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如果你打算级后让孩子去国外读书,那就要做好不让他回来的准备 [打印本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1-17 11:28
标题: 如果你打算级后让孩子去国外读书,那就要做好不让他回来的准备
最近网络暴炒的天津卫视的一档节目,孩子的父母把孩子送出去读中学,但文化的差异最终就会导致冲突。

主持人和嘉宾们身着西装人模狗样的,但是其实和那些蹲在村边抱着大海碗吸溜吸溜吃面条的老农民一样的淳朴。

这就是差异,现在如果准备今后白孩子送出国去念书,就不要让他们回来了,这世界上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供他们翱翔。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QyNzEyMTMy/v.swf
作者: Dr.Devil    时间: 2012-1-17 17:51
主持人和嘉宾们......和那些蹲在村边抱着大海碗吸溜吸溜吃面条的老农民一样的淳朴。
老鼠的这句俺是赞同的。不过下一句不敢苟同。我的理想是把孩子培养成能比较自如而愉快地适应中西不同文化环境的international person。当然,理想能否实现还难说,孩子尚小。刘在西方生活学习仅仅三年,按理她不应该忘记掉国内的环境,何况回国上大学工作也几年了,仍然不能适应国内的环境,她自身也是有问题的。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17 17:59
呃,我只能说,有些人适合有些文化,哪怕她生来不是那种文化里的人。

咱还没准备好接纳这种人呢,她最好的环境可能还是在国外。

我有个大学同学,极聪明,极黑白分明的一个人。她去了美国之后就感觉非常好。
换做我,就不一定。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1-18 09:11
原帖由 Dr.Devil 于 2012-1-17 17:51 发表
刘在西方生活学习仅仅三年,按理她不应该忘记掉国内的环境 ...


很多人在“我们这儿”生活了好几十年了,也不会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都在跟着感觉走。

对于场上嘉宾明显的挑衅,刘选择了反击,而且比较到位,确实很让人佩服的。

所谓出淤泥而不染,要是能做到这样,就真的不错了。

洪晃说:“对一帮中年脑残在一个白痴主持带领下,在电视上公开侮辱、贬低一个无辜的24岁求职姑娘,这是我们的文明吗?就这样对一个年轻人,那个所谓评论还用自己在国外待了15年去压人家待了3年的经历,我早就说过,把驴拉到美国哈佛待15年,回来它还是驴,连马都不是。”

蛮给力的。

作者: NONA    时间: 2012-1-18 11:31
标题: 震惊
主持人的语言太令人吃惊了,完全是一副教训的口吻,因为是招聘节目,就这样对待一个应聘者吗?连最起码的对人的尊重都没有。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18 11:41
标题: 回复 #4 jerryhao 的帖子
西西,为了提高收视率呀,他们当然会这么做了。

他们怎么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呢。。。
不过收视率提高了,他们只会对着网络偷笑,不会觉得别人说自己脑残是坏事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1-18 12:11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1-18 11:41 发表
西西,为了提高收视率呀,他们当然会这么做了。

他们怎么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呢。。。
不过收视率提高了,他们只会对着网络偷笑,不会觉得别人说自己脑残是坏事的。


其实把这个视频推荐给大家,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好玩,我觉得从娱乐角度上看,这个视频确实挺好玩的,看过的人都会哈哈笑,快到春节了,看点好笑的东西实在是不错。
第二是我觉得那个女孩子,从应聘的角度上说,未必做的是最好,从辩论的角度说,实在是很不错。我看过无数的辩论赛,包括有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华人地区参加的,觉得水平都很差,给我的感觉似乎汉语不适合于辩论,感觉比较好的是一次范跑跑和郭跳跳在一虎一席谈的一次辩论,范跑跑的水平确实非常好,一次就是这个,我觉得那个小姑娘,能敏捷地抓住对方的弱点,并且用非常礼貌的方式给予对方致命的反击,她的机敏、强有力的逻辑体现得非常好,我很欣赏。有时间我可以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三是我觉得这个事件可以作为一个文化对比的典型案例,就如同一位网友说的:“这段电视节目的视频可以在中国做中西方文化、劣等文化和高等文化、文明和野蛮、高尚和卑鄙。。。。。。之教育的最经典案例教材。这里面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性、心理、教育等层面的优劣冲突尽显无遗,可以从中发掘出无尽的思考和评论。而且这个教材延续100年有效。”
第四我觉得有些东西也值得我们反思,比如说节目主持人的霸道、奴性、欺软怕硬、指鹿为马、井底之蛙、虚伪等特点,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弱点,是这个文化带来的,那我们平时和孩子对话的时候,是否也像视频里那些主持人和BOSS们一样呢。我最近不少朋友都在抱怨,孩子越来越大了,不听他们话了,如果大家都来反思一下,一定能返现一些问题的。
作者: Dr.Devil    时间: 2012-1-18 17:29
原帖由 Dr.Devil 于 2012-1-17 17:51 发表
刘在西方生活学习仅仅三年, 按理她不应该忘记掉国内的环境,何况回国上大学工作也几年了,仍然不能适应国内的环境,她自身也是有问题的。
原帖由 jerryhao 2012-1-18 09:11 发表 对于场上嘉宾明显的挑衅,刘选择了反击,而且比较到位,确实很让人佩服的。

