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兼驳doman学数学的荒谬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15 23:10
标题: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兼驳doman学数学的荒谬
一个美国教授来中国访问,一次我陪他到市场买东西。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个很简单的四则运算,他竟然要拿出计算器来计算。我大为吃惊,以为这是个白痴。可后来我知道,美国人认为,既然有计算器代劳,就没必要学太复杂的运算。

美国人不重视运算,不代表美国人不重视数学。在美国,数学是被经常用到的学科,连历史这门学科也有数量历史学的分支。美国人重视数学是因为“数学思想”。数学思想跟逻辑、实证等思想一样,是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学人的思考工具。美国人对那种能算很复杂开方的人不屑一顾,认为既然有计算机辅助,算这玩意纯粹是浪费时间。而数学思想则不同,包括微积分思想,概率思想,统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等,都是美国学人最常用的工具。

很多中国学生到了美国,数学考试可以考得很好,但是,一到了研究方面就立刻露出原形。因为他们学了半天数学除了会算术解题之外,根本没有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搞学术和研究时便根本没有能力去自觉运用数学思想去思考。杨振宁批判中国人缺乏演绎思维,认为这是中国人科技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这句话让中国学人心服口服。

许多doman家长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孩子掌握了7乘以8=56。这让我哭笑不得。这些东西,孩子心智成熟之后再学有什么晚?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变态的数学考试,即便一辈子不知道7乘以8=56又有何妨?你只需知道用什么工具得到7乘以8的答案即可。尤其是随着今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将会越来越小型化。等到现在的孩子长大,可能一部手机就是一台计算机。这是他的另一个大脑。

我说过,练习doman最大的害处就是浪费时间,实际上让你丧失了培养孩子的机会成本。
现代脑科学证明,孩子的心理、性格小时候的培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在21世纪,心理问题
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如果doman家长把时间多多用在培养孩子的心理上,回报要大得多。
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提出过一个情绪能力的概念,有心的家长可以去了解一下。

最后,告诉一些家长,你认为的孩子能够计算什么四则运算和一元二次方程,那完全是一种
幻觉而已。孩子有条件反射的能力,即使刚出生的时候就有,你用那种方法训练顶多是让他
条件反射而已,不仅与真正的算术完全是两回事,而且跟数学里蕴涵的思想更是相距甚远。说他
小小年纪就掌握了数学,这完全是自欺欺人。

必须承认,这世界上有数学神童存在,但是,这种神童绝对不是培养出来的。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15 23:19
补充一句:有人让我推荐比较好的早教理论,
我现在推荐一个: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正在把做中学的理论引入中国。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搜索一下相关介绍。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2-15 23:19
说的很对,小孩子条件反射能力尤其强,比如,你一嘘嘘他就撒尿,就是养成了条件反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条件反射能力会逐渐减弱,所以Doman比较强调早期,甚至有人在宣称过了3岁就晚了,他们说的确实是事实。不过小猫、小狗这种能力一直会很强,因为他们没有高等的思维。

另外Doman的另一种靠的是形象的记忆,也就是说孩子看的那些东西是一张图或者是一个符号,而人类之所以成为智慧动物却依赖于的是抽象的思维,Doman对孩子最大的害处,就是会影响这种抽象能力的形成。
作者: aac    时间: 2005-2-15 23:31
听似有理,其实不然,现代最缺乏的是形象思维,也就是右脑的开发。而早开发右脑是最有效的。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16 02:24
aac+-->引用:aac 听似有理,其实不然,现代最缺乏的是形象思维,也就是右脑的开发。而早开发右脑是最有效的。

