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我在美国小学当义工(三):行散而神不散的小学课堂 [打印本页]
作者: 生如_夏花 时间: 2013-11-20 14:25
标题: 我在美国小学当义工(三):行散而神不散的小学课堂
最近在儿子学校做义工,写了一些东西,其中有一篇被新浪育儿博客推荐上了海外版头条。我觉得这里的家长也许也感兴趣,贴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前一段在我自己的微信群里转发过一篇文章,关于美国课堂教育和中国课堂教育的比较,其中有一点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关于行散而神不散的美国课堂。从我这两个月在老大班级做义工的所见所闻,对这一点体会更深。
每一堂课开始的几分钟,全班同学围坐在白板前的地毯上,老师把这一节课的安排跟大家交代一下,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个组八个孩子。
第一组同学继续留在白板上跟老师互动学习新的知识点,或者复习或延伸学过的内容,每个学生手中有个可擦写的小白板,边听边动手解题。由于是小班授课,孩子们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有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回应,老师也很容易观察并指导。插一句题外话,由于每天在地毯上学习,这学期新买的几条裤子,膝盖处无一幸免,全部被磨破了。
第二组同学会在计算机上练习,我是数学课的义工,所以孩子们练习的都是数学。老大学校采用的是Dream Box 这套题,类似于国内的五分钟口算,可以在学校练习,也可以在家里练。家长还可以建立家长账号,查看孩子的练习报告。这套题设计得非常符合孩子的口味,加减乘除,一关一关闯关,每一关的题量不少,分好几个单元,过了加法关,才可以做减法的题。每过一关,就在系统里生成一张证书,可以打印出来,鼓励孩子。同时,系统根据孩子的答题情况,给孩子奖励点数。有一天,我看老大的练习报告,题目做了不少,点数才500多,我问他怎么才这么多点数呢?他说:“我都花了,有挣有花嘛!”。并在桌面上指给我看哪些花了多少点数等等。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点数是可以虚拟买东西来装饰自己的账户界面的,他买了星球大战的小人,还把背景装饰得自认为很酷。
第三组同学在座位上做课堂练习,义工的工作大多数时候是辅导做练习的学生,并批改他们的作业。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同学配合很默契,第二组的同学做完机上练习之后,就会通知第三组的某个同学去做,然后自己回到座位完成课堂练习。我个人觉得,这种方式对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或者说承担一些责任是很有帮助的。两个月下来,我没有发现一个同学只顾自己做完了而不通知其他同学。
一堂课下来,看似散乱的课堂教学,其实却是“形散而神不散”。同时,我很佩服老师在时间上的合理安排,三个组的学生一般都能在一堂课之内完成这三项任务,当然有个别数学不好的学生不能完成全部课堂练习。
除了课堂教学,教室看上去也“很乱”,墙上贴满了各种资料,墙角是一个小小图书馆,另一测摆放着电脑,还有一个实验台,上面放置这科学课的教具和仪器,墙上布满各种壁橱和挂件,放满了学生课堂用的道具和资料。整个教室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装饰,就像是一个实验室和讲习室的综合体。
作者: xixipet 时间: 2013-11-20 14:56
很棒的学习方式,一、二一起贴过来吧
作者: 生如_夏花 时间: 2013-11-20 15:01
原文有图片,看起来更有感觉,可惜这里不让我贴图,好像也不让我贴原文地址。我慢慢考过来吧。
作者: 生如_夏花 时间: 2013-11-20 15:03
我在美国小学当义工(二):公开表扬什么样的学生?
这周去老大班级做义工,正赶上单元小测验,一堂课下来,我对老师如何表扬学生,表扬什么样的学生,印象非常深刻!
开始上课了,M老师先向大家宣布,本周的“明星学生”(这个奖项名字是我自己根据后来了解的情况定义的)是谁,然后把一个小吉祥物发给当天的明星学生L。回家我跟老大了解,怎么才能得到那个吉祥物呢?老大告诉我:我们每天都在课堂上做练习,每周四,老师从每天都完成作业的同学里抽奖,谁被抽中,就是明星学生,那个吉祥物可以让他保留一天。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奖励游戏,三年级的学生还很在乎,没被抽中的孩子无比遗憾羡慕的看着明星学生捧走了吉祥物。游戏虽然简单,但是效果不错,既鼓励大家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也没有因为表扬一个孩子而打击一大片,因为大家被抽中的机会均等。
接下来,M老师给大家回顾了一下刚学完的这个单元的几个知识点,并告诉孩子们今天进行单元小测验,做完了的孩子可以做Challange的练习题,国内叫经济搏击题。M老师鼓励大家多做Challange练习题,并告诉大家这学期以来,咱们班有同学已经做了十四页Challange的练习了,但M老师并没说是谁。这种情况在国内学校,估计老师会说:“彼特同学这学期以来已经做了十四页的Challange练习题,我们大家要向他学习。”
开始单元考试了,每个孩子从自己的课本上撕下老师指定的测验那一页,回到自己桌子上做起来。美国小学,孩子的课本非常厚,得有一两百页,平常是不背回家的。所有的课堂练习题和单元测验题都在课本上,老师指定做哪页练习就把哪页撕下来,所以平常带回家的都是一页一页的,一学年下来,那本课本也撕没了。孩子们做完了测验就交给我判卷,我判完之后,有错误的卷子交给M老师,M老师把学生一个一个的叫到她跟前,讲解错题,并要学生拿回去改正。全班有四个同学全对,包括我家老大。老师并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而是把这四个同学叫到她跟前,私下表扬鼓励!
