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到底怎么可以砸开车窗? [打印本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24 13:07
标题: 到底怎么可以砸开车窗?
由于最近北京大雨,一位男子在车里被困死了,所引发了这一话题。

昨天各微薄论坛流传了这么一段话:

北京暴雨致使有人打不开车门造成溺亡,其实被困在车里逃生时,您只需把座位头枕拔下来,用那两个尖锐的插头敲打侧面玻璃,这是当初设计就考虑到的。请立即转发,将这条最实用最简单的救命常识告诉身边的朋友们吧


我当时看到是有疑问的,那个头枕的杆印象里很轻,能砸开车窗么?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2-7-24 13:09 编辑 ]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24 13:08
有人说,可以用车里的灭火器。

我也查了儿子最爱看的《荒野求生》,贝尔的方法是用腰带扣绑在脚上,踹开车窗。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2-7-24 13:10 编辑 ]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24 13:12
今天有记者做了实验,还否定了上面两个说法

记者在越野车上验证网络流传破窗方法[url=http://www.sina.com.cn/]http://www.sina.com.cn[/url]  2012年07月24日03:59  新京报
1 记者实验用汽车头枕砸破驾驶室玻璃。因车内空间狭小,难以用力,砸了两三分钟后仍无法破窗。

2 记者抓住把手,将拖车钩圆环状端朝玻璃砸了七八下后,无果。随后记者改为甩砸,将玻璃击破。

3 记者坐在副驾驶座上,挥锤砸向驾驶室车窗,一次便将车窗敲碎。

4 记者尝试用脚踹车玻璃十余下,不仅无法踹破玻璃,连车门都无法撼动。


  原标题:最佳破窗方式:逃生锤砸玻璃四角
  新京报讯 7月21日晚,广渠门桥下一名男子被困在浸满水的越野车内丧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司机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自救?如果车门难以打开,哪种工具是破窗的最佳选择?近日,专家、网友纷纷支招,众说纷纭。
  为了验证这些方法,昨日下午,记者利用网上推荐的“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汽车内附工具中的拖车钩”、铁锤等工具,在一辆国产越野车内做砸窗试验。实验发现,在用全力的情况下,男性也无法用头枕击破车窗,而铁锤、拖车钩等坚硬、重、易甩击的工具,可以将车窗砸破;车玻璃四角比玻璃中心更易击碎。
  咨询汽修专家潘旭东表示,当车刚浸水,车门无法打开时,驾驶员就应尽快破窗逃生。他称,如果车辆突然入水,且水已没过车轮以上,车辆一般都会因为浮力难以控制了。此时,应果断砸窗逃生。前车窗被淹没后,车内人生还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至于在水下砸车窗是否有不同的反应,该专家表示,暂没有实践证明。
  此外,潘旭东称,车窗贴膜对砸窗的效果有一定影响。一般的太阳膜对车窗防碎作用很小,利用正确的工具砸车窗不会有太大区别。但防爆膜对玻璃有保护作用,可以分散外力。另外,贴了防爆膜的玻璃,即使破了也不会马上掉落,而是呈网状碎裂。
  实验样品:长城哈弗 实验目的:寻找最佳破窗逃生方式
  实验地点:幸福大街新京报社停车场 实验时间:7月23日19:30-20:30
  实验一 头枕钢管砸 失败
  实验目的:不少汽车的说明书介绍,在车门锁死无法从内部打开时,可以拔出插在座椅上的头枕,利用头枕下边坚硬的钢管击碎车窗玻璃。实验人员就此利用头枕下的钢管分别砸击汽车玻璃的中心、四角,看此方法多长时间能够破窗。
  实验过程:首先由女记者将驾驶座椅上的头枕拔下来,由于头枕下边的钢管并不长,所以拔的时候并没费力,仅花费4秒钟时间。
  记者双手握头枕,将钢管最尖处用力向车窗中心砸去,但砸了十几下,仅仅划伤了玻璃上的贴膜。随后记者主攻玻璃左上角(由于头枕较大,在狭小的驾驶室、副驾驶室内很难砸其他三个角),砰砰砰几声巨响,有几次还脱手砸到了车框上。一分半钟后,除了玻璃贴膜被划伤外,玻璃仍无动于衷。其间,记者曾改变握头枕方式,改抓头枕的钢管往玻璃上捅砸、甩砸,始终无法砸开玻璃。
