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乔妞的新楼—漫漫小提琴路 [打印本页]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12
标题: 乔妞的新楼—漫漫小提琴路
    从女儿第一天学小提琴起,就决定要坚持把这条艰难漫长的学琴之路记录下来。当时,因为不确定女儿是否能同时兼顾好古筝和

小提琴的学习,所以一直犹豫着是否要建这座楼。这期间,妈妈恶补了一些小提琴的基本知识,看了很多宝贝的学琴笔记,吸收了

很多琴童的学琴经验,受益颇多。现在,三个多月过去了,女儿坚持的还可以,所以妈妈决定鼓起勇气把这段记录搬上来,期待能

和更多的琴童家长以及小提琴人士分享并交流。欢迎不论是成功琴童的家长还是和我们一样正在艰难学琴的同道中人,多多提出指

导意见,帮助孩子更好地进步,先谢谢大家了。

   
    简单介绍下女儿的学琴资料:6岁5个月、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一对一学习小提琴,启蒙教材为《学琴之路1》。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5-22 13:14 编辑 ]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26
标题: 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第1次课
    从今天开始,乔乔开始了第二样乐器小提琴的学习,希望这次的学习过程能和古筝一样顺利,并让孩子喜欢上这位美丽的乐器皇后。既然开始学习

了,就先定个目标,希望孩子能坚持学好第一年,如果有然后,希望她能坚持学到七级,如果还有如果的话,当然是希望能继续学下去并再也离不开她

的这位漂亮朋友。


    其实,妈妈很早就有了让孩子除古筝外,再学门乐器的想法,无奈家里老人强烈反对,同时也担心孩子负担多了应付不过来,就把这一想法压下来

了。去年,乔乔上了小学,一学期下来在各方面都还接受、适应的很快。寒假里,孩子自己也多次强烈表示想再学门乐器,并保证不怕练琴苦、一定能

坚持。在钢琴和小提琴之中孩子选择了后者,爸爸很快给买来了新琴,妈妈联系好了老师,新年一过,乔乔就朝着新的目标迈开了步伐。


    家里现在有了两样能发声的“好朋友”,两者一中、一西,一大、一小,一坐、一站,倒是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键是练习小提琴的时间可以“见

缝插针”,随时空闲了拿起来就能拉一会儿,孩子不觉得枯燥和累。



在初学小提琴的孩子中,65个月的乔乔应该算“大龄”学童了吧。由于已经进行过音基的学习,所以老师本来要讲的五线谱、音符、节拍等知识




就一带而过,直接上琴练习了。老师教了乔乔右手持弓、左手握琴的姿势后,布置了回家四个基本音的长音练习。我想这项练习应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



要的内容了,首先要把弓运直就绝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情,还要注意不同的运弓角度确保不碰着旁边的弦,光这两样就够折磨孩子的了,还不提以后


的音准问题。既然开始学了,就要力争学得标准。


    老师推荐的教材《学琴之路1》还没有收到,这几天乔乔都是在家进行空弦长音练习。问题比较多,持弓有些紧张,运弓不太流畅、线路不够垂


直、杂音较多等等。这些毛病只能一点一点通过长期练习来纠正了,要不说小提琴初学艰难又枯燥呢,孩子,这可真是考验你的时候哦,坚持住。不


过,老师也给了我们希望,说凡是能坚持学到七级的孩子,后面的路就好走了,会有种越学越容易的感觉。当然不会这么夸张,我想是手、脑、耳、眼


都配合默契,学曲子反应快了吧。


    小孩子对新东西好奇,第二天就把G弦给拧断了。好在“聪明”的妈妈自己琢磨着给安上了新弦,还较好了音,终于又可以练习了。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31
标题: 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 第2次课
    上一周,孩子的学琴热情保持的不错,练习的时间和次数都还挺多的,并没有因为拉空弦的枯燥而埋怨过。到回课时,老师也挺满意的,当然仅仅


一周的练习,不可能就把手型、走直弓、音色干净等问题统统解决,不过有了良好的开端我和孩子的信心就更足了。



这节课,老师教了《学琴之路》一组上的前四个小练习。要求练习时,眼睛一定要关注乐谱而不是琴板,同时右手持弓准确的拉响相应的弦,再配


上右脚尖的节拍。在做这个时,孩子的上身总是不免随着右脚的拍子晃动,造成拉弦有些不稳,老师说要练到“站如松”的状态才行。



因为,这几个小练习在家时让她预习过,所以到老师这都是一遍就掌握了。老师感叹说,学过音乐的孩子就是接受的快,好好努力,咱们争取一年



就考到三级。这个让妈妈有些不敢相信,也不打算让孩子这么跳跃式的前行,只是告诉老师,我们是起晚了的鸟儿,只想尽力勤快点飞就好了。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33
标题: 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 第3次课
    乔乔总体回课的情况还算好,空弦被老师表扬拉得比较稳和直。可是到曲子里时,就有些拉不直和拉不满弓的现象了,老师提醒让回家注意这些问


题。上次课教的四首曲子都流畅的通过,老师又接着教了后面的六首,于是书上的第一组就全都教完了。其实,这十首曲子我们都一直在家练习着,所


以到老师面前配着拍子演奏下来也都没问题,当然手上的毛病还得回家继续纠正。老师最后强调,第一组的基本动作一定要踏实练好,以后再配上左手


指法,学任何曲子都怎么拉怎么有,所以我和孩子都一定会重视基本功练习。



问到关于右脚打拍子的问题,老师解释说学习中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面临考级、比赛、演出时才提前停止这个动作。还有,就是练琴时,一定不


能嫌累而让孩子坐着拉,站累了就歇会儿再继续。这次课上,老师还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让我们对同时学习的古筝和小提琴最好有个侧重,提醒我们


学小提琴到后期会需要很多的练习时间。看老师的意思,当然是希望我们偏重小提琴些。趁晚上临睡前,特意问了问孩子的想法,她说现在她肯定是要


以古筝为重,等古筝考过九级以后,再把重心转到小提琴这边。唉,这大概只是孩子的天真想法吧,殊不知要学好其中的任何一样都得耗费大量的精


力、体力和脑力啊,不知我们还能坚持多久。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35
标题: 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第4次课
    先回课,六首曲子中大部分都很好,乔乔弓拉得比较直、节奏也稳,有的曲子还被老师表扬“很标准,可以当示范”。只是最后一首,其中的八分

音符照老师的要求得拉满半弓的长度,乔乔由于运弓的速度有些慢,于是整曲的节奏都比正常要求慢了一倍,即使是老师带着拉还是有些跟不上。这个

问题,是我疏忽了,因为觉得孩子速度一快弓就拉不好,于是让她在家时放慢节奏用比较慢的速度练习,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不过应该也是好改正的。


    新课开始教书中第二组部分的关于第三把位的练习,老师简单介绍了左手的位置和摆了摆孩子的左手姿势就让开始拉曲子了。至于妈妈从网上看来的


一些关于虎口、大指拖琴的位置、食指与大指的相对关系、手指的弯曲程度、指甲的朝向、按弦的着力点、手腕及手臂的相对角度等等这些老师都没提


到。呜呜,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老师上课有些不够认真负责,这些很关键的知识点都不先教给孩子,能行吗


