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懂得倾听潜意识吗?
——心理测试
译:界上佬
精神分析学认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受潜意识影响,有些人拒绝审视潜意识的各种表现,另一些人则完全敞开接受,你与潜意识的关系如何?
1、最近,一位同事明显表现出与人疏远:
■ 他可能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很正常,每个人都会这样。
▲ 你注意到这一点,但随即忘到脑后。
● 这让你不舒服,并为此感到不安。
◆ 你问他/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在一次家庭晚宴上,大家的声调逐渐升高,哥哥/姐姐像小时候那样指责你:
■ 你勃然大怒。
▲ 你建议他/她去看心理医生。
● 你只是耸耸肩,一笑了之。
◆ 你用尖锐的语言进行反击。
3、苏格拉底曾问世人“你了解自己吗”,你如何作答?
■ 我一直努力地了解自己。
▲ 我更愿意了解世界。
● 这是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任务!
◆ 任务完成,我已经很了解自己了。
4、“不应该过于服从自己的愿意”,你如何看待这个建议?
■ 这是一条很好的教育原则。
▲ 这个建议对于抑郁者是有害的,对其他人也没什么好处。
● 应该把这个原则保留在大脑中的一个角落里。
◆ 这会导致痛苦和罪恶感的产生。
5、你焦虑吗?
■ 是又怎样?!
▲ 我可没有时间去焦虑!
● 偶尔,我会感到些许焦虑。
◆ 谈不上焦虑,只是有些恍惚,不过,我也搞不清楚到底……
6、以下对欲望的定义,你接受哪一种?
■ 欲望就是渴望。
▲ 欲望就是痛苦。
● 欲望就是生活。
◆ 欲望就是冒险。
7、你会将哪种“生活哲学”传给孩子?
■ 生活很不容易,但值得为生活打拼。
▲ 咬紧牙关,勇往直前。
● 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生活的关键。
◆ 生活就是不断地跌倒和爬起。
8、在你看来,头痛、腹痛和其他身体的小痛楚是:
■ 生命历程中普通的小问题。
▲ 人类脆弱的证明。
● 这是一些必须解读的信息。
◆ 有时候它们蕴含着一些需要解码的信息。
9、对于你来说,“矛盾情感”意味着什么?
■ 这就是我的问题所在。
▲ 只有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才会有“矛盾情感”。
● 这完全是心理学家的一种费解的说法。
◆ 这是人类固有的特点。
10、你再次忘记祝贺某位亲友生日快乐:
■ 你向对方道歉。
▲ 你编造出某个不可思议的解释。
● 你认真反思自己的这次疏忽。
◆ 你相信对方也曾忘记你的生日,因此,也没什么内疚感。
11、会议中,你冒出一个跟性在关的口误,导致哄堂大笑:
■ 你和大家一起笑,过后则充满好奇的反思。
▲ 你觉得其他人的反应很幼稚。
● 你忙不迭地解释,结果反而更难堪。
◆ 你开怀大笑,随后还把自己的“糗事”告诉了朋友们。
12、伴侣送的礼物你一点也不喜欢:
■ 没关系,关键是他/她有这样的心意。
▲ 你觉得很受伤,而且还让对方知道这一点。
● 这让你感到惊讶,并为此反省。
◆ 怎么知道到底什么东西会令别人开心?
13、你认为“自我控制”是:
■ 有时候是有效的面具。
▲ 是你最大的王牌。
● 是人生的一个目标。
◆ 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4、你做了个春梦,梦里居然有个你丝毫不感兴趣的人。醒来后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 梦就是这样,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 我肯定是晚饭吃得太饱了,所以才会做恶梦。
● 吸引和排斥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 我必须马上跟心理医生谈一谈。
15、你如何走出生活中那些忧伤的时刻?
■ 努力弄明白缘由。
▲ 寻求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 强迫自己走出家门。
◆ 进行某项身体运动.
计算结果:
对每个答案,圈出你的选择,然后对A、B、C、D进行汇总。
汇总:A
B
C
D
大部分为A :
你对潜意识倾听得不够
大多数时候,你都没有真正地关注潜意识,你要么将潜意识的表现视为毫无意义的生活插曲(“真好玩,梦中的我居然在儿时住过的房子上飞翔。”),要么为自己的失误寻找各种理由(“很正常,每当我疲劳的时候,就会将别人的名字张冠李戴!”)。旨在远离任何造成情绪紊流的东西,从而让自己感到心安。你有时候也会驻足某些令你困惑的事件,但总是局限于外在和事实的解释,并不会进行内心的考察。结果可能是,你以为自己能控制局面,却并不知道这种“肤浅的调查”可能使你遭遇新的沮丧。
平衡之路:你需要尽可能地接近内心深处的欲望。为什么不制定直到生命终结的人生计划,问问自己这辈子到底最想干什么?之后,你完全可能调整选择,遵循自己的欲望作出决定。
大多数为B :
你有时过于听从潜意识
你对潜意识的听从并不是主动、自愿的,那是曾经体验过的、危险的冲动和欲望侵袭你心灵的结果。你试图保护自己不受这些欲望的伤害。任何激活欲望机制的东西都会唤醒你心中的防御和保护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为多种形式:焦虑、恐慌、恐惧症、精神紊乱、躯体化(身体不舒服反应)、回避行为……过度侵扰的潜意识可能导致两种行为:一种倾向于极度控制——对欲望的害怕使人竭力控制所有情绪,封锁所有冲动;另一种倾向于不控制,特点是完全被情绪所掌控,很难作出深思熟虑的决定,也很难照顾自己。
平衡之路:当情绪侵袭而来时,先停一下,深呼吸,就好像你度身事外考虑当前的局势。这样做,能解除寄生于心中的情绪。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考虑专业人士帮助。
大多数为C:
你丝毫不听自己的潜意识
“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能失去控制”是你的信条。你将自己视为人生航船的唯一主宰。在生命进程中,你无视潜意识的表现(动作倒错、口误、梦境、负面的重复……),从不反思那些构成人生路标的事件,也从不关注那些可能展露事实的信号。仿佛内心有块巨大的暗礁,阻挡了所有冲动的涌现。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你的恐惧:害怕被无法控制的情绪、激情和冲动构成的狂潮所裹挟。
平衡之路:如果这只会产生益处,或者是可以接受的毛病,为什么要改变呢?但是,如果严重妨碍了正常生活,就有必要尽可能近距离地审视这层盔甲。可以在回答之前先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可以接受自己更容易动感情,尝试更多地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意见。如果这么做还不够,最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大多数为D:
你懂得倾听潜意识
总的来说,你很智慧地与自我相处。你坚信自己的冲动并非注定是不好的,你也懂得倾听自己的激情,并用恰当的方式反思发生的事情。这种与自身的融洽关系可能是自我心理分析的结果,也可能是你的天性、教育和生活经历结合的产物。你不会过高地评估那些左右人生历程的信号或巧合,但你也会对它们进行反思,为的是照亮前进的道路,或在某个领域获得改善。凭直觉做事,但又不幼稚。你灵活且开放地待人,同时又坚持自己的选择和欲望。你自信地前行,也允许自己误入死胡同或停滞不前。
平衡之路:总而言之,你懂得自己的欲望,而且不会导致沉重的内心冲突,不会阻碍你去爱和工作。
摘自《心理月刊》2011年12月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