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问题: 从白话文,英文语法分析,以古代汉语为代表的国学,值不值得学? 根本就不应该学!!! [打印本页]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14 21:41
标题: 问题: 从白话文,英文语法分析,以古代汉语为代表的国学,值不值得学? 根本就不应该学!!!
古代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语法,只有简单的规则.这种情况只到了洋务运动之后,国人认识到了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知道应该改变了.但是直到白话文运动,才从英语中,借用了大量的语法规则,结合古代汉语的简单的规则,形成了现代的白话文和白话文的语法.所以现代汉语与英语语法在基本概念是一致的.

孩子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提到了名词,动词,句子,文章的定义:
Nouns can give readers clear pictures.A verb can tell what someone or something does.A sentence is a group of words that tells a complete idea.Use sentences that give readers picture.
大意是:名词告诉读者一个清楚的图画.动词告诉读者人或事情作什么.一个句子是一组词组成的,告诉一个完整的意思,使用句子告诉读者一个图画.这个解释在中文语法也基本是这个意思.因为中文语法是借用英语语法的.

判断一种语言的好与不好,关健是看这种语言通过名词,动词及所结合起来的句子及文章是不是清晰,准确反映出了要表现出来的图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准确交流的目的.如果一种语言不能比其它语言更能反映出同一图画及其中的动作,这种语言就不能算是成熟的,成功的,需要改进.

英语就不多说了,从现在的地位就可以看到他的准确程度,基本上国际杂志,国际交流都使用英文,说明英语是一种可以清晰,准确反映图画的语言.

但是古代汉语是不是这样能够清晰准确反映图画?

实际古代汉语的特点是说与写是分开的.说是白话,写是文言文.文言文不仅没有告诉读者一个清楚的图画,而且每个人看了古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这是混乱.特别是在洋务运动之时,国人根本无法使用文言文把英语,法语,德语为代表的西方科技文章翻译成国人看得懂的文章.翻译出来的,也是四不象.所以才在后来兴起了白话文,这也是借用英语的思想.因为英语是平民语言,说出来,就可以写出来.而文言文是祭祀的语言,本来也不是给人看的.

所以古代汉语的文言文,根本就是告诉读者的是模糊不清的图画,这实际是限制了使用中文进行各种交流.至今,也没有任何资料证明古代汉语能够与现代文明各领域有延续的地方.既使有,也是模模糊糊,不清不楚.

白话文就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成功.但是比照英文,距离越来越大,不久前,召开的一个世界经济论坛会上,我们的一个代表政府人士发言时,就讲:我最好使用英文,因为这样可以把问题讲得更清楚.这不是佐证?

从现代汉语与英语的词汇量也可证明.因为词汇量越大,描述的图画越多,越清晰.英语已经快到100万个单词了,但是中文至今没有产生出一个新的象形字,而且词汇量越来越跟不上英语的发展速度,使用重复的,模糊的中文单词对英文单词进行翻译越来越多,有的就直接把原文不翻译了,因为没有词汇对应,翻译不出来.

真正的国学应该是以白话文为代表的中国之学.这才是汉语工作者和老师应该努力发展和改进的方向.

现在把以古代汉语为代表的国学,通过口号式宣传,让小学生学习(教学大刚之外的)这些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的图画,真的合理吗?真的值得吗?

[ 本帖最后由 ccpeter 于 2012-4-14 22:09 编辑 ]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2-4-15 00:24
“不要一笔抹杀、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做人要从历史里探求本源,要在时代的变迁中肩负起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
                                                                                 -----钱穆。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15 21:13
标题: 回复 #2 shwyyan 的帖子
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独立学者专家,大部分都是利益学者专家。
我们这些家长都不是研究教育的,但是从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大家交流。
所以象我们这些家长用自己的孩子作实验,不管意见是什么样的,写多写少,意见会比这些学者的意见更珍贵。因为这些学者很少会把他们自己说的东西让自己的孩子去学,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他们只知道让别人的孩子去作去学,让自己的孩子出国!
我不是指钱穆,我也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我只相信,不管是谁,让孩子学习的内容,必须经过我们家长的论证,因为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真正的爱我们的孩子!