    好在回家后,三首新曲子我们一起摸索出来了,还试着自学了下一首曲子,这下一共四首的一、二指练习曲就够乔乔一周时间练习的了。在把位上


拉出的曲子果然比前面的空弦练习曲旋律更丰富、更动听了,只是感觉孩子在拉时,压弦比空弦状态下的音色似乎差很多,是琴的问题、手指的问题还


是运弓的问题?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38
标题: 2012年3月4日星期日 第5次课
    妈妈一时兴起让爸爸给买了把成人琴想和闺女一起学,另一方面也想给自己些压力,这条学琴之路我和孩子可都得坚持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爸

爸买回来的琴好丑,妈妈有些郁闷,不过只要这只丑小鸭有一天在我的努力下也能奏出《梁祝》这样的旋律我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抱歉,现在妈妈的

心里只认识这首名曲)。

      孩子的空弦被老师指出了不少毛病,持弓的右手有随着曲子向上移动的迹象,而且四根手指还会逐渐趋于并拢,这个要改,手型在演奏中一定得保

持不变。还有就是运弓仍然不够慢,要用足够缓慢的速度去体会弓毛在弦上的运动,体会手臂角度的每一次改变,老师要求孩子要静下心来慢练,只有

慢练了才能让我们的1/8小琴也能奏出如大琴般细腻、稳定、嘹亮的乐音。老师笑着提醒妈妈,千万别让孩子把琴拉“油”了,那样就怎么也不好改

了。

    二组的前3首练习曲,,《 狐狸要吃鸡宝宝》、《 木偶进行曲》、《 小樱花》,孩子拉得不错,都是一遍通过。老师说,一看就是在家练了的。

    新课,老师开始教第4首《胡日噶》,先让孩子唱谱,然后上手拉,乔乔又是很流利的拉完一遍。老师问,你预习了吧,这首曲子别的孩子都学得

很困难,你拉得非常流畅,很好。看孩子学得快,老师接下来的一口气又教了四首曲子,《母亲》、《 想念》、《 长颈鹿》和《 阿瑟之死》,还

怕太多了,问我们有没有时间练琴。每首新曲,都是先由孩子唱谱,老师标出一些地方的运弓长度,再开始拉琴。老师表扬孩子唱谱的音准和节奏都非

常标准,尤其是附点四分音符的地方,是教过的孩子中唱得最好的,独立识谱演奏也完全没问题。这些东西对于学过两年乐器和考过音基的我们来说,

真算不得什么,只能说我们前面的学习没白费而已。乖乖,这样一来,书上第二组的8首曲子就全教完了。老师最后总结:“老师对你最近的学琴很满

意,继续好好学。”很轻松的一堂课下来,看得出师徒两人的心情都很不错。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5-22 13:41 编辑 ]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45
标题: 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 第6次课
    一上课,孩子按老规矩先拉空弦,老师比较满意,说以后空弦在家还得练,但课上为了节约时间就不再听了。
      
    回课第二组的后五首曲子,每听完一首老师都点头赞扬非常规范、流畅。然后叹息,觉得孩子肯努力、理解力也较好,但唯一的遗憾是孩子学琴开始


的太晚了。老师本人的孩子在12岁考上了中音附小,然后一直读到大学毕业,现在国家交响乐团演奏。老师认为如果孩子早些学,或许能朝着专业方向


发展试试。妈妈赶紧表示,没什么遗憾的,我们的初衷只是作为兴趣爱好来学习的,如果孩子真有些资质,将来能用小提琴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我们就


满足了。回来后,问孩子要当演奏家吗,孩子果断的回答,不要,我要学好语、数、英,别的当特长就好了。嘻嘻,有理想,正合我意,看来孩子也有


颗淡定的心。      


    老师表扬了孩子的小指能立起来压弦,同时,也指出了孩子演奏时的一些毛病,如拉弓太靠近琴码,造成音色不美;琴头有些偏高,再放平一些就对


了;夹琴的角度还是偏后了,应该是左眼正视琴头才好。老师还拿起孩子的小琴演示了一首曲子,一边讲解右手手腕的动作,以及如何让手腕灵动起来


以适应以后需要快速运弓的曲子。老师课上再次强调入门时期这些基本动作标准的重要性,只有姿势正确了,后面的学琴路才能走得快、走得远。
      
     新课是书上第三组内容的一把位学习,我们的小琴上新增了第二条定位线,孩子看着高兴得很。老师说,他早先教琴都不主张使用定位线,但后来


用了发现,孩子们普遍学琴的速度都提高了很多,这个方法对初学者快速上手并有准确的音准还是很有效的。孩子对新曲的唱谱和视奏都没什么问题,


所以到下课前老师教了《凤阳花鼓调》、《太阳出来罗嘿》、《美丽的红麦子》、《小燕快回来》、《都达尔和玛利亚》和《轻轻的摇桨》共六首曲


子。老师感叹,我们的学习量可是比别人超过了太多太多,一旁的丫头却为能一下子学这么多新曲子高兴还来不及呢,满脸的得意。
      
    回来后的整个晚上,孩子的心情都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小嘴唠唠叨叨总有说不完的话。练古筝时,也不用妈妈陪同了,自己个儿把《雪山春晓》的前


两页弹了一遍又一遍,还特别加入了手势、身体的姿态,然后很自信的问妈妈“我弹的还不错吧。”说真的,我也觉得在老师上次课讲解的基础上已经


理解得很不错了,熟悉后的旋律音量也足够大,不像一个6岁小顽童奏出的音乐。



乔乔上课外班不在家的时候,我也正好有时间摆弄下我的琴,照着孩子正在练的曲子拉,似乎音色还没她拉得好听呢。而且,拖琴的左手不一会儿就



会酸痛,听着自己拉出的涩涩“音乐”,不禁感叹“我真的要输给个孩子吗?”。于是安慰自己,一定是爸爸给买的这把琴不好。我练琴时,可是坐着


拉的,要是像孩子那样一直站着,还得配上右脚的拍子,我一定更吃不消了,妈妈的偷懒方法可不能让她知道呦。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47
标题: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第7次课
    上周练琴时间比较少,所以课前对于回课质量妈妈心里也有些打鼓。果然,6首曲子,老师评价虽然很流畅,但孩子的运弓和按音都有些问题。按


