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hao+-->引用:jerryhao ---老:Victor, 让你来选学《三字经》和玩游戏,选什么?
---V:《三字经》。
---老:你当真?
hahaha 评语就两个字“悲哀”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我之所以讲悲哀,是因为看着孩子的天性被磨灭,看着他们说话不再闪光,而是按照大人的好恶为标准,看着他们已经拥有了超出其年龄的早熟。
每个人都知道让孩子远离激素产品,避免孩子生理的的早熟,可是做父母的都恨不得孩子心理上的早熟。是不是这样父母就可以省心一些了呢?上面的那些回答是不是让各位特别开心呢?
让孩子那么小就学会说一些违心的话语,除了“悲哀”两个字,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我们的主流学校在培养圆滑市侩的学生,现代私塾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宿命,孩子没有错,作孽的是谁呢?
huge57+-->引用:huge57 在英语角,有孩子做错什么,就有孩子会引孔子的话说:“过,则无惮改。”悔改吧,别空悲哀了!
可口可乐+-->引用:可口可乐 这些都是真的吗?!有点夸大了吧!
huge57+-->引用:huge57 为“悲哀”再注: 有人认为,幼儿读经,所读自己不懂,还要背一大堆连其家长也不懂的东西,于是而感到悲哀; 有人认为,幼儿除了玩,本该什么都不懂也不会喜欢,如果有孩子偏说能懂而且还很喜欢,他便认定这些孩子已被拔苗助长过,已失去了童心,即便孩子想说一边玩一边学也不成,于是他也颇有理由地感到悲哀; 可是孩子们却照样玩得开心,却照样学得开心。在英语角,有孩子做错什么,就有孩子会引孔子的话说:“过,则无惮改。”悔改吧,别空悲哀了!
jerryhao+-->引用:jerryhao 首先说,袁博士楼顶的话我是坚信不疑的,否则就不会悲哀了
其次,从袁博士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袁博士也不敢于否认玩是孩子的天性。
袁博士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一边玩一边学,很好,但是要是孩子一边学一边玩他就要大光其火了。这就能推导出孩子已经在变为学习的机器了。正因为这种要求,孩子才有了这种回答:老:Victor, 让你来选学《三字经》和玩游戏,选什么? V:《三字经》。
我悲哀的就是这种回答,所以袁博士上面那些认为,不知因何而推,似乎不同意他这么做,就是大逆不道,是不对孩子进行培育了,不得了,袁博士已经成为真理的化身了!
绮园真是一个好去处,建议袁博士既然爱好古文,无妨在绮园教孩子读一读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一定很影江南之景,很优美的。让孩子也知道“病梅”是如何遭了毒手摧残的,个性是如何磨灭的,一株株正直、茂密的健康梅树是如何整治成了扭曲、欹疏的病梅的。但愿那一天,孩子对你说,要“毁其盆,……,解其棕缚”那简直是大幸了!
huge57+-->引用:huge57 ——可以聊备一说,名之为:树大了自会直。可我更相信:养不教,父之过。与不琢,不成器。
jerryhao+-->引用:jerryhao 说得好,这才说明了我们分歧所在。
袁博士信奉传统,因此处于为君、为父、为师的层面上,孩子是一块璞玉,由您不断的雕琢,稍一疏忽,便染上了尘埃。我真搞不懂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是怎么讲的,看来人性天生是恶的,因此要不断的教育。做父亲的自然是高高在上,为一代匠师也。
本人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所以鼓吹与孩子的之间平等和独立。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我的育儿理念随孩子一起成长。我努力关注孩子的一点一滴,和他欢乐,和他分享。用自己的经验,作为孩子成长的参照。从来不敢说自己比孩子高明,反倒经常被孩子反照出自己的虚伪和懦弱。
充其量就是一个大孩子吧,谈论教育自然无法和博士相媲美了,惭愧惭愧。
引用:<<!--quote1-->老:Victor, 让你来选学《三字经》和玩游戏,选什么? V:《三字经》。
天问+-->引用:天问 远到孔融让梨,近到这个,我们忠诚的把虚伪和伪善一代一代传下去。
孩子并没有错,他们只想得到友善和关爱。
天问+-->引用:天问 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应该问孩子,比如: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很多孩子很快就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妈妈问就回答妈妈,爸爸问就回答爸爸,如果一起问,就回答都喜欢。 有时候我们会不小心的问出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更是仅仅为了开心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了解,这时候,孩子只有一个选择:说违心的话。
弹铗长歌+-->引用:弹铗长歌 这个论坛里的早教家长真奇怪!!! 一定要让别人的家长不早教才甘心. 个人认为袁博士做的很好.典型的慈父,为什么还有那么些人追着他板砖挥舞呢?