所谓出淤泥而不染,要是能做到这样,就真的不错了。

自我检讨一下。。。俺在西方呆的时间比刘多一些,回来后外表上丝毫看不出任何西方的东西,当年俺还为此很得意呢,自认为比那些张扬的海龟成熟,也更加international。看了老鼠这句话,深感愧疚。。。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民族的希望何在?
作者: Dr.Devil    时间: 2012-1-18 20:34
惭愧难当,回老家面壁思过。。。。。。。。。。。。。。。。。。。。。。。。。。。。。。。。。。。。。。。。。。。。。。。。。。。。。。。。。。。。。。。。。。。。。。。。。。。。。。。。。。。。。。。。。。。。。。。。。。。。。。。。。。。。。。。。。。。。。。。。。。。。。。。。。。。。。。。。。。。。。
作者: 缘分填空    时间: 2012-1-18 22:20
粒粒火了哈,懒得打字,本想说这是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娱乐时代,算了,省些口舌吧。转篇海外看到的评论过来吧,我觉得这篇评论还靠点谱:


从她出场拽文、抖英文,我都不必细说,就说张绍刚问她喜欢莎士比亚什么作品,一般人可能会回答,“哈莫雷特”或“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类的作品名,或者干脆说我喜欢他的诗,哪用得着说一个“很少有人读过的"(她自己就是这么形容的)“英雄双行体”呢?

说话是要讲层次的,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细节,这样比较自然,比如你在街上遇见朋友,你问他,你从哪儿过来呀,他说我刚在餐馆吃了饭,你问朋友吃了什么呀,他说一个或几菜名。如果他跳过这个层次,不说去了餐馆,直接说一个很生僻的菜名,说我刚吃了这个,你不会一愣吗?(当然如果菜名不生僻,可能还可以,比如说我吃火锅去了。

另外关系比较亲近,有时可能会越过层次沟通,因为他们互相明白的情景和上下文比较多。)在这个节目中,如果这个女孩先说自己喜欢莎士比亚的诗,张绍刚再追问她喜欢莎氏的什么诗,她再说“英雄双行体”或其他什么,即便再生僻,嘉宾和主持人都不会觉得生硬,只能怪自己才疏学浅了。

接着张绍刚问她为什么选择英语,她没有像一个正常求职者一样,给出答案,比如,喜欢从事英语这一行,或者自己擅长这个,或者不喜欢别的专业,或者父母的意见,等等,她没有选择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让张绍刚难堪,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文呢?

她的无礼让我这个不相干的人都有点愤怒了。她是来求职的,主持人用问题引导她介绍自己的专业和背景,她却因为自己的情绪将问题本身抛至脑后,利用这样的机会来攻击别人,我完全可以理解主持人后背发冷的感觉。

张绍刚可能由于需要能量压制自己的愤怒,以及对遇见这样一个无礼的求职者的意外,都忘记说,中国人当然要学习中文,中国也当然是学习中文最好的地方,但不是学习英语最好的地方,尤其对一个刚从英语国家回来的人。

张绍刚肯定是看她不顺眼的,但是张绍刚在“中国”这个词的使用上挑毛病,是有点找茬了。我仔细回忆了下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怎么措词,我经常会用“国外、国内”、“这边、那边”这样的词,但也难免会在比较两个国家时用到“中国”这样的词汇,或者会说“咱们中国”。

陈冲当年回国上春晚,一句“你们中国”差点让口水淹死,当然她活该,但是这次刘莉莉使用“中国”时的语气是中性的(语气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张绍刚带着情绪,神经过于敏感,觉得刘的语气带有洋奴味儿,他潜意识不好直接挑剔选手卖弄英文、对主持人无礼顶撞,就那这件事开刀了,由于挑刺不太恰当,导致他后来挨骂,其实刘莉莉真该被批评的他没有批评。