音的问题出现在,很多音调偏高了,尤其是一指的问题比较严重,几乎总是走高音。运弓的毛病在于,孩子的手臂不够长,运弓到弓尖的最后一小段会


走偏。老师教的方法是,在距离弓尖23厘米的地方重新做了标记线,告诉孩子只要运到标记线的地方就算到头了,不用再往上走。果然,在不用将弓


运到头的情况下,孩子的弓基本能走直了。然后,6首中的《小燕子快回家》和《轻轻的摇桨》两首,老师让下周继续练习。前一首,涉及到左手四指


的基本定位,以及内似于一小段音阶的练习,老师说多练可以固定四个手指的位置。
      
    新课,老师认为这次不要多学,只教了《集体舞》和《各唱一遍》两首。虽然只是两首,但同样的旋律要延伸到四根弦上的演奏,任务也不算太少。


一、二弦练得曲子多些,孩子比较熟悉,三、四弦的音阶没学过,涉及的音要对应到相应的指位孩子就有些模糊了,好在虽有些磕巴但都能拉下来。老


师说少布置些作业,是为了让孩子能集中精力把这节课上指出的错误都能纠正好,免得毛病延续得太久,再要想提高就困难了。      


    老师评价我家孩的特点是,因为比别的初学的孩子更熟悉五线谱,所以唱谱、找音都快,然后拉曲子也更容易上手、更流畅。但因此衍生出的问题


是,每首曲子总是拉得过快,速度慢不下来,手上的毛病没时间去顾及,音色也做不到优美。所以老师现在要求我们静下心来把基础打牢,而不是盲目


的追求过快的进度。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50
标题: 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8次课
    老师这次课总算没再说孩子的弓走不直、拉琴不到弓根以及按音偏高的问题了,或许真的是妈妈一周的狠抓起了点效果,暗自高兴。但心里还是明

白,孩子的动作都还没定型,一时好、一时坏也是有的,在完全稳定之前,我还得像唐僧一样每天不停地在她身边转过来、转过去的全方位、多角度的

观察加提醒才行。老天,请让这段碎碎念的日子短些、再短些好吗,我每天都快被自己的叨唠烦死了。
      
    回课,两首曲子老师评价“很标准”,一幅很满意的样子。然后说,孩子拉琴音色控制得不错。看来,到目前为止孩子的姿势、动作等方面老师觉得


都还算好,没有很别扭难改的毛病。这次课,妈妈特意带了个本,准备把老师课上说的条条框框都好好记下来,回家后能照着逐条内容帮孩子一一纠


正。这次课主要说了:1、弓杆要向琴头方向倾斜15度左右角(据说是根据科学论证的最佳拉琴角度,同时也便于今后的和弦演奏)。2、拉E弦时右肘


与身体距离约1拳(孩子的角度略偏大了),A弦约1个半拳距离,DG弦依次递增。3、孩子右手握弓的食指撑得过开,要再往里收收到约半指的距离


为好,此为标准的法比学派手型。小指要再弯曲些,老师示范了一段旋律让我们看弯曲的小指是如何快速灵活动作来控制弓杆满足急速乐曲的演奏。老


师说,希望我们学到的都是中央院学派要求的标准拉琴姿势,以后孩子去考级时让央院的考官一看就知道这个孩子的老师是央院一派出来的。
      
    新课教了四组连弓练习中的前四首,《荡秋千》、《半个月亮爬上来》、《旋律》和《新疆舞》。这一组中新学的技法是连弓,涉及到两音和三音


的连弓,还有一个同音连弓的小知识点。教到第三首《旋律》时,老师说对于其他的孩子这首都是略过去不教的,而对我们标准要提高些得让孩子学


会。头一回,老师不是让孩子自己视谱拉旋律,而是拿起了自己的琴和孩子一起拉响了《旋律》。中间,孩子有跟不上的地方,就停下来重新合上再


拉。妈妈在一旁看着,觉得孩子头一次接触这首曲子,节奏、音准掌握得还算好,不似有很大困难的样子。果然,老师也说,孩子学得挺好,对她来说


这个不算难度。由于,和老师说了我们清明要出去旅游几天,老师没有再继续教下面的曲子。



学琴以来,老师一直要求孩子看谱拉琴,而不许背,应该是为了让孩子尽快将线上的音符与相应的手指及位置形成条件反射样的对应关系吧。这样要



求,我们也正好乐得轻松。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56
标题: 2012年4月5日星期三 第9次课
    过了一个清明小长假,这几天都没有琴练,妈妈心里有些小小的担心怕还没入门的孩子状态下滑。终于回到家,洗个澡,带孩子睡会儿觉,紧紧张


张的拿出琴练了30分钟,还好,流畅度是稍差了些,但手上的功夫基本还在。迅速的赶去上课,整个琴行好像只有我们的老师在,偌大的楼里显得有些


空寂。
      
     回课的4首曲子老师都很满意,只提了一条就是如果是欢快的曲子,可以让孩子试着提些速度,拉得更流畅、轻快些。学琴以来,一直让孩子慢练曲


子,而老师现在认为孩子的基本功还比较扎实,主要是运弓还算直,可以按照稍快的曲速进行练习了。虽然,老师夸孩子手型放松,右手小指的弯曲度


很好,甚至还会随着运弓颤动,不过也担心,那个音色发虚、有杂音的问题,她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好呢?《新疆舞》用到了第4弦,老师说由于手臂累


很多孩子不喜欢学,而我家孩练得挺好,问她手疼吗,点点头。



       新课的第一首是巴赫的《风笛》,老师说本想跳过去不学的,但孩子头次接触这位大师的作品实在不舍得放弃,介绍了大师的一些背景情况,以及


其他如贝多芬、勃拉姆斯这些享誉世界的大名。 其实,第4组的后两首《风笛》和《飞呀飞》在家让孩子拉过,所以老师一看就知道孩子预习过了,顺


利进入到第5组的分弓换弦学习。学了《小星星》、《鄂伦春小唱》、《雪莲花》,老师重点指导了换弦时的左手转舵动作以及右手的不同平面变换。


看孩子学得快,老师提出把《八月桂花遍地开》的一声部也拉一遍。哇,这可是我们学琴以来遇到的最完整、最长的一首曲子,老师也说终于学到一首


能上台表演的旋律了。妈妈在一旁看着那些复杂的音符一下子都反应不过来用哪个手指,脑子有些乱,可孩子好像还挺明白的,连弓、分弓、换弦、按


指都做得有条不紊,将近两页的谱子很顺利的就拉完,老师说下次课还要教她二声部的演奏。


    老师评价孩子,视谱演奏能力非常强。这节课,老师上得兴致很高,不知不觉的就把课时延长到了一小时。直到下个孩子来了老师还在兴奋的说,


让妈妈好好培养孩子,她以后就是老师的主力学员了,等新年音乐会时肯定让她上台表演。还说,到明年我们参加一些比赛见到那些小提琴名师盛中


国、赵薇等教授就会明白,学小提琴是多么的有用,决不能像现在想的这样认为给孩子学着玩玩就行,一定得让孩子认真努力地把琴学好、学精。听了


老师这么多表扬,孩子也显得挺激动,回头一个劲的跟妈妈说“我拉得不错吧。要是能学两个小时就更好了。”看把她得瑟的。



       看到孩子这么出色的课堂表现,妈妈感到压力很大,我要再不抓紧练琴很快就连孩子的影都摸不到了。或许能和孩子一起来个《八月桂花遍地开》


的双声部合奏呢,嗯,我得加油了。



晚上,孩子的兴致很高,古筝也弹得特别棒,连时间到了都舍不得停手,新曲《将军令》自己摸索的不错,妈妈坐在一边几乎就成了摆设。看到孩


子学琴这么快乐,妈妈心里别提多美了,有音乐的日子真好。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57
标题: 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第10次课
    这次课只间隔了4天,要把6首曲子都练熟真是挺不容易的呢。回课依然很顺利,只是按音偏高的老问题依然存在。最后一首《八月桂花遍地开》拉


