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帖】所谓早期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柔光宝宝    时间: 2005-3-23 03:43
标题: 【转帖】所谓早期教育”
没有重复吧?------所謂“早期教育”江岚 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先后为人父母,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时常谈起“早期教育”这个话题。但这些年轻的家长们对此的理解和具体做法,存在着令我吃惊的片面和偏颇。最常见的误区就是观念上把早期教育等同于启蒙智力开发;而在实践中又把启蒙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相关知识传授。这其实是对早期教育非常狭隘而片面的理解。  “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这个词在美国最早于19 世纪初随着幼儿园的设立而出现,其对象包括0-8 周岁的儿童。而很多家长的“早期教育”观念更倾向于针对0-3 周岁的婴幼儿,更接近“启蒙教育”。 近几十年来,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表明,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大脑的发育非常活跃,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换言之,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在这个时期实施目的明确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身心成长。但在教育问题上,“可行性”并不意味着“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既要考虑“可行性”,也必须考虑“妥当性”与“有效性”。就启蒙教育而言,其实施时机与内容,方法与程度都要求严格的相互配合,不是盲目的“拔苗助长”,更不是置对婴幼儿长远发展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于不顾的“强制性开发”。 很多家长对自己两、三岁的孩子能够认千余个字,或者能够准确回答简单的算术问题,或者可以背诵几十首唐诗等等皆津津乐道。然而上述的情形并非启蒙教育成功的例子,甚至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启蒙教育。因为虽然每个孩子发育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对于那些首先要求以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为前提的学习,比如阅读理解,数学逻辑,只有在孩子长到5-6 周岁时,大脑皮层才能发达到足以吸收并消化这些知识的程度。婴幼儿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将大人反复诵念的内容记下并复述出来,其过程的的实质不过是机械的记忆,和鹦鹉学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此类的机械训练是需要不断强化的,一旦这种强化停止,孩子很快就会忘记所学的内容。 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孪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在实验中,孪生子之一从出生后第48周起,每天作10 分钟爬楼梯训练。到第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 级楼梯。另一个孪生子从第53 周才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周以后,两个孪生子都可以自己爬到楼梯顶端,而不需要别人帮助。格塞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儿童的心理主要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在其身心发育完成之后才会产生该年龄段学习的主动性,而主动性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教育只能促进成长,不能改变成长的进程。在学习主动性产生之前施加的学习和训练,基本上是无效的。 和中国人一样,美国人也同样重视启蒙教育。然而他们的启蒙教育观念与中国人不同。他们更注重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与模仿的自由环境和宽松氛围,支持、鼓励孩子的探索,想象和创造。单向技能的强化训练和提前知识灌输都非常少见。而中国的家长大多注重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密集型的强迫学习和训练,以“乖孩子”和“有特长”为培养目标,其结果是孩子看起来似乎很聪明,也很懂事,但他们普遍心理上依赖性很强,动手能力很差,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独立生活能力会明显不足,且容易出现不想得到什么,也不想成就什么的心理倾向。 不可否认,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本身蕴涵着巨大的智力价值。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任何知识用任何方法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都必然会促进其智力发展。那些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学业知识,会因孩子无法理解而失去其促进智力发展的意义。事实上,早有对各种早期教育方案效果的追踪研究表明,提前知识传授如读写算训练的效果其实很有限,大约只能够持续到小学4 年级左右。不仅如此,提前知识灌输还会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挫伤他们的求知欲,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如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凯茨定义的“习得性愚蠢”──无力驾驭新知识和随之而来的自信心丧失。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可见在实施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和知识灌输,乃是一种急功近利,盲目短视的做法。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这种整体素质是包括乐观进取、独立自主、勇于创造、具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品质的总和。启蒙教育应该在培养整体素质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形成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组成的综合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体魄强壮、心智健全和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的人材。那么,怎样才能在实施启蒙教育的过程中达到上述的目的呢? 首先,作为主要施行者的家长们,应该检查、调整自己实施启蒙教育的心态。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已经成为独立的个体。