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读《有吸收力的心灵》和《千万别学英语》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land    时间: 2005-3-1 20:42
标题: 读《有吸收力的心灵》和《千万别学英语》后感
“自然吸收”与英语学习            —— 读《有吸收力的心灵》和《千万别学英语》后感 读到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有吸收力的心灵》时,我发觉她的阐述,有很多思想印证了我长期观察到的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关于婴儿语言学习、文化习俗学习的现象。更有趣的是,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又读到了韩国郑赞容博士著,李贞娇博士译的《千万别学英语》一书。两本书参照读后,我发现一个共通的现象,这两本书就人类掌握语言的方式,汲取文化的形式有一相同的阐述——都是就对婴儿学习语言的方式而深入研究,认为人类掌握语言的方式均是根据“自然吸收”的原则而取得进展的。并且,不仅语言的学习如此,而每个个体成长为一个具有一定社会特征的社会人,成长为不同国别,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及文化程度的人,整个成长过程中,“受教育”的程度多半来源于人们心灵上的“自然吸收”过程。 我不得不承认,这两本书对于深化我对语言学习的方法,深化了我对教育过程的理解,使得在长期生活中和很多母亲同样观察到的现象——孩子从咿呀学语到成长为吐字清晰且能流利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中,“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行为并非是有意识的,而是儿童的心理生来就具有无意识地在环境中学习语言的能力。”(前言)但对于异国语言学习环境而言,学习外语的条件相对好些,如果在本土学习外文,个中滋味就不太好说了。此次能够将《千万别学英语》与《有吸收力的心灵》平行阅读,实在是意外之喜,因为《千万别学英语》一书,其实讲述了新的学习英语的方法,与我们以往外语学习的路子不同,但其实是《有吸收力的心灵》理论语言学习方式的案例实施。 下面还是先来看看《千万别学英语》中所讲述的英语学习的方法吧。 第一阶段:“打通”耳朵,完全听清。先选择一盘适合自身英语水平的磁带,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连续听两遍。要坚持天天听,但每隔六天要休息一天,直到听清磁带中的所有内容。 第二阶段:听读并举,掌握语法。把上盘磁带找出来,听写内容。一句一句听,反复听清为止。听写完整盘磁带内容后,用英英词典确认不会的单词是否正确。模仿发音和语调,从头到尾大声朗读。感觉所有句子朗朗上口后,结束这一阶段。休息一天与英语隔绝。 第三阶段:跃跃欲试,出口成章。用英英词典查不同的词,把解释和例句记下。查词典坚持查到没有不懂的单词为止。一个小时后大声朗读通过查词典整理出的内容。朗读一个小时,完全吃透为止。 第四阶段:自我领悟,无典自通。准备一盘录像带。带上耳机,每天看一遍。完全听清后,便开始听写,朗读。将不清楚的单词利用英英词典查找并朗读。 第五阶段:文化融通,渐入佳境。英文原版报纸,挑出短文一篇,大声朗读,坚持到完全消化。确信不看原文也可以记住文章内容时,把它象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地复述下来。流利诵读后再选其它文章继续学习。 通过完整地研究这种英语学习方法,我们不难看出,整个过程根本不涉及语法学习过程,主要以听读诵为基本方法,以反复诵读作为掌握的基本。“美国和英国人从来没有特意下功夫‘攻读’英语,他们只是逐渐‘熟练’英语而已。”(郑赞容序) 这就是儿童掌握语言的秘诀了,孩子们从来不曾“攻读”语言,他们只是“熟练”语言。当你教孩子说,“爸爸、妈妈”时,你曾耐心地反复重复成百上千次,孩子细心地观察你的口形,甚至用小小的舌来模仿你发音的方式,当然他不能一次成功。当婴儿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的时候,他们总是睁着好奇的眼睛望着你、我、他,细心辨别着其间发音的区别和含义的不同。而人们也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相同的话语,甚而手势辅以说明。 “儿童为什么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文化”这个问题其实最有研究的价值,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无所知开始成长的,这个过程中究竟有哪些量变和质变?如果细思量,我们会发现其间的意义非同小可。如果揭示出主题,那么人类的学习进程也将达到一种飞跃,这就是这两本书所共同阐述的问题。 “襁褓中婴儿的精神力量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儿童并不是一个处处需要我们帮助的被动个体工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空瓶子。”“是婴儿从他的生活环境中汲取养分,并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渐长大成人。”(蒙台梭利) 婴儿长大成人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要研究和追索的。 有些幼儿3岁开始进幼儿园,但当他们四五岁时,虽然父母没有文化,可有些孩子也逐渐学会了读书写字,懂得了很多天文、地理、植物、动物等知识。这些知识哪里来?“儿童天生就具有这种‘吸收’文化的能力。” 这样看来我们的教育其实只是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种可能,儿童是根据人们为他们所创设的生活学习环境而成为我们所“预期”的某种类型的人的。