  随后,换上男记者使用头枕砸玻璃,男性力气更大,记者砸玻璃的同时,从外部能看到车门框在晃动,能看到钢管砸出的火星。但因车内空间狭小,难以用力,三位男士分别砸了两三分钟,仍无法破窗。
  实验分析:汽修专家潘旭东称,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用座椅头枕钢管砸碎车窗玻璃是“不靠谱”的。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座椅头枕一般用高强度填充物制作,这些材料本身就有缓冲力的作用,在另外一段的金属架击向车窗时,后端的填充物会吸收分散部分力。另外,金属支架末端不是尖锐的,击打到玻璃上的一点压强就会减小。
  了解到头枕金属支架把车窗贴膜已经划破但还没有砸破车窗,潘旭东解释称,金属支架很难垂直砸到一点,斜着划开力被分散得更多,传递到车窗的力就更小。
  实验二 拖车钩甩砸 成功
  实验目的:被困在车内时,离驾驶员最近的工具可能就是汽车本身自带的维修工具了,包括拖车钩、千斤顶上的把手以及灭火器。
  记者通过本实验,测试拖车钩是否能砸破车玻璃。
  实验过程:众多器材中,只有拖车钩和灭火器最重,拖车钩长约25厘米,一头是像扳手一样粗的杆,另一头呈圆环状。
  男记者首先握住杆,将尖头猛力向车窗砸去,砸了七八下之后,玻璃丝毫不破。随后,男记者抓住把手,将圆环状端朝玻璃甩砸,“砰”的一声闷响将玻璃击破。“之前因为空间不够,使不上劲,之后甩砸,感觉只用了2/3的力气就破窗了。”
  在另一扇玻璃上,记者本想用小型的车载灭火器砸玻璃,但被车外的几名老司机制止,“灭火器里边有压力,阀门很小,不敢保证灭火器的质量绝对过关,遭受重击时有可能爆炸。”安全起见,记者只得放弃这一尝试。
  实验三 逃生锤砸 成功
  实验目的:公交车上一般都备有逃生锤,危急情况下,乘客可以用锤砸破车窗玻璃四角逃生。记者昨天购买了小臂长的铁锤,尝试用其破窗。
  实验过程:女记者坐在主驾驶座上,用铁锤砸同侧车窗的中心,用尽全力猛砸三下,车玻璃仍“无动于衷”。
  随后,记者换座到副驾驶室,挥锤砸向驾驶室车窗左上角,“砰”的一声,一次便将车窗敲碎。记者看到,不仅砸的角被击碎,其对角的玻璃也碎掉。
  实验分析:潘旭东介绍,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把手柄比较长的逃生锤,锤子顶部尖尖的容易形成高压强,长力臂会使使用者事半功倍。
  潘旭东同时提醒称,砸车窗也有位置的选择,一般应该砸向车窗的四个角,如果砸在车窗中心,按照力学原理,冲击力是被整个车窗分担的,作用力会降低。
  实验四 脚踹、肘击 失败
  实验目的: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尝试用脚踹、肘击是否能破窗。
  实验过程:车窗坚硬,用肘击如同鸡蛋砸石头。记者坐在副驾驶座,用脚猛踹驾驶室旁车窗玻璃,女记者用厚底帆布鞋猛踹了1分钟左右,男记者穿跑步鞋蹬踹十余下,不仅无法踹破玻璃,连车门都无法撼动。记者感觉,踹玻璃中心,反而被玻璃弹回。
  徒手破窗失败。
  实验分析:网上传的利用裤袋扣套在脚上踹开车窗,潘旭东也觉得不太可能实现。他称,首先裤袋扣着力面大,也不利于力向一点冲击,此外,驾驶员在座位上蹬踹车窗,人也会被反作用力推动,难以发力。
  ■ 相关新闻
  车用逃生器淘宝网热销
  新京报讯 近日,一种名为“汽车逃生器”的工具在网上热销。对此,专家建议,市民最好在车上配备逃生锤,而不必购买廉价“逃生器”。
  记者在淘宝网输入“汽车逃生器”后,找到355个相关产品,排行前十名的卖家在最近一个月内累计销售出3052件。这些逃生器,价格在7元至198元之间,带有多项功能,顶部配有破窗锤,中间为警示灯,底部配有割绳器、手电筒等,如同巴掌大小,可挂在钥匙扣上。店主介绍,只要轻按按钮,逃生器一端就会弹出一个尖锐的钢针。“足以击穿车玻璃。”
  就此,记者咨询汽修专家潘旭东,他表示,网上销售的此类价格便宜的车用逃生器,劣质产品多,建议车主不要轻易购买。“那种用高压弹簧制作的逃生器,不一定能击穿车窗玻璃,毕竟力矩太小加速度不够。”他建议车主可以在车上配一把逃生锤。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24 13:21
不过记者做实验,就没有科学工作者那么严谨。