给你介绍一本书吧,半个大脑足够了http://btobsearch.barnesandnoble.com/bo...521783070&itm=2

抽象思维是第一位的。中国人由于实用汉字的缘故,形象思维并不差。没必要再补。
中国人差的是抽象思维。

当然,似乎需要右脑的音乐才能也绝对不是什么用doman之类的右脑开发术能够开发的。那是一种天生与后天结合的禀赋。

右脑开发现在根本没有进入主流研究的视野,很多跳出来号称专家的人有伪科学之嫌。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16 02:33
当你走在大街上,坐在办公室里,或者正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注意到什么?首先引起你注意的大概是那些你没见过的新东西,或是发生了变化的事物,如某座大楼上新悬挂了一幅广告,办公室里的布置变了,等等。人在出生时,大脑中就具有一种对新奇事物的接近和好奇机制。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的逐渐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致较强的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去习惯化"。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机制使新生儿不断地关注周围环境中他们不熟悉的那些新东西,这是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迭次出现,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探讨新生儿记忆和知觉等心理能力发展的奇异的窗口。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者想考察5-6个月婴儿分辨两张照片的能力。一张是婴儿照片,另一张是一个光头男人的照片。在实验的第一段时间(习惯化阶段),给婴儿看那张婴儿照片;之后在第二段时间(去习惯化阶段),给婴儿出示婴儿和光头男人两张照片。结果发现,婴儿花更多的时间注视那张光头男人的照片,这表明,婴儿记住了那张婴儿照片,也发现了光头男人照片对他们来说是新的。
  类似的研究使心理学家发现新生儿和婴儿可以分辨和记忆各种不同的光线、声音和气味。例如研究发现,一个早产5周的新生儿在出生6天时可以记忆视觉刺激。到6个月时,婴儿只需5-10秒就能对刺激进行辨别。3个月婴儿对视觉刺激的记忆可以保持24小时,一周岁时可以保持几天,有时对非常相似的刺激物,如人的照片,记忆可以保持好几个星期。
作者: 好运妈    时间: 2005-2-16 06:11
谢谢education2008的帖子内容,很有收获。希望你继续给我们带来类似内容的帖子。
因为我的专业的关系,经常有机会和数学专业背景的人一起讨论问题,确实生物背景的人和数学背景的人在讨论生物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出发点非常的不同,和他们的讨论经常让我学习到不少,然后同样的问题再和一些完全生物甚至更狭窄的生物背景的人讨论,就能够体会到差别了。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数学思想非常重要,但是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
你介绍的那本书《半个大脑足够了》能再给些详细的介绍吗?很感兴趣。
作者: 好运妈    时间: 2005-2-16 06:37
在楼主的提示下,搜索了一些“做中学”的内容,在学习中。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2-16 08:43
问你1个问题:
为什么你会觉得心理和性格培养会和doman相对立, 不可调和? 是在花费的时间上么?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2-16 10:57
说点题外话,为什么Doman在国内会比在国外更能大行其道呢,这个原因和上面education2008所说的汉字是形象思维的文字有关,这种形象思维,正好迎合了Doman的某些操作方法。谈到数学,可悲的是这种方法会直接影响思维的能力,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在数学方面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我们上学的时候,唯一能够得意的就是所谓勾股定理,可是我实在想不通勾三股四玄五和毕达哥拉斯定理有什么直接关系,充其量是其特例而已,量也量得出来。所以Doman对学数学的贡献,就是按照感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就是妨碍了其理性思维的发展。 如果各位希望孩子能适应这现代社会,一定要在实施这些理论方面多加小心,一个孩子的婴幼儿、童年时代不会有第二次,错误的教育将给孩子的一生造成重大损失。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16 12:25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问你1个问题:
为什么你会觉得心理和性格培养会和doman相对立, 不可调和? 是在花费的时间上么?

doman的方法是否能够影响人的个性,这个无实验数据不可乱说。
我说的关键是机会成本的丧失。doman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
你的精力都集中在那个方面了,势必在应该投入的地方减少投入。
如果这种方法真的很好还行,可并无证据说明其对孩子的发展有用。

其次,我还是坚持这样的逻辑:

如果这个方法有用的话,比如改变了儿童的思考方法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我不得不担心这种方法对孩子正常思考方式与个性、心理的影响。毕竟,雨人虽然也是天才,可我想没有几个人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如果这个方法无用。无法改变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那么,我花时间在这上面干什么?

