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卡尔.威特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例子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25 14:46
标题: 卡尔.威特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例子
很多人一提起卡尔维特,都以为是老卡尔维特早教成功了云云。
我认为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知道什么是教育以及什么是天才。

我在这里仅做极为简单的推理。我们假设老卡尔维特书中所书全是事实,没有谎言,那么,
卡尔维特有没有这种可能:即他天生就是个天才。就像爱因斯坦一样,这种孩子一生下来往往让人看起来有点呆头呆脑,就像邻居们说卡尔维特是个白痴一样。老卡尔维特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白痴,于是为了拯救他,开始给他进行各种早期教育。后来,小卡尔维特学会了多国外语,知识极为庞杂,还在小小年纪进了大学。但是,在此后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他不但没有成为牛顿,达尔文,达芬奇那样的天才,而且平庸至极,只写了一本叫什么但丁的学术著作。这本著作在文学史和学术史上毫无地位可言,可以说是一本很平庸的书。可以说,这个卡尔维特最大的成就就是很小的时候进了大学而已。而他之所以能进大学并非他有这样的资格,而是在国王陛下的关照之下,多少有点猎奇加上实验的味道。

如果卡尔维特天生是个天才。那么,他没有作出天才的事业来,他的老爸对他的教育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在他老爸严酷的早期教育下,是不是泯灭了他的天才,最终使他走向平庸呢?

我们在看卡尔维特的时候总是先入为主的被他的老爸牵着鼻子走,真的以为卡尔维特天生就是白痴,就像那个广为流传的神话一样,“你的孩子笨点没关系,只要勤奋就能成为天才,爱因斯坦小时候不就是个笨蛋吗?”

仔细想一想吧,卡尔维特的教育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例子?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2-25 15:42
如果你总是用这种方式来看教育,那么给你的忠告就是:离教育远一点,千万别再谈论教育。因为你连起码的学术尊重都不懂。你完全可以批评或探讨,但需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比如卡尔*威特的教育,提出了那么多对后人有启示的观念,而且还是在那个时代,你能一笔抹杀吗?你以为挑战常识,就能显示自己的高明吗?
作者: wangyao    时间: 2005-2-25 15:46
每个时代对成功都有不同的定义。卡尔维特的成功只是相对于他那个时代而言。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2-25 16:18
“小卡尔维特学会了多国外语,知识极为庞杂,还在小小年纪进了大学。但是,在此后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他不但没有成为牛顿,达尔文,达芬奇那样的天才,而且平庸至极,只写了一本叫什么但丁的学术著作。这本著作在文学史和学术史上毫无地位可言,可以说是一本很平庸的书。”
请问你对但丁有哪怕一点了解吗?你读过小卡尔关于但丁的著作?如果在你眼中只有牛顿,达尔文,达芬奇那样的天才,其他都不值一谈,那我们只好默然。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25 18:35
huge57+-->引用:huge57 “小卡尔维特学会了多国外语,知识极为庞杂,还在小小年纪进了大学。但是,在此后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他不但没有成为牛顿,达尔文,达芬奇那样的天才,而且平庸至极,只写了一本叫什么但丁的学术著作。这本著作在文学史和学术史上毫无地位可言,可以说是一本很平庸的书。”
请问你对但丁有哪怕一点了解吗?你读过小卡尔关于但丁的著作?如果在你眼中只有牛顿,达尔文,达芬奇那样的天才,其他都不值一谈,那我们只好默然。

我写的已经很清楚了。小卡尔不仅连。。。都比不了,
甚至在学术史和文学史上也没有地位可言。。
我的意思很简单,他根本不配跟这些天才做比,
他也就是一个中才/庸才,而就这么一个中才/庸才,竟被吹嘘为天才,
他们自己吹嘘就算了,可笑的是那些捧臭脚的人……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2-25 20:25
education2008在儿童教育论坛上发了一百多张贴,给我的感觉,接触过不少教育方面的文献,但第一有卖弄之嫌;第二消化不够,但又急于批判;第三不具有对前人在早教方面的探索应有的尊重,颇有目空一切的架势,结论、感念先行,又不做平等的论证和讨论......自然引起各方的反感,有人把你在这里的战绩比作“战风车”,我也有同感:活脱脱一个唐*吉珂德。

