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含香 于 2013-5-12 23:30 发表
这种状态非常好, 能谈谈怎样让孩子自主学习数学吧? 语言自主学, 很多是不自觉在自然上去了, 但数学一个阶段很明显,前面不懂半懂,到后面就觉得困难了. ...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3-5-12 23:52 发表
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引导自主学习或者说自我学习是普及教育阶段的核心任务。我避免用“自学”是因为有不少人认为自学就是扔一本书给孩子看。其实,如果真这么做,很可能的结果是孩子根本不看。 ...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3-5-12 23:25 发表
前面说到顺利地完成了关于利率的探究,我以为是的,但开放性探究课堂里边总是有一些出格的童鞋,他们会做出完全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数一下前面的角色,发现了吗?有一个农场主2没有登场,而有钱人(那对双胞 ...
原帖由 snazkf 于 2013-5-13 12:46 发表
我发现的问题是,比如我儿子弹琴,机械练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为了演出和比赛,某一个曲子练了超过半年。
比如语文,现在儿子一年级,如果想要字写的好些,错字少些,那机械的多些重复写字也是必须的。不可否认,如果想写的字好些,就要多写一些。
所以我的问题是,既然机械训练看起来也不能或缺,而机械训练就要占用稀缺的时间资源。那在数学上,如何正确看待机械训练部分,比如如何让机械训练时间适度,或者干脆不要机械训练。
我知道您曾经花数年时间,完成了一个长贴,来反对机械训练。
纯粹的机械训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前面弹琴和写字的例子好像也在说明,一定程度的机械训练也是需要的。
您在数学上,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啊?多谢! ...
原帖由 luluq 于 2013-5-13 09:10 发表
昨天还和儿子说,一个孩子自学能力强,能受用一辈子。我自己初中和高中分别在数学和语文的实验班。所谓实验班,就是一堂课先自己看书,老师只花最后的5-10分钟点拨一下。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真正地感受是在大学和工作后,自学能力强,做事情信心百倍。大学时候上课出去玩,不听课,考前全靠自学。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会的,就这么想"不会怕啥,自己学就是了”。
最近正好也在考虑自主学习的问题,孩子的英语和古文已经逐步走向自学了,数学几年级开始比较合适?如何引入?
原帖由ccpaging于 2013-5-14 21:16 发表
看起来大家对第一节的探究课更有兴趣。
有家长问:你怎么能把数学课搞的那么好玩呢?孩子们回家把课堂的内容手舞足蹈地重新讲一遍,演示一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就像是被魔术棒点中了,像一颗燃烧的礼花、 ...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3-5-15 12:06 发表
上海滴。有一个四五年级的班。其实,我希望有更多的理工科的大拿做这样的事儿。
在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家,他们有一些数学教授定期给小学生中学生开讲座,把一些孩子组织起来做开放型讨论。
我觉得 ...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5-15 13:04 发表
太好了,能让这种模式惠及更多的孩子,善莫大焉。
这让我想起了可汗学院。当初,就是可汗从给异地亲戚的孩子讲授在线视频课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甚至正在“翻转课堂”,被认为正 ...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5-15 13:04 发表
太好了,能让这种模式惠及更多的孩子,善莫大焉。
这让我想起了可汗学院。当初,就是可汗从给异地亲戚的孩子讲授在线视频课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甚至正在“翻转课堂”,被认为正 ...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5-15 13:11 发表
学院简介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该项目由萨尔曼·可汗给亲戚的孩子讲授的在线视 ...
原帖由 小溪流水0 于 2013-5-28 09:34 发表
谢谢各位,受益匪浅啊!
越发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我家女儿上小六,即将计入初中!而数学,我一直没有过多的插手,因为觉得自己思维很乱!
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也算不错,可是进入小六就发现不少问题!
数学 ...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3-5-29 15:59 发表
辩论总结
一周以后,参加辩论的同学重新聚在了一起。
首先对上次辩论中出现的不幸的人身攻击事件做反思和总结。
同学们认为,辩论的后半段比较激烈,唇枪舌剑,忘了印第安棒规则。当然,老师们也有责任,检 ...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13-5-29 16:32 发表
非常感谢cc老师。
上午用了点时间去图书馆查阅了一点相关文献,了解到以下信息,请老师指正,谢谢。
第一,关于《原本》对“线”的定义问题。汉语版本(陕西人民出版社)是这样说的:“线只有长度而没有宽度”;Heath英译本是这样翻译的:“A line is breadthless length.”资料显示,这个英译定义是直接从希腊原版翻译的。希腊语或者拉丁语俺不懂,只能依靠这两个定义来考量了。文献显示,亚里士多德对这个定义提出过质疑,说这个定义是有毛病的,因为它“divides the genus by negation",汉语通俗点说就是它“以否定词来描述这个genus——即此处的长度”,这样length既可以是“没有宽度”也可以是“有宽度”,结果length就被分为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原本》对line的定义是有问题的。
第二,关于对line的重新定义。亚里士多德和Proclus都给line重新定义过,这里我仅仅引用一下Proclus的定义如下:“flux of point”,或者直白一点说就是“一个点移动的路径”。Proclus认为,他的这个定义是完美的,就不会产生前述歧义了,更重要的是,他的定义是从“根本原因”上来着手定义的,即用point来定义line,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我不懂数学,只是看了点资料得到以上认识的,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13-5-29 16:32 发表
非常感谢cc老师。
上午用了点时间去图书馆查阅了一点相关文献,了解到以下信息,请老师指正,谢谢。
第一,关于《原本》对“线”的定义问题。汉语版本(陕西人民出版社)是这样说的:“线只有长度而没有 ...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3-5-31 09:52 发表
我们先来看看一道应用题:
原题是这样:
小英步行的速度是65米/分,小华步行的速度比小英每分钟快10米,小华9分钟行多少千米?
我改成了这样:
小英步行的速度是65米/分,小华步行的速度比小英每10分钟快 ...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3-5-12 23:52 发表
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引导自主学习或者说自我学习是普及教育阶段的核心任务。我避免用“自学”是因为有不少人认为自学就是扔一本书给孩子看。其实,如果真这么做,很可能的结果是孩子根本不看。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