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9岁男孩,刚刚从看绘本听音频开始 [打印本页]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5-28 16:58
标题: 9岁男孩,刚刚从看绘本听音频开始
我儿子今年9岁,三年级,在这里算很大的了。在这里学习了一阵,好贴太多了。收获很大,打算也在这里扎根写日记,和大家一起努力。

我儿子以前没有专门学过英语。他们幼儿园的英语课比较难,他算是学得不错的。但是后面不复习也就全忘光了。

去年上过几个月的新概念班,他不爱去,我就答应他在家自己学。每天在家学新概念半小时。但是太枯燥了,他坚持得不好,(别说他,连我都不喜欢,觉得每天听新概念是老大的负担),所以后来就不看了。

两个星期前,大约5月12日左右吧,开始正式的配合音频学英语绘本。

先是家里有的几本书,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还有Biscuit小饼干系列的几本,都是他喜欢我也爱看的书,比较轻松愉快。

前面几天,因为家里存货太少,那几本小书反复的看,他也听得比较熟。后来淘了一大批,看着那一大摞书,不由自主的进度就快了,熟悉程度大打折扣。

最初,我是以句子为主,没太关注单词。后来发现,整个句子虽然很熟悉,但是把里面的单词拿出来,他还是完全不知道,于是在听音频跟读之外,也开始提问他单词。有意识的重视之后,果然效果好多了。象我看中文也是,少数简化字多数繁体字,我认识但不会写,一直弄不清具体的笔划。可见没有重点的浏览,就是记不住啊。

如果一个单词在不同的书中出现,他刚看到可能没反应过来,觉得“不认识”,我把另一本书拿出为一对照,他恍然大悟很开心,这样的记忆效果一定最好。可惜不是每个单词都能这么好命啊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5-29 17:17
昨晚,他放学回家不久,还跟我说,妈妈今天不学英语了行不行?我对他很多方面都宽松的没边,跆拳道想不学就不学了,围棋说不学也不学了,幼儿园时电子琴也说不学,就停了一年,后来重新开始还算不错。

不过英语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定要学,每天都得学,当然我会努力找有趣味的教材。

有一套十来本的压韵小书,他最喜欢其中《A  Big  Mistake》,面画也好玩,朗读的人声音也特别幽默有磁性,有点单口相声的味道。他一遍一遍的听不够,每次都哈哈笑,可惜这么有意思的不多。

几天下来,发现我自己的问题了。我总觉得,这些英语多简单哪,国外吃奶娃娃看的,虽然也有我不认识的单词,但是这些短小的单词,我看一遍就能记住,他咋就记不住呢。……后来想明白了,对我来说,整本小书非常简单,句型简单,单词简单会,就一两个小单词是需要记忆的,当然很容易。对他来说,那些简单的句子也是挺,难怪他说,要是这些书都是汉语的,妈妈天天给我讲就太好了。

售后要调整心态,放慢脚步,按他的接受能力来,一本小书多多听,不急于讲新书。按记忆曲线的大概方法,隔几天就再听一遍以前的书,反复轮回,不能听完一本就扔下不回头,他肯定全忘。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5-30 13:59
昨晚他去同学家过生日,晚上的英语暂时一次,今天早晨他又是六点就自然醒,早晨在家补了会儿英语,只是听前几天听过的小饼干,没要求他跟读。

昨天看了学英语的一些资料,提到一家人带孩子在德国生活了两个,当时每个孩子的德语都呱呱叫,可是回国没几年,小孩子全忘光了,只有大女儿记得。大女儿在德国的年龄从11岁到13岁,看来太早学的语言,不随时巩固会忘,11-13这个年龄段左右,学到的语言会比较牢固。……既然开了头,我至少得坚持到他13岁,要不然前头的辛苦就白费了呀

两本小绘本里都出现了bring这个单词,翻到第二本时,我特意把前面那本拿出来,指给他看,希望这样的两重刺激能让他记得更牢呵。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3 14:02
这几天在看王青博士的新浪博客,他很反对孩子在国内逆水行舟没有语境的学英语,所以前两天要求孩子学英语的劲头也弱了些,大体看完他的博客,分析了一下他的专业和个人经历,感觉还是得选择性吸收。