[ 本帖最后由 ccpeter 于 2012-4-15 21:17 编辑 ]
作者: huangyezi    时间: 2012-4-16 13:28
楼主的观点未免太过绝对了,其实不管是现代文还是古文,又或者是在家学还是在校学,皆可。只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怎么做”,而不是“该不该做”,关键是做法而不是做不做。所以这个论述题目基本上没什么太大意义的。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17 08:59
读古文,大致就是两个层面:一个是思想的,一个是语法的。
古文所代表的思想性的内容,白话文不都体现出来了???缺少什么了吗?相反,白话文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文明及科学知识和思想,古文中有吗?如果是用语言来学习思想性的内容,白话文完全可以满足。问题是:现在白话文所承载的现代文明和科学知识和思想的内容太少,翻译国外的资料太少,又没有国内的原创,教无可教,学无可学,所以才搞出个学古董,省事!搞小学教育的根本就不知道小学生应该学什么!为什么在这个年龄学!这个结论是从国内小学生教材和美国小学系列教材,按年级分别对比中得出的,差距太大。
古文所体现出来的语法,已经在现代社会没有人使用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满嘴知乎者也,岂不是有病?教学大刚已经有足够的古文让学生学习了。
所以这种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的古文,思想内容可由白话文表述,语法现在又不再使用,让小学生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犯罪就可以任意胡为?
作者: huangyezi    时间: 2012-4-17 11:03
古文不问不等于之乎者也,经典里的思想也不等于孔子论语。
还有 你真的认为古文所体现出来的语法,已经在现代社会没有人使用了吗?你刚才的那段话里就有好几处使用了古代文言的语法。你对古文的理解尚浅,再多学学再来掰扯古文的思想和语法吧。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17 19:43
标题: 回复 #6 huangyezi 的帖子
至今中国考古学者都没有发现中国古文存在文言语法,有的只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句式和修辞,严格的修辞不能算语法,不知你所讲到的让大家学习的古文的语法出自哪里?

现代白话文的语法是以英语语法为主,结合了古代汉语的句式,形成的,如果我们现在使用白话文中,体现不出古代汉语的句式,中文不就是象形字的英语了?

现在学习的古代汉语的语法都是后人使用现代白话文的语法进行的解释,也就是使用大量英语语法结合古代汉语的句式,进行的编注,在同年代的古代汉语有对名词的解释,有对动词的解释,有对形容词,副词的解释等等?

实际现代人读以古代汉语为代表的国学,根本就未得到作者本人的同意,比如孔子,他可没有说过,过千百年后,他所讲的东西还适用社会需要,他讲的都是适用当时的年代,还有诸子百家,又有谁明确讲到了,他们的作品,适用千秋万代?

自从有文字开始有记载以来,只有一部书,从开始就明确提到,他的内容是自始至终适用人类社会的千秋万代,而且至今西方各国的社会道德形态,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以此为蓝本,就是中国的法律也是借鉴西方的法律制度,也来源自于此。这本书就是《圣经》!

所以中国的古人从来都没有说他们的作品适用中国社会的千秋万代,从来没说过他们的作品需要中国人世世代代的学习,仅适用当时的社会而已。现代的部分国人,滥用古文,名为发扬国学,实际是对古人最大的不尊敬!

[ 本帖最后由 ccpeter 于 2012-4-17 19:58 编辑 ]
作者: simpley    时间: 2012-4-18 01:56
老实说,对楼主的观点我也不以为然,但我支持楼主.
毛主席说,矫枉要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我想五四以来很多过激的思想,比如胡适的全盘西化,鲁迅的不要看中国书,可能都有这个意思。中国腐朽保守的东西太强大了,没有点过激思想,是根本打不破这牢笼的。
现代国学热所代表的正是那种腐朽的死灰复燃,不,它从来没有死过,现在不过更厉害罢了。
作者: 和睦家学园    时间: 2012-4-18 03:27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今之学人,不究文字字本源,妄言象形字為未开化之人所用,合音字為即开化之人之所用,或欲以别加改造,或欲代之以西文,真忘却家祖,諂媚外族矣。上下古今,苍茫斯道,河洛精蕴,羲颉妙道,何止文字,更有文法。

