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2014年随性读书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1-2 16:09
标题: 2014年随性读书记录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4-8-1 10:04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4-4-26 20:33 编辑

      喜欢读书,喜欢跟风,不喜欢跟风读书。喜欢读喜欢的书,喜欢到废寝忘食。
      受前辈们指引,也来开贴晒晒自己的读书记录,不定目标,不下指标,看看一年能读多少本书。(主要是有些小得意,2014年1月1日已经读完了一本,而且是一本我喜欢的书。)
时间
书名  
作者
书类
读后感楼层
2014.1.1
野性的呼唤
杰克.伦敦
动物小说
2
2014.2.25
绿野仙踪
莱曼·弗兰克·鲍姆
童话小说
7
2014.3.20
地下121天
(美)费利斯·霍尔曼
少年冒险小说
8
2014.3.30
兔子坡
罗伯特罗素
儿童文学
9
2014.4.8
悲惨世界
维克多雨果
名著
10
2014.4.17-26
好好活,因为我们会死很久
(法)安热拉·利埃比
自传体小说
11
2014.7.1-10
徒步中国
(德)雷克
游记
15
2014.7.31-8.1
十岁那年
(美)赖清河
儿童文学
16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1-2 16:28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4-1-2 17:03 编辑

《野性的呼唤》    我以后还要再读的书
1314在颠三倒四中熬过来了。
2013年最后一天,深夜,昏昏欲睡中,被儿折腾醒来,“妈妈,我难受。”“嗯”“妈妈,我难受死了。”“噢”
起来倒水、躺下,倒水、躺下,倒痰盂、躺下,反复数次,凌晨,“妈妈我肚子疼,要上厕所。”“自己去吧,我吃不消了。”“妈妈,我呕吐了。”“噢,没事,明天早上清理。”
2014年第一天,清晨,儿子又吐了一次,吐过后,似乎好多了,挣扎着要起来,要做作业,好像元旦那天作业没魂地多,要起来却起不来,儿子几乎睡在床上一天。夜里930,竟然发起高烧来,39.5,出门买药,美林加一盒中成药(叫穿白大卦的推荐一个,结果推荐的是风热感冒,我们明明是风寒感冒嘛!自己选了一盒,做妈妈的平时适当积累一点医学常识还是很有用的。),喂给迷糊中的儿子。见他睡不着,说读个书给他听。
他随机往床头的一排书中抽了一本,结果是《哈姆雷特》,翻翻,戏剧,不好读;重选一本,选的是个幼儿园的手工,雷倒;再重选,算了,上次图书馆借的几本还没看,就它了,《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之前听说过,作者杰克·伦敦,也听说过。人与人之间讲究缘分,人与书之间也讲究缘分,好书太多,名著太多,穷尽一生,也看不完。
有多久没有睡前亲子阅读了呢?自从儿子认字会看书后,自己看比妈妈读过瘾,妈妈要读,也不耐烦了。2013年就读了一本他自己不能坚持看完的《希利尔讲世界史》。今夜,让我们重温幼时温馨时刻吧。
第一章读完,“还要听吗?”“妈妈,你读得累不累?如果不累,就继续。”
继续读完了第三章,让他睡觉。自己歪在床头,继续看。好书的境界是,看完一部分,你会欲罢不能,你会如痴如醉,你就是想一气读完。
真的一气读完了,阿弥陀佛,杰克伦敦先生,所煮不是大部头,否则不是又要让我熬一通宵,虽然前一通宵是被迫的,这一通宵是自愿的。熬通宵也是伤不起啊。
一气读完了,掩卷长思,巴克,我要是有一只像巴克一样的狗该多好?朋友们不要笑,我就是一个脸皮有点皱但却是还没长大的孩子。
孩子气的话说完了,说点有嚼头的吧。同样的动物小说,此与彼是如此不同,当然不好比较,人与人也是如此不同,何必厚此薄彼,能写的都是不容易的。《野性的呼唤》,是一只狗的成长史,和着血与泪,和着鞭挞与人性,巴克从一只养尊处优的宠物犬回归自然,成为率领狼群的王,令叶海特人闻风丧胆的原始动物。看到巴克遭受非人折磨的时候,我就联想起斯摩奇与风之王,还翻到书的结尾去看看是谁翻了谁的版,结果不是理想主义的结局,是现实主义的自然结果,于是继续跟着巴克沉浮。
如果再作一些深思,收物及人,一个人要成长,不经过鞭挞与拙折,是难以成就大业,成为大器的。比如那个风之王,如果不被埋没在拉车马中,不被晾在荒郊野外多少时日,怎么能显示出它优良种群的卓尔不群?巴克如果不被红衣矮胖男人死抽过,它怎么能经受后来更非人的折磨?
可是《野性的呼唤》不只是讲狗的成长史,它像一部记录片,忠诚地记录巴克的一生。不过,我不会再天真地相信,这是一只真实的狗的一生,这是艺术化了的取材生活,又超出生活的小说。
可是,我还是想要一只像巴克一样的狗,有那样的一只狗,我儿子比我更高兴。
(他紧随他老妈,于201412日也完成了阅读。)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1-3 16:45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4-1-3 16:47 编辑

