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送给幸福,我知道你想要的正能量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7-20 13:19
标题: 送给幸福,我知道你想要的正能量是什么
有一天,幸福在群里问要不要开个聊“正能量”的帖子,有tx说,太容易沦为某些道德礼教的附庸,就无聊了。

今天突然想起,前些日子有个朋友跟我聊到最近集团要开会,与会领导都必须发言。我不知道他要发什么言,只提了一个小建议:公开发言,一定要按下问题,只谈好的,正面的,光辉的。有问题的地方,会后私下单独沟通解决,解决不了再找集团总裁、董事长,总能谈出个妥协方案出来。开会么,一定要传递正能量。

“正能量”,到底是什么呢?一个雷锋式的口号?一句无心的肯定话语?还是什么别的?咱就地开帖,随便说说,说不定一会儿就给忘了呢,可是心里留下一点和谐的痕迹,也就好了。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3-7-20 13:50
答应幸福要支持她的‘正能量’,所以咱就勉为其难自我爆光一下:

某一次限行坐车回家,在公交车上,一群人上了车,一连窜刷卡声后,司机关了门,还提醒某个中学生样的女孩子没刷卡。女孩子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没有零钱。司机坚持要女孩子买票,否则就下车。女孩子不动,司机也不动,就这样僵持着。看到这种情形,我决定帮学生一把,帮她付了车费。司机不说话,开车了。女孩子对我说了谢谢,下车时看见我,再次道谢。
其实,对我来说,这只是小事一桩,不过能解人一难,也算不错,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3-7-20 14:11
其实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个对不良现象牢骚满腹的人,天天说我是米老鼠。不过,遇到具体问题,我还是喜欢提供正能量的,也喜欢接受正能量。
作者: 疯狂的小豆子    时间: 2013-7-20 14:16
    正能量? 细想一下该如何界定?
   孩子给我的拥抱和亲吻是否算是呢?
   孩子独立尝试学习做饭,是否算呢?
   孩子勇敢迈出尝试独立的第一步是否也算呢?
  
作者: xhh223    时间: 2013-7-20 15:03
什么是“正能量”呢?还真是不好定义哦。也许就是一种感觉吧,觉得被理解了,被接纳了,哪怕是批评呢,点到为止、恰如其分,引发思考与成长,就可以算是正能量吧。

相反,口是心非,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只讲好听的,违心地做一些讨好别人的事,说得再好听,做得再漂亮,因为缺乏真诚,别人一样感受不到正能量。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7-20 15:13
我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曾经经常在一起玩。后来慢慢的,其中一个因为距离遥远,自然就淡了,另外一个却时常保持联系,即便不在一个城市甚至有好些年不在一个国家,还是三不五时电话msn,交流近况。

现在想想,保持联络的那个,理由很简单,因为她传递给我的,真的都是阳光。有一次她老公给她拍照掉进潭里,她却很开心的当笑话讲给大家听,且庆幸老公记得把手举得高高的没把相机给浸透了去。所以她老公这么多年对她倾心有加,心里从来没放进过其他的姑娘,即便我这个朋友远远谈不上美貌,而她爱上他的确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贪图男色。。。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3-7-20 19:41
送点正能量给我吧, 急需
作者: xianyun0403    时间: 2013-7-20 20:07
正能量就是雪中送炭,传递爱和感动。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7-20 20:29
榴琏 发表于 2013-7-20 19:41
送点正能量给我吧, 急需

知道急需正能量,就去制造一些吧。

我需要的时候,就去找朋友要,总是会得到开解、宽慰、建议和帮助,于是堵住的那口气就放下了,心宽了,天地也宽了。
谢谢他们!
@瑜珈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13-7-21 08:10
正能量是阳光的心,积极的生活态度!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3-7-21 10:23
本帖最后由 瑜珈 于 2013-7-21 10:34 编辑
今天突然想起,前些日子有个朋友跟我聊到最近集团要开会,与会领导都必须发言。我不知道他要发什么言,只提了一个小建议:公开发言,一定要按下问题,只谈好的,正面的,光辉的。有问题的地方,会后私下单独沟通解决,解决不了再找集团总裁、董事长,总能谈出个妥协方案出来。开会么,一定要传递正能量。