世传造字之祖有三: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名佉卢,其书左行;少者仓頡,其书下行。其言亦似传会。左右乃横行之法,上下乃贯通之法,此之横行者,通世间之法,贯行者,通天地之道,故言汉字不当横行,理当贯行,由是知今之文字左右成文者,大违古制。要之,文字发明之最早者,中华并埃及,大抵皆以象形為始也,埃及则导引西方之源,吾国则开东方之派,其后肺尼基亚取埃及之二十二字,作為字母,各字母记一元音,数字相连,以為一字,遂造音标文字之祖。由肺尼基亚传至希腊,由希腊传至罗马,略有臻损,并不大易。及罗马分裂,蛮族劲扰,至十五世纪末,大局粗定,各国互就罗马文字,稍事修整,成為国语,遂使欧洲今日之文字之基础建立。

吾国则自书契时代之后,贤智辈出,继仓頡而修明古文、成之籀文。三王之后,天下改易,王官之学已非神授,人心始乱,已然不知先天文明。战国至秦火,人神之道尽失,王道不复,霸道流行,遂至李斯之徒篡改文字,断炎黄我祖先天之学。我仓頡之字,先天遂隐,后天流行,遂北极渔阳,南尽儋耳,东渐过海,西踰流沙,皆资后天之变,即日本、交趾诸国,莫不取焉。


吾家小儿的老师海印先生按,古之文章,畅所欲言,皆胸中性情,发而鸣世,尽可称绝响,其文纯杂暇瑜,釐然并见,足為后范。后世遂法,文不载道,世风日降,人心日薄,道有升降,文有盛衰,凡古人能事有格可肖有法可学,莫不取最工而最篤者,日夜揣摩,取名于时;是以大奸能為大忠之文,至拙能袭至巧之论,虽有佛言孟语,亦孰而辩之乎!天下之宏论精思,才情纵横,盖皆英雄俊秀之属,一经慧眼功名之徒,终不能遁其所用,海印虽有感而未能发,拾人牙慧,东鳞西爪,发文字开蒙之情,而比附先贤之都魏;把卷讽诵,欲借他人之酒盃,以消自家之块垒。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臏脚,兵法修列;不韦过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云:“遂得穷究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沉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礱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海印数十年演没烟尘,终南洱海,莽荡苍穹,无非道业文章事功,道竟未有成,意气尚有餘,窃為古圣那万古胸怀,欲引方寸之间三才一贯之气,发馈遗忘千年之古小学之路,峰走龙蛇,愿指心源。

古人云文以载道,此文者,一则文字之文,二则文章之文。造字之法,文法之道,皆以载道。载何道,即载尧舜禹先王相传之道,三代之时,道由王传,十六字心传矣;孔子志於道之道,即王道之精髓一以贯之之道也,则亦曰中庸、忠恕、仁义、孝悌而已矣;老子之道,天地之道,先王以天地為王之道也。斯道者,皆先王要道,皆吾人立身处世、超凡脱俗之大道也,韩愈所谓由是而之焉者也。合道则治,舍道则乱,由之则安,舍之则危。文以载道者,谓藉文字以指示此必由之路,使行者无误入歧途耳。用以言情,情兴之所欲达者,孰有更篤於此!用以言思想,思想之所欲发者,孰有更明於此!更有所感所兴所比所发,无不由文字者,皆以文字之道正也,焉有以鄙俗之文字而兴先王之大道乎!故文字在道,文章载道,文字失道,无以為道;故吾人欲导天下之道,舍导文字之大道正而能他求乎?

天地宇宙之间,情状万物条理一贯。故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丘陵川瀆,地之文也;羽毛彪炳,鸟兽之文也;华叶彩错,草木之文也;礼乐刑政,人之文也;易经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讚尧曰:“焕乎其有文章”讚周曰:“鬱鬱乎文哉”。而庖牺之画卦,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黄帝之史官仓頡,见鸟兽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别异也,依类象形,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遂识文為字,万类情状可知也,造至天雨粟、鬼神哭,天地之间皆备于文乎而无所逃于字乎?取象取形取音取意,法天则地,天机无隐,神光射斗,出李斯以掩其芒,天意乎?仓頡之字,道之象也;画符念咒,鬼神之算也,此一文案,真千古之谜。

