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尚且年幼,切記:對他們而言,你就是“上帝”。你對他們所說的一切,他們都深信不疑。就算你說月亮是乳酪做的,他們也會信的!如果你的言語行為表露出他們是多麼卓爾不凡,多麼可愛,這一切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外貌有多討人喜歡,表現多麼出眾,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身份他們是誰,那麼在他們長大成人後,就會抵擋這樣一種誤導——只有表現良好才能獲取他人的首肯;他們也會發現,為什麼個人的成功、地位、美貌和財富不能夠帶來永恆的幸福。
6.jpg (65.46 KB, 下载次数: 0)
“相互依賴”這個詞是如何進入我們生活的
根據密尼茲—梅耶診療中心的創始人富蘭克•密尼茲和保羅•梅耶博士(Drs.Frank Minirth& Paul Meier)的理論,“相互依賴”這個專業名詞早在幾十年前就產生了,當時是用於幫助那些酗酒者及其家庭的。酗酒者依賴酒精,其家屬則逐漸依賴於他的酗酒。酗酒者的家屬或許不會沉溺於酒精,但他們會沉溺於其他方式。
“酗酒者匿名協會”引用的著名的“十二個步驟”曾經在幫助酗酒者戒酒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但不久他們便發現,家屬在酗酒者戒酒後的幾個月後往往會崩潰。儘管他們在內心願意酗酒者戒酒,但因為整個家庭已經調整了生活方式,去順應那個酗酒者,並漸漸用各種方法讓他持續喝酒。實際情況是:酗酒者依賴酒精,他們的家屬則漸漸依賴於酗酒者的酗酒。
顯而易見,酗酒和吸毒可以導致“相互依賴”,沉醉於對任何事物的強烈欲望(所有過分的事物或行為)同樣會導致“相互依賴”。密尼茲和梅耶博士認為:當一個人企圖通過對外在的人和事的轄制來掌控自己的內在感受時,同樣會對人、某種特定行為或事物上癮。
“相互依賴”的字面意思是“依賴於……”。在許多情況下,一個人的“相互依賴”現象往往源于他與父親的關係,以及孩提時代留下的陰霾。
到底有多少人受到“相互依賴”的影響?統計顯示:有 1500萬個美國家庭依賴於酒精和毒品,這些癮君子至少影響了周邊四個重要的人配偶、孩子以及同事。這意味著有 6000萬“相互依賴”的人因著這 1500萬人而飽受吸毒和酗酒的折磨。
除了酗酒和吸毒之外,還有數百萬的美國人正與其他因素導致的“相互依賴”作鬥爭,諸如:工作狂、暴躁、性變態、飲食失調、購物狂,甚至是極端墨守成規的生活方式。據密尼茲和梅耶博士的觀察:“如果有大約一億個跨越兩代的美國人正飽受著 “相互依賴”的煎熬的話,那麼我們就會被來勢洶湧的社會瘟疫所圍困。我們的生活就會陷入無法名狀的痛苦絕望和荒蕪的生命漩渦中。”
根據我多年來從事年輕人和婚姻教育的體會,我比較贊同密尼茲和梅耶博士的看法。“相互依賴”的確存在於千百萬人之中。許多人陷入毒品和酒精中難以自拔,其中大部分源於童年時代留下的烙印和陰影總有一些聲音在他們的生命中揮之不去:“你要再接再厲!你從來就沒有做對過!”
另外有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覺得自己可有可無,因為兒時他們的父母並沒有把時間、精力花在他們身上。許多人對這樣的話耳熟能詳:“要是你乖乖聽話,我就愛你。”
密尼茲和梅耶博士深信:“相互依賴”的影響會涉及“幾代人”意思是說:一代人的問題會不停地傳承到下一代,除非刻意地打破這個怪圈,否則會持續地循環往復。
桃樂西•若特(Dorothy Nolte)著名的詩句貼切地詮釋了孩子是怎樣在生活中學習的:
生活在批評、指責中的孩子,吹毛求疵、尖酸刻薄;
生活在敵意、憤怒中的孩子,性格暴躁,爭鬥不合;
生活在嘲笑、奚落中的孩子,縮頭縮腦、自卑怯懦;
生活在恥辱、羞愧中的孩子,沒有自尊、深感罪惡。
helenminliang 发表于 2013-10-19 22:16
你上面引用的文字,我明白。现在对这些内容,我大致了解一些,要是没有经济,家庭分开的因素,我一定不会犹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