刘莉莉后来就像个刺猬,对其他无辜的嘉宾也很无礼,有个性和有修养不矛盾,怎样能把众人的不喜欢化解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高段的。

有人说张绍刚会因为女孩提到“英雄双行体”自己不懂才生气,根本不可能,张绍刚是中央台的主持人,中国最好的传媒大学的老师,会因为不知道一个生僻的词而失去自信、迁怒于别人?张绍刚喜欢真实、朴实、不卑不亢的谈话,没有让选手低三下四的意思。

你们看一下同场第二个求职者,就知道了,那个女孩不漂亮,但是不装,亲和。张绍刚一再告诉刘莉莉,放松,像平常一样谈话,刘莉莉一直很紧,装得厉害。这个我觉得也无可厚非,毕竟她才24岁,但是她后来主动攻击别人都是很无礼的,我没有觉得大家欺负她,而是大家顾及自己的身份,都对她口下留了情,旁边的嘉宾都放弃了评价的权利,简直就是无话可说了。

她后来说起华尔街的课程顾问,月薪低于两万是很丢脸的,那表情、那语气真是可憎,把嘉宾当成什么了,你就算不把他们当成老板,也得当成谈话的对象吧,有那么跟人家说话的吗?

这里很多人同情海归女,可能是不知不觉中身份的认同,觉得自己有朝一日也可能面对那样的求职场面,或者有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国内很多人同情刘,可能是因为不喜欢张绍刚,以及对张所代表的有话语权的一方不满,即对强势者的不满,和对弱势者的同情。

我对张绍刚也绝谈不上喜欢,看今日说法时,经常希望是撒贝宁出来主持,而不是他。但是我看过他很多节目,对他是比较了解的。他是一个不装、喜欢真实的人,另外也不是没有度量的人,当年马东、叮当经常调侃他,他都笑纳了,他才不会为一个“英雄双行体”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而心理失衡呢。

听说刘莉莉被“男人装”录用了,张绍刚也算对得起她了,把她“捧”红了。中国当前的社会就是这样,凤姐、兽兽、马诺、郭美美,不管香臭,都有名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18 22:26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2-1-18 12:11 发表

比如说节目主持人的霸道、奴性、欺软怕硬、指鹿为马、井底之蛙、虚伪等特点 ...


不好意思,我一直以为电视就是表演。。。所谓直播,其实也不是真的直播,还是表演,只不过表演得相对真实一点罢了。

所以我一直以为那些主持人、嘉宾的言语行为,其实本来只是吸引眼球的道具,今天为了显示求职场上血淋淋的惨烈,就上演这么一出,明天为了显示企业家还有些社会良知或者对人品有点要求,就会演上另外一出。。。

我是很久没看过电视的了,家里有线早就停了,电话带的IPTV很强横,每个月必须开机8次,而且必须分成8天开。如果你敢不开,或者不分成8天开,你就完了——收你50没商量。我跟他们打商量
俺不用还不行么?人家很牛的说:不用啊,我们这个套餐是默认的,没有人不用。你实在不用?真的不用?那你就带上身份证到营业厅来办手续吧。。。每个月限XX天可办。。。我还真没时间为一个不想用的东西跑营业厅,而且想想办事员的慢动作、排队的老头老太太,我的头嗡的就大了。。。就这样,我们每个月必须开机8次,分8天开。——即便如此,我还是没看过电视——先静音,再开机,一分钟后就关机,收线(有一根20米的网线接过去)。——我这经历,不知道算不算是咱中国特色。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18 22:44
标题: 回复 #11 我爱飞飞 的帖子
我之所以认为电视都是表演,是因为我的同学也上电视“表演”过,回来告诉我的。
至于超女那些,海选背后有什么,那就不用说了。。。

所以我们在这里很认真的讨论他们,指不定人家看着网络正笑话咱这么认真对待他们炮制的故事呢。。。

当然,如果求职这回事是真的,我会觉得小刘十有八九不会被老板录取,因为她太喜欢抢风头,反击得太快了。国外老板怎么样我不知道,国内老板我耳闻的故事不算太少。有个朋友跟我感叹“男人都是小气鬼”,其实我觉得她说得很对。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容不下这么一个咄咄逼人的下属滴。而如果有这么一个咄咄逼人反应太快的女上司,估计手下也不好过,会动不动就想把她搞垮,或者干脆自觉自愿的走人。
所以我觉得她其实不是很适合在国内呆着。
职场战场,但这个战,是刺猬一样的战,还是用女性特有的柔和、女性擅长的外交手段,来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是值得考虑的。
其实谈判固然是门艺术,但艺术的背后还是得有真正的实力做支撑的。比如小刘想找份平媒工作,那么她对平媒有多少了解?作过哪些调查和尝试?如果她真心求职、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事业想做,这些东西比喜欢个“英雄双行体”要实在多了。。。

