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卡尔维特虽然写书讲他父亲的 成功培养,可是为什么他没有同样用此法培养他的儿 [打印本页]

作者: lianganfan    时间: 2005-3-10 15:59
标题: 卡尔维特虽然写书讲他父亲的 成功培养,可是为什么他没有同样用此法培养他的儿
你们好,我是贵论坛的忠实读者, 因为上网不方便打汉字很少发言。 我本身跳级16岁
上大学,在当时我的父母好像很让其他家长羡慕。但是现在看来对我个人而言早教
避大与利。即使卡尔维特虽然写书讲他父亲的 成功培养,可是为什么他没有同样用
此法培养他的儿子呢?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5-3-10 16:32
很感谢您的发言,很想听听您以切身体验告诉我们早教弊大于利。我家宝宝还很小,早教做得并不多,自身也很矛盾要不要教,怎样教,教什么。您能跟我们简单说说吗。

书是卡尔维特的爸爸写的,小卡没写早教的书。
作者: 音乐战士    时间: 2005-3-10 16:37
07
07
作者: zgl    时间: 2005-3-10 16:38
lianganfan+-->引用:lianganfan 你们好,我是贵论坛的忠实读者, 因为上网不方便打汉字很少发言。 我本身跳级16岁上大学,在当时我的父母好像很让其他家长羡慕。但是现在看来<font color="navy">对我个人而言早教<font color="navy">避大与利。即使卡尔维特虽然写书讲他父亲的 成功培养,可是为什么他没有同样用此法培养他的儿子呢?
<img src='images/smiles/confused.gif' smilietext=':confused:'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nfused:' />   .......
作者: lianganfan    时间: 2005-3-10 16:58
Hi all,

Thanks fo your reply. I would like to talk to anyone here about my expirence if any one can give me contact number to [url=mailto:lianganfan@hotmail.com">lianganfan@hotmail.com[/url]. I can also give you my contact if you want to call me. I am too slow to type anything.

Thanks so much!
作者: gaohua    时间: 2005-3-10 17:13
路过,支持
作者: bump    时间: 2005-3-10 17:17
能说多一点你的故事吗?比如你为什么觉得避大于利?好让大家多学习。
作者: lianganfan    时间: 2005-3-10 19:05
生理年龄是不能改变的,无论智力多么突出。
70岁和75岁可能差不多, 1岁和2岁可差多了。
起跑快不一定一生第一。有比智力方面更多方面需要培养。
Sorry I can not type much.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5-3-11 13:32
>在当时我的父母好像很让其他家长羡慕。但是现在看来对我个人而言早教避大与利。

当多年以后,你愿意用什么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作者: 阳阳妈妈爱阳阳    时间: 2005-3-11 13:43
“起跑第一,一生并不一定第一”希望楼主能再得详细点,让我们好参考
作者: 凝眸的天空    时间: 2005-3-11 13:51
你认为你哪些方面的培养欠缺了?能说说吗?弊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作者: lfh78    时间: 2005-3-11 14:05
小卡写过一本书,是关于他爸爸对他的教育的,其中包括对他父亲一些教育方式的纠正。可以算是早教方面的书吧?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11 14:42
老卡尔。威特就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的人,而非某个方面的学者(从其书中看他好象比较反感学者的学究氯),如果拿到哲学博士后坚持研究数学,估计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数学家。至于小卡尔威特的儿子不成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卡尔威特自已是名人而没有太多精力教育儿子(如果是也可以反过来证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看老卡尔威特的书可以感觉得到他是花了太多精力在其儿子的教育上了。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感得不成功,是你失去了自己最大的爱好还是自己的性格有缺陷(对不起,恕我无理了)?
作者: 楚楚妈    时间: 2005-3-11 14:53
不错,不错!
作者: lianganfan    时间: 2005-3-11 14:58
性格有缺陷.总跟 比自己大2-3岁的同学在一起, 变成下意识的接受别人指挥的个性。进入社会
后这年龄的优势就变成彻底的劣势了, 当然这是对我自己而言。
我的孩子2岁多了,我也教她,只是没有目的性,但决不会让她早上一天学, 没必要同大孩子竞争。
作者: lianganfan    时间: 2005-3-11 15:04
小卡尔之后的那么多小小卡尔呢?早教既然这么好,卡尔家族不是世代相传的天才家
族了?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11 15:37
你这个念头在我刚看完他的书后一模一样。
最近在我自己对儿子实施一段时间早教后才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注意力又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要有很大的耐心和爱心。或许卡尔的后代没有重视老卡尔的理论,或许他们在实际执行时没有那么大的耐心。

