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你的孩子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2-3-31 09:15
标题: 你的孩子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吗?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造成“作文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如今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很少有时间接触社会。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学生们在写作时就会感到没啥可写,只好去胡编乱造。
2、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因受网络和电视的冲击,加之负担过重,如今中小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而阅读是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有效途径。许多著名作家就是通过阅读而走上成功之路的,如高尔基。
3、作文指导随意性、盲目性强。一些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缺乏系统性,或就题论题、或念几篇范文了事、或想到什么写什么…….把作文教学弄得枯燥不堪,毫无趣味性可言。
4、不重视写作技巧训练。这是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方法做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写作文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我们才可以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地把作文写好。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下面,我们将陆续介绍一些特级教师的作文指导技巧。如果你有兴趣,请你继续关注本贴。
[ 本帖最后由 快乐王子369 于 2012-3-31 10:23 编辑 ]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2-3-31 10:43
特级教师讲作文: 巧合法——大军阀街头测字(连载)
有一个大军阀,特别想找一个测字先生的麻烦。有一天,他和副官从监狱里提出一个犯人,大家化装之后,来到测字先生的卦摊儿前,大军阀说:“都说你测字测得准。今天你给我们测测。测准了大大有赏;要是测得不准,哼哼!……”测字先生吓了一跳,忙问他们测什么字。大军阀顺手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测字先生一看,慌忙起身,纳头便拜:“在下有眼无珠。您定是位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大人。”
大军阀一看被猜中了,便让副官去测。副官也在手上写了一个“人”字。测字先生说:“对不起,您只是这位大人的一个手下人。”
大军阀一看又被猜中了,就让那个犯人去测。犯人说也测“人”字。测字先生把脸一沉说:“你肯定是个犯人!”
大军阀一看全被猜中了,只好赏了那位测字先生,悻悻而去。
看了这个笑话,你可能会认为这位测字先生测得特别灵验。其实,不是测字先生测得灵,而是测字先生善于察言观色罢了。你想,大军阀、副官、犯人,他们之间身份悬殊,这必然会通过他们各自的言行、气质表现出来。不过,这个故事也实在太“巧”了。你看,大军阀顺手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这正好和他的“大人”身份相符。副官写在手上的“人”字就要小得多了,如果把手放下,“人”字就在手下,这又与他“手下人”的身份相称。犯人测的“人”字是从口中说出来的,“口”和“人”和在一起,是个“囚”字,这自然又与他犯人的身份一致了。这就叫巧合。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巧事”。如在校园中蒙着眼睛捉迷藏,好不容易捉着一个人,可取下手帕一看,被捉的居然是老师。老师让你去找一位同学,你不知道他家的地址,正着急时,他竟出现在你面前…... 这也叫巧合。
巧合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它,我们的文章就会显得曲折新颖,富有戏剧性效果。
在我们的课本中选有英国剧作家米尔恩的《丑公主》一课。剧中,国王和王后为促成相貌平平的卡米拉公主和西蒙王子的婚事,就让公主的侍女假扮公主去和王子见面。巧的是西蒙王子也因自己相貌一般,怕受到公主的奚落,就让风度翩翩的仆人假扮自己去和公主见面。更巧的是,自称为王子仆人的西蒙王子和自称为公主女仆的卡米拉公主竟然又相遇了。他们在交谈中相互了解,相互钦佩对方的诚实勇敢,并相互道出了让人假扮自己的秘密。就在假扮王子的仆人向假扮公主的女仆表达真挚的爱情时,真正的王子和真正的公主也得到了真正的爱情。这个情节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运用巧合手法的魅力所在。(本讲选自“中小学生写作技巧七十六招”。通过复制下面地址: linjianmb_y21ge_新浪博客 进行搜索,即可进行下载。)
运用巧合手法要做到合情合理。巧合离不开偶然,偶然又往往与必然相连。例如《水浒传》中,李逵下山接老母,别人劝他不要走小路,小路上有劫路的强盗。李逵偏偏不听,结果正好遇上强盗,而且强盗也自称是“黑旋风”李逵。真假李逵相遇,这实在太偶然了。但是假李逵在这儿劫路,真李逵又要从这儿经过,这便有了真假李逵相遇的可能性。所以,在具体处理巧合时,最好先用伏笔把后面要发生的巧合做点暗示或交代,这样以来,后面的巧合虽在预料之外,但仔细一琢磨,就会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了。总之,运用巧合技巧要从生活出发,如果瞎编乱造,就会弄巧成拙。
例文一
作者: suixilpc 时间: 2012-3-31 15:27
谢谢你
作者: 玩过八目鱼 时间: 2012-4-1 18:05
写得好哈,哪个学生的作文哦
作者: mhwsds 时间: 2012-4-6 23:00
不错不错,还有吗?什么时候出续集啊?