为什么美国老师不会这样“公开表扬”这些同学呢?因为美国人认为这种方式表扬了几位同学,打击了一大片。当老师说,“Fred同学这次考试成绩全年级第一,给我们班级争光了,让我们大家向他学习”。其他同学听了(包括班里前几名)心里肯定都不太舒服:“我们就没给班级争光,唉,只有向别人学习的份儿”。
即使对待成人,美国主流社会也绝不干这种“表扬一位打击一大片”的事儿,又怎么可能这样对待未成型的孩子呢?所以,不公开表扬少部分孩子,正是美国鼓励教育的表现。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都有机会受到鼓励,学校和老师才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难道美国学校就一点都不表扬孩子了,那荣誉感怎么建立?自信心怎么建立呢?潜力如何发挥出来呢?
表扬当然也一样,比如上面提到的每周之星。另外,每次我去学校,都会在一个荣誉墙“Virtue Award“跟前停留一会儿。
从英文字面大家就知道,这个荣誉墙都是表扬孩子品德行为的,比如领导力,乐于助人,无私帮助等行为,跟学习成绩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这个荣誉墙在学校最显著的位置,这种全校范围的公开表扬,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极高奖励。
作者: anniekaka 时间: 2013-11-20 17:39
非常好,希望了解更多,持续关注
作者: imlucky 时间: 2013-11-20 17:57
按一楼的办法小班上课,老师需要跟自己这个班讲解3次了吧,教学量增加不少。辛苦了老师,学生受益
作者: imlucky 时间: 2013-11-20 18:09
看了“我在美国小学当义工(二)”
关于表扬,我认为,中国式的表扬,老师在表扬的同时,可能造成后遗症,比如表扬的同时,有可能不知不觉打击了其他孩子。
更有甚者,常常“恨铁不成钢”地把其他同学统统批一顿。儿子班级的班主任就经常这么干,比如非常气愤且严厉地骂全班:“啥啥题就XXX做对了,其他同学都错了。”一骂好几分钟。这种表扬和批评方式,(实际上还涉及“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问题。)跟中国人中某些人要把别人踩下去和不择手段求成功的心理的形成不知道有没有关系。
作者: zero前进 时间: 2013-11-20 21:40
关注中,想知道更多国外是怎么上课的。
作者: 生如_夏花 时间: 2013-11-21 03:19
我在美国小学当义工(一):美国的义工文化
在美国,做义工的机会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公园、商场、学校、医院,到处都可以看到义工的身影。老大开学第一天,就收到学校义工报名表,学校义工主要有这么几类:
l 教室义工:帮助老师批改学生作业,协助老师指导学生做活动,帮助老师做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收尾工作,协助学生阅读写作,单词拼写,数学等;
l 协助演出,如制作服装、安排音乐伴奏等;
l 学校组织外出活动时,充当司机或监督者;
l 为学校的庆祝活动做准备工作;
l 帮助学校图书馆整理书籍等。
我当时报名了两个教室义工:一个是单词拼写,一个是数学,最后被选中为数学课的义工家长。每周一次进课堂深入了解美国孩子的学习情况。这篇博文先大概介绍一下这种教室义工的职责,以及做义工对我和孩子的收获,后面的几篇博文我会陆续介绍教室义工的细节。
义工的职责:
教室义工,或者说班级义工的职责很明确。
有些任务是不需要技术成分的,比如帮老师分发作业,清洗画画涂料,装订画书;别看这些事情很简单,每次我去老大班级帮忙时,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老师通常把一堆任务摆在你面前,做多做少你自己说了算。我这人比较喜欢多快好省,又是个能挑千斤担绝不挑九百九的主儿。所以,每次我都会尽量多干,直到把所有的任务全部完成为止。
有些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比如给学生判拼字作业或数学作业。很多美国孩子写字潦草,不仔细看,常常分不出东南西北。我瞪大眼睛,像欣赏国画大师的巨作似的,一个一个的给孩子们检查作业。
做义工的收获
做了几次义工之后,我觉得主要有几点收获:
1. 美国小学的所有科目都是一个老师负责,做教室义工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老师,更清楚老师的具体教学安排和进度。
2. 美国学校不排名,要想知道自己孩子在班级处于什么水平,做教室义工是个很好的渠道。几次义工下来,我就了解了老大班级每个孩子的大致情况,以及老大在班级里的水平。
3. 做教室义工有机会观察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助于我了解老大在课堂上哪些知识点没掌握好,以便于回家给他补习补习。
所以,在美国学校做义工,除了帮助老师和其他孩子,自己的孩子更是直接受益者。
学校的义工文化