不好意思,我不同意你这种说法。开会只说好,只唱赞歌,这在中国还少吗?大到two会,小到各单位,开会只唱赞歌的太多了,唱赞歌的会对改进工作有推动吗?开会只说好的不谈问题,这种做法不是传递正能量,是世俗。

我认为,好的当然要总结要说,互相了解各部门工作嘛。问题当然也要说,重点是如何有艺术地摆问题、提建议,而不使别人听上去不舒服,倡导一种直面问题、平等讨论问题的气氛,才是正能量。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3-7-21 10:4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就是一种正能量的思维。

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挫折,从正面的角度去接受它,就能自给正能量。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7-21 16:36
瑜珈 发表于 2013-7-21 10:23
不好意思,我不同意你这种说法。开会只说好,只唱赞歌,这在中国还少吗?大到two会,小到各单位,开会 ...

没办法啊,这里是中国,咱在这里就得照办。

坚持原则是没错的,这个我完全同意。
但是开会的时候是不是非要提问题呢?艺术的提出意见,别人也不傻,也能听出你是在提意见,对吧?
做事其实不怕君子,就怕小人。古话也说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开会的时候说些场面话,领导同僚都面上有光,私下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容易些呢。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3-7-22 10:08

谢谢贴心的悠悠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不少,自己的,身边的,网络的,有的甚至频频挑战底线
可是我不想总是愤怒的生活,不想负面的情绪多过积极乐观
每一天时间这么短,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做主
正能量这个词其实挺好,
我想每一个人的身边,甚至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曾经做过一些可能很微小但是其实也是有爱和善在其中的事情
所以如果大家来交流下自己遇到的,做过的一些快乐的,积极的,帮助过别人的,让自己心里高兴的,或者是内心变得强大的。。什么都好
我们看到了,也会觉得温暖
这样就挺好的

不是要做新闻联播,虽然我看。
身边遇到过有抑郁症的朋友,当年没有帮到他,心里有些难过
路是人选的,但是心态是可以互相影响并有所改变的
我一直喜欢那种微小的感动,很浅的笑,很简单但是有力的帮助的手,
我也喜欢在我经常泡的儿教能看到很多无私的帮助,分享,交流
其实这也是
还有前面小豆子说的关于孩子的,这也是
还有前面瑜珈姐说的直面挫折,这也是啊
还有适当的给别人一些面子,这也算是啊
很多东西,
写下了,说出来,这份情这份心意,当时的那种心境,经过后再慢慢品,挺舒服的呢

不知道表达的清楚没,领导一直在走来走去,搞得我心惊胆战,页面打开关上,语无伦次,哈哈

今天周一了,各位好心情哦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3-7-22 10:13
子云 发表于 2013-7-20 13:50
答应幸福要支持她的‘正能量’,所以咱就勉为其难自我爆光一下:

某一次限行坐车回家,在公交车上,一群 ...

谢谢子云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其实坐公交,如果我不是特别特别累的时候,我愿意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
看到他们坐下来,我心里觉得挺美滋滋的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3-7-22 13:51
这年头,好心情只能靠自己争取。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3-7-22 19:44
欲望少一点,抱怨少一点,好心情就有了。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7-27 22:57
出门送儿子和他爸上班。刚转过弯,电话来了,快递说送到楼下了。当天有事,孩子爸爸约了人,孩子也快迟到了,只好叫司机继续开车。快递员气得快炸了,说大热的天,一分钟也不肯等,悻悻然的挂了电话。木法子,俺满心的抱歉,还是只能继续走。路上很堵,送了孩子他爸再送儿子肯定还i迟到很久,干脆中途就下车坐了地铁。送了儿子后又去买了些饮料,带回家冷藏起来。之后给快递发了条短信,解释了不能等他的原因,并告诉他我已到家,请他把东西送来,我请他喝冷饮。中午快递来了,也不生气了,我递冷饮过去的时候,他还很憨厚的笑着表示感谢。。。

人与人之间,只是需要多一点点的善意,就会少很多摩擦。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7-27 22:59
悠悠 发表于 2013-7-27 22:57
出门送儿子和他爸上班。刚转过弯,电话来了,快递说送到楼下了。当天有事,孩子爸爸约了人,孩子也快迟到了 ...

