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簡媜於紅嬰仔一書之母親角色探勘
作者:
柯志宏。國立羅東高工。電機三乙
指導老師:
邱靜綺老師
壹●前言
九十八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時,在教育部審定國文教科書及閱讀文選中中所選錄的
水經、夏之絕句兩篇文章中,對台灣當代散文作家簡媜及其寫作風格有了初步的
認識,而隨著2010 年5 月26 日星期三【宜蘭縣教師會新聞稿】「與簡媜有約」
文學教育系列活動的開辦,更讓我有了研究簡媜作品的動機,便於校內圖書館借
閱「紅嬰仔」一書,察覺此書與簡媜以往著作地風格有些許出入,也感受到簡媜
在驟然躍入家庭生活及初為人母的內在省思與心路轉變。
簡媜在1999 年5 月一號出版的「紅嬰仔」,可說是她探索家族歷史及女性內心世
界的抒情寫作之里程碑。一方面以詳細記錄新生兒之成長過程為經;另一方面則
以一連串的「密語」系列為緯,不僅提供讀者頗具參考價值之新科父母的育嬰心
得與家中角色之探勘,其中也保留了老一輩 者們的智慧,更引領讀者潛入作者
內心世界,探究生命起源。
初為人母的她將哺育、照養紅嬰仔的過程詳實的寫下,綿延悠 的為母之情溢於
言表,職是之故,本文特別探究作者在書中母親角色的扮演,以及作者自身對於
母親此一角色的認知。除了紅嬰仔一書反覆校閱之外,為更貼近簡媜的想法,需
參照簡媜其他相關篇章以確切的查核,希冀此研究一來能夠幫助讀者更了解此
書,二來能對於這位本土宜蘭作家其女性風格有更深入的認識。
貳●正文
驟然跳入母職角色為簡媜的人生帶來一個巨大的衝擊,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她對於
人生自我實現的抱負受阻,簡媜 表示,步入婚姻、家庭是會扼殺一位負有理想
的女性之自我實現「一旦結婚,生兒育女後,女性就無法按照自己的藍圖去規劃
實踐,抑制女性的自我實現……也許有很多女性能享受經營家庭的幸福……但現
代很多女性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期許,職業婦女要在工作場合與人競爭,又要
兼顧家庭的運轉,並照顧小孩。如此,她很可能累的五馬分屍,心力交瘁。」(註
一〈言講稿(二) :簡媜談紅嬰仔〉。頁9)其實在簡媜步入婚姻前,她的內心深處
是渴望著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也渴望一個嬰兒的,但每當她試著將事業與家庭衡
量、估計,卻總是無法割捨其一,往往不得其果。然而在擔任母職的過程中,簡
媜體會到了母親兼具著犧牲、照顧、保護、教導的天職,以下以紅嬰仔一書為主,
及其他相關作品為輔論述簡媜的人母觀。
一、犧牲者
在簡媜三十四歲那年,她做了決定,家庭 、婚姻、小孩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像
我們這一輩在事業上已有些眉目的人,要毅然擱下工作回家褓抱幼嬰是必須經過
天人交戰的;事業與孩子都重要,也都難捨……我知道我會留下來親自褓抱,像
我祖母、母親那一代般。但是創作事業受阻的心緒仍須靠自己化解。」 (註二《紅
嬰仔.密語之五》,頁46-47)由此可知,為了親自褓抱的嬰孩,簡媜不得不犧牲
於事業與工作上的時間與精力,在簡媜心中的天平上,終究秤量出孩子比事業還
有份量。對於此事,簡媜也 思考過將孩子託負保母,但她不願自己成為一個不
在「孩子成長現場」的母親,便決定親身褓抱新生兒,雖然體會到了許多母子親
倫的歡樂,卻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在保抱嬰幼兒的過程中,餵奶可說是遭遇的不便與麻煩之一 母奶是隨著嬰兒誕
生才會分泌的玉液瓊漿……一聽到孩子哭聲即會強烈脹奶,常常來不及處理……
尤有甚是,只要動念想到孩子,奶水亦汨汨而流,胸口脹 」(註二《紅嬰仔》〈嬰
兒崇拜〉,頁68)此外,由於簡媜的兒子是個敏感型嬰兒,動不動就會「晚點名」,
而簡媜自己也是淺眠易醒、神經緊張的人,因此睡眠時間將大大的受到影響「有
子不見得萬事足,但絕對會睡眠不足。每天從深夜十二點到次日凌晨七點,至少
起床四次,餵奶、換尿布、巡視他的睡眠狀況……如此一來,休想一覺到天亮。」
(註二《紅嬰仔》〈銘印〉,頁108)
諸如換尿布、洗澡、把屎把尿……等,沒有一件是輕鬆的工作,尤其對於向簡媜
這樣的高齡新科父母更是勞心傷身。然而簡媜 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下,終究積
勞成疾「經過四個多月繃緊神經……身體開始付出代價,得了胃炎與十二指腸潰
瘍。『這是何苦呢?』深夜,胃 如絞,我趴在洗臉槽前,以食指深及喉間,強
迫胃部把無法消化的食物悉數吐出……找不到保母,也不放心將小傢伙交給保
母,我們只能靠自己,最主要的,我們只能靠自己。」(註二《紅嬰仔.密語之
十二》,頁151)
由上所述,簡媜隨著孩子的出生犧牲了事業、時間,全心全意的 入在一個乍到
人間的嬰孩上,不僅如此她也承受了肉體與心理的疼痛及煎熬。也許新生兒的報
到在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是難以言喻的喜悅,然而母子二人開始因著緣分而生活著
時,母親就註定是一個為兒犧牲的角色。
二、照顧者
每位女性的身體與心靈都存在著母性的潛能,只要在為人母時,就會被激發出
來。加州大學教授舒爾也 為此探討:他認為這種進入孩子內心世界並且做出回
應的能力是母親的天性本能。簡媜在詮釋母職時,她的母性潛能也被小嬰兒給激
發了出來「的確,本能就像一台設計精密的電腦,讓初為人母的女性變的更細膩、
緊敏、堅毅,能立刻辯讀小嬰兒的哭聲代表飢餓、生病、尿布濕還是渴望安慰……
這身體是我的嗎?不是,是造物者的。」(註二《紅嬰仔》〈銘印〉,頁106)
母親的身體被造物主創造來孕育嬰孩,可是當嬰孩脫離母體之後,母親則需以另
一種在子宮以外的保護方式來使嬰孩得到安適的餵養。可是這種形式簡媜類比為
是坐監。做母親像坐牢,做父親也像坐牢。生、養、發育看起來無比簡單…..