作者: zsq2004212 时间: 2012-4-7 15:25
楼主继续,想听!
作者: 宸妈08 时间: 2012-4-14 17:38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分享几篇文章:
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ku5b.html
好词好句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ksih.html
《观潮》怎么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kez5.html
好作文是怎么来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gnrv.html
作者: shysh777 时间: 2012-4-15 10:13
标题: 回复: 你的孩子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吗?
写的还真不错!楼主继续分享!
作者: 静流无声 时间: 2012-4-15 10:36
谢谢宸妈08贴的这些博客文章。
我看了其中的一篇,感觉有点疑义:比喻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好词好句”吗?为文而文的后果,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呕心沥血,不是不可以,但未免落了下乘。
而且,就我学到的修辞手法而言,比喻的喻体要常见,要让人一看就会心,而不是必须google了之后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那样的比喻,除了让文章多一些文字,显得漂亮之外,就别无它用了——还为文章的理解人为的制造了障碍呢!
原文附后:
前面那篇解读《观潮》文章里谈了语言修辞的问题。
观潮的人多不多?多到什么程度?作者是如何形容的?(人山人海)
好令人失望的形容啊,陈词滥调。
延伸思考:形容人多,你有啥好词,好句?
人声鼎沸?也俗。我来举几个例子:
比肩接踵
人多得就像春运高峰的火车站
人多得就像纳库鲁湖畔的火烈鸟
请注意,这个火烈鸟的比喻就属于文学了。
一个文学家与一个文字匠的区别就在这个比喻上,
文字匠只会用人山人海,水平跟宋丹丹演的白云差不多:
那可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但文学家就得跟你玩点文化,跟普通人拉开距离。
人的才华是怎么来的?就是从这一点一滴来的。
有位同学看后评论到:
这到时还真得大背地记忆,好词好句。形容人多时用什么,形容人累时写什么,形容苦恼时,焦急时,都有不同地高雅地写法。主要是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
这位同学的理解是有误的。这个东西不一定是去背的,而是可以自己独创的。
像这个纳库鲁湖畔的火烈鸟就是我创造的。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这张图就是我的灵感来源。
这张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就是火烈鸟。我当时了就觉得比较震撼。
这种记忆一直留在头脑中,所以在解读《观潮》的时候就从脑际窜了出来。
解读《观潮》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琢磨怎么形容人多呢?人山人海太俗,
连小学生都会用。春运时的火车站也比较俗,也缺乏美感。
我就突然想到了这个火烈鸟的图。
自然地,我就想到用火烈鸟作为人多的比喻。
人多得就像火烈鸟。。。味道有点不对,
人多得就像非洲上空的火烈鸟,味道还是有点不对。
然后就开始google了,查到纳库鲁湖畔是火烈鸟的一个主要栖息地。
于是,就有了,人多得就像纳库鲁湖畔的火烈鸟这个比喻。
。。。。。。。
作者: wkchao 时间: 2012-4-15 23:36
谢谢分享了。。。
作者: haimian163 时间: 2012-4-16 09:42
:)
作者: zaqqazzaqqaz 时间: 2012-4-24 13:57
学习了。。。。。。。。。
作者: 可77 时间: 2012-4-24 22:22
原帖由 静流无声 于 2012-4-15 10:36 发表 
谢谢宸妈08贴的这些博客文章。
我看了其中的一篇,感觉有点疑义:比喻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好词好句”吗?为文而文的后果,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呕心沥血,不是不可以,但未免落了下乘。
而且, ...
比喻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在《比喻是天才的标识》一文里,作者说到:“说明文中的比喻一般被叫做打比方,主要用途就是上面这位朋友提到的:让人更明白。但这跟文学中的比喻无关。
就文学作品而言,什么是好比喻?
文学中的好比喻不是让你更明白。而是:
一、增强你的审美体验
二、给你带来智识上的愉悦。。。”
对于常见的比喻,虽然一看就能会心,但是用于文学性的文章中,却少了几分“惬意的,新奇的、自然的、清新的”的感受。
这种感受,难能可贵。
作者: yuancuang 时间: 2012-4-28 01:29
谢谢分享了.........
