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文章那点儿事儿 [打印本页]

作者: Xieno    时间: 2014-4-1 08:17
标题: 转:文章那点儿事儿
来自王志安:

电影演员文章3月30号午夜发微博,为自己的出轨行为道歉。那个不算长的文章我看了一下,文笔还真不错,写的也算真诚,但一打眼,就知道不是文章写的。其实混到文章这种地步,家事也是工作中的事,睡觉也可能睡掉几千万,而且这几千万还不一定是你的。所以在后续的处理上,任何一个行为,首先都要考虑到投资人,老板,发行量等等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大牌明星和小人物比起来,还真没有什么自由,他们都活在资本和粉丝里,由不得自己率性。这世界穷人有穷人的自由,明星有明星的难处。当年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勾搭败露,希拉里在卧室里一巴掌搧在克林顿脸上,几分钟之后,还得强作欢颜,挽着克林顿去出席记者招待会,想想也真是不容易。

关于文章的那篇文章:

关于偷情这件事:心中有鬼,所以心中有罪
2014-03-31 王志安
[attach]22506[/attach]

心中有罪

文/木子美

一个倒霉的哥们跟我们分享他的偷情经历,直呼女人的第六感太灵了,“我老婆气场太大,我每次带女孩子出去吃个饭,就是有想法的那种,或者是老情人,车都会出故障,两次在山路抛锚,一次在路中心,我把烂车推到路边,腰都快断了。”听得我们哈哈大笑,老婆是不是给你下了咒啊,他苦恼:怎样才能去除罪恶感?

唉,心中有鬼,所以心中有罪,如果偷情不需付出心理成本,也就不刺激了吧。可是,真的不好玩,哥们继续大倒苦水,“有一次在酒店,我都开始脱衣服了。突然老婆的电话来了,我立马嗖的蹦起来,还很有礼貌说了一句,sorry,然后夺门而出。”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不想偷腥的男人,只有胆小的男人。

男人的罪恶感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有时是撒谎的借口,有时是逃避的盾牌,有时又是冒险的快感。不管是在一夜情的床上,还是一段情人关系之后的空虚,挥之不去的罪恶感都会把他打回原形。严重的时候,是心有余力不足,借着点酒精,借着点胆量上了床,才发现不举;就算暂时人格分裂成功,事后也会在心里跟神父说着悄悄话,赎罪般跑回家对老婆大献殷勤。

所以偷情这样不道德的事,又会变成男人产生提升道德指数的成就感。你看,不管我跑出去做了什么,我还是回到你身边,我从没爱上别的女人;你看,不管我经受多少考验,我还是会怕倒霉,会更珍惜眼前的幸福。我只是经常要跟心里的魔鬼搏斗,但结果都是邪不能胜正。面对一个时常有罪恶感的男人,情人也伟大了起来,你不是在破坏社会秩序,你是在拯救偶尔犯错的男人,并让夫妻恩爱更上一层楼。

关于这个悖论,女友给我讲了《老友记》里的故事,“看《friends》里Joey发现他爸和一老女人有一腿,就要他爸和那妞分手。结果他妈跑来跟他急了,说你爸自从有了那一腿后就觉得亏欠我,对我比以前好百倍,你要敢让他们分手我就跟你没完。”

哈哈,这种角色我也有过,话说当年跟一个有家室的男人经常偷情,有次他电话响了也没接,完事后才镇静地打回去,说:“刚才我在公车上太吵,没听见,你别担心,我很好。”当时,我有个很恶作剧的念头,就是把装着精液的避孕套快递给他老婆,揭穿他的谎言。但是过了1年,某次饭局上偶遇这对夫妇,看着他们恩爱无比的样子,我又庆幸没有一时冲动。因为我想啊,我没做成那个小孩子,而成了给他们做皇帝新装的人。

于是我安慰那个苦于心中无法去除罪恶感的哥们,没事,罪恶感是爱的源泉,心中越有罪,才越有爱,戴着镣铐跳舞也是一种美啊。反正总有源源不断的人们,陪你们练习罪恶剧情,集集都无奈,集集都精彩。


2.jpg (36.04 KB, 下载次数: 4)

2.jpg

作者: Xieno    时间: 2014-4-1 08:19
危机公关,不只周一见
2014-04-01 爱范 王志安


[attach]22508[/attach]

周一还是到来了。在这普天同庆雨神萧敬腾生日的周一,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专门撑着大伞跑去报刊亭买一本《南都娱乐周刊》?



哪个公关团队写的?