      母子读完《野性的呼唤》后补充,看书不可太快,囫囵吞枣的效果是不好的。昨天晚上看完书再追同名电影的,结果有些细节和我记忆中的书的内容大相径庭,然后天天把书拿出来向我应证,毕竟小孩子记性好,不得不服;但对于书的内容的理解,肯定没有我深刻。
作者: 我爱乐乖乖    时间: 2014-1-6 12:27
支持开读书贴
作者: 蒋英羽    时间: 2014-1-6 14:50
天行妈 发表于 2014-1-3 16:45
母子读完《野性的呼唤》后补充,看书不可太快,囫囵吞枣的效果是不好的。昨天晚上看完书再追同名电影 ...

这种形式真好啊!母子共读,再看电影再讨论。学习了。
作者: Apple02    时间: 2014-1-9 08:56
喜欢读喜欢的书:)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2-25 16:10
    《绿野仙踪》看完了,这个书开始是买给天天看的,他也比我早看完,有一天,我把它随手扔在车里,开始不感兴趣的,在等红灯的时候看一两段,慢慢看出味道来了。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类书,不懂为什么,我都不太感兴趣。
    看了一大半书,又搜了同名电影来看,电影女主角明显比书中大多了,剧情改编了很多,只能算一般吧。
    这个书应该在我12岁之前遇到的。
    看的是青少版的,味道不足,可能全版的会好一些。虽然书中包含相应的哲理,但体会不深,所以写不出像样的读后感,推荐给小女生们吧。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3-30 19:26
      《地下121天》,在天天的推荐下读的这本书,买这书挺好玩的,也是在聚划算买的10本书中的一本,聚划算推荐时说是美国图书馆推荐书目,总是好书吧。但有些我是读不进去的,比如《宇宙最后一本书》。
     一个孤儿在地铁下生活121天的经历,细节很震憾我,感受到了美国式的人性关怀,结尾一节,向上吧,少年。我倒觉得有点牵强。一本小说硬是要灌之以一个主题,反而削弱了它的力量。
     天天他们要参加4月份的黑板擦活动,天天从中得到些许启示,说去卖旧报纸,呵呵,国情不同,不能一样效仿的啊。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3-30 19:36
          《免子坡》是罗素的代表之作吧,童话啊,美好的童话。
         很奇怪,是不是年龄问题,现在对这些童话,不太能看得进去了。包括那个《绿野仙踪》。不过我把书随车带着,等红灯的时候看一两行,反正不着急,故事也不难看,等慢慢看进去了,看出点味道来了,就喜欢了。
       向往做这个免子坡中的新人家,虽然知道只是个童话。我在努力爱我的小白,这只可爱的小仓鼠。
       还有因为兴趣和层次问题,我还是对Helen看的这些高深的哲学书心理学书,看不进去。在天天的《儿童散文精选》中读到塞缪尔的《与书为友》中一段“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同好一书之人,往往可以发现彼此间习性也有相近,恰如二人同好一友,彼此间也可引以为友。”
      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名言方能经久传世。有些走题了,呵呵。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4-9 16:01
      《悲惨世界》听完了。注意是听不是看
    音频来源于“懒人听书-名著-外国文学”这个夹子里。懒人听书智能设备上好下载的。
    我不是个主角控,或者反过来说,我是个配角控,《甄环传》看完,我最喜欢的不是甄环而是那个深爱14爷骑马的女子,不记得她叫啥了;《悲惨世界》听完了,我最感佩的是那个悲微、可怜、为了爱最后献出了生命的德纳第的大女儿艾播妮。
    在百度吧中搜出了网友为她写的文字,写得真好。有也生出过以她的口吻写一段文字的念头,看我以后的心情了。
        