作者: 静流无声 时间: 2012-5-2 10:21
标题: 回复 #13 可77 的帖子
个人看法,我读文章,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受虐或者证明自己知识渊博,而是为了了解观点,获取信息。
需要不停google才能知道对方说什么的文章,我是不会读的。
文学欣赏,沈从文的文字不艰深,比喻也不深奥,我很喜欢。
至于荷花的香气如高楼上飘渺的歌声这样的通感,因为可以感受,我也觉得容易接受。
但是需要借助工具查知的比喻,我还是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2-5-25 10:24
例文一
一杯牛奶
吕航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数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的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这是一个有关报恩的故事。作者以“一杯牛奶”为线索,向我们说明了“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其中巧合手法地巧妙运用,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例文二
作者: 可77 时间: 2012-5-25 13:33
标题: 回复 #15 静流无声 的帖子
对我而言,读文章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比如读政策法规之类的文章;有的是为了单纯的精神愉悦——比如读村上春树。。。。
举例说吧,对于“人多得就像纳库鲁湖畔的火烈鸟”这类语句,在第一次读文章过程中我只会对此比喻感到有新奇感,但决不会因此去GOOGLE一下,因为对于文学作品我其实很不求甚解,但求心里上的愉悦感。
但是,如果在别的很偶然的机会,遇到有关纳库鲁湖畔的火烈鸟这个信息时,我的脑海里会突然跳出这篇文章中的这个比喻,那种恍然大悟的快乐感和似乎对作者会心一笑的默契感觉非常美好。
所以,对我而言,我很喜欢喜欢用这种比喻方式的文学作品。
作者: 喜欢小巧虎 时间: 2012-5-25 13:43
学习了。文章很精彩!评论也很精彩!
作者: Nuyus 时间: 2012-5-26 08:55
学习了,很有启发
作者: Nuyus 时间: 2012-5-26 08:56
楼主继续啊,等下文呢
作者: 静流无声 时间: 2012-6-8 20:03
标题: 回复 #17 可77 的帖子
呵呵,各有所好,所以各种各样的书才会找到各自的读者呀。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2-9-6 09:25
网上聊天的乐趣
周铃艳
自从我家的电脑上网以后,我就学着在网上找朋友聊天。
暑假的一天,我刚打开电脑,进入“聊天室”,上面已出现了一句话:“你好,我希望能和你成为网友。如果愿意,明天9点准时打开电脑,咱们不‘聊’不散。”“嗬,好家伙,弄得这么神秘。好,明天得摸摸你的‘底细’。”我自言自语道。
第二天,我准时打开“聊天室”,按起键盘来,刚把“你好,新网友,请问你尊姓大名”这句话传递出去,电脑上就出现了对方的回答:“我叫小燕子·粒粒果,是个女孩。也请问你尊姓大名。”“我叫黑猫·AD钙,是个男孩。”我答道(嘻嘻,其实我是女孩)。我们“互相认识”以后,就开始“聊”起来,大至天文地理、国家大事,小至……反正就是无所不谈。到吃午饭的时候,妈妈叫了我一声,我赶忙发话:“要吃中午饭了,明天何时再聊?”她答道:“明天是我生日,那就晚上8点吧,再见。”哦,说到生日我才想起,我那正在读四年级的表弟也是明天过生日。
第二天,我买了一盘电脑学习光盘,作为送给表弟的生日礼物。到了表弟家,表弟兴奋地告诉我:“我在网上交了个朋友,叫黑猫·AD钙,是个男孩。”我想他的网友怎么跟我“同名同姓”,莫非我的网友就是……
晚上,我打开电脑,对“小燕子·粒粒果”说:“祝你生日快乐,请问你的真实姓名是不是叫张翔,是个男孩,体重47公斤?”“是呀,你到底是谁?”他反问我。“我就是黑猫·AD钙,你的新网友兼表姐。”刚“说”完,电脑上就显示出四个字:“我的天哪!”……
这篇作文写得太有趣了!你看,表姐在聊天时遇上了表弟,巧不巧?姐弟俩还在网上戴上了“假面具”:表弟成了“小燕子”,而表姐却变成了一只“黑猫”。文章写得妙趣横生。如果没有这些巧合,哪儿来这些网上聊天的乐趣?(本讲选自“中小学生写作技巧七十六招”。通过复制下面地址:linjianmb_y21ge_新浪博客进行搜索,即可进行下载。)
练习
1.阅读《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体会巧合法的妙用。
2、将下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短文。
“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一本心仪已久的好书,但因为事先和朋友曾有约定:“谁要是先得到《写作宝典》,绝不能忘了好朋友”,犹豫再三,“我”终于忍痛割爱,把爱不释手的书寄赠好友。不料就在“我”将书邮寄出去的那一天下午,却收到了好朋友给“我”寄来的同一本书。
3.想想在下面的文章中能否用上巧合法。
1)一次有趣的活动。
2)真是太巧了
(未经作者授权,不得对内容进行删改)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2-9-25 10:48
例文一
一杯牛奶
吕航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数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的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这是一个有关报恩的故事。作者以“一杯牛奶”为线索,向我们说明了“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其中巧合手法地巧妙运用,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 五月风 时间: 2012-9-25 23:35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kxyz12345 时间: 2012-9-29 19:09
