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今天你看《读者》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3-7-19 16:00
标题: 今天你看《读者》了吗?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7-19 16:09 编辑

小的时候,一直看《少年文艺》,《儿童时代》《儿童文学》啥的,大一点看《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收获》啥的,其间当然也看《读者文摘》,好像后来改名叫《读者》是吧?再后来就啥也不看了,女儿长大了,怀旧,定了我小时候看的那两种杂志两年,她很喜欢,大了之后也不喜欢了,于是自己找书看。

《读者》她在家里从来没有看到过,在两三年前,和班上同学家里一起吃饭,同学的爸爸买了几本书,其中就有两本《意林》,女儿饭后就拿着翻了一下,我看她要看,就问人家借了来看了两天,看完了,问她喜欢不喜欢,她说里面的故事怪怪的,说不出个味道,还是里面的笑话最好看。自此,我们家就没再接触过这书。后来到了高年级,班上有的孩子的作文开始有点高度了,这个孩子的母亲,也常常会在班级群里发一些小短文,是那种小故事大道理类的,这种作文老师很喜欢,会给比较高的分。而我们则还是跟着自己喜欢的东西走。作文时而好(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时而普通(写自己的想法和喜欢的东西)。我们也不大在意,但孩子知道了老师的口味了。我则觉得花时间去看这些小故事,似是而非地对身边的人事做出一些符合自己意愿的感慨和判断并没有多大意思。

那前几年借给我看《意林》的一家人,前几天回国,来我们家玩一下午,一起来的还有另外两家人家和他们的孩子。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她就很不高兴,因为本来是打算让孩子来借钢琴练习一下的,孩子们也定不下心来练习。她们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于是她翻出来别人的微信上的小文,读给我们听,让我们学习一下,刚才我上网搜了一下,放在下面,我把这篇文章,也归类在《读者》《意林》的文风里的:

儿子15岁,暑假。父亲受邀参会,携儿同往。
一路上,儿神色焦虑忐忑。晚上宾客散,问:"儿子,你咋了,不舒服?"

"没有,爸爸,只是有点不安。""不安?""嗯,今早出门:乘飞机,头等仓;下飞机,大奔驰;住宾馆,总统套房。"

"记得师父跟我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父亲一时无语。

"爸爸,您为众生劳顿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们这样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还是个学生,还没为社会作过任何贡献,享受这样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后恐有灾殃?"

"儿子,爸爸太高兴了!"父亲激动,摸了摸儿子的头,"爸爸放心了,长大了!凭你这番话,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大的灾祸!"

父亲太高兴,高兴得流泪:"儿子,这样:今晚你就睡地上,明天去申请做义工,如何?"
"太好了,爸爸,这下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作者: lotusleaf    时间: 2013-7-19 16:06
把读者归为煽情文学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3-7-19 16:11
看读者的人飘过

不,我再回来一趟,这个小文章看的我真是。。。如果应试,作文高分那是肯定的了,不过我要是评分老师,我会打成及格分,嗯,也不好,再加一两分吧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3-7-19 16:13
现在的《读者》 和过去的 《读者文摘》 不可同日而语了。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7-19 16:15
假的,嘿嘿。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7-19 16:24
悠悠 发表于 2013-7-19 16:15
假的,嘿嘿。
helenminliang         + 10         说详细一点啊,故事是假的?


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但说话的人,一定是(虚情)假(意)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也许那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假的。
纸上得来的东西,只能是假的。
要真么?去吧,让孩子好好历练,面对真实的生活。只有在真实生活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才有可能会是真的。
作者: wherezhang    时间: 2013-7-19 16:24
跟孔融让梨一个味儿。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3-7-19 16:30
悠悠 发表于 2013-7-19 16:24
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但说话的人,一定是(虚情)假(意)的。

您说得真好,姑且不论故事的真假和说话人的真假。真的要认识自己的内心,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承认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唯有把自己真实的剖析出来,才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作者: wherezhang    时间: 2013-7-19 16:31
本帖最后由 wherezhang 于 2013-7-19 16:46 编辑

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里也写到类似的疑惑,但是人家那个就不会这么虚伪。
见第8封信 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

作者: 爱睿02    时间: 2013-7-19 16:35
答:今天读者了。 高中时的习惯,顺手就这么延续了下来。。现在小子也继续在读者,也不担心他会如何如何,觉得读书还是跟着自己的心吧,冷暖自知。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3-7-19 16:38
哈,我经常评论文章的一句话就是:读者体。
作者: jyao005    时间: 2013-7-19 16:58
我上学的时候也特别爱看《中篇小说选刊》,《收获》,《当代》,《译林》之类的,好像还有文汇(上海的,具体怎么写忘了)萌芽,福建青年、辽宁青年、长篇小说选刊之类的。现在想想很不好意思,上课的书没劲看,所谓闲书看得不亦乐乎....找到同类了,握手!
作者: jyao005    时间: 2013-7-19 16:59
我怎么又碰上了衰神?
作者: 01012003    时间: 2013-7-19 16:59
每期读者都看,先从中间看起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3-7-19 17:33
读者N多年没看了,倒是经常买《特别关注》。XFN不高兴?不会吧,出去这么久还没开化啊?