不过我还是欢迎你来讨论,哪怕是批判,只是得有点说理才行。这里的很多朋友既有理论上的修养又有实践上的经验,懂外语的人也不少,即便谈论美国或哪里的东西,也未必能蒙住人。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2-25 21:06
我怀疑卡尔维特的教育就是本假书,整本书也就是一些看待小孩的观念值得看看,其他的就当故事吧。

不过education2008,你的推理里面有一个问题:
做研究和学习是不同的能力。即便卡尔维特学的再多,也不等于他有做研究的能力。
他爸爸好像没有培养他做研究的能力。有的人有做研究的天赋,有的人书读的好却没有做研究的
能力。

我一直有这个观点:关心孩子学会多少知识,不如关心她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不过这个很难哦,

考察背了多少字,做了多少题简单多了。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2-26 01:20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我怀疑卡尔维特的教育就是本假书,整本书也就是一些看待小孩的观念值得看看,其他的就当故事吧。

不过education2008,你的推理里面有一个问题:
做研究和学习是不同的能力。即便卡尔维特学的再多,也不等于他有做研究的能力。
他爸爸好像没有培养他做研究的能力。有的人有做研究的天赋,有的人书读的好却没有做研究的
能力。

我一直有这个观点:关心孩子学会多少知识,不如关心她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不过这个很难哦,

考察背了多少字,做了多少题简单多了。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26 23:41
huge57+-->引用:huge57 education2008在儿童教育论坛上发了一百多张贴,给我的感觉,接触过不少教育方面的文献,但第一有卖弄之嫌;第二消化不够,但又急于批判;第三不具有对前人在早教方面的探索应有的尊重,颇有目空一切的架势,结论、感念先行,又不做平等的论证和讨论......自然引起各方的反感,有人把你在这里的战绩比作“战风车”,我也有同感:活脱脱一个唐*吉珂德。

不过我还是欢迎你来讨论,哪怕是批判,只是得有点说理才行。这里的很多朋友既有理论上的修养又有实践上的经验,懂外语的人也不少,即便谈论美国或哪里的东西,也未必能蒙住人。

请问: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引起“各方”的反感。
看看你的威望值和我的威望值吧。
我看引起反感的不过是你这一小撮人而已。

如果你有心加入讨论,请你认认真真发一篇有理有据的原创贴吧。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26 23:50
huge57+-->引用:huge57 education2008在儿童教育论坛上发了一百多张贴,给我的感觉,接触过不少教育方面的文献,但第一有卖弄之嫌;第二消化不够,但又急于批判;第三不具有对前人在早教方面的探索应有的尊重,颇有目空一切的架势,结论、感念先行,又不做平等的论证和讨论......自然引起各方的反感,有人把你在这里的战绩比作“战风车”,我也有同感:活脱脱一个唐*吉珂德。

不过我还是欢迎你来讨论,哪怕是批判,只是得有点说理才行。这里的很多朋友既有理论上的修养又有实践上的经验,懂外语的人也不少,即便谈论美国或哪里的东西,也未必能蒙住人。

我的所有批判帖都是对事不对人的,
主要批判各种装神弄鬼的伪科学理论。
像你这样以人身攻击为出发点的帖子我可是一个都没有。
人身攻击是不好的,你要批评可以批评我的观点,
请不要人身攻击。

再者,即便你做人身攻击,也请举出一些实例来,
比如,我的那篇文章属于卖弄,那篇属于消化不够,
在下也有提高的机会。

你这样凭空几个大帽子下来,
让我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可惜现在已经不是文革时代,
讲道理获得的威望肯定会比空喊口号人身攻击要高。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26 23:58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我怀疑卡尔维特的教育就是本假书,整本书也就是一些看待小孩的观念值得看看,其他的就当故事吧。

不过education2008,你的推理里面有一个问题:
做研究和学习是不同的能力。即便卡尔维特学的再多,也不等于他有做研究的能力。
他爸爸好像没有培养他做研究的能力。有的人有做研究的天赋,有的人书读的好却没有做研究的
能力。

我一直有这个观点:关心孩子学会多少知识,不如关心她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不过这个很难哦,

