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说说单词吧 [打印本页]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5-27 08:33
标题: 说说单词吧
拜读了瑜珈的帖子【语法1】来认识认识 parts of speech 吧,真是汗颜,英语里面可学要学的东东,真是太多了。
昨天和几个朋友在群里谈到孩子学单词的问题,发现这个话题也有些说头,就挖个坑放在这里,慢慢填吧。
用“单词”当关键词,搜出的结果真是可怕,足足十三页的帖子呢。其中各种资源占绝大多数,交流和介绍经验的帖子较少,把我一页一页翻完看过觉得可能有用的内容贴在这里,当个参考:
迪儿背单词的几个方法
适合小学生的单词记忆法
共同构建儿童日常英语单词库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2)---磨耳朵要不要抠单词 zt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7)--- Phonics 与阅读能力 zt
(顺便说一下,http://bbs.etjy.com/thread-233316-1-1.html这个帖子介绍了《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很不错,值得买一本当参考)
女儿的英语单词熬成了粥 (
1 2 )
转载钟琬婷写的 《怎样背单词》,非常精彩!!!(的确挺精彩的)
转贴:孩子,请不要背单词!! (
1 2 )(这个帖子的内容强烈赞同)
用斯凯瑞的绘本,当字典用,用这本书背单词
有些求助帖里的回复也挺不错的:
让孩子天天写三到五个单词有用吗?
怎样引导七八岁的孩子背单词?? (
1 2 )
孩子上学,要背单词,寻求方法?求助!谢谢!
单词究竟要不要背?要不要记? (
1 2 )
综合上面贴的这些搜索结果,发现很多爸爸妈妈纠结在学单词的问题上,主要的原因有两三个:
1、孩子上小学了,学校的英语学习需要;
2、孩子的词汇量直接制约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和前进的难易程度;
3、孩子要参加一些考试或竞赛,单词量的确对其有影响。
另外一个搜索结果是,我看到很多朋友转帖或自己总结了很多方法,记忆曲线法、词根词缀法、联想记忆法、使用phonics,等等。
这些方法到底灵不灵呢?
具体到方法层面,对于特定的适宜人群,可能的确有些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于特定的目标,还是管用的,甚至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好效果。
不过,回归英语学习这个综合的整体,让我们问自己一些问题,再想想答案吧:
1、孩子为什么要学英语?
2、记忆大量的单词,孩子的英语就好了吗?
郑重声明:我不是专家,只是看到孩子学英语的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操作和结果,结合自身学习英语的一些心得体会,想和朋友们探讨一下英语单词在英语学习的综合框架下的地位和作用。我所说的都是个人经验、个人视点,希望有同样经验或教训的朋友多多参与,我们一起来说说英语单词。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5-28 01:15
翻旧帖,有一个挺好的单词游戏:
一起来爬单字阶梯,如何?!(适合英语程度在美国小学一二年级及以上各年龄层人士)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5-28 01:26
说起学单词的游戏,发现之前还团购过一款叫anyword的玩具,有不少使用方法的技巧交流贴:
学英语之所以容易,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相关的游戏和书籍太多了,很容易就可以让孩子喜欢上。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5-28 01:53
不过,游戏虽好,不是学习的常规途径。
这次翻旧帖收获了一个比喻:学单词,阅读是王道,其他游戏之类的,则是佐道。
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论坛上大多数孩子奉行的是听说先行的法子。方法当然是好的。不过,任何好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年龄阶段和人群。对于两岁的孩子来说,听说先行是绝对必要的。但如果是小学一年级以上的孩子呢?还是僵化的采取听说先行的方法吗?