这个微信的故事一看就是假的嘛。说这话的不是孩子是佛,哈哈。
反正我是不信的。
不过也不能一根抹杀读者,有些性灵小品还是能看看的。看各人的价值取向了。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3-7-19 17:55
最早的<读者文摘>是不是copy美国的一本同名杂志?
据我所知美国的那本同名杂志在美还是很受欢迎的。

前面那篇文章前几天也在微信看到有人转发,说实在扫了一眼,太假,懒得看完。说它是读者体是高抬了它。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3-7-19 18:18
珍爱生命,远离《读者》。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3-7-19 20:06
在《读者》还是《读者文摘》时,我是每期必看;当《读者》改为半月刊后,看得就少了。到现在,拿到书居然没有看下去的兴趣。

是《读者》变了,还是我变了?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3-7-19 21:01
子云 发表于 2013-7-19 20:06
在《读者》还是《读者文摘》时,我是每期必看;当《读者》改为半月刊后,看得就少了。到现在,拿到书居然没 ...

是人的认识在进步,让现在的孩子们看,他们可能也不会怎么看了,但那个年代是如此的流行。
作者: chenximom    时间: 2013-7-19 21:56
呵呵,真不好意思在这里发言,话说咱不是读者的粉丝,一共看的也顶不上一年出的期数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3-7-19 22:13
子云 发表于 2013-7-19 20:06
在《读者》还是《读者文摘》时,我是每期必看;当《读者》改为半月刊后,看得就少了。到现在,拿到书居然没 ...

我想是人进步了,以前的文章,觉得好,正好合着我们的思想和见识,其实也就是我一直认为的书缘,现在我们的心境,思想认识改变了,书如果还是不变的话,就渐行渐远了。
作者: xianyun0403    时间: 2013-7-19 22:34
今天没看,以往看的,不清楚现在的质量如何了。
作者: 胡卓悦    时间: 2013-7-19 22:59
这篇小短文,我看半天也看不到什么来,只感觉深深的假,矫情;是读者深了?还是我变弱智了?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3-7-19 23:36
所谓读者体的东西的流行,其实是很有文化渊源的。

中国的文化,就喜欢用故事去推论出所谓的道理。

比如古代的寓言。

再如后期的参禅。

一贯的特点是:编造事例进行捏造或夸大,然后在最后提出一个智商堪忧的却十分搞笑的结论。

以此来教导他人或励志。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3-7-20 00:16
举些例子:

《鲶鱼效应》

也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谎言

《鹰志》

无视生物学知识,完全胡编乱造,居然会有人看了说感动。

《红牌之死》

写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某党卫军军官俘虏了一个苏军游击队员。该游击队员以前是球场上的裁判,在某场球赛中向当年曾经是足球队员的军官出示过红牌。

文章写的很煽情,但是红牌规则是二战后才使用的,明显瞎编。

《你知道“辐照”吗》 宣传伪科学

《.登月转播中中断的三十秒》

说是美国人第一次登月后,让宇航员在电视转播中向全世界声明月球乃是美国人领土,其他人不得染指。然而那个美国宇航员处于良知,当众宣布月球属于全人类。于是电视转播被迫中断三十秒。

看着很煽情,是吧。文章刊出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影响很坏,后来航空知识上专门为此刊登了辟谣的文章。

该文章其实是一篇科幻小说,发表在美国某科幻小说月刊上。可是读者那帮SB编辑不加任何批语,当真事给发出来了。

《哈佛大学图书馆上的格言》

介绍了挂在哈佛图书馆非常励志的一些英文格言。其实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谎言,那些所谓格言,都是好事者瞎编的。稍微有点英文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其中毛病甚多

《斑羚跳悬崖》

该故事已经上了中学课本,名叫《斑羚的飞渡》,违背物理定律。

《夏令营中的较量》

流传极广的读者故事,儿教就转载过很多次,可惜全是瞎编的。

《宇航员之死》

也被选入了中学课本,可惜整篇文字都是胡编乱造。

……。

不说了,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读者体,都选上了语文课本,悲哀啊!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3-7-20 00:50
是《读者》的悲哀,还是教育的悲哀?