仓頡造字,凡人所以通天地之志、鬼神之情状、品物之流行、大化之道行,又以济言语之穷,而為构造天地之文章。字之始,中西同有二说,上者,皆云神示所启,非人能為者,此盖打入神话传说,虽亦传说,亦有其理,何以猿人不能造作文字耶?如说文字渐变史,灵长类动物演化,终未演变出文字,故神话也罢宗教也罢,置神性于人心之外。凡不可捉摸之事,一概予以否认,对文明之根本尚且如是。或言量变成质变,此器世界之法,非情世界之化,积石成山,垒土為丘,终不可达天。心物之转化,非神所不能也,述天地之万状,非文字所不能也,文字非神话,造文字者必神性。佛教言释迦应化,乃大事出世之因缘,仓圣造字,乃万世文化之因缘,菲薄神性而言仓頡无有神性,岂仓圣仅一抄书匠、统计员乎?

黄帝者,古之大圣也,访道崆峒山,问道广成子,鼎湖跨龙,子孙驾鹤。帝叩泰山而降玄女,百业之兴莫不由是,帝功之伟,移天文而置地理,化神性以為人文,故吾為炎黄子孙,其大幸哉!

今之歷史学家,皆以先民取象物形而製字者,皆因神性无可考者。然考之古世,初民所用,持莛画地,以為标示,或则纵横相叠,或者纵横相错,叠则成数,错则成文,惟而不已则繁,错而不已则乱。事物愈多,繁乱滋甚,则仰仗上天垂示、神性显发,故仰观俯察,证诸万象,此犹在象形之前矣。若先民者,止与禽兽為伍,不与圣人同宗,何劳為通天地而拜天地哉?《西游记》灵猴出世,观天察地独之有能,眾俗猴何来此意。故為之曰“大王”,王者,一贯三為王也。由是知,古之王皆圣也,非部落之巫祝也,皆因天文之灿烂乎!

世传造字之祖有三: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名佉卢,其书左行;少者仓頡,其书下行。其言亦似传会。左右乃横行之法,上下乃贯通之法,此之横行者,通世间之法,贯行者,通天地之道,故言汉字不当横行,理当贯行,由是知今之文字左右成文者,大违古制。要之,文字发明之最早者,中华并埃及,大抵皆以象形為始也,埃及则导引西方之源,吾国则开东方之派,其后肺尼基亚取埃及之二十二字,作為字母,各字母记一元音,数字相连,以為一字,遂造音标文字之祖。由肺尼基亚传至希腊,由希腊传至罗马,略有臻损,并不大易。及罗马分裂,蛮族劲扰,至十五世纪末,大局粗定,各国互就罗马文字,稍事修整,成為国语,遂使欧洲今日之文字之基础建立。

吾国则自书契时代之后,贤智辈出,继仓頡而修明古文、成之籀文。三王之后,天下改易,王官之学已非神授,人心始乱,已然不知先天文明。战国至秦火,人神之道尽失,王道不复,霸道流行,遂至李斯之徒篡改文字,断炎黄我祖先天之学。我仓頡之字,先天遂隐,后天流行,遂北极渔阳,南尽儋耳,东渐过海,西踰流沙,皆资后天之变,即日本、交趾诸国,莫不取焉。

印度文字,其国人自称為梵天王所造,依佛之言,三界天王,欲界色界无色界,色顶天王為梵天,欲顶天王因陀罗即玉皇,由是观之莫非印度之天王高过吾国之玉皇,此宗教学论述先不述。特徵梵典,则梵天色界以音為主,郑樵所以有“梵人长于音,所得从闻入”之说。宗教学所言观音大士从闻性悟,凡所音声法门,皆梵天所传也。然其始,必经过一种象形阶段,或形与声并象音同用,后乃专用声耳,宗教之咒种子字,即梵音之始形,所谓形声合一者,随其后,则专用音也,此印度长于音声之故也。