jerryhao+-->引用:jerryhao 这个说法很怪,完全不是就事论事的态度。
袁博士做得再好,有大家认为不恰当的照样可以说。
你做得再差,说得有道理的大家也会支持你。
袁博士把这些贴出来就是来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不是单要大家吹捧他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接受大家的吹捧,袁博士就会留在“成长论坛”了,哪里大多是袁博士的追随者。
所以袁博士选择在这里发,自有他的道理,你那种把人分为“好人、坏人”,只问人不问是非的做法,比起袁博士来,真的是差得太远了。
弹铗长歌+-->引用:弹铗长歌 看到你的回帖,我笑了。 知道我为什么笑了,那是因为你指鹿为马的功夫又高明了一点,如果你那个所谓的辩手榜要在添一个名额的话大概就是你吧? jerryhao---移花接木.善于给人罗列莫名其妙的罪名.然而这些恰恰是你自己擅长的. 可能你忘了,我要提醒下你. 曾经有那么一个人以把别人赶出这个论坛为乐,还很自豪,这么一个可鄙的人有资格说一个发表了一些意见的人吗? 顺便再说一句:为什么我从不回你和2008的贴,你知道吗?也许你很清楚.
jerryhao+-->引用:jerryhao 袁博士信奉传统,因此处于为君、为父、为师的层面上,孩子是一块璞玉,由您不断的雕琢,稍一疏忽,便染上了尘埃。我真搞不懂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是怎么讲的,看来人性天生是恶的,因此要不断的教育。做父亲的自然是高高在上,为一代匠师也。
阿门+-->引用:阿门 [quote]jerryhao+-->引用:jerryhao 袁博士信奉传统,因此处于为君、为父、为师的层面上,孩子是一块璞玉,由您不断的雕琢,稍一疏忽,便染上了尘埃。我真搞不懂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是怎么讲的,看来人性天生是恶的,因此要不断的教育。做父亲的自然是高高在上,为一代匠师也。
tanxin2000+-->引用:tanxin2000 国学道理太多,实证太少.我以为国学中看似真理的大道理可以少讲,多说些实例.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我之所以讲悲哀,是因为看着孩子的天性被磨灭,看着他们说话不再闪光,而是>按照大人的好恶为标准,看着他们已经拥有了超出其年龄的早熟。 这好象是你的主观臆想. 你不让孩子学也是在替孩子做选择. 和那些让孩子学的 是1跟绳上的蚂蚱. 我比较倾向于那个"自然学习"的论调.对孩子来讲,古文,现代文,英文,俄文,爱斯基摩文,猪叫,猴鸣,犬吠本没有太大的差异. 丢猪圈里就是猪孩,会猪文. 你不觉得猪文很难学么? 不信你学学看.
jhbfx+-->引用:jhbfx jerryhao:能问一下,你有孩子吗?
huge57+-->引用:huge57 为“悲哀”再注:
就有孩子会引孔子的话说:“过,则无惮改。”悔改吧,别空悲哀了!
我很生气+-->引用:我很生气 老子说:放屁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查一下我的帖子,就会有结论
jhbfx+-->引用:jhbfx 前面的那个朋友,问你是否有孩子,是因为讨论儿童的话题,必须以爱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如果没有这个基本点,所谓讨论就是耍贫嘴了。
前面,你以吸毒能打比方,应该是脱离了爱的基本出发点。
就是父母自己吸毒的人,大多数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吸毒的。
而湖南、四川等地方的南方人,是不会反对自己孩子吃辣椒的,这也是基于爱的角度。
禽和兽,都有爱孩子的本能,这是天性。
如果一个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是基于爱的考虑,那就禽兽不如了。
天问+-->引用:天问 jerry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这里尽人皆知,对于两楼如此言论,嘿嘿。
jhbfx+-->引用:jhbfx 前面的那个朋友,问你是否有孩子,是因为讨论儿童的话题,必须以爱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没有这个基本点,所谓讨论就是耍贫嘴了。 前面,你以吸毒能打比方,应该是脱离了爱的基本出发点。 就是父母自己吸毒的人,大多数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吸毒的。而湖南、四川等地方的南方人,是不会反对自己孩子吃辣椒的,这也是基于爱的角度。 禽和兽,都有爱孩子的本能,这是天性。如果一个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是基于爱的考虑,那就禽兽不如了。
imsistercat+2005-12-18 14:34-->引用:imsistercat @ 2005-12-18 14:34 Jerryhao你还怕我吃掉你吗,你为什么总是和我Daddy唱反调,要是你还要唱反调我就吃了你。你可别生气,我只是开个玩笑。
imsistercat+2005-12-19 13:16-->引用:imsistercat @ 2005-12-19 13:16 你前几天说不敢跟我交朋友,现在要帮我收拾我Daddy,这不很矛盾?是真心交朋友,还是存心挑拨?
imsistercat+2005-12-19 15:47-->引用:imsistercat @ 2005-12-19 15:47 谢谢你给我加分,但是我告诉你:我们小孩其实也有不喜欢读经的,但我却喜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