通过他的专业论述,证实了我以前的想法,用汉语来解释英语,依靠第一语言的帮助来学习第二语言。而不是听不懂硬听,所谓的培养英语思维。幼儿园时,老师们常说的几句话,比如该吃饭了,该午睡了之类,我儿子听了两年还是完全不懂。

对于大多数没有能力出国定居的孩子,想要学好英语,虽然十五岁开始也不晚,可十五岁已经快要上高中了,学习非常繁重,那里还有余力突击英语?能够从小细水长流的熟悉着,起码将来学英语会轻松些。

这几天学得很少,6月1日活动多,没怎么学,只把大卫不可以系列一本听了一遍。昨天6月2日去海边玩,回来他说累了,拒学。

我在思考,学英语的兴趣问题。按王青博士的说法,没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是学不好英语的,可是做英语做为一门学科,和语言数学一样,孩子未必喜欢上数学课,但强制性的一堂一堂课学下来,数学能力也会稳步的提高。

我每天都会先让他玩,玩的时间不算少。然后努力选有趣的英语故事,他也经常会听得哈哈笑,但不管怎么样,学英语对他来说,仍然是每天必须的任务和负担,减少了他玩三国杀、看桂宝、玩游戏的时间。何况他对跟读始终不太情愿,9岁有点大了,觉得一句跟一句的读太不“酷”了吧。

看今晚的学习情况吧。计划还是听以前听过的那几本小饼干,温故而知新。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6 17:28
6月3日晚上,复习以前听熟的压韵小书,听一遍自己读一遍再听一遍, 
6月4日晚上,状态不好,读新的小书,小饼干得奖,效果不好
6月5日晚上,复习小饼干得奖,反复的听,跟读,一个晚上会这本,听得比较熟了。今天心情好状态好,所以学习比较认真。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7 09:53
6月6日晚,复习小饼干得奖,先泛听一遍,感觉他不认真,没啥效果,跟读一次,跟读时就必须认真才行了

然后学新的小饼干和朋友,听和跟读直到结束。

学习结束后,一直用播放器放着英语音频,他不象以前那么反对了,最近一两次都是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强烈要求我关上。看来听熟了还是有点用?如果多放英语歌和压韵的儿歌人为背景,大概他会更喜欢吧。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9 09:35
6月7日晚上,我打印的黑白版绿煎蛋和火腿,他十分爱听。我马上去淘宝拍了一套十本的苏斯博士,带音频的英语原版书,还是国内出版的最实惠,就是出得少啊
6月8日晚上,他要求再听绿煎蛋,说要“复习”,然后听我新打的Sheep in  a jeep 。这本虽然句子极短,但生字很多,怪不得都说自然拼读得有词汇量才行。不过他也很喜欢,内容有意思呵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6 09:56
除非白天去门玩得太累,基本每天都坚持着,他最近不太喜欢跟读了,我也就不再要求每句必跟,有时就是听,开“新课”和有意识的复习“旧课”时,才要求跟读,毕竟光是听的话,他不太专心,跟读时的专心程度要强很多。

囤了不少书,算算进度,大概一两天新学一本小薄书,新书跟读几遍,然后重复听以前的。我会尽量把包含相同单词、句型、语法的几个绘本放在同一天听,让他加深印象。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6 10:00
打开耳朵,用精听的方式增加语感

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感,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听、说、读、写相当重要。尤其对于即将跨入初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利用好这个暑假是关键。
  听:尽量不要看着文字材料听 来源:www.examda.com
  “听”在英语交际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在教学大纲中一再强调要“听”“说”领先。我们应从所学的课本录音磁带入手,也可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的材料。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最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然后再翻开书看一看,有些阻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再去听录音,往往就不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脑在思索、背诵。如果看着书面材料听,则往往是自己的默读,这样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的时候就又会听不懂。
  精听最好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泛听则可选用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科普短文。泛听可一遍过,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就行了。如果一遍听不懂,可倒过来再听一遍,还是听不懂,就翻一下书,继续听下去。当然在听的时候,一定要聚精会神,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每一个音节。在每句停顿时,可在脑海里反复一下。在听的过程中,如遇到生词,不要停下多想,因为有些生词并不影响理解句意,可以忽略。如停下来想,反而影响听下面的内容。当然在练听力时,要尽量抓住要点,理解正确率尽量达80%以上。 来源:考试大-实用英语

