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你想教会孩子的,首选重要的事,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8-25 23:48
标题: 你想教会孩子的,首选重要的事,是什么?
曾经参加过各种讲座,都提到教育孩子要有长远规划。

这个规划,你做过吗?

你想教会孩子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刚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提到这个问题:社会现象如此,我们如何应对?
我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只能说,除了教会我们的孩子不被金钱权势炫花了眼睛,别的,我们也做不了太多了。

一起来说说吧,你对孩子的未来,至少在他(她)十八岁的时候,你最希望孩子拥有的,是什么?——千万别说,你要的只是一个跨入名校的牛娃啊。。。

列举五项吧。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2-8-26 14:22
说不上五项来,先说四个吧。

第一、知道做人的原则,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不以世俗的成功或者物质的占有来评判自己,而是以是否有尊严地活着来衡量自己。

第二、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定力。毕境18岁之前的世界相对纯洁,真正的社会是个大染缸,充斥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做到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第三、拥有一颗广博的爱心,一双不势利的眼。

第四、拥有真性情的爱好。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8-26 14:55
这是个好话题,每个父母肯定都或多或少地想过的吧。

第一: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乐观向上的心理,也就是要身心健康;

第二:要善良正直有爱心,最好还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第三:要有求知好学的热情。知识是学不完的,只要拥有了好学的精神,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不怕了;

第四:要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懂得与人合作。

基本还是:身体好;品德好;学习好;能力强。哈哈,看来要求很高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期望:希望长大了能做些自己既擅长又喜欢的事,这应该是十八岁以后的事了。

[ 本帖最后由 Martina-Mm 于 2012-8-27 07:59 编辑 ]
作者: thyxxc    时间: 2012-8-26 20:42
一、身心健康
二、独立自主
三、会保护自己
四、善良正义
五、敢于承担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8-27 08:19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8-26 14:55 发表
这是个好话题,每个父母肯定都或多或少地想过的吧。

第一: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乐观向上的心理,也就是要身心健康;

第二:要善良正直有爱心,最好还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第三:要有求知好学的热情。 ...


只是提出期望是简单的,能否达到期望就不是我们父母能掌控的了。。。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8-27 09:36
我不认为自己就真的明事理,懂是非。
所以对孩子,我要得不多,他能很好的认识自己就不错了。
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他会认识别人、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过上使他自己幸福的日子,那我在他小时候的教养就算是成功的了。

这个要求不算高,我觉得还是有希望达到的。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8-27 09:40
楼上各位姐妹的期望,每一条我都喜欢。但我的确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孩子肯接受我们的价值观么?我们这些好的愿望,怎么去实现它呢?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12-8-27 10:17
“教”会小孩什么?我从来不想“教”的事,我希望小孩自己领悟~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2-8-27 10:21
很多年以前,我是规划派

现在已经放弃规划了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12-8-27 10:24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2-8-27 10:21 发表
很多年以前,我是规划派

现在已经放弃规划了

,讲讲变化的经过~
作者: 蓝田    时间: 2012-8-27 11:24
我的主张以及自己正在做的,教孩子:
1、爱简朴生活、自己动手。
2、爱别人,一切的,宽容
3、有自己的爱好,喜欢阅读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8-27 11:31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2-8-27 10:21 发表
很多年以前,我是规划派

现在已经放弃规划了


孩子小时,父母还可规划规划,做做自己未竟梦想。。。

等孩子逐步长成,我们慢慢明白孩子就是Ta自己,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接受、支持。

这时最重要只是------是非观了。

[ 本帖最后由 Martina-Mm 于 2012-8-27 11:36 编辑 ]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2-8-27 11:33
健康向上, 有一项可能终身喜爱的运动。
爱家人, 爱朋友
有目标, 能有一定的经济观点。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2-8-27 13:08
先写下自己的看法,再看各位的回帖。

首先我希望孩子能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倾听自己的心,知道自己是独特的,不需要刻意迎合或是反对别人,坚持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思想。说的简单点,就是“爱自己”。

