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如何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 [打印本页]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7-31 09:54
标题: 如何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
这两天我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家小儿最近两天特别想骑同院一个孩子的自行车,但那个孩子就是不让骑。我的孩子自己也想了办法,他先是跟那个孩子商量,商量不通;他就寻求对方家长的帮助,对方家长也做孩子的工作,但那个孩子仍然不同意。更可气的是那个孩子还不断的在我家孩子面前挑衅。我家的就开始大哭,而且说自己很痛苦。第一次我训了我家孩子,希望他有点骨气,就不玩别人的东西,但没什么效果。第二次我忍住了火,耐心跟他说。我说你觉得痛苦,如果人家一直不给你骑,你就一直痛苦么?你是愿意让自己高兴快乐呢,还是一直折磨自己一直痛苦呢。他好像听懂了,之后就和我玩别的了。当天晚上回家后,我家的表现特别好,我们让他做什么他都很配合,而且还说:“我就表现好,壮壮(就是不借他车子的孩子)就表现不好。”我以为他释怀了,可是晚上睡觉时,他自己躺在床上默默的流泪,问他为什么也不说。睡着后也特不安稳,好像在做跟这件事有关的恶梦。他半夜醒来就打发脾气,早晨起床时也不高兴,没精神。不知各位同学有什么好办法么?
作者: lotusleaf    时间: 2013-7-31 10:21
大人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但是不要管太多,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要什么有什么,被别人拒绝的情况很少,我倒觉得是个难得的成长机会。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7-31 10:29
话虽这么说,但看他很难过,心里不忍。因为我家孩子还是比较懂事的,总想想办法让他平和的度过这个时期。
作者: xryu    时间: 2013-7-31 10:54
完全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考虑交换玩具。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3-7-31 10:55
继续开导,并引导他转移注意力吧,尽量把这件事淡化。

我倒担心你说的  ...说:“我就表现好,壮壮(就是不借他车子的孩子)就表现不好。”
这个状态,其实是他自己太过压抑的表现,转而上升成为 “好坏”观的分界,这其实是极端思维的方式。 与走向阳光是背道而驰的。

最好是,诚恳而平实的告诉孩子,第一,完全理解他对某个东西的强烈兴趣,第二,那个孩子做法不妥,但他有权利决定,咱们不能强求。只能找机会和方法。 第三, 有趣的东西还很多,不必要去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

另外,光说不行,家长最好找一个能吸引他的项目来安排下,暂时避开那个孩子,先淡化,然后再总结,让每次挫折都成为一次有益的成长经历就好了。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3-7-31 12:38
还可以顺势教孩子换位思考,如果别人问自己借东西又该如何,自己以前是不是也有不肯跟别人分享的时候呢。健全阳光的心理就是在一件件小事中成长起来的。
作者: 胡卓悦    时间: 2013-7-31 12:43
我觉得这件事,楼主的孩子能慢慢自己学会处理的;楼主有时不必观察得太细,放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成长会更好。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3-7-31 12:44
借这个机会,让孩子明白:不是事事都能如自己的意,总有被拒绝,总有得不到的时候,要学会接受。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3-7-31 12:48
反省一下,是否平时在家从不拒绝孩子?所以孩子对被拒绝反应这么大?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3-7-31 12:50
抱抱楼主,都是做家长的,能理解你的心情怎么让孩子和其他孩子相处?怎么处理孩子遇到挫折后的负面情绪?其实我也一直很关注
我试过转移他的注意力,也曾经干过别人的孩子有的玩具我们也给他买
可是我觉得尤其是后者,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赞同前面dinggy说过的,先和孩子共情-告诉他我们知道你的心情和你的不开心
然后再试着玩具交换或者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起来,分散他的注意力
试试看效果


英语版版主wherezhang在关于小朋友和其他人交往时讲过一个原则,我很喜欢,还转给我老公,希望他也学习下

“对孩子要从小灌输:有理、有利、有节
有理就是要占理,事后吵架也方便,有利就是要能占便宜,否则还是找大人来帮忙,有节就是下手要有数,不能把人打伤”


有点歪了,咱们共勉吧。

再次抱抱,没事的,一切都会好的,孩子的情绪也是,会很快平复下来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3-7-31 12:52
还有幼儿期,正是孩子物权思想形成期,抚养人平时有没尊重孩子的物权? 动孩子的所有物,有无跟孩子商量的习惯?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7-31 13:55
Martina-Mm 发表于 2013-7-31 12:52
还有幼儿期,正是孩子物权思想形成期,抚养人平时有没尊重孩子的物权? 动孩子的所有物,有无跟孩子商量的 ...