比如他们认为头枕钢管砸是失败的。但根据我在日本的急救逃生视频里查到的资料,是他们没搞懂使用方法,哪个不是用来砸的,而是撬车窗下靠门那一角,只要一撬整个车玻璃就碎了, 一个日本女主持5秒就碎了车玻璃.


关于灭火器,他们害怕灭火器遭受重击时有可能爆炸,所以根本没有试。

关于贝尔的方法,他们也没尝试就否定了,
网上传的利用裤袋扣套在脚上踹开车窗,潘旭东也觉得不太可能实现。他称,首先裤袋扣着力面大,也不利于力向一点冲击,此外,驾驶员在座位上蹬踹车窗,人也会被反作用力推动,难以发力。
,其实贝尔那个方法,是非常可靠的方法之一的。


总的来讲,愿意去做个实验,而不是靠想象就去乱说,可以说还是有进步的。

但测试的方法和方式,还是很需要改进的。毕竟让记者做这个,是有点困难。股价样了那么多所谓科技人员,证明都是吃干饭的。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7-24 13:22
估计这下救生锤要热销了。
昨天就看到群里的一个同学说车里已经配备好啦。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24 13:24
大家有兴趣,可以带孩子做做实验啊。

不过砸别人家车是要赔钱的。

砸自己家的车,保险公司是不赔你的。三思而后行啊。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2-7-24 13:27
今天报纸就报道这个事情了
还有北京广渠门那位被困致死男士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遇到这种问题:立刻打开车门,跑

但是要是打不开车门
还是看看大家咋说吧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24 13:32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7-24 13:22 发表
估计这下救生锤要热销了。
昨天就看到群里的一个同学说车里已经配备好啦。


其实几块钱的就够用了,几十块钱的也没啥意义。

不过俺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一下,公交车旅游大巴上面的锤子,最近会丢失不少的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2-7-24 13:48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2-7-24 13:32 发表


其实几块钱的就够用了,几十块钱的也没啥意义。

不过俺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一下,公交车旅游大巴上面的锤子,最近会丢失不少的



你一说这我想起来
我们家旁边的超市里买米买豆子用的超市提供的铁铲子,最近都被拴上超市警示器了
估计是以前发生过啥事了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7-24 14:08
标题: 回复 #8 jerryhao 的帖子
哈哈,你配备了一把么?
以后公交车的那个救生锤,估计得配备上GPS定位器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7-24 14:13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2-7-24 13:24 发表
大家有兴趣,可以带孩子做做实验啊。

不过砸别人家车是要赔钱的。

砸自己家的车,保险公司是不赔你的。三思而后行啊。


砸别人家的车,除非人家肯开了车门让你进去砸,否则条件不相同,这实验结果就不靠谱呀。

砸自己家的车呢。。。与其去做这个实验,我还不如不要买车,啥问题都没有。有那个钱,我再去恶补一下救生常识,遇到公路变河流的时候,能自救游泳到达安全的地方就成啦。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7-24 14:19
标题: 回复 #4 jerryhao 的帖子
我一开始也不认为可以用头枕钢管砸呢,那个太细弱了点啊。
看你说用来撬嘛,可能倒是靠谱的。