然后就是希望她能“爱他人”咯,这个“他人”也不限于人,而是包括一切生物甚至看似没有生命的事物。这里说的一切,当然也要有所区别。这种爱不是泛滥的爱,而是有选择的。

既然要有所选择,那么就要有选择的能力啦。这种能力,既需要价值观做基础,又需要行动力来实现。我不敢希望她能每次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只要有一颗宽容而向善的心,我觉得就足够了。

这些,是通向幸福的道路吗?我不确定。可能更多的要看对幸福的定义吧。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2-8-27 13:13
标题: 回复 #7 无事生非 的帖子
对我们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我觉得言传越少越好。她已经会观察、会分析思考,她把大人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所以,我想我要做的是不断充实和改善自己,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不断向同一个方向努力。
绝不能说我年纪大了,可以怎么怎么样;你还小,必须如何如何。
作者: njlzh_2000    时间: 2012-8-27 17:01
标题: 回复 你想教会孩子的,首选重要的事,是什么?
我的理想:1、孩子拥有一颗善良向上的心;2、面对0分和100分一样快乐。

[ 本帖最后由 njlzh_2000 于 2012-8-29 09:46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2-8-27 17:13
有空我再来回答susan的问题,

先转一篇文章,当一盆冷水,给规划派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2-8-27 17:13
在我们这个不到两万人的山区小城里,几乎没有人不认识我。我之所以有点名气,并不是因为我是个什么“人物”,而是我的一双儿女成功地考取了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断有人向我讨教成功经验,我哭笑不得,因为在小孩高考这个问题上,我只有说不完的后悔和苦涩。
    感谢上帝赐给了我一双聪明好学的儿女,他们姐弟俩从小学到初中所走过的路程几乎相似: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只是女儿善于表达,曾获得过“全县小学五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一等奖”和“全地区初中生‘迎接香港回归’演讲比赛二等奖”;儿子善于思考,曾获得过“全县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第一名”及“全地区初中物理竞赛三等奖”。
    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尖子班”后,给全家带来了更多的荣誉。她的作文接连在学校《龙江报》上刊登,其中两篇还登上了《井冈山报》(地区党报),为学校争得了荣誉。1998年江西省中学生运动会在原宁冈县举行,她成功地主持了“全省中学生运动会文艺晚会”,第一次在省电视台上露了脸。另外印象最深的还有,她写的英语作文“Come Back Macao”发表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英语辅导》杂志上,并且还被该刊评选为优秀英语作文。
    “她应该去读‘北京广播学院’或‘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开始我就把对女儿的期望值定得很高。在校长邀请的家长会上,我大言不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我女儿就想当记者、当翻译、当节目主持人。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从各方面为小孩创造条件,不要压制小孩的兴趣爱好,要留给小孩充足的发展空间,让小孩自己去选择人生的道路……
    可是说归说,我的做法却大相径庭。高二开始分文、理科。女儿说要读文科,我不同意,我要她读理科。理由是理科招生数量多,专业多,且大多数专业是热门专业,读理科将来好就业。另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县高中理科设有“尖子班”,而文科只有普通班;二是她弟弟紧随其后,明年铁定读理科,两人都读理科,有利于互相帮助。
    最后女儿妥协了,进了理科班。接下来我就不敢在人们面前趾高气扬了,因为自从分科后,事情来了个大逆转,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跌。到了高二下学期,在排行榜上30名以内,再也见不到她的影子了。每次发榜,看到女儿下滑的排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她可是以全县第五名的身份进入高中的!班主任建议她留级改读文科,但我却固执地认为她是因学校活动太多影响了学习,只要辞去干部职务,她的成绩会好起来。高三开学后,学校采纳了我的意见,只让她在校团委挂了个虚衔。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尽管老师们对她关爱有加,但她的理科(数、理、化)就是上不去,因此高考成绩不理想。虽然最后女儿被一所农业大学录取了,但离我的愿望相差甚远,没多作考虑就放弃了。
    复读这一年,她几乎是在拼命。我也疯了似的想方设法帮助她,请了最好的老师给她补课,买了大量的“高考冲刺”、“高考兵法”、“高考宝典”给她指点迷津,另外还天天晚上陪她复习到深夜,就这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高考时她的数、理、化才勉强过了及格关,好在她的强项(语文、英语)拿了高分,才幸运地被江西师范大学录取。但遗憾的是专业不理想,因为江西师范大学理科专业里没有女儿想读的新闻学、英语以及法学专业。无奈之下,只好填报了“公共事业管理”。说实话,当时根本就不知道该专业是干什么的,完全是冲着“管理”二字填的,因为我想:当不了记者和翻译,从政当官还更好。录取后,偶尔看到媒体上说随着MPA(公共事业管理硕士)的升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将一片光明,心里美滋滋的。