===昨晚我自己在家看了会忙忙碌碌镇的VCD,没有字幕,不少地方我也听不懂,后来孩子回来了,看得挺乐,估计他啥也没听懂,就是看熟悉的忙碌镇动画挺开心。

我自己试着听了下,直接听和看了文本再听,对大脑的刺激确实不一样,听懂了的内容印象会特别深,比看书听音频的效果更深刻。为了眼睛暂时先不用电视,不过等他的词汇量大些,能听懂一些内容了,还是得上英语动画。

[ 本帖最后由 time123 于 2013-6-16 15:26 编辑 ]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6 10:06
一,语音
  熟练,准确地掌握语音是听力正确理解的基础。学习一门语言,首先应掌握好它的发音,只有发音正确,语调得体,才能听懂别人的话。如果听者发音有误,语调不准,则把自己熟悉的单词听错,从而产生误解。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听懂一门外语主要涉及辩音的理解。有的学生对音素的发音部位和要点没有领会,加之受地方音的影响,单词发音不准,还有的学生习惯独立的读单词,对英语发音的有写规则如连读,弱读,失爆,省音等没有重视:加之朗读较少,所以语感很差,对所听到的东西反应迟钝。很多学生在学习词汇时仅仅是默读或者是误读。对于正确语音的陌生当然阻碍了听力理解。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同样一篇材料,听起来觉得似曾相识,可又难解其意,但是一经阅读就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这就是由于对正确语音的忽视造成的。一方面,受母语方言的影响,很多同学在语音的学习上就更加困难,如:/Z/,/C/,/S/分不清。方言较重的同学要注意慢慢的纠正。另一方面,英美音的差异也是影响学生听力的重要障碍之一。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所采用的语音大多以英国音,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很多美国音又出现。而且比重很大。很多同学对美音不适应。
  所以在英语语音的学习中要注意英音和美音的学习,注意对比。不但要听些英音的听力材料还要听美音的听力材料。还有很多同学在朗读或者用英语对话的时候习惯性地拖音,如在一句话说完再拖个 / /或者/ /。象这些语音学习的不良习惯要注意克服。
  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对于英语初学者,在听力课的教授上,最好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大量的听力材料。首先要介绍英语听力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最好先给学生讲授语音知识,纠正有些学生的不正确发音。为以后的听力打好基础。
  二,词汇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匮乏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水平。有人说词汇量的大小和英语水平成正比也是不无道理的。就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词汇量就要求增加4000左右,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的词汇更多。这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同学要注意词汇量积累。很多同学是通过读,背和写来记词汇的,其实另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听。能看懂的东西不一定能听懂,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和记忆是从视觉得到的,在大脑中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听觉形象。所以即使听到别人正确的发音也不能作出准确恰当的判断。
  英语中还有大量的习惯用语需要掌握,例如:
  W: Did you write to you parents all these days?
  M: I called them yesterday instead of writing.
  Q: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e?
  A) The man wrote to his parents .
  B) The man called his parents
  C) The man dislike his parents
  D) The man was busy at that time
  如果我们对instead of 这个简单的短语的意思不清楚的话就很难作出判断。
  三,语法
  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其语音,构词或者造句都不同与汉语。学习英语必须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并利用语言的规律性来指导语言的实践。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意,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大有好处通常看不懂句子的结构就无法了解句意,更不用说听懂复杂的长句了。没有语意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意识到篇章内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很多学生在听到长句和比较复杂的句子,或者是虚拟语气时,就根本把握不住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孤立的听单词的发音还是不够,连读省读也都慢重要。正确的发音弄清楚了,才有听得好。

至于词汇和语法,更是基础,根本不认识的单词和句型,看都看不懂,别提听了。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6 10:08
中国人听外教讲英语,怎么都难以分清[i:]、、[e]、[æ]这几个音,因此在听包含这几个音的单词时,耳朵里总是一团糊涂,总是分不清beat和bit,bed和bad,sheep和ship等等。以前中国人误认为这几个音是长和短的差别,因此就靠发长和发短来区分它们,但其实想想这是否幼稚,一旦遇到一个说话语速偏快的人,他的发音就全变成了短音,你还能分出长短吗?