总而言之,是社会的悲哀?
作者: kickhair    时间: 2013-7-20 09:49
LP曾经是《读者》的忠实读者,看着她受着毒害而不自知,俺心何忍。于是,给她买了一套白话资治通鉴,她读了半本书后,就对俺说“把那些《读者》都扔掉吧”。
作者: jancy23    时间: 2013-7-20 19:24
现在都有电子版下载的。
作者: fnw2013    时间: 2013-7-27 12:54
咱来打酱油的~~~~~
已经N年没碰的收藏,见你们说起,想起来,去看一眼,可能和你们说的是不一样的东东
只记得好像是繁体字的,咱的很多繁体字就这么“看”懂了。。。。

[attach]6864[/attach]

RDch1a.jpg (100.74 KB, 下载次数: 0)

RDch1a.jpg

作者: daisy汐    时间: 2013-8-12 20:22
《读者》多少年都没有看过了,记得还是高中的时候常常看的了!
作者: selinazhu    时间: 2013-8-13 09:25
我读书的时候每期必买《读者》
作者: fnw2013    时间: 2013-8-13 17:57
helenminliang         + 10         你家的啊?太牛啦

@helenminliang
这个是老爸的收藏,后来我也跟着读,并把每一本都啃完再啃
可惜现在我的孩子却没能力读。。。。




作者: gardeniay    时间: 2013-8-27 23:33
现在真看得少了
作者: 悠悠    时间: 2013-8-28 09:28
fnw2013 发表于 2013-8-13 17:57
@helenminliang
这个是老爸的收藏,后来我也跟着读,并把每一本都啃完再啃
可惜现在我的孩子却没能 ...

他们现在学英语呢,且放着,以后说不定就要读了。我儿子现在也没兴趣没能力读这个呢。刚推荐了《兔之眼》和《老孩子的地球之旅》给他,反映还不错。
作者: Jackymami    时间: 2013-9-3 15:01
有时候经过书摊就会买一本看看,总有些文章还是不错的。
作者: Jackymami    时间: 2013-9-3 15:03
意林和读者我觉得都差不多呢,就是意林分好多版本呀,小学生的,还有什么文学作品的,反正一堆都不知道挑哪个版本了
作者: caomeiding    时间: 2013-9-30 16:05
我们的老师要求每个孩子都得买《读者》,作业就是看《读者》,还得批注,看得多,批注得多的就还表扬张贴。
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刚好是学生朗诵自己的作文,一听就是读者体,被评为好文,不知道孩子们在这样的教导之下,还能有多少自己真正的东西留下来。
作者: 文仔妈妈    时间: 2013-10-2 09:47
我还一直在想幸福娘给你看啥子大作了,原来是这篇啊,好恶心哦,不过《读者》我家是每年必订的,也有不那么恶心的文章,嘿嘿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4-1-5 14:15
似乎有点明白了我们小故事大道理的来源——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不知道是否有道理,只是忽然闪现这个连接
作者: jxkitty    时间: 2014-1-22 13:16
我一直看读者,现在还想给大儿子订读者的校园版呢
作者: yangran2002    时间: 2014-10-26 13:13
已经很久没有看读者了
作者: yangran2002    时间: 2014-10-26 13:19
已经很久没有看读者了
作者: sunhui1980221    时间: 2014-10-29 14:29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看,这几天我三年级的儿子也迷上了,挺好的,扩大视野。
作者: cexiho    时间: 2015-8-30 13:13
我以前常看,现也偶尔也给孩子看看
作者: 质量安全    时间: 2015-9-23 08:55
很多年没看过了,哪天买本来看看?其实现在好东西很多,不用特别拘于要看什么
作者: 美味冰激淋    时间: 2015-9-24 15:38
小时候还挺爱看读者文摘的,还有故事会,跟凤姐一个品味呢。
后来初中还是高中就不看了,都是心灵鸡汤,喝多了很腻的
作者: 舞016    时间: 2016-4-20 17:16
儿子五年级,这段时间刚开始看读者。买来我自己没看过,现在的读者不好吗。我回去翻翻看。
作者: xiaolong321    时间: 2017-1-23 11:59
好多年没看了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7-2-9 11:18
今天读者了
作者: zhoukangtb    时间: 2017-4-19 11:33
大学的时候经常读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