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聪明反被聪明误?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3-29 16:14
标题: 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为造出一个博士来其实很容易。看看满大街的中国博士就知道了。在中国,利
用考试制度的变态,只要脑子不笨,填鸭加早期训练,容易得很。有个11岁的孩
子读大学本科了,结果怎么样?退学在家里歇着呢。因为不知道如何跟别人相处。

实际上,通过早期填鸭出个博士废物对填鸭者本人来说也不算什么损失,混个博
士然后在学校里混着当个教师什么的总有口饭吃。中国高学历人群之所以越来越
弱智化原因就在这里,只要按部就班按照废物生产机制去训练自己,国家还会养
你,因为你即便废物到极点总还是个博士,别的干不了,到一个小学到教师总可
以吧。总之,废物到极点也会有饭吃的,如果对孩子要求不高,这条路也算成功。

其实受到伤害最大的是国家,这个社会到处都是庸才和废物,国家怎么强大?
可是作为个体来说谁会考虑国家?所以到处是急功近利,钻各种空子和漏洞。造
成庸才遍地的局面。别说博士掺水是废物,连很多博导都是废物。

袁博士这半辈子都在跟中国的应试制度做斗争,现在终于明白了中国考试的方便
法门。他精的很,知道这是捷径。他断不敢声称能把孩子培养成美国的博士。
因为美国的博士大都是货真价实的。不像中国的博士可以大肆掺水。

就像袁博士说的,他根本就不是在培养天才。他实际上培养的是适合中国考试制度
的废才。只是他没有直说而已。我这里不妨替他把这层窗户纸揭破,袁博士已经悟
到,在中国,人才和天才反而不容易成功,只有废才才能如鱼得水,占尽便宜和资
源。袁博士差点就喊出这样的口号了:天生废才必有用,当然是在当下的中国。

但是,我总觉得袁博士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可能,孩子现在不过5岁,20年后的中国
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博士已经贬值的像高中文凭?这种可能性不大,我想最最
可能的情况是,由于像袁博士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大家都想出这样的方便法门填鸭
式制造博士,国家以及大学终于忍无可忍,提高博士的入学门槛或者拿到学位的门槛,
让很多南郭先生无处遁形。这样的一天也许不用等20年,但或许可能等100年。谁知道?

Ps:憋的不行,说两句走人。
作者: 博客    时间: 2005-3-29 16:21
哈哈。。。。。 肺活量不够
作者: 逸飞    时间: 2005-3-29 17:01
呵呵,楼主最后一句话太逗了:)
憋不住就不要为难自己,何苦呢?
加威支持一下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3-29 20:31
呵呵,我国的研究生院都在搞“大跃进”,造出的废铜烂铁何其多也!
作者: 康乐妈妈    时间: 2005-3-29 21:42
有点意思。。。

好像有点吃不了什么就什么是酸的。。。那个意思。。。。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3-29 21:50
答某君:

谢谢你的关心,某种角度,我是专门想听听骂声的。只是迄未碰到一个会骂的。edu2008的复出,并写出那种帖,等于自认是下三烂了。读了聊博一笑,可资喷饭吧!
作者: 萌芽    时间: 2005-3-29 23:07
聪明反被聪明误?

01
作者: 我很生气    时间: 2005-3-30 01:50
huge57+-->引用:huge57 答某君:

谢谢你的关心,某种角度,我是专门想听听骂声的。只是迄未碰到一个会骂的。edu2008的复出,并写出那种帖,等于自认是下三烂了。读了聊博一笑,可资喷饭吧!
我很生气
作者: 我很生气    时间: 2005-3-30 01:51
康乐妈妈+-->引用:康乐妈妈 有点意思。。。

好像有点吃不了什么就什么是酸的。。。那个意思。。。。
那个意思,哪个意思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30 01:58
haha 也够潜水冠军了
作者: ksxwm    时间: 2005-3-30 12:37
这个家伙现在有点象疯狗,大家注意了!
作者: 我很生气    时间: 2005-3-30 12:43
ksxwm+-->引用:ksxwm 这个家伙现在有点象疯狗,大家注意了!
你也开始咬了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30 12:54
ksxwm+-->引用:ksxwm 这个家伙现在有点象疯狗,大家注意了!
请注意说话用词
作者: doggie    时间: 2005-3-30 15:47
ksxwm+-->引用:ksxwm 这个家伙现在有点象疯狗,大家注意了!