考察背了多少字,做了多少题简单多了。

多谢指正。
这篇小文很短,很多东西没有展开说。
这年头假天才很多,那个哈佛女孩是一个,这个卡尔维特也是一个。
什么是真正的天才?我已经在天才观里说到了一些:
就是极具创造力的人。
创造力跟知识不同,知识这东西一个平庸之才只要勤学苦练也能够获得,
但创造力的获得难度极大,用那种灌输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中国人可以拿100块数理化奥赛金牌,可半个诺贝尔奖都拿不到。
中国人可以拿30块奥运金牌,可足球就是进不了世界杯,
道理很简单,足球不仅仅是魔鬼训练就能提高的,
得需要天赋和环境。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2-27 04:25
创造力这个东西需要这样考虑:

有的人就是天生创造力强,这是我们没有办法去后天超越的。
但是,在这种天生的能力中有一部分是可以经过训练来达到的。
这样的训练实质是学习一种系统的思维方法,然后依照这样的
思路来推理一些本来需要靠拍脑袋拍出来的东西。

如果按照这个角度看小孩的教育,国外的教育从小学就是培养
这种习惯,小学生作业就是要他自己去分析,总结。而我们呢?
做题。

虽然在参加研究工作以后,中国人并非不能适应这样的思维,
在学术界的华人也不少。但是和乒乓球运动一样,人家是全民
的培养。我们怎么能比的上呢? 谁拿诺贝尔多还不清楚么?

我的孩子有多少创造力我不知道,但是可以创造力也需要保护和培养。
在拍脑袋的随机性下,系统的思维方法更需要培养。
作者: danruhua    时间: 2005-2-27 07:38
  我个人觉得卡尔.威特教育是一本好书。读了以后很有收获,这一点就已足够了。但并不是都要按里面说的去做。他的教育是否成功,我想一个人能健康成长并成为一名大学的教授,这还不够吗?一定成为天才才叫成功。还有人对刘亦婷说三道四,我不知道他们要叫她聪明到什么地步,才叫成功。
作者: Qmom    时间: 2005-2-27 08:22
写书的不一定要做到最好才能出书。读书的不一定非真理不读。

和danruhua一样,从两本书里我都有不同的收获。这就够了。

经验积累是一个过程,一个从错到对,又从对到错,再从错到对的认识的反复变化的过程。那种一步到位的想法太简单了。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2-27 10:35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27 12:03
danruhua+-->引用:danruhua   我个人觉得卡尔.威特教育是一本好书。读了以后很有收获,这一点就已足够了。但并不是都要按里面说的去做。他的教育是否成功,我想一个人能健康成长并成为一名大学的教授,这还不够吗?一定成为天才才叫成功。还有人对刘亦婷说三道四,我不知道他们要叫她聪明到什么地步,才叫成功。

我说的是天才,你怎么偷换概念成了“成功”了?
小卡尔维特是被吹嘘为天才还是成功人士?刘亦婷是被吹嘘成天才还是成功人士?

如果他们说自己是成功人士,我连他们的书碰都不会碰一下,
这种胡说八道的人多了去了。关键是他们胆子和脸皮比那些成功人士要厚多了,
他们直接把自己打扮成天才。我向来对天才敬仰有加,对这种假冒伪劣的天才
实在是看不顺眼。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2-27 14:47
education2008,难道你希望天下无骗?
作者: palislee    时间: 2005-3-2 14:13
中国人最容易用一些量化的东西来评判对错高低,比如写了多少书,发明了什么……
试问:那些把一生奉献给某种信仰的人,难道他/她的一生可以用量化的东西来评判吗?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3-2 14:38
palislee+-->引用:palislee 中国人最容易用一些量化的东西来评判对错高低,比如写了多少书,发明了什么……
试问:那些把一生奉献给某种信仰的人,难道他/她的一生可以用量化的东西来评判吗?

