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旁观家长的态度对于”聪明“孩子的影响。自我反思贴。 [打印本页]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5-30 11:05
标题: 旁观家长的态度对于”聪明“孩子的影响。自我反思贴。
女儿的学校是民乐特色学校,学校最后一节课想学特长的孩子可以上大课,考虑到小学生的特殊状况,允许家长陪读。从去年秋天我开始对女儿学葫芦丝陪读,想在这里写一个聪明孩子的故事。

这个孩子比我女儿小4个月,他是06年9月份的孩子。我女儿五月底。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非常赞赏他。据孩子说已经学过钢琴了。现在还在继续学。所以新曲子一拿到手,就能立刻吹的有模有样。这个班级一二三四年级的孩子都有。但是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比不上他,他吹的节奏非常到位。老师经常表扬他。

我女儿小学前没有学习过音乐,所以又要识谱,又要记住指法,而且因为没有学习过乐器的原因,手指不灵活,所以在班级里属于弱势的孩子。

我曾将想过这个男孩子是不是跟我儿子类似,不想做的事情不喜欢,老师发动他做什么他大多不情愿,其实不是的,这个孩子非常喜欢表现自己,老师问谁能吹这首曲子,他第一个举手,谁学会了,他也是第一个举手,或者直接就跑到老师跟前了。有时候老师在黑板上抄写曲谱,教大家一起学,他就会跑到黑板前,主动要求试吹。试吹过后,等大家一起学习的时候,他就跑了。跟大孩子玩,(其实就是捣乱了别的孩子.),或者有时候,就会去更改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曲谱。但是不管怎么说,有时候练习曲子的时候,他还是肯练的。老师上课喜欢拍录像,他不听话的时候,老师说:“我拍录像给你妈妈看看了。。”他就老实了,乖乖的。他怕他妈妈。

这是上半学期的概况

其实上半学期,有很多一年级的家长是因为刚进新学校,班级老师让报名学特长,也不知道是不是必须的,不报名老师会不会不高兴,就随便给孩子报一个,先应付过去再说,孩子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玩玩算了,反正大课也不贵。半年下来,有些学的不是很好的孩子,就不学了,还有些一直在学习钢琴,或者是其他乐器的孩子,因为时间不充足,也就不继续上课了,下半学期,这个淘气的小家伙,我们管他叫东东吧,又继续上课了。

作者: olive448    时间: 2013-5-30 11:15
后来怎么样了,愿听下文。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5-30 11:30
这半学期孩子的状况跟上学期不同。他不再是老师一个劲表扬”真棒“的孩子,也不说他”就是争气“,因为不论是什么曲子,几乎是他第一次吹的时候什么样子,现在也是什么样子。大家几乎都背下来的曲子,他背不下来。这样老师上课要求复习以前的曲子的时候,他没有背过,不想翻书找。就不参加复习,或者别人吹曲子的时候他故意大声说话,有时候就会遍地走。

要不是最近学校有个六一汇演,不会让我感概这么多,这两天排练,笛子班孩子能表演的人少,就让我女儿去帮忙顶一下,我先去看了他们笛子班的排练,笛子老师(也是我女儿的葫芦丝老师)就叹气,说起这个东东,说不让他上台吧,孩子和孩子家长都不会高兴,让他上台吧,他表演的时候不配合,我立刻想起老师录像的时候在旁边大声喊叫的东东,还有录像到他旁边时他钻到桌子底下不出来的情景,这孩子还真是麻烦。

第二天就是葫芦丝排练,因为东东个子小,排在最前头,他没有背下来曲谱,而且对这样的训练没有兴趣,就站在那里,来参加排练的家长说这是不是最差的孩子啊?我说不是的,这还是还是能吹的,就是不配合。

其实这个班里,有两三个比东东差很多的孩子,但是老师要求不会吹的就假装吹吧,反正看不出来,别说,有些孩子假吹的还挺像。但是东东连假吹也不想做,葫芦丝吹嘴都不放在嘴里,手里拿了葫芦丝就那么东张西望。。。。

葫芦丝班17个孩子参加表演,东东的表现影响到的整体的演出,所以,老师,还有家长,都有些不满意了。

后来,他妈妈就来了。


[ 本帖最后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5-30 11:36 编辑 ]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5-30 14:22
说起葫芦丝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一向都是老师一个劲表扬孩子有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赶紧说,对东东的家长,一般说的是:“今天老师先批评,后表扬!这孩子真是聪明啊,一定要好好培养。。。”