    回过头来说儿子。儿子也是靠实力进入重点高中“尖子班”的。因为老师说他是尖子中的尖子,所以从高一起,我就开始为他策划未来了。我是个医生,我希望儿子学医。恰好当年上海医科大学来我们山区扶贫挂点,我负责接待工作,我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上海医科大学的老师明白我的意图后说,进我们学校除了要有一定的实力,更主要的是看你儿子对医学有没有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千万不要学医!接着他们跟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学校一个系主任,为了把自己的医学技术传授给儿子,强行作主把儿子留在本校读大学。结果不到一年,他儿子就因多门功课不及格退学了。用他儿子的原话来说就是:“阿拉对学医一点兴趣都没有!”第二年他儿子考上了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学的虽然是既冷门又艰苦的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但由于志向、兴趣、爱好对路,他儿子学得非常轻松,学习成绩一直位居全系第一,后来被公费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我是第一次听说兴趣对学习有这么重要,那么我儿子的兴趣爱好在哪里呢?除了打篮球、踢足球等男孩子喜欢的运动外,我发现他爱好收藏飞机模型,图片也好,玩具也行,只要是飞机,他都视如宝贝,爱不释手。而对我书架上的医学书籍从来没有翻动过。
    要说儿子的正经特长,算得上的是美术。他画得一手好画,曾获过“全区中学生绘画比赛三等奖”。我想利用他这一优势,叫他将来学“建筑”,因为我发现不管哪所大学的建筑专业都有一个附带要求:“需加试美术!”为此,我还看好了不少建筑专业实力强的学校,可是当我说出这个想法后,立即遭到了儿子的反对,无论我怎么说“建筑学”是门前景广阔的热门专业,就是提不起他的兴趣。“那你想学什么专业?”我问他。“航空航天!”他脱口而出。原来他有这样的想法,难怪他收藏了那么多飞机模型。可是我不喜欢,我觉得这种专业不如建筑、医学好就业,挣钱多。
    进入高三,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全校前三名,这时我的眼里就只有清华、北大了。2001年,儿子第一次参加高考。开始不敢冲击清华、北大,填了南京大学。过了一天,受各方面的蛊惑,我急忙要回了志愿表,重新选择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叫儿子学医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医学是应用性极强的热门专业;二是让儿子继承我的事业;三是北大“医学部”与北大“校本部”相比门槛稍低,填报北京大学医学部更能圆我的北大梦。谁知再次遭到了儿子的反对,他说要读就读北大校本部!儿子不如女儿听话,我不再与他争执。只要填北大,“校本部”就“校本部”。
    录取结果出来了,南京大学的录取分比儿子的高考分低了3分!(可惜我们放弃了),更让人晕倒的是,由于北大“校本部”与北大“医学部”是分开招生的,儿子的分数卡在两“部”的门槛之间,想进“校本部”,分数还不够,能进“医学部”,志愿却没填!又因为“非清华、北大不读”的思想指使我只给儿子填了一个志愿,并且不同意调剂,所以尽管儿子考了个“榜眼”(仅比第一名少1分),也只得接受高分落榜的现实,复读一年了。
    第二次高考,他发挥欠佳,考得不是特别理想,估计进清华大学风险较大,进北京大学(医学部)似有可能,但为了保险,“0批次”我还是主张填报复旦大学医学院。再次要儿子学医,除了上述理由外,就是我打听到复旦大学的一个招生政策,即“第一志愿填报复旦医学院可加10分投档”。“清华、北大进不去,总得读个复旦吧?!否则咱们的脸往哪搁。”我乞求儿子同意我的意见,因为我认定被复旦录取不成问题。做了整整一天的工作,儿子违心地接受了从来就不愿意学的医学专业。接下来的志愿,我同意儿子的要求,填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与儿子发生了分歧。儿子要把“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填为第一专业志愿,我不同意,我理直气壮地把《学什么专业好》(一本来自大学校园的纪实书)给儿子看,里面有段文字是这样写的:“由于我国航空工业不是很景气,所以到这类单位去工作时收入不是很高,分配到航空研究所的不少学生最后都跳槽……”结果,儿子拗不过我,按着我的要求填报了专业志愿。
    可能是我“前世”造了什么孽,公布的投档分数给了我沉重的打击。儿子的分数可以上北大医学部,却进不了复旦医学院!两次与北大失之交臂,难道还有比这打击更令人痛心的吗?虽然最后儿子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录取了,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回想伴随儿女走过的高考路,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苦。倘若女儿不听我的话,坚持读文科,或许考取了重点大学;倘若儿子听我的话,愿意当医生,第一年就圆了北大梦……