完,连老师都忍不住鼓掌叫好,孩子脸上绽放出高兴的笑容。老师拿起琴拉着第二声部一连和孩子齐奏了两遍,这是几天来孩子一直盼望的时刻,幸福


之情溢于言表,而妈妈正好可以好好享受这一美好的时光。然后,老师教了第二声部的演奏,说下次要和孩子交换角色演奏,并第一次要求孩子把这首


曲谱背下来。没问题,相信为了能获得和老师齐奏拉琴的荣誉,宝贝一定会以更饱满的热情练好这一周琴的。


    接下来,就只教了一首《打乒乓》的曲子,其中新增了第三弦的换弦练习。这周似乎作业比较轻松嘛,没关系,小提琴任务少了不正好可以空出时


间多练练古筝的新曲《将军令》吗,总之音乐的时间不能少呦。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3:59
标题: 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 第11次课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两个声部孩子都可以背谱拉奏了,只是一粗心在第一声部的结尾处漏了两小节,老师让继续回家熟练这首曲子,还新教了其


中关于顿音的演奏技巧。然后,听《打乒乓》的时候,指出孩子拉琴的音色发虚,不够美,老师说“你看,你穿的很干净,长的也干净,拉琴的声音也


得这样干净才行。”老师认为对儿童来说,处理好音色问题很重要,第二遍再拉时,情况就好了很多,看来指导很重要。


    接下来的新曲就只教了《蘑菇》、《火车火车呜呜叫》和《小白菜》三首,整个上课的时间还不到35分钟。由于老师总会在前面的学员那投入过多


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每次轮到我们上课时总会在课长和传授上大打折扣,这种情况真让人抓狂。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4:02
标题: 2012年4月22日星期日 第12次课
    指板上的一根标记线松了,本想让老师给换一根,结果老师干脆就给撕了,只保留下一把位一指的一条线。课堂效果证明,孩子确实基本已经适应

四个手指的位置,音准差距不大。



回课拉奏都很好,但老师指出的两个问题是:1、双脚应与肩同宽,不要过大。(在家就一直说她,非得站的开开的,说这样舒服,可女孩子站成




这样上台真的很难看。)2、弓杆应略外侧。(同样在家一直纠正她,就是改不过来。)希望这次老师强调后,丫头能引起足够重视。
      

    《火车火车呜呜叫》是孩子和老师交替演奏两个声部,配合的不错,老师笑着说:“挺好的,你以后适合去乐团拉琴呢。”可惜,孩子的学校没有



弦乐团呀,以后学好了恐怕也难得有这种机会。
      
     新学了五组剩下的《摇篮曲》、《美丽的姑娘》和《小溪流水》。《小溪流水》练习的是手指的独立性,用指根发力,要能听到手指拍打到指板上


的声音。练习这首曲子时,不再保留手指,而是各指独立拍下。老师分别采用指根发力和指尖发力的方法,将这首曲子示范了两遍。“啪、啪、啪”就


像打字时的动作和节奏,孩子看完“哦”得一声假装做瘫倒状,确实老师演奏的水平让我们觉得还遥不可及啊。由于五一放假,下次课是两周以后,于


是老师又多教了两首六组连弓换弦中的《D大调音阶琶音》和《渔舟唱晚》片段。老师带着孩子视奏了一遍《渔舟唱晚》片段,完后说其他孩子学这首


曲子时可费劲了,我们没问题,而真正完整的旋律得等到八级时才能学到。


    快下课时,老师说,这本书你们很快就要学完了。咦,怎么会,还有小一半的内容呢,难道是选择性的学几首?赶紧问,下面用什么教材,是接着


买本《学琴之路2》吗?不用,下面就直接学考级教材了。哦,真的很快呀,看网上很多人讨论的《霍曼》《沃尔法特》、《开赛》、《张世祥》《铃


木》等等,难道我们都不学了吗?妈妈有些疑惑,小提琴光学考级教材恐怕不够吧,希望坛里的行家们能给指导一下。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4:04
标题: 2012年5月7日星期一
  由于一些原因,这段时间一直停课,之前布置的五首曲子孩子拉得都比较熟了,包括六组后面的《G大调音阶琶音》、《藏族民歌》、《我爱祖国的


台湾岛》三首也预习完成。我和孩子都感觉,《我爱祖国的台湾岛》应该算是目前接触到的比较有难度的一首曲子,四根弦上的音都有涉及,然后还有


比较多的分弓换弦以及一弓六、七个的连音,练到今天为止,除了在旋律的流畅度上还有些差距外,其他的都还算OK



感觉教材后面部分的内容,老师可能会挑着教,但我们还摸不透其中的重点。今晚,先把书上七组中涉及的左手第二种指法让孩子做了个初步了解,



然后,还试着拉了其中的几首。这一次,需要撑开原来紧贴的第三指,打乱了前面一直学习的手型,孩子觉得有些不习惯,只好妈妈一旁帮着给摆摆位


置。一会提醒她撑开,一会嘱咐她收指,磕磕绊绊总算拉完了几首。趁机鼓励她一下,你看,只要记住每根弦上第三指的音要比原来撑远些就好了,也


没什么困难的吧。孩子点点头,打消了一开始听说要变化手型带来的不自信。还悄悄对妈妈说,我觉得现在我喜欢小提琴比古筝还要多一些呢。这是孩


子学琴三个月来妈妈听到的最高兴的话了,原本只为了让孩子对这样乐器有些了解,能喜欢上她发出的美妙的声音,能欣赏她传达的或喜悦或哀伤的情


绪,能有一位伴随一身的亲密朋友。现在看来,一切都在朝着预期的目标进行着,妈妈也不由要感叹,孩子真好,小提琴真好,音乐真好。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4:06
标题: 2012年5月9日星期三
    今晚就只练习了小提琴的第二种指法,孩子掌握起来还是有些费劲,客观原因是才第二次练习,时间上还不够,主观原因是我家娃的手指太短了,

要学好小提琴会存在很大障碍。
      
    由于长时间的磨损,加上天热手汗多,指板上最后剩下的一条标记线也终于挂不住下岗了。于是,想趁机看看孩子在没有标记线的情况下还能不能顺


利拉琴。还好,只要提醒她一指的位置摆准后,其余三指就都能放在点上了。所有的曲子都按着这个路数练下来,挺顺利的就拉完了。现在做的不好


的,仍然是运弓,偶尔会有跳跃,还有就是四弦的弓尖总不够直。



才学了三个月,妈妈的拉琴水平就已经有些跟不上孩子的步伐了。同样一把琴,被我拉得怪音不断,换到孩子手上,立马就变成动听的音符。不过,



我不会放弃,虽然没有回课的压力,但这一次我一定能陪着孩子坚定的走下去。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4:09
标题: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 第13次课
    歇了这么久,终于盼来上课的日子,因为前面的学员没有来,所以这次明显感觉到老师上课的精神和认真度都好了很多,而且上课时间也给延长到

了近一小时。只是这么长时间站着不停地拉琴,到后来孩子明显累得没有状态了。
      
    回课的五首曲子都拉得很好,老师比较满意。告诉老师,指板上的标记蹭掉了,希望老师能再给贴一个。没想到老师却说,贴标记本来就是不得已的


“错误”做法,听孩子几首曲子拉下来音准大体没问题,有几处稍有偏差提醒一下也能马上纠正,所以就不留标记了,要锻炼她自己听音找准位置。小


小担心下,要是孩子拉不准,我又听不准的话,那不是很麻烦?
      