不过,说实话,我始终不太相信这是真实的故事,更倾向于认为这是真实的谎言,所以。。。他们台上的一言一行,都看起来那么像表演
我对种种作态居然如此认真的回复,不知道是看到老鼠发言很激动,还是因为闲极无聊。。。

过年了,大家不如看个春晚笑一笑,来年一切顺利路路通,家和人兴事事顺。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1-19 09:36
原帖由 Dr.Devil 于 2012-1-18 17:29 发表


自我检讨一下。。。俺在西方呆的时间比刘多一些,回来后外表上丝毫看不出任何西方的东西,当年俺还为此很得意呢,自认为比那些张扬的海龟成熟,也更加international。看了老鼠这句话,深感愧疚。。。如果大 ...


太客气了,其实我无数的朋友在国外生活很多年了,也还是和我们差不多,因为他们去国外都比较晚,世界观形成了,那个小姑娘是出去上高中,正好是形成期,所以一定是有差别的。
作者: secretgarden114    时间: 2012-1-19 10:12
老鼠前辈这个帖子就是标题党啊,我看了题目兴冲冲地跑进来一看,原来做好孩子不回国的准备的理由是这段视频里体现的东西呀。。。。我倒是希望老鼠再给点别的理由。

这段视频我早几天就在电视里看了,说实话,抛开她是海龟这一点不看,也别想着东西方文化差异,我对这个女孩子真是没有好感,她忘了自己干嘛来了,她是在求职,她面对的有可能是她未来的老板,但是她把主持人和在场的CEO当成了辩论对手,觉得自己能“巧妙”地驳倒他们,她卖弄小聪明,炫耀自己所谓的“学识”,我当时看了觉得很好笑,她真是自我感觉太良好了。

当然这也是一档电视节目,这些“花絮”也可能是节目编导安排的,为了收视率,他们啥事不能干呀。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1-19 10:14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1-18 22:44 发表
我之所以认为电视都是表演,是因为我的同学也上电视“表演”过,回来告诉我的。
至于超女那些,海选背后有什么,那就不用说了。。。

所以我们在这里很认真的讨论他们,指不定人家看着网络正笑话咱这么认真对 ...


你说的没错,现在电视台很多节目,都是表演出来的,尤其很多情感节目、社会节目,基本都是找一些群众演员在那里演出,即使是本人参加的,也都是导演设计好的。

非你莫属这个节目呢,本身也是一个娱乐节目,和那个非诚勿扰基本是一样的,如果大家真的把它看作是一个纯粹求职的节目,那就太可笑啦,真的是那种求职招聘谁到哪里去看啊。但这类节目制作单位会找一些适合他们的人参与,不过一般不会像演戏那样先做好剧本。

我平时也少看电视,前段时间看大家热议这个我也没去看,后来看到各位大腕都上场了,觉得自己在不去看看,那真的就OUT了,所以就找来看了看,一看倒是对我的胃口,因为正好是文化差异的一个绝好案例。

所以我不认为这个节目是表演出来的,至于有些人说是电视台炒作,我也不这么认为,这里面有个特别有趣的事情,有些人奇怪电视台为什么播出这种冲突的东西,其实特别简单,因为他们知道观众爱看,包括国外的电视台做节目也会充分考虑这些商业因素。但这个事情造成如此大社会影响,则是电视台也预料不到的,其实本身宣传了栏目,也客观上给这个节目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所以我觉得计有商业考虑,但也有每个人真实的社会观念的表现。

大家可以看看张绍刚被披露的另一端视频

http://player.ku6.com/refer/uB7OjKERZ-i_XHw_/v.swf

也是因为对方说英语,也就是说这个主持人对别人嘴里说英语,有着不能容忍的不喜欢,其实不喜欢也正常,好多人管这种叫装,但是把自己情绪带到节目上,就惨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2-1-19 10:14
题外话一句

没听说英雄双形体,只知道莎翁出名的是十四行诗,于是维基了一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 ... C%E8%A1%8C%E4%BD%93