事情过去之后,我一直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莫可名状的烦恼,难以控制的后悔,直到最后从《求学》杂志里找到了我存在的问题及失败的原因才得以消除。一是忽视了孩子的能力趋向,违背客观规律,强迫文科功底扎实的女儿去读理科;二是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独断专横,大包大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为了自己的“北大梦”,强迫不愿学医的儿子去读医学,(好在没有读成,否则不知什么后果!);三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忽视了孩子的实力和水平,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把自己的欲望当成孩子的志愿。三种情况都是没有尊重事实,没有尊重孩子意愿,没有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即未来的路是要孩子自己去走,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当我明白上面这些道理后已经于事无补,因为高考时犯的错误,对于别人来说是个教训(可以引以为戒),但对于自己来说,可能会造成终生的痛苦——
女儿就读的“公共事业管理”不是真正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是原先的“教育管理”,其主干学科是教育学,主要是为中等师范学校培养“教育学”和“心理学”师资力量的,属于冷门中的冷门专业。“哪怕是读个历史、哲学,也比这个专业强啊!至少可以去中学当老师”,女儿无奈地说。为了逃避就业尴尬,她选择了考研,又为了保险,放弃报考钟爱的新闻学(因为跨专业报考风险很大),迫不得已沿着“教育学”这条路走进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现在名声是有了,也圆了我的名牌大学梦,但却委屈了女儿,美好的憧憬、远大的理想,已经离她远去。另外,她们这个行当的研究生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就业不理想,女儿说还得考博,但大龄问题却使她无法回避高学历的女子将会遭遇的婚姻危机。
    儿子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直博生)。庆幸当年没有被录取在北大或复旦学医。否则,他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因为他说过,即使被录取了,很有可能完不成学业。他说北航是他心仪的大学,遗憾的是没有读到最想读的专业。假如当年我依了他第一志愿填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那么现在正好赶上国家启动“大飞机计划”和“嫦娥奔月计划”。作为获得过“北航”最高荣誉奖——“金质奖章”的优秀学生,他肯定能被国家选进科研队伍,从事他梦寐以求的探空揽月事业。两个“计划”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是振兴中华的最伟大的两个航空航天工程,其国际影响绝不亚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两弹一星”!“计划”的实施时间(2007-2017),正处在儿子的黄金时代,本来他已经搭上了“班车”,却被我拉住了后腿。
    女儿的“记者梦”和儿子的“航空航天理想”就这样被我扼杀在摇篮里。每当想起他们本来应该拥有的不可估量的前途,我就有种犯罪的感受,自责、忏悔、痛彻心腑……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2-8-27 17:54
希望18岁的孩子拥有什么,想了想我最盼望她得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未来明确的目标
2. 对家庭和父母的信任
3. 自立的信心
4. 善良的本性
5. 求知的欲望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8-27 19:07
奇怪,在这个楼回帖的各位,除了Martina-Mm提到了要“学习好”,而且都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的说要的是“好学”,而不是“学得够好”~~~

但我不相信在座诸位,看到孩子成绩不好(话说,多不好才算是不好?)的时候,所有人都能坐得住。

敢说自己坐得住,且真的坐得住的,举手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8-27 19:33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12-8-27 10:17 发表
“教”会小孩什么?我从来不想“教”的事,我希望小孩自己领悟~


