: rubymum    时间: 2014-7-10 16:40
没有更新了呢?
图片有点儿小了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3 05:48
rubymum 发表于 2014-7-10 16:40
没有更新了呢?
图片有点儿小了

一直在“行万里路”,来不及弄语文呢,没有材料只好不更新了
作者: wherezhang    时间: 2014-8-7 11:13
谷雨 发表于 2014-8-3 05:48
一直在“行万里路”,来不及弄语文呢,没有材料只好不更新了

想看这样的记录,有空别忘来续上。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7 12:46
wherezhang 发表于 2014-8-7 11:13
想看这样的记录,有空别忘来续上。

在路上只看过两次中文书——一天去图书馆,一天去图书大厦。
在图书馆里看完了一本笑话、一本伍美珍,在图书大厦读完了《可怕的科学——墓室里的秘密》、《小心校长》和另外一本伍美珍。

现在孩子到了要自由的时候了,很多话不太愿意告诉我,但他愿意抽本书坐下就看,就好像屁股粘在地上了一样,有这个状态就很棒!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11 05:20
补记流水账:

终于回到了阔别一个月的家,孩子似乎没多大兴奋,但沙发上摆着的那套《晴天有时下猪》明显吸引了他,连行李都未及整理就一屁股坐下来读了n本。最后我忍不住了,发狮吼功把孩子拉回现实,才算是把门口两口箱子收拾好,洗了衣服晒起来。

昨晚听了凯叔讲故事,一个早就关注的公众号。平常还没太注意这个号——每天都会发一个(睡前)故事,还给孩子读诗,循环往复的,可以读到他们入睡为止。昨天是中元节,我不喜欢自己讲,就把这个讲应景故事的“活”儿丢给凯叔公众号,让孩子去听他娓娓道来。故事讲得不错,孩子听完意犹未尽,要求今晚接着听下文。这就好。故事之后是一首诗,循环往复,可以一直听到入梦。所以今晚试试让他躺下再听,听着自己不懂的诗歌睡下,也许在梦里会多懂上两分?

今天要开始整理赠送给朋友母校的书了,也是那些书在我们家的最后一个机会,孩子决定不看的,就都送出去好了。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16 08:19
孩子一回来就忙着跟好朋友一起玩,要在暑假里玩到过瘾——不过也不太容易,玩到后来,他已经开始自发的带着书、带着mp3出门,经常在玩的时候开小差,读书或听故事去了,最后还得我去拉扯他,跑出来是跟小朋友玩的,想听故事读书回家不就好了么,何必出来让人家觉得你三心二意?
这两天读的中文书有《闪亮的莎士比亚》和《跟大师学画画》,说是不反感,还有一点点喜欢。
不过,昨天出去玩,几个孩子一起背诗的情形,倒真的让我发笑。
在湖边遇到大群白鹭,回家的时候就跟朋友说,刚才我遇到白鹭了。我们聊天,不提防孩子们突然大声的开始背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点朗诵技巧也木有的反复念诵,让我不注意也不行。看来若能把古诗还原到场景,走进那个场景,孩子就有可能有兴趣去念了。

刚才回复了一个帖子说到诗词韵文的问题,收在这里:http://www.etjy.com/forum.php?mo ... &fromuid=895254

作者: caifei1    时间: 2014-8-16 23:57
本帖最后由 caifei1 于 2014-8-16 23:59 编辑

奇怪,怎么没有字?我打的字是:情景教育法……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18 14:18
那天从小朋友家出来,我们一起走路回家。孩子在路上兴致勃勃的跟我说起他看的那套《晴天有时下猪》里面的一本——《明天是猪日》。
拉拉扯扯讲了一通梦想成真的故事,然后告诉说:“要是我办个报纸,写点什么也能变成真的,那就好了!”
“那你写什么呢?”
“我就写,我在路上捡到了两千万元,交给了失主,得到了两百万的报酬。”
“还要写,今天有人发明了一种面包,怎么吃都不会增肥,还给每个人发了一百个。”
“还要写,我变得很强壮又苗条,肚子一点也没有了。”