对于我这个没有任何娱乐圈经验、不追星、几乎不追剧的人,只知道此次新闻的男主角曾扮演过吟唱儿歌三百首、大呼不近男女小爱的陈玄奘。以这样一条微博来迎接周一,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声“弱爆了”,即使这条微博创造了新浪微博的转发纪录。

现在我也和@不加V 一样,很想知道演员文章今天凌晨时发的长微博是哪个公关团队执笔的——神马?你问我怎么知道是公关团队写的?不是文章自己写的?

起码在许多“主页君”们插科打诨的 QQ 群、微信群里,我看到许多人的备注名都是“XX(某明星名字)工作室谁谁谁”。他们的任务是每天发些明星自拍照,适当评论一下时事,偶尔转点营销号的段子。

现在许多当红的大牌明星可能都配备了这样的团队,许多国外明星在国内为宣传新片上映,也会让国内对接个微博账号。他们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也并不可能完全与真实的他们一模一样。

至于那些并不怎么当红的,可能所属公司会配备一个团队管理多个账号。这样设置的原因很简单——让明星们显得“亲民”,同时也防止像千颂伊那样不断闹笑话。

明星们永远都有危机

作为曝光率最高的公众人物,娱乐界明星们从来最不缺的就是“危机”。但在处理危机时,明星们的团队高下立见。让我们来看看过往的一些案例:

2005 年 1 月,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被控在其 California Neverland 猥亵一名儿童。法官下令在挑选陪审团期间,被告不得就此事件公开发言。杰克逊另辟蹊径,在个人网站播放短片“自我剖白”,衣着简朴,以普通人的姿态直面公众、粉丝、舆论界,当然也包括可能成为陪审团成员的人。短片里他言简、理智、诚恳、真挚:

“Please keep an open mind and let me have my day in court. I deserve a fair trial like every other American citizen. I will be acquitted and vindicated when the truth is told.”(请大家保持思想开明,让我在庭审上面对的,是一场和其他美国公民一样公平的审判。事实会证明我是无辜的,我会得到原谅。)

这段短片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杰克逊是无辜的,他热爱家庭,并对美国司法制度保持信心。粉丝们依然还是那么地热爱他们的流行音乐之王,高举标语 “Stay Strong, Michael!”六个月后,法庭判决杰克逊无罪。

2008 年初,网络上最大的盛事陈冠希“艳照门”照片,小朋友看了根本把持不住。2 月 4 日,当事人陈冠希首次公开道歉。和杰克逊类似,他采用了录像自白的方法,在一堵灰白的墙前面,白色衬衫、神情沮丧的陈冠希说:

“对此我感到伤害、痛苦及困扰, 我希望借此机会,向任何受这次莫名其妙折磨的无辜者道歉。”(录像中陈冠希说的是英文,此为《明报》中文译本)。

同年 2 月 21 日,陈冠希召开记者会,再次承认错误,并宣布退出香港娱乐圈。发布会同样是用英文进行,更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意思,期间他连续道歉 13 次。CNN 在当日的晚间新闻中播放了记者会实况,做出评论:“在美国,性丑闻有助于演艺事业,在亚洲却并非如此。”接着就切换到了陈冠希在记者会上一开场就一声长叹的画面。

记者会后,腾讯网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截至第二天晚上 9 点半,逾 37 万人投票,约 52% 的网民接受他的道歉,更认为他态度诚恳。对于陈冠希决定退出香港娱乐圈,约 48% 的网民同情他,并认为有点可惜。当然,他的致歉词因为富含雅思词汇更是成为英语爱好者的好教材。

现在,网友们的“陈老师”怎么样了?最近他凭借某网络剧全面复出,与现任女友也频频在新闻中以恩爱姿态出现。张柏芝现在也是好妈妈的形象,“可以笑着流泪”——现在微博上转得火热的帖子说的是:“文章让太多人失望,比起这样的男人,我更喜欢毛病一堆但是玩够了收心了的陈冠希”。

杰克逊和陈冠希的公关团队,在危机面前避重就轻,或者直指事件本身,为公众营造的是当事人的坦率、真诚形象。他们都首先利用了网络,真人出镜,姿态是与公众直接对话,措辞准确(这之前不知道改了多少遍稿)。

而演员文章则是一条相对冷冰冰的长微博,一直强调自己“辜负”了妻子、“狂妄自大”,“日后再不负人”等语焉不详,居然还出现“感谢你们让我跌倒在今天”的句子,引发众多网友的不满。

危机公关不应是教媒体说话

除了上面的例子,近年来国内许多演艺界明星的危机公关失败例子一抓一大把——比如刚刚被爆出吸毒不久的李代沫,其唱片公司、经纪人一直躲着媒体,不接受采访。而之前张默吸毒事件处理得则颇为到位,事发后不仅张默及时认错,其父亲张国立也第一时间道歉,获得公众同情和理解,其结果就是获得原谅。