英雄双韵体(英文:Heroic couplet,又称英雄双行体)是英语中的一种古典诗体,通常用于史诗和叙事诗中。英雄双韵体由抑扬格五音步的诗行构成,其押韵方式为阳韵(韵落在诗行末尾的重读音节上)。英雄双行体最早被英国诗人杰弗里·乔叟运用在他的诗歌《贤妇传说》与《坎特伯雷故事集》中[1]。

在谈到英雄双行体的应用时,一个常用的例子是约翰·德纳姆的诗作《库珀山》(Cooper's Hill)中描述泰晤士河的诗句:

O could I flow like thee, and make thy stream
My great example, as it is my theme!
Though deep yet clear, though gentle yet not dull;
Strong without rage, without o'erflowing full.


记忆中老莎是乔老头的粉丝

于是接着维基杰弗里·乔叟,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儒略历1616年4月23日或公历1616年5月3日,华人社会亦常尊称为莎翁;

也没查到啥用信息,查到老莎的诗名,就再也查不下去了。

于是想去英文维基,哪知道他们抗议美国的sopa,罢工了。

不敢百度,怕被老鼠骂

莎翁是否写过英雄双形体,没有考证出来。
作者: NONA    时间: 2012-1-19 11:25
希望楼主能继续你的话题,我也在国外教书,怎么我一看这个视频就觉得特别不舒服,觉得主持人和boss一点都不尊重别人,好像他们都比比人高出一等,完全是教训人的口吻。我不能确定是我出国后思维有了变化,还是本身这个主持人就完全不对路。对我的看法请大家给予建议。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1-19 11:30
原帖由 缘分填空 于 2012-1-18 22:20 发表
粒粒火了哈,懒得打字,本想说这是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娱乐时代,算了,省些口舌吧。转篇海外看到的评论过来吧,我觉得这篇评论还靠点谱:


从她出场拽文、抖英文,我都不必细说,就说张绍刚问她喜欢莎士比亚什 ...


你认可的这个帖子,恰恰是我不认可的,尽管你声称是海外的评论(海外?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我们这儿的人”的话语,干嘛提海外,携洋自重,太不自信了吧,翻墙累不累?),但我依然觉得这个帖子中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我们这儿的文化,所以还是点评几句。

对于选手回答主持人“欢迎刘俐俐,喜欢莎士比亚的什么”这个问题(大家注意,可以去看视频,绝对没有作品两个字,特别加上“作品”两字,就可以看出那个帖子的作者心里有多卑劣,这也是“我们这儿”的某些人,诽谤别人使得常用手法),刘俐俐回答喜欢“英雄双行体”并没有什么不妥,尽管有点装,但对于求职者,希望让别人知道自己懂得多,也是很正常的。不正常的事一位自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的主持人,非要去追究,结果自取其辱,导致了一场“一句英雄双行体在我们这儿引发的血案”

非要说选手回答XXX才是标准答案,充分显示了“我们这儿”的教育的结果,做父母的都知道,最苦恼的就是孩子考试答案明明是对的,但却不是标准答案。

而对于主持人来说,有很多自己不懂的东西很正常,谁能在各个方面都是专家啊,不懂一点都不丢人,不懂装懂才真的丢人。一个稍好的主持人,会不再这个话题上纠结,或者干脆谦虚的问一下。如果真的自己在这方面是专家,有很多方法去证明这个女孩子在这方面知识的不足。但偏偏这个主持人即不懂又想去羞辱那个女孩子,结局自然很惨。

张绍刚问他为什么为什么选择自考、为什么学英语,本身就是他试图反击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像那位帖子作者所说的是什么“用问题引导她介绍自己的专业和背景”,这个事情任何一位“我们这儿”的人都能听明白,那位帖子作者不是故意装听不明白,就是真的弱智。主持人潜台词很清楚,你自考的水平不行,怎么和我们这些科班的比。而刘俐俐这段的回答是我最欣赏的,一是实话实说“高考很难啊,数学根本不会啊”,“因为为了混张文凭”。诚实永远是人的最好素质,也是因为这种诚实、这种率真使得那个找茬的主持人,无言以对。如果刘俐俐像我们这儿的人那样装,非要编出一个所谓高尚的理由,那主持人后面还有很多话等着羞辱她呢。

张绍刚的那句“然后自考又去考一个英语专业,因为你的英语已经在那儿待得很好了啊”真的是一个最弱智的问题,使得女孩子一句简单地反问,就让自己陷入令人崩溃,而创分体现了那个女孩子的礼貌和机智。