自己鑽入父母這一行,才深深體會什麼較『父母心及磨石心』,任何一點風吹草
動,都會讓人『若無罪而觳觫』,彷彿天快塌下來。……醫院打電話來,說小傢
伙患有『蠶豆症』……三個字所帶來的驚嚇,使我身陷於愧疚之中,不禁眼淚奪
框。」(註二《紅嬰仔》〈蠶豆寶寶〉,頁88)
字裡行間簡媜早已安於是孩子的照顧者,真正讓她煎熬的反而是自身成為了「失
能的照顧者」。「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
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著名詩人孟郊述說一名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而牽掛、
擔憂。當孟武伯問孝於於孔子,孔子回答他:「父母唯其疾之憂。」可以知道父
母在照顧兒女時,往往為了他們而擔驚受怕。在紅嬰仔中簡媜經歷了小傢伙『餵
食困難』而忍不住掉淚」,甘心 湊近小傢伙的鼻孔,休休兩聲,所有的煩惱都
解決了」「親口」除去了小傢伙鼻腔內惱人的鼻涕,在旁人看來或許不衛生,但
為了讓自己的小嬰兒能夠舒順一點,她也甘之如飴。因為她說 母親的可以忍受
穢物,但不能忍受她的孩子不舒 。」(註二《紅嬰仔》〈病〉,頁178)
孩子的平安與健康是母親最大的心願,就算滴水不漏如坐監般的看顧也在所不
惜,因這一切都值得,照顧者是母親的身分,就在成為照顧失能的那一瞬,身為
母親的簡媜早已明瞭。
三、保護者
莎士比亞 說:「女人,弱者;為母,則強。」女人在邁入母親一職後,不管身
體還是心靈,往往會比昔日更加的堅強、堅毅,為的就是讓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保
護孩子。『做母親是回不了頭的,我本不應踏入鋼絲網罟,如今既入,當然沒有
抽身的道理。我只是嫌怪自己不夠強壯 ,怕無法保護孩子、承受災厄』(註二《紅
嬰仔.密與之十六》,頁203) 為了孩子,天下父母總能將死生置之於肚外,如簡
媜的祖母在六十多年前獨自一人接生孩子,生產的痛苦沒有將她擊退,死亡的恐
懼也撼動不了她的決心,就算現在如此發達的醫學也無發百分百保證生產順利無
風險,但在那醫學科技萎靡的年代,簡媜的祖母憑著母親無比的包容力,將小嬰
兒平安的引領到這世上。
「她雙膝跪地,兩腿儘管張開,依隋陣 韻律,雙手握拳、用力,不多時,嬰兒
落地……於是,她的頭髮、臉龐雖因用力而汗濕、脹紅,但她的雙眼依然閃閃發
亮,沉著地為躺在血水上的紅嬰仔斷臍,她的腦海絲毫沒有危險與膽怯的念頭,
對他而言,這不過是天地最自然的一件事」(註二《紅嬰仔》〈坐月子〉,頁63-64)
1
作者在書中第二十四章中, 著一隻名叫季卡兒的猩猩無法保護自己的小孩,
佐證一個做為母親無法保護自己的孩子的悲痛。讓我們想像季卡兒的掙扎─或
者想像自己就是季卡兒……毫不遲疑,必然發瘋似地衝向派遜想要奪回自己的
嬰兒……當他看到自己的小歐坦倒臥血泊時,麗聲尖叫,驚慌的來回奔跑,然
而,最終她也只能傷心地離去,小歐坦的屍體是派遜的禁臠。」(註二《紅嬰仔》
〈食嬰之島〉,頁167)作者反觀現今社會,保母虐嬰、熱水燙嬰、父母家暴、棄
嬰事件、性侵幼童,集團竊嬰。這些事件層出不窮,不斷的再現實社會中上演,
這些都帶給為人父母的那種熱鐵烙膚般的痛,也令我們不得不省思──社會給予
孩子們與為人父母的保障是否太過於貧脊。
『讀畢一個個被凌虐、遺棄、姦 致死的嬰幼兒故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痛苦也
一寸寸移轉至我身,遂禁不住淚,淚過之後我對自己說,似乎也對漂浮於空中的
小靈魂說:『死了也好』。我如此相信,在幾乎被政客唾液淹沒的小島上,在永遠
無法開鎖的冷酷境地、永遠照不到光的陰暗角隅,死亡比存活更接近恩寵。』(註
二《紅嬰仔》〈食嬰之島〉,頁172)對於嬰孩承受的磨難,已是母親的她道出直接
的恨意。連孩子生病受苦都讓自己潸然淚下了,更何況是孩子面臨人為的殘害。
那種恐懼滲入了簡媜的內心,讓她聯想起過往祖母對已逝父親的回憶。「如今我
懂得阿嬤六十二歲那年哭我父親的心情了。一個老母親哭她的獨子,早上活生生
出門,夜間一身血淋淋被抬回來,來不及跟相依為命的老母道別,就這麼走了……
就這麼,阿嬤把自己的眼睛哭瞎」(註二《紅嬰仔.密語之十六》,頁202-203)簡