排练这天,老师就不是这样了,老师脸色很难看,他妈妈来的时候大家正在训练,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吹,不会的也在认真的装,只有他家的孩子手拿葫芦丝,东张西望,吹嘴都没有放进嘴里。老师在孩子们练习的时候示意他妈妈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孩子们都休息的时候,老师问他妈妈,你孩子每天在家练习多长时间?当时东东跑进妈妈怀里,还挺高兴的样子,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妈妈气质非常好,应该是空姐或者是航空公司的地面服务人员一样的,突然面对老师这样的问话语气与态度,我觉得她有些难堪了。老师告诉东东妈妈,如果孩子不能认真在台上表演,只能取消他上台的资格。让东东妈妈帮助东东,配合大家的表演。

后来,在孩子们练习笛子曲的时候,她妈妈问我:“你们有时间练习吗?我们那么忙,一点练习时间都没有。”

东东在家不练习,我们都猜到了,识谱能力那么强的孩子,到表演的时候几乎跟刚拿到曲子的时候一样,肯定是没有练习了。后来,她妈妈就陆续告诉我,她儿子一直练习钢琴,不是天天练习,但是只要练习就能坚持40分钟,英语她陪孩子去学,督促孩子学习,她觉得这两样做好就够了。葫芦丝她就是让孩子来玩玩的。孩子淘气没有什么,他就是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差,还要求那么多干什么?


[ 本帖最后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5-30 14:29 编辑 ]
作者: 文仔妈妈    时间: 2013-5-30 14:28
呵呵,有意思的孩子,更加有意思的是家长的态度。就我看了这个故事的感觉来说:我不反对任何家长培养孩子的方式,毕竟这是家长的个人选择。但是这是集体活动,孩子和家长还是这种态度,我就有微词了,不能因为一个人影响了集体,浪费了其他孩子的努力。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5-30 14:46
她妈妈这么一说,我突然有了共鸣,以前我对儿子学习特长什么的,很多都是抱着学了玩玩呗,我们学围棋又不是为了当棋手,练习书法又不是为了当书法家。。。很多时候,是家长的态度,影响到了孩子的态度。

比如东东,上学期尽管也是淘气,但是也没有到这种地步,在大家练习的时候也公开捣乱,以前他妈妈来了,听说他在捣乱,他还是很害怕的样子,让我们都觉得很可爱,排练那天,老师都很着急生气了,他妈妈再来到教室,他也是若无其事。

平时家长说玩玩就是了,孩子就真玩上了,即使到了要集体表演的时候,他也不肯认真的装一装,孩子毕竟是孩子。


[ 本帖最后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5-30 14:49 编辑 ]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3-5-30 16:34
我咋觉得这个玩不是那个“玩”呢。抱着玩玩的态度,我们家的钢琴也是玩,不去考级,但并不表明没有要求,老师要求做的练习,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还是尽力去做的。我们玩的要求是最终能体会到音乐,琴的妙处,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东东的玩,大概是指把老师的培训班当成游乐场所?那不是玩乐器,是玩乐的玩吧?孩子刚开始基础好的时候,是来赚表扬,显摆的?
作者: xiaojingling06    时间: 2013-5-30 16:36
呵呵,孩子们都很聪明的,家长的态度直接决定了结果!
作者: 黑夜里的眼睛    时间: 2013-5-30 18:59
为人做事要唯真。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好,这是培养孩子认真的态度。

很有价值的帖子!
作者: maggiemm    时间: 2013-5-30 22:17
很好的“故事”,值得深思。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太重要了。
作者: xxxking    时间: 2013-5-31 10:12
父母的态度。真的很重要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3-5-31 10:30
对于已经在校外某一方面有所训练,甚至相当深入的孩子,当他面对貌似相对简单的课内学习,应该如何应对。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3-5-31 10:44
不仅仅是钢琴学习者面对民乐兴趣班。还有英语牛娃面对课内英语,历史爱好者面对中学历史,科技小超人面对物理化学。
家长首先要头脑清醒,孩子才会不失于轻狂。
作者: Donald-shark    时间: 2013-5-31 13:25
家长应教会孩子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吧,同时也要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啊。在其他人上课排练的时候去打扰别人和老师,这家长难道不脸红吗?不全是 “玩”乐器的态度造成的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5-31 14:50
我回来了,昨天下午让葫芦丝老师喊去做助教,今天上午孩子们表演,我这个助教加家长又是忙活了半天。。。。

