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假如可以重来【儿教论坛10周年坛庆活动】—— 我不带女儿读经 [打印本页]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3-11-1 19:35
标题: 假如可以重来【儿教论坛10周年坛庆活动】—— 我不带女儿读经
本帖最后由 瑜珈 于 2013-11-1 20:16 编辑

迟交的作业。……

在参加美妙的童音活动帖子里,我上传了女儿6岁朗读《大学》的音频,还给配上了琴萧合奏的《梅花三弄》背景音乐,听着挺可爱的,好象也挺有成就感。在今天看来,这一切却是我的遗憾,如果可以重来,我不会带女儿读经,留下的不是这不知所云的朗读,而是用这美妙童音记录下的纯真童诗。

读经是从大班开始的,应该是2003-2004,当时读经热可能已经有几年了吧,反正那时候宣传赖国全、赖思佳的报导有很多了,我也看了王财贵的宣传,虽然不认同那种大量长时间的读法,还是有点动心的,当然我肯定不想花那么多时间逼女儿(还算有点清醒吧),于是,尝试着每天花15-20分钟的时间,带女儿读了《三字经》《千字文》《大学》,(具体开始时间不记得了),反正一直到大班毕业暑假完成的《大学》。上了一年级,权衡过后,我正式停止了读经。(清醒得还算早吧)。

看看当时是怎么读的?《三字经》《千字文》,用的是带图画和故事的那种,还算给讲点典故。《大学》,就是按王财贵的说法,只读不解释。听听,就是这样的鹦鹉学舌式。女儿真算乖巧的,都打哈欠了,还跟着我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oW4p-HjH4Q/

密码:123


现在想想,当时读经有没有收获,我真说不上来,反正今天是啥也不记得,我今天听来都不知道在读的啥。认识字了吗?不知道,也许通过看文本读,能认识一些字,但谁又知道是背的,还是认识了字?就象@xianyun0403 家四岁多儿子读的英语书,多数是背下来的,不一定是认识字,但起码能通过图画懂得意思,我这读经,看的光是字,根本不懂啊。或许通过看文本读经,也认识了一些字了,可是也完全可以通过重复读适合孩子感受和欣赏能力的童诗童谣童文来认识啊,孩子记忆力好啊,我却把它浪费在了不知所云的东西上了。

假如可以重来,我绝不再带女儿读经。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11-1 19:46
姐姐,说实话,我听了好几句,都还不知所云。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11-1 19:48
我带儿子听过《诗经》,儿子不停的问我,什么意思啊,什么意思啊。。。忘了多久之后(十几分钟或半小时之后吧),俺就宣布放弃,从此对那个东东敬而远之了。
作者: xianyun0403    时间: 2013-11-1 20:28
钱基博认识不?钱钟书认识不?人家是怎么读的呢?
除去天赋,还有其他因素,家庭因素是占首位的,过去的人不讲家庭,讲家族。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3-11-1 20:48
好可爱,好心疼,那领读的是妈妈?声音真好听啊,羡慕这对母女。这帖真的让我心安,我对待女儿读经没有信心,因为自己不能从心里接受,所以没有去尝试。
作者: bell_ks    时间: 2013-11-1 20:58
我家没有读经。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我们唯一能坚持的就是古文和诗词。
我们学过半部论语,那时还是二年级。学的程序是:新内容,清晨,先裸听音频,晚上跟读,我解释大意。
学到后来,某一天清晨,音频播放,孩子告诉我,停顿错了!(新内容,裸听的)
晚间,我翻开书,看原文,发现是朗读者停顿错了,所以,意义大不同了。
我想说的是,多听,会培养语感的。
停止了学论语,是因为,到后来,我也读不懂了。这个不懂不是指字词的解释和语句的翻译(这些,可以百度),而是文中的思想吧。。

这和瑜伽姐姐的纯朗读是不是不同概念?