回家后一读,敢情是有个神奇的布告栏,凡是写出来贴上去的“报纸”,里面写的事情都会成真:
于是就有了猪日、猪时间:


故事很有深意,但孩子是全然的不明白,哈哈的乐着。告诉他,还是等他自己去悟出来呢?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18 14:20
今天和孩子呆在家里孵蛋。
看了两集高思的语文课,王维和孟浩然,背了两首诗,《山居秋冥》和《过故人庄》,居然都懂了,不需要我讲,真好啊。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2 20:19
去了趟图书馆。
还是图书馆好啊,书展那叫一个挤,空调不用电的一样冷到骨髓里,大概跟挤得人中暑相比,还是把人吹感冒的责任要比较少些。
在图书馆里晃下来,发现现在的中文书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差,有些书还是不错的。












这一套书主题好,传递的价值观我喜欢,却并无说教的意味,很符合我的选书标准,推荐给孩子,他也喜欢,坐在图书馆里就读完了第一本。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2 20:22




为什么我喜欢?这是《地下室里的魔法书》的最后两页,读一读就知道它的好了。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3 22:12
书展后遗症。。。就是儿子指定要求买《亨利王子》。
哼,买就买呗。
就买了,快递神速的送来,吓死人的节奏哇。
儿子抱着就看,昏天黑地啊那是。
看那状态吓人,所以才把他给弄出家门,带到图书馆去,没想到发现好多挺不错的新书。

这套书。。。主角是个小坏蛋




可怜的小坏蛋,不认同勤劳勇敢等等的主流价值观,于是各种争斗,各种失败。最后,好人有好报,勇士娶美女,小坏蛋呢,也暗下决心,准备走好人路线,改邪归正啦
逆反?
嘿嘿,逆反去呗。
最终还是要走回到正路上来滴。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4 09:20
http://www.etjy.com/forum.php?mo ... &fromuid=895254
这个帖子提到的《肚皮上的塞子》,孩子也很喜欢,坐在图书馆里读完了一本,又借了剩下的几本回家。


要看网游小说不是么,就得掺点水,加些其他的东东进去再说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5 15:00
这些天还是每天看一集高思的语文课,进度很慢,才看到杜甫,离结束还远得很呢。
老师的讲解有激情、故事性强,挺不错。但孩子有时候会误听,有一天就问我,在《将进酒》里面,李白说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来换美酒”,连孩子都要卖了来换酒喝,太吓人了。再问,说是老师这么讲的。我不信,跑去看视频,果然,老师是这么讲的:

所以孩子听课的效率,还真是有些成问题呢。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5 15:10
虽说会误听,但每天背几句诗的确不难了,偏爱其中特别“豪壮”的句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有一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也很喜欢,说是非常顺口。

他能有这个“喜欢”,我很高兴。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5 15:20
标题: 碰到不肯读的书了
最近可读的书有些多,孩子就开始挑挑拣拣起来。前面提到的《地下室的魔法书》书名很好,孩子接受顺利,同一套的《超级阿公》、《我是阿嬷的孩子》的名字就简朴多了,孩子因此不太喜欢,让我去图书馆还掉。
好书还没读,我才不还呢。
当然也不需要顶牛,咱俩辩论呗:
——上次看那个魔法书不好好的吗,你还说好看来的,这两本没看怎么能还呢?
——我不喜欢这类直接写平常生活的书。
——上次那个魔法书不也是写平常生活的吗?
——那个好看啊!
——这个也好看,你答应我,至少读到三分之一,如果读到三分之一了你还不喜欢,那就不用看了,直接还掉。
——好。。。吧。。。