曾几何时,“教”成了“言传”,且是“枯燥无味的言传”的代名词了

出卖一下俺家儿子,讲个笑话吧。——千万别找他求证,否则他会禁止我以后随意出卖他的隐私,以后大家就没故事听了啊。
儿子洗碗,老爸就守在旁边。
我听见他左一句“锅铲要用钢丝球才能洗干净”,右一句“桌子上还有碗”,隐约的声音传来,同唐僧有得一拼。
后来儿子出来,老爸也跟着移师,继续他的教育大业。
儿子大概是忍无可忍了,呛声道:“你能不能不要像个野兽一样的盯着我?!”

说实话,我听他爸的这番话,我也有点头痛啊,还好对象不是我啊。
苦无良策,何况儿子也会自救,所以我哈哈一笑,也没去说啥。

等儿子坐到电脑前面开始玩游戏了,才给他念了一段刚看的《小国王》的文字(这里有某人的读后感),提了提《孩子的宇宙》(最近一期读书会书目),又翻开《助推》给他看了一部分。。。
然后,问他:如果现在你和孩子交换角色,你喜欢他监视你工作么?
他当然不喜欢,但还是认为孩子要学习,就得这样,手把手的“教”。

除了这个方式,真的就没有其他的方式了么?
孩子学习,一定要每一步都和我们的一样么?
同样是使用生姜,孩子他爸从小就习惯了姜要去皮,我老妈从来就是洗洗就用的,要统一一下,明确哪种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么?
洗碗是儿子的任务,他要做的不过是把碗洗干净、打扫完周边清洁、把碗送进消毒柜,不是吗?有必要把亦步亦趋的接受指导也包含到洗碗的任务当中去吗?
。。。

我不认为“教”孩子就不对。孩子他爸的做法,至少比放任不管的父母,还是要好一些的。只不过,至少目前孩子比较反感。等到孩子能理解这种做法的时候,他已经大了,而且也没学会任何说服人的技巧,就白白的长大了。。。(换言之,将来他养自己的孩子,多半也会照此方抓药了。)
但就像有个朋友常说的一样,做一个事可以有很多种方法。。。
“教”的方法,其实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一种,不说而教,让孩子积极的去学,这是俺家孩子他爸最应该学会的啊。

[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8-27 19:45 编辑 ]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2-8-27 21:32
学习好,没有底,多好才算好?学习差,多差才算差?学习差是不是就无路可走了呢?肯定不是啊,总有一条适合TA的道。


帖子标题是,首选重要的事, 是什么?18岁之前学习多是一件重要的事,但不是首选重要的事,所以不说。

[ 本帖最后由 瑜珈 于 2012-8-27 22:02 编辑 ]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8-27 21:55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8-27 19:07 发表
奇怪,在这个楼回帖的各位,除了Martina-Mm提到了要“学习好”,而且都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的说要的是“好学”,而不是“学得够好”~~~

但我不相信在座诸位,看到孩子成绩不好(话说,多不好才算是不好 ...


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啦,而是认为“学习好”是要跟别人比的,而“好学”是可自身拥有的,对于要跟别人比才能确定的东西,家长怎能期望呢?呵呵。我想这也是以上各位没提的原因吧。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2-8-28 09:49
昨天的文章,没转全,补上

