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细节有许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尽管如此,我们没必要也没这种可能去解决所有的细节,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生成、突破教学关键点,这才是对学生有功效可言的“芝麻”。对“芝麻”的选择、设计,缘于教师对教材、学生和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教师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在指导学生阅读前,我们必须要深入地解读文本,既要注意“宏观把握”: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要点、布局结构、写作方法、风格特色等;又要“微观理解”:对字、词、句、段中的难点、重点作深入的探究。这样,既着眼于全局、整体,又着眼于局部、细节,两者不可或缺地解读文本后,方能挖掘出对学生行之有效的那粒“芝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