演出顺利结束,东东顺利上场,没有影响演出,上台前老师还吓唬他好几次,取消他商场资格,关键时候,他也没有掉链子,真好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5-31 15:08
等我码完了字,给大家一一加分,下午我还要出去,抽空再填几块砖头。

继续上次的话题,那位妈妈我说过了,气质非常好,好像是航空公司的,我见她穿过制服的样子,她的孩子,确实就是聪明,老师教那些认真学习的孩子一遍一遍也吹的磕磕巴巴,把他叫过来,让他找到他的葫芦丝拿来一吹,绝对有模有样,老师总是忍不住伸大拇指。所以这样的妈妈和这样的孩子,有自信那是很正常的,就像当年的我,记得儿子幼儿园的老师说他们班的孩子。“你们一个个睁大眼睛听课,也不如tony(那时我儿子英文名字tony)一只耳朵听学的多。”因为我儿子平时就是不跟老师思路走,但是老师提问题的时候,班级同学回答不上来的,他都能回答上来。那倒不是在家里学习过,他瞬间记忆比较快,而且,他的记忆比较长久。

这位妈妈的自信估计也会像我一样,随着被老师家长一次次投诉,一点点丢失。不说你自己的孩子学的怎么样,打扰别人孩子,这本身就让家长很难堪。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5-31 15:23
于是我就反思自己,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是不是也犯过类似的错误?这几天,我一直在回忆。

儿子学特长最早的,就是围棋,四岁在幼儿园开始的,四岁半进围棋道场,现在想起来,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绝对不让他那么早学习特长,所以,我女儿小学前没有学习过什么特长,也就是大班在幼儿园画了几张画,跳了几次舞。女儿想学电子琴,家里有琴,她要求很多次,我都没有答应,我告诉女儿,哥哥以前学的早,很早就放弃了,妈妈希望你晚学一点,学的久一些,学的晚一点,你练习的时候会更认真。现在女儿学习的二胡,笛子,葫芦丝,在班级里都是最好的。

儿子进围棋道场,道场不让家长进去,只能孩子自己学习,如果说孩子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在过早的独立学习中,肯定会遗留下来。上道场的课,一个老师十几个孩子,他又最小,唉。

儿子一直上课能跟上,而且每周的背棋谱的作业,他都能远远超过比他大的孩子,但是孩子下棋不认真,也不拿输赢当回事。做死活题很棒的,长时间下完一盘棋他的定力就不够了,也可能是小一些,忙了前边忘了后面,他自己又不在乎输赢,所以总体成绩一般,不出类拔萃。

记得进道场之后不久,教练在我家吃饭,跟我老公说起教学的事情,说班级有个孩子不出成绩,有一天老师发火了,批评他一通,还罚站,暗示要体罚他,那个孩子一个暑假成绩进步很快,那小孩子暑假后进小学,我儿子当时应该在中班,我记得我老公当时明确反对老师这么做,他说我是让儿子学习学习开发个智力,长大了有个特长而已,又不打算让他以后当棋手,那么严格干什么?

那位围棋老师很爱我儿子的,也很看重他,想培养他以后参加比赛,而且我老公也说那位老师面相特别像他已故的父亲,所以更多了一层关系,因为我老公一句话,人家道场的老师都知道我老公惯孩子,不敢打骂,对我儿子犯错误,也顶多是批评教育,结果我儿子的淘气一天比一天升级,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知道的也很少。但是凡是我知道的,都严厉批评了他。


[ 本帖最后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5-31 15:25 编辑 ]
作者: x-ray    时间: 2013-5-31 15:47
孩子会对家长对某事/学习班的重视程度排序。家长不重视,孩子重视不起来。
特长是“玩”,只是说学的过程不要有考的压力,但上课也好,练习也罢,还是该认真对待,毕竟是牺牲了自由玩的时间。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3-6-4 10:14
火箭真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家长!这个帖子对我也很有借鉴意义啊,我现在对孩子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兴趣班都非常放纵,是不是埋下了许多隐患呢?
作者: xxbzh    时间: 2013-6-4 11:19
标题: 家长的态度对孩子至关重要
不管是什么孩子,父母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我清楚地记得,儿子上小学的时候, 有一阵子,我曾经给他们班上的几个孩子教《新概念2》,发现他课上经常重复我的话。不由地我谨慎起来,心想如果自己不得体,孩子也会学。

儿子这三年听书读书,也受到我的建议左右,一般我都是同时推荐几本,让他自由选择。现在他比较有主见了,有些书不管我怎么举荐他就是不喜欢。我想,这和他的年龄还小有关,比如现在,如果书里面有男女的情节,他就是不愿意读。