“公关”(Public Relations)这个词首次出现是在 1807 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而我国内地市场真正形成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根据爱德华·伯尼斯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在牛津词典里,公关(Public Relations)也在根本上区别于宣传(Propoganda)。

在这个时代,“公关”不应该只是写写新闻稿,然后直接投放给媒体,赚些不知道是真是假的点击率、阅读量。“公关”也不应该是宣传、接待、文秘、行政一锅端,只图热闹,对媒体则总是保持“控制”的态度,总是企图“教媒体说话”。

补救性、粉饰性的公关是消极的,成效很小,效果短暂。在危机面前更是如此。无论公关技巧怎样优秀,都不能掩饰个人或机构已经被大众熟知的过错或疏忽。而如果能够做到“与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相互了解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持续传播过程”(英国公共关系学会 1984 年的定义),采取坦诚、积极的态度,运用可靠的文字和适当的表现,争取公众的认可和理解,才能做到真正的“渡过难关”。

万能的网络,健忘的网友

还有比网络更好的窥私场所么?每次明星的绯闻、丑闻出现,惯例总有网友大呼“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按惯例也总有网友不断转发、助推,大呼“依然支持你”“心疼你”“不要管世俗的眼光,我懂你”。

还有比网络更好的娱乐场所么?网络俨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娱乐场。看似我们发表评论是完全自由、自主的,但实际上,娱乐记者、营销号、段子手、婚恋专家、情感专家们粉墨登场,都被事件背后的推手们、公关人员们引领着方向。

还有比网络更好的宣泄场所么?毕竟,我们转发帖子只需要动动鼠标,发发牢骚也基本上不用思考太多。今天可以力挺某某男神,明天又将其形象踩在脚下,还要再用脚多碾几次。再过几天,又开始力挺男神,把娱乐八卦记者骂得狗血淋头。当然,再过多几天,大家又会忘记这桩事情,转移到下一个调侃的对象。

还有比网络更好的传播场所么?网络是目前力量最恐怖的传播媒介,更恐怖的是,你的读者可能和你一样拥有改变传播方向的能力。所以在社交网络上发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网络是万能的。每个人都是媒体的时代,公关事件的偶然性增加,难度也加大。你面对的公众可能是受你影响的一小撮人,也可能是成千上万人,还有可能仅仅是一两个人。所以在网络上想要做好传播,也需要保持比普通网友强一百倍的信息迭代速度。

成名不易,维护形象更不易,且行且珍惜。

题图为《裸婚时代》剧照





2.jpg (52.15 KB, 下载次数: 0)

2.jpg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4-4-1 12:45
且行且珍惜

作者: 疯狂的小豆子    时间: 2014-4-1 19:47
上联:马云马航马伊琍
下联:失意失联失文章
横批:马失前蹄
作者: cc708    时间: 2014-4-2 10:12
昨晚听到一位妈妈说,昆明感谢马航,马航感谢文章。
作者: 寺男    时间: 2014-4-2 10:19
文章的出轨之关注程度远高于马航了。呵呵,说到底,都是好奇吧,其实人家的家事,关我们什么事。看到一条马的爸爸发的微博,真心感到有些心疼,一点破家事,弄得人尽皆知,想息事宁人都不行……可悲……
作者: cc708    时间: 2014-4-2 11:41
文章我是不喜欢,觉得有点作。不过之前他都是人前好男人形象,看到这样,就成众矢之的了。明星的事,孰真孰假分不清。还有人说马,文两人早就各过各的了。我们也就看看过了。
作者: Xieno    时间: 2014-4-2 13:47
cc708 发表于 2014-4-2 11:41
文章我是不喜欢,觉得有点作。不过之前他都是人前好男人形象,看到这样,就成众矢之的了。明星的事,孰真孰 ...

赫赫,演艺界的人士啊。。。

今天一个朋友的微信说:
当演员其实很不容易,如果换了你,你也不见得比文章同学更有定力,不信你每天和女同事又搂又抱又上床试试? 我觉得文章同学这次的事情应该属于“工伤”,应该根据了《劳动法》赔偿他才对。


八过,既然这个行业如此危险,咱普通老百姓想过点平静小日子滴,就旁观下让他们自己去玩算了啦。
作者: 风淡云清518    时间: 2014-4-2 14:18
今天据我们学校的一个妈妈说:马原来住她们小区,去年7月份她在上海养胎,文章确实一个人在北京,就月底来呆了几天。夏天经常看到马和父母一起吃烧烤,就是看不到文章。后来马搬走了,搬到淮海路去了。
作者: hao150    时间: 2014-10-9 15:32
还以为说的是啥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