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hao+-->引用:jerryhao 前一段时间,有很多人发出疑问,培养神童干什么。这个就是一个答案,培养了神童,可以更好的谋生。
唯一要注意的是,这个路子成功率很低,一旦不成功,也许结果很惨。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神童是先发现,再培养的。这个孩子跟目前很多人进行的神童教育有本质的不同。现在很多家长是将本来没有那方面特长的孩子拔苗主张,人为制造出神童的假像来。结局失败是正常的。
板砖+-->引用:板砖 文章的标题立意就错了:我们对孩子进行早教就是想让孩子从小多接触,多学习。以便尽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长处,将来好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培养孩子。一个孩子是否成才不一定要有多高的学历,只要有一技之长能够安身立命,实现他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就行了。
作者还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学历教育中而无法自拔,可悲!
yuhongmin+-->引用:yuhongmin 很高兴,因为他是我正中的老乡,无锡的!!!
他打球的目的,和很多读书人的目的是一样的,现实,无可厚非。
因为大多数人不能靠打球实现目标,所以只能靠读书,读书是好事,打球也是好事。
不能因为我们不会打球就说他的价值取向错误。
zgl+-->引用:zgl 电视报道的更是详细,但我只看到这小子很乏味,只是他爸的赚钱机器...
zgl+-->引用:zgl 电视报道的更是详细,但我只看到这小子很乏味,只是他爸的赚钱机器...
梅边吹笛儿+-->引用:梅边吹笛儿 先温饱了,能生存了,才能求其它。。。
zgl+-->引用:zgl 兼答21楼: 这个案例是这样:1、父亲确实发现了孩子的天份并在这个专项上努力强化2、原本丁的家境是很不错的,是为了孩子提高技艺投入一切,并背井离乡3、丁俊晖的成长中几乎没有玩耍和朋友,青少期就是在训练和比赛中度过的,所以显得乏味缺少笑容4、不是因为贫困而打球,是父亲为他日后有成而化光了银子,因此后来打球挣钱成了他的目标,丁俊晖他现在的生活态度就是打好球赢奖金5、说明了天才可以不读书 另外,感觉丁的父亲像马俊仁,很实际有气魄,日后这个指导和运动员关系会怎样,难说...
hexiang99+-->引用:hexiang99 神童确实让为人父母者好不羡慕,天下父母谁人又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
但神童注定是少数,13亿的中国必定只有一个丁俊晖,一个姚明,
李嘉诚也只有一个,可有过同样痛苦经历的却千千万万,
成功者注定是少数,培养孩子还应脚踏实地,顺其自然来的实在!
显娴+-->引用:显娴 丁俊晖在接受采访时说,象他这样的球手在英国有很多,难道就国外的地里容易出神童,我们这么一个大国就只有丁俊晖.所以除了天赋还要有科学的训练和很好的环境.有过同样痛苦经理的千千万万,成功者注定是少数,但没有痛苦的经历,也注定了肯定不会成功. 丁俊晖的父亲最值得佩服的不只是勇气,他对子女成长的关注有几个父母能作到,还有对桌球的研究,虽然打球业余但脑子的想法很专业. 虽然我们的孩子不是神童但我们的孩子也有他自己的长处,好好的发扬长处一定也会成为人才的.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有一点也想请大家注意的:
英国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据我推断,英国的义务教育恐怕不仅仅是义务,也是责任,如果英国的孩子,父母让他失学专打台球的话,有可能是会被法律惩罚的。
所以恐怕只有在中国有这种可能,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专(职业)业的运动员,而读书彻底的没有用了。
而且,在英国,不知道这种条件的,是否违反童工法?
熟悉情况的,可以给大家讲一讲,欧美的也可以。
显娴+-->引用:显娴 目前国内网球的状况和这个也差不多,象这样的打网球的孩子也有很多,国家又不是象乒乓球那样重视这些项目,没有足够多的赛事让孩子们锻炼,训练方法落后,打法落后,但又充满希望喜欢网球.只有靠自己和父母,他们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打球两不误.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国人习惯于刻苦训练,铁杵磨成针这类道理,擅长于用背诵毫无疑义的大量东西来导致量的累积,以达到效果,信奉熟能生巧而不是思能生巧,所以很难以产生先进的方法,国人的这种心态也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吧。
从体育上讲,国内的这种无意义的训练方式,是导致运动员们对自己的运动极其厌恶,有一次坐火车,遇到几位桥牌国手,在车上打双升级,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打桥牌,他们讲没意思啊,除了训练他们都是打升级、拱猪和麻将。这几位目前也是国家队的教练了,而且也都是国际大师,可是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的不爱好,导致他们不可能再进一步。反倒是下围棋的聂卫平,平时对桥牌乐此不彼,反倒对围棋没有兴趣。国内的东西,往往如此,都是因为方法使然。
教孩子也一样,不合适的方法,或许短期内有效,但是留给孩子的可能就是对学习的厌恶,这使得很多智商很高的孩子,最后却不能让自己的人生成功。
所以,丁的父亲真的成功了么,和他这次打败的亨得利比一下,也许不是这样的,因为也许丁并不快乐。
linkspeed+2005-04-08 21:10-->引用:linkspeed @ 2005-04-08 21:10 如果把读书这个问题放到生存的层次讲,需要考虑风险和回报程度。 搞文艺,搞体育,风险高回报也高, 读书算个大众的选择。风险低,所以回报也低。 他们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好讨论的。 如果把读书放到情操和道德的层次讲,那要读的是圣贤书,不是电脑速成 不是英语速成。读圣贤书是不讲物质回报的。不想读的可以随便。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