     要学新课了,六组剩下的三首《G大调音阶琶音》、《藏族民歌》、《我爱祖国的台湾岛》,在家时早已练熟,孩子拉得都挺顺溜。老师感叹说,说


实话,第三首曲子最难,所以一般是十个孩子中也就教一个,而且教也只教曲谱下面的简单弓法,对于曲谱上面标记的多音连弓的弓法是不教的,因为


对于初学的孩子掌握起来太难,没想到孩子自学的这么好,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然后,就该学书上第七组中第二种指位的曲目了。老师问,你都预习了哪些?孩子指了《B大调音阶》、《两只老虎》、《E大调音阶琶音》、《弓


法练习》以及《我们多么幸福》。在拉奏时,很多三指的音都被老师指出“还要高”,越往后学,越感觉孩子的小短手有些难于驾驭这些复杂的手法。


其中的《我们多么幸福》,由于旋律优美老师让重点学习,要求一定得拉熟练好。老师还演示了一遍,妈妈不时提醒孩子看老师的手指是如何探弦的,


似乎都是单指独立操作,没用保留指。听完前面几首,老师又说,看你们也愿意练习,那就把这一组都学完吧。接着,老师带着孩子合奏了《A大调音


阶琶音》、《今天我是值日生》和《丰收之歌》,明显感觉到孩子对这组中运用的第二种指位很不熟悉。所以老师也说,虽然,这么多首老师都让学,


不过你们看自己时间调整,能学多少算多少。一般书上后面几组的内容,老师都是挑一到两首让学生学习,你们学得快,有兴趣的话,可以每首都了解


下。



一连拉了十几首曲子,孩子也没敢在课上喊一声“累”,这要是换在家里早就滚床上休息去了。但孩子脸上显露出的疲倦,还是让妈妈心疼不已,一



出教室门赶紧找地让她坐下放松放松僵硬的双腿。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22 14:15
标题: 2012年5月20日星期日 第14次课
    到这次课前,女儿在家练习的第二种指位,不论是12弦的曲子还是34弦的几首曲子都能基本拉奏流畅。这其中付出了孩子很多的努力和用心,


几天里每晚花在小提琴上的练习时间远远超过了古筝,才终于啃下了这块“大骨头”。
      
    由于要回课的内容有些多,等六组和七组的曲子都拉完离下课时间也不远了。老师的指点是,个别三指的音有些偏高,回家练习需要注意。还有就是


《我们多么幸福》的节奏还有些不准,八分音符拉得不够短、快,而部分四分音符有些拖拍现象,应该是对曲子熟悉度不够造成的。
      
    短短的新课时间,老师跳过第八组,直接学习第九组的第三种指位。第三种指位的排列为12指并拢,34指为全音关系,弄得孩子又一下子反应不


过来了。教的曲子有《C大调音阶和琶音》和C大调的一首乐曲。老师说,C大调的音阶不太好掌握,后面会学到的曲子却很多,下次检查时老师会重点


听音准,所以在家要力争练得标准。



下周,孩子参加琴行的迎六一演出,向老师请了假。这下有两周的时间孩子肯定能把新课内容掌握的好些吧,空余时间我们还可以继续将上周几首不



太熟练的曲子复习好。压力小了,果然觉得浑身都畅快好多。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5-31 10:24
标题: 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
      上周的琴课因为琴行演出给冲掉了,我们在台下欣赏了老师以及他的几位学生的演奏,孩子们的表演很精彩、老师的演奏更富有激情,在此允许

我们偷偷幻想下“咱孩子啥时候也能混进优秀学员队伍享受下舞台上拉琴的荣耀呢?”嘻嘻,期待宝贝的努力哟。好在,妞也没闲着,跳了支集体舞、

来了段古筝独奏,也很有收获了。
      
      这几天,一直在家练习C调的音阶琶音和练习曲,音准还行,就是感觉左手总不够放松,尤其是小指偶尔会呈扣紧状,按弦时不时“落指”而是


“压指”,该怎么教她完全放松呢?第七组中第二种指位的几首曲子继续练习后进步很大,音准、节奏都比较好了。所以稍有时间,就让孩子预习了下


第九组中贝多芬的《土拨鼠》、巴赫的《小步舞曲》以及孩子弹过的《瑶族舞曲》。学琴马上要满四个月,孩子的认真、能吃苦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


中起了很大作用,希望我们还能走得更远。



上次课上,老师看似自言自语的说了句“别的孩子一年级都考级了,你们这才刚起步,唉。”难道,起步晚就不能学小提琴吗?老师是觉得我们出



不了大成绩、不能在同龄孩子中比赛获奖争荣誉而厌弃我们吗?郁闷。当然,真希望是妈妈想多了。只要孩子自己还有愿望、并喜欢练琴,我都会陪着


她学下去。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6-4 14:48
标题: 2012年6月3日星期日 第15次课
      这次回课的曲子只有两首,孩子拉得不错,老师说音很准、非常好。平时练习时,就能感觉出,虽然还是那把1/8的小琴,但孩子拉出的声音却比


初学时响亮很多、平稳很多。
      
      新课,教了三首《信天游》、《红旗歌》和《瑶族舞曲》。其中新学的技巧是装饰音的拉法,装饰音不占拍子,指尖轻触即放开,还讲解了散板的


符号和节奏特点。关于这些知识,孩子学过也弹过,所以老师问起来都能对答如流。“老师不用教,就什么都知道了,真省心啊,呵呵。”老师笑着对


孩子说。丫头受到鼓励,也一改平日课上的拘谨,抢着说:“这首《瑶族舞曲》我弹过,不过比这个要长多了。”“所以,这首曲子别人都几次课


完,你一次就学完了。”



眼看着,这本书后面所剩的内容不多了,老师让去买本《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考级教程1级—9级》,也许很快就要用到新教材了,有些期盼,也有



些担心,怕这么短时间打下的基础不够牢固。
作者: 718    时间: 2012-6-11 10:23
才发现乔的新楼,顿生佩服!上一次一定是妈妈想多了,相信孩子!乔现在不是最优秀的,但以后一定是更优秀的!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6-11 12:48
标题: 回复 #20 718 的帖子
谢谢你的鼓励哦,没想过孩子能多优秀,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下去就好。就像我们老师说的那样,学音乐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就像是普及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懂点乐器,能欣赏些名曲,更多一份自信的本领,挺好的。由于练琴时间有限,所以对技艺我没有太高的奢望,只要她拉得开心就行。祝愿我们的宝贝都能继续在音乐的路上快乐前行。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6-11 12:55
标题: 2012年6月10日星期日 第16次课
      临上课前,还在嘱咐孩子注意抒情段落的悠长舒缓和快板段落的灵活短促。没想到,一站到老师面前,平时所有提醒的注意点孩子一下子全都做