可没几个人会把奉献给某种信仰的人称为天才。
既然如此,老卡尔维特又为什么把小卡尔说成天才呢?
而后又大肆炫耀其如何进入大学,如何成功?
作者: MSkiller    时间: 2005-3-2 22:06
03

天才就是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
田七真也没有办法把一条狗培养成一个科学家;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应该明确:
1、假如他是天才,不要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埋没;
2、假如他不是天才,不要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成为家庭或社会的负担;
3、无论他是不是天才,能适应社会,被社会承认,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02
作者: aidai2000    时间: 2005-4-18 21:38
我一直讨厌这种不知何为的中国式争论!
作者: 一帘淡月    时间: 2005-4-20 00:36
老实说当我认认真真读完这本书后,这种疑惑也曾出现过.即然卡尔威特是如此的天才,为什么后世却没什么人知道.看到前面有人说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以及研究能力是不同的,那卡尔威特仅是个学习能力出奇好的儿童了.这样说来的确不能把他说成天才.那如果天才是分种类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学习能力出奇的好的天才了.
作者: zmlpxy2005    时间: 2005-4-22 11:47
引用:<<!--quote1-->我个人觉得卡尔.威特教育是一本好书。读了以后很有收获,这一点就已足够了。但并不是都要按里面说的去做。他的教育是否成功,我想一个人能健康成长并成为一名大学的教授,这还不够吗?一定成为天才才叫成功。还有人对刘亦婷说三道四,我不知道他们要叫她聪明到什么地步,才叫成功。

我个人也觉得卡尔.威特教育是一本好书。就和市面上出售的儿童教育方面的书一样,道理很简单,既然出了的书,一定有可取之处,总有积极的一面,书中提到某些教育理论和方法有一定可取之处,但不能否认的是卡尔.威特教育事件是一场骗局,是他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利益精心设的骗局,在国外从未出过名了书,让同样为了个人利益的刘亦婷母亲和出版方大力宣扬成了生产天才的宝典,说白了就为了钱和利,愿意花钱买来看,就看看算了.
作者: 得分手    时间: 2005-4-28 23:37
不一定要成为天才,至少他在没什么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了我们艰辛的“十年苦读”,至于以后发展那是他的个人行为!
作者: 爱我中华    时间: 2005-4-29 00:57
天才者,天生就是才。

天才的教育绝对不适合“地才”们用。因为同样的内容,天才们一分钟学会,地才们10天会了。由此可知“如何成为天才”一类的书本,最起码犯了一个语言逻辑和现实生活上的悖论,利益驱动也。这就和打麻将一样“天和”就不是“吃碰停”。

“如何成为天才”一类的书对天才是宝贝,对偶等地才就是垃圾!
作者: 温柔老爸    时间: 2005-5-8 03:59
回到两百年前,我国的人民在干什么?
03
作者: land    时间: 2005-5-8 10:59
在这我想提一个疑问:何谓人才,何谓天才,何谓平庸!
一个孩子如果不能上大学怎么办!是不是真的一个发型师就真的比不上一个手术师?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是没有文化的,那是不是这个孩子的一生就毁了!
一个再不好的东西,是不是就是一丁闪光点都没有了呢!
作者: luoyz2005    时间: 2005-7-4 08:31
我认为卡尔威特的教育是成功而且真实的,他的许多教育观念对我们现在的人们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近年来我们不是出了很多"国产"的天才吗?我觉得他们的教育观就跟卡尔威特有着众多的惊人的相似之处.而最近的十岁考大学的孩子不也能说明卡尔威特是完全可能的吗?能拥有如此丰富的经验,如此先进的观念,如此深远的影响,仅仅是哗从取宠是不可能办到的!
作者: wlj181    时间: 2005-7-4 08:49
education2008脾气怎么这么大呀?
其实你说的很好。
我国自古以来就只推崇学习的天才,其他的好像是不被看好的。
作者: Nikki and Felix    时间: 2005-7-4 14:19
MSkiller+-->引用:MSkiller03

天才就是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
田七真也没有办法把一条狗培养成一个科学家;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应该明确:
1、假如他是天才,不要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埋没;
2、假如他不是天才,不要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成为家庭或社会的负担;
3、无论他是不是天才,能适应社会,被社会承认,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02

GAO, GAO, GAO!!!
作者: lisa_du    时间: 2005-7-7 16:11
同意13楼和14楼的说法。
卡尔.威特教育既然能流传200多年的时间,说明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完美,只要我们从中能学到点什么就足已。。。
作者: jmfx66    时间: 2005-7-12 23:02
??????????????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 donghg888    时间: 2005-7-12 23:29
问题的关键是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和定义的不同,对我们教育的目的的理解不同,近来我看了很多的帖子,我也愈来愈困惑,我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大家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再说到底什么又是教育呢?我只是一个没有多少高深学问的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的普通家长,各位专家能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吗?我们教育的目的何在???????????
作者: 自由豪情    时间: 2008-1-10 23:29
我以为,各人都有自己的认识。认为此书好的就去实践,不好的就去找其他的学习。
就是陈水扁站在马路上大喊:我是好人!!!!肯定也有十之一二的人相信的!!个人认识不同嘛!