关于你自己,我的感觉是你的早教范围太小了,可能你父母实际上对你进行的是应试教育。你在其它方面是落后于同学的,所以才有自卑感。(个人感觉,请别见怪,希望能一起探讨,别让我们的孩子走不正确的路。)
作者: 显娴    时间: 2005-3-11 15:58
lianganfan+-->引用:lianganfan 性格有缺陷.总跟 比自己大2-3岁的同学在一起, 变成下意识的接受别人指挥的个性。进入社会
后这年龄的优势就变成彻底的劣势了, 当然这是对我自己而言。
我的孩子2岁多了,我也教她,只是没有目的性,但决不会让她早上一天学, 没必要同大孩子竞争。
楼主谈的这个方面确实是个问题,我觉的还是主要跟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够完善有关系,到现在位置没有重视天才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这样的儿童有很多,他们只能跟着比自己大很多的普通学生上课,老师也不能照顾这一小部分同学的心理成长.
我觉的早早完成学业早早踏入社会不一定是件坏事啊,想我们这样的普通学生24-26毕业了,还没反映过来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性接着面临的就是生育问题.......
作者: lianganfan    时间: 2005-3-11 16:15
阿门+-->引用:阿门 你这个念头在我刚看完他的书后一模一样。
最近在我自己对儿子实施一段时间早教后才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注意力又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要有很大的耐心和爱心。或许卡尔的后代没有重视老卡尔的理论,或许他们在实际执行时没有那么大的耐心。

关于你自己,我的感觉是你的早教范围太小了,可能你父母实际上对你进行的是应试教育。你在其它方面是落后于同学的,所以才有自卑感。(个人感觉,请别见怪,希望能一起探讨,别让我们的孩子走不正确的路。)

当年响应邓小平的号召“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早早大学毕业的有的是, 科大少年
班就有多少!问问他们多少人愿意自己的孩子走当年自己走过的路?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11 16:59
谢谢 lianganfan提供的宝贵经历。我们早教的目的是什么确实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是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考上科大少年班?
我想老卡尔的全面教育应该是我们的方向,但有一点我是完全不赞成他的行为的,就是他给孩子的选择权利太少了,看了他的书后我一直遗憾小卡尔没能成为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我想这与他对小卡尔的过份关注及对学者的反感有关。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3-11 17:38
显娴+-->引用:显娴 楼主谈的这个方面确实是个问题,我觉的还是主要跟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够完善有关系,到现在位置没有重视天才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这样的儿童有很多,他们只能跟着比自己大很多的普通学生上课,老师也不能照顾这一小部分同学的心理成长.
我觉的早早完成学业早早踏入社会不一定是件坏事啊,想我们这样的普通学生24-26毕业了,还没反映过来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性接着面临的就是生育问题.......
现在大学里有少年班,小学、中学有试验班,里面不见得都是什么天才儿童。就是把目前的课程压缩在短时间内完成,老师、学生、家长都要跟着赶进度,累得很!我一向认为天才决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即便是天才受这样的教育也会被扼杀掉!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11 19:32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认为那个小卡的书是伪书。

问题提得特别好,类似的问题好有很多:为什么那些中医只给别人看病,自己和家人病了反倒去看西医?为什么很多生产食品的人都卖给别人吃,自己却不吃?

哈哈,开个玩笑,不过很多看起来不错的东西,对接受者却无疑是灾难,尤其是教育孩子这个问题,早期我转过一篇文章,也是讲类似事情的。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25689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5-3-11 19:46
>我的孩子2岁多了,我也教她,只是没有目的性,但决不会让她早上一天学, 没必要同大孩子竞争。
我搞错了,还以为你还在读书呢。抱歉,抱歉。

感谢分享你的体验。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3-11 21:07
jerryhao+-->引用:jerryhao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认为那个小卡的书是伪书。

问题提得特别好,类似的问题好有很多:为什么那些中医只给别人看病,自己和家人病了反倒去看西医?为什么很多生产食品的人都卖给别人吃,自己却不吃?

哈哈,开个玩笑,不过很多看起来不错的东西,对接受者却无疑是灾难,尤其是教育孩子这个问题,早期我转过一篇文章,也是讲类似事情的。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25689
你怎么有这么多生动的例子,说得好!

不过,楼主似乎有些以一代全,那些早成材的人,每个都不一样,不能将“听别人指挥的个性”归罪于早材,更不能归罪于早期教育,但你的情况可以让大家有更多的认识!
作者: 弹铗长歌    时间: 2005-3-11 21:34
老卡,我以为他培养孩子的目标有问题。