所以推论是:离这个方法远点,把时间和金钱用在刀刃上吧。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2-16 12:50
>所以Doman对学数学的贡献,就是按照感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对孩子的直接影响,
>就是妨碍了其理性思维的发展。

矫枉过正.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2-16 13:01
>如果这个方法有用的话,比如改变了儿童的思考方法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我不得不担心这种方法对孩子正
>常思考方式与个性、心理的影响。毕竟,雨人虽然也是天才,可我想没有几个人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如果这个方法无用。无法改变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那么,我花时间在这上面干什么?

如果改变了儿童的思考方法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 你就担心,
如果不改变了儿童的思考方法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 你就不用,

你说你的孩子从出生到18岁, 他的思考方法和大脑神经元到底是变还是不变?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16 13:24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如果这个方法有用的话,比如改变了儿童的思考方法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我不得不担心这种方法对孩子正
>常思考方式与个性、心理的影响。毕竟,雨人虽然也是天才,可我想没有几个人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如果这个方法无用。无法改变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那么,我花时间在这上面干什么?

如果改变了儿童的思考方法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 你就担心,
如果不改变了儿童的思考方法和大脑神经元的联系, 你就不用,

你说你的孩子从出生到18岁, 他的思考方法和大脑神经元到底是变还是不变?

教育的目的是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大脑神经元改变,
所以我们才非常谨慎的采取那种被无数人验证都证明无害的方法。
而放弃那种效果不明,可能对孩子有害的方法。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2-16 13:34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教育的目的是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大脑神经元改变,
所以我们才非常谨慎的采取那种被无数人验证都证明无害的方法。
而放弃那种效果不明,可能对孩子有害的方法。
怎样才能证明方法是有效还是无效的呢?用你的话说就是大量的实验,如果能通过我们这些DOMAN的实施者来证实他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让后人有明确的选择也是一件善事。倘若现在已经有有力的证据来说服大家,那么家长们会立刻放弃DOMAN。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2-16 14:07
>所以我们才非常谨慎的采取那种被无数人验证都证明无害的方法。
>而放弃那种效果不明,可能对孩子有害的方法。

我建议你还是把你知道的针对2岁以下的各种教育方法弄点连接上来.
我们好对比一下. 否则说来说去又跑题了.

根据你说的, Doman不可以算有害, 因为你还在找证据.
根据我说的, Doman不可以算效果不明, 至多算对部分人有效, 部分人无效.
作者: qianqianmama    时间: 2005-2-16 14:28
很有收益,希望多多讨论!
作者: hedongqiang    时间: 2005-2-16 15:24
支持!支持!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2-16 17:11
yuhongmin+-->引用:yuhongmin 怎样才能证明方法是有效还是无效的呢?用你的话说就是大量的实验,如果能通过我们这些DOMAN的实施者来证实他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让后人有明确的选择也是一件善事。倘若现在已经有有力的证据来说服大家,那么家长们会立刻放弃DOMAN。

老大,这正是我坚决反对的做法。
你无权让孩子当实验品。什么叫善事?日本的731工厂、希特勒手下的医生拿活人做实验促进了医学发展你能说那是善事?

为什么一种新药要经过非常严格的临床实验才能正式发布。因为一个常识就是,
对于个别人有效的不一定大范围试用。

婴儿生来有自己的权利,父母无权把孩子当成实验品。这应该是一种常识。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2-16 18:02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老大,这正是我坚决反对的做法。
你无权让孩子当实验品。什么叫善事?日本的731工厂、希特勒手下的医生拿活人做实验促进了医学发展你能说那是善事?