当然也不是不可以的。只是听说强化了,阅读却没有跟上,国内的孩子通常又不具备英语环境,很难在生活中自然的习得更多的单词。这样只强化听说单兵突进的后果,很可能导致孩子词汇量缺乏,只能在特定的话题下流利的聊天,失去他们擅长的话题就傻眼了——关于这一点,《朗读手册》里说得比较多:
政府对儿童阅读做了全美国与国际性的研究。我认为其中一项对42个家庭进行的研究最令人警醒,最有价值。在这个研究中,研究人员记录下每个家庭每天的日常谈话,并将之存入数据库。在收集了3年的资料后,研究人员根据资料计算孩子听到多少话,以及听到哪种类型的话,结果发现不同家庭间差距非常大。有些孩子听到1300万字,有些听到4500万字。由于幼儿园期间掌握的词汇量是以后学习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这种差距就至关重要。
可见有机会从小听父母朗读的孩子,他们获得的词汇量会大大超过同伴。可惜我们中国家庭,能为孩子大声朗读英文书的,恐怕是寥寥无几吧?没有人朗读,这是无力改变的现实,幸好现在技术进步了,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有声书、点读书,代替我们父母朗读的功能,为孩子读书。等到孩子再大一些,通过phonics的学习,他们也可以进入独立阅读,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的单词,掌握更多的句型,拓宽知识面,感受思维挑战的乐趣。。。那时,他们的学习就上路了,学习本身的乐趣就能引领他们前行。
还有一点是fnw在qq聊天的时候提到的:听、说、读 必须一起
一旦把读音和文字联系上
拼读就很容易上手
到后期,很多字看到就能直接读,不需要拼读
因为那文字已成了脑中图形记忆,并和读音联系了
中文,更应该是字音不分割
这就是左右脑功能 - 哈,这是认识杜曼七田方法学到的理论
作者: gxi_816 时间: 2012-5-28 22:54
看了你的帖子,我深受鼓舞,因为我酷爱朗读,虽然读得不那么好。
经常拿起儿子的书,就要给他读一章,让我汗颜的是,儿子经常还指出有些单词我读错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我小时后就喜欢背课文,就喜欢站在同学们面前大声朗读。
而我儿子、老婆他们只喜欢默读。觉得,那样不累。
可是我看到写得好的文章,就喜欢读出声来,似乎读出来了就是我自己的想法,似乎我就更能理解作者的心情。读到得意忘形处会在屋里走来走去。
不过我的单词量好像不算大,但是平时与外国同事交流还是不成问题。
尤其喜欢小木屋系列,作者用词简单,句子简单却表达了那么美妙大草原生活。
力挺您的观点,阅读是王道。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5-29 11:16
标题: 回复 #5 gxi_816 的帖子
呵,您能读也会读,就多给孩子读一些书吧,不用怕孩子笑。
我现在是没办法给孩子读英语书了,一方面是我自己觉得自己读得慢也读得没那么好——相比他的外教,我是差远啦——另外一方面,我看着那些他很期待我读给他听的书就发憷,里面太多的词汇我不懂了。所以虽然我勉强给他读过,但是后来孩子还是很同情的说以后得找符合我阅读水平的书,再让我读给他听。
我的孩子也喜欢默读,默读的确很快。不过朗读出来会发现他加字掉字的问题,也挺好的。一般他上网络外教课的时候会跟外教老师互相朗读一点,一周一次的频率吧,也不是很高。的确对他有促进。
我更喜欢读中文书,孩子他爸现在接替了我的工作,每天晚上给孩子念中文的睡前故事。虽然他的普通话不是那么标准,但没有关系,孩子很喜欢听。
我有时候觉得我们朗读给孩子听,其实不需要抱着太功利的目的,对阅读有好处啊,对理解有好处啊,这些都没那么重要啦。想想看,孩子和你在一起做一件事,彼此陪伴,那种心理感受,真的很亲近,很好。
您说得很对,口语需要的词汇量是可以不太大,很多内容完全可以藉由简单的单词来描述和表达。
词汇量大的好处,更多的是表现在增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上。
当然了,现在中国学校里的应试风刮的很烈,所以词汇量大可能对应试也会有些帮助吧——具体我就不是很了解了。不过我的确听说有些诸如星级考试、科普英语竞赛之类的,对词汇量会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5-29 18:47 编辑 ]
作者: gxi_816 时间: 2012-5-29 21:56
考试那是没办法,我儿子也去参加过星级考试(当时是3星口语),当时我也花了点时间陪他练习,看了星级考试的教材之后,真的有点想吐血。考过3星口语之后,上海就宣布取消了星级考试,所以我也就没再给他报名了。
现在又搞什么,全国小学生英语英语能力竞赛。看了一下他的考卷,那也与大学考四、六级的题型差不多。
把小孩带到国外受教育,也想过,只不过自己比较懒,不想再去折腾了。
想想,能在国内生存下来,也是一种锻炼。等小孩长大了,如果他愿意去国外接受教育,就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我也时常的反省自己的“努力”,有时候想试探一下小孩是否可以过渡到chapterbook,后来看他兴趣不大,我就又回到bridge book, 回顾一下其实他进入桥梁书也才半年左右。我的这种“努力”其实也是功利心在作祟。
继续读书吧,想想自己读到博士毕业了,在外企也混了10年了,现在的英语阅读水平也不过是小学三年纪的水平,我又何必去逼他一个小孩赶超我的水平呢。
就像我经常带他去游泳,最近发现我追着他游已经有点赶不上他了。也许学习英语也是一样的,慢慢来。记得龙应台写过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共勉吧。
[ 本帖最后由 gxi_816 于 2012-5-29 22:54 编辑 ]
作者: pawpaw 时间: 2012-5-29 22:31
跟一下贴,留一个爪。明天来仔细看。好话题。
作者: dawnch 时间: 2012-5-30 02:41
一、单词不一定要背,但一定要积累;
二、背单词仍是有存在价值的;
三、单词的形音义是可以分开的,单词记忆要立体;
四、单词的形音义记住了,未必等于会用。只有用过的词才真正属于你;
五、自然拼音不是单词记忆法,但掌握英语单词的拼读规律确实有助于单词记忆;
六、单词记忆困难、语法规则靠背,这些问题根源于英语语感不够。
另外:
1、用背单词的毅力和恒心去积累单词,细水长流、积少成多。
不要计较每次“背”了多少,要看自己坚持了多久。
哪怕是把一本字典放在门口换鞋处,每天放学下班回来换鞋时瞄一个词一个例句;
2、看原版书,那么多的好词好句流失了,怎么办?