不管他如何在书中否认,我个人认为他是在培养孩子的目标是培养神,这个不可取。

培养孩子的目标,个人认为:应当是培养一个自由,平等,快乐的人。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5-3-13 13:58
很感谢楼主打国际长途与我们这样的普通妈妈分享她的亲身经历,由于太忙所以星期五通话之后到现在才有空发言,概括一下有下面几条。
1、非常感谢楼主的真诚与大度。可能得因为父母早期教育和自己的聪慧,楼主16岁就上大学,现又在国外工作,应该是很受人羡慕,但是楼主却挺身而出告诉我们,早教弊大于利,这种自我反思与实话实说的精神真的让我挺感动的。
2、应楼主之托,把她的一些观点集中反馈一下,与各位家长分享(因她打汉字很不方便)。
(1)楼主对自己孩子的早期教育抱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小孩子感兴趣就教,不感兴趣就算。对坛子里家长的早教也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就她自身的经验来看,早教让她很早掌握学校所教的知识,不跳级必然不能认真听讲,所以小学直接上了六年级,这样她一直与比他大三到四岁的同学一起学习与生活。跟同龄人比,她超前了三到四年,但是人生是很长的,这三到四年的时间并没有必要,反而造成她一直与比她大三到四岁的人一起竞争,在学业上她不比他们差,但是学习并不是全部的,学习之外的东西必须由经验积累,所以她不主张目的性很强的早期教育。
(2)楼主特别反对的是让孩子早上学或是跳级。她觉得成绩并不会因为小而跟不上,但是学习之外的东西比如生活问题、就业问题由于年龄太小而无法与同班同学交流。因为相差两三年,生理和心理发展毕竟无法跟上同班的同学,别的同学也并不会把她引为知己,所以除了学习之外,其它的东西只能听其它同学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从属心理,这种气质从根本上影响自己发挥所具有的才能。
(3)幸福应该是小孩子自己感到幸福。楼主与跟她相同经历的早慧儿童有许多交流,如果有再来一次的可能,他们大都选择不跳级、不早上学,而是与大家一样自然成长。
(4)做出成就的,并不都是早慧儿童,一个心理、生理、学识都健康发展的人更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厚积薄发做出成绩。所以楼主认为从这些方面来看早教弊大于利。
3、上面是就与楼主通话后的收获,尽可能尊重楼主原意,但免不了带上个人色彩,仅供参考。如有出入,楼主可电话与我联络,工作日8:30——16:30均可,随时可以更正以便更好表达您的原意。与您通话受益非浅,再次表示感谢!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13 14:18
如果+-->引用:如果 很感谢楼主打国际长途与我们这样的普通妈妈分享她的亲身经历,由于太忙所以星期五通话之后到现在才有空发言,概括一下有下面几条。1、非常感谢楼主的真诚与大度。可能得因为父母早期教育和自己的聪慧,楼主16岁就上大学,现又在国外工作,应该是很受人羡慕,但是楼主却挺身而出告诉我们,早教弊大于利,这种自我反思与实话实说的精神真的让我挺感动的。2、应楼主之托,把她的一些观点集中反馈一下,与各位家长分享(因她打汉字很不方便)。(1)楼主对自己孩子的早期教育抱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小孩子感兴趣就教,不感兴趣就算。对坛子里家长的早教也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就她自身的经验来看,早教让她很早掌握学校所教的知识,不跳级必然不能认真听讲,所以小学直接上了六年级,这样她一直与比他大三到四岁的同学一起学习与生活。跟同龄人比,她超前了三到四年,但是人生是很长的,这三到四年的时间并没有必要,反而造成她一直与比她大三到四岁的人一起竞争,在学业上她不比他们差,但是学习并不是全部的,学习之外的东西必须由经验积累,所以她不主张目的性很强的早期教育。(2)楼主特别反对的是让孩子早上学或是跳级。她觉得成绩并不会因为小而跟不上,但是学习之外的东西比如生活问题、就业问题由于年龄太小而无法与同班同学交流。因为相差两三年,生理和心理发展毕竟无法跟上同班的同学,别的同学也并不会把她引为知己,所以除了学习之外,其它的东西只能听其它同学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从属心理,这种气质从根本上影响自己发挥所具有的才能。(3)幸福应该是小孩子自己感到幸福。楼主与跟她相同经历的早慧儿童有许多交流,如果有再来一次的可能,他们大都选择不跳级、不早上学,而是与大家一样自然成长。(4)做出成就的,并不都是早慧儿童,一个心理、生理、学识都健康发展的人更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厚积薄发做出成绩。所以楼主认为从这些方面来看早教弊大于利。3、上面是就与楼主通话后的收获,尽可能尊重楼主原意,但免不了带上个人色彩,仅供参考。如有出入,楼主可电话与我联络,工作日8:30——16:30均可,随时可以更正以便更好表达您的原意。与您通话受益非浅,再次表示感谢!
实际上让孩子过早上学的不利之处,很多家长也都有所顾虑,但由于没有切身体会,所以感受不深、认识不足。楼主以切身的经历,能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跳级确实是个痛苦的事情,我们那个年代很流行跳级,很多很聪明的孩子跳级以后渐渐的就不能适应了,直接影响了以后的成长。 本人也是16岁上大学,那个年代也算普通,没跳过级,和比我大2、3岁的同学相处没什么困难,所以在连贯非跳跃的状态下,年龄不是非常大的问题。不过打架的时候比较吃亏,毕竟年纪小,体力不如人家。
作者: cityranger    时间: 2011-5-6 22:32
凡是总有两面,非常感谢提醒!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