美国学校里的义工,都是孩子们的家长,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个学校有活跃着大批的义工,义工是美国学校里必不可少的“装备”,教室中的义工家长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haiberclub
作者: 生如_夏花 时间: 2013-11-21 03:21
谢谢你喜欢这样的文章,我会持续写,或者也可以百度一下“我在美国小学当义工”,可以找到我之前写的。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11-21 09:09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3-11-21 09:11 编辑
俺在儿子学校也做了好几个义工了:班代、PTA课程协调委员、PTA章程修订小组成员、运动协会志愿者、故事妈妈。。。
基本上,每周都得去学校几次,有时候从早到晚都在那里。
好处么,对学校越了解,对自己的选择就越放心,知道我把孩子交给了一个负责任的学校,他会在里面快乐成长。
另外一个好处,也许没那么明显,但我觉得也挺重要,就是,孩子知道妈妈对学校的关注,看到妈妈对自己所在的环境的维护(有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与学校的诉求并不完全一致,有些东西也需要沟通、交流甚至斗争、妥协,推动事情的进程),他长大了自然会习惯于亲身参与,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至于老师的安排、孩子的成绩、他在班上的位置,反而很少去观察,也不太和老师去交流。当然我也不是完全不跟老师交流,只是这种交流一般都放在接孩子的时候,老师偶尔跟我提一句,孩子最近有些什么状况,集中的交流则以与老师和校长的正式约见为主,不太借着义工的身份去分心旁顾。
因为我去学校做义工,想要的是推动学校的进步,而不是怎样和学校联合起来,把孩子打造得更靓丽夺目。也许我是有些理想化了,不过我的确认为,我去做义工,应该要做到不违背公平的原则,不可以让孩子因此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是更受宠的。我怕一旦我的行为传达出那样的信息,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意外的影响,那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而且说实话,我也实在不关心这些可以用标准(哪怕是主观判断的标准)衡量的东西。很多时候,成绩(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式的应试,结果最终都会以成绩的方式出现)是智商和投入的时间共同决定的。智商我改变不了,也不打算去改变。投入的时间,这方面我的确抠门,不愿意孩子从小就把时间花在任何外在形式的学习上,而宁愿在课堂的学习之外,给他更多的时间去摸索自己的爱好,哪怕这个爱好也许根本就与他的天赋相反。我相信,孩子小时候多走些“弯路”,长大了他会更懂得选择的重要性,知道一个正确的选择会带来多大的收益。所以最近儿子迷上了听歌,做完作业(有时候也不一定做完了)就在土豆上面搜歌听,我也由着他。对于他们来说,无形的学习,比任何形式的课堂,都要重要得多。
作者: 生如_夏花 时间: 2013-11-21 14:33
楼上的悠悠说得太到点子上了。我在中国和美国学校都非常积极的做义工,但感觉不一样,美国做义工,感觉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国内,经常被认为另有所图。
作者: 紫竹林 时间: 2013-11-28 14:29
谢谢分享,可以了解开多的学校情况
作者: daisy汐 时间: 2013-12-26 23:55
关注,学习学习其他国家是怎样的上课方式
作者: Angel0224 时间: 2014-1-28 15:10
这个要积极学习
作者: peterwuli 时间: 2014-2-14 09:58
学习一下!!!!!!!!!!!!!!!
作者: tipdc 时间: 2014-3-6 16:22
我们的老师们也是应试教育出来的。恐怕大部分老师没有这种水平。同样的,教育的革新也是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了。。
作者: jawhsy 时间: 2014-3-19 19:29
谢谢啦,真不错啊
作者: 519047033 时间: 2014-7-2 12:23
小孩最喜欢游戏的方式了
作者: chrisyeti 时间: 2014-10-28 12:55
”表扬一个,打击一片“~ 继续加油啊,喜欢你写的文章~
作者: lina521704 时间: 2014-11-17 15:52
楼主继续啊,让我们更多的了解 一下国外的学校生活。
作者: anita_july 时间: 2014-11-18 09:09
很棒的方式,不过在中国可能不适用。中国人口太多了,现在资源就不平衡,一个班5、60人,咋分组呀。不过难道没有妈妈们自发组织组织?
作者: doublewang 时间: 2014-11-19 08:27
写得真不错!希望能多带来一些教育方面的新风,感觉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 怎么做,更何况教育孩子?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