            乱世中盛放的玫瑰
       她没有美丽的容颜,高贵的身份,得体的谈吐,优雅的姿态,她的第一次出场,就是这样的突兀。
    那天妈妈让她去他们的邻居马吕斯先生那里寻找帮助,在此之前,她们已经有两天没有吃饭了。她赤着脚冒冒失失的闯到他的家中,枯涩凌乱的棕色卷发,发皱的额头,苍白的面容,两只大大的眼睛像是两口漆黑的枯井,空洞而寂寥,骨瘦如材,破旧的裙子里露出一截锁骨。她喋喋不休的述说着他们的困境,布满血丝的眼睛灼灼的盯着眼前唯一的救命稻草。她急切的表明自己,忽而读上一段文章,忽而又评论起了时势,完全无视主人的存在,在屋子里上窜下跳。
    是的,这个姑娘有着无数穷苦人共有的缺点,肮脏,无礼,没教养,粗鲁….没有人来教导她是非观念,甚至于——羞耻心。生活的苦难过早的压到了她的肩上,她不得不用瘦弱的肩膀去承担。她还不满十六岁,这本该端坐在闺房,对镜贴华黄的美好年华。她像野地里的一株无人看管的杂草,任凭风吹日晒,慢慢竟也长大了。她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念头,就是——活下去!她害怕被拒绝,不在乎使用任何一种手段,即使是,交付自己的身体。饥饿像一匹恶狼,时时啃噬她虚弱的身体。
    她一无所有,唯有苦难生活赋予她的,杂草般坚强的毅力,独立,大胆而热烈的性情。这个美好男子,马吕斯先生,猝不及防的闯入她的生命。这个人跟她所见过的任何一个男子都不一样,在她不长的生命里,见过的男人种,她自他们浑浊的,贪婪的,狠毒的.....眼睛里看到的,无一不是——目的。马吕斯先生没有,他的眼神清澈,像一片没有被污染的天空。里面,有白云的冰块轻轻碰撞,明净而纯洁。这眼睛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让她感到圣洁,也让她感到羞耻。这是她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以致她对自己长久习以为常的生活,有了一丝犹疑。这个骄傲而天真的姑娘啊,她不知道,这样的眼神,叫做悲悯。从此,开始了她矛盾而痛苦的挣扎。
    爱情,来得那么迅疾。有的时候并不需要特别理由,或许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爱的那么疯狂,又那么绝望。仿佛中了邪一般,迷恋上他的一切,好奇他的一切。像被鬼附了身,不由自主的尾随他的身后。冻得通红的双脚踏过冰冷的伦敦大街,走过马白夫公公的小园子,市镇府,郊外那栋大房子,咚咚作响,像一阵风。当她用那张愁苦的脸看着你,不管何时,不带任何的表情,仿佛活了几千几万年,洞悉了世事沧桑。只有那双空洞的大眼睛,偶尔闪过的光亮神采,才让人惊觉,这是个青春正好的姑娘!那是她在看到他的笑容时,瞬间流露的真情。更多的时候,她冷漠的脸庞,是不太高明的面具,小心翼翼的掩藏着隐秘的心事。
     她在窗口偷偷张望,珂赛特,高贵而美丽的富家小姐,白皙秀丽的面庞,金色卷发,丝绒帽子,带绣花的裙子,缎带短统靴。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更重要的是,他爱她啊。当她告诉他,她已经得到了地址时,她明明白白的看到他眼中,是抑制不住的狂喜,闪耀的光芒,像一小簇火红的火焰,烫伤她的眼睛。虽然是意料之中地结果,可她仍固执地给自己一个虚无的希望,如今这残酷的现实给她重重一创。她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失落,那双哀怨的眼睛分明出卖了她。哦,她喃喃地说,你看他是多么地开心。她的感情,是无根的浮萍,漫漫疯长,却难以依靠。
    更加的沉默,像是生活在黑暗中的精灵,只剩下隐约的黑影。日日在花园中花前月下幽会的情侣,两个沉浸在无边的甜蜜缱绻中的男女。不会知道,漆黑幽暗的花园外,还有个孤单而绝决的身影。每日以朝圣者的姿态,无比虔诚的来赴她,一个人的,约会。她端坐地上,一身破衣,摆弄着乱糟糟的头发,口内无所谓的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本来漫不经心的调子,在这个姑娘的声音里,却听到了一丝幽怨,哀伤,让他人的心也被无端揪起。日日与她相伴的,是一把清冷月光,半盏昏黄路灯,斑驳的院墙,还有,好似能吹透人心的,冷风。风起,树叶烦躁的沙沙作响,她瘦弱的肩头,微微震颤。他们更不会知道,她那一日为他们抵挡的一场,残酷灾难。她的对面,是父亲,以及他带来的一群魔鬼。他们叫嚣着,咆哮着,她被激怒了,紧紧护着门口,口气凶狠而坚决。不是没有恐惧,她清楚的听到自己的牙齿咯咯乱响,心怦怦地跳。但是她更清楚的知道,她该做什么。
    战火纷飞的巴黎街头,子弹呼啸而过,穿透了手掌,穿过她单薄的身体。喧嚣声,号叫声,哭泣声……她自这嘈杂声中,转头,搜寻——那个俊朗的身影,依然完美的让她心醉。她心安然,凄然苍白一笑,柔弱中带着满足。用尽所有力气爬到他的身边,在她终其一生去守候的男子怀中,完成了她短暂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舞蹈。她对他说:我想也许我早就有点爱您呢。这大概是她说过的最深情的一句话。其他的,都不在意了。赤裸双脚走过的路,漫漫长夜里的守候,无数日子在他身后追寻的虚无影子,为他们抵挡的一场灾难,以及背叛了的父亲…….这一切是落入了光怪陆离的宇宙隧道,还是湮灭在历史的灰烬里,都不在意了。这个女子,是乱世里一朵盛放的玫瑰,坚强,独立,热烈。总是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即使在最后一刻。
    我记得你的嘴角上扬,曾给我最美的笑容;
    你的眼神明亮,照亮我灰败的生命;
    你的身影,给了我这贫乏一生,最灿烂甜蜜的,梦境………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4-26 20:26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4-4-26 20:35 编辑

