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081.jpg (289.21 KB, 下载次数: 0)
有人说了:我的近期目标就是让孩子上重点小学,中期目标上重点中学,长期目标是北大、清华。
我说:“错!”您这样想,实际上是在孩子稚嫩的头上压了三座大山!
有人说了:我的目标就是让孩子当个音乐天才。
我说:“可以。”但这需要异乎寻常的艰苦训练,而且必须以牺牲孩子的几乎大部分天真快乐为代价。谁都知道,伟大的贝多芬就是这样被他爸爸训练出来的。不过我还是要问一句:天底下有几个贝多芬呢?又有多少人愿意拿孩子的整个少年时代做赌博?
是的,我用了“赌博”这个概念。试看如今天下有多少可怜的父母领着孩子东奔西走,今天上这个培训班儿,明天上那个训练馆。这难道不是一种漫无目的的赌博游戏吗?大家牺牲了孩子的天真和快乐,最后能得到什么?鬼才知道!
我们从来没有让孩子上过一个训练班,妻子曾经问过我,用不用让乐乐上个什么班儿,我说不用。因为我觉得,如果孩子不提出要求,就没有必要往他脖子上加那个套儿。孩子喜欢的,说不定就是他特别感兴趣的,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否则简直是活受罪。我不愿意让孩子受罪,我想让他快乐地生活。
说到这儿也许有人会问了:马羊,难道你不为乐乐的将来着想吗?我说:非也!我当然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好得不能再好,但我却不糊涂,因为我知道,做家长的永远也不可能替孩子包办一切。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让他们变得聪明一些,而聪明,就是好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聪明呢?好在我本人从十六岁起便开始自学哲学,所以对抽象概念有一定的把玩能力。我想,聪明既不是孩子能背多少首诗,也不是孩子能认多少个字等等,而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有了理解力,他就可以自己思考,可以自己对事物做出辩别和判断;而有了想象力,他就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去做推理。
所以,我从来没要求孩子学过什么、背过什么,我所做的,只是倾尽全力跟他说话,什么话都跟他说。当我抱着他走在大街上时,看见汽车就说汽车,从汽车的外形介绍,到汽车轱辘的用处,再到发动机的原理,再到汽车制造业的老祖宗奔驰公司,我知道多少,就跟他说多少。同样,在家里,我们也是指什么聊什么,比如床吧,我们可以从床的结构说到木头,再从木头说到斧子、锯子、刨,说到大森林,说到有关森林的一切……那时小乐乐还不到半岁。
大约在他七、八个月的时候吧,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便发生了。一次,奶奶给乐乐念书,当念到“小熊摔倒了”的时候,乐乐突然身子一歪,倒在床上。奶奶吓了跳,急忙把孩子扶坐起来,然后接着读。再念到“小熊摔倒了”,乐乐再一次倒在床上。奶奶终于明白了,原来小家伙对“倒”这个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不久,妈妈又给他念书,当说到“花盆从窗台上掉下去”的时候,小家伙突然伸手把一个玩具推下床,掉在地上,妈妈开始也是不解,等反复了几次,才明白,是孩子知道了“掉”的意思。在孩子认知能力的进步中,自然是既有理解的成分,也有想象的成分,至于二者各占多大的比重,就很难界定了,而且,我们来做这样严格的界定也没多大意义。我觉得,这样的“突发事件”对孩子的智力成长才是本质性的,如果我们家长都能从这些细节上多加注意,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引导,比把着手教他们写字、画画一定不知要强多少倍哩!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