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客观评价杜曼 [打印本页]

作者: 楼前小憩    时间: 2012-4-6 16:39
标题: 客观评价杜曼
去杜曼的外文官方网站浏览了差不多一个礼拜左右,父母的点评也详细检阅了一遍。发现杜曼的早教理念没错,但方法有失偏颇。

       对于没见过具体事物的孩子而言,文字是抽象且晦涩的。比如一个孩子从没看见过火,你通过反复记忆教他认火字。对孩子而言完全不具备任何意义。说简单点就是文字这种抽象的符号必须建立在具体的事物上。一个老外天天跟你念叨Avatar,你可能通过这个单词的拼写A-v-a-t-a-r知道它念阿凡达,但倘若你没亲身去领略过这部电影的魅力,你根本不明白“Avatar”所代表的意义。

       换位思考的话,孩子也是如此,一个从没坐过或者看过飞机的孩子,你天天给他闪“飞机”无疑于在诵经给他听。机械反复式的记忆根本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最简单的文字尚且如此,更具抽象思维的数学和诗词就无异于扯谈了。

       “心灵捕手”里的sean对will说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麽。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再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

         国外通行的做法是在实物上帖字,孩子必须用手触摸,用眼睛注视,把鼻子凑过去吸气,甚至用嘴巴去咬去吞咽,全方位的感受一个真实事物或者生命的存在。

         所以倘若要让孩子学认字的话,再学完爸爸妈妈等亲人后,紧跟着学习食物,让孩子尽早把事物与抽象的文字联系起来,形成习惯。识字的过程离不开写,孩子大约一岁半左右可以找来沙盘用手比划。两岁左右用笔。写字的同时顺带连数数也给教了,一举数得。

         最后要说明的是,早期的教育理念主要是要锻炼孩子的联想与想象,动手能力是捎带手便能培养出来的。如果迷信偏听用所谓的卡片便能塑造天才,那就真的把教育想象的太简单了。“爱”这个字我是四岁才写给闺女看,只十分钟她就能默写出来,如果不是父母对孩子异常深沉的爱,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无论被闪了多少次也是理解不了其中的涵义的。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2-4-6 20:00
谢谢楼主的介绍分享

两岁开始用笔?这点我想知道是怎么样一种做法?
作者: 楼前小憩    时间: 2012-4-6 21:57
原帖由 你带来的幸福 于 2012-4-6 20:00 发表
谢谢楼主的介绍分享

两岁开始用笔?这点我想知道是怎么样一种做法?


两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最基本的抓握能力,能用勺子吃饭,握笔根本不费力气。我国的汉字是象形演变而来,所以最开始可由父母找张大纸,当着孩子把字画一遍。这步是最难的,如果调动不起孩子的兴趣则其他免谈。如果孩子觉得你“画字”很好玩的话,那他便会模仿。剩下的就好办了。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2-4-6 22:14
原帖由 楼前小憩 于 2012-4-6 21:57 发表


两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最基本的抓握能力,能用勺子吃饭,握笔根本不费力气。我国的汉字是象形演变而来,所以最开始可由父母找张大纸,当着孩子把字画一遍。这步是最难的,如果调动不起孩子的兴趣则其他免谈。 ...


谢谢楼前小憩!
你说的对,首先得调动起孩子的兴趣,让他觉得好玩,像游戏,才可能继续下去

欢迎你来儿教~!!@
也谢谢你!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2-4-6 23:42
同意您对杜曼的看法。但是我反对孩子过早识字。
作者: shwyyan    时间: 2012-4-6 23:44
早教更多应该是培养孩子的习惯、心理健康,而非知识。
作者: 超级老爸    时间: 2012-4-8 15:34
我以为你真的做到客观了。
作者: 不颜草    时间: 2012-4-8 17:48
现在对于孩子多大识字都是很有些争议的,弄得我们这些家长也常常左右摇摆。一方面是大量的专家说过早识字不利于孩子的想像力发展,一方面是很多早慧儿童在2岁时开始认字并以此为基础可以有着更大量的阅读。

我自己的孩子刚好2岁的时候真是为此查了很久很久,认字软件说中国是象形文字,是图像式的,可某些专家又说这也不行,总之认字妨碍了创造力。所以现在我只教孩子认字,不敢教他写字。唉~~~

不过方法是我自创的,不是杜曼式方法。

另外,卡尔威特、塞德兹博士的儿子这些可都是2岁就认字的
作者: huangrenee    时间: 2012-4-10 07:55
相当的不可观。卡片识字和实物认知一点也不矛盾。难道有这样的家长,只认卡片上的字“苹果”,但从不给他看真苹果吗?孩子也好,大人也好,理解力都是随年龄,见识而增长。按你的说法,你教孩子“战争”,就得身临其境吗?再说你杜曼过吗?你看了点相关的东西,就自以为客观了,是可笑了!这里的妈妈也不会傻到只会在家里闪卡。
作者: huangrenee    时间: 2012-4-10 07:59
事实就是,我家孩子一岁就认得“爱“字,到了四岁,他对"爱"字的理解和你的孩子是一样的。
作者: Clumsybird    时间: 2012-4-10 10:22
说的挺好的,比较客观。
作者: 2011fly    时间: 2012-5-7 20:52
现在正在为孩子要不要杜曼而努力的收集着不同的信息.
作者: 宝宝开心    时间: 2012-5-8 09:06
客观应该至少两方面来评价一个事物吧 呵呵

杜漫的前期记忆教育是必须的,我认为。 而且杜漫只是一个操作方式,我觉得杜漫就是企业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或者机器。

而早教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包括所有方法论,价值链,产业链,人力调配,营销管理,理念设计等等。 所以觉得 如果通过一个流水线工人来衡量一个企业的战略思维,有失偏颇。

我觉得,宝宝出生是一张白纸, 什么都不知道。 尽快的建立一个小记忆知识库是一切的开始。一旦有了数字概念,和a简单的事物概念,我们就能开始进行探索教育他们认识世界。

在很小的时候,宝宝懂了数字概念,懂了家里相关的器物,一天叫宝宝去跑步机上把他的圆鼓拿过来。 鼓比较大,而且比较重, 宝宝还不会走, 但是又必须两只手捧着鼓才能拿的动。 怎么办。

我并不着急,也不会去交他怎么做。 因为在平时他自己有大量的在家活动经验,所以觉得圆形阻力最小这个概念他会自己摸索。

不出所料,宝宝看了几十秒之后,经过几次尝试,竖着推,鼓是长方体,立着推,摩擦力大,都不怎么好, 一会儿,他就找到了很好的方式,打横来一只手蹭着自己的身体,另外一只手滚自己的鼓, 一会儿就来到我身边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历。 而达成这个效果,和之前记忆教育,还有其他的相关积累是分不开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