为什么一种新药要经过非常严格的临床实验才能正式发布。因为一个常识就是,
对于个别人有效的不一定大范围试用。

婴儿生来有自己的权利,父母无权把孩子当成实验品。这应该是一种常识。
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早教呢?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5-2-16 20:34
education2008说的好像蛮有道理的,很想听听你对早教的建议
作者: yvonneliu    时间: 2005-2-17 14:00
现在的早教好像都有点进入误区了,把孩子当试验品.
作者: 绿色清凉    时间: 2005-2-17 15:14
辩论出真知,真希望各种意见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作者: quainqu    时间: 2005-2-28 17:00
我实施过一段时间的doman式教育,本人感觉很累,而孩子也有进步,但发觉这种方式孩子并不喜欢接受,经常是有些迫不得已的意思.尤其在学数学方面,很难进行,而且越来越觉得好象是在做无用功.现在楼主的观点让我有点遇圣贤之感.评论是有理,但究竟如何实施早教,应把握那个大方向?却是一片模糊.正在寻找一个明确的方向,还望楼主能指点一二.先谢过了.
作者: baitwhite    时间: 2005-3-1 09:07
做中学,瑞吉欧......
学习中.
作者: Qmom    时间: 2005-3-1 09:50
赞同楼主的说法。

对于三岁以前的孩子的教育,我一直都认为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生活习惯等的培养比智力培养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对于小孩子我觉得有必要灌输一些供大脑思考的基本元素,但这和灌输复杂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主张让三岁前的孩子认识数字(哪怕他不理解数量的概念),但不主张花费精力时间让小孩子学习计算。

单纯地教授知识太立竿见影,所以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往这个方面投入加大了。遗憾的是,论坛里对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等的讨论不多。
作者: 温柔老爸    时间: 2005-5-8 04:06
如果措词不这么极端,是篇好文章。
07
作者: dyly    时间: 2005-5-9 01:08
同意对于三岁以前的孩子的教育要有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生活习惯等的培养和智力培养,但这几个是什么关系呢?智力是不是能促进其他的呢?脑科学的研究是认为是相辅相成的,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是多感官吸收刺激,闪卡的视力刺激也会带动他的爬行等运动能力。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生活习惯也确实是父母应该更花费时间去和精力的。这个可能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吧!doman的体能训练是最棒的,也是我推荐给我认识的家长的。

关于数学,edu所说的培养孩子的数学思想我基本赞同,但是我想真正的数学是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比如买菜,分钱,算银行利息。简单的计算都要使用计算器这种成本更高的工具的人有很大的问题的。现在过分依赖计算机对人类产生的坏的影响也在研究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教会孩子在生活中有目的使用是两个培养目标,当然可以放在一起培养。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数学家去看望爱迪生,爱迪生要他量一下一个烧瓶的容积,他是测量计算,半天还没弄完,爱迪生却是盛了水倒出来量水的容积。 这个数学家的思维就局限于他的运算习惯里了。  

doman的数学方法先建立量的概念是很对的,但是至于长大后孩子是不是建立起了数学思维不能肯定,这种右脑的形象反映和左脑的逻辑思维是两回事的,所以我觉的教给孩子基本的四则运算后也许就可以了。其他的等孩子有了语言能力,在生活中去学习,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和思维的培养。
作者: yanziwang1209    时间: 2008-8-12 23:05
偶然看到这篇年代久远的帖子,感觉很有必要让初识duman、正激情澎湃的爸爸妈妈看看。无论什么观点,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一边倒地说好、或相反。所以一直在寻找批判duman的文章,本帖的主人edu先生正是我要找的。我不是想和什么人辩论,只是想让真理越辨越明,即使没有结论,也至少让自己清醒、理性一点,而不是空有一腔热情地人云亦云。
作者: 苏心宝贝    时间: 2008-8-13 00:44
我的理解是,所谓早教是为了宝宝开心,有一个学习的习惯。

其他太高深的目的,并不是父母所期盼的。寄希望与任何理论培养出神童或者全才都是不太现实的。

彼理论和此理论的根源,都是宝宝的兴趣。在人类能够解读自身的全部的秘密后,那时候估计才能说出一个100%正确的早教吧。

无意加入辩论。
作者: 清大    时间: 2008-8-13 17:43
无意加入辩论,有意识的培养应该好过完全的自然成长.
作者: 月色水晶心    时间: 2008-8-13 21:15
我的理解是,所谓早教是为了宝宝开心,有一个学习的习惯。

