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空手道定义的扭曲
空手道是有自己的框架的,除了武技外还要包括他的历史、师承和传统,也可以说空手道的框架就是由这些遗传因子(DNA)构成的。
物种的遗传因子(DNA)是固定的,如果 DNA 改变了,该物种已变种,已再不是原来的东西。
拿李小龙的截拳道来做个比喻,他从前学的是咏春拳,但后来也学习了其它武术,因而改变了自己的武术观念及武功系统,把他的武功改称为截拳道(就是他明白因为 DNA 已改变了)他的武术是截拳道,不再是咏春拳了。
同一道理,空手道加入了散打,跆拳道或者其它武术,其基本内涵的遗传因子(DNA)已变,再也不是空手道了,为什么还要挂上空手道这块招牌?因为这三个字可以… ?
在日本因为很多人已明白这个道理,虽然他们是练空手道出身的,但都不用空手道的名义来标榜自己那些混杂了的武术,简单地叫他做:格斗技。
学过什么武功都可以学空手道的,但绝对不是学几天便成为空手道教练,裁判的那么儿戏。这么儿戏的事情在外国是少有的,一般都是学习了多年的人才能升任这些工作的,让一些初学的人去干这种超越本份的工作,结果可想而知。
我无意批评改变了的武术是好是坏,但名正言顺总是比较好的,不拉别人的被子盖到自己身上才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所为,否则只会搞出冒牌的说自己比正牌的更好这种强盗逻辑。
作者: imlucky 时间: 2014-3-5 07:36
8、空手道价值观的扭曲
事物会因为人的价值观念不同而影响其发展。以“战胜”或者用“段”位的高低来定位空手道家的成就,都是会扭曲空手道的价值观。
(一) 先说有关“战胜”的。我们在美国的一位教练说:“我们美国人学空手道,并不是完全因为空手道的战斗力,什么一拳必杀…其实我们钦佩的是他背后倡导的精神, 是可以帮助人们增强意志力及武道精神等,如果必要讲战胜甚至杀人,我们要买些火力强大的武器,也不是什么难事,一百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得到,要练武才能杀 敌?太没有效率罢?… ”,大家想一想,这位美国教练的说话有没有他的道理?要是每个人都把“战胜”放在第一位,很可能会去到他说的极端‘战胜’方式。
“战胜”是有很多种方法或不同看法的。虽然运动化空手道现在是流行(因为初学的人比较多),但“打、格斗”… 等绝非空手道的唯一价值。(* 空手道比赛只不过是空手道内的一种活动,并非修炼的最终目的,过分重视比赛只会把空手道带去光打的局面,请不要误导自己或他人。)
盛男先生对 我门说过:“要胜便要做到最高境界,不战而胜…”当时大家听过后,表面上都知道其含义,但怎样做才谓之不战而胜?不打就可以获胜?实在不什了了,多年后, 有一次在冲绳的集会,齐集了世界上很多有名的空手道战士,其中当然不乏有试图挑战盛男先生的人,但后来当他们看过盛男先生展示的武技后,被吓了一跳,马上 打消挑战的念头。其中几个外国打仔表示从未见过人可以发出如此强劲的正拳,自知如果跟他交手的话,万一中了这样的一拳,不死也会重伤… 说话出自这类性格好战、不易认输的人的口中,实不寻常。当时的情况就好像是还未交手已经认了输!
我随即体会到这正是之前所讲的“不战而胜”,屈敌于无形的境界。(盛男先生并不知道此事,这是我们自己这班“打仔”私底下的交流心声。)
因我过去太沉迷在组手(格斗,比武)里(我们那一代的人,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要成为空手道战士),盛男先生曾经对我说:“Don’t be a fighter,be a master!For a fighter may not a master, but a master is always a fighter!” 意思是:“不要光做一个(空手道)战士,要当一个宗师!因为战士并不一定等于是一个宗师;但是,宗师就永远是一个战士”
注解:一个宗师会经常面对不同的挑战,不单止在武术上的,还包括在人生上的,这是需要更大的毅力和智慧才能应付的,面对各种难题的挑战,宗师永远需要像一个战士般来解决它,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