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美国作家葆拉·福克斯根据一起海难事件的记载而创作的小说。小说背景设定在19世纪40年代,美国贩奴贸易兴盛的时期,作品真实感人地呈现了这一历史片段,对人类关爱的呼吁力透纸背。
小说用第一人称叙写。白人孩子杰西在家附近的奴隶市场吹笛子后,被贩奴商绑架至贩奴船“月光之号”上,于是经历了一次去往非洲购运黑奴的航行。在这条船上,他必须为抓来的奴隶吹笛子,让奴隶们和着笛声跳舞——把奴隶们锻炼得身强体壮,才能卖上高价。在整个航程中,贩奴贸易的种种罪恶渐渐暴露于纸面。最后月光之号在返航途中遏上暴风雨,船毁人亡,唯有杰西和一名黑人孩子幸免于难。
小说描写细腻,让读者在类似亲眼目睹的震撼中了解历史的苦难,珍惜和平。
【作者简介】
葆拉·福克斯(Paula Fox),1923年出生于纽约。在婴儿时期她便被父母遗弃,几经转手,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懵懵懂懂的童年。正是这一独特的“旅行式”经历,锻炼了葆拉独立生活的能力。她的一生干过很多职业,直到43岁成为教师之后才正式开始写作。最终与家人在希腊团聚时,葆拉创作了处女作小说《可怜的乔治》。随后,她创作了第一本面向儿童的作品《莫里斯的房间》。她的儿童作品成就瞩目,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获得1974年纽伯瑞奖的《月光之号》。她的儿童作品代表作还有1985年获纽伯瑞奖的《一只眼睛的猫》和《石脸男孩》(1968)、《海里的河豚》(1970)等。1978年她因对世界儿童文学的卓越贡献而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2008年又因Portrait of Ivan(《伊万的肖像》)德语版而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简 评】
葆拉儿童作品的典型写作手法,是将小主人公放到一个陌生的、充满敌意的空间,让他在危机四伏的境遇中求得生存,从而彰显不畏艰险、顽强自立的闪光品质。这在《月光之号》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李新新
从一起真实的海难事件展开联想,发展为细节丰富、跌宕起伏而具有历史深度的故事,葆拉·福克斯充分展现了她的敏锐、天才与博学。
——纽约时报
了解真实的历史片段往往比了解宏观的历史更具教益,《月光之号》通过一段惊心动魄的沉船往事,折射出一段真实历史中罪恶的泯灭与文明的进程。
——华盛顿邮报
【目录】
目录
第1章 出乎意料的差事
第2章 月光之号
第3章 被吊横桅索
第4章 贝宁海湾
第5章 尼克·斯帕克石沉大海
第6章 西班牙贩奴商
第7章 本杰明·斯达特的失误
第8章 善良的老人
第9章 重返故里
阅读指导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