如果你没有办法,那就不要办了。
每页书或是每次看书只挑一个词一个点去记。
不要把对这本书的生词处理成为读书的负担。
3、高度重视例句的作用:
对一个生词,先不要看中文翻译,要先看其例句,从例句中猜测词义、学其用法,以及使用的语境;
即使有英文解释,也是需要看例句的。
两种语言中词义一一对应的不算多的,你死记其中文翻译等于让你误解词义,这个词就很可能用得不恰当。
与其背单词不如背例句——这不一定对,但可见例句的作用。
把例句背下来,是连词义和用法一起记忆的,但书写方面仍是缺一道功夫的。
4、处处留心、到处留情
“头皮屑”英语怎么说?
去洗个澡吧。每天放在眼前的洗发水上的英文说明看过了吗?
5、这是一套我给加州Treasures 二年级阅读讨论课的学生做的在线单词卡。
词卡配了音频,可以学发音;
每组词卡都配套有记忆游戏、测验,并可以生成单元测验卷;
内容是加州Treasures 二年级上册所有课文的生词。但这些词不是教材指定的,而是我针对我们自己的学生、凭经验判断他们有可能不会的单词。
早期制作的时候还比较闲,很多都是采用图片释义、英释,甚至还有例句。
但后来忙了,就顾不了许多,直接上中文翻译了。
http://quizlet.com/group/142497/
需要用密码加入。
下面是密码: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5-30 06:16
太感谢楼上的张老师了。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哇。我们当父母的,仅能从学校、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一些经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看到的孩子验证有效的东西,站的角度实在在是远远不及啦!
我个人对这一条感触很深:
四、单词的形音义记住了,未必等于会用。只有用过的词才真正属于你;
记得我上英语课的时候,有几天,不同的老师在讲不同的事情的时候,不约而同(谁知道他们是不约而同,还是有意识的呢?)的提到adrenaline这个词。第一次第二次都没有感觉,第三次一听就知道老师在讲什么,第四次就开始研究它的拼写了。那几天还经常有机会说出这个词。所以,现在再听到这个词,我就知道有人紧张啦
。
我相信语言的学习一定是有规律的,而且,在符合大众学习的规律里面,一定有一些特别适合我们自身的。
也许这些特别的规律不会特别明显的浮在表面,但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找,肯定能发现。
比如我自己,刻意的背单词就是很坏的很不符合我天性的方式。但我就很适合日积月累的阅读,通过在阅读中日日见、隔日见,然后在生活中用上它们,那些生词就慢慢变成我的啦。
作者: wherezhang 时间: 2012-5-30 12:29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5-29 11:16 发表 
呵,您能读也会读,就多给孩子读一些书吧,不用怕孩子笑。
我现在是没办法给孩子读英语书了,一方面是我自己觉得自己读得慢也读得没那么好——相比他的外教,我是差远啦——另外一方面,我看着那些他很期待我读 ... 我的孩子也喜欢默读,默读的确很快。不过朗读出来会发现他加字掉字的问题,
我家娃也是更喜欢默读,加字掉字很多的,我一提醒他就不高兴。如果他情绪好,正确率就非常高,几乎不错的。这样的情况真的没关系吗?我不知道该如何改善。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2-5-30 20:15
谢谢老虫,我来学习。。。。。。。
作者: dawnch 时间: 2012-5-30 20:48
昨晚写的时候比较困了,总觉得有哪点漏了。
现在想起来了,是阅读。
这是人家专家说的话,我懒得再敲字了,直接贴过来“
“英语界著名人士在谈及英语学习方法时,无不强调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大量阅读是学习英语屡试不爽的好方法。大量阅读对于英语学习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练习都无法达到的。在大量阅读中,已学过的词汇和句型多次复现,无需强记便能掌握它们。许多语言现象会在阅读中被自然而然地吸收,使英语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既便是高考,也处处显示出阅读能力的重要。不仅是阅读理解题,其他题型也都是在读懂、读准的前提下才能回答正确。可以说,大量阅读是学好英语的必由之路。”
“无需强记便能掌握它们”,现实不一定是这么轻松理想的。有意识地强记有时候还是需要的。
但阅读对生词的记忆和运用确实是很有帮助。
从哪个角度看,阅读都很重要!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2-5-31 09:29
多读多读, 词汇也大了。特别是一个系列里面, 有的单词一次记不住,下一本可能会反复出现,比如女儿前两天在读 ON MARS中出现的CRATERS, 刚开始很困惑, 我告诉她这个在MOON里也出现的, 她马上就明白了。
作者: chemmama 时间: 2012-5-31 09:33