媜明白祖母在失去兒子、女兒(簡媜父親、姑姑) 後,那種足以令人哭瞎雙眼的悲
痛是多麼的巨大、深沉。因此 懷胎的苦楚算不得什麼,不過九個多月,生產時
的苦 也不算什麼,這些都會過去,唯一無法消彌的是恐懼─做母親的恐懼失去
她的孩子。」(註二《紅嬰仔.密語之十六》,頁201)儘管醫學科技再發達、父母
怎樣百般的呵護,生、老、病、死這些人生大事仍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當每次
發生於人們己身,也只會有驚訝、痛苦、哀悲的表情浮於臉上,既無法接受,更
不能控制,人們只好尋求宗教的慰 。
簡媜家中信仰的是佛教,在生活處事時常會依循佛教的禮規,因此每當碰到生死
大事,家人總會尋求神明的幫助,就如同簡媜在生產過程遭逢瓶頸,母親、祖母
1 珍.古德(2000) 。大地的窗口。遊牧族文化事業。「書中,珍.古德女士記錄了一之殘廢雌黑猩猩的悲慘一生,她叫季卡兒。」。
2珍.古德(2000) 。大地的窗口。遊牧族文化事業。「書中一隻以兇狠著稱的雌黑猩猩」。
3
珍.古德(2000) 。大地的窗口。遊牧族文化事業。「書中殘廢雌黑猩猩的小女兒,名為歐坦。
企求家中組先為她加持;以及因著小嬰兒的淺睡易醒、善哭愛鬧,簡媜的母親依
隋習俗央求關聖帝君收小嬰兒為義子,從這些都可以看出簡媜對於宗教信仰的依
賴。『為母則強』誠然不假,女人做了母親似乎即擁有自體改造的能力,不是雌
雄同體,是神人共存。」(註二《紅嬰仔》〈婆姐母〉,頁86) 人類的能力是有限的;
而人類所信仰的神靈卻擁有無窮的神力,基於想要保護小孩的緣故,父母總會多
方參拜、祈求,冀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得此神力的庇蔭,遠離更多的災厄。簡媜幻
化自己的身分,她認為她是神人共存,只是為了確保孩子的安危。信仰的力量在
母親的角色當中渲染出力量。因為 女性怕自己扛不起這擔子,需要有大力量的
人做靠山,遂創造這麼一群巍峨女神,陪她一起褓抱幼嬰,面對成長路程的每一
處險灘……也因著這一切,當孩子 逢噩運,一個母親是不懂得放棄的,她會向
每一尊神靈跪求,拉住每一位有能力救助孩子的人的衣角,直到最後一刻。」(註
二《紅嬰仔》〈婆姐母〉,頁86)
保護嬰孩的簡媜不僅有形的以言語攻擊社會的不公義、殘虐的暴力行為,並且訴
於無形的信仰力量,放棄不在她的字典中,跪求、拉衣角都只是為了保護她的
孩子。
四、教導者
簡媜 表述過自己對於孩子的期望,她希望他能夠自我獨立,為自己所做的事情
負責,也能夠擁有良好的品行,對社會有所貢獻、提升,更重要的,她希望他能
過的快樂,不管事業有沒有成就;不管經濟是否富裕,只要孩子能過的快樂,做
為母親的簡媜也就心滿意足了 首先,我期望他能獨立思考,勇敢選擇,並勇於
承擔所選擇的一切,做一個獨立的人。第二,希望他對社會是無害的,不要做危
害社會的事,或任意傷害糟蹋別人……希望他找到一條他喜歡的路,坐在他喜歡
的位置上,他能夠enjoy 他的生活,承擔這條路上所有的困境和挑戰,也能獲得
他該得的喜悅,我覺得這樣生命就很美滿了」(註一〈言講稿(二) :簡媜談紅嬰仔〉。
頁14)教導是使孩子成熟、獨立的必須存在。家庭可說是幼兒最早接觸到的教育
場所,如同猶太人,在他們的教育觀念中,家庭是教育之母,是童年信仰教育的
基礎所而,父母更是新生兒們最早 以學習、觀摩、以及效法的標竿。
紅嬰仔書中記錄了她從胎教開始教育小傢伙至兩周歲,對於小傢伙生活週遭的
人、事、物,她都會仔細的思考、斟酌,想把最好的一面帶給小嬰兒,希望將小
嬰兒引領至光明、正確的人生旅途上,以成就衍育的終極目的。「生命,要獻給
更多的生命!這就是衍育的終極目的吧。而我們會老,也願意安安分份的老。在
我們身上燃燒的火把要傳給他,在我們腦海翻騰的難題要交給他,在我們心口潤
著的甜美滋味也要送給他。我們願意更努力些,成為他眼中可供懷念、學習的『上
一代』。」(註二《紅嬰仔》〈兩周歲〉,頁260) 父母遲早都會離開自己的孩子,但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賦予他們翅膀,讓他們安穩地奔騰、飛翔,對每個父母來說
都是一項難題。簡媜的父親在她十三歲那年離開人世,而母親也 在加護病房與
死神擦肩而過,因此,簡媜對於生命的無常有著很深的感觸,在簡媜的《漁父》
