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姐姐为什么要从弟弟那里抢玩具?
[打印本页]
作者:
心理咨询师维尼
时间:
2013-9-13 07:23
标题:
姐姐为什么要从弟弟那里抢玩具?
一位妈妈在我这里长期咨询,一次她问我:“请教一下老师,当8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抢玩具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女儿经常一下子就把玩具从弟弟手中夺走,让弟弟嚎啕大哭。我该怎么办呢?”
维尼: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通常要分析一下她这样做的原因。她为什么抢弟弟的玩具呢?什么情况下抢?
妈妈:一般都是她的玩具,她让弟弟玩。因为我们没怎么给弟弟买新玩具,女儿的玩具已经太多了。而且好多她都不玩,一放几个月。
维尼:她给弟弟玩吗?
妈妈:她给,就是说不定啥时候她就抢走了。
维尼:那抢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当时不高兴,就用这个惩罚、控制弟弟?
妈妈:是的,是的
维尼:就和大人控制她一样。
妈妈:嗯,有道理。老师一语中的,我觉得有些明白了。那么从根本上来讲,你觉得我怎样做才能做到不控制孩子呢?
维尼:完全不控制不可能,孩子还是需要适当管理的,只不过要使用恰当的管理方式——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避免用惩罚、剥夺、威胁的方式。
妈妈:嗯,明白。
维尼:你用惩罚、威胁、剥夺的方式吗?
妈妈:是的,我用过。
维尼:那孩子自然也就学会了:弟弟不听我的,我就不让他玩!
妈妈:是的。唉,我是这样对待孩子的。女儿对待弟弟的方式和我对待她的方式一样......
人们总说孩子与父母的性格行为很像,也许有部分遗传的因素,但后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朝夕相处,你的一切都有可能给孩子留下深深的印记。
父母常冲孩子发脾气,孩子可能也学会了脾气暴躁;
父母对孩子要求完美,孩子长大后可能不自觉地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完美;
父母对孩子不宽容,孩子也可能不自觉地对同伴苛刻;
......
过了一些天,妈妈告诉我:上次谈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真的没有意识到我在下意识的“剥夺”,现在意识到了,我已经开始改变了,不会再拿“不带她出去玩、不给她买东西”作为威胁。
维尼:是啊,意识不到是正常的。这就是自动思维的特点,因为自动出现,习惯性出现,自己也没注意到、意识到,所以也不会自我批判,更不知道这样做不合理。
自动思维的概念参考我的博文:《谈谈家长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