他们年龄虽小,但已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于成人,不能把成人的想法、愿望强加给孩子,应当给孩子以足够自由和广阔的空间去选择、想象与创造。如果希望通过教育下一代来消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某些遗憾,有意识地制造自己人生的翻版,补充,或延续,由此得到一种替代满足,这是自私的心态;如果为了急于要让孩子有所表现,而刻意给他们才艺方面的强化训练,这是虚荣的心态。抱持类似心态的父母往往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求好心切,硬性给孩子规定学习任务,甚至剥夺他们玩耍游戏的时间,结果是事与愿违,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其次,要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婴幼儿潜能的早期开发,把这个时期的发展与教育放在孩子的终身发展过程中去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施教的尺度,按步就班而不急于求成。就0-3岁的婴幼儿来说,启蒙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体能训练:顺应孩子身体的自然发育状态,引导孩子进行爬行、站立、走路和手的抓握等动作练习,锻炼其四肢相互配合,大脑与四肢配合的协调能力。 2)语言训练:语言的听与说部分最主要是婴幼儿时期在家庭内奠定基础。家长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时(包括讲故事,唱儿歌),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声音的节奏快慢,以及发音的准确度及清晰度。更要不时停下来观察和诱导孩子的反应,鼓励他们从被动地接受语言到主动的表达语言。 3)认知训练:给孩子提供色彩鲜艳的玩具和音乐游戏,带领他们到经常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去学习,给予孩子丰富的感官刺激,发展其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诱导和鼓励他们观察和摸索的主动性。 4)情绪和操守启蒙: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控制,自我调整,自重而重人,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尽早形成相对稳定的作息规律,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有助于增加他们心理的稳定,避免行为失当。 5)独立能力训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生活自理能力开始,几个月大时便开始教他们自己抱着奶瓶吃奶,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学会自己穿衣服,穿鞋袜,进而帮助大人作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6)社会能力训练:为孩子提供与同龄夥伴相处的机会,或利用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孩子通过生活经验的直接累积来学习如何与人分享或合作等社会技巧,培养他们对自身行为和对团体的责任感。 第三是要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需要、发展特点出发,教育方法以启发兴趣为主,因势利导。既定的标准不宜过高,避免拿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和周围的同龄儿童作比较,无论孩子是否能够达成目标,其学习过程中任何努力的尝试都值得鼓励和肯定。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孩子认识和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建立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者对孩子不变的期许。按照国际21世纪委员会的观点,判断“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font color="darkred">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不够成功甚至是失败的。正如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真正认识这一点,才能使启蒙教育走上科学而有效的轨道。  <img src="http://web.wenxuecity.com/images/pixel_trans.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qianqianmama    时间: 2005-3-23 06:42
柔光宝宝+-->引用:柔光宝宝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者对孩子不变的期许。按照国际21世纪委员会的观点,判断“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font color="darkred">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不够成功甚至是失败的。正如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真正认识这一点,才能使启蒙教育走上科学而有效的轨道。
说得好,早期教育的理论家,实践家,都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泛泛空谈,误导家长,是无耻的行为。
作者: 大风的爸爸    时间: 2005-3-23 15:18
好帖子怎么能不顶,想看的就是这种指导性的文章,加威望!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3-23 15:38
难得一见的有实际价值的文章,感动!!!
作者: 小猪笨笨    时间: 2005-3-23 15:52
好文章!支持!
作者: 猴头    时间: 2005-3-23 22:26
可惜好文却看得人不多
作者: 大风的爸爸    时间: 2005-3-23 22:38
二哥+-->引用:二哥 可惜好文却看得人不多
如果贴主将主题改为‘早教陷阱大揭密’浏览量一定翻翻,
我们发贴的宗旨是:“不求最好,但求最多”
作者: 琪琪妈    时间: 2005-3-23 22:50
好文章!
作者: 柔光宝宝    时间: 2005-3-23 23:46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如果贴主将主题改为‘早教陷阱大揭密’浏览量一定翻翻,我们发贴的宗旨是:“不求最好,但求最多”
晕啊。赶不上潮流了。还是不哗众取宠的好。为了孩子,踏踏实实学习吧。
作者: 大风的爸爸    时间: 2005-3-23 23:59
柔光宝宝+-->引用:柔光宝宝 晕啊。赶不上潮流了。
还是不哗众取宠的好。为了孩子,踏踏实实学习吧。
也是,看了这贴最大的感受就是,为孩子积德,不当自私的家长,不做虚荣的父母。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24 01:19
谢谢柔宝转载的好帖子
作者: Qmom    时间: 2005-3-24 04:42
柔光宝宝+-->引用:柔光宝宝
按照国际21世纪委员会的观点,判断“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font color="darkred">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不够成功甚至是失败的。
太好了,和我想的不谋而合。
我觉得“最初的教育”以此为目标,作家长的自然会避开很多急功近利的事情了。