中便可 之 石板上搓洗染血的毛巾,血腥一波一波刺著我的鼻,這濃濁、強烈、
新鮮的男人的血,自己阿爸的。」(註三《只緣身在此山中》〈漁父〉,頁157-158)
簡媜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為小傢伙帶來更多生命喜悅,引導他走向美好的未來,
因此,他在教育小傢伙時付出了許多的心力,她認為小傢伙能夠明白自己所帶給
他的東西,也希望能夠培養小傢伙的在認知方面的能力,使他更加的獨立、堅強,
如此,在真正得離開孩子的那天,她也能夠安心的放手。
「想想我自己是怎麼離開父母的,孩子也會循同樣的路離開我。『你只能給你的
孩子兩樣東西,你給他們根,你給他們翼。』……該飛的時候,放手讓她去跌跌
撞撞。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生命,他應該自己去耕種故事、提煉人生精華、品味
各種酸甜苦 ,若一直待在父母建造的溫室內,終究只能吃到媽媽廚房裡的醬醋
茶……有一天,時間到了,我希望自己在捨不得之餘,能粲然一笑,對孩子爸爸
說:『兒子要去的地方,絕對比我們這兒好!』」(註二《紅嬰仔.密語之十六》,
頁203-204 )一個成熟的個體是在成 的過程中接受正確的教導,以致於能明確
的選擇正確的道路。當進入青春期的階段後,如同專家學者「脫離星球理論」所
言,孩子羽翼漸豐、能力漸足,自然想踏入不同的視野去探索、去挑戰。身為母
親的簡媜,信心地說「兒子要去的地方,絕對比我們這兒好!」因為,該教導的
她都已言盡。
五、享受者
早在照顧自己的小嬰兒前,簡媜就有帶小孩的經驗,但這些經驗不僅佔去她童年
的大半時光,也為她帶來了兩種矛盾的情感,彼此相互糾結著 直到二十多年
後她才理解為何自己對『小孩』存著極端矛盾的觀感,一則喜愛另一則缺乏耐心
到接近厭倦的地步……,她正追本溯源地想,不得不歸咎於童年時帶小孩帶怕了
的心理因素」(註二《紅嬰仔.密語之八》,頁113)不過這些矛盾都抵不過她在診
所做羊膜穿刺時, 著超音波在螢光幕上看到兒子的悸動。那時,簡媜躺在診所
的病床上,回憶起故鄉宜蘭的田疇沃野、草屋樹舍,驚覺自己的身體恰如孕育新
生命的沃壤美地般,也如同那隻具生命指標性的南方古猿「露西」一樣,正孕育
著一個新生命。好似半空中有一條名為『母親』的軌鏈,三十五年前,她藉由
自軌鏈垂下的一縷絲繩,挺著大肚子向上爬,生了我,成為軌鏈上的一員。如今,
她坐在軌鏈上,看她的女兒也挺著渾圓大腹扯住一縷絲繩在空中左右晃動,上不
去也下不來,必然心急如焚。」(註二《紅嬰仔》〈想像我們躺在溫暖的海洋裡〉,
頁36)一個生命在自己的體內蘊孕,一份無盡的愛也同時在餵哺著將來到的個體。
簡媜將她自祖母、母親身上所汲取到的,不管是母愛,或是褓抱小嬰兒的撇步,
無一絲保留的奉獻給自己的家庭 、小孩,這也是一項傳承。『傳承』必須靠時間
促成,即使親如母女,也得等待『時間」慢慢鋪出一條階梯,讓小女孩一階一階
走成少女、女人,她才肯瞧一瞧母親交給他的那方不起眼的小木盒……才弄清楚
做母親的為了給女兒一點點榮華慰藉,不惜把自己臥成一方牽金繡銀的紅地毯,
讓女兒踩個盡興。」(註二《紅嬰仔》〈坐月子〉,頁61-62)簡媜終於了解她的母親
用愛織成的地毯,只為了讓女兒採個盡興,她自己則細數著一張喜帖之後到兩週
歲孩子的一舉一動,她說她什麼都不要,她只要刻骨銘心。在聖經中「婦人焉能
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你
4
的牆垣常在我眼前。」孩子就像是印記一樣,深深的烙印在母親的心版上。簡
媜在生生不息的生養規律上,面臨了驚怖與磨難,但她說「我當會更堅強,當能
在置身急 時,猶能抬頭仰望星光。」(註二《紅嬰仔》〈密語十八〉,頁255)在
一場哺育的過程中,母親是愛的給予者,但孩子是愛的回應者,母親同時也享受
著愛,也享受著生命的蛻變與成 。
參●結論
簡媜堪為台灣當代散文作家的翹楚,不僅寫作題材多樣,也擅將生活上所歷經的
人事物以文字刻畫、描寫,是以閱讀簡媜的著作,往往帶給人一種溫馨的濃 情
感與深刻的感觸。 經有人問過簡媜 以文學的筆法介入歷史書寫,你的動機為
5
何?」她表示這不僅是記錄她人生扉頁上的一篇著作,更是留予兒子的禮物,
盼將來兒子對於自己的生命源頭感到興趣時,能有時光機讓他回朔童年,其實這