    打开耳朵听懂这些音的根本办法不是去“干听”,而是要找到听不懂的原因。原因如下:这些音之间的差别其实不是长短差别,而是发音口型的微小差别,如的舌根位置比[i:]略高一点,的口开度比[i:]略大一点,这才是根本的差别。这个差别在中国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差别,但在外国人嘴里是十分明显的很大差别,并且他们听到[i:]时脑子里反映的是字母e,而听到时脑子里反映的是字母i或y,这岂不是天壤之别吗?

    造成中国人分不清[i:]和的根本原因在汉语发音那。汉语发音属于大区别音,即音和音的差别很大,如汉语拼音的[a]、[o]、[e],发音时区别很大,这是因为汉语发音用的是口腔前部发声方法,发音时嘴唇的动作很大,可以很明显地靠嘴唇动作分辨出[a]、[o]、[e]。而英语发音用的是口腔后部发声方法,靠的是舌根的微小高度变化来区分[i:]和,舌根在发[i:]时稍微抬高一点,就发出了

    习惯了嘴唇大动作发音的中国人对英语的舌根音完全没感觉,更不会敏感地发现[i:]和舌根高度的微小差别,因此无论是嘴巴还是耳朵,对[i:]和差别根本无法分辨(还误认为是长短差别)。这样去听英语肯定是糊涂的,纵然听英语千遍万遍也完全有可能发现不了[i:]和的发音差别,因此说,汉语大动作的发音感觉,掩盖了中国人对英语细腻音的敏感,使中国人的英语听力出现障碍。



     中国人要想听懂[i:]和的差别,就要启动自己的舌根亲口去发出微小舌位差别的[i:]和(同理[e]和[æ]的差别也如此),从而启动大脑对这一微小差别敏感起来,进而激发耳朵对这一微小差别的分辨能力,从而形成“睁大”耳朵的听力。这个过程听起来复杂,但其实找到了感觉的人甚至在几分钟内都能解决问题,这比天长日久靠“蛮听”英语来练听力的人不知要节省多长时间。

===以前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看来这方面也得想办法提醒孩子注意分辨。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6 10:10
以后的学习方法要调整一下了,以前是开一本新书时,一边看书一边听音频,往往第一次听就开始跟读。

以后每本新书先祼听两三次,(可以把生词提前告诉他),不管能听懂多少,都是对“听”的锻炼。然后再打开书看文字和跟读听

[ 本帖最后由 time123 于 2013-6-16 15:24 编辑 ]
作者: mumu9897    时间: 2013-6-16 14:43
谢谢,学习了,我们以后也要照此方法,先听,记住了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3-6-16 15:53
好,试试这方法,我家也是直接就跟读,经常一句才放到一半,就跟读了,结果往往后半句连听都没听到,就再在那里瞎读。
作者: dashuaixiaopang    时间: 2013-6-17 12:38
原帖由 dinggy 于 2013-6-16 15:53 发表
好,试试这方法,我家也是直接就跟读,经常一句才放到一半,就跟读了,结果往往后半句连听都没听到,就再在那里瞎读。


跟着音频逐句读我的孩子不乐意,因为反复嗯暂停太麻烦,而且浪费时间。

实际上我们现在压根就没有练听力,听仅仅好是为朗读服务而以,一般是先朗读一遍,划出不会念或者没见过的词,然后看书听一遍音频,尽量模仿语音语调,如果还有不会念的字由我进行人工帮助,而不乐意听第二遍。再读了2遍流利点就录音而来。

我也在考虑调整借鉴一下楼主所调整的模式,先裸听,再看听,然后朗读。就怕孩子不配合。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7 23:03
今天试了先祼听,找出本新的小书,先调动他的兴致,我说:“来,试试,看你能听出几个单词”,结果那么简单的小短文,就听懂不到十个单词,sister第一遍就听出来了,brother第二遍也没听出来。我昧着良心可劲儿夸他,哇,这么历害,听出这么多的单词!!