有兴趣的可以从逻辑上去分析一下张绍刚那句话里包含的“中国式逻辑”问题。

我仔细看了整场视频,我觉得在整个过程中那个女孩子都是非常礼貌的、得体的。说那个女孩子无理的人,是因为他在“我们这儿”做奴才做惯了,习惯于对他的上司谄媚,对他的手下侮辱。

比如前面有句Sorry,就是这个女孩觉得英语说多了不适合,而及时的道歉。至于后面有位女嘉宾劝告她说“其实包括你站在这儿,站姿很都礼仪性,但是给人感觉很假,你很累,大家看着都很累,所以放松。”充分体现了高雅、文明和粗俗的最大差别,正体现了这个女孩的礼貌,也天线和台上那些人的低劣本性。她回答的也非常好:“我这样站着一点都不累,从小,我的父,祖父母就要求我这样站着,在外必须这样站着”

看看吧,我们在这里天天喊教育孩子的,你们要教育孩子成什么样子呢,是台上的主持和嘉宾那样,还是那个女孩那样?


前面一位朋友说我是标题党,我好委屈啊,真的不是,我贴这个事情,一是让大家笑笑,也同时是希望大家也思考一下,那就是我们怎么培养孩子呢,好难啊,因为我们生活在“我们这儿”

刘俐俐前面说过一句话,让我为她难过:“哇,中国变化好大,我要是再在新西兰待,我会傻掉,因为他那边的节奏太缓慢...”,她描述得没错,新西兰的恬静,犹如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人在我们看来真的很“傻”,因为他们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不会去想想对方会不会是一个骗子;当他们吃东西的时候,不会去担心里面是否有什么瘦肉精、地沟油、三氯氰胺……;他们可以在自己受到别人攻击的时候,直接的回击,而不必像我们这儿一样必须先装成孙子,然后回家去哭……。他们傻,他们获得好轻松,我们的人真的“聪明”啊,我们真累啊。

而且我仔细看过视频,刘俐俐一些笑,不仅不像主持人所说的“狂浪”,而且我能从中看出,一些笑还带出了一些刻意讨好台上嘉宾的感觉,大家也可以再去看看,我知道这些笑有些假,也有些无奈。这也是我对她感到悲哀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今后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而不要在我们这儿学这些这儿低三下四的优良品质。

所以我希望这个女孩子经历这个事情会知道自己回来才真的是傻掉了。

所以我说我们的孩子如果准备今后去国外了,就不要打算让他们回来了。牺牲我们这一代吧,幸福千万代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2-1-19 11:43 编辑 ]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1-19 11:58
给大家转一个帖子,是对整个视频的一种解读,大家去看看吧

因为图片多,估计复制过来也显示不了,给个地址大家自己去看吧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054578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19 15:09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2-1-19 11:30 发表

所以我希望这个女孩子经历这个事情会知道自己回来才真的是傻掉了。 ...


很不好意思,我恐怕要跑题了。

实际上虽然我批评了小刘很多,但实际上如果不是表演的话,她的确是打了一场罕见的遭遇战。捍卫自己的尊严比找一份工作的确更重要。
靠低三下四找到的工作,出卖的不只是劳力,还是自己的人格。
为了一点钱,至于吗?

但是,看着上面我打的这些内容,说实话,我自己觉得很不自信。
为什么呢?
昨天和一个朋友说起非暴力不合作,说起boycott。。。看着他的笑容,我也在一瞬间感到很不自信。
我们曾经信誓旦旦的抵制过家乐福,结果如何?别的地方5.2一斤的鸡腿,如果家乐福卖到了5.1,说不定家乐福里会排长队。一毛钱的差别哦,买到了什么,出卖了什么?
所以偶尔看到一个除了劳力不打算搭着出卖点别的什么的人,我会觉得比较奇怪,担心这个人其实是装的,其实——“他们都是一伙儿的”。