至于贝尔的那个方法,他们“感觉”不行,说不定,真的去试的时候,也还真的不行。
我的很多外国同事,基本上一到周末都会去徒步,身体素质和你我坐办公室的不可同日而语呢。
人家能踹开,我们就未必行。

所以我们有车人家呢,就还是买个逃生锤放在趁手而不打眼的位置(还得防劫匪呢吧)放起来,就一劳永逸了。

干脆,咱合伙儿收购一家生产企业,组织团购得啦?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2-7-24 14:49
最好的办法是在车门打不开之前就出来,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24 16:06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7-24 14:19 发表
我一开始也不认为可以用头枕钢管砸呢,那个太细弱了点啊。
看你说用来撬嘛,可能倒是靠谱的。

至于贝尔的那个方法,他们“感觉”不行,说不定,真的去试的时候,也还真的不行。
我的很多外国同事,基本上一 ...


给你们看看如何操作的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MxMDU2NzIw/v.swf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7-24 16:38
我试过好几次了,那个头枕怎么拔不出来呢?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2-7-24 19:49
标题: 回复 #15 Martina-Mm 的帖子
头枕旁边有调节高度的卡口,松开卡口,头枕就可以整个取下了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24 19:55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7-24 16:38 发表
我试过好几次了,那个头枕怎么拔不出来呢?

真的准备试试看?不会吧!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7-24 20:18
原帖由 oye妈妈 于 2012-7-24 19:49 发表
头枕旁边有调节高度的卡口,松开卡口,头枕就可以整个取下了


拨弄了半天那个卡口,头枕就是纹丝不动。

看来还是备个小锤子吧。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7-24 20:24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2-7-24 19:55 发表

真的准备试试看?不会吧!


那个34岁在车中溺亡的事故,还是很让人唏嘘的。唉,家里还有个三岁的女儿呢。

人生无常啊,哪曾想到一场大雨,就会让人毙命于自己的车中呢?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2-7-24 22:18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7-24 20:18 发表


拨弄了半天那个卡口,头枕就是纹丝不动。

看来还是备个小锤子吧。


先往下按一下,然后用力猛地拔出来,我试过几次了,很容易,只是动作不要太温柔。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2-7-24 22:22
还有如果冬天洗完车没擦干,或者下雪造成车门结冰打不开的话,可以从后备箱门爬进、爬出。后备箱门一般不会结冰的。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2-7-24 23:16
我们家那个一头带手电筒功能一头是锥子功能的东西长年放车里, 不过不是我放的, 我要忘记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25 15:14
总体上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培养人的能力的,我看国外,连中学生都会懂得人被噎住后,用什么方式来帮助他之类的急救手段。而我们不要说学生了,包括成人除了人工呼吸,其他的都不懂,还把掐人中之类的当作急救手段。这是可叹啊。
作者: 皮球皮皮    时间: 2012-7-25 15:18
学习了,谢谢指导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2-7-25 15:42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2-7-24 13:08 发表
有人说,可以用车里的灭火器。

我也查了儿子最爱看的《荒野求生》,贝尔的方法是用腰带扣绑在脚上,踹开车窗。


皮带扣绑在脚上的方法,在国外可行,在国内可能未必都可行,要看皮带的质量了。今天带着儿子做了一个实验,用家里一根旧皮带绑在脚上用力跺地,皮带扣无损。后来我们在门口小店买了一根便宜的皮带再将皮带扣绑在脚上用力跺,皮带扣断裂了,用这种皮带扣绑在脚上求生可能有点悬。
作者: 童童ma咪    时间: 2012-7-27 21:50
用皮带是什么意思,没想明白,谁能解释下?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7-30 09:02
原帖由 童童ma咪 于 2012-7-27 21:50 发表
用皮带是什么意思,没想明白,谁能解释下?


请看这个视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Q0Mzg4MzI0/v.swf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2-7-30 09:09 编辑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