这小文里有shop这词,是当动词“购买”用。我说,这个还有商店的意思,他突然想起什么来,说这个词前两天还见过。在那堆小书里翻了一通,找出I hop hop hop  to shop  shop shop ,很兴奋的样子,看来这单词在今天才算是记住。……我在心里偷着悲哀,hop shopp 这本小书,已经看了好几天,在别处见着shop他还是不认识 ……这大概就是孩子的学习规律吧,不可能有我想象的速度。不过我也相信,等他对英语有了感觉之后,看见一串字母从头痛到亲切,再接受新单词新内容大概就容易多了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7 23:21
写日记就是好,帮助自己思考。这个shop事件,我本来只想吐槽他的记忆怎么这么差 进步这么慢!

随后想到,看来单词必须得在不同的情景反复遇到,印象才会深刻。在同一本书、同一句型中出现的次数再多,我陪他复习的次数再多,也只是同一个印象,效果不太好。 

我们最近看的,全是0级最简单的小书,曾经想过,要不要开始尝试1级,1级对他有点难度,但是应该可以克服。现在决定,还是在0级泡着吧,慢慢儿的长单词。每本书里就几个新单词,这样他不吃力,才可能享受看书的乐趣。

以前对每本书重复得比较多,有点追求精读的意思。今后打算一本新书第一天祼听两三次,跟读一两次,看书听一两次。以后的不定期复习,每天就听一次,最多两次,走泛读的路。创造条件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遇到单词们。

没有词汇量,看生词太多的文章真是痛苦和负担。我自己深有体会啊

[ 本帖最后由 time123 于 2013-6-17 23:48 编辑 ]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7 23:39
原帖由 dashuaixiaopang 于 2013-6-17 12:38 发表


跟着音频逐句读我的孩子不乐意,因为反复嗯暂停太麻烦,而且浪费时间。

实际上我们现在压根就没有练听力,听仅仅好是为朗读服务而以,一般是先朗读一遍,划出不会念或者没见过的词,然后看书听一遍音频, ...


或许是因为孩子分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吧。我妹妹的儿子是明显的视觉型,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学转魔方,魔方小站的讲解视频,他硬是不肯看。全是自己看下面的说明和演示学的。我儿子比他偏听觉,喜欢我念书给他听,不太喜欢自己看

离听觉型远的孩子,也许就不太喜欢听,可听力好象也不能扔,只能变着花样引诱他们了,……我儿子是不肯好好读,跟读时总爱出怪调,我也头痛啊头痛

[ 本帖最后由 time123 于 2013-6-18 13:52 编辑 ]
作者: keerchina    时间: 2013-6-18 08:47
学习了!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8 14:10
刚刚看到这么一篇文章:

一、左右脑分工不同

大家知道大脑分为左右脑,而左脑是管抽象和逻辑记忆的,比如文字公式等,在日常学习中用到的大部分都是左脑,因为平时学习的东西主要是文字和公式。而右脑是管形象记忆的,比如图片声音视频以及各种感觉。据科学家研究表明,右脑的记忆能力是左脑记忆能力的一百万倍。所以我们在记忆东西的时候要想着如何用右脑去记忆,这样的话能够把速度提高很多倍。

二、长期记忆形成途径

记忆单词肯定是要形成长期记忆,那么就要了解长期记忆形成的途径。长期记忆形成途径有两个,一个是“暂时记忆→不断重复→长期记忆”,这也是大家在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时候走的路。还有一个途径是“暂时记忆→强烈刺激→长期记忆”,这个途径不用不断的复习,所以速度比较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只被咬过一次,却一辈子都记住了,就是因为那个痛觉刺激太强烈了,大脑一次性就记住了。

三、文字公式和图片视频对大脑的刺激性不同

刚才讲了,如果有强烈刺激的话,那么就可以避免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了。但是文字和公式对大脑的刺激比较弱,因为文字和公式属于抽象的内容,需要在大脑中先转换一下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对大脑的刺激是间接刺激。而图片和视频味道痛觉等等是直接刺激人的感官系统,属于直接刺激,这个刺激要比文字和公式的间接刺激强烈的多,所以更容易让人快速记住。