儿子的幼儿园每天有很多读书的时间,我就发现每次去接他时,班里的小朋友们都
爱抱着书,象抱着自己的娃娃、火车那样。有时候,他们愿意把书递给我,并和我
说上一两句书里的故事。。。这间幼儿园真的很少强调要教孩子什么(TODDLER班)。
如果说她们很重视什么的话,那就是SAFE,FEELING 和 READING了。Growing Readers是
幼儿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There are many little ways to enlarge your child's
world. Love of books is the best of all.她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于
儿子这么大的孩子,幼儿园从来不教孩子如何去读,而是把读书做为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快乐的事情来玩,让孩子热爱读书。

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爱读书,而爱读书的人还会愁他不会读书?

我特别欣赏这种用爱栽培的养育孩子的方式。
作者: 亦璞父亲    时间: 2005-3-24 08:46
好贴,今后我将依照这些来进行早期教育。
作者: 老天自有安排    时间: 2005-3-24 10:45
很有道理的一贴
作者: 萌芽    时间: 2005-3-24 13:16
好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24 13:24
thanks.
作者: cypp    时间: 2005-3-24 14:14
谢谢。。
作者: pharmacist    时间: 2005-3-25 10:51
再顶顶, 别让它沉下去了
作者: xieziwang    时间: 2005-3-25 18:51
特殊工作关系,好文章我都先下来慢慢看。见谅。
谢谢!
作者: china_baby    时间: 2005-3-27 11:11
好,如果能加点更细的方法就更好了05
作者: lpyllllll    时间: 2005-3-28 11:04
哇,,看了,,,很好,,,
我正在找这方面的资料,,
还有吗,,载发!
作者: feifei0725    时间: 2005-3-28 20:26
好文章,已收藏了.
作者: 暄宝宝    时间: 2005-3-29 09:44
谢谢楼主,是篇好主章,很有指导性.也谢谢12楼所讲的那句话:'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爱读书,而爱读书的人还会愁他不会读书?'
作者: dingdm    时间: 2005-3-30 09:57
很有启发,希望楼主继续发些这方面的贴子,更具体、更有指导性点。
作者: 棠棠妈    时间: 2005-3-31 17:12
很受启发,谢谢
作者: wangwanxu    时间: 2005-4-1 00:13
谢谢!已收藏.
作者: joyce_zhou    时间: 2005-4-1 10:52
的确是好文!
顶!
作者: 菲儿妈咪    时间: 2005-4-1 11:43
有道理,但只是阐述了思维能力和兴趣动力的重要性.对于大脑潜能的开发忽视了,我认为6岁之前在大脑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成熟之前给以充分的良好的刺激是必须的.为什么狼孩被人类带到人类社会后不能适应?为什么一个婴儿没有天生的视力障碍却因为眼睛给缠上纱布数日而终生失明?为什么一个卧床数年的人会失去行走能力?为什么我们长期用电脑,手写字也不会写了?这些都是生理上的用进废退.
我想不管是通过闪卡或其它方法给孩子适当的刺激,并非是需要她以后拥有超常的一目一页的能力,也不是需要她能比一般人背更多的诗词,而是希望她的记忆力能得到开发和巩固.其实创造力和思维是离不开良好的记忆力的.如果你的脑中空白一片,你靠什么来思维,来创新?!
为什么我们要给以尽量多的刺激,因为孩子的喜新厌旧,她会的,她玩熟的她就不再感兴趣,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给她新的知识以引起她的兴趣,进而能促进她的大脑发育.
所以我认为好的早期教育是上篇文章所述的内容加上一点:趁早给孩子大量的讯息,刺激小孩的大脑发育.(这些讯息可以是书本的知识,可以是人际间的交往,可以是大自然的接触,可以是艺术的熏陶等等)
作者: sgz519    时间: 2005-4-1 13:14
好啊,说的挺好
作者: 菲儿妈咪    时间: 2005-4-1 13:30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从思维方式来简单讲,是三个阶段递进的:这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会更好?

三岁之前属于"这是什么?"阶段;三--六岁属于"为什么?"较多阶段;六岁以后可能会较多出现"怎样做会更好?”的思维.