我教侄子学英语有一段时间了,因为这孩子已经9岁了,我觉得可以开始了。宝儿10岁我才找到论坛资源,现在,侄子可以坐享其成我的所有资料了。可是弟妹不支持孩子学英语学奥数,我弟弟又全听媳妇的。侄子无论是读还是拼写,基本上都不行,原因就是弟弟也不够重视,回去后弟妹只让孩子听学校的英语课本录音,每天听黑猫的时间不到10分钟,仅仅靠在我这里一周学半天还有来我这里和离开的时候车上听听,进度挺快,结果是词认识他,他不认识词,纯属学个热闹。还经常因为出去玩就不来上了。开始我还较劲儿,对他们不打招呼就缺课有意见,现在我基本不理了。如果弟弟提出来不学了,我也不再坚持。落得清闲。因为孩子和孩子不同,个案不可复制。就像我姐姐说的,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 本帖最后由 xxbzh 于 2013-6-4 11:30 编辑 ]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6-4 14:25
继续我17楼的帖子。我发现我这楼盖的真慢啊。

我自己觉得,我对儿子要求还算是严格的,我知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严厉批评过他,也揍过他。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感觉无能为力。

我不像东东妈妈这么自信,尽管我曾经很自信过。也是东东妈妈自信的表情,勾起了我的回忆,写出来这个反思贴。

继续说我和我儿子。

不管我对儿子要求多么严格,我总有抓不到他的时候,上小学后,我发现他跟我在一起的时间,比起上学时间真是太少了。早晨匆忙起床,吃饭,上学。中午也在学校。晚上放学回家,写作业,吃饭,自己玩玩,就要睡觉了。我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在心底,我对他的了解,还停留在他以前的样子,其实,孩子已经变化很多了。

从老师,同学一次次投诉中,我对儿子渐渐失去了那份自信,初一时候老师叫家长,我在小卖部等学校开门,听到几个小女孩说话,知道是他们班的女生,我愣是没有敢承认我是他们同学的妈妈。。。。

让我慢慢想想,我的信心是怎么丢失的?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6-4 14:37
记得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们搬家前,他的围棋课要换一个培训机构。我找到了另外一家机构,这家离我们新家能近一点,我带了钱,领了儿子,一起去了。

那是一年级下半年,儿子在当地被定为业余2段。我去看他们高级班讲课。儿子跟进去听讲。

那个班级都是四五年级的孩子,甚至有初二的,我的皮儿子当时正好7岁,男孩子,鸡狗都讨厌的年龄。老师讲解死活题的时候,别的孩子呼啦一下凑到了老师身边,我儿子还在东张西望,过一会,钻桌子底下了。等到试听结束,我要交钱的时候,老师说孩子不喜欢围棋,所以不适合继续学习。将我婉拒门外。。。

那天我气急败坏的心情,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很优秀,没有想到会弄到如此地步。不管怎么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太大了,我家的小豆包确实没有他们大孩子的定力。我。。。我该怎么说我当时的心情呢?我那时候去看的培训机构也不是总部,是一个分部,孩子不多,低年龄的像我儿子这样水平的就没有,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的家。

当再碰见英语老师强烈要求我陪同孩子一起上课的时候,我心情已经平和了很多。我丢下小小的女儿,咬牙跟他去上课,帮他记笔记,抄作业。。。半年后,我放弃陪学,回到了儿教论坛,跟大家一起亲子共学英语。

写了这么多,我好想明白了一些东西,儿子独立去培训班学习特长太早,还有我们两口子对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都有可能是造成孩子现在学习不认真的原因。

我的反思贴,在我慢慢码字的过程中,我的问题也解决了。


[ 本帖最后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6-4 14:41 编辑 ]
作者: xxbzh    时间: 2013-6-4 14:51
标题: 个人感觉
火箭对儿子管太严了。

一时成绩不说明什么,在人的一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小火箭明明个好小伙儿,在火箭眼里却总是比不上妹妹乖巧。

男孩儿和女孩儿不一样,小火箭出息的日子在后头呢。

我觉得我们应该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判断。孩子学什么东西家长态度要积极支持但不能太苛求。孩子是要自己走路的,家长不能总是推着他强迫他走。
作者: tricom163    时间: 2013-6-4 16:27
【回去后弟妹只让孩子听学校的英语课本录音,每天听黑猫的时间不到10分钟,仅仅靠在我这里一周学半天还有来我这里和离开的时候车上听听,进度挺快,结果是词认识他,他不认识词,纯属学个热闹。】