===刚好和我前几天看动画片听英语的感受一致。动画里那几句话,活灵活现的印在脑海中,不需要努力去记忆,很自然的它就清晰的在脑子里了,随时可以调出来。其实不需要“调”,它就在那儿,随时可以拿出来用。而书上看来的单词和句型,却隔了一层什么,要先思索一番、转换一下,才能从头脑中调出来。我有了这个感受之后,就在想,看视频学英语的好处肯定是大于音频和文字的。但还只是个人感觉,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证实的资料,就更加确信了。

 

[ 本帖最后由 time123 于 2013-6-18 14:15 编辑 ]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8 14:13
于是我又去百度了一下左右脑:

脑又分为左、右两半部,右半球就是「右脑」,左半球就是「左脑」。而左右脑平分了脑部的所有构造。左脑与右脑形状相同,功能却大不一样。左脑司语言,也就是用语言来处理讯息,把进入脑内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及品尝到(左脑五感)的讯息转换成语言来传达,相当费时。左脑主要控制著知识、判断、思考等,和显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右脑具有自主性,能够发挥独自的想像力、思考,把创意图像化,同时具有做为一个故事述说者的卓越功能。

斯佩里的研究表明:左脑是普通脑,右脑是天才脑,天才与普通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天才在有意无意中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右脑。

左脑,被称为“文字脑”,主要处理文字和数据等抽象信息,具有理解、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功能,有理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所以又称为“理性脑”;

右脑,被称为“图像脑”,处理声音和图像等具体信息,具有想象、创意、灵感和超高速反应(超高速记忆和计算)等功能,有感性和直观的特点,所以又称“感性脑”右脑是图像脑,侧重于处理随意的,想象的,直觉的以及多感观的影像。右脑是通过图像进行思考的半球,所以能够将语言变成图像,不仅如此,右脑还能把数字变成图象,把气味变成图像。右脑将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事物,全部转化为图像进行思考和记忆。

右脑照相记忆的速度远远大于左脑,这是由于处理信息时,左脑将信息进行词汇化处理,五感也要变成语言才能传达出去,所以花时间。而右脑将信息以图像化处理,所以非常迅速,只要花几秒就可以。在快速阅读的高级阶段也是用的图像阅读,见图不见字。古人云一目十行正是开发了大脑的图像阅读功能,由于右脑具有超高速信息输入的喜好,因此3分钟阅读完一本书,即所谓的“波动速读”影像阅读,更是把右脑的影像记忆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左脑的记忆回路是低速记忆,而右脑的是高速记忆,左脑记忆是一种“劣根记忆”,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处理简单的语言问题时人们左脑相对活跃;左脑发达的人处理事情比较有逻辑、条理。左脑发达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善于判断各种关系和因果。左脑发达善于统计,方向感强。左脑发达善于组织。左脑发达善于做技术类、抽象的工作(如电脑编程)。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8 14:19
我要加油啊,如果在衣食住行中都掺几句英语,不是比2D的视频刺激更强,直接3D、4D、5D了么

暑假要考虑粽子英语的动画片了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19 14:04
昨晚先看了一小段可爱的英语视频,估计他能听懂一两个单词,几个关键点我在旁边解释,他也看得哈哈笑。不过,看完就想接着玩游戏。电脑和电视,打开容易关上难哪。

因为饭后已经玩足了半小时的电脑游戏,所以我把他拽到客厅,还是绘本好控场。

先听,scat cat ,他说听懂了四五成吧,因为前面大段都是简单重复的几句话,后面的生词挺多的。

我才发现,他一直不知道was是什么。更加不懂go 和went是怎么回事。想了想,还是教点语法吧。9岁,能理解了。国外的孩子日常就潜移默化的掌握了,也许他们不知道啥叫过去完成时,但他们用得不会错。

当然我也没讲过去完成时,太复杂了,就讲了动词会有几种变化,现在的,第三人称单数是一样,正在进行的,过去的,一个do就能变出did  does来,be就更别提了,讲完be的几种变化后,我问,“我是男孩怎么说?”他一边想一边说“my  are boy ”