我喜欢卡尔维特的书,我跟同事说了我相信早期教育,可是同事不认可,我就无语了。人家不信干嘛非要让人家信呢?自己去实践就行了。好运会眷顾那些默默选择真理的人的。
作者: babyby    时间: 2008-1-21 14:45
我是新来的. 卡的书略读一二. 我的教育观点是, 让孩子健康幸福。谁知道目前比较超前的孩子以后会如何呢?以后长大以后环境都要变的,如何变,有时候不是自己说了算啦。

汲各家之长。。。。我们作家长的尽力就是了
作者: xiangfr    时间: 2008-2-12 05:12
我也很赞同,目的很简单让孩子有生存的能力,然后因材施教,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大小就是有很多因素了。
作者: 樱桃萝卜    时间: 2009-1-31 23:00
闺蜜很着急,儿子2岁了还不会讲话,只是很偶然地叫爸爸,她唯一心慰的是俗语曰:“贵人开口迟”。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两口子跟孩子共处对话交流得太少了。

  老威特的语言教育法,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他从不教孩子说半截话、方言和土 话。他认为教孩子"手手果果"那一类的话毫无意义。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如果父母能 缓慢而清晰地向孩子说某个词,一般来说,孩子都可以学会正确的发音。当然,像"手手" "果果"这样的词发音容易些。但是本来一教就可以学会的东西,却故意不教,岂不是很愚 蠢的吗?
  因此,老威特从来不教不标准的话。他清晰地把每一个音发给儿子听,耐心地教他标准 德语。如果儿子发音准确,老威特就摸着他的头表扬说:"很好,说得对。"当威特发音不 标准时,老威特就对妻子说:"你瞧,你儿子不会说了……"于是妻子就回答说:"不会吧 ,我儿子连那样的话都不会说吗?"这样一来,小威特就被激起了拼命学习的劲头。结果, 他还在父母怀里的时候就口齿清晰,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说一口标准的德语了。
  老威特不让他停留在孩子式的表达方式上,而是教他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词语,并且力求准确生动,绝不使用暧昧的词语。他的信条是,要想有清醒的头脑,就必须掌握清楚明 了的词汇。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和妻子应该以身作则,力求发音标准,用词规范。
  老威特不仅这样要求妻子,对女仆和男仆也是如此,他严禁仆人说方言。因为他 觉得让威特学会方言是浪费时间。他只允许威特记标准的德语。因为只要记住标准读 法,就可以让他毫不费力气地读懂书上写的东西。
  老威特的做法应该引起许多年轻父母的深思,由于忙于工作,很多父母只好把自己的孩子交 给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保姆和长辈来看管,孩子整天生活在方言和土话中,学到的是一些残 缺不全的只言片语,从早期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孩子一开始就失败了。
作者: johnli08    时间: 2009-2-1 00:40
感觉楼主像个目空一切的井底之蛙。
作者: jingying-0718    时间: 2009-2-1 09:07
怎么现在老是能有一些高人能从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角度看问题呢,高人,高人,
作者: zhoudou    时间: 2009-2-1 15:31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一分为二的看,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还是有些理念可以学习的。
作者: sukhavati    时间: 2009-10-4 09:21
觉得education2008的说法很正确。
中国教育教会了人知识积累,却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
作者: artichoke    时间: 2009-10-4 13:14
卡尔算是个博物学家了,就是因为博学而不能术业有专精
作者: 彬宝妈    时间: 2009-10-4 21:12
我想,每个人对“聪明”、“成功”、“天才”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本书我也看过,而且也有很大的收获。所以无论真实与否,我还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真心地感激作者,感激老卡尔威特。是他让我这个糊里糊涂、懵懵懂懂的妈妈知道原来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至于他里面的方法,只是针对他的小卡尔的,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我想,教育就是这样,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成功公式可以让我们来生搬硬套去复制所谓的天才和成功者,只有细心地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才可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正如凌志军写的那本书的名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