结果么,哪用得着看到三分之一呀,还没看到十页就给逗笑了——当然就顺利的读下去啦。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5 15:37
最近在亚马逊上买了一大堆kindle书,读了一本《偷影子的人》,觉得很棒,就在儿子洗菜的时候念了一段给他听。
结果自然是——kindle又变成了他的——洗完菜就给我拿走,读书去了。
也就两个小时,囫囵吞枣就读完啦,虽然克蕾尔的“蕾”字不认识,可也不影响他完全的了解了这个很美很美的有关亲情与爱情、童年与成长的故事。


转一个豆瓣的书评:
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你
2012-07-29 13:00:00   来自: 李小丢 (女人的勇敢是持续一生的事。)
偷影子的人的评论      

  前几天,有人问过我,你觉得大师和一般的写作者有什么不同?我想了很久,打了一个比方,跟大师相比,其他的写作者就像刚刚入门的厨子,总偏好鲍参翅肚这类昂贵食材,用无数花哨的手法来展现高难度的烹饪技艺,选极其精巧奢华的杯盘碟盏来装盘,一招一式都是卖弄;大师呢,经历过这个阶段之后,返璞归真,往往喜欢做个平凡的家常菜,但是就算是个西红柿炒蛋都能给你感动的涕泪横流,而且,你会觉得他做的菜,是如此亲切,就像小时候坐在厨房里看着妈妈系着围裙忙活出来的菜,普普通通,却是让你一生难忘。同理,只有三流的小说家才喜欢用虐心虐身大撒狗血来吸引读者,因为平常人不可能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经历,所以写的真实与否,就不在考虑之内,大家往往都被情节吸引了。真正的高手,总是在平淡的题材中见真章,因为人人都有的经历,人人都体会过的情感,并不是那么好表达,如果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就等同于失败。而马克•李维,就是这么一个大师级的人物。
  
  《偷影子的人》是一部关于得到与失去、成长与懂得的成人童话。每个人都会在主人公的经历里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我们那些成长中的青葱时光,那些当年我们看来天大的事,比如班级里的死对头,或者是曾经深深喜欢过的女孩子。我们也试过,和一个大朋友分享那些深埋在心里的小秘密,结识到一个看起来很滑稽的家伙,没想到很快成了死党。我们也记得,面对自己不能理解的感情的时候,心里那种纠结不安的情感,当家里有变故的时候,我们会想把自己缩的小小的,藏在一个别人都看不到的地方,我们不知不觉间,会把各种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往自己身上背。但是又装的满不在乎,只好偷偷地在夜里,跟映在墙上的影子倾诉那些憋在心里的真心话。原来,影子在很早之前,就是我们信赖的朋友了,只是自己在长大之后,渐渐忘记了。马克•李维那一支生花妙笔,会让你想起,那些你以为遗忘了的前尘往事,和你自己不曾审视过的微妙情感。
  
   主人公拥有偷影子的本事,可以倾听别人的影子讲述的那些真心话,一些他人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和最隐秘的经历,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奇幻类的小说。虽然说偷影子的本领好像是读心术一样,可以照见人心,可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个能力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手段。相反,他告诉我们的是,只要我们真诚地去关心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尽力帮助遇到困难的朋友的话,就算你不会偷影子的本领,你也可以走进别人的心里,得到他们的信任。用你的真心交换他人的真心,就是那么简单。
  
  作者对于亲情的描述,则是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缺憾美,对偷影子的小男孩来说,他过于纠结已失去的,却没有去珍惜已拥有的,父亲的离去成为了他心灵的创口,而他往往忽视了,母亲对他倾注了多少深沉的爱,想要去弥补他的缺憾。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在失去的过程。如果我们只盯着那些流逝的光影,就必然会错过眼前的美景。男孩心里满含着对母亲的爱,但是,这种爱他一直没有表达出来,他不知道的是,有的话,如果没有说出来,就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成年之后的生活实在是丰富多彩,工作也很充实。他已经习惯了母亲对他的关怀,却粗心大意的,从来也没有关注到母亲已经渐渐老去,他甚至从来都没有偷过母亲的影子。他知道了那么多秘密,帮助了那么多人,却惟独,没有了解过母亲的心。道理说出来的很简单,但是做起来真的很难,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告诉所有我们在乎的人,请为我珍惜自己。
  