我想,他们应该学过I am  a  boy  ,You are a  girl 了吧,在读熟了的课文里,这些句子可能很自然的就能说出来,但是不知道 am 和 are 是什么意思。

学校已经开始教语法了,第三人称单数就是老师教的。如果不教,等他们自己“习得”昨天的go 就是went ,小明要用goes, 不知得猴年马月。

不知现在就教语法好不好,先试试吧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3-6-19 16:46
半年前,我也遇到同样问题! a 和 an,  be , am, is, are ... 我也试着教语法, 但发现问题更大:

1)自己得非常懂,懂到能深入浅出的找到要点,还能讲得“低俗“易懂。 试想,涉及时态的讲解,你首先得让孩子懂”时间“的概念,中文语法可是没这些个的。

2)得有系统的教,如果只是头痛医头的遇到那个讲那个,今天 现在进行时,明天 系动词, 后天 第三人称,再过一天,将来时,过去时...  

孩子能有不晕的么,而且恐怕自己都得糊了。

我做不到上面的,就老老实实的等着让孩子跟懂的老师学,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另外,如果孩子还在  my are boy  的阶段,那根本还不到学习时态的阶段,遇到了孩子提问可以简单解释一句,然后赶快逃之夭夭,千万别装成学究样去挖掘研究 go 和 went 的变化含义。

当你在教他说   I am  , you are  时不就已经是在教语法了吗?! 在初级阶段不必要把语法单独提出来吧,会吓死人的,到什么阶段再学什么语法,并且采用相适应的方法, 不是千篇一律的。

有些知识如  do  和 does  这些其实不用教,当他不懂时,教了也不懂,顶多强记而已;当他懂了时,他自然就懂了,用不着教。

别着急,给孩子时间!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23 15:43
原帖由 dinggy 于 2013-6-19 16:46 发表
半年前,我也遇到同样问题! a 和 an,  be , am, is, are ... 我也试着教语法, 但发现问题更大:

1)自己得非常懂,懂到能深入浅出的找到要点,还能讲得“低俗“易懂。 试想,涉及时态的讲解,你首先得让孩 ...


我那天绝对犯了错误,也就十分钟的时间,讲了动词的各种变化,ing 和 ed,单数第三人称加S的,还是DO和BE的各种变化,好象还提到了主格宾格……把他彻底弄糊涂了。本来如果我问“ARE YOU……”,他一般会很自然的用“ I AM……”来回答,当时一糊涂,就不知那儿跟那儿了。

我感觉,动词的几种变化,还是得告诉他,要不然,他会以为不同的形态是不同的单词。但不能这么密集的讲,一点一点的讲他是可以接受的。比如他现在知道加ING是正在做着的,动名词当然我就不能提了。

在学校学了第三人称单数要加S,名词复数什么时候加S或ES。这次我认真看了课本,三年级的课本只有一般现在时,小故事里偶尔有一两句过去时。目前课本里的时态单一,主要是学各种疑问句的句型。

学校的练习卷上,我看到有time  to  dinner   和time  for  dinner的选择题,他虽然做对了,但只是因为书上原句如此,并不理解道理。我讲了to 后面跟动词,for 后面加名词,讲完问了他几个,他倒是都说对了,不过,也不知道算不算真正的理解。

[ 本帖最后由 time123 于 2013-6-23 19:46 编辑 ]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23 15:52
学了四十来天了,还看不出什么明显的进步,一直在积累词汇培养语感的初级阶段。不过,学到快一个月时,我发现了一个听力上的进步。

开始学英语之前,我经常想放点英语音频当背景,也不要求他去听,总觉得有点声儿就多少有点好处吧。但他非常反感,只要听见英语的声音就强烈抗议,非让我关掉不可。

学英语一个来月时,半小时的学习结束后,我有时不关播放器,还让英语的声音继续响着,他该干嘛干嘛去……这时他不再反对,偶尔还会用心听一听,听不懂的地方会问一下。

我很高兴,起码他对英语的声音有亲切感了。看来他以前对英语的声音还很陌生。为了体验,我在网上找了段法语在线广播,一个音节也不懂,听着确实很难受很别扭,怪不得他以前逼着我关上。……我以前听汤姆索亚的音频,虽然几乎全不懂,但觉得声音、音节很好听,很遗憾孩子居然体会不到,原来是他基础不够。