得准确无误,不仅乐曲情绪把握的非常到位,连经常偏高的音准也全都乖乖听话起来。妈妈终于可以放心的舒口气了。
      
      回课的第一首《C大调练习曲》,老师说:“拉得非常流畅,你把八分音符拉出了十六分音符的感觉,呵呵,说明你练得很熟,不错。”第二首

《信天游》,老师看孩子拉得投入、旋律也拉得美,就教了孩子结尾句最后一个结束音的拉法,右手提起弓落在弓根处,然后悠长、缓慢的拉至弓尖直

到音色逐渐消失停住。老师说,这样结束整曲,就足够完美了。孩子照样模仿一遍,自我陶醉的样子很有趣。后两首《红旗歌》和《瑶族舞曲》都顺利

的通过,快板的节奏也很好。
      
      新课,就是九组后面剩下的四首《G大调音阶琶音(一个8度)》、《很久以前的故事》、《小步舞曲》和《打南沟岔》,每首都由老师带着拉奏一

遍,没什么难点,回家练熟就好。最后,老师说,下次课再新学一首十组中第四种指位的《欢乐颂》,就可以开始考级教材的学习了。

   我们这次买的考级书是新出版的,老师认为其中对考级的难度要求比原版的更大,因为一级就需要掌握到三把位,而三级的曲目更是涉及到了七把

位。孩子现在刚对一把位的音稍稍熟悉点,后面还有那么多的内容要学习,想想都觉得有些可怕呀。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6-11 12:57 编辑 ]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2-6-11 20:49
乔好棒的孩子, 肯定能学好的.我看好你们.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2-6-11 20:53
我前面天还在还在想你们的古筝, 悠长清脆, 现又来深入人心的小提琴,佩服啊.
女儿说了好多次要学古筝, 我是不肯.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6-12 09:09
标题: 回复 #24 榴琏 的帖子
榴莲家的丫头是学钢琴的吧,有了西乐的基础,再学古筝进步会非常快的。当然,得宝贝有时间才行啊。其实古筝不太需要童子功,宝贝现在学或者成年后再学都会感觉很容易上手的。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6-18 15:38
标题: 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第17次课
    回课的4首曲子都基本顺利通过,但老师说换弓的时候会有些杂音,说明右手对弓的控制还不是很好。应该是靠弓自身的重力摩擦弦发出声音,

而不要右手再给弓施加压力,所以整个肩、臂、腕和手部都需要更放松些。经过老师的提醒,再拉曲子时,能感觉出孩子很用心的想控制好音色,多数

时候可以将每个音拉得很匀、很美,偶尔还是会出现控制不好时发出的小杂音。老师希望孩子,在节奏和音准都做得不错的情况下,最好能把音拉得更

美些。老师示范了几遍,很好听,也很喜欢看老师沉醉在音乐中的状态。
      
      新曲的《欢乐颂》,预习过,孩子直接拉奏一遍就行。然后,开始学考级书上一级里的内容,基本练习的第一首、练习曲中的沃尔法特3、协奏曲中

b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先学一部分)。换了书,孩子可能觉得新鲜显得比较兴奋,可是新书不像《学琴之路》那样图文并茂,也没有说明不同调的

每首曲子用什么指位去拉,毕竟已经过了初期的启蒙阶段,现在走的是一条未知的考级之路。老师最后说了一句,希望下次拉这几首曲子老师都听不到

换弓的声音。但愿吧。

    上课中间,来了两个老师的熟人,各自背着自己的新琴让给看看,还号称都是比赛获奖的名家之琴。这又是看、又是讨论面板材料、又是调音、又

是试奏的轮番折腾,把我们可怜的一点上课时间就给占去了一大块,实在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6-18 15:39 编辑 ]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6-25 12:29
标题: 2012年6月24日星期日 第18次课
    这个星期是小提琴学习新篇章的开始,三首作业我和孩子一起按照还原调、升调的关系摸索出了每个音的手指位置,孩子练得也相对流畅。于是,

试着让她把《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首》的后半段以及《b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接下去的6行直接视谱拉奏,其中除了调性要求的两个升音,还出现了临

时升音以及还原音,孩子居然也能顺利的拉下来。说明她确实是一边看谱拉琴一边动了脑子,并及时的调整了手指位置,表扬一个。
      
    就在我们都觉得练习效果不错的时候,却被老师指出了很多问题。首先是《G大调两个八度音阶及琶音》中连续多个三连音的弓长、时长分配不

均,老师说就像瘸子走路一步长、一步短。然后是,《沃第3首》节奏不稳,熟悉的地方拉得快速、流畅,碰到稍陌生的小节就停顿、卡壳。老师示范

了匀速的演奏方式,并让孩子练习时不要急,稳和匀才是一首曲子成功的关键。《协奏曲》孩子练习时间最长,刚一开始拉,就被老师批评“错误”叫

停了,毛病还是速度过快。老师说曲子中还有十六分音符的快段,照你现在的速度拉下去到那里还不得飞起来。

    重新开始后,节奏总算是稍稳了,然后一直拉到谱面一页半的地方停止。看来,这首曲子还得一次课才全部学完。新曲还布置了中国乐曲的《沂蒙

山小调》、《嘎达梅林》,以及基本练习中的第三把位两个八度C大调音阶及琶音。孩子早不记得第三把位上各音的位置关系,拉得别别扭扭。

    下课了,老师说,这次任务不重,等学校考完试你们稍微抓紧点,咱们争取暑假学完二级。要命呢,二级得掌握到五把位啊,也不知孩子有没有这


个能力?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6-25 12:31 编辑 ]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7-2 13:47
标题: 2012年7月1日星期日 第19次课
    临近期末,好几个学员请假,我们又得以让老师精神饱满的上够了一堂课。这次课,老师的耐心和细心都极大的提升,对孩子拉的第三把位C

调音阶琶音听了又听,纠正了又纠正。我们这才明白,随着把位的提升音阶间的指距是随之缩短的,难怪平时孩子练习三把位的音总觉得偏高。《沃第

3首》的整个拉奏还是会有几处磕巴,因为上周的练琴时间有些缩减,导致乐曲的流畅度也被打上了折扣。两首中国乐曲,倒是挺顺利的拉下来,或许

真的是对民族音乐的旋律比较敏感?《b小调协奏曲》完成的还好,老师也说孩子初学协奏曲算非常顺利的。
      
       这次的新课布置的非常少,只有基本练习的第三把位D大调两个八度音阶及琶音、练习曲的沃尔法特第4首、协奏曲继续拉熟并提速达到中速快板的

要求。

    老师说,马上会开始学习二级的内容,然后一级的练习曲也会兼顾着继续学习。因为我们开始的晚,需要先把孩子的级别提升上来,这样遇到比

赛、演出的时候,孩子才不会在同龄孩子中丧失自信,才能有兴趣进一步把小提琴学下去。老师希望孩子学到三级后可以去参加一些考级、比赛之类的

活动,开阔眼界、锻炼意志,达到以赛促练的效果。老师的愿望似乎很好,但妈妈不知道老师这样的教法和思路是否正确,还有就是孩子不知能不能跟

上这个步伐。同时,老师也一直在对我们强调规范的重要性,动作规范、音乐规范,做好稳和准才是学琴的根本,这点我们绝对赞成并力争遵循。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7-2 13:48 编辑 ]
作者: 青青子羽    时间: 2012-7-4 14:50
感觉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我家的大不同啊,没有音阶练习吗?我家孩子学琴将近一年,从霍曼基础教程开始,现在主要着手音阶练习和沃尔法特练习曲,辅助一点考级曲目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7-6 09:17
标题: 回复 #29 青青子羽 的帖子
青青你好,感谢你的关注。每个老师的教法肯定是会有不同的,我们只学了一本《学琴之路1》就上考级教材,确实感觉和其他琴童比起来太跳跃