  爱情,是整个故事中的一抹亮色,爱情,会照亮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在很小的时候,偷影子的小男孩是怀疑爱情的,他曾经发出过疑问:“爱情,莫非像影子一样。有人踩中了,就带着离去?还是因为爱情跟影子一样怕光,又或者,情况正好相反,没有了光,爱情的影子就被拭去,最终黯然离去?”可是,当他遇到了克莱尔,遇到了苏菲。他开始涤清自己的恐惧,他的爱单纯美丽的像一个寓言。当他放弃了一个近在咫尺各方面都很般配的交往对象,去追逐一个童年就开始的梦,不再忧心得失的时候,他才领会了爱的真谛。那个让你舍弃了一切去追寻的,却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人,才是你真正爱的人。无论过去了多少年,不管你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就算所有景色都已经人事已非,我还是,最喜欢你。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吧,在平淡的岁月里经历得失慢慢丰盈起来的人生,就好像,你我必将经历的人生一样。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5 15:57
跟孩子聊天,不知不觉谈到“民主”。他显然不太懂什么叫“民主”,所以我先让他告诉我什么是民主,他考虑了一下说,应该就是大家一起决定吧。
于是问他,班上需要选一些人组成一个委员会,协助老师做一些事情,比如当班长之类的,如果老师确定选5个人,然后给大家一个有五个人的名单,让大家从这个名单里选,这样算民主呢,还是在全班人里面选出五个人比较民主。但孩子问我,比如说,班上女生比男生多,那么女生肯定会选女孩子,这样他们男生比较弱势,权利就得不到保障啊。因此跟他说到如何尽可能的平衡所有人的权利,而不让民主成为多数人的民主,让少数人的声音就此湮没。


孩子大了,聊天的内容是越来越难啊。
幸好还读过林达的几本书,读过刘瑜《民主的细节》,正在读着《罗马人的故事》,所以碰到“民主”,还能跟孩子多聊几句,但有些问题真要深究,还是需要去查资料,也许再过不久,我就要从孩子那里学习最新的知识啦。
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结果不是必然的死在沙滩上就好了。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5 16:26
在微信上跟朋友聊起《小艾,爸爸特别特别的爱你》,顺手从书柜里拿出来,扔在沙发上。
上次跟儿子一起读的时候,他表示不喜欢,因为里面都是手写体汉字,有时还有繁体字,“不认识”,“看不懂”。
这次好了,没等我跟他提到,孩子就跟我说,小艾挺好看的。大吃一惊之余,问他现在能看懂那些手写字了么。孩子很不忿,直接念了一段给我听。
这段日子也没特别训练他看手写体呀,居然大部分的字都认识了。原因么,是不是我一直以来执著相信的理论在起作用呢?——长大了,脑子发育完全了,很多以前学起来挺难的东西,这时候不需要苦苦的学就很容易学会。如果真是这样就太好了,大家再也不用逼着孩子学习,只要耐心的等他长大就行啦。

作者: 谷雨    时间: 2014-8-28 23:20
这些天又一次陷入了Warriors的阅读,一口气读完了七本,还在拼命读着。
还好,出门玩嘛,再入迷,也不能整天抱着不放。
今天走在林间,太阳虽然很烈却被密荫挡在了外面,凉风徐来,心旷神怡。我正在絮叨着,一回头,孩子没跟上来,围着一棵树转啊转。大声问了两句,他不应。又过了几分钟,他才转身跟我说,他刚做完了一次“神奇之地”,闻到了树特别的香味,看到了树上的蚂蚁、蜘蛛网,观察了周围各种各样的鸟儿,感觉非常棒。
又走了一段,孩子感叹说,要是有个本子就好了,就可以把刚才看到的记录下来了。不就是个本子么,别的东西没有,这个我可是有滴。摸出小本子,孩子就专心的写了起来,很快写成短短的观察日记——只是流水账而已——真好啊!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