今天看《朗读手册》,提到胎教时母亲为孩子朗读一些片段,出生后的婴儿听熟悉的声音就会觉得亲切而舒服。

[ 本帖最后由 time123 于 2013-6-23 19:39 编辑 ]
作者: selinazhu    时间: 2013-6-25 09:48
真不错呀,写得好呢,学习中
作者: selinazhu    时间: 2013-6-25 09:52
打开耳朵,用精听的方式增加语感


听:尽量不要看着文字材料听

以后每本新书先祼听两三次,(可以把生词提前告诉他),不管能听懂多少,都是对“听”的锻炼。然后再打开书看文字---跟读听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6-25 13:11
从学英语的角度说,视频肯定比看书的效果好,但我最近有一个新的猜想,不知对不对。

我儿子平时不算特别爱看书的。对没有画的纯文字书,往往看不下去。比较喜欢的是丁丁历险记这类图文并茂,或者阿衰桂宝这样图胜于文的。

学英语绘本才一个多月,还看不出什么变化,但他前几天上厕所时,在看一大本只有字没有图的书,我觉得很欣慰。欣慰之余,开始猜想:

不管英语还汉语,看书对大脑的要求应该比较接近,当然看英语书的要求更高,也更累。那么,每天看会儿英语书,是不是对他看纯文字的中文书有帮助?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10-9 17:01
惭愧,这贴子停了这么久。本以为暑假时间多了,打算好好的强化英语,结果,白天我上班,晚上他都要广场玩,在家的时间极少,整个人玩疯了。偶尔有时间也踏不下心来学。反倒是上学时英语时间有保障。

开学后,每天学上一小会儿,也就是强化几个单词,不天天复习他真是记不住啊,多数单词都是,我单独说出来他不知道,连在绘本的句子中才知道。而且很多词看了不认识,听声音才知道是什么,这应该算是符合听说先行了

国庆这几天,在奶奶家,我虽然带了英语资料,但根本没机会用。只有一次,我问他几个词,桶和尾巴,他都只说了个大概的很不准确的发音。我又说到鱼和DISH,说鱼在盘子里fish in dish ,他居然说,妈妈,应该是fish in  the  dish 吧。

我很震惊,看来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英语语感已经比我强了啊

继续加油!
作者: linmitang    时间: 2013-10-9 23:13
真是一个认真的妈妈,记录的真详细。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11-15 19:55
前一阵子他支原体肺炎,学英语就放下了,最近重新恢复,我原来定的计划是每天半小时,想想不可能每天都学的。改成了每星期六天,每次35分钟,其实也照样做不到,如果时间不够,我们总是放弃学英语,确保他打牌的时间

渐渐的形成习惯,他默认了学习英语是每天的必修课,会主动要求开始学吧,因为早点学完早点玩啊

以前我按精读的方法,每句话每个单词都要弄明白。每本小本都要听无数遍,不是连续听,是隔几天或者隔一两个月就拿出来复习下,因为他太爱忘了,
最近开始用长度贪长,难度稍大的1段书,以前都是0段。听1段书的要求放低,大概意思懂了就行,Danny和恐龙的故事比较好玩,他听得津津有味,不懂的句子会问我,我很开心,不懂的地方还不算太多,一本小书里就三四处吧

不过,这套书一般用的过去式,很多单词,他认识原形就不错了,再变变身,实在不好办,看来我以后还得多找现在时的书,过去时得往后靠靠
作者: time123    时间: 2013-11-21 10:49
最近在学五只小猴子,五本里有的简单,有的生词很多,我只重点提醒一些希望他记住的词,其它的解释一下就带过去,不要要求了

感觉词汇量还是基础,没有词汇量,听力和阅读都谈不上的,慢慢来吧

精读加泛读之外,我还应该在平时增加对单词的强化,做几个小卡片,或者聊天时偶尔问他一下,要不然记不住啊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