教师其实不能称作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只能成为教育环境的创设者。 音乐天才大多诞生在富有音乐素养的家庭里,以贝多芬为例,他的祖父是维也纳宫廷合唱团的乐长,父亲年轻时即是大主教合唱团著名的男高音。在音乐的海洋里徜徉的贝多芬,不到三岁他就会唱许多歌曲,而且在父亲的监督下开始学钢琴,最后又在名师指导下学习。 乔治。桑自幼由喜欢阅读《爱弥尔》的祖母抚养,老夫人的习惯对她幼小孙女的潜移默化,使她长大后非常喜欢卢梭的作品,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斯达尔夫人的小说《柯丽娜》等都给她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到故乡的乔治虽然对故乡美丽幽静的乡村风光迷住,但伴随她沉思和想象的只有读书和著书,后来她写出了《印第安娜》、《华伦蒂纳》、《贺拉斯》等小说。我们不难看出,童年的阅读经历影响了她的一生。 由此可见,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每段经历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让我们再回来研究一下郑赞容博士研究出来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吧。《千万别学英语》一书以此为名,其实是在依据同蒙台梭利同样的理论基础上的对英语学习方法的总结。如他所言,英美人不是学英语而只是熟练,就象儿童一样,学语言的过程不只是“学”,而更多的是“熟练”,耳熟能详,进而总结出语言的含义。 在郑博士总结的英语学习方法中,前一至三阶段都是以“听”“读”为主,将一定内容反复听,直到耳熟能详,继而朗诵朗朗上口。回想儿童学习语言的阶段,在最初一年左右时间他们只是听,反复地听周围人群发出的语言,然后才是模仿发音。在英语语境的激发下,诱发“说英语”的渴望,加深对英语的理解。之后是就文中新词的掌握,其实也是对英文词语的熟练过程,在此过程中语法是自然吸收的,不需专人讲解,而随着阅读时间、范围、量的增加,对语言的吸收能力也自然增强。相对而言,在本土学习外国语是缺乏学习语境的,但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弥补,如听读磁带、朗诵课文、阅读报刊、看录像等语境的营造,在自然而丰富的语境中,人们会自然掌握英语语法,语言习惯甚至文化特点,从而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 “自然吸收”是人类自我汲取文化与知识的常态,不只是英语等语言的学习,置身于同样具有价值的教育环境中,人们毫无例外地将掌握更深厚的文化知识。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3-1 21:53
“千万别学英语”的意思,是不是不要采用研究语言学的方法,而是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去学习,从听读说着手。
只是粗读了一遍,是这个意思吗?
作者: love哈夫    时间: 2005-3-19 22:38
俺老弟说他英语之所以突飞猛进,就是大量地看英文原声影碟,而且不能有文字幕.看来这小子是用对方法了.
作者: 书凡妈妈    时间: 2005-3-20 18:18
dawnch+-->引用:dawnch “千万别学英语”的意思,是不是不要采用研究语言学的方法,而是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去学习,从听读说着手。只是粗读了一遍,是这个意思吗?
对,他的别学就是说不要象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那样专门去啃语法什么的。读多了,甚至背出来了,语法都在其中了。不过要把磁带甚至录音带都听写下来实在是工程浩大啊。
作者: billyangjian    时间: 2005-3-20 19:26
对,我同意你们的看法。
作者: xieziwang    时间: 2005-3-20 19:49
有同感
作者: slofljl    时间: 2005-3-28 09:43
赞同
作者: 跳跳妈咪    时间: 2005-4-4 14:13
“自然吸收”是人类自我汲取文化与知识的常态,上周去听阶梯英语,也是这个教育理念07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4-9 00:50
好文章,根据我的实践,正是如此。
作者: shiqin    时间: 2005-4-12 10:59
道理大家都知道,可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01
作者: xuesheng    时间: 2005-4-18 21:48
感谢这位朋友做了这样的精辟的论述,我也有同感.我读高中的时候,把最经典的几篇文章.比如第一颗:卡尔马克思我读的滚瓜烂熟,读起来真是感觉太好了.我的英语语感也十分强.我想就与这位朋友的观点一致吧
作者: foxyes    时间: 2005-4-21 18:47
Hello,,

我的英语就不行

但愿我的子女不要学老子了。。

失望
作者: 健乐宝    时间: 2005-4-28 11:10
是,我英语学得很差,后来为了应付中考,高考,去看那个破语法,刚开始居然连主语谓语是什么都不知,但我坚持天天读半小时英语,做题时,常常看着题目,就能不自觉的选出答案,跟本不用思考,这就是语感,所以我也是不赞成学语法!
作者: 豆豆龙    时间: 2005-4-28 17:23
小小感悟
作者: 196608384    时间: 2005-5-6 11:15
“自然吸收”,自然学习,高见!高见!
作者: xinyue8349    时间: 2005-5-6 12:46
196608384+-->引用:196608384 “自然吸收”,自然学习,高见!高见!
xinlingdegoutong
作者: jamilin    时间: 2005-5-7 23:33
写的好.在这看到懂行的父母,多多交流.