      今天看完了,《好好活,因为我们会死很久》,这本书买来很奇特,不是计划中的书单;看完觉得很舒服,有很多话,不知从何处说起。
不要以为是说教的书,是一个普通法国人奇特的经历,和死亡擦肩而过。     看了书,对作者感兴趣,去百度看看作者目前的状态,没有作者的资料。搜翻译黄冠乔的资料,也没找到。书中有个年份明显弄错了,不懂是译错了,还是打版的人搞错了。试试看发个邮件给他们。
     元元在自学法语,能不能到法国啥网站上找到这个安热拉·利埃比的有关资料呢?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5-4 11:36
      好象是4月中旬左右,某一天,儿子觉得实在无聊,又没有啥合适的书看,就从书桌上抽了一本《哈利波特与磨法石》来看,结果这一看,就掉进去了,现在看到了第三部了。这书,是他10岁生日时,同学送的,当时他一直看不进去。屯货既坏也好,就象我说的,人与书之间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缘份吧。
    五一假期3号那天还看完了一本《肚皮上的塞子》(作者:周锐),说超级好看,推荐我们看,我就拿哈利波特作比,有哈好看吗?他说:那倒没有,但哈利波特不需要我推荐。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5-19 09:21
激动地推荐这本书《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2》作者:吉姆罗杰斯。有投资欲望的、有冒险向往的、有欲对世界地理感兴趣的,去读一读吧。我反正是读了“欲罢不能”。这本书不会教你怎么炒股票,但会让你打开一个广阔的眼界。这么长时间以来,还没有一本书让我这么兴奋。
    一般晚上都是11点就睡了,昨天一看看到了快12点,导致今天没能早起。
    好象是前天开始看的吧,没看完,心里就一直在惦念它,还没哪一本书让我这么牵挂过。
    罗杰斯的生活或许就是我向往的生活吧。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7-14 16:58
《徒步中国》德国人雷克的,这个花了一年时间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徒步的德国人,认识到了德国人的一根据筋。他自称小流氓,但和一些道貌岸然的所谓君子比,真实多了,而且这个为了不破坏环境,在冬日里提着自己结冻的尿液瓶跑了N公里,多么可爱。
网络真神奇,看完他的书,关注了他的微博。感觉看书更能带来享受。
喜欢这些真实的故事。
作者: 五月风    时间: 2014-7-24 20:09
看完电影再读书,看完书再看电影哪个更好呢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8-1 05:50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4-8-1 09:47 编辑