了,也怕根基不稳不利于以后的提升。但看了老师在其他学员身上的教学成果感觉还是比较规范和优秀的,不似那种误人子弟的野路子,所以决定照着

老师的要求和步骤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可能我们学习的基础练习曲目不是那么多,我看现在用的考级书上也只是选择了《沃尔法特》、《开赛》、

《马扎斯》、《克莱采尔》等基础教程中的很少一部分,按老师的说法是,不走专业路能把书上的曲目练习好也就足够了。所以我现在对孩子的要求就

是力争每一个曲目都能在流畅度、节奏、音准方面做得更好些,尽量弥补曲目练习少的不足。音阶一直有学啊,一把位的CDEFGAB大调都拉过,三把位

的音阶刚学两个。孩子学琴,作为家长我是啥也不懂,都是摸着石子过河,只希望别辜负了孩子的热情付出的精力。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7-16 12:04
标题: 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 第21次课
    上节课老师提了个很高的要求,放假了所有学员要将每日练琴时间延长到2小时,我们因为学过音乐孩子定性好练3个小时也不为过。可这个任务想

想都不可能完成,妈妈晚上到家,孩子除去吃饭和饭后玩耍的时间总共也不过还剩两个小时,古筝和小提琴各分一半也只能保证一个小时吧。于是,早

起的这半个小时也成了孩子的练琴时间。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这次回课的效果果然很不错。每首曲子孩子都完成的非常流畅,老师大为赞扬了一番。
      
      新课开始学二级的内容,基本练习还是第一把位的G大调音阶琶音和第三把位的D大调音阶琶音。有难度的是G大调两个八度的换把(I)音阶琶

音,对如何换把老师做了示范,整个手掌包括大指和其余四指顺着琴脖移在两个把位间滑动,还要保持音乐的连续和音高的准确。孩子初学,动作还不

是很自然。练习曲布置了沃尔法特第16首,协奏曲跳过b小调协奏曲第二乐章直接学习第三乐章。最近会带孩子出门旅游一周,两周后的回课不知道这

几首曲子她能掌握到多少程度?

    今天把孩子拉的《b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传上来,作为孩子学琴5个月的一个留念,也希望各位行家给看看孩子学琴是否入门?这次录时没注意光


线,请见谅。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U1amfslodI/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7-16 12:07 编辑 ]
作者: 家有一宝2009    时间: 2012-7-17 18:51
乔妞很认真!看得出来,是每天扎实地练琴的!能稳住这个节奏,挺不错的!前半段的音准也挺好的!如果走的道子正,以后能学得很好的!

但是,个人认为,老师的进度,偏快了,这首曲子,对孩子而言,还是未能很好的驾御的.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7-18 10:53
标题: 回复 #32 家有一宝2009 的帖子
一直是自己闷在家里练,很希望听到更多同道中人和专家的意见和指导。非常感谢宝妈的建议,我也觉得应该更广泛的拉些练习曲以巩固新学的技巧,提升肢体的协调准确性。宝妈有多年学琴和陪练的经验,对很多问题往往能透过现象见本质,希望能一直得到您的指正。代孩子谢谢了。
作者: mobydoll    时间: 2012-7-20 14:09
标题: a
看到乔妞妈妈的新楼仔细,看了看,发表一下个人意见。
总体来看,乔妞属于接受领悟能力很强的孩子,学两个乐器,本是就很有挑战,更不用说这么短的时间,进步这么大。
但是我也注意到你们学琴的进度偏快了,感觉1把位还不是很稳,前面家有一宝也提到了,个人认为,这目前这个阶段,盲目的升高把位是不太合适的。
从你的记录上看,感觉老师偏重曲子,音阶和练习曲的要求不是很高,考级书上不可能把所有重要的练习曲列在上面,跳跃太大。虽然像沃尔法特这种练习曲,不必要每首都拉,但我觉得1/3还是有必要的。在换把之前,开塞前面几首,也是很重要的,这些练习曲是掌握小提琴技术的桥梁。另外,音阶不知道乔妞又没有专门的音阶书,初级音阶我们用的是赵维简的,还有一本赫利美利,我们在拉一把位时,先拉初级音阶,也觉得拉得差不多了,结果老师又要买一本赫利美利,一拉才知道音阶里的道道这么多。现在拉3把位也是把初级音阶拉完,又准备开始拉赫利美利。
小提琴1-3级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我见过很多小孩子1,2级拉得很快,3,4级就拉不下去放弃了。

[ 本帖最后由 mobydoll 于 2012-7-20 14:10 编辑 ]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7-24 12:52
标题: 回复 #34 mobydoll 的帖子
一上来就看到小飞侠妈妈的这一大段话,很是感动也很有帮助,谢谢您以亲身经历告诉我的这段真实感言。确实,如大家所说,学习来不得半点偷

工减料,没有坚实的地基就不会筑成万丈高楼。我们用的教材比较单一,没有专门拉过开赛、初级音阶、霍曼、铃木、沃尔法特等针对性训练的内容,

也可以说就是通往小提琴圣殿的桥梁搭建的断断续续,想到这里,妈妈倍感担心,难道我们学琴的结果最后会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我自身对小提琴是

一无所知,只会照着老师的要求跟着走,看来急需找时间好好和老师沟通下孩子的学琴方式了,再次谢谢各位热心的朋友们。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7-30 14:26
标题: 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 第22次课
    旅行回来后的日子里,孩子每天都很认真的拉琴,终于练熟了上次课的作业。
      
       Ⅲ把位的C大调和D大调音阶琶音总算在老师那流畅的通过,G大调两个八度的换把(I)音阶琶音拉得也还好。沃尔法特第16首,根据上次课

的要求孩子是按照两个音一弓的方式在家练习的,课堂上老师刚听了两小节就叫停下来,让孩子按照谱面的一弓六个音的方式演奏。孩子有些不情愿,

大概是担心自己完成不好,老师安慰她说慢点拉肯定能行。好在,这首练习曲平时花的功夫比较多,对每个音的位置以及半音移指的关系都能做到心中

有数,所以整篇的试下来,除了两三处地方忘了拉够六个音,其余部分的音准、节奏都还挺稳。拉完了,孩子撇撇嘴,显得有些不高兴,可能是觉得没

有达到她平时练习的水平。老师很细心,及时鼓励说,知道你没这样拉过,但因为觉得你很灵所以才让你试试,要是别的不灵的孩子就不这样要求了,

其实完成的挺不错的,估计再拉个两遍就很好了。妈妈马上附和着夸夸孩子,她才总算挤了点笑脸。

      b小调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第一部分,老师指出旋律中每次出现的半音拉得太过用力和短促,听起来让人不舒服,应该是拉得稍柔和并适当延长一些