当然六岁之前的阶段只是侧重不同而已,可能会三种思维都会存在.因为我从我女儿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时她能想:怎样做更好,虽然她两岁还不到.六岁以后,如果是有求知欲和创造欲的人,肯定拥有这三种思维习惯.
作者: baiyang    时间: 2005-4-1 19:20
言之有理。谢谢!
作者: jefflee    时间: 2005-4-1 21:13
05

谢谢!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5-4-2 04:54
正确的早教。
作者: wilsonleecc    时间: 2005-4-4 11:10
11cfghsdf
作者: heqishu    时间: 2005-4-8 21:58
我认为为这是一个手段与目的的问题,只要在实施早教的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己两者的关系,就不会犯不能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的错误。
让我们都能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吧!
作者: qh-angel    时间: 2005-4-9 12:33
很好的文章,如何让孩子爱读书
作者: skhxh    时间: 2005-4-9 21:12
--------------------------------------------------------------------------------

好帖子怎么能不顶,想看的就是这种指导性的文章,加威望!谢谢!
作者: zcy1571    时间: 2005-4-9 21:28
好文章。谢谢了。
作者: 我来自未来    时间: 2005-4-9 22:41
好文章,顶
作者: 凡凡娘    时间: 2005-4-13 12:43
值得思索
作者: tuliplin    时间: 2005-4-13 13:36
觉得早教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作者: njlhzh    时间: 2005-4-16 09:01
好文章!支持!
作者: wpopw    时间: 2005-4-23 23:46
实打实的好文章!
作者: t9981    时间: 2005-4-28 09:02
真是好文章顶起来!
作者: echen    时间: 2005-4-28 15:01
顶啊!讲的不错!花大价钱,走后门也要上贵族学校的家长随处可见哦!哈哈!
作者: 铭儿妈    时间: 2005-4-28 15:58
好帖子,收藏,慢慢读
作者: shixuezhong    时间: 2005-4-28 16:05
有道理.
作者: 摇啊摇    时间: 2005-5-24 16:01
值得思考!
作者: ljk    时间: 2005-5-25 09:55
十分赞同。
作者: LOVEHOME    时间: 2005-5-25 12:49
很好的文章呀!在看了一大堆这样那样的论调后,有点晕了,看了后我有种拨开迷雾看见暑光的感觉呀! 谢谢!要是能给些具体建议就更好了:)
作者: 隔世烟花    时间: 2005-5-26 21:55
顶!
我也想为自己的宝宝提供有助他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是最终的目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做?
作者: Odys    时间: 2005-5-26 22:54
按照国际21世纪委员会的观点,判断“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
想开个家庭会议讨论讨论早教的目标,找到答案了。开会统一统一认识,嘿~~~
作者: cuppersmummy    时间: 2005-5-26 23:02
xiexie
作者: sally-zhang111    时间: 2005-5-27 09:05
楼主提出启蒙教育中认知训练的一些方法,是不是可以加上闪卡的训练呢?
据杜曼的研究结果,这可以刺激幼儿大脑发育
作者: jasmine_wxy    时间: 2005-5-28 07:50
的确是好文章!!!
作者: szyang05    时间: 2005-5-29 06:25
写的好,让我们当家长的头脑冷静冷静
作者: Odys    时间: 2005-5-30 19:31
sally-zhang111+-->引用:sally-zhang111 楼主提出启蒙教育中认知训练的一些方法,是不是可以加上闪卡的训练呢?
据杜曼的研究结果,这可以刺激幼儿大脑发育

看到这些调调心头就总觉得堵
客观科学地认识教育的观点方法的精髓总是敌不过愚昧;
平和、冲正的心态总是敌不过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
作者: 美好的心愿    时间: 2007-8-15 15:04
我觉的柔光宝宝和菲儿妈咪都讲的都有理
作者: happykangkang    时间: 2007-8-18 13:04
好贴,顶一下,让大家都能看到.
作者: HPPH    时间: 2007-8-20 09:44
难得一见的好贴,支持一下!希望还能看到这类好贴。
作者: liur0835    时间: 2007-10-25 16:53
好 不错 支持支持
作者: random98    时间: 2008-4-29 14:47
ding ding ding
作者: pixiehh    时间: 2009-12-8 11:44
"4)情绪和操守启蒙: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控制,自我调整,自重而重人,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尽早形成相对稳定的作息规律,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有助于增加他们心理的稳定,避免行为失当。
"
太重要!做起来也很难!
作者: 筱淇妈妈    时间: 2009-12-11 21:32
好文章!支持!顶一个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