其他太高深的目的,并不是父母所期盼的。寄希望与任何理论培养出神童或者全才都是不太现实的。

彼理论和此理论的根源,都是宝宝的兴趣。在人类能够解读自身的全部的秘密后,那时候估计才能说出一个100%正确的早教吧。

无意加入辩论。我顶这个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8-8-15 11:13
易先生这么早就看到了做中学,bh
作者: azene暖    时间: 2008-8-19 10:46
很喜欢看见不一样的论见。

不过,我的体会是,目前存有并传播的早教法论大多已经建立其相对完善的理论系统和操作系统,包括了实效的佐证,所以单纯指责其有害有失偏颇。

妈妈们选择其中一个,坚信并坚持,总会出现令人惊喜的效果。

多种早教理论的融合,也许应当在专注并已经很好应用一种理论和方法后再结合孩子状况考虑。

相信自己,最了解宝宝的只有你。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8-8-19 13:31
楼主老易是现代教育的赵括.

好久不见,估计生孩子,自己实践去了.

关于doman:

doman好不好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
1.doman是西方治疗弱智儿童的方法
2.不doman也可以早教,生活中何处不是数,何处不是字.
我的结论,用好大自然的素材,不要费劲的做卡片,浪费自己和孩子的生命?

关于数学:
数学的基础是算术,依靠计算器影响数学思维的发展.
和老外打了多年交道,我发现,论个人能力,中国人远远强于西方人,团队实力则不行,而且总结能力差

我的结论:国人的汉字开发思维,算力强,人聪明,但其他环境因素限制中国人出大科学家.和早学数学无关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8-8-19 13:38 编辑 ]
作者: zyysxry    时间: 2008-8-19 18:06
虽然,我不知道doman是如何教的,但我认为斑竹所说的,要养成数学思维,而不是简单的会个加减乘除 的观点是很正确的。 就像授人于鱼,而不入授人于渔。
作者: 戈戈    时间: 2008-8-19 20:22
我想问题比较简单,甚至认为越简单越好!
我觉得只要让宝宝快乐,无论什么方法、什么理论都是好的。
学习或游戏只是一线之间而已!
作者: 大眼丫丫妈    时间: 2008-8-19 21:06
看了这么多,有些混乱,不过我觉得早教特别是教数学主要是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当然,孩子高兴,乐于接受才是第一位的
在早教中家长时刻要克制自己,避免把自己过高的期望加在孩子身上,违背孩子的天性,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只会适得其反吧!
作者: 嘟儿嘟的妈    时间: 2008-8-19 23:47


同意苏心宝贝的

虽然我个人很喜欢数学,也很想宝宝也喜欢。
作者: ring41111    时间: 2009-5-8 19:08
教育的目的是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大脑神经元改变,
所以我们才非常谨慎的采取那种被无数人验证都证明无害的方法。
而放弃那种效果不明,可能对孩子有害的方法。
作者: wuwuyinyu    时间: 2009-5-11 08:58
我还是一个新手,看到大家的观点后真的不知应何如取舍,因为我这方面的知识太少了,还是多向大家学习吧!
作者: marry1973    时间: 2009-5-11 15:57
看完之后本人更是发蒙了,是实施还是不实施看来不能盲从,别在给宝宝弄出负作用来
作者: SHANG3333    时间: 2009-5-12 00:41
看后受益不少
作者: fionking    时间: 2009-5-12 21:16
我家宝宝很排斥DOMAN的卡片,于是我把卡片转给需要的人了~~~宝宝还是更喜欢我带他多到户外去见识这个世界,12个月的时候,已经知道很多的名词了,尽管不会说但会指,竟然还认得英女王
作者: wanglp1978    时间: 2009-5-12 22:59
只有一个宝宝,父母都希望把他培养成全才,这也给了一些所谓的早教理论趁虚而入的机会。
但世风如此,我等又怎甘人后?家人很累很辛苦,最后孩子到底能吸收多少还真是未知之数。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