后记
   我是个虚荣心极强的人,跟许多爱面子的家长一样,名校情结很浓,很在乎大学的名气和大学的排名。填报志愿时只重学校,不管专业,在“当时出名”与“今后成才”二者之间,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在常人眼里我是个成功者,其实我是儿女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经过7年的炼狱般的反思,我对兴趣与专业有了新的认识:
    1.兴趣,对每个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影响人的一生。所以,专业的选择比学校的选择更为重要!没有兴趣,即使学校再好,名气再大,也不应该报考。
    2.“兴趣”能开发一个人的智力,成就一个人的事业,特别有天赋、有野心的学生以及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今后的“饭碗”,压抑自己的兴趣,填报一些所谓的赚钱专业。而应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挑选专业,不要考虑专业是否冷门、热门。
    3.如果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就应直接报考这个兴趣专业。因为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获得成功,与他对所学专业和准备从事的职业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考生对自己的兴趣不大清楚,至少应该避免填报那些自己没有兴趣,甚至讨厌的专业。
    4.如果考生爱好广泛,适应性强,但暂时没有固定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些基础型、理论型、适用面宽的学科专业,比如文史哲、数理化,以利将来跨学科学习或兴趣成熟时调整专业。
    5.“兴趣”必须结合各门学科成绩来考虑挑选专业。比如,考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就不应该报考计算机专业;再比如,考生对海关、外贸工作感兴趣,但平时英语很难考及格,就不应该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6.如果看中了感兴趣的专业,却担心高考分数不够,录取不上,可填报一些与兴趣有关但不太热门的专业。比如想学新闻,看好了某所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又顾虑分数达不到,可以改填与之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来实现自己的记者梦。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2-8-28 14:21
俺一直执着于孩子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获得这种能力的途径则是有阅读的习惯。

我觉得有了这两条,其他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相信有这两条,他再怎么也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就是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2-8-28 14:36
瑜珈 2012-8-28 12:05 威望 +5 反思后的建议非常有用。
瑜珈 2012-8-28 12:05 金钱 +5 反思后的建议非常有用。

我到觉得是狗尾续貂

直接打住,让看官自己想为好。

为了保持完整性,我才第二天放出来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2-8-28 14:50
我想让孩子在18岁具有的,都不是能够教出来的。
1. 发自内心的笑容。现在的人,快乐的太少了。我希望他能真正的快乐,象现在一样。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不是虚伪的假笑和皮笑肉不笑。

2.各方面,发现美的能力。世界上不缺乏美,但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希望他的眼睛具有这样的能力。

3.独立的思考能力,这个不多说了。

4.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个也不多说了。

基本上就这4条,这4条都是孩子本身就具有的,不是教出来,不是培养出来的。作为家长,我要做的,是帮他排除障碍保持这些能力。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2-8-28 19:08
那位爸爸反思后的建议,有些我很认同,比如“专业的选择比学校的选择更为重要!没有兴趣,即使学校再好,名气再大,也不应该报考”。在这点上,其实是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选名校不管专业,为的是今后名校同学的人脉。一种是认为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名校喜欢的专业上不了,宁可降档次选其他学校自己想要的专业。我同事女儿在高考后,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她倾向于前者,而我是倾向于后者。名校同学人脉靠得住么?指望别人有用么?

[ 本帖最后由 瑜珈 于 2012-8-28 19:10 编辑 ]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2-8-29 08:28
我确实不敢说,在孩子不喜欢的课程上,分数不管多低都能不在乎。至于她感兴趣的,她自己会不能容忍自己的低分吧。
中学的教育是未来专业的基石,也是锻炼孩子专注程度的手段。
现在我和孩子都不能确定她最终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所以各门功课都得大差不差。
至于尖子生,我倒不抱希望,甚至有点抗拒。
还是做个普普通通的孩子,能每天开开心心的,有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了。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2-8-29 08:36
也有一些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就是名校。

现在我们小区有一个妈妈就是这样,孩子才上三年级,周末就已经有五个培训班,问她,她就说了,她就是朝着名校去的。她说,想想,到时他孩子的同学都是北大,清华的,那是什么情景,如果同学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学校,那又是怎么样。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2-9-11 13:21
很久没来了,这个题目倒是引起了我的思考。没想教会孩子什么,有时候你越是刻意地想去教会他/她什么,可能他就越不容易接纳。

我只是希望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到18岁的时候明白以下的几点:
(1)生命最重要
(2)安全大于天
(3)健康比金钱更重要
(4)用快乐的心去感受世界,用善于发现快乐的双眼去看待世界
(5)不必强求完美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2-9-12 10:08
独立思维,不要轻易的被忽悠就好了。

其他的自己去感受吧。
作者: 恒妈妈    时间: 2012-9-19 10:59
1.生活幸福就好!
2,男宝,要宽容!
作者: kxyz12345    时间: 2012-9-29 09:44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8-27 19:07 发表 http://bbs.etjy.com/images/common/back.gif
回复: 你想教会孩子的,首选重要的事,是什么?