我们平时还是比较尊重孩子的,动他的东西时会跟他先打招呼,他同意才动。而且平时我们认为他不能玩的东西是坚决不让他动。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7-31 13:58
谢谢同学们的帮忙,给了我很多建议。我正在反省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与老公讨论解决的办法。可能我是关注的太细,还请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3-7-31 14:16
还有,这么大的孩子喜欢看样学样也很正常,如果家里没有自行车,买一部也是可以的。如有其它什么好玩的车,也可以去跟别人交换着玩。

反正要让孩子明白,别人的东西,别人完全有权力不给他玩。 当然,当你的孩子不愿跟人分享他的东西时,你们也不能勉强,不能以好、坏孩子来强迫孩子分享。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3-7-31 14:50
fodr66 发表于 2013-7-31 13:58
谢谢同学们的帮忙,给了我很多建议。我正在反省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与老公讨论解决的办法。可能我是关注的太 ...

鉴于孩子现场及前后的表现情况,听着真心痛,大人是应该严重关注的,并无过错,我倒觉得家长还不够细致,没有及时化解,以至形成梦魇。

但是说具体解决方案,是要带着孩子用"超然的,淡化的“的态度去度过这件事。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次的”被拒绝“和”选择拒绝“ 都是对孩子性格成长的一次锤炼,尤其现在大多是独子,物质丰富,讲究的又全都是给"正能量“,“赏识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事例其实也是一次绝好的 现实教育,挫折教育的机会,利用好了,受益终生。




作者: 01012003    时间: 2013-7-31 15:29
我觉得还是要告诉孩子,很理解孩子的心情,告诉他爸爸妈妈也有想要但得不到的东西,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拥有的
那个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3-7-31 15:49
分享是孩子在建立起了物权概念后,才慢慢习得的。一般来说,物权概念强的孩子,反而容易习得分享。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3-7-31 17:27
我感觉孩子好像过的有些压抑。过分迎合别人的需要或者认可,往往容易丧失自我。而自我的情感和需求,终究还是有的。
作者: 不颜草    时间: 2013-7-31 19:15
这件事情也不完全是坏事,可以趁机进行挫折教育啦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7-31 22:38
今晚因为上夜班所以孩子由姥姥带着下楼玩。我很担心,但孩子姥姥的解决方法好像简单又有效。在带我家宝下楼前,先说好不玩壮壮的车。看孩子回来后的状态也没什么异样。不知是适应了,还是压抑着自己。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8-1 08:12
Martina-Mm 发表于 2013-7-31 14:16
还有,这么大的孩子喜欢看样学样也很正常,如果家里没有自行车,买一部也是可以的。如有其它什么好玩的车, ...

我也觉得以简单的好坏来区分有问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需要给他一种支持和认可,就附和了他的表现好坏的说法。还有就是,不知道如何解释“不妥”和“不对”,解释了也不知他能不能理解。大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往往只是以好坏来区分事物。如果现在就给他模糊的界定,那他本身的道德标准的建立会不会也变得模糊呢?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8-1 08:17
shwyyan 发表于 2013-7-31 17:27
我感觉孩子好像过的有些压抑。过分迎合别人的需要或者认可,往往容易丧失自我。而自我的情感和需求,终究还 ...

有时候,我也分不清他是在压抑自己,还是真正的认可了,我所要求的。我所要求的是普遍的“好孩子”的标准。但在保有他的自我,和规范其言行的方面,又如何找到平衡点呢?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8-1 08:25
dinggy 发表于 2013-7-31 14:50
鉴于孩子现场及前后的表现情况,听着真心痛,大人是应该严重关注的,并无过错,我倒觉得家长还不够细致, ...

很有道理啊!自己的修炼不够,在引导孩子时总觉得力不从心。可能我本身就不够“超然、淡然”,在看到dinggy 的这两个词是,真的有些茫然。还是留待我慢慢体会吧。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8-1 08:42
我家班班应该算是个很实在的孩子。我也不强迫他与别人分享。小朋友和他交换玩具或一起玩,他愿意最好;如果他不愿意,我就让他明确的告诉别人。但有些孩子的做法却让我很困惑。比如之前说过的壮壮。他并不想让班班骑他的自行车,或是交换自行车骑;但他会将车推到班面前,真诚的跟你说:“班班你想骑我的车子吗?”我们都以为他会让班骑,班也高兴的把自己的车子推到壮壮的面前与他交换。这时他却骑上车子,大笑着,一溜烟跑了。院里还是有几个这样的孩子的。我不想把孩子们想的太坏,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作者: Q你Q我    时间: 2013-8-1 11:48
进来学习。感觉到孩子的成长就是家长 的成长过程。
作者: Q你Q我    时间: 2013-8-1 11:48
进来学习。感觉到孩子的成长就是家长 的成长过程。
作者: Q你Q我    时间: 2013-8-1 11:49
进来学习。感觉到孩子的成长就是家长 的成长过程。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3-8-1 11:54
fodr66 发表于 2013-8-1 08:12
我也觉得以简单的好坏来区分有问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需要给他一种支持和认可,就附和了他的表现好坏的 ...