巧合固然重要,但我觉得,楼主举的两篇短文,《一杯牛奶》和《网上聊天的乐趣》,过于虚假。一看就是中国人编的。就像那篇关于国旗的文章一样。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不见得正确。
至于楼主提到《水浒传》真假李逵的事,那完全是艺术的虚构,是为了好看,也就是说增强阅读的乐趣。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3-1-23 09:14
谢谢楼主点评!真是行家啊!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3-1-23 09:15
宋朝有个王秀才,只不过读了几年书,就自以为饱读诗书,目中无人。有一天,他又大言不惭地跟一位陌生人谈论诗书,陌生人对他说:“既然你那么喜欢吟诗作对,何不去拜访欧阳修呢?”“欧阳修何许人也?” 王秀才问。陌生人很惊讶地说:“你竟然不知道欧阳修?他是有名的大文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连三岁小孩都认识他,你会不知道?” 陌生人摇摇头走了。王秀才很不服气,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连三岁小孩都认识的欧阳修。
第二天一早,王秀才就出了门,他走啊走,走到一棵枯死的大树下。王秀才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开口吟道:“路边一古树,两枝大桠杈…...”不料下一句却接不下去了,正在为难时,突然有人接道:“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原来欧阳修正好路过,不忍看王秀才为难,便为他接了下联。王秀才高兴地说:“太好了,此诗只应天上有啊!兄台,想必你也喜欢吟诗作对,我正好要去拜访欧阳修,不如我们结伴同行吧!”
一会儿,两人踏上一条河堤,河堤上的鸭群看见有人来了,纷纷跳下水去。王秀才见此情景,诗兴大发:“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他又接不下去了,只好看着欧阳修说:“兄台,该你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吟罢,两人一起坐船渡河,船上只有他们两人。此时王秀才又诗兴大发:“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很快接下去说:“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这则小故事可真有意思。其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双关是一个词或句包含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表面的意思,一种是暗含的意思。表面的含义是遮掩性的,暗含的意思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这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指桑骂槐,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一语两意的手法,往往能表现人的机智,使语言深刻含蓄,增加魅力。
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谐音双关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如上面的故事中“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运用的就是谐音双关,表面上的意思是说,欧阳修已经知道你了,你还不知道欧阳修;但实际上的意思是讽刺王秀才水平太低,不知羞耻。汉语中的许多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构成的。例如:(3)老虎拉车──谁赶(敢)?(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5)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还有一种双关是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吃墨水》一课中,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这里用“墨水”的多义性,表面用的是本义,实际指的却是学问或知识。(本讲选自“中小学生写作技巧七十六招”。通过复制下面地址: linjianmb_y21ge_新浪博客
进行搜索,即可进行下载。)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鲁迅说:“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里的 “碰壁”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碰墙壁,实际上是讲同反动派作斗争,革命者遭到迫害。“四周围黑洞洞的”,也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四周环境黑暗,实际指黑暗的旧社会。另外在《挑山工》中,“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在《白杨》中,“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些运用的都是语义双关。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3-3-14 15:58
谢谢各位关注!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3-3-14 16:00
例文一
痕 迹
杨莹