当年大学开始做论文的时候,因为需要查阅大量的英文资料,每天都在图书馆翻看字小得不得了的文献索引,再去找来原文看(那时候还不向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就那一两个月看得人头昏眼花,还不知道看懂了多少。可是暑假回来,再看文献,突然就觉得亲切了很多,原来生疏的单词竟然都悄悄地记住了,所以量的积累有时候也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坚持过去就能上一个台阶了
作者: pleasuretjf 时间: 2012-5-31 10:06
来学习,单词量少,阅读有障碍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2-5-31 17:02
刚毕业时认识了一个哈工大的老教授,解放前读的是教会学校,老师都是英国人。他的爱好是看英英字典,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每天都要背几页单词,说这样对防治老年痴呆症很有好处。我很敬佩他,但是我小时候没有培养出背单词的兴趣,现在看到字典仍然一点也没有打开的欲望
不过我小时候最爱看成语词典,可能那个时候家里的书少吧。现在看到历史、典故方面的东西也非常感兴趣。小时候的习惯能成为长大的兴趣?
作者: dawnch 时间: 2012-6-1 00:48
标题: 回复 #17 学而妈妈 的帖子
我小时候也爱看字典。
那时候巴掌大的《新华字典》朴实无华。
“掱”这个字就是从字典上看到并记住的。
地点是在厕所。
作者: 婧珂妈 时间: 2012-6-2 09:12
今天才发现这么好的帖子,谢谢楼主,也谢谢各位前辈。
作者: 又红又甜的苹果 时间: 2012-6-2 13:48
好帖,留个印,回头细看
谢谢各位
作者: xxjc2011 时间: 2012-6-2 21:40
这个帖子真好,努力学习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2-6-7 21:55
卡片法是单词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你看加州教材的辅助材料里也有专门的卡片。下面这位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把卡片法用到了极致,并坚持了下来,所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a6e7bb50100v3ue.html
如何在不同时期为孩子制作英语单词卡片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2-6-7 21:57
卡片法是单词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你看加州教材的辅助材料里也有专门的卡片。下面这位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把卡片法用到了极致,并坚持了下来,所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a6e7bb50100v3ue.html
如何在不同时期为孩子制作英语单词卡片
儿子从小到大居然没有正正经经地背过单词!这是我此次写书才突然意识到的。所以“背单词”这个令中国学生普遍感到头疼的环节儿子似乎没有经历过。
但儿子在托福、SAT等考试中能考取很高的分数,词汇量应该是很大的,不可能没有背过单词。我仔细想了想,儿子不能说没有背过单词,只是他背单词的方法并非传统的、手持红宝书从A背到Z那种,而是在听有声书、看影视剧的、背《新概念英语》等过程中看似不经意间接触的,之所以用“看似”限定一下,是因为儿子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背单词,但我却在背后下了一番功夫。
这样算起来,儿子“背单词”应该起步很早,早到三岁听英语小故事时就已经开始了,只是那种背诵方法更像是在玩游戏。
当时,受1岁半左右学习汉字的启发,我把儿子听到、读到的故事里的每一个新单词都及时做成了固定尺寸的卡片。
比如小红帽故事:Little red riding hood: A long time ago, there lived a sweet little girl who was thoughtful and kind and loved to visit her grandmother .Her grandmother enjoyed the visits so much that she gave the little girl a special present…在反复听几遍后儿子能够背诵整个故事时,我再从这个故事里选出以前没有碰到过的生词如:riding hood、 sweet 、thoughtful、 kind 、enjoy、 special、 present等做成卡片。
因为孩子小,所以卡片内容很简单,只有一个足够醒目的单词。具体做法是:在A4纸中插入4行x2列的表格,页边距设置得尽可能小,使得表格尽量占满一整页纸,再往每个格子里输入一个单词,字体尽可能大一些,醒目一些。
riding hood
| sweet
|
thoughtful
| enjoy
|
special
| present
|
kind
| grandmother
|
可以选孩子喜欢的颜色的打印纸,打印好之后,再用裁纸刀沿着边线裁成8个等大的单词卡片。如:
不经意间,到了上小学时,卡片已经积攒了厚厚一叠,儿子已经学会2000多个单词了!
