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书摘
[打印本页]
作者:
读书人
时间:
2014-6-10 23:05
标题:
书摘
刘墉: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讨价还价,既要美国式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却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然而这批孩子进入社会后,既要美国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国式的铁饭碗,却没有美国员工的自修和中国传统的忠诚。从小讨价还价,长大后失去原则,该讲情的时候讲理,该讲理的时候说情。这是我们现在许多家庭教育缺失理性成分的结果。
作者:
commonfairy
时间:
2014-6-11 07:32
俺的看法是,这些人格特点在年长者身上体现得比年幼者更多。年长者如此,才会教育传递给年幼者。
作者:
divehard
时间:
2014-6-11 08:28
我的想法是,中国人就是中国人,牛拉出去走遍五大洲也还是牛而不是马,何必去今天学学这个,明天学学那个,似乎什么都有点,问题是,焉知你取的不是糟粕,舍的不是精华?
做人和写文章也差不多吧,一定要有个核心的本质的东西。写文章立意不正,文章再美也有问题。做人没有原则,或者原则遇到人就萎了弯了顺着人去了,那就。。。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4-6-11 09:19
呵呵,开始不可知论了啊,中国封闭了这么多年,美洲,澳洲大陆也封闭了这么多年,最后咋样了?
作者:
读书人
时间:
2014-6-11 09:21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骗子真是不胜其多,不过中国佛教已经把许多的小骗子归纳于两个大骗子之中;就是名和利。据说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时候,有一次在一座山上眺望景色,望见中国海上帆船往来如织。他便问他身旁的大臣那几百只帆船是干什么的,他的大臣回答道,他只看见两只船,一只叫做“名”一只叫做“利”。
有修养的人士也只能避免利的诱惑,只有最伟大的人物才能够逃避名的诱惑。有一次,一位僧人跟他的弟子谈到这两种俗念的根源时说:“绝利易,绝名心难。即退隐之学者僧人仍冀得名。彼乐与大众讲经说法,而不愿隐处小庵与弟子作日常谈。”那个弟子道:“然则师傅可为世上惟一绝名心之人矣。”师傅微笑而不言。
据我的人生观察,佛教徒的那种分类是不完全的。人生的大骗子不只两个,而实有三个:即名、利、权。在美国惯用的字中,可以拿“成功”(Success)这名词把这三个骗子概括起来。但是有许多智者以为成功和名利的欲望实是失败、贫穷和庸俗无闻的恐惧之一种讳称;而这些东西是支配着我们的生活的。
有许多人已经名利双全,可是他们还在费尽心计想法去统治别人,他们就是竭一生心力为祖国服役的人。这代价常是巨大的。如果你去请一个真真的智者来,要选他做总统,要他随时向一群民众脱帽招呼,一天中要演说七次,这种总统他一定不要做的。白赉士(James Bryce,近代英国历史学家和外交家)以为美国民主政府现行的制度不能招致国中最优秀的人才去入政界服役。我觉得单是竞选的吃力情形足已吓退美国的智者了。从政的人顶了竭毕生心力为人群服役的名义,一星期常须参加六次的宴会。他为什么不坐在家里,自己吃一顿简单的晚餐,随后穿上睡衣,舒舒服服地上床去睡呢?
一个人在名誉或权力的迷惑下,不久也会变成其他骗子的奴隶,越陷越深永无止日。他不久便开始想改革社会,想提高人们的道德,想维护教会,想消弥罪恶,做一些计划给人家去实行,推翻别人所定的计划,在大会中读一篇他的下属替他预备好的统计报告,在委员会的席上研究展览会的蓝纸图样,甚至于想创设一间疯人院(真厚脸皮啊!)——总之一句话,想干涉人家的生活。
但是不久,这些自告奋勇而负起的责任,什么改造人家、实施计划、破坏竞争者的计划等问题,一股脑儿抛在脑后,或甚至还不曾跑进过他的脑筋呢。一个在总统竞选中失败了的候选人,两星期过后,对于劳工、失业关税等诸大问题都忘得一干二净!他是什么人,干吗要改造人家,增高人们的道德,送人家进疯人院去呢?可是他如果成功了的话,那些大骗子和小骗子是会使他踌躇满志地奔忙着,而使他想像着以为他的确是在做一些事情,而确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作者:
tricom163
时间:
2014-6-11 15:16
读书人 发表于 2014-6-11 09:21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骗子真是不胜其多,不过中国佛教已经把许多的小骗子归纳于两 ...
至少美国总统还要到处做拉票的辛劳,死乞白赖地准备连续演说。咱们则早就将这不必要的历程省略了,智慧得多是吧。
既然不想费事事先问问孩子是否愿意认这爹娘,爹娘就认为当人爹妈当定了,做孩子的提提要求,讨价还价也是应该的。
孩子这么多,既然爹娘只宠一个,最宠的那个理应最孝最忠,可惜孩子长大后,偏得宠的最不孝最不忠。没人性的孝道,这个假面具早该撕破。
拿来主义可能是太理想化,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任何一个人都选自由,宠爱算什么,谁要这种假面的施舍。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6-12 12:25
为啥我不喜欢刘墉呢?陷入深深的思考~
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是一种文字传递出来的感觉~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6-12 12:26
为啥我不喜欢刘墉呢?陷入深深的思考~
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是一种文字传递出来的感觉~
作者:
acers
时间:
2014-7-4 13:55
该讲情的时候讲理,该讲理的时候说情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