章炳麟曰:“远人有言,遂古之初,人人皆堊涅其地,彤漆其壁,以為画图,其图则生人战斗,兴上古之异事,以敬鬼神,当其时,布政之堂,与祠庙為一,故以画图為叏之政,以扬于王庭,其朝覲仪式绘诸此其战胜奏凯绘诸此,其民志驯服、壶簞以迎、绘诸此,其顽梗方命,终為俘馘,绘诸比,其於图也,史视之,且六典视之,而民之震动恪恭,乃不专于神而流弛於图,见图则奭然师保隶(立)其前矣。君人者,藉此以相临制,使民驯扰,於事益便,顷之以画图过繁,稍稍刻省,则牛马鳧鶩,多以尾足相别而已。於是有墨西哥之象形字,其后愈者,凡数十画者杀而成一画,於是有埃及之象形字,其沟陌又為二:一以為礼貌,一以借形為象,所谓人稀见生象,而按其图以得仿佛者也。乃若夫人之姓氏,州、国、山、川之主名,主形者困穷,乃假同音之字以依託之,於是有谐音字,则西域文字,根株於是矣。”观此所引,则更加详细,尤足為形先音后之铁证。

今之学人,不究文字字本源,妄言象形字為未开化之人所用,合音字為即开化之人之所用,或欲以别加改造,或欲代之以西文,真忘却家祖,諂媚外族矣。

古文字者,肇端于形,致用以义,字字独立,以轻重缓急长短之语表意,概不离形声者。声者,耳学也;形者,目学也。耳因闻声悟道,知其变化,而音韵以生,是以知文字皆天籁也,佛说无色界之声,色界之光,欲界之器。目即形象之光,物物之征非器物,乃其光形尔,故知象形者,物形之征光影之谓也。物类万品,征形各异。所谓国画写意者,非其光更为何?音声通乎法界,物以形出光,文字以形声通乎道者,是此也。

匏园先生言:文字之成,运用之妙,悉在一心;《尔雅》言意,《说文》言形,《广韵》言声,洋洋大备。可赋、可比、可兴、可歌、可怒、可怨,拔昆宇而砀山川,立千仞而透芥子,击壤歌、大风歌,神人畅,伏羲心,音演九州,卦演万物,广及四极,四目无方,仓颉之大哉!诸经所成,莫不由是乎!及至后世,郭邢邵王之徒发明《尔雅》,徐段钱桂之伦光耀《说文》,顾江王孔之辈主张《广韵》,纷繁灿然。言文体者,则有《文章流别》、《文心雕龙》、《文体明辨》;言文法者,则有《文则》、《文通》、《文说》、《文断》;选文,则有《文选》、《唐文粹》、《宋文鉴》、《文章正宗》、《明文衡》、《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辞类篡》;论文,则有《文章缘起》、《文章志》、《文章精义》、《文谱》。是以吾中华文字之书、文章之书,极博者、极精者、极通者,何等之众,何以西人之学薄我祖宗。然博只一类,精只一艺,通只一道,若有合一炉而治者,非天下之至博至精至通者,孰能兴于斯者,概非圣莫属也。至若另辟蹊径,《马氏文通》引西人之法,不合祖训,现代汉语文法之肇也。

上下古今,苍茫斯道,河洛精蕴,羲颉妙道,何止文字,更有文法,四千余年,焉能断绝于吾人之手。疆而正之,缕而晰之,道而统之,文字事大,可忽之乎?

[ 本帖最后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4-18 04:35 编辑 ]
作者: 和睦家学园    时间: 2012-4-18 04:07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15 21:13 发表
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独立学者专家,大部分都是利益学者专家。
我们这些家长都不是研究教育的,但是从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大家交流。
所以象我们这些家长用自己的孩子作实验,不管意见是什么样的 ...