嗯,另外呢,良心啊、正义啊、爱国啊,很多词其实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
很多人就手拿来看看,上下打量打量,这玩意儿漂亮,我就把它穿在身上,挂在嘴上,我就成某种化身了。
嘴里说一套,实际做一套,很多人不都是如此的么?
所谓的“伪君子”,不就是特别喜欢名义、名声的那种人么?
恨不得打倒自己“看不惯”的一切,最好直接将其从自己眼里拔掉,这种作派,不都因为他现在在那个位置上么?要是换过来,小刘是主持人,他自己是赶考的,他立马就不同了。
我有个创意,非你莫属应该换个模式,上期当主持人的,下期要被上期砍掉的那一个或几个人面试——而且面试的结果真的涉及他的饭碗,涉及他下一期有没有资格继续主持。。。估计这样节目会很好看。
作者: wwdnet    时间: 2012-1-19 16:00
标题: 让他们走自己的路吧,
让他们走自己的路吧,
作者: 缘分填空    时间: 2012-1-19 17:02
标题: 回复 #18 jerryhao 的帖子
好吧,现在有点得闲,过来凑热闹。

海外评论是我的客观描述,意思是海外论坛的评论。是不是携洋自重、太不自信等等不做解释,显然楼主不喜欢诛心之论,但不排除喜欢诛心异见者。

说话有一定的逻辑层次与标准答案不是一回事,正常对话是渐进的,帖子加上“作品”二字我还没认真看,懒得翻了,即便是帖主没听那么仔细,似乎也不构成“卑劣”。

不过,在看到老鼠后面对俐俐的评价,我突然失去议论的兴趣了,老鼠笔下的俐俐机智、率真、有礼、得体、大写的人。。。还有后面飞妈说的捍卫尊严。。。

有了立场再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对话在于对话的过程,理解自己或许没理解的部分,都各有所守就不免互掐,互掐的事,咱还是免了吧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19 17:28
原帖由 缘分填空 于 2012-1-19 17:02 发表
飞妈说的捍卫尊严。。。 ...


看了第二个视频,我突然有点理解了第一个

主持人在对方说了英文之后的态度,我感觉都没法说是正常的态度了,只能形容他是有点“失态”。
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如此,不过小刘后面的对答,的确和主持人的态度息息相关。一个巴掌拍不响,当然啰。但如果她根本就不是非要一份工作不可,又何必在大众面前接受语意暗指政治不正确的内容呢?

人没法彻底的无立场。
要做到这一点,太难。
作者: 缘分填空    时间: 2012-1-19 19:47
标题: 回复 #22 我爱飞飞 的帖子
呵呵,主持人嘛,公众人物,张的风格不讨喜是真的,主持水平也不算高超。网上好多上升到中西文化,有点大,张要是代表中国文化,不知谁会答应,哈哈。

俐俐这孩子再继续这么机智下去,不知在国外能否找到月薪2万人民币等价的工作,除了那点英文(英文好的飞妈也应该见识过哈),她似乎没有其他实力。我或许老了,我所知道的自信是在拥有实力和良善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特立独行,那么实力说话,特殊才华也许会让人忍耐性格的缺陷;如果实力太次,还是为人敦厚一点好。就这么件事,再上升其他高度我就说不好了,俺是个平凡人,就这么点认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19 19:57
原帖由 缘分填空 于 2012-1-19 19:47 发表
呵呵,主持人嘛,公众人物,张的风格不讨喜是真的,主持水平也不算高超。网上好多上升到中西文化,有点大,张要是代表中国文化,不知谁会答应,哈哈。

俐俐这孩子再继续这么机智下去,不知在国外能否找到月薪 ...



西西,真有文化的不会满口仁义道德,经常是半瓶子醋会常常这么说

张嘛,充其量是个充满攻击性动辄挑刺而脑子显然又不那么快的一个人,如此而已。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19 20:26
原帖由 缘分填空 于 2012-1-19 19:47 发表
俐俐这孩子再继续这么机智下去,不知在国外能否找到月薪2万人民币等价的工作,除了那点英文(英文好的飞妈也应该见识过哈),她似乎没有其他实力。我或许老了,我所知道的自信是在拥有实力和良善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特立独行,那么实力说话,特殊才华也许会让人忍耐性格的缺陷;如果实力太次,还是为人敦厚一点好。就这么件事,再上升其他高度我就说不好了,俺是个平凡人,就这么点认识:) ...