也是作者簡媜的一個遺憾,在那個年代,誰能想到以筆記錄自己孩子的人生腳印
呢?在這本紅嬰仔問世前,能夠供人參究的這類型的書可說是少之又少。然而伴
隨紅嬰仔的出版、發售,不僅慰問了讀者的心,更彌償了我們無發回朔自己嬰幼
兒期的感慨。
深入研究後發現母親的角色既沉又重,她必須是一個犧牲者、保護者、照顧者還
是一個教導者。媽媽像鑛脈,要時間有時間、要耐心有耐心、要愛有愛,一切
都是免費的。媽媽會把握生活中的機會教育與隨機學習,源源不絕地供給一個豐
沛的熱情想要認識這個世界的的小小孩。」(註二《紅嬰仔》〈做牛做馬〉,頁226)
雖然如此我們亦可 到這負荷背後的甜蜜,母親是最大的享受者。這是人生中
最奧妙、驚險、絢麗的一段體驗,盛美時如在天堂,驚懼時又似牢獄;從來沒有
發現自己這般脆弱,也從未見識自己如此堅強。」(註二《紅嬰仔》〈後誌〉,頁
262)在養育的過程中母親付出的同時也獲得了最大的撫慰與成 。
4 聖經。以賽亞書四十九章15~16 節
5
簡媜(2002) 。言講稿(二)。許瑞秋(記錄者) :簡媜談紅嬰仔(P9) 。宜蘭縣:文化中心
紅嬰仔無疑是簡媜自表母親角色的表述,但卻也是天下母親的真切告白。最後感
謝簡媜透過文字教導我們「母親在湯裡放鹽;在愛裡放責任」。
肆●引註資料
(1)註一、簡媜(2002) 。言講稿(二) 。許瑞秋(記錄者) :簡媜談紅嬰仔。宜蘭縣:文
化中心
(2)註二、簡媜(1999) 。紅嬰仔。台灣:聯合文學
(3)註三、簡媜(1986) 。只緣身在此山中。台北:洪範書局
(4)王基倫、顏瑞芳(主編)(2010) 。教育部審定國文IV(修定版) 。台北市:東大圖
書
(5)林冠女文(主編)(2010) 。國文IV 閱讀文選(修定版) 。台北市:東大圖書。
(6)李虹靜(2009) 。簡媜散文之親情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7)台北市教育入口網。2010 年11 月5 日,取自:
http://www.tp.edu.tw/book/child_lonely_a0002.jsp
(8)聖經簡介網。2010 年11 月6 日,取自:
http://www.seewant.org/www/god/bible/bm_54.php?Select_no=4523
人生应该用来酿一壶美酒,与所有续情的人曲水流觞,而非不断牛饮满缸的苦汁,苦了自己也拉着别人苦。我相信似水柔情不仅能使自己变成活泉,也能滋润与我在今生续情的人。就像季节启示我们的,冬天与春天的交界,只在一念之间。
────简媜
怎么就想到了要写一篇关于爱情的文字呢?在每一寸心事都打包压缩之后,踏着月光最后的步影,深埋于我们最初开始的地方。晨光乍放的早春,我向你保证,此去,每一个汉字都铅华洗尽,不再有抽刀断水的意味。
爱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座无门关,参透的,入乎内而出乎外,自得通达。参不透的,纵然进得来却出不去,闷在其中,徒生烦恼。所以我必须写下一些东西给你,万一你入得关来,未见出路,手边有一叠出关文凭。
法国画家华多有一幅名作叫《发舟西泰岛》。那岛是爱神维纳斯所居之地。一群热恋中的年轻人,正出发向着爱与理想的彼岸驶去。西泰岛隐约可见,暗红的天宇和银灰的峰峦勾画出一种激情洋溢的如歌似梦的情调,喻示了爱神之岛的美妙温柔。见过此画的人无不为其绚烂的色彩,呼之欲出的生命感所动容。因为,那正是爱情的绚丽本色,没有刻意、没有束缚、一如婴儿的无邪。
你们都航行于真理的海,沿着不同的鲸路。你只希望她到你的船上,你知道她的舟是怎么空手造成的?她爱她的扁舟甚于爱你,犹如你爱你的船甚于爱她。如果你为她而舍船,在她的眼中你不再尊贵,如果她为你而弃舟,她将以一生的悔恨磨折自己。的确,隐隐有一种存在远远超过爱情所能掩盖的现实,如果不是基于对永恒生命衷心寻觅而结缡的爱,它不比一介微尘骄傲。(摘自四月裂帛)
无论你自觉或不自觉,每个你遇到的异性,都在一刹那里被你选择过了,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任何一个异性总处在性爱对象的选择位置上,既然选择了,就意味了与之相处的想象过程。因此,某个异性如若让你厌恶,其无疑比一个与你无关的同性更使你不能忍受。你们一起“生活”过了,还有什么比熟悉而厌恶更为不堪呢?