你本来是和袁博士一伙的,
这样说话可给原博士摸黑了。。。倒戈
作者: greenbee    时间: 2005-3-30 15:55
无论e2008的观点如何,至少反映了他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啊.讨论最不好不要用有人身攻击之嫌的词句,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作者: 大风的爸爸    时间: 2005-3-30 19:02
今天去了西单图书大厦,儿童教育类图书名里含"天才神童"之类字眼的图书几乎占到一半,过不了多少年每个中国人只戴一顶帽子-----博士帽,绝对壮观.
作者: lljjnn    时间: 2005-3-30 22:12
edu2008说得很有道理。
用宽大的胸怀接纳不同的意见,用理智的目光审视纷繁的世事。
我听,我思,我明白。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5-3-31 12:41
说得很到位。
作者: pharmacist    时间: 2005-3-31 12:49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今天去了西单图书大厦,儿童教育类图书名里含"天才神童"之类字眼的图书几乎占到一半,过不了多少年每个中国人只戴一顶帽子-----博士帽,绝对壮观.

听听一个神童是如何说的如何?(转自新浪早教)

天才----写得好辛苦啊!
乖乖妈(注:乖乖妈少年班毕业,从小被认为是"神童"-张仲华)


  天才,是我的一个心结,多少年了,还是躲不开地怕。

  其实做父母的,在孩子出生以前,想法是变了很多的。最初,是充满各种各样的希望,希望她最美,希望她最聪明,希望她会成为音乐家、、、乐滋滋无比兴奋的幻想漫天漫地,可是十个月是很长的,有的妈妈一直没法吃东西,有的妈妈脚肿得什么鞋也不能穿,有的妈妈睡下来就有点喘不过气来、、、这些长长的疲惫苦恼,渐渐地使妈妈的心忧虑起来,对上次的感冒懊悔不已,怀疑有一天馋嘴吃的小食会暗藏最不安全的细菌,于是,不再要求她最美最优秀,只盼望能生下一个健康的没有残疾的孩子来,就为这个,还天天心惊肉跳的呢。

  后来,宝宝来了,一看,会哭,睁眼瞧着妈妈,手脚乱蹬!那个快乐,那个放心,那个知足啊!心里只想一句话:谢天谢地,宝宝,只求你永远健康,永远快乐。

  后来,我们开始关心她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走路,有的宝宝一岁半才开始说话,妈妈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不要紧,书上说是正常的,有的孩子两岁才说话呢。虽然心里有一点羡慕十个月说话的宝宝妈妈,可是仍然沉住气,暗想,说不定我的宝宝有朝一日一鸣惊人呢!

  有的宝宝九个月说话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地来了,有学习经验的,有赞不绝口的,全家人莫不欢欣鼓舞,决定不负众望培养天才,为社会做贡献。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宝宝果真五岁上学,连跳三级,十三岁上大学,所谓天才培养成功。

  第一位妈妈的耐心和信心终于熬不过时间,熬不过别人家的骄傲、神气、光彩,在宝宝三岁时决定笨鸟先飞,先读它三五个培优班,咱全家也有决心有毅力,不怕熬不出天才来。中国的父母,撒手不管的有一半,热衷教育的有一半,热衷教育的里面,天才的妈妈一半,立志成为天才妈妈的又一半。

  主要还是人民的力量大,大家众口一词,热切盼望,不怕塑造不出天才的妈妈来。

  比如我妈妈,当年教育气氛没这么浓厚,妈妈起步晚,没赶上让我五岁时大放异彩,拿出琴棋书画来镇住别人,十来年也只盼我有朝一日能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谁知某一次我忽然考试成绩出色,这出色成绩经由别人传到妈妈耳朵,妈妈日日得人恭喜,渐渐骄傲容光焕发,"想起了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想起自己其实在少年的时候是很优秀出众的,从此自比天才的妈妈,对我的评价也毫不犹豫地大为改观。

  我只好当了几年天才。没法子,要不妈多难过啊。

  我象打入敌后的特工,深入天才内部,探听天才秘密,最后战战兢兢逃出来,长吐出一口气说:留神,别让宝宝当天才。

  天才的秘密

  且不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天才,反正,他们伴随神童称号长大,在全国数不清的少年儿童里,经所谓权威认证,他们基本确定可以列入前200名,好歹也是千里挑一或者万里挑一吧。

  有一个小姑娘,爸爸幽默随和,复旦才子,妈妈秀美娴静,清华才女,哎,再看这姑娘,什么叫衔玉而生,那就是她,她一点不负众望,美丽聪明又可爱。当然,她小的时候我也还小,没有注意她的出色表现,总之,大家已经肯定了她是个小神童,她也在十二岁那年顺理成章地大学就读。她鼻梁上架眼镜,家教良好,有礼貌,读书认真,课余和大姐姐们聊天说笑,处处显出孩子气的活泼聪明来,可爱而不刺人,也不侍宠而娇,我喜欢她。