随着一阵铃声,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安静地坐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师却没像往常那样准时地出现在门口。教室里渐渐有了响动,被同学们称为调皮大王的我,自然也不甘落后。我偷偷地将脚往前伸,准备给张榆的白色外套印上一幅美丽的图案“走着瞧”!没想到她还挺配合,猛然将身子往后挪了一下。这下可好,我的杰作在眨眼间就完成了。只不过这样一来,原来的“匿名画”计划也就宣告失败,还换来一声尖叫及倾盆而下的泪水。教室里立即像炸开了锅似的吵闹起来:哭声、劝慰声、责骂声、议论声,响成了一片……
“哦,对不起,我迟到了!”一个声音在门口响起。眨眼间,刚刚还围在我身边的同学都回到了座位,教室里也立即安静了不少,只剩下轻轻的抽噎声。“张榆,你身体不舒服吗?”老师皱了一下眉头,询问的目光注视着张榆。还没等张榆开口,教室里就响起了七嘴八舌的声音。不用说,这下我等着挨批好了。挨批就挨批吧,反正又不是第一回了。这么一想,我索性将头抬得高高的,一边回敬着有些同学对我的“注目礼”,一边悄悄地观察老师的反应,心想:看你能拿我怎么办?随着老师的点头,教室里总算又安静了下来,连抽噎声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停止了。大家似乎都在等着老师让我站起来,像电视里的公开审判一样给我来个“定罪、量刑”。一发觉老师将目光对准了我,刚才的勇气忽然全跑光了。为了避开目光,我低下了头:不就是一件衣服吗?大不了我赔……不,我们家哪来钱赔?要是让爸爸知道了这件事,非打我一顿不可!哎,早知道这样,我就……“这事的责任在我,如果不是老师来迟了,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张榆,下课以后老师帮你洗一下,保证不留痕迹。”老师的声音再度响起,却没有我预料中的“暴风骤雨”,难道是……不容我多想,老师已经像往常一样打开了课本,把我们领进了知识的海洋……
叮铃铃……下课了,“哲南,你过来一下,老师有事要跟你讲。”果然不出我所料,我暗暗叹了口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哲南,请你去帮老师打一桶水,好吗?”带着十二万分的不情愿,我最终还是挪到了办公室,正想坦白从宽,一听这话,猛地抬起了头,看到老师手中的衣服,我明白了……
那一天,老师不但让我帮她提水,还告诉我衣服脏了,只要洗一洗就又干净了,可如果人的思想脏了,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洗干净了!人穷志不能短……
那一天,老师的话就犹如那清澈的水,洗去了我思想上的污迹;老师的话又犹如那刻刀,永远地在我心上留下了痕迹。
例文二
作者: 快乐王子369 时间: 2014-1-10 17:06
例文二
带 路 人
陈 悦
今天,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个不停,落在地上,屋上,溅起了朵朵雨花.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人渐渐稀少了.
我低头向前跑着,突然我把一个人撞了一下,我急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扶住了墙.“对不起,对不起!”我忙道歉.“噢,不要紧的.”
在朦胧的雨雾中,只见他中等个儿,瘦削的脸上一双木然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他是个盲人.我心里很难受:“大伯,我扶您回去吧!“谢谢你小姑娘。”
我搀扶着他向前快步走着,我望着他那木然的眼睛,唉,真可怜,突然,我被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板,我便嚷了起来:“谁把水道板拿开了,也不放好!噢,大伯,您走这边,小心绊倒.”他迈了一步,又停了下来,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一边说;“说不定还会有人经过这儿,会绊倒的.”他终于摸到了那块水道板,小心翼翼地把它盖好.然后,他站了起来,伸手到口袋里摸手绢.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赶紧拿出自己洁白的手绢,放在他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没听见.我只见他那沾满泥水的手在那块洁白的手绢上擦着,我湿润的眼睛似乎亮了.我从他心灵的窗口,看见了他那纯洁透亮的心,那是一颗时时想着他人的心.我感到,我浑身的血都在沸腾.
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
在回家的路上,是我给他带了路;而在生活的道路上,这位盲人伯伯,却是我的带路人.
在这两篇习作中,小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在《痕迹》中,“痕迹”表面上指“我”留在同学衣服上的污迹,实际上是指“我”思想上的缺点。一语双关,作者在结尾处巧妙地点题,让文章所蕴涵的思想得以升华。
在《带路人》中,表面上“我”是盲人伯伯的带路人,而实际上盲人伯伯不顾自己的不方便,一心为他人考虑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教育了我,盲人伯伯成为了“我”思想品质上的带路人。在这两篇习作中,因为小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深刻含蓄,增强了感人的魅力。(本讲选自“中小学生写作技巧七十六招”。通过复制下面地址: linjianmb_y21ge_新浪博客
进行搜索,即可进行下载。)
[ 本帖最后由 快乐王子369 于 2014-1-10 17:07 编辑 ]
作者: feiniao123 时间: 2014-1-28 14:21
内容有用,学习一下。
作者: sweetbaobao 时间: 2014-2-3 20:32
楼主继续,想听!
作者: perisnake 时间: 2014-2-5 18:31
二年级的孩子,我对她的要求是,写通顺,用对标点符号
作者: qinxuancheng 时间: 2014-3-10 11:22
谢谢搂主的分享!!!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