孩子很小的时候,为了让他有兴趣,在学习认读单词时要想办法让孩子觉得有意思。比加在学习monkey时,我告诉他把其中的ey去掉时,猴子就变成了和尚或者道士monk,把k去掉就变成了钱money,把mon去掉就是钥匙key,孩子觉得英语单词很神奇。如果能再选一款《轻轻松松背单词》或者《新东方背单词》等背单词软件,把这些“碰到的”单词及时输入到软件里孩子的“专属词汇库”中(有些背单词软件甚至还有制作卡片的功能),再通过软件中饶有兴趣的“打炮”、“钓鱼”等游戏,来帮助巩固和记忆这些英语单词,这样一来,这些基础性的单词就牢牢地掌握了。
那些年,我不放过一点零碎时间,每天睡觉前,等候公共汽车时……我就拿出两三张卡片来让儿子学习和复习,方法自然也和学习汉字卡片一样,力求像是在和孩子做游戏。
这些单词是在听故事、读图书等特定语境中经过反复听、说、读、背的过程,最终变成了自己运用自如的单词,我把这种单词叫做“自己的单词”。
学习《新概念英语》后,卡片的做法与之前的基本相同,只是内容要丰富一些。比如:在做第二册第一课单词“private”时,卡片正面是单词本身;卡片背面是单词的英文解释和例句,解释用绿色,例句用红色,右下角的“2-1”是指单词出现的课文所在册数和课文编号,即第二册、第一课。
private
| 1 NOT EVERYONE only for one person or group and not for everyone
Each room has a balcony and a private bathroom.
2 NOT GOVERNMENT controlled by or paid for by a person or company and not by the government
Charles went to a private school.
3 SECRET If information or an emotion is private, you do not want other people to know about it.
This is a private matter - it doesn't concern you.
2-1
|
卡片背面的内容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进去有些麻烦,我找到了一个偷懒的好办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比如给儿童做卡片可以找儿童词典,给学生做卡片可以找学生辞典)到网络上找在线词典,查到单词后把语义、例句拷到表格里,还有就是麦克米伦、牛津等大辞典有很多都附带一张包含所有单词和例句的光盘,也可以按上述办法处理。
按我之前介绍的背诵《新概念英语》的方法把课文背下来时,单词、语法就已经了然于胸了,而且经过这种方法学习所掌握的单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在一个小时漫长的背诵过程中,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课文中几乎所有单词的发音、含义和用法,基本上能够在今后的交流中自觉、不自觉地用上“听”过的单词,再配合单词卡片的复习,大脑对这个单词的印象就会进一步加固,这个单词就变成了永远属于自己的单词了。这种“自己的”单词积累一定量以后,孩子的英语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母语了,这时,想说什么不假思索地就能脱口而出,想写什么自然而然地就能跃然纸上。
卡片积累多了,就用橡皮筋缠上或者用蝴蝶夹夹上,也可以把卡片放进名片夹,这样就方便随时随地经常复习了。复习过程中,通常是我读英文解释(又一次练习了听力),由孩子说出单词,最好再造一个句子。
考SAT前,儿子开始听美国普林斯顿出版社的《WORD SMART》(下图是最新一版的《WORD SMART》)。
该书挑选了一些GRE、TOFEL、SAT常考的“大词”,这些词即便是对美国高中或大学的孩子也有一定难度。
当时我买了纸质版和有声版两种。儿子用的多是其有声CD版,为了帮助理解记忆,有声书为每个有难度的单词做了饶有兴趣的解释和例句,一男一女两个朗读者更是把学单词的过程营造得很愉悦。这个时期,孩子已经长大了,复习时,我多是拿着纸质版的书逐个读单词的解释,由他来猜出单词是什么即可,当然了,多数情况下我并不知道自己都读了些什么,因为那些单词太难了。
配合这本书我做的卡片也简单了,把刚学过的单词混在一起排成一列,再把与之相对应的解释排成一列,让孩子做对连线即可,见下图:
Match each word in the first column with its definition in the second column.
1. lassitude a. travel around 2. jejune b. immature 3. laud c. agree with 4. labile d. joking 5. jocose e. open 6. laconic f. terse 7. itinerate g. tearful 8. libertine h. listlessness 9. jibe i. praise 10. lachrymose j. unrestrained by morality |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这是一项很耗费家长精力的事情,无论是陪孩子一起“过”课文,还是做卡片复习课文、单词,每一项都要家长耐心地、任劳任怨地、几年如一日地在背后亲力亲为。所以有些家长并不是不相信我的教学方法,而是在按照我的方法教孩子英语时,自己就因为怕麻烦而打退堂鼓了,所以下面两个字对家长来说才是最最重要的:坚持!