  其实,她面色颇有些苍白,没人时神气忧郁,她其实不太与同学相交。那时候一帮孩子都因为忽然没了约束开怀大玩,只有她,好象一日也不敢松懈,只要不需要她表演活泼聪明的时候她都静静地叹着气无可奈何地尽她的责任。

  她的责任就是,一定要做好神童。就象张爱玲说的:自小我就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以外,别无所长。

  她终究不是张爱玲,天才有限,况且也无决心无爱好要做天才。但是她爱父母,生活在父母的厚望与厚爱里,在天才的定语里,如果有一点差错,不仅父母失望,甚至自己也会羞愧得不能承担,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

  如果可以泯然众人,我想是她心底的愿望,不过她依旧乖乖地做着神童。后来,她虽然在考场晕倒了,仍旧如愿就读研究生。

  我随时都可以想起她忧心忡忡叹着气的样子,很难忘记。

  爱慕她的那个小伙子自然也是最出众的。那时候动辙收到写着二三十分的数学试卷,只他例外,任你全军覆没,他照样得心应手。数学老师喜出望外,深感终于后继有人了。数学家呀,多么巨大的荣誉,那年头,谁认识比尔盖茨啊,毕生理想都是成为陈景润。谁知道这孩子执着只认爱情,一遭挫折,随即一切放弃,几乎是一心盼着被退学,结果,结果如何,谁知道。

  有一个最成功的例子,当年邓爷爷说: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边上围了一群幸福的孩子,其中就有十岁的他。他聪明纯朴,心无杂念,上学考试全都轻而易举,尤其难得的是真正热爱专业,一直顺当当博士后念完,到著名公司任职,工作重要薪酬丰厚。他为人忠厚善良,深得老师同学老板同事喜爱。这样一个人,却使我深思,得到这些又如何!

  因为,他一点也不幸福啊。我们的一生的幸福,和这些有什么关系呢。

  不快乐的东西随时会有,很小的事就够了,他爱的人一直不爱他,他们结婚,她时时渴望出逃,他真的几乎自杀、、、

  不是特例。以上故事,还多得很。

  天才,就这样成了我的一个心结,我有点过分偏激地畏惧它,躲避它,坚持认为:无论真天才、假天才、智力开发永远有地盘、智力开发过度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一个人的一生与他究竟有多聪明毫无关系,或者说一个聪明的人反倒多些艰险和岔道。许多聪明的人反应快,结果骄傲浮躁,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努力、忍耐、顽强,还有许多聪明的人喜欢想很多事情,结果狭隘忧虑、、、聪明很容易让人忘了要发展自己其他的长处,"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句很简单的老话。

  当然,智力又开发得好,情商又培养得好,是顶好的事,----我怀疑还真有这样的事,比如我的偶象壮咪----,可是我要坚决抵制拥有一个如此光辉的宝宝的诱惑,我实事求事地相信,凭我有限的精力、能力,能让乖乖善良、有爱心、乐观、自信、勇敢、执着就很了不起了,能陪着她疯闹、说笑、跳舞、唱歌、聊天,一天一天,就很幸福了!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31 13:09
pharmacist+-->引用:pharmacist 听听一个神童是如何说的如何?(转自新浪早教) 天才----写得好辛苦啊! 乖乖妈(注:乖乖妈少年班毕业,从小被认为是"神童"-张仲华)  。。。
谢谢转载的好文,有些人宁愿相信自己的想象,也不愿意相信事实,真是沉迷其中了。
作者: 菲儿妈咪    时间: 2005-3-31 14:52
Ps:憋的不行,说两句走人。[/QUOTE]

HAHA!干吗急着走人,还是有好多人挺欢迎你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成长,你的一些反面教材当然值得我们思考.虽然前段时间你的一些观点有失偏颇,但辩论会更让人心中明确什么是对的.


引用一个投资者的话:当一个项目90%以上的人都说很好时,你要小心,不能轻易介入.不知这话是否适用于教育方式的选择.
作者: 冰河    时间: 2005-3-31 15:31
"他断不敢声称能把孩子培养成美国的博士。
因为美国的博士大都是货真价实的。不像中国的博士可以大肆掺水。:

我想也未必!
还有,这位朋友,不要光破论来点立的,我加威支持,ok?
作者: 可口可乐    时间: 2005-3-31 16:50
教育最终的结果是为了生存。

如果是个生活白痴,再多的知识学识有什么用。
作者: 棠棠妈    时间: 2005-3-31 17:05
ksxwm+-->引用:ksxwm 这个家伙现在有点象疯狗,大家注意了!
做人要厚道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