我也不喜欢王财贵。。(呵呵,多年过去,已经忘记不喜欢他的理由了)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3-11-1 21:59
我只听懂了那个大大的哈欠
作者: 婧珂妈    时间: 2013-11-1 22:22
我们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读经,古文为什么一定要能背呢?多读读就可以了,回顾我们几十年的人生,有多少学过的东西是我们记得的,反正大多数以前学的知识都忘记了。
作者: liuliwu57    时间: 2013-11-1 22:25
母女的声音都很好听~萌萌的童音~

没有后悔事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作者: xixipet    时间: 2013-11-1 23:19
主要是我自己曾尝试背背百家姓(纯属娱乐),没多久就坚持不下去,因此对这类一直没啥想法
作者: xiaojingling06    时间: 2013-11-2 00:34
幼儿园读过,家里也顺带读了一点,发现孩子跟唱歌一样,那时时间也不多,没怎么进行了!后来全职了,一则发现孩子胆小,二则快上学了还不怎么认识字,所以除了玩,余下少许时间就突击识字了。那时背得滚瓜乱熟的经早不记得了
作者: wherezhang    时间: 2013-11-3 10:39
这个对我绝对有指导意义,我纠结了很长时间要不要读经,也带着读过三百千,还抄写过,但都没长久。
看瑜珈的反思,看来这么盲目读的意思不大。我们小学阶段会坚持朗读古诗文,韵律的悠扬、文辞的美妙,孩子应该是会领会的。我自己比较喜欢古诗文,也会尽量给孩子描述一下意境,不会盲目记忆的。

但是,不得不说,你家女儿的声音真是太好听了,沉稳大气,真难以相信是这么小的孩子读的。从这个角度说,留下了这么美妙的声音,也算是这段经历的正面意义。
作者: 爱睿02    时间: 2013-11-4 11:59
想知道的一点是,丫头对读经那段有什么感触?若她觉得其中是有美好的。。那就是美好的。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3-11-4 12:10
爱睿02 发表于 2013-11-4 11:59
想知道的一点是,丫头对读经那段有什么感触?若她觉得其中是有美好的。。那就是美好的。

哦,她是没有反感或者表现出不愿意的,就象上面坛友说的,孩子就跟唱歌似的,有时候她还在床上蹦着背。读到某音字音,她还会笑啊,比如“辟”

读这三样,真的没有痛苦记忆的。
作者: 爱睿02    时间: 2013-11-4 12:20
瑜珈 发表于 2013-11-4 12:10
哦,她是没有反感或者表现出不愿意的,就象上面坛友说的,孩子就跟唱歌似的,有时候她还在床上蹦着背。读 ...

呵呵,那姐就不用纠结啦,小孩子都放下了,咱们还背着做啥,明白姐的良苦用心,希望将心路分享给其他小小孩的家长,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唯一,不跟风,不盲从,把握当下。
作者: kerial    时间: 2013-11-5 11:53
艺多不压身呀,老祖宗的东西,还是要多收。
作者: hlp525    时间: 2013-11-6 11:51
本帖最后由 hlp525 于 2013-11-6 11:53 编辑

喜欢巧儿随妈妈朗读的感觉啊!
作者: ruixuemary    时间: 2013-11-6 23:18
我觉得读经挺好的,我儿子国学的老师主张的是快乐读经法,就是有音乐节奏的读法,儿子很喜欢。慢慢熏陶在经典中对孩子受益无穷。中国人还是要把自己的文化学好,这是我们的根基!
作者: ruixuemary    时间: 2013-11-6 23:18
我觉得读经挺好的,我儿子国学的老师主张的是快乐读经法,就是有音乐节奏的读法,儿子很喜欢。慢慢熏陶在经典中对孩子受益无穷。中国人还是要把自己的文化学好,这是我们的根基!
作者: bailechen    时间: 2013-11-11 19:24
实话实说的勇气,谢谢分享
作者: bailechen    时间: 2013-11-11 19:24
本帖最后由 bailechen 于 2013-11-11 19:38 编辑