近日,很多人再提读经教育,人多势众,反对鄙视之声越见高涨。居然有人要把中国的汉字都灭掉,可悲!可叹!再转吾家小儿的老师海印先生的短文。

读经争辩闹纷纷,你来我往舌战轮,东长西短全无用,不切实际罔欺人,学问躐等无人问,风云口角名利争。吾今小作村先生,小学大学一贯通。普望新朋及旧友,烟熏散尽现阳春。

村先生,貌足恭,训蒙大学与中庸,古人小学进大学,先生躐等追先觉,古人登高必自卑,先生躐等追先知。童子读书尚结舌,便将四书五经背,谁為鱼跃孰鳶飞,且请童子学牛芻。不求入门骤入室,先生学圣工程疾。小童读经三四年,乳臭满口谈圣贤,偶然请之书牛券,学而八悄忘天边。书读三年券不成,母咒先生父成怨。我意啟蒙首歌括,集中识字先字卡,由浅入深形音义,韵文成诵通律动。眼前道理说明豁,记诵之学不足赖,记忆解义并头进,彼消此长相依赖。悟性先从知识开,字关初过才有造,解得人情物理情,天地人情俱可通。从容易入圣贤道,千古不易教之道。村先生,休足恭,莫言芹藻与辟雍,强国之基在蒙养,圣贤入门小学功,儿童教育次第进,端的能通造化功。
1,近日读经,其读法已有取代一切教育方法之势,其志可嘉,其法可害。
2,学问躐等,忽略小学功夫,躐等大学功夫。
3,糊弄——遇到不认识的字,糊弄过去,遇到不理解的字,糊弄过去。一生学问糊弄过去。
4,小学功夫,从有入手,读经功夫,一切皆空。

和睦按:还是好好研究怎么教孩子吧,不会教者可以学,无心向学者,也不要欺师灭祖!!!
作者: 和睦家学园    时间: 2012-4-18 04:10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15 21:13 发表
让孩子学习的内容,必须经过我们家长的论证,因为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真正的爱我们的孩子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此想法是幼稚的!家长的心情是值得同情的!
另辟蹊径是明智的!奋发图强是值得赞赏的!
自力更生是可行的!孩子的前途定是光明的!

[ 本帖最后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4-18 04:27 编辑 ]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18 18:23
原帖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4-18 04:07 发表


无心向学者,也不要欺师灭祖!!!


中国的古文作者,包括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自始至终都是让自己的学生学习他们的文章,重来也没有让子孙后代学习他们的写的文章!他们当中的哪一个文章,明确表达了让中华子孙世世代代学习他们文章的意思?

诸子百家都没有让中华子孙世世代代学习他们的文章,说明他们自己只知道他们生活的时代应该这样,尚有争议,更无从知道他们的文章在未来社会到底对还是不对!适用还是不适用!

他们从来也不想当现代人的老师,从来也不想当先知,他们只想作普通人!!!

以为看了古人的文章就是学生,这有点太过分了。谁是你的老师?明明没有人让你看,私下看了就以为是人家的学生?

教古文的,不过就是一饭碗而已,以此养家糊口而已,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很高尚!
作者: ozma    时间: 2012-4-18 18:53
原帖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4-18 04:07 发表
无心向学者,也不要欺师灭祖!!!

帖主没必要这样给人扣帽子吧。
作者: 和睦家学园    时间: 2012-4-19 05:02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18 18:23 发表


以为看了古人的文章就是学生,这有点太过分了。谁是你的老师?明明没有人让你看,私下看了就以为是人家的学生?

教古文的,不过就是一饭碗而已,以此养家糊口而已,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很高尚!

相互能听懂,可以交流对话的我对,对话双方如有语言过激,情绪失控这些都很平常。就怕说出去的话对方听不懂,交流的基础都没有,这个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撤!珍惜生命,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19 08:12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从来都没说过自己是先知,从来都没说过自己写的作品是治理中国千秋万代的指导思想。为什么没有说?因为他们自己对自己提出来的东西,也不确定,他们也不知道未来社会应该如何发展,他们都不确定,现代人为什么把他们说成是先知?把他们的作品当成先觉的指导思想?诸子百家也没让现代中国人学习他们 的作品,这不是自作多情?
古代没有出现先知,没关系,但我们不能把人家自己都不承认是先知,我们非得立他们为先知,然后让孩子去学习这些东西。历朝历代衰败,甚至亡国,算谁的责任?是统治者无能,还是这些不是先知的先知有错误?不能只当作柏杨所说的酱缸!
把中国最聪明的,最有水准的这些不是先知的先知的已成年的学生,全体集合起来,按照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写出一部能够指导未来50年,100年,200年育人治世的思想来!写出一部能够指导未来1000年,2000年育人治世的思想来!能不能?如果不能,就不要让小学生学习这些东西。
国内没有先知,尽管比较遗憾,但是这就是事实,不要欺人,也不要自欺,更不要欺骗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中国的成年人欺骗这些中国的未成年人,实际就是欺骗民族的未来。
人类不是有先知吗?这就足够了。3000年前,就已经有先知讲到了。自欺欺人只能离先知和先知的产生越来越远,把本来能够在现代中国成为先知的人都扼杀了。