当君子遇上小人----罗玲博文转载

老儿教的这个新贴,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吧。俺拙于述说,看罗玲的这篇博文就好了。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7-27 23:17
一个朋友的上级公司派人去检查工作,发现了一些问题,跟朋友提了。
朋友不太高兴的对我说了,觉得上面提出来是对的,但这次就打算这么扛下去了。
我就问他,有必要扛下去吗?事情是谁做的,就让当事人负责改正,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你去硬扛?何况,你扛不扛得住也说不定。
朋友想了想,说,你说得对,那就让那个人负责把事情做得符合规定就好了。

做人做事,有时就在一念之间。
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但并不见得就要用矛盾表面化的方式去处理。私下的、一对一的处理一些事情,因为不公开,对方会觉得相对容易下台,其配合的程度也会高一些呢。
也许这不符合西方人的处事习惯,但咱不是在现阶段的中国么,中国人还就爱吃这套。
作者: 蓝田    时间: 2013-8-1 15:29
悠悠提到集团开会。我有个开会的例
开会稿子必不可少,刚上任的老板除了照纲讲话之外,郑重提出某件事关系的两三个相关部门办得拖延、严肃指出背后的工作坏习惯问题,并表明以后同类事件将会得到特别关注,整个会议,我觉得这才是正能量。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3-8-1 16:41
悠悠 发表于 2013-7-21 16:36
没办法啊,这里是中国,咱在这里就得照办。

坚持原则是没错的,这个我完全同意。

其实这是我们自己的心魔在作怪。如你真的带着体谅对方,尊重对方,考虑对方需求的想法去沟通问题,我想对方不会感受不到的。很多时候,是我们本身就带着敌意和不满。这种情况会上、会下沟通效果都不好,会上当然更糟糕。
作者: 1717    时间: 2013-10-8 10:55
标题: 有道理!刚看到一段怎么看待世界的话,充满了正能量!
shwyyan 发表于 2013-8-1 16:41
其实这是我们自己的心魔在作怪。如你真的带着体谅对方,尊重对方,考虑对方需求的想法去沟通问题,我想对 ...

李子勋的这段话真好,贴在这里:

理性是人类文化内化而致的,幼稚才是人类在自然中真实的状态。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大科学家,他们的成就不是因为书读得多,而是他们保持着敏感的知觉能力和对事物盎然的兴趣。
孩子为何那么喜欢天线宝宝?
我女儿今年才1岁,就迷上了《天线宝宝》,老吵着要看天线宝宝的光盘。听说在制作天线宝宝的时候,编剧、导演等就是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制作的。我也看了光盘,感觉没有什么特别的。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会喜欢看那么简单的天线宝宝呢?
人们喜欢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猜度孩子,与人们喜欢用自己的经验去猜度别人的言行举止是一样的心理情景。因为只有我们自己理解的东西,才能通过交流去理解别人。在人的关系层面,对别人的想象或认识是从自我的经历、体验、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系统等内心积累中去提取的。为什么科幻片中外星人的形象可以千变万化,原因正好是人类经验中没有,构图的想象除眼睛外一切都可以天马行空。
一岁的孩子当然会喜欢天线宝宝而不是林黛玉,原因正好是天线宝宝是孩子气的,语言是孩子气的,行为是孩子气的,故事情节也是孩子气的。人类或动物的审美有一种相似性法则,喜欢像自己的人,也因为这样的法则猩猩喜欢猩猩,生命的体系才不至于混乱。孩子喜欢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知道这一点,聪明的父母会用孩子理解的幼稚化的声音和表情去与孩子交流,这样的交流会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而另一些父母恰巧相反,他们用成人的语言和姿态面对孩子,过多引导孩子关注语言,包括背诗、识字、说话,甚至逼迫孩子快速发展语言来迎合亲子交流。如果父母真的这样做,孩子小的时候看起来似乎会比别人孩子“聪明”一些,但长远地观察会发现这孩子的智力多半不如别人。知识阶层不高的父母喜欢幼小孩子呈现出智力的聪明,无意识会鼓励孩子成人化,这是一种内心的补偿机制所致。高知识阶层的父母往往更愿意接受孩子按照自然的方式缓慢成长,但结果是后者的孩子要比前者聪明。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2岁以前的孩子智力是以直觉体验为中心来发展对世界的认知模型的。没有线形逻辑,没有准确的判断和推理,没有理性的思考,语言也不是孩子智力渴求的对象。这个时候,对自然万物的知觉能力是孩子心智发展的中心。研究天才人群你会发现,这一群人早期语言能力都不太好。正因为没有语言的限制,他们对世界感觉系统维持着高度的敏锐。真正的智力是人类对存在的知觉能力,不是学到的科学与知识。人的知觉是一种思维、分析、学习、模仿、创新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鼓励他们对自然的兴趣,愿意自己去探索新鲜事物是很重要的。
理性是人类文化内化而致的,幼稚才是人类在自然中真实的状态。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大科学家,他们的成就不是因为书读得多,而是他们保持着敏感的知觉能力和对事物盎然的兴趣。当我们过早给孩子成人化的语言、行为、故事和电视节目的时候,这些能力就被磨损殆尽。要让孩子智力聪明,让2岁以下的孩子心智处在一种直觉的、丰富的、没有归类、没有定义的幼稚世界里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
我们要鼓励孩子作三个假定:
第一,我们要假定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其实很多父母会无意识地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包括我们对现实的愤怒,对一些不公平现象的语言,包括我们如果身处不太好的情境里,我们往往会忘掉是不是要保护孩子,要给他对美好空间的一种感受。
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人生》讲述了一个爸爸身处纳粹集中营,却不让孩子感受到集中营的苦难的故事,类似的故事还有好多。我们应该让孩子拥有美好心灵,因为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很多很糟糕的人也会成功,但这毕竟是受到不完善的社会条件的影响,而社会总是在一步步完善。所以,我们首先要假定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哪怕有伊拉克的战争,哪怕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战争,哪怕还有很多贫穷的地方,但仍然是美好的。因为只有假定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对自我的存在、对孩子的成长才有意义。
为什么学校的教育是美好的教育呢?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孩子的心灵在早年的时候没有鉴别能力,他的心理发展如果在美好的教育下进行,要比受到残酷的教育好得多。一些小朋友失学后在街头流浪长大,他们的暴力和犯罪率是非常高的。若是他们也能在学校里得到美好的教育,情况一定会大有不同。相信世界非常美好,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当然在一定的时间,例如在青春期之后,我们要告诉孩子们现实社会残酷的一面。但小时候爸爸妈妈还是要让孩子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可爱的、值得珍惜的,由人类、动物、树木、花草构成的庞大的现实世界,是美好的。否则若是觉得这个世界太残酷、太黑暗,不值得去珍惜,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无意识地破坏它,比如把路灯打坏,认为这个东西跟我没关系,打坏还挺好玩的。但是如果在他小时候就告诉他这个世界是美好的,需要大家珍惜,连树上的一片叶子都不可以摘。相信两种教育的结果会大相径庭。