很想知道如果可以重来,您会怎么选择,会坚持做些什么。。
作者: 如果。爱    时间: 2013-11-16 12:01
妈妈和女儿的声音真好听,纯正甜美的普通话呀。
作者: xxjc2011    时间: 2013-11-18 10:53
女儿学校裡规定要读,我都要她应付就好,打从一开始我就反对读经,完全不知道读经到底为什么
作者: awen99    时间: 2013-11-23 14:08
从直觉上感觉三字经之类的读了用处不大, 打算二年纪直接《古文观止》,从简单易理解的开始。
作者: cupcupi    时间: 2013-11-26 16:04
声音真好听。 瑜伽不后悔哦,我记得我儿子一个阶段也喜欢读三字经啥的,可能是喜欢韵律。糟粕思想没入脑就好。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3-12-13 08:18
女儿小的时候,我对一切大师都不放在眼里,更别提赖氏这样的潮流人物了。
所以那时没有想过给女儿学什么,就顾着自己瞎玩了。
现在想来,在那个年纪,完全可以读些较为白话的古诗词呀,比如鹅鹅鹅一类。
然后可以百家姓呀、千字文、三字经的,至于大学、中庸这类,一定要等孩子够大了,喜欢的时候再来读。
总之,还是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孩子的生长特点出发,读和孩子年纪相应的内容。
作者: 小米2008    时间: 2013-12-16 13:12
理想是好的,也许方法有欠缺,小桥家的不是很有收获么
作者: william0111    时间: 2013-12-26 14:31
我们幼儿园阶段老师没有要求读经,现在上了小学了,老师要求背《弟子规》和《小学生必背古诗》
作者: redove    时间: 2014-1-16 13:10
吟诵大家怎么看?

作者: 青蓝靛    时间: 2014-1-19 19:55
我家的读过大学、中庸,现在在读道德经。

我希望能背下来。
作者: tiantian68    时间: 2014-2-4 09:55
我们小学坚持过一段时间,继续学习
作者: traceyusa    时间: 2014-2-7 14:45
意外看到这个反思贴。虽未支持下来,但笠翁对韵还是挺好的。不知是否因为读经等,反正一特别感兴趣,就容易感冒,健康第一,就慢慢放下来了。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4-2-7 22:53
traceyusa 发表于 2014-2-7 14:45
意外看到这个反思贴。虽未支持下来,但笠翁对韵还是挺好的。不知是否因为读经等,反正一特别感兴趣,就容易 ...

读经=容易感冒?这个联系得有点陡哦~~
猜一下,是不是读多了,没时间锻炼身体?
作者: oliverbobo    时间: 2014-3-28 18:04
偶家也读过,不后悔。但很不喜欢称之为读经。我一直叫:国学经典。
在孩子4-5岁的时候接触了赖氏和王财贵,赖氏的做法不喜欢,但是他的7天读法被我拿来使用。王财贵编的书我喜欢拿着诵读,字大,纸张也不费眼。我们读国学一直挑着读。论语,我都划出重点,感觉他作为人修身养性的读本,还是可以的,但修生养性的内容其实在整本论语里占得篇幅并不大,至于其他内容,了解一下就好。除了读论语,我们还读老子。庄子易经则挑选一些篇章来读。总之,偶是很典型的批判性阅读

4-6岁读过的内容,6-8岁基本忘记光了,从9岁开始慢慢温习。捡起来难度稍低,准备还是继续原来的思路,把那些美好的,能滋养人生命的篇章做到熟背。
作者: zzfeihua    时间: 2014-4-21 14:18
和楼主一样,读了一段时间,发觉不合适,实在不符合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在一年级果断停了。。
只不过我们读的时间或许更短,一两个月吧。。读了三字经,论语读了一两章。。
不论是叫读经还是国学经典,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就再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还算是其中比较琅琅上口的,其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现代有点脱节。。还不如我买的当代老师写的语文对课,更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
作者: crazycrazy    时间: 2014-6-6 05:55
zzfeihua 发表于 2014-4-21 14:18
和楼主一样,读了一段时间,发觉不合适,实在不符合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在一年级果断停了。。
只 ...

我们倒是去学了半本《弟子规》,现在准备跳过去,学《论语》了。
作者: 小小乐儿宝    时间: 2014-10-4 21:52
谢谢巧儿妈妈的反思帖!对我这样不懂的妈妈来说真的很重要。我一直没教读经,其实自己对国学方面不太懂,到底是有点心虚的。会教一些唐诗,三字经,孩子大了,会打断你问一些字句是什么意思了。即使这样,还是不敢贸然开始读经。但看了众多妈妈的读经帖,真的动心啊!现在看来,对读经这件事还是谨慎一点好。宝宝现在4岁不到,还是想以培养朗诵兴趣为主,不想强迫他背诵他自己不知所云的东西。不过您带着女儿朗读的声音真的很好听,我想跟这妈妈朗读的经历一定会在她的心里留下没有的印记。
作者: ywdlah    时间: 2014-11-12 10:35
我现在是 孩子小时候没有读经,后悔了。如果时间能重来,我想跟孩子读经。
作者: ytjy2017    时间: 2017-9-12 10:30
好东西,使用方法不尽相同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