作者: 田田爸爸    时间: 2005-5-9 11:28
写的很好。谢谢
作者: fernsehen    时间: 2005-5-30 15:51
我常常怀疑现在大多数学校里的英文教育讲授了太多的语言知识, 而忘记了语言仅仅是为了交流的. 学生学习了很多语言知识点, 却不能使用语言交流, 是英语学习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
作者: 我是点点    时间: 2005-6-6 11:51
说到学外语,其实要听要背谁都知道,但做起来,尤其是坚持下来的确非常难。

我在同济学德语的时候,外教采用的就是楼主贴子这种方法。一篇课文,先是念,然后复述。然后回去听磁带,然后听写。当然啦,这要有一定的单词量为基础。好处是,语感培养得特别好。不好是,短时间感到非常累。而且这种作法一般要到一两月以后,才能看出成效。
作者: liujrandx    时间: 2005-6-10 13:56
同意你的看法
作者: estoneliu    时间: 2005-6-10 19:09
贵在坚持啊
作者: 尖嘴钳子    时间: 2005-6-17 21:29
03
绑定一下
作者: zzzyyyppp    时间: 2005-7-20 22:51
千万别学英语所阐述的方法是学好英语的正道。
作者: joyce_zhou    时间: 2005-7-21 12:48
首先想到的是加强自己的学习,呵呵。现在记忆力越来越差。。。 不过还是打算使用这个方法学学英语,,看能否坚持,看有没有效果。
作者: zjbtp    时间: 2005-7-22 14:14
对,学英语不能为了学知识而学,要把他做为语言学习。
作者: 瑗瑗妈    时间: 2005-7-23 23:26
建议看一下台湾推崇经典诵读的好象是许财贵教授关于儿童读经的文章,其中也讲到英文的经典诵读问题,与楼主讲的听读不谋而和,当当网有卖英文经典诵读的CD.
作者: zzzzzzjjj    时间: 2005-7-28 11:13
正在实践中
作者: hxlsb    时间: 2005-8-3 14:11
很有见地,学语言就应该像婴儿学说话一样。希望吾儿好好学好外语,不要象我半桶水。
作者: ljb320722    时间: 2008-12-8 00:35
真的是这样的,我考究生的时候,就是每天都读新概念,考高分很容易啊
作者: whowho    时间: 2008-12-8 19:26
写的很不错。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杨树叶子    时间: 2008-12-11 15:34
看来让儿子多听英语碟是对的了,要坚持呀
作者: leilei530    时间: 2008-12-11 19:59
LZ写得很好,顶一个.
《有吸收力的心灵》是蒙台梭利的原著,结合敏感期的特点可以发现很多宝宝的潜在东西都是有待家长和老师来引导的.
作者: mhjhero2009    时间: 2008-12-16 09:53
感谢楼主,希望多发一些不要金钱的文章。我们这些穷人只能读这个!!
我是有钱人一定多给你金钱!!!
作者: 2000rose    时间: 2008-12-16 13:58
对,我同意你们的看法。 谢谢分享
作者: xtbb    时间: 2008-12-19 13:37
儿童天生就具有这种‘吸收’文化的能力。。。。是啊,孩子的老师经常说儿童就象一块大大的海绵,你给他什么他就会吸收进去。
作者: 求学历程    时间: 2009-2-15 20:09
顶一下!英语就是应该这么学,好的方法,可惜,我坚持不下去。。。。
作者: keerma    时间: 2009-2-17 19:26
同意楼主的观点
作者: keerma    时间: 2009-2-17 19:30
同意楼主的观点
作者: yayafamily2008    时间: 2009-4-5 14:09
我自己也在按这种方法尝试着学习英语,才开始两个周,还不知道怎么样,但是我相信应该会有提高的!
作者: mcgzchx    时间: 2009-4-6 14:32
慢慢来吧,英语对幼儿来说就是让他玩的就行,太多的东西也学不了的
作者: xxdream    时间: 2009-4-6 19:24
学习英语 就是应该多读啊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就是每天早上都读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
作者: dongyuyc    时间: 2009-5-1 14:54
好文章,很值得学习。。。。。
作者: 龙妮    时间: 2009-5-26 01:20
自然吸收
作者: qiong77    时间: 2009-5-31 11:43
一切都要配合孩子的兴趣,不要把什么概念建立在学习上。
作者: nancyww    时间: 2009-5-31 13:40
写得真好,受益匪浅.
作者: paintpaint    时间: 2009-6-1 06:42
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来,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
作者: 杨树叶子    时间: 2009-6-3 17:08
说的挺有道理,实施起来需要耐力
作者: 43636179    时间: 2009-7-14 06:51
我是基本一个英语盲,正担心如何教孩子这种外语呢,好了,找个好文章读给他听吧,有推荐没?好的英文文章?
作者: hujiahuiivy    时间: 2009-7-16 15:57
有同感,语言是要背的。我外公(中文教授)对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要多背。其实对数理化也是这样的。我弟弟从一个差生一年成为重点大学生的秘诀就是多背公式
作者: 学前教育09    时间: 2009-7-24 19:07
好方法,认真学习了好方法,认真学习了
作者: zhengmi    时间: 2009-9-16 22:31
好文章。
学习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