仅从求职而言,这次节目我还没看出她的长处在哪里。
应变倒是够快,但其他能力没机会展示。
如果她真心想从事传媒,想在这个领域找个工作,上电视应该不是最好的途径。尤其是,这么一个节目,已经办过这么多期了,她怎么会不看看前面发生过什么事,事先模拟一些专业的求职训练呢?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就没有扣到她求职的方向——平媒。现在这年头,喜欢莎士比亚的确可以当个金字招牌炫耀一下,但工作是工作,要写的是现代人读得懂的文章,喜欢一个没人知道的那个体其实不是太明显的优势。
真要求职,完全可以进行一系列的专业训练,包括应答技巧、展现自己优势的技巧、甚至肢体语言都是有讲究的。
所以我一再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求职,这只是一档娱乐节目,为了吸引人眼球的东东。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家看腻了,电视台就势推出一些有争议东西啰。
但小刘的遭遇的确激起了我的同情心,她后来的反应虽然没表现出求职者的专业性,但在维护自己被羞辱的自尊,还是反击得不错的。
至于伶牙俐齿是不是坏事,其实也不是绝对的啦,看用在什么地方。


当然主持人的表现就更糟糕得不得了,没当这个是求职现场,根本就是道德战场嘛。而且是他的主场,软硬兼施,他要取胜还不是小菜一碟?
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表演对好得不得了,成功的吸引到了足够的眼球。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1-19 20:29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2-1-19 20:53
孩子回来 不回来父母能做主吗?
作者: 瑜珈    时间: 2012-1-20 00:45
这天的这个节目我碰巧看到了,其实我非常少非常少看电视的。我还看了刘利利前面的两个人,一个是满场亮灯随便挑的浙江女孩,一个是高中毕业就工作的男孩。刘利利,说实话,一开始的感觉是有点卖弄,不太喜欢,后来的感觉是她在正当防卫,不甘被辱,得不到那些所谓CEO的工作又怎样,有个性,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我还是很欣赏。 主持人,太装了,对刘利利说“中国”的发难,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当时我都瞢了,不知道他为何突然发怒,从刘利利的表情看,她也瞢了,不知道主持人为什么会对她发起攻击,电视上在招聘应试结束后,有一小段的采访,刘利利就说了不明白为什么受到攻击。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本帖最后由 瑜珈 于 2012-1-20 00:47 编辑 ]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2-1-20 06:15
这个主持人就是很坏,会让相当一部分的观众无法忍受,但也会让很多的国人享受到快感。
他是很多所谓国内新式牛人的代言人,表达的是腾飞的国人心态,反映的是势利的历史背景。
典型的中国人,很有地域气息。
在国内就是“混”,这里的下三滥太多,要学会变脸,要在某些时候成为滚刀肉。
在北京的雾天里晨练,照样可以活到八十五,习惯就好。
作者: 盛胜利    时间: 2012-1-20 11:30
1122爸爸说的好。这种特殊的环境早就这样特殊的优越感。估计是今日说法主持多了,拿自己当审判官了
作者: dawnch    时间: 2012-1-20 12:13
这个视频我也是事发后在网上看的。
事发现场没有柴也没有油,主持人及嘉宾们烧起那么大的火,就象那些港产片的剧情发展一样地牵强。
因此估计这样的节目一定是有背景的。
要么是有目的的炒作,要么是蓄意整人。
无论出自哪种原因,主持人和嘉宾们的同声同气都是经过事先策划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2-1-20 15:40
网上的能人真的很多,再给大家转贴一个帖子,对事件中的很多人的表情和动作进行分析,我很喜欢这类技术性的帖子。

http://tieba.baidu.com/p/1372206820

从这个人的分析看,那些嘉宾最初也没什么敌意。

至于后面灭灯,原因也蛮简单,因为必须给主持人面子。

平时经常去参加一些鉴定会或者招标会,有时候也都不是很认识的人,但只需要主审几句话,在座的就基本都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这儿的潜规则厉害得很,老外国际来学几年也学不会的。

不懂这些规则的,以后就没有人请你了。

所以整个片子肯定是精心剪辑过的,有些发生的事情目前大家都还不知道。天津电视台还宣称要播放整部片子一个小时的全集的,不知道现在还敢播放否,拭目以待。
作者: 308037794    时间: 2012-1-26 03:15
一直打算让他去。。努力吧。。。
作者: 小润妈    时间: 2012-1-26 13:21
哇,如果是电视节目的需要我会安慰些。只要不是刘利利本人在炒作。说实在,如果她不是炒作,我还是很欣赏她的现场反应能力、辩才以及真实真诚的一面的。如果是她在炒作,那么这些我所欣赏的优点瞬间化为无形。
作者: ozma    时间: 2012-1-29 09:31
“我们这儿”肯定不是俺们这儿,俺没当家作主的感觉,一点也没有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12-1-29 15:11
视频观后感:挺为难这女孩儿的,这么多人同时发难,要控制情绪不过分失态已属不易。
奇怪这么多嘉宾为什么没一个换位思考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