每个女子恰恰喜欢的是一个和自己最一样又最不一样的男人!女人的爱情是一种矛盾。女人的心是用来崇拜或同情的,而对于男人爱自己时遭受的痛苦是冷漠的,甚至是本能的轻视。女人不爱为自己痛苦的男人,只爱自己为之痛苦的男人,冷酷与痴情原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为一个人付出的痛苦越多,对那人的爱就越深,就越无法放手。这原是爱的理则。爱或非爱,都是煎熬。我们不都觉得鸦片温馨,于是纠缠,于是可怜。
人说颠倒情痴是人生。能从“我”中解脱出来,可成仙佛,可说句诽谤神佛的话,仙佛不就是块石头,至多是块有情的石头,在清虚寂灭的永恒里,枯槁成为不可承受之轻。“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负倾城。”如是而已。
你信仰了主,你当终生仰望,你既然住着耶和华的殿,享有他赐予的粮,你何苦再寻一座婚姻的空壳?我只听说有人千方百计将他的茅屋改成宫殿,未曾闻过在宫殿里另筑茅屋。你成全了她走自己的义路,这是你赐她最大的福音。她住在她那寒伧的磨坊,无一日不在负轭、磨粮,你要体会,不是为了她自己,为了不可指认、不能执著的万有——让虚空遍满琉璃珍珠,让十五之后日日是好日,让一介生命甘心以粉身碎骨的万有;如同你活着为了光耀上帝。你要眼睁睁看她怎么粉碎,正如她眼睁睁看你七年。(摘自四月裂帛)
信上帝的遇到了信佛陀的,恰好是独立认真的人,履着道性胜于一己的私情,要以粉身碎骨的万有让一介生命甘心。因为“我无法在爱情之中获得对自我生命的肯定,如果花一世的时间将自己关在堡垒里只经营两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我必有悔!”(水经.卷终)
爱情最首要的是选择;选择就要先经过比较;没有比较的选择是很难合乎大道的。爱情是终要献出自己的真情听任折磨,痛苦是更高的智慧。
你承认吗?爱情就在于追求。爱情是没有最终结果的。把结婚当成爱情的目的,那结婚便是爱情的坟墓。爱情就是个过程,而过程就是缘生缘灭,总在途中。
爱情之道一以贯之,爱胜于被爱。没有爱,毫无幸福的基础;没有被爱,总可以去追求,起码可以在想像中得到幸福。或者你终于在一场情劫之后焦头烂额,鼻青脸肿,但你坦然这一无所得,而后知:
神也是凡人修炼成的。虚其心,静其意,然后能观,然后知和光同尘。事萦于怀则不虚,方寸间营营扰扰,则不能静,古之道术也不过如此去修。
我们成就一种无名的名分,住在无法建筑的居室,我不要求你成为我的眷属如同我厌烦成为任何人的局部,你不必放弃什么即能获得我的灌注,我亦有难言的顽固却能被你呵护,我们积极相聚也品尝不得不的舍离,遂把所能拥有的辰光化成分分秒秒的惊叹。如果爱情是最美的学习,我愿意作证,那是因为我们学到了布施胜于占取,自由胜于收藏,超越胜于厮守,生命道义胜于世俗的华居。想必你了解,婚姻只是情爱之海的一叶方舟,如果我们愿意乘桴浮于海,何必贪恋短暂的晴朗——要纵浪就纵浪到底吧!我已拍案下注,你敢不敢坐庄?(摘自四月裂帛)
爱情乃一种让人百炼成钢的学习,经行冰与火的淬炼,成就光华含藏、悲智双运的慈悲容颜。若信受奉行,婚姻不过是名相而已。所以,我不会变成你,你也无须随顺我,爱的原意,原不叫人舍弃自我,至多是吹糠扬秕,让宝珠生光,令碧玉脱尘。解行相应,还有必要拖着你那无形无象的镣铐枷锁舞蹈吗?如若不信,那一纸婚书,证明得了相守之中,那些无望和善变会成为坚持和支撑的姿势吗?