我也惦记着你记录侄子学黑猫计划用时7个月的下文呢,原来有这档子事,有些东西是没法强求。

[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3-6-4 16:30 编辑 ]
作者: tricom163    时间: 2013-6-4 16:46
【那天我气急败坏的心情,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很优秀,没有想到会弄到如此地步。不管怎么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太大了,我家的小豆包确实没有他们大孩子的定力。】

说实话,我体会不到你的那种心情。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普通,不是优秀的类型。好在我现在对他没什么要求,不然我都要痛苦死了。唯一优秀的地方就是喜欢和我聊天,有什么想法会和我分享,爱顶嘴(这是我刻意培养的),事情想不通的时候会来问我的看法。他有时还故意说,我对他这么放松,让他有负疚感,显然,我知道他是矫情。更证明,之前的岁月,我对他过分严厉,但是现在我转性了。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6-4 17:54
平心而论,我对儿子的期望一直很高的,因为他小时候的表现让我对他充满了信心,对于女儿,我从来没有这种期望。

上小学的时候,我跟老公达成共识,女儿考成什么样子都不要伤心,因为我女儿是很难记住什么的那种孩子,但是现在,我对女儿的信心一天天在提高,对儿子的信心,也在从低谷中,慢慢走上来。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的磨砺,让我宽容了很多。我不会因为一点点进步就惊喜万分,找不到自己,也不会因为到来的打击,让我找不到头绪。我跟孩子们一起成长。

所以才有反思。
作者: maggiemm    时间: 2013-6-5 07:31
原帖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6-4 17:54 发表
平心而论,我对儿子的期望一直很高的,因为他小时候的表现让我对他充满了信心,对于女儿,我从来没有这种期望。

上小学的时候,我跟老公达成共识,女儿考成什么样子都不要伤心,因为我女儿是很难记住什么的那 ...



和我家一样,老大又是儿子,好像总背负着家里很高的期望,小时候听老师讲:你们孩子很聪明,但是......。心中还有稍许得意。等到慢慢接受我们的孩子其实就是普通孩子,即便有点小聪明也还离“大葱”差得很远,孩子的成长已经过半。到小姑娘心态就平和了很多,顺其自然了。是不多少也有点“重男轻女”呀?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6-5 11:23
“重男轻女”,会吗?

我想是不是第一次当妈妈,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心态就不是那么的平和啊?

记得没有儿子前,有同事告诉我,她姐姐家生了小宝宝,还告诉我,小宝宝拉尿的时候都知道哭,还说小宝宝会放屁,我都吃惊的不行了,小宝宝这么厉害啊!

想想后来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很多惊喜,可能都跟这个故事类似吧。
作者: 大徐妈    时间: 2013-6-7 15:41
又是一个很有营养的贴子。
作者: xiaochouzi    时间: 2013-6-10 16:38
原帖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6-5 11:23 发表
“重男轻女”,会吗?

我想是不是第一次当妈妈,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心态就不是那么的平和啊?

记得没有儿子前,有同事告诉我,她姐姐家生了小宝宝,还告诉我,小宝宝拉尿的时候都知道哭,还说小宝宝会放屁 ...


其实和“男女”无关,我朋友两个男孩,她也“不一样”看待呢,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作者: 好听的故事    时间: 2013-6-12 16:00
姐姐家的孩子也这样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3-6-14 22:54
看火箭的帖子,真得在时间充裕的时候,现在这当口看,着实让人心痒得只好换衣服上阵了。
幸好前段时间在另外一个网上回了一帖,正好是说我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态度的,放在这里虽然不十分妥贴,但也勉强可以看看了。
那就把可能有用的部分放在这里哈:


其实我的个人看法呢,简单的说,就是,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不要求全。什么都要,最好完美无缺,那是奢望。所以我根本不对孩子的学习提要求,更多的还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怎么下功夫呢?