对于幼儿的发育发展过程,父母都该多科学地了解一些。这样,就不会太多用好与坏来评判孩子的行为了。

六岁前的孩子,几乎跟我们完全是不同类的生物。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3-8-1 14:57
fodr66 发表于 2013-7-31 22:38
今晚因为上夜班所以孩子由姥姥带着下楼玩。我很担心,但孩子姥姥的解决方法好像简单又有效。在带我家宝下楼 ...

“ 在带我家宝下楼前,先说好不玩壮壮的车。看孩子回来后的状态也没什么异样。不知是适应了,还是压抑着自己。”

还是家长自己放不下啊,孩子又怎么可能不压抑自己呢?

能玩就玩,不能玩就拉倒,玩自己的!      我觉得家长应该这样去开导才能真正解开结。
作者: 蓝田    时间: 2013-8-1 15:04
我感觉家长和孩子有点压抑自己的感情。因为事情本来不太严重,受挫的情绪把伤害加重了。
有时就算不能很快和孩子一起找到有效办法,听他诉说,表达我们的同情,他的难过也会减轻一些。
确实现在有些孩子会不太与小朋友相处,如果真的劝不了,找合适的玩伴吧。
作者: 蓝田    时间: 2013-8-1 15:10
不好意思,楼主说的这话我不支持:
“第一次我训了我家孩子,希望他有点骨气,就不玩别人的东西,但没什么效果。第二次我忍住了火,耐心跟他说。我说你觉得痛苦,如果人家一直不给你骑,你就一直痛苦么?你是愿意让自己高兴快乐呢,还是一直折磨自己一直痛苦呢。”

这口气就是教训孩子啊。本来是对方错,孩子没错,但我认为这话使孩子觉得不愉快的原因怎么变成来自于自己了呢?好委屈啊。
玩东西跟骨气有关系么?小孩子只是一个喜欢而已嘛。
是否首先对孩子表达一个同情的感觉,然后试着转移孩子注意力呢?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3-8-1 15:23
本帖最后由 dinggy 于 2013-8-1 15:26 编辑
fodr66 发表于 2013-8-1 08:42
我家班班应该算是个很实在的孩子。我也不强迫他与别人分享。小朋友和他交换玩具或一起玩,他愿意最好;如果 ...

嗯,那孩子故意捉弄人。而班显然因为对新车的向往加上被捉弄而感到双层屈辱。

这样的事,家长只能费点心思根据具体的性格特点去教孩子如何面对和化解,但方向应该是保持向阳光的。

譬如说,可以告诉孩子:“XX说话骗过人,所以不用急于答应他的问话” ...

壮那种孩子在性格上显然比班强势得多,大有欺凌之势,“车” 的问题解决了,还会有 “枪” “球”  各种问题的,所以,家长该好好考虑下,关键是要培养孩子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要轻易被别人或物体所影响,这才是王道啊。

作者: fodr66    时间: 2013-8-2 14:20
是啊 可能是我平时对班班引导的太少了。因为以前看过几本教育方面的书籍,说孩子有内在的人格和思想,不要干涉孩子、他会自然而然的自我发展。我就想让他自己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想过多干涉。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3-8-2 14:27
这件事本是件小事,妈妈也不用太过紧张。你放松心情了,孩子也就跟着放松了。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3-8-3 15:19
fodr66 发表于 2013-8-2 14:20
是啊 可能是我平时对班班引导的太少了。因为以前看过几本教育方面的书籍,说孩子有内在的人格和思想,不要 ...