奇怪,在这个楼回帖的各位,除了Martina-Mm提到了要“学习好”,而且都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的说要的是“好学”,而不是“学得够好”~~~

但我不相信在座诸位,看到孩子成绩不好(话说,多不好才算是不好?)的时候,所有人都能坐得住。

敢说自己坐得住,且真的坐得住的,举手...

我觉得,学习好,只是结果。因此,只要孩子没有学习障碍,成绩中上,一直保持这状态,就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作者: HMB    时间: 2012-10-1 09:42
健康地活着
作者: autumn    时间: 2012-10-1 21:05
我最想教给孩子的是生活自li理,可是他现在已经不愿学,他的回答:船到桥头自会直。
作者: xuni9988    时间: 2012-10-9 13:29
希望她是个充满爱的人,爱自己,爱他人,爱环境。
作者: justman    时间: 2012-10-9 22:21
对生活、学习的态度,胜不骄、败不馁。
作者: 光子精灵    时间: 2012-10-24 01:13
在我的话......有很多很多的话想要给孩子说...但最重要的....我想教会儿子的.....是让他发现这个世界的美......
作者: liujunhua1972    时间: 2013-2-18 10:07
第一,身心健康,性格随和,不张扬
第二,勤劳节俭
第三,求知欲强
第四,善良,知道感恩
第五,生活有目标,并找到生活的乐趣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3-2-18 12:07
1.探索世界的能力和兴趣
2.感受美的能力
3.对人性的洞察力
4.独立思考能力(其实上面的做好了,就能独立思考了,只是警惕不盲从)
5.乐观向上(其实基本是本性决定的),坚强忍耐能力

成绩真的不重要,要是和上面的有冲突,我们选择放弃成绩,真的做好上面,比好成绩带来的快乐更多,也不会贫困潦倒,哈
作者: chhmld    时间: 2013-2-27 11:27
标题: 爱国
第一是:爱国
爱国是基础、爱家乡、爱家。
爱国才有根。
作者: doublewang    时间: 2013-12-25 09:13
孩子小时,父母还可规划规划,做做自己未竟梦想。。。

等孩子逐步长成,我们慢慢明白孩子就是Ta自己,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接受、支持。
作者: 我是中等生    时间: 2014-7-26 21:02
榴琏 发表于 2012-8-27 11:33
健康向上, 有一项可能终身喜爱的运动。
爱家人, 爱朋友
有目标, 能有一定的经济观点。

非常赞同
作者: 我是中等生    时间: 2014-7-26 21:03
大大姑娘 发表于 2012-8-27 13:13
对我们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我觉得言传越少越好。她已经会观察、会分析思考,她把大人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 ...

非常赞同
作者: 我是中等生    时间: 2014-8-1 19:53
大大姑娘 发表于 2012-8-29 08:28
我确实不敢说,在孩子不喜欢的课程上,分数不管多低都能不在乎。至于她感兴趣的,她自己会不能容忍自己的低 ...

我很赞同
作者: lsg4489    时间: 2014-8-3 16:13
我很赞同大大姑娘 发表于 2012-8-27 13:13
对我们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我觉得言传越少越好。她已经会观察、会分析思考,她把大人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 ...
作者: 家有然然    时间: 2014-8-11 22:03
有爱,有好品质,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文化底蕴,....
作者: sunny_funny    时间: 2014-8-15 12:39
我最近经常想,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做到那样的人, 我的情商一直不高,容易烦躁,不是很会与人交往,没有安全感, 我想我孩子能够成为一个EQ高的人,也就是会为人处世,有自己的原则,同时做人会比较‘圆滑’。

我也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所以我要成为一个懂得生活的妈妈,这点很重要。母亲会对孩子有很大影响。
其他暂时没有想好了。
作者: jane_wind    时间: 2014-8-19 12:35
瑜珈 发表于 2012-8-26 14:22
说不上五项来,先说四个吧。

第一、知道做人的原则,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不以世俗的成功或者物质的占 ...

瑜伽说的太好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