[ 本帖最后由 ccpeter 于 2012-4-19 08:17 编辑 ]
作者: ozma    时间: 2012-4-19 08:22
和睦家学园2012-4-19 05:06金钱+1连中国的汉字都想灭掉,不是欺师灭祖是 ...
和睦家学园2012-4-19 05:06威望+1连中国的汉字都想灭掉,不是欺师灭祖是 ...

谁想消灭汉字?俺怎么没看出来呢?楼主回顾了一点汉字改革的历史,不代表楼主想灭掉汉字吧。即使楼主有这样的想法,那也属于学术讨论范畴。百家争鸣好,不要轻易扣帽子为好。

俺没文化没水平,无能参与讨论,但是喜欢看不同观点的碰撞。您和楼主都给俺很多教益,谢过!

另外,版主您的评分看不全,建议以后给他人评分时勾选“发短消息通知作者”,这样被评分者才能看到全貌。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19 17:29
版主已生气,不再发言了,有英语学习交流到英语版块找我了。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20 09:09
和睦家学园 :

我原以为你是一个中国妈妈,原来你是德国孩子的妈妈,你的孩子将来要在德国接受教育。我感觉你的发言不妥。你应该反思一下,你的发言内容和你的人生行为都证明了什么?

所以我作为中国的孩子的家长,不能因为一个德国孩子妈妈的生气,就放弃与中国孩子的家长交流的机会。所以我决定继续为中国家长的孩子的学习,提点意见。

且记,除非你删帖,否则要注意自己的说话内容,因为你也知道我的风格,多了不说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4-20 09:57
标题: 回复 #18 ccpeter 的帖子
ccpeter:

和睦家本身是个很温和的人,所以我看到她的帖子标题吓了一跳,怕她生气,所以回帖让她“不气不气” 。
她生气没生气,只有她本人有发言权——她给我的站短里说了,她不会因为理念的冲突而生气的。

德国孩子的妈妈有她天然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她不需要与当下国内的教育体制抗衡,有孩子教育方面的极大自由。孩子的爸爸有德国的教育理念(我看过她的帖子,的确是个非常称职的爸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大会有任何家庭纠纷。
劣势是:她不了解当前国内在母语教学方面的现实,不很清楚我们到底缺少什么,我们抨击那些东西的时候为什么那么愤懑。

但我相信随着交流的深入,她会了解你,你也会了解她。——不过这里有个障碍:你说话的风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确是吸引眼球的好办法,但也容易激起人的反感,让读者对你说话的内容抱着十二分的防御和警惕

另外,讨论问题是讨论问题,我不乐见拿任何人的身份做文章。除非这个身份是毒胶囊的生产主管,他的身份才是讨论相关问题不可回避的。否则,还是让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本身,而淡化彼此身份的差异吧。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20 11:19
哪有什么吸引眼球的意思,你以为打汉字这么容易吗?能打两个字的,谁愿意打十字!
另外,这些读经的版主,有没有勇气来探讨一下,我提出的问题?
作者: 骞骞吾子    时间: 2012-4-20 17:34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4-15 00:24 发表
“不要一笔抹杀、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做人要从历史里探求本源,要在时代的变迁中肩负起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
                                                                                 ---- ...

很赞成, 。。。。。。。。。。。。
作者: lilyfall    时间: 2012-4-27 17:23
要说准确,英语远远不是。
以语法出发来分析探讨是不是该学国学,我觉得好像真的没有很大的必要。不是因为语法严谨而去学某种语言的,更何况,学习国学,很多人并没有把他归于语言学习的范畴吧。
我是一个非常没有文化的人,所以很难和别人探讨什么深层次的东西,我会词穷。
以前我压根没有想给孩子学习国学经典,最近有这个想法,所以才开始来这个论坛。
我希望开始给孩子学习一些,同时自己也开始学习一些。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28 09:37
英语的准确是指综合的,因为很多领域是不使用任何其它语言的,比如计算机,航天的核心部份。
从语法出发,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因为我们要让孩子学,就应该知道学习这个东西的目的是什么,学习这个东西的时候注意什么,家长或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如何提示或准备自己的方法,教学进度。
古代汉语实际是一种非常失败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为他模糊不清,分歧严重,对孩子的语言思维的形成更是一种错误的引导。
白话文已经完全取代了所谓的古代汉语的国学,如果不把古代汉语作为语言来学习,学他的什么?学他所承载的思想?