我反倒是担心您平常的引导和要求太多了。不知您提到的普遍的“好孩子”是怎样的标准。您又是怎样让孩子做到的呢?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8-4 22:01
fodr66 发表于 2013-8-1 08:42
我家班班应该算是个很实在的孩子。我也不强迫他与别人分享。小朋友和他交换玩具或一起玩,他愿意最好;如果 ...
我家班班应该算是个很实在的孩子。我也不强迫他与别人分享。小朋友和他交换玩具或一起玩,他愿意最好;如果他不愿意,我就让他明确的告诉别人。但有些孩子的做法却让我很困惑。比如之前说过的壮壮。他并不想让班班骑他的自行车,或是交换自行车骑;但他会将车推到班面前,真诚的跟你说:“班班你想骑我的车子吗?”我们都以为他会让班骑,班也高兴的把自己的车子推到壮壮的面前与他交换。这时他却骑上车子,大笑着,一溜烟跑了。院里还是有几个这样的孩子的。我不想把孩子们想的太坏,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时候,有些孩子的确是这样的,当你表现得很在乎的时候,他们就会拿这个事物来要挟或嘲弄你。这里面隐含的意思,有时是那孩子很讨厌你家班班,但也有可能是喜欢他而故意招惹他。
我儿子小时候常常被同桌打、掐,有一次被掐得出血、淤青了,儿子才告诉我。通过老师了解了一下,我就明白了,那孩子其实经常被家长打骂,而且家长还说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于是那孩子对自己“喜欢”的孩子,“为了他好”,就会去打他、掐他。
所以你倒是不妨和孩子说,那个孩子这样的表现,多半是因为他自己的家长或其他很近的亲人经常这样挖苦他、嘲弄他,所以他想和班班玩,可是又没有学到正确的方法,所以才这样对待班班。世界上有很多人,每个人都不一样,接受有这么一个与自己行为方式不一样的孩子,也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当他们成人以后,他们同样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呢。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8-4 22:07
shwyyan 发表于 2013-8-3 15:19
我反倒是担心您平常的引导和要求太多了。不知您提到的普遍的“好孩子”是怎样的标准。您又是怎样让孩子做 ...

的确,简单的去分黑白是非,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我们不清楚孩子之间的微妙情形,所以尽可能的少插手的确是较好的办法。

但我们不插手具体的事情,并不表示我们不“管”孩子——实际更应该说是“帮助”孩子。
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对待别人的善意或不善的举动的反应规则,形成他自己的行为模式,是最好的办法。具体怎么做,不是一时一事可以做到的,别说你家孩子才四五岁,就是我儿子,已经小学高年级了,我都还需要在很多时候和他讨论、总结、反思、模拟等等,路还长得很呢。
作者: sunny_funny    时间: 2014-8-14 17:28
这个例子很好,我相信每个小孩都会遇到。 我觉得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的,所以要转移, 还有要告诉孩子,别人的玩具,别人是有处置权的,同时教育他也学会分享自己的玩具。

另外上升到好坏的境界不合适,可能是家长经常给他树立是非观念,怎么样就好,怎么样就不好。
作者: wenr920    时间: 2014-8-18 16:24
接纳,并想办法劝他,慢慢来吧,孩子总归是孩子,
作者: lina521704    时间: 2014-11-20 14:31
生活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管不了别人怎么样,只能管好自己,不要对壮的形为感到困惑。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开导班班,让他知道别人可以拒绝自己,也会欺骗自己,但是自己不要被这些事情影响。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易,父母还是要找一个适当的方式与他沟通。
作者: 课外帮    时间: 2015-1-21 10:23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引导孩子社交能力的一个机会。
就像楼上有人说的,可以考虑交换物品,如果不愿意,也没关系啊。
1.见过很多家长干脆为小朋友买一个,我觉得也可行,让他做一些事,比如家务什么的,然后来交换他想要的东西,教会他——要靠自己的力量劳动获得需要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是凭空而来的。
2.当孩子得到玩具后,不要就自己玩,要教导他同样分享给别人玩,当然,也可以分享给隔壁家的小朋友——分享与善良,包容,都是好的品质。
从佛学来说,他痛苦,是因为他无法忍受自己的欲望,过于压抑反而适得其反,不如给予正确的引导,用一部自行车的费用,教会他善良,分享,包容,友爱,劳动,理解。何乐不为。

作者: hwzxzxq    时间: 2015-3-26 16:03
我觉得要想让孩子成长的快些,一定要让孩子亲自经历一些事情才可以。我的女儿就比同龄的孩子更能承受一些事情,处理事情上也比同龄的孩子有办法!
作者: honeybears    时间: 2015-5-11 10:38
dinggy 发表于 2013-7-31 10:55
继续开导,并引导他转移注意力吧,尽量把这件事淡化。

我倒担心你说的  ...说:“我就表现好,壮壮(就 ...

非常赞同!
作者: 机灵9704    时间: 2016-6-2 17:26
飘过~~~~~~~~~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