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看<变形计>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3-6 11:43
标题: 看<变形计>有感
看了最近的一期《变形计.远方远方》,被里面15岁的女孩刘伽辰抓住了眼球。

最先是被她用酒瓶子砸向老师的行为所震惊。接着看到她竭尽全力逃离那个贫困的家。各种愤懑,各种青春张扬。

于是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着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会让一个美丽、充满活力的15岁女孩变成这样?

于是我又自己倒回去把这一集重新看了一遍。

不知道发这儿合适不,我也就是闲聊一些自己的教育感想~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3-6 12:00
一个被物质困住的善良灵魂

这是我给她贴的标签。

这个女孩一个星期要花上万。收藏了各种限量版的鞋子,各种奢侈品。一个单人早餐花上300元,却还是觉得吃不饱,因为很多的食物她只是买来看着,不是用来吃的。

她用灿烂的笑容和无厘头的话语从爸爸那里获取零花钱。无限制刷卡,还卡则留给父母。这一切,她享受得怡然自得。

即使拥有无数上万的鞋子,即使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她仍然无法忽视自己内心的空。她说:我没有梦想,因为我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

也许是因为没有梦想,所以她沉迷夜店,一言不合便挥拳相向,将人打至重伤却没有一丝愧疚。打架,撂狠话,都是青春悸动与社会的碰撞。

这个女孩,她才15岁。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3-6 12:12
她的行为,让我想到两个字:愤怒。

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的愤怒。不断为自己寻找认同、寻找存在感的愤怒。她以为有钱就有了一切,可是有钱也无法停止她的愤怒。

在自己家,她愤怒。被送到贫穷的家里,她更加愤怒。放鞭炮,烧房子。她表达愤怒的方式极其剧烈。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3-6 12:20
可是,她又是善良的。

她对即将进驻她家的杨杰说:缺啥找我爸要(意思是找妈妈是要不到的~),尽显大方。奶奶为她煮的面条,虽然吃不下,她会偷偷倒掉,然后对着奶奶说:我吃完了。(在她追求物欲的外表下,隐含着一颗顾虑他人感受的心)。杨妈妈一句你跳我也跳的话,竟然可以让她坚定逃跑的决心融化。(这个孩子,看似满不在乎,却原来敏感而渴望温情)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3-6 12:26
现在我只看了上集,不知道她会如何改变。

只是从电视中可以明显地感到家庭教育的缺陷。

把花钱当作表达爱的唯一方式。这是她家最大的问题。


作者: zheliz    时间: 2014-3-6 14:29
结果是这个女孩改变了,会体贴、关心别人,不再乱花钱了。
我猜的,不是这个结果,这电视也就没意思了。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4-3-6 14:50
《变形计》我今年才看,但几乎看完了。

选取的城里孩子多半是家里有钱,但家长和孩子无法沟通,通常用钱来表达需要或爱。但这些孩子本质上并不坏,他们只是需要人关注他们内心的感受,理解他们,需要人帮助他们发现、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
他们的表现不过是精神空虚的一种发泄而已~
作者: 远离尘嚣    时间: 2014-3-6 14:53
最近在读《岛》,里面也有一个女孩子安娜,贪慕虚荣追求物质耽于享受,最终因外遇被愤怒的丈夫一枪杀了,毁了一家人的幸福,自己死了,丈夫入狱十几年后也病死狱中,女儿被姨妈养大获知身世后远走他乡,直到临近晚年才终于能够面对不堪的过往。。。
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境遇,安娜与妹妹长成了完全不同的人。

人们常常讨论先天重要还是后天重要,看多了身边的人和事,渐渐发现,两者都重要。
对于同一个家庭的孩子来说,父母用的方法如果不能因人而异,效果很可能也不太好。
作者: onroad11    时间: 2014-3-6 14:56
没看过变形计的来学习学习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4-3-6 16:20
变形计这样的节目,真的不适合在搞了,对正常的孩子是一种伤害。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3-6 17:03
shwyyan 发表于 2014-3-6 16:20
变形计这样的节目,真的不适合在搞了,对正常的孩子是一种伤害。

以前的也感觉不应该搞。

但是今年新出的有一个质的转变,比以前的似乎多了一些人性。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3-6 17:13
以前的农村孩子只是参与家庭生活。现在的则参与到学生生活,这种参与显然更有意义。


作者: seawhirl    时间: 2014-3-6 19:46
本帖最后由 seawhirl 于 2014-3-6 19:49 编辑

有的时候,看到这种报道就感觉到一种无奈。孩子出了问题,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家庭问题。除了家里人能认识到问题所在,别人实在帮不了太大的忙。比如,有些父母忙着做生意,只以金钱来满足孩子,我们会问:父母在做生意之外,就不能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吗?但父母又以自己忙为借口找各种开脱,所以问题就一直存在。
你提到的这个孩子即便节目里有了改变,如果她的家庭状态不改变,恐怕过不了多久她又会恢复原样。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3-6 21:15
seawhirl 发表于 2014-3-6 19:46
有的时候,看到这种报道就感觉到一种无奈。孩子出了问题,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家庭问题。除了家里 ...

深有同感。一个节目,不会给孩子带来质的改变。一旦回到旧日环境中,估计仍然会照着旧有的轨道运行。

不过我还是对这个孩子的临时转变充满期待,因为这个孩子真的太特别了。一个把进警察局当成家常便饭的女孩,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4-3-6 21:15
seawhirl 发表于 2014-3-6 19:46
有的时候,看到这种报道就感觉到一种无奈。孩子出了问题,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家庭问题。除了家里 ...

深有同感。一个节目,不会给孩子带来质的改变。一旦回到旧日环境中,估计仍然会照着旧有的轨道运行。

不过我还是对这个孩子的临时转变充满期待,因为这个孩子真的太特别了。一个把进警察局当成家常便饭的女孩,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