失眠是读书最好的时候。2014.7.31-8.1看完了《十岁那年》[美]赖清河著
     赖清河,越南裔美国人,儿童文学作家。她出生在越南,后跟家人一起移民到美国。在努力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她也经历了与书中的主人公一样的困境和突破,但最终她却用英语写作了这本手法独特、语言优美的书,并因此荣获了美国儿童文学界两个非常有分量的奖项。以诗意的写作手法和简洁纯净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坚强的女孩在面对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时,所经历的心灵成长和蜕变。
      小说的主人公河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家乡有她所熟悉的生活和各种传统,她的热情的朋友,还有那些木瓜树。但是这一年,一场意料之外的旅行却让她的人生从此翻天覆地。河和家人被迫离开了饱受蹂躏的美丽家园,搬往美国南部。然而,适应新环境是那么难,新的食物、新的邻居、新的同学,一个全新的城市……最终,河会融入这个新的世界,重新变得聪明和自信吗?年少最美的经历是在成长中不断蜕去稚嫩的皮,变得勇敢而有担当,坚强而有梦想。作者赖清河在这部获奖处女作中融入了自己很多的思考和体会,对于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描写真实可信。小说写法独特,词句短小精悍,别具韵味,在内容和表述上都值得反复翻阅。
       以上内容是百度来的。说说我的读后感。这本书买了有一阵了,冲着获奖的名头在聚划算购的,天天不是太感兴趣,扔在一边,不懂他看没看过,我也没问。昨天晚上没睡好,随手拿一本来催眠的,开始有些没看进去,因为是诗歌形式,我是个大俗的人,对于诗没感冒过,还是N年前为赋新词的时候看了一点点,因为是诗歌形式,看了一节,扔在一边,后来又翻翻,看了一下译者的介绍,静上心来认真看进去了,看到小半本睡觉,凌晨醒来,睡不着,就继续看。看啊看的,看得我哭了,这明明是以诗的形式写的小说,甚至给人一种真实的故事的感觉。读后感五味俱全,推荐阅读,阅读者10-99岁,这是一本需要静静地看的书。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9-22 08:40
《纳尼亚传奇1》
    我和天天都看完了,我的感觉:应该在我十多岁的时候遇见你。
    儿子的感觉:好看,要看其他的系列。
   
    那个土耳其软糖像不像现代人的毒品?要戒除之得面临一次生死吧。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9-22 08:44
《荆棘鸟》也是听完的。
    二十多岁时就买过这本书,那时没有耐心看完这么大部头的书,现在利用闲暇时间听完,酣畅淋漓的感觉。耳边一直回响“卡布利卡萨特红衣大主教”(类似这样的音)。
    听完两个多月,搬新家后,专门翻开书来看了一下某些章节。
    爱情,真是气势磅礴又不可思议。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9-22 08:47
       昨天开始听《静静的顿河》,听到冬妮娅这一代的人出世了。
    今天早上一下子没翻到,就开听《追风筝的人》,论坛好几个人推荐过。好听啊,没有惊险的情节,可总感觉有一种难言的“气”萦绕其间,估计又是一枚强力催泪弹。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9-22 08:50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4-9-23 09:18 编辑

      开车的时候看的是《爱的手势》,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在跟着爷爷奶奶行船的过程中成长,看了一小半。
    《美国语文》,翻译的文字很美,原版书生词太多,真得是很难看下去,可是有了翻译,一下子就没有了障碍,看中文然后再回头看看原文,美国语文这样的教材,我们高考再改革也改不到这样的程度。每一篇都有人情味流动,真的人情。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9-22 08:51
       其他的借的《再穷也要和富人在一起》、《一不小心成为了百万富翁》,对我的造富没有任何帮助。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9-23 08:45
      听了《追风筝的人》,感觉太慢,于是在KINDLE上买了电子书,昨天下午加晚上一气儿看完了。
    看完了觉得好累。
    阿富汗,现在的情况好点了吗?
    阿米尔,这个那么怕死的人,后来知道阿桑是自己弟弟后,为了救侄儿,就能舍命了?这个转折度太大啊。一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仅是为了“好人”?
    人渣被射了眼睛后,竟然能信守诺言同意阿米尔俩人离开?这是这个非人的人唯一的人味。
    当阿桑和他的仆人爸爸决绝地离开时,我哭了,泪如泉涌,那一刻,他们的灵魂已经上了天堂。
    风筝,我们每个人穷尽一生都在追逐吧,而有点追,是一件幸事、福事。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10-25 22:28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4-10-25 22:29 编辑

最近一个月看这一类的书为主:
      短线猎金,非富不可,行为金融学,探金实战波浪理论、亿元之路、出师、五万元一粒米、十年二十倍、让投资者盈、新人性。
      后面六本是一个作者所写。不记得当时为什么要买他的书了。盲目是要被淹死的,一种迫不及待充电的感觉。
      几本书跳着在看,感觉讲励志的容易,讲实务的难很多。
自信心比一切都来得重要。和小范围的几个朋友得瑟了一下自己原生态的选股技巧,发现,模拟和实操真是完全两码事。
      某一天大盘大跳,下楼倒垃圾遇到一对夫妇,耳朵里飘进一句话:早上还11.62的呢,我会心一笑,呵呵,有多少股民家庭噢。又有多少血淋淋的噢,不学习却勇敢地前赴后继者无数啊!
      新闻里有说90后一代的新股民入市了,有过往得劲告他们不要入股市,与其被割韭菜,不如去创业。创业就容易么?
      都难,还是做些准备的好。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