古代汉语所承载的思想已经由国人和外国人定性了:

国人是如何评价使用孔子等诸子百家的古文学习的国人的特点:
鲁迅讲,(以前的)中国人没有脊梁。
毛主席是第一个让中国人敢直视敌人两眼的领导人,但直接就讲:孔子就是孔老二。

外国人如何评价使用古文学习的国人的特点:

在他们所走过和知道的世界种族当中,从来没有一个民族,象这个国家(中国)的民族这样,奴隶比奴隶主更维护这个奴隶制度!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人数众多的民族,但是是却被比他人数少很多的民族所统治和奴役的民族,而且从文化上,没有反抗,心甘情愿被统治和奴役几百年。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幼年。

这种陈腐的东西还值得让孩子学习吗?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4-28 09:50
可是,如果是作为历史来学习古代汉语,更不应该以一种遵敬、崇拜的角度,古人应该尊敬,但是不等于他们的思想是值得后人尊敬的。

实际这种以古为荣的思维是一种不负责的作法。

我们当今的人尊崇古人,无非是希望我们的后人也向我们对待古人一样,尊崇我们。难道我们现在这种对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采,也应该得到尊崇吗?

“我们列祖犯罪,而今不在了,我们担当他们的罪孽”,这种先知的智慧不更适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我们思考当下如何行为?因为我们现在对自然环境的所作所为,不正是注定由我们的后代来承担我们的罪孽!

中国古代有伟大的人物,但我们都忽略了,都忘记了,把古代汉语作为学习的东西,引导孩子不仅语言思维模糊,而且没有人文的意义。
作者: 乖乖的马甲    时间: 2012-5-4 17:42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14 21:41 发表
英语就不多说了,从现在的地位就可以看到他的准确程度,基本上国际杂志,国际交流都使用英文,说明英语是一种可以清晰,准确反映图画的语言.


要说准确程度,英语根本没有办法跟法语比,我看你还是学法语吧。

英语才牛了几年?解放前还是法语的天下!仅仅是因为美国在这一百年内成了超级大国,就对英语崇拜成这样,不觉得太急了些吗?

想当初荷兰、西班牙、英国,哪个不是傲视全球,现在怎么样了?美国还能牛几年?你怎么知道一百年后牛的会是什么语言?

中国牛了几千年,向周边很多国家输出了汉语,当时的国际交流是使用中文,怎么说它不是能清晰、准确反映图画的语言?

你愿意崇拜英语,没人反对你。只是这语言,英国人自己也不是很有底气
作者: ccpeter    时间: 2012-5-4 19:26
原帖由 乖乖的马甲 于 2012-5-4 17:42 发表


就对英语崇拜成这样 ...


全世界只有中国,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小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必须学习英语。为什么不学法语?为什么不学俄语?这是谁在崇拜?这怎么能有你我来决定?如果你是在中国,你有勇气不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吗?怕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另外,你对一百年后不是美国主导世界已经胸有成竹,希望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点,而不只是说说而已。

“当时的国际交流是使用中文,怎么说它不是能清晰、准确反映图画的语言?” 有什么根据?把当时的两国之间的合同,文书都使用中文的论据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你只是听说,可是听说的就有可能是谎话。


如果你参与讨论,请讲出你的道理,否则不知道你是真明白还是真不明白。

另外,马可波罗中国游记,很多人认为是假的,因为这个游记中,竞然没有一句话提到中国的汉字,古文。
而对元朝文字的记载都是使用的是蒙文和波斯语,因为这两个语言是官方语言。当然中国的学者还是最后证明,这个游记是真的,尽管波罗对古代汉语一字未提。

[ 本帖最后由 ccpeter 于 2012-5-4 19:49 编辑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