[ 本帖最后由 瑜珈 于 2012-6-7 22:02 编辑 ]
作者: bell_ks 时间: 2012-6-8 09:33
做卡片,是初期积累词汇量的方法吧?后期词汇的增长主要是靠阅读。
[ 本帖最后由 bell_ks 于 2012-6-8 10:06 编辑 ]
作者: gxi_816 时间: 2012-6-9 22:14
买过一个游戏叫“apple to apple”, 也试着玩过一两次,可是当时买的时候太贪心了买了一个卡片很多的,结果玩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买的这一套难度太大。
apple to apple 可以在游戏中运用自己学过的单词,而且是一种培养english thinking 的好方法。
不过确实需要选择合适的难度的词卡。游戏的时候需要3~4个人,人多了也是很热闹的。
apple to apple的游戏规则我就不在这罗嗦了,网上可以查得到。
[ 本帖最后由 gxi_816 于 2012-6-9 22:31 编辑 ]
作者: xxbzh 时间: 2012-6-10 11:18
我儿子没有专门背单词,曾经听过BBC学生新闻一段时间,当时有生词我会给他扫一遍,他偶尔也会怪腔怪调地读说一遍拼写字母。不过,那都是一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他不特别记忆单词,听读的时候自己从书上学了不少生词,我看他写的小说里有很多词我也是不会拼不认识的。
作者: gxi_816 时间: 2012-6-12 20:04
标题: apples to apples (苹果派对桌面游戏)
这是个英文字配对游戏。游戏卡牌分成红、绿苹果。红苹果是些英文名词,例如人物、活动、地方。绿苹果是些英文形容词,例如圆的、平坦的。
游戏以回合进行。游戏开始前,每名玩家各获发7张红苹果卡牌。每回合由一名玩家担任裁判。裁判先翻开1张绿苹果卡牌。
除裁判外,每名玩家需以牌面向下,抢快打出1张红苹果卡牌。最后打出卡牌的玩家需收回卡牌。余下的打出卡牌,则洗混后交到裁判手中。裁判即根据翻开的绿苹果卡牌,从玩家打出的红苹果卡牌中选出最佳配对。
游戏独特处是裁判可自行决定其评审标准,可以是最贴切、最可笑、最荒诞皆可。
依被选为最佳配对的红苹果卡牌,打出该卡的玩家即可保留该翻开的绿苹果卡牌。玩家需将其取得绿苹果卡牌放到自己的面前。
各玩家补回手牌至7张。由另一玩家担任下回合的裁判。
游戏持续至一人胜出游戏。依玩家人数,玩家需取得指定数目的绿苹果卡牌,方可胜出游戏。4人游戏8张;5人游戏7张;6人游戏6张;7人游戏5张;8+人游戏4张。
这游戏尚有以下较显浅的版本。基本玩法不变,但玩家无需抢快打出红苹果卡牌。玩家取得4张绿苹果卡牌,即可胜出游戏。
APPLES TO APPLES
by Out of the Box
Ages 12 +
4 to 10 Players
Playing Time: 20-30 minutes
Easy To Learn
Starting the Game
1. Remove the card tray from the box. 2. Choose a player to be the first judge. 3. The judge deals seven red apple cards, face down, to each player (including him or herself). Players may look at their cards. Playing The Game 1. The judge picks a green apple card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reads the word aloud, and places it face up on the table. 2. Players (except the judge) choose the red apple card from their hand that is best described by the word on the green apple card played by the judge. Players quickly place these red apple cards face down on the table,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rules -- Six or more players: - The last red apple card placed on the table will not be judged and is returned to that player's hand.
If you snooze, you lose!
Four or Five Players: - Only the first four red apple cards placed on the table will be judged.
- Players may play one or two red apple cards from their hand. (Players attempting to play two cards must place them on the table, one card at a time.)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
3. The judge mixes the red apple cards so no one knows who played which card. The judge turns over each red apple card, reads it aloud, and than selects the one he or she thinks is the best described by the word on the green apple card. The player of the selected red apple card is awarded the green apple card played by the judge. 4. To keep score, players keep the green apple cards they have won until the end of the game. 5. The judge collects all of the red apple cards played during that round and discards them into the box bottom. 6. The card tray, and the role of judge, passes to the player on the left. The new judge deals enough red apple cards to bring each player's hand back up to seven. 7. Play continues following steps 1 - 6 until someone has earned enough green apple cards to win the game! Winning The Game (Number of Players) - (Green Apple Cards Needed To Win) (4) - (8)
(5) - (7)
(6) - (6)
(7) - (5)
(8-10) - (4) Want to Play Again? Simply return the played green apple cards to the bottom of the card stack. Pass the card tray to the next judge and you're ready to play again! If you reach the end of the red apple card stacks, just shuffle the discards and refill the card tray. The card combinations in Apples to Apples are virtually limitless. Playing Tips It's OK to play a red apple card that isn't a perfect fit. Judges will often pick the most creative, humorous or interesting response.