值。这第一部分的问题不算大,接下去的任务就要求拉完全曲直到结尾。还新布置了D大调两个八度的换把(I)音阶琶音,和沃尔法特第17首。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8-6 15:48
标题: 2012年8月5日星期日 第23课
    上周开始,由于白天集训课程的关系,对孩子晚上练琴时的精神头以及时间保证上都有些影响,但努力后乔乔还是基本保证质量的完成了学琴作

业,真得好好夸夸孩子。

    回课时,换把练习和沃尔法特第16首都顺利通过,老师对后者新提的要求是速度再提高三倍练习,也就是将原来3拍里的6个音缩短到一拍拉完,需

对各音符和指位更加熟悉才行。沃尔法特第17首的前半部分回课顺利,曲子中最难的地方已经拿下,接着学习的后半段相对就容易多了,老师说这首

练习曲由于变化音较多不太好掌握。

       b小调协奏曲第三乐章,孩子只是能完整的拉下来,但远远没达到乐曲的要求,所以还需要继续练习。老师表扬孩子上次的第一乐章背得很好,希

望这次她能把第三乐章也背下来,这个任务让妈妈心里很发憷,作业总是这么多、练琴的时间已经无处可挤,恐怕很难做到。

    老师的教学进度很快,开始学习第四把位D大调两个八度音阶及琶音,以及第三把位上的沃尔法特第31首。

    最近一个多月的学琴任务比较重,感觉总是在挑战孩子的潜能极限,和老师商量我们寒假不考级,希望能把基础打扎实些,也把手上的功夫再练练

好。老师似乎也很同意,还鼓励孩子,说相信她能学得下去。一转眼,孩子学琴已经半年的时间,在这段艰难却快乐的日子里,孩子一步步兑现着她的

“不怕辛苦、能坚持”。虽然,现在她的琴艺还很稚嫩,也还存在很多的毛病和问题,但妈妈仍然为孩子努力的精神感到高兴。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8-6 15:50 编辑 ]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8-8 11:50
录的两首小练习曲,还不太流畅,只是想记录下成长中的每一步,看到进步,也找出不足。恳请指教。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首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2Mzg5NjI0.html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16首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2MzcwNjUy.html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8-15 15:16 编辑 ]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8-15 15:13
标题: 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 第24课
    回课的第一首沃尔法特第17首,孩子拉得很顺利,老师表扬了她云云,看来还是挺满意的。 然后是b小调协奏曲第三乐章,这个孩子练得很努力才

终于背下来,老师只听到一半就让孩子打住,说非常好,早知道孩子进步这么快这首曲子再加工加工完全可以报名参加8月份的提琴大赛试试。可妈妈

觉得这事悬,我们学琴晚,比赛分组上年龄又最吃亏,要想取得好名次真是很有难度。由于现在学的这些曲子不考级也不用于比赛,所以孩子能拉成这

样老师那也就算通过,继续后面的学习。沃尔法特第31首几乎就是第三把位的C大调音阶练习,孩子拉的依然流畅,包括第四把位的D大调都顺利通

过。
      
      这次的新曲布置的较少,只有涉及到一、三换把的沃尔法特第34首和中国乐曲《蓝花花》。正好多些时间准备一周后的古筝考级。
      
      通过这两天孩子练习沃尔法特34的情况,妈妈发现一个关于孩子学琴的问题,感觉是你如果一个音一个音的盯着严格的要求,她就能拉的比较准,

如果你放任她不管,孩子就也乐得偷懒,无法保证每个手指都按到准确的位置。这首曲子中不仅有几次换把,还有很多的升降音,手指的位置变化比较

多,确实得头脑很清晰才能做到不错音,就得妈妈不时地提醒她并重复几次才能有所改善,所以看来孩子学琴,妈妈是一点也不能偷懒。

    由于这周作业不是很多,就试着让孩子先熟悉熟悉塞茨的《第五学生协奏曲第一乐章》,明显觉得这首作品要比里丁格的b小调难一些。三连音的

几小节一开始孩子总拉不匀,第三个音总是出现延时,纠正了几遍才终于知道注意节奏的均匀了。然后,好几行的地方都出现了很别扭的弓法和节奏组

合,对孩子来说有些顾头顾不了尾。学琴的难度越来越大了,但愿我们都能坚持。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8-15 15:15 编辑 ]
作者: 幸福的源泉    时间: 2012-8-24 10:30
标题: 2012年8月19日星期日 第25课
    回课的沃尔法特第34首孩子拉得很熟也没有错音,老师让继续练习直到背下。接着,是一首《蓝花花》,老师听完心情大好“你拉出了比赛曲的要

求呀。说实话,老师教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没有一个拉得像你这么好。”“前面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是结尾的五拍书上没写,但是要拉成rit,也就是慢

拍,让别人知道你这是要结束了,这样处理这首曲子就完美无缺了。”然后,老师对这部分做了示范,孩子领悟得也很好。小丫头听了表扬心里美滋滋

的,所以当老师问,还有什么的时候,孩子得意的说,我把协奏曲也预习了一些。看得出,老师对我们能自己预习曲目很高兴,让孩子拉来看看。《第

五学生协奏曲第一乐章》我们在家练习了一半左右的内容,经过几天的努力,孩子已经可以拉得非常流畅,原先觉得弓法别扭的乐段也练得颇为顺畅。

果然,听完拉奏,老师激动地说:“你这首直接就可以去参加比赛了呀。”其实,从各方面来说这首曲子肯定还有很多问题,老师这样的赞扬应该是鼓

励的成分更多些,却弄得孩子很是不好意思。老师接着说,你拉的节奏已经达到了比赛的要求,老师整天的教这首曲子,哪些地方会出问题最清楚,刚

才我注意了你拉的,做得都很好。你再按老师的教法去练习,等有比赛的时候绝对能拿奖。当然,老师还是对孩子提出了一些要求,曲子要流畅但不是

快速了就达到流畅的要求,还要有旋律感、音色要平稳,对曲子的演奏要把握情绪和特点要能抓住听众的心。随着音乐难度的加大,我们需要向更高的

目标努力。
      
      作业有:基本练习(换把练习、第四把位d小调两个八度音阶琶音),练习曲(背熟沃尔法特第34首、新学沃尔法特第36首),外国乐曲(巴赫的g

小调加沃特舞曲),协奏曲(第五学生协奏曲第一乐章)。

   来我们都以为不用准备寒假的考级,没想到这次课上老师一改上次的态度,坚持说:“我不主张一上来就考级,但也不同意太晚考级。三级是一

个鉴定小提琴是否入门的标准,你们去试试,也听听专业考官给的评语,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和定位。三级的内容很基础也很重要,要扎实学,以后

考级你们愿意怎么跳就怎么跳,但这一次还是应该参加。”既然,老师都这么说了,仅管内心还是有些犹豫也只好顺从。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8-24 16:39 编辑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