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请爸爸妈妈们来解答古文学习中的疑惑 [打印本页]

作者: 婧珂妈    时间: 2014-3-26 23:30
标题: 请爸爸妈妈们来解答古文学习中的疑惑
在古文学习中一直存在疑惑,是不是孩子教材中的古文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的解释都必须跟教材答得一模一样,我们语文老师很喜欢出教材古文的试卷,让孩子考,但我家孩子的古文答卷,尤其是句子的翻译总是不能按照书本的来答得一模一样,在我看来觉得那些意思也没答错,但老师不认可,孩子该怎样才算学好了呢?古文是必须回答得跟书上的一模一样吗?请有经验的家长来说说

作者: fpzhou    时间: 2014-3-27 00:22
大体一致就应该是可以的,否则很多古籍有不同的批注,这个怎么解释?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4-3-27 00:51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4-3-27 00:55 编辑

古文翻译应该遵从信、达、雅的原则。
首先是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要把每一个字照顾到。课本在字的注释方面,有欠缺,有时只是整体翻译。老师如果图省事,可能会照本宣科,不去做更透彻的分析,原封照搬是最简单的办法。
但作为家长,最好还是要孩子自己练,再与课本作对比,这个学习过程比纯背书本上的整体翻译要有意义。毕竟,中考有一半古文是课外的,需要真正学会翻译才能对付得了。
所以,纯背和大概其的翻译都是不可取的。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4-3-27 07:31
这个问题我和小小爸也讨论过,我认为不需要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
但是小小爸说要按老师的来,毕竟老师才是专业的,我们并不懂怎么学古文。
古文里很多字的词性、词义,就是学古文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再说。
更何况考试的要求如果就是这样,又何必较劲呢?
他把我说的哑口无言。

作者: imlucky    时间: 2014-3-27 07:48
背标准答案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作者: 汪洋大海ww    时间: 2014-3-27 08:38
古文刚开始翻译阶段,必须字字落实,即便是虚词,也要明白其作用,不能求个大概意思对就行,这样无论碰到何种苛刻的考官,都无从挑剔,翻译一句话,有几个得分点,落实在重点字和全句通顺上。

至于是否要和答案一模一样,倒未必,有些教辅中的翻译句子,本身就意译得厉害,不足为据,要练习最好找直译为主的,一方面合乎考试要求,一方面有助于孩子学习的严谨性。
作者: caomeiding    时间: 2014-3-27 10:34
我们现在学习也是碰到这个问题。上学期因为孩子买的参考书和老师的不一样,所以,同样的古文翻译得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但只要是孩子按自己参考书答题,那就一准判错。孩子问我怎么办,我只好说,在学校就按老师的答吧!
这学期,孩子们都学乖了,都买了跟老师一模一样的参考书!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4-3-27 11:15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4-3-27 11:26 编辑

初中应试古文一般也就是三部分要求:句读、字词释义、句子翻译。
1)句读:我们会拿一些中等难度的短文作句读练习。建议摘录一些史书内容,平实易懂,少用典,没有骈文那么拽。
2)字词释义:比较要功夫。需要系统的学习,我们在看王力的常用词,并做一些练习。
3)句子翻译:我们也是在做一些练习,要求直译,注意每一个字,然后再考虑语言习惯,通顺等。慢慢来。
4)另外,建议多读一些古文名篇,以增加语感。


作者: hutianyang    时间: 2014-3-27 11:19
呀,这个帖好,我们跟着学习就行了。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4-3-27 12:47
汪洋大海ww 发表于 2014-3-27 08:38
古文刚开始翻译阶段,必须字字落实,即便是虚词,也要明白其作用,不能求个大概意思对就行,这样无论碰到何 ...