Lobbying and "table talk" are encouraged! Players can comment on cards and try to convince the judge to pick a particular card - either their own or a favorite choice.
Playing red apple cards that appeal to the judge can improve your chances of winning. This is often called "playing to the judge."
Red apple cards that begin with "My" should be read from the judge's point of view. For example, when the judge reads "My Love Life," it should be assumed that it is the judge's love life that is being described by the word on the green apple card.
Apples To Apples Variations "Apple Turnovers"
For a change of taste, start by dealing five green apple cards to each player. The judge turns over a red apple card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Players choose the green apple card from their hand that they think best describes the word on the red apple card. The judge then selects the green apple card he or she thinks is best, and awards the red apple card to the person who played the selected green apple card. "Baked Apples"
For a more leisurely and thoughtful game, allow everyone, except the judge, to play a red apple card in each round. You may wish to set a time limit for each round to prevent a player from taking too much time. "Crab Apples"
For a tart twits, choose the judge red apple cards that are least like, or the opposite of, the word on the green apple card. For example, you might choose "Charging Rhinos" when the word "Dainty" is played.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2-6-12 22:08
我也坚持不了,经常是三天打鱼,长期晒网
所以,我总是断断续续地用着卡片。。。。。。
曾经用卡片法来学音图。 (SWR)
曾经用卡片法来学词根。(Rummy Roots)
做过一段时间的哈利波特生词卡,可是孩子书读得太快,卡片没用上,不过,不浪费哦,仍然在,也许哪一天,会有用的。。。。。。。。。
卡片法的确是个好方法。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2-6-12 22:10
标题: 回复 #27 gxi_816 的帖子
谢谢介绍,第一次听说。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6-14 21:12
最近懒了很多,不怎么发帖了
关于单词的话题,从孩子最初接触英语,到将来应对SAT考试,其实都是离不开的。
具体怎么积累,在不同的阶段,真的可以有不同的法子,但主线很明确,还是要阅读、阅读、多多阅读,使用、使用、常常使用。
我儿子小时候,最初接触英语,老师也会用一些卡片,用配对游戏啦、打牌玩说话啦,帮助孩子建立起单词的发音(因为不涉及拼写,卡片上是纯图片的)和具体事物的关联。
后来还老师还跟孩子玩过Bingo、Hangman(可以去wiki上搜玩法)这类的Guessing game。
孩子曾经也很喜欢跟我玩I spy。
单词的桌面游戏,anyword那样的,我们也买过,玩过。
上小学之后,老师每周会布置孩子们学15个单词,从词义到拼写、造句,立体的学习。
。。。。
但上面说到所有这些,都只是一些有趣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孩子单词量扩大的最主要方式。
回顾过去,我有时候也觉得说不清楚,孩子的英语能力,到底是从外教那里得到的多,还是从我给他放的音视频(早期的童谣、歌曲、由浅入深的故事、一起看的巧虎和其他动画片等等)、从我们一起读的绘本和他自己读的分级读物,从这些东西里面得到的多。
不过,在孩子上课外班的时候,我的确注意到一个现象,和我家孩子一起上课的其他孩子,上课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开开心心,玩得很high,但是表现总不如我家孩子,单词记不住、反应不很快。我家孩子并不是神童,尤其是在语言方面,直到两岁多了才开口说话(跟双语输入也有一点关系吧,不知道),所以我宁可相信,他和其他孩子表现的不一样,跟我们在家听音频、看视频、读绘本,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而让孩子从中得到最多的呢,我估计,应该是他反复听过无数遍的那些音频,和反复看过很多遍的那些书。
比如有一个有关生命的故事,他听到在音频里传出歌声的时候能接下一句的地步。我想,下一句能能接出来,那里面的那些单词,单词的用法,肯定也完全不在话下了吧?
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单词的学习靠输入,但真正的掌握,还得靠输出。
当孩子能自由的运用那个单词了,才能算他真正的掌握这个单词了,我是这样认为的。
至于怎么去帮助孩子用到他学会的那些单词,这个,也许那么多种类的单词游戏可以带给他们更多应用的机会?
作者: jason2001 时间: 2012-6-19 15:00
正想着怎样加大词汇量涅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2-6-26 15:26
这个楼好啊!