首先,我承认孩子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节律,同时双语学习也有自身的规律,我不去拔高要求他。孩子要经历的所有学校阶段,各有各的任务。自然,我也喜欢要一个门门懂样样通的孩子,但我更深深的知道,在我孩子开始学习的最初阶段,比这些煊赫的外衣更重要的是,有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他有这两样,成绩不重要,表现不重要,包括能力,都不重要。

其次,我在这里也说过很多次,我在双语的跷跷板上,最终选择放任孩子以英语为主。这次孩子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有人愿意让孩子的语文不及格吗?我也不愿意。但我看到孩子已经尽力了,我就绝不责备他。我理解这是双语带给他的后果,这个后果我要和他一起承受。

这就是我在自己身上下的功夫。


其实,非但语文,我也从没管过孩子的数学、科学、音乐、艺术、计算机、运动等等的“学习”。我努力了解孩子学习的规律,尽可能跟上孩子阅读的步伐,但是,我在孩子上小学以后,尽可能的约束自己,少插手他具体的学习内容,尽可能多的让他自己选择心中所爱,靠内心的声音引领他的学习。

当然,该给的机会,我会尽可能多的给他。比如好的网络课。比如介绍我认为有趣的活动给他。比如他真正想要做的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喜欢踢足球,我会陪他去球场,为他喝彩。但我看出来了,他在球场上享受的不是胜利的喜悦(当然他胜利了也会感到喜悦),而更多的还是与朋友相处的快乐。所以他不太肯跑动,技术也比较差,我就不会强求他去“刻苦训练”。因为他真正要的不是当足球明星,说白了,他简直就是去球场交际的。我看出了他真实的潜在理由,就不会去“推”他练足球。我只是以足球为契机,让他去锻炼与其他孩子交际的能力——当然,如果这不是他心里真正想要的,我也不会推着他去干。与此相应的,他每周都会约着其他孩子一起玩,去别人家,或者约别人来我家。只要他约了人,我就包接送,尽可能尊重他的意愿,包括因此取消了很多很棒的网络课。

所以我的孩子成绩不够“漂亮”,我很清楚原因是什么。

我为什么做这样的取舍呢?

因为我知道,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越是高端,越不会缺少知识,甚至也不缺少能力,但很可能会缺少动力。我现在做的,看起来可能很慢,孩子的发展也不会显得很红,但我在为他储存未来所需要的动机。
不给他机会,他怎么能看到更多更精彩的可能性?不给他支持,他怎么可能在自己想要的事情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缺少视野,他只是井底之蛙。缺少在自己有兴趣的方向上的长期积累,他不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能力。
动机应该是自发产生的。
我愿意给他尽可能低的要求,而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性。
当然,动机其实只是“为人”所需要的一部分,而为人更重要的,还是品格。对社会的责任心,是从对自己的责任心,扩大到对家庭的责任心,再扩大到对身边的社区的责任心,逐渐发展出来的。所以正面管教,其实是平衡教育更大的一个重点。因为这里大家可能更重视“素质”,所以我就谈“素质”,而不提品格。但人可以无能力,甚至也可以无动机,但品格,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必须有的。这一点,我可以不重点说,但绝对不敢不提。



贴完了,我想,我可能还需要再说明一点的就是,在孩子没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事情上,及早放弃为好。
就如同火箭说的那个孩子,他的天赋让他很多事情可以轻易的做到,但不能轻易的做好。于是他就面临两个方向:要么努力向上,要么放纵向下。如果一件事情,孩子不是出于兴趣向上,而只是咬牙努力向上,他的内心对这个东西很可能会越来越反感,他的表现越好,他对自己的疑问可能反而越多。那么放纵朝下呢?火箭的描述已经很细致,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吧。无论哪一种,我个人的看法,都是不好的,因为那不自然。
我想要的,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为伊消得人憔悴,心甘情愿。
万一,他真的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欢,那又怎么办呢?既然是中人之姿,那就做个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呗,我们大家不都这么过的么,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怎么过都是过,何必为了未来不确定的事,让孩子一开始就活得毫无自我?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6-15 05:14
哈哈。这种交流真是愉快,我一大早起来再论坛逛,本不想回帖,但是真是忍不住了。

最近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反思很多。偏偏儿子女儿端午节轮休,我这个妈妈就没有时间上网了。

半个月前,儿子学笛子的时候,老师就问他能否参加比赛,少年宫举办的,还有笛子考级的问题。老师说儿子吹出来的声音不错,可以试试,因为比赛正好在期末考试前一周,我让他参加考级吧,因为妹妹二胡打算考级。我不想让儿子感觉我偏心妹妹,不管他的爱好。儿子也答应了。

眼看报名截止时间越来越近,正好最近儿子也没有去上笛子课,我就问儿子是否要去报名,人家直接拒绝了。

我其实一直不赞成考级什么的,如果真有实力还好,没有实力,只去考个及格,拿个证书,怎么觉得徒有其名?