我们还要一座壳吗?让壳内众所皆知的游戏规则逐渐吞噬我们的章法。以我不靖的个性,难以避免对你层层剥夺;以你根深柢固的男系角色,终究会逐步对我干涉。原宥我深沉的悲观,婚姻也有雄壮的大义,但不适合于我——我喜于实验,易于推翻,遂有不断地、不断地裂帛。(摘自四月裂帛)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可今生早成情种,我窖藏的生涩已渐成佳酿,古拙的藤杯又如何装我这一饮即醉的烈酒。举案齐眉既不可以,且由我披荆斩棘,粉碎虚空,以水为经,情做纬,裱成旧词新曲的地图,为你唱出,“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现实里时间与空间对我们不够友善,你的昼是我的夜,每回谋面,亦如湍流上两艘急舟,忽然船身相近,又翻涛而去,终于只看到壮阔河面上的小闪光,舟中人的喊声也被波澜没收了,不需要跟谁上诉这种冤,众神也有他们不能逾越的法律,我早已缺乏兴趣翻案。如果,厮守意味着能在现实共掌银灯相看,我宁愿重下定义,厮守即超越,在不可能的岩冈上种出艳美花园,在无声无影的现实,犹能灵魂牵手,异地同心。不给我秩序,我去秩一套秩序;不给我天,我去劈一个天,生命用来称帝,不是当奴隶。(摘自梦游书)
如果神魔都嫉妒你的爱情,那也没什么好哭泣的了,学会在花岗岩上种玫瑰吧,记得用心才行,眼泪是浇不出生命的。当你的玫瑰拥有生命,独异的鲜艳,自会证明生死的神通,而非永恒的枯槁。就当是神魔的嫉妒为了成全你,你爱的章法从此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厮守,万人一面的圆满结局。
我们唯一遗憾是无法聚膝,然而这也不算,灵魂遥远才叫人饮憾。现实若圆满无缺,人的光华无从显现,现实的缺口不是用来灭绝人,它给出一个机会,看看人能攀越多高,奔赴多远,坚韧多久?它试探着能否从兽的野性挣脱为人,从人的禁锢蜕变出来,接近了神。是的,我遇到了最好的你,得到了最好的机会,衔文字结巢,与你同眠。比大地辽阔的是海,比海洋广袤的是天,比苍穹无限的是想像,使想像壮丽的是灵。(摘自梦游书)
你我遇到了一生的克星冤家,细数来亦可谓上天待你我不薄,不论你是要微笑着继续前行还是如壮士般断腕另辟蹊径,记得系心香一瓣。感激天神眷顾,那人果为良伴佳侣;感激独行途中一截恨事和心底淤伤,而后知生灭相生,成败互果,缘成缘毁本是素心微澜。你累累伤痕,那人未尝不是伤痕累累。就算你遭逢了精致的局一场,上钩食饵的精彩,总也算得人生的别一种至味。知道吗?受苦之爱是这尘俗唯一神圣的东西。
我们都活不在过去和未来的真实里,感谢大化让我在此时此地遇见你,你正年轻;我还不算太老。那时,我们还不懂破对待、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绝圣弃智,还未石化而逍遥。
我藏在你的衬衫口袋,如同你已编入我束发的缎带里,我们分头担负现实责任,不能喊苦;亦不愿图谋一己之乐而扬弃良知——人格裂痕的爱,毫无庄严可言。我们太明白对方要典藏的是什么,故萌生比以往更坚强的力量服现实之劳役;你我一生不能只用来求全彼此私情,我们之所以互相珍贵,除了爱的真诚,亦涵摄能否以同等真诚克尽现实责任,实践为人的道义。若缺乏这份奇侠的精神,毫无现实底基的交往,早已溃散,不过是诸多缘灭之一,就算生命允许以百千万个面目在百千万个轮回中重来,我也不想再见你一面,缘之深义,归之于人,缘起,暗喻一种未了,去存续遥远前的一愿,或偿清不可细数的积欠。若能善了,虽福分薄,缘罄却未灭,生离恻恻,吞别吞声,都能以愿许未来愿,平心静气等待另一度缘起。若缘聚时,我扬善而他人以恶相向,问心无愧后随缘灭去,一了百了。(摘自梦游书)
若我们的爱注定了是一程灵和欲的修炼,擦去一脸油彩才是入门必修课,返璞归真,精义入神,虚其心方知两情相知在乎圆而神,笃其意才识两情相悦在于方以智。
因为神志清明,活泼圆转,两心相印两情相契,得于一刹那参透往昔无量劫。明白因缘流转,如恒河沙数,一朝相逢是属天见可怜。
由方以智故,明辨得失取舍,知纵有花好百日红,一朝风吹雨打去。也无须责难现实寡情,况巅峰之下必为深谷,极致的心灵体验是非常难以逾越,难以重复的。一定要迎接一场完美得缺少现实感的恋情因缘,那一定也要做好在现实中坠落深渊的准备。万劫不复,也是自肯承担,不能叫苦。
你我身上各有数桩轻重缓急的缘法,彼此不能取代,若你倾恋我而背离其他,你仍不义;若我执著你而扬弃其他,我亦不义。爱的原力,使我们变成行义的人,以真诚涵摄了现实的人,则不足为奇的恋爱,因容纳而与恒河等长,生命因欢心受苦而与须弥同高,你所完成的尊贵将照射我,我也拿出同质尊贵荣耀你,两情既已相悦,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摘自梦游书)
于人生最幽暗的隧道之后,看见一种高远深邃的道性:“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爱是含忍,爱是慈祥,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
此即我的净土,国士的气度。红尘熙熙攘攘,也有精明商人无从下手计算的地方。