二年级的孩子上了两年 lily 英语,会听点,偶尔口吐单词,但要说认和写,基本不认识。
正想开始带他认单词,可是苦于家里没有坚实后盾,所以来坛子求教。
爬了好几天的楼了,感觉很晕,有的说要从阅读开始;有的说要从记sight word开始; 还有说要从 自然拼读开始;也有每天背单词的;也有说根本不要背单词的...
唉,都不知该如何下手了。
但愿借助这楼能让我开始清晰~~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6-26 23:23
原帖由 dinggy 于 2012-6-26 15:26 发表 
二年级的孩子上了两年 lily 英语,会听点,偶尔口吐单词,但要说认和写,基本不认识。
正想开始带他认单词,可是苦于家里没有坚实后盾,所以来坛子求教。
爬了好几天的楼了,感觉很晕,有的说要从阅读开始;有的说要从记sight word开始; 还有说要从 自然拼读开始;也有每天背单词的;也有说根本不要背单词的...
唉,都不知该如何下手了。
这楼主要谈单词的问题。单词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绝不是英语学习的全部。
我建议你不要从字面的意思去看怎么开始,而是多爬一些楼取经,看别人是怎么开始的,别人开始的条件和你是否相近,你的孩子性格气质和他们的孩子是否相似,再决定是否跟从。
笑笑妈妈是用阅读开始的,但她岂止是单用阅读启蒙的呢!
谁说可以从自然拼读开始的,你不妨问问他的孩子现在是不是真学会了英语,学起来是不是很轻松,孩子很有兴趣。
每天背单词的话,可能有理想的成年人可以做得不那么费力,而小孩子一般是会感觉厌倦的。
不要急于下手,还是多爬一些楼,慢慢想清楚了,再去做吧。
作者: zxcb 时间: 2012-6-27 20:55
谢谢各位的精彩总结,学习了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6-28 19:53
看到一个09年的旧帖子,内容很不错,提到国外单词学习的方法——虽说是写给老师看的,我们还是可以参考:
Fun Ways to Teach Young Children Vocabulary 
作者: 伊品人 时间: 2012-8-23 21:24
我喜欢这个贴。马上上三年级的儿子就要默写单词了。
作者: zheliz 时间: 2012-8-27 11:01
好贴子,要慢慢品,
作者: dinggy 时间: 2012-9-19 11:31
爬楼爬来爬去,又爬回这楼了。
现在开始带着孩子做 K级的阅读 Scott Foresman,让孩子看看单词也好啊。
感觉最缺少的是,由于自己英语学习没有过成功经验,所以找不到明确的方针,没有方向感,也不知如何把握节奏感...
心里很是没底,难道还是只有交给机构去学?
作者: mumu9897 时间: 2012-11-24 07:37
留个脚印,慢慢学习!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11-25 19:05
标题: 回复 #38 dinggy 的帖子
没有学英语的成功经验,学中文的呢?
只要你学语文还有点心得,相信你一定是有过大量阅读的。
反正我的语文成绩好,靠的全是大量的阅读而非习题。
所以我就认准了一点:阅读,阅读,再阅读!
至于说我们当年的所谓哑巴英语,其实并非真的哑巴,只是我们学英语既没有用,有没有阅读的乐趣,能不给扼杀在哑巴状态么?只要有足够的阅读,孩子一时不开口都不是问题。等到需要口语的时候,稍微一强化,自然就没问题的了。
现在学英语的条件比我们当年真的是好太多了,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的。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11-25 19:06
标题: 回复 #38 dinggy 的帖子
交给机构,自己课下不给孩子读书,进度也是很慢很慢的几乎只能忽略不计的。
作者: mumu9897 时间: 2012-11-25 21:19
可是现在孩子英语几乎为零,艰难得学了两个月,买了几本绘本,大学英语过了六级,感觉那些故事能对付,但是孩子还是比较抵触,今天去上剑桥国际少儿英语,感觉孩子还是喜欢里面的游戏和活泼的气氛,回头一问,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单词都没记住
作者: xycai 时间: 2012-12-25 19:13
有兴趣,学习一下啦!
作者: 流光菲舞 时间: 2013-1-26 22:58
看来我要开始我的绘本亲子阅读路了
作者: 风容 时间: 2013-5-21 20:46
需要学习,谢谢 
作者: tricom163 时间: 2013-5-23 09:43
你那个不一样,在母语的情况下,阅读对很多人管用。
ESL或EFL的状况,还是要以听为主,辅以少量阅读,直到接近母语程度,再大量阅读。过程会有些不同。如果听觉都有问题,直接上阅读,只会让阅读变得枯燥,或者即使不枯燥,也缺少听的感官之愉悦,尤其对于表音语言,更是如此。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