二胡老师说,他以前也不喜欢考级,但是现在,他觉得只要参加报名考级的孩子,都能暑假自觉练习,短时间内学习有很快的提高,所以他现在推荐孩子考级。

我的思绪就拉回到儿子学围棋的时候,当年几个2000年的孩子在道场学围棋,家长们无一例外地都反对让孩子参加强化班,没有参加强化班的孩子,不能参加省赛,我们也觉得没有什么,只是让孩子学习一个兴趣而已。所以想想儿子学围棋三年多,还真是一边玩一边学过来的。现在,我真后悔了。

儿子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做事情全凭兴趣,喜欢的去做,不喜欢的不做,连尝试都不肯。这几天新采回来一些笛膜,儿子也高兴,把学过的笛子曲子吹了一遍,我才想到,儿子已经十来天没有吹笛子了。赶紧赞美他吹的有进步。同时推荐他,给他下载伴奏,跟伴奏一起吹一下怎么样?臭小子跟伴奏吹了两句,当场放弃,说是伴奏是机器来的,不能按照他的快慢给予配合,他不喜欢!

我汗颜:莫不是你这样半瓶水不到的样子,还要乐队为你伴奏不成?

想到刚刚他直接放弃的考级,我就在叹息:儿子长这么大,没有为了什么考试等等压力,强化训练过任何事情!说是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眼看青春期到来,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想让他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已经成了根本不可能,这怎么办?我开始后悔,小时候没有引导他去沉下心来做一点事情,不管他是否喜欢。

我跟儿子说:“儿子,你不要说我不喜欢做什么,你现在13岁了,你要想想,我应该做什么?13岁的男子汉,应该承担一些责任了。如果爸爸妈妈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想玩就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和妹妹怎么办?”

万一,他真的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欢,那又怎么办呢?既然是中人之姿,那就做个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呗,我们大家不都这么过的么,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怎么过都是过,何必为了未来不确定的事,让孩子一开始就活得毫无自我?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我对我儿子的担心不是这个问题,我担心他不甘于平庸,不甘心做个普普通通的人。于是眼高手低,以这件事情我不喜欢为借口,想做的事情拿不起来,最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那怎么办?可能生存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说白了还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有责任感,就不能以个人喜好为理由,选择做还是不做。

所以说半天,又绕回来了。责任感,怎么培养?


[ 本帖最后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6-15 09:24 编辑 ]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3-6-15 09:12
原帖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6-15 05:14 发表
哈哈。这种交流真是愉快,我一大早起来再论坛逛,本不想回帖,但是真是忍不住了。

最近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反思很多。偏偏儿子女儿端午节轮休,我这个妈妈就没有时间上网了。

半个月前,儿子学笛子的时 ...



如果你去新儿教看看我的新马甲,看看我的日志,也许你就知道了,我对孩子的责任感,是怎么培养的。

另外,我准备写一套书的书评,那套书很棒,《周末与爱丽丝聊天》,责任感的部分,在每一本里都有体现。不说教,但是让人印象深刻,你儿女都有,都可以读,建议买来看看,比我说得清楚。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3-6-15 09:22
我发现,我们特别喜欢“大”,从大处去说事情,比如责任感。
其实这个东西很简单,很细小。
1岁的时候,自己吃饭。
4岁的时候,自己扔垃圾。
6岁起可以开始扫地,整理床铺。
管理自己的时间。
管理自己的事情。
随着年龄渐长,孩子可以承担的责任一点点的就多了。

在我儿子的学校,游泳课、体育课、音乐美术课,都和“责任感”挂钩。游泳课带好衣服装备,看管好自己的物品,是不是责任感?体育课在游戏的时候注意负责好自己的那部分,并考虑他人的安全,是不是责任感?音乐美术课上,所有器具的使用和保管,前后的整理,是不是责任感?

家里和学校,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点点滴滴,太多太多了。
可惜,很多时候,老师和学校的眼光在成绩上,不在这些细节上。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3-6-15 09:25
原帖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6-15 05:14 发表
哈哈。这种交流真是愉快,我一大早起来再论坛逛,本不想回帖,但是真是忍不住了。

最近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反思很多。偏偏儿子女儿端午节轮休,我这个妈妈就没有时间上网了。

半个月前,儿子学笛子的时 ...