我们学习做出这样子的人,而后在所剩无多的秘密时光,回到空中相会。五年来草舍印心,我才肯轻声对你说:我在的乡就是你的原乡;不管往后我以何种身份与何人了结何法,宿命里永远有你一席之榻,你可以来,与我相对无言,或品尝你份内的桃花。
让现实的捕快去搜索吧,我们安然不动,就算上回见面是今生的诀别,我亦平心静气,死亡也有管不到的地方。(摘自梦游书)
九九八十一难后,请容许我拈一支纯黑的玫瑰,某个梦里来到你的面前,笑你我的无智亦无得。因为这无所得到无所失去,我们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流行或不流行的仪式,洗尽满脸油彩后的油彩,如婴儿般来到你的面前。是的,你在的乡就是我的原乡,我于天上天下隐藏或显露的语言之后,找到你清朗湛然的眼神,并坦然于你的坦然。终于豁然,我原本就佩得上这尘世无上的爱情,聪明的,你也一样。
一●相關書訊:
紅嬰仔:從女孩長成女人,再創一個女人與他的育嬰史,是從身體到心理的一次大躍進,是毛蟲羽化成蝶,一次脫胎換骨的蛻變,也是散文家簡貞的重要轉型之作,還並不是單單只是一本軟性育兒書。除了文學,還包含人類學、社會、生物、心理學……等,除了新時代女性的獨立不羈,還交織進,鄉下老祖母的古老智慧,加入「母性」的簡媜,駢麗文風漸淡,人情牽絆轉濃,出世少了,入世多了,在湯裡放鹽、愛裡放責任,多了世俗壓下之穩重,多了妥貼蕴藉之辭厚。
二●內容摘錄:
合諧且愉悅的家庭氣氛,就像春日草原的香氣。(P.24)
只有失去嬰兒的人才懂,傷口即使結痂了,裡頭還包著鹽。(P.27)
男人與女人怎能平等?愛情是以女人的身體為戰場,孕育與誕生的痛苦都在女人的身上啊! (P.28)
嬰兒香自鼻腔深入肺葉,宛如龜裂之焦土恢復成嫩泥沃壤。 (P.73)
三●我的觀點:
閱讀完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媽媽的偉大,從孕育到生產,產後檢查,孩子生活上的種種困難,時時困擾著這對新生父母,例如:黃疸、便、做膽、聞、拍背、眠,印象較深地有黃疸,它是由於初生嬰兒,體內紅血球數目多而壽命短,加上肝臟之酵素活性未達成熟階段等諸多因素,無法迅速處理紅血球破壞後所釋放的膽紅素,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值增加,若持續上升,急產生黃疸現象,大部分嬰兒都會經歷這段生理性黃疸現象,少則六、七日,多則十一、十二日,隨著肝臟機能之成熟而逐漸消失,從標準的黃臉婆變成紅潤白皙,晶瑩剔透的小寶貝。再來則是「聞」,聞什麼呢?小傢伙身上的氣味,母親與嬰兒從彼此身上嗅到的味道,或許就是天地間最叫人沉醉的,生命源頭的體香,嬰兒相自鼻腔深入肺葉,宛如龜裂之焦土恢復成嫩尼沃壤,不管多疲累的身軀,馬上就能回復精神。每個嬰兒就像上帝的擴音器,尤其三更半夜,時常哭鬧,大小便,肚子餓,吵累了,變輕輕躺下,對著時時刻刻照顧、呵護她的人,微微一笑,便又呼呼大睡。小嬰兒平時早也睡、晚也睡,愛什麼時候醒來,活動筋骨也是無人知曉,無可奈何啊!只能敞開心胸,笑著接納這一切。
在造物者的設計圖裡,小生命必須靠父母的分工合作方能快樂成長。因此,家庭之中如果能夠擁有一股愉悅和諧的家庭氣氛,就像春日草原的香氣,必能使小傢伙成長茁壯並且快快樂樂地在大家的祝福下認識這美好的一切。但是,並不是每個懷胎九月的母親就一定能夠見到自己與丈夫所專屬的小寶貝,「失去」的種類很多,例如:流產、早產,是最常見的,現代醫學也擋不住,盡了力,還是失去。於是,那位躺在床上養身體的「母親」,望著天花板沾滿灰塵的小燈球,身邊聽到外頭小孩遊戲的聲音,床邊擺著安慰者送的花籃、水果,眼淚而落。或許,只有失去嬰兒的人才懂,傷口即使結痂了,裡頭還包著鹽。想一想還是嬰兒的我為父母添了多少麻煩事?半夜吃奶,大小便甚至發燒感冒…….等。但對他們來說!小時後的我或許只有下雨天讓他們感到輕鬆吧?因為我有一顆長的特別大的頭,足以用來當傘,整個頭和身體的比例就剛好成為「五五身」!!對於現在的我,還是家中長長者和親朋好友的共同話題,還不時伴唱「大頭兒歌」,讓氣氛更加歡樂,而大家幫我取的大頭綽號也持續的套用到現在,不但是班上同學的話題,回到家裡,附近鄰居偶爾提起也充滿樂趣呢!而媽媽時常抱怨我在她的肚子裡時,超級不安分,動來動去,讓她非常難受。尤其我要出世之前讓媽媽她最最最痛苦的就是我的頭卡在這條狹窄不適合我size的產道上,迫使媽媽得使用剖腹的手段才得以將我產下。
家庭是一個充滿溫情,歲月痕跡的地方。而母愛總是讓人留下回憶和希望。只要心中有愛,只要笑容燦爛,生命必定絢爛光移。雖是剖腹難產者,又是個大頭孩子,只要心中充滿愛的暖流和溫暖的陽光,細心照料家中每一位家人,讓家庭充滿愛,換來一大片的笑容,這應該就是天下母親,最得意的一件事吧!?因為她們有世上最珍貴的笑容。
四●討論議題:
每個家庭,每個父母手中、懷裡,肩上的小寶貝,都是擁有滿滿祝福與疼愛的幸運兒,可是,若家庭因故而破裂,使得小寶貝失去幸福冰山的一座,剩餘的那一座又該如何施展強而有勁且不傷孩子的暴風雪,將原本的空位給填補回去?還給他(她)所遺失的疼愛?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