我比较认同这个观点,女儿学古文的时候,老师也要求字句落实的,但是字句落实,也有好些不同的意思,特别是虚词。@ya0903 不知道丫丫妈妈怎么说?
作者: caomeiding    时间: 2014-3-27 14:12
文言文翻译口诀(转)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作者: 土拨鼠妈妈    时间: 2014-3-27 14:19
这个问题分两个不同的方向:古文的学习是为了应试还是为了能阅读古代书籍。个人感觉,很多时候,这两者并不能共存。如果是为了阅读古代书籍,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古文,我觉得就应该跟英语学习一样,多读、多看,理解为主;如果是应试,别的地方我知道,至少上海,还真的就只能是反复背诵,尤其是部分词的解释,上海有150个常用实词和5个虚词的解释,这些字词的解释,必须是考纲里的解释,包括在课外文言文的考试中也一样,没有的,写上去就算错,
作者: clping    时间: 2014-3-27 15:44
以前我也认为意思差不多就行,现在觉得还是应该字字落实,有省略的要补齐,尤其是词类活用的一定要翻译对!
作者: 甜妞妈妈    时间: 2014-3-27 17:22
跟着各位学经验,多谢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4-3-28 07:44
看土拨鼠妈妈的贴,觉得很有道理
我觉得丫丫的古文也是习得式学习,就像坛子里的孩子从小学英语一样的路子。
只是孩子们哪里来这么多时间样样都用习得的办法来学呢?
作者: ya0903    时间: 2014-3-28 10:06
因为丫丫暂时还没接触到古文的应试,所以我也不知道她到了应试阶段会怎么样。相对于字词,她对于古文整篇的理解能力会更强些。
如土拨鼠妈妈所说,她是和英语学习一样,多读、多看,理解为主。因为大多看的是史书,所以更偏爱直译。有时也会抠一两个字眼。
习得是要大量的时间保证啊,她是把坛里孩子们学英语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了,英语就不能提了,提起来都是泪

作者: tinasu    时间: 2014-3-30 16:35
好帖子,跟着学习了。谢谢。
作者: dgx66    时间: 2014-12-13 11:20
谢谢,这么有经验有水平的帖子,为啥不加精!
作者: applelezhp    时间: 2014-12-16 23:26
今又再次学习了一下学古文的经验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4-12-17 11:22
初中古文学习有一年半的时间了,有点新体会。
重视注释!
注释要多读,然后在此基础上背诵,隔一段时间再温习,尽可能的使之成为长记忆。对于前面的古文,一定要有计划的复习,不要完全堆到初三,那样会很累,且这种突击式的记忆除了应付一时的考试,没有太大的意义,不是很上算。
多做翻译!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很多联系,但区别也很大。首先是语序不同,其次是通假字,还有就是古今字。望文生义对于民国初年的人已经不合适了,对于当今的孩子更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很多时候,这几乎是两种语言。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清末以来,为适应现代世界,大量造词(包括从日本引进)是最直接的原因。所以,翻译一定要随时注意落实到每一个字,并养成习惯,不能偷懒。
多多阅读?
这个恐怕很难,没时间。如果中学前没有适当积淀,恐怕也不会有兴趣。所以,跟着课本走,跟着老师走,是提高古文水平最直接的路径。这种做法对应试有用,弄得好,对独立的古文阅读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能够多读古文增进语感,扩大视野,也是很不错。
作者: jiling2006    时间: 2014-12-17 14:22
很好的经验,先收藏起来
作者: cjm_fnnh    时间: 2014-12-22 08:56
家长不都学过文言文嘛!
作者: kenwoodwood    时间: 2014-12-23 19:45
有的时候是老师呆板,一定要和标准答案一字不差
作者: 无云    时间: 2014-12-31 12:44
caomeiding 发表于 2014-3-27 14:12
文言文翻译口诀(转)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 ...

谢谢,学习了!
作者: qiuqiudear    时间: 2015-1-10 23:22
这个楼起得真好,收藏慢慢学习
作者: 562983000    时间: 2017-8-29 10:22
谢谢楼主,慢慢爬楼,学习。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