很多人去过国外,尤其是北欧、加拿大,包括日本,这些国家的环保意识非常强。这种教育是谁给他的?是父母,而不是社会。一些国家没有法律规定把野生动物捉回家吃了要判刑,当然美国有些州会规定,但还有很多州没有。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是需要珍惜的,不管哪个国家,都是全人类的。
第二,我们要假定人和人之间都是友爱、互助的,使孩子拥有美丽的心灵。
虽然人和人之间有一些隔阂和防御,但这不是本质。我们设想一下,当我们到另一个国度去,外国友人见到我们会很热情。就像一部苏联电影中讲述的那样,一位红军女战士拘押了一个敌军的俘虏,他们掉进荒岛后却相爱了,他们可以超越敌对的价值观念,说明人和人本质上是相通的。
为什么这样来教育孩子呢?因为这样易于孩子适应社会生活。如果教育孩子不要相信任何人,那就会说不认识的人给你东西不要,哪怕是邻居叫你去他家也不要去;当然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但也要从基本的观念上去教育孩子,人都是善良的,这个假设对人是有好处的,这就像你要假定你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一样。你必须作出假设,因为一旦你作了这个假设,你就有力量,跟孩子相处就有信心。
假如你作的不是这个假定,那会因此受到影响。就像一个孩子长大了,假定人都是很邪恶、自私的,你想想这样的孩子如何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他从小就用一种防御、敌意的眼光和人交往。因此小时候要告诉孩子人都是互相友爱的,你困难的时候别人会帮助你,你也要帮助别人,要回馈,要学会主动关心别人。就像心理学中说的,要鼓励孩子小时候和人产生共情。如宝贝从幼儿园回来,告诉妈妈今天佳佳哭了。妈妈问他:“你看见佳佳哭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他说:“我挺难受的。”妈妈会告诉宝贝,人和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
第三,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假定:他自己是可爱的。
哪怕用所谓主流的文化看孩子,他表现得并不出色,如学习不好,个头也不高,长得也不漂亮。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小就要让孩子感觉到他是可爱的。你要给他这个假定,要让他活在这个假定之中,肯定自己是重要的、可爱的、讨人喜欢的。因为当一个孩子假定自己是可爱的,他与他人交往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而且他在这个结果里获得的东西也不一样。
比如他觉得自己是可爱的,今天他去见老师,老师批评他,而且冤枉了他,他不会认为老师是故意伤害他,只会认为老师可能是误解了他,或者是老师今天情绪不好。但是如果这个孩子认为自己是很糟糕的,或者爸爸妈妈总是呵斥他,觉得他有很多毛病的话,哪怕是同学跟他生气,他也会认为这个同学是专门针对他,是故意刁难他,对他充满敌意。
孩子到了十四五岁慢慢走向社会时,父母要告诉他安全准则。安全准则和美好信念的教育可以在两个层面上执行。当女孩子到了15岁,你要告诉她,她身体的若干部分属于她的自我,任何人要碰触都必须得到她的允许。这些教育和我们说的假定教育是两个层面的,两者必须配合起来。
但如果我假定人是善的,却被人骗了,那是不是我的观念有问题?不,不是这样的。即便你假定人是自私的,也仍然可能被骗,而且你会把不是受骗的看成受骗,你会失去很多正面的感受。你如果有三个糟糕的假定,比如认为这个世界是糟糕的,是不值得珍惜的,是残酷的;人是自私的,是有暴力的,是有攻击性的;自己是不重要的、没价值的;你想想看,尽管你没被人骗,也没有吃过什么亏,但是你生活在这三个假定下,你永远无法快乐,得不到幸福。如果你作了三个美好的假定,也许你在20岁的时候被一个人骗了,或者一个好朋友离开你,或者你失恋了,但你并没有失去什么,因为你内心一直生活在快乐里,生活在自我肯定中。而且有第三个假定的支持,你很快会重新从挫折中走出来,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假如我们用一种问题视角去看世界,会把世界看得很糟糕;若用美好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就会很开阔。

上述内容摘自李子勋所著李子勋的后现代亲子课:家庭成就孩子》一书。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10-25 00:15
这几天一直在安排孩子的万圣节活动,搞得大了点,上上下下联系的工作就很多,千头万绪的,幸好有个十人小组,大家互相撑腰,今天才算是大事抵定。
这么一个彼此毫无利益冲突的事情,要做起来都好难,更别说其他的,涉及利益纷争的事了。

不过,一个活动做下来虽然累,却认识了好多新人,在一起做事的过程中有了了解,还是很有收获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关心公益的原因吧。
完全没有收获,只有单方面付出,是怎么也长久不了的。
认识人,认清人性,看遍社会~~

呃,才想起来,这算啥正能量呀?哈哈哈哈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