你要是再开个培养责任感的帖子,咱可以讨论出一大堆来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3-6-15 09:29
你别说,我儿子这些事情,做的真是不好。

整理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的书包,都是难题,我跟他是屡战屡败。现在是接近20斤的书包天天背,用的不用的都装在里面,学校有小柜子他也不用。

你家儿子能做到的很多,所以你不会像我这么担心。

我最羡慕99家的儿子,真好哇。 ,提起来就口水一地。

不过俺家女儿也不错,什么事情都整理的井井有条。就是俺儿子啊。。。。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影子,我怎么养了两个相反数?咋回事?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3-6-15 10:46
原帖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6-15 09:29 发表
你别说,我儿子这些事情,做的真是不好。

整理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的书包,都是难题,我跟他是屡战屡败。现在是接近20斤的书包天天背,用的不用的都装在里面,学校有小柜子他也不用。

你家儿子能做到的很 ...



呵呵,我儿子也做不好,但我相信这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步,随着他长大,会做得比以前好的。

比如说,他不肯叠被子,现在依然如此。但我如果早晨去他房间晃晃,他就会把被子叠叠好。所以呢,这个其实需要我们的配合,帮助他养成习惯。形成习惯了,自然就不会不做。
现在做饭也是如此。他不愿意,但可以配合。配合着做了,他发现做饭也不麻烦,而且自己做得好吃了,也很有成就感,他就愿意做了。
刷牙,他也不喜欢,但我带他去洁了三次牙之后,现在他终于可以刷得认真些了,至少这一次没有那么快的出现黑色斑点。

在我看来,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他时间就只有那么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是带着他去学习(或者不需要带着他学习,只要很高兴的看着他沉迷在书里就好了——我儿子现在就很迷看书,最近几天连中文书都看得不亦乐乎),还是让他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我的选择是很明确的,先平衡生活。
因为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没法子一蹴而就。当他养成了为自己的时候负责的习惯之后,学习只是生活的一个环节,自然这个习惯也能养成的。

你儿子13岁,还有时间呢。
我介绍的《周末与爱丽丝聊天》里面,有一个故事很有趣。中国和德国的两个小姑娘都想要iphone5,父母都不给买,她们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呢?
如果你儿子要一个iphone5,你会怎么做呢?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3-6-15 10:47
原帖由 苹果我爱 于 2013-6-15 09:29 发表
你别说,我儿子这些事情,做的真是不好。

整理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的书包,都是难题,我跟他是屡战屡败。现在是接近20斤的书包天天背,用的不用的都装在里面,学校有小柜子他也不用。

你家儿子能做到的很 ...



女孩子生性倾向于有条理,会配合。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yangmutian    时间: 2013-6-15 18:16
本人得到的家教启示是:家长的认真态度决定孩子的学习态度,兴趣班不在多,适合孩子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我儿子报了钢琴班,爱人平时对儿子要求认真,每天督促孩子练习,按质量完成任务,并伴以鼓励。于是孩子学得认真,兴趣不减,今年一年级结束后可以考四级了,我感觉是爱人认真坚持的结果,孩子有成就感后兴趣自然能保持,就会学有所成。
作者: woaiaoao    时间: 2013-6-16 09:49
反思中,我家的兴趣班就是在玩玩,看来还是要先正自身
作者: fjxyy    时间: 2013-8-22 16:26
这个帖子开的好,在学习上如何要求孩子,也是我在想的问题。
我家孩子和苹果家男孩年纪相仿。也都学过围棋。
初学围棋,是儿子中班。别的小朋友,包括大班的,上了半年后,我们才插班加入的。儿子初期的确不错,成为班里的角角者。因为大家都只当个兴趣学得,都没有回家做题练习。后来幼儿园不办围棋班了,但儿子喜欢围棋,我们就给孩子找了个围棋学校。这里的孩子是真的在认真学棋的,而我们还是想着培养兴趣,反正也不做棋手。初期,儿子表现不错,常赢比他大的老学员。但老师是有作业的,而且别的孩子还是认真做作业的。我们还是在讲兴趣,而老师对作业的要求,和我们的放松又有分歧。不到半年,成绩就下来了。随着成绩的下滑,兴趣也在流失。
四年级,儿子喜欢足球。可让他练球,他会说:我喜欢足球是为了快乐的,不是想当球星。他很满足,因为在班里,他的体力和速度,让他在球场上算是有些实力的。
可篮球呢,班里有孩子很早接触,儿子接触的少,于是就弱,因为弱,所以不喜欢。
我想说的是,成就感,在孩子的爱好中其实是有很大作用的。
爱好的初期,使简单的喜欢,如果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做,会越来越喜欢。而反之,越弱越不喜欢。
可当孩子还没有那个能力自觉地去努力换取成就时,我们是否应当对孩子有所要求,表明我们的态度,促使孩子去付出努力。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