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说说我的几个极其普通的亲戚 [打印本页]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09:04
标题: 说说我的几个极其普通的亲戚
其实我想讲的几个故事,时间跨度是从幼儿时期到成年工作之后的。。。
把这个帖子发在中学版,是因为中学生的父母可能更需要,也可能会有一点兴趣。


我是家里的独苗,不过我的父母都有兄弟姐妹的。家族大了,自然根系发达,枝叶众多。
所以我的亲戚,那是真不少。

先说两个年龄差不多(同年出生)、家庭条件差不多(都是城市贫民,其中一个家里是低保户,另外一个父母中年双双下岗)、智力条件从早期看可能有些差异的亲戚吧。
两个都是男孩子,都比我小很多,都曾经断断续续在我家住过——前面说过,他们的家庭环境都不好,所以尤其是在我上大学之后,这两个孩子轮流甚至同时在我家吃住,给他们的父母还是省了很多开销的。
因为关系比较近,所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也比较深。为了方便,就叫他们A和B吧。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09:08
A的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整个家族对教育都很重视,父系亲戚中颇有高学历、做到高干的。所以A的父母当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从孩子很小就全力以赴配合学校,希望他将来成绩好,能上大学学习,光耀门楣。A的智力也显得不错,还会早立志,才三岁就说自己将来要学“黑(核)物理”,于是学黑物理还是白物理的问题在此后n年里面,一直是用来调侃他的一句笑谈。直到他成年了,这个笑话才慢慢的淡出亲族视野。

B呢?他的父母文化程度更低些。一个是初中,一个是小学。B的原生家庭追溯起来,爷爷估计还算有文化的,但早就入土为安了,家里其他人除了奶奶当会计就再没有什么拿得出来说的文化人了。B的妈妈好像有点“脱线”,做事时有出人意料之举,人称”瓜儿”(意即傻瓜)。家族遗传没多大希望,所以B的父母对他的未来也没抱太大期望,就希望他正常长大,能养家活口就够了。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2-28 10:12 编辑 ]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11-12-28 09:27
听听故事,占位学习。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1-12-28 10:01
听听故事,不要让俺等太久。心急啊。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12-28 10:09
偶也来听故事。喜欢这些经验故事。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0:27
上小学,A的成绩还可以,脑子灵活嘛。他父母很高兴,期望更是殷殷。
正好碰到改革,他妈妈干脆下岗,全力搞好后勤工作。
他爸爸则在本地著名的商业街上弄了个铺子练摊,趁着东风赚了点钱。

B的父母都是卖菜的,改革了,有农民进城卖菜了,过去的菜店纷纷倒闭,家庭生活水平直线下落。
B的学习成绩从小就没有好过,要不是老师看在他亲戚是学校同事的面子,连低空飞过可能都做不到。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1-12-28 10:39
我来预测下故事的结局

A:哼哧哼哧地还在打工
B:发家致富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0:49
此时A与B的生活差距就相当大了。

A和我一起在城里吃饭,吃本地知名的小吃韩包子,他吃皮儿我吃馅儿(不是我欺负人啊,是他和我各取所需,各有所好),场景我都还记得。还有每次去他家,他爸都会特意去买牛肉焦饼,那是我和A都很爱吃的食品。
B呢,我就记得他来我家住和吃,记不得有在他家吃什么好吃的印象了。倒是后来常听他爸爸回忆,说B小时候成绩不好,就一点好,听话,吃得苦,给他一碗光面,撒点葱花,说那是阳春面,他就能淅哩哗啦吃干净。

不过A的妈妈下岗之后染上了恶习,恋上了牌桌,能把儿子送出去有人管,那就最好。A的爸爸想管,可能也分身乏术。后来就跟着他妈妈一起打麻将了。。。。个体户不干了,家庭财产慢慢又回复从前,还每况愈下。
A的成绩慢慢差了,不知不觉的。
B的成绩还是差,一如既往。
作者: lynda    时间: 2011-12-28 11:07
呵呵,故事还没完呢,继续啊,不要让我们久等啊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1:11
儿大不由娘。

进中学了,A和B的成绩都差,基本就是难兄难弟这样子。但大家都觉得A智商高,看他迷电脑,还想方设法给他条件让他有机会去学这个。
B呢,反正将来能活下去就行,中学念着困难,那就职高,彻底绝了上大学的念。

。。。。
A家已经不再有钱了,多半靠兄姊支援,还能满足城市贫民的条件,月月吃低保,日子勉强过下去。
即便如此,他父母对他上大学的期望不灭,每天的给养标准不降。全家生活保证最低,但他每天的土鸡蛋、面包可没有间断过。

B家还是穷,不过一家人勉勉强强凑合过吧。还好儿子读职高,费用不高之外,十六七岁就可以毕业,早一天工作,家里的负担自然也就早一天减轻。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2-28 11:17 编辑 ]
作者: 小羽妈114    时间: 2011-12-28 11:30
不过瘾,一会儿就看完了,赶紧写,呵呵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11-12-28 11:34
看见是飞飞的帖子,赶紧跟进来。
果然引人入胜,吊足胃口。
我猜想B的命运大概比A还好些,人最怕眼高手低。
A的未来,也许会有落差。
B的未来,至少建立在一个踏实的心态上。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1:36
我离开家久了,对A和B的了解多半是假期所见,和平常电话所闻。

听说A又懒,成绩又差,升学多半无望,让人头痛。
B呢,职高毕业,也没什么门路啊,随便到一个县里上班,月入800,而且这也只不过是个临时工作,合同只有两年的。

后来种种努力之下,A运气好赶上大学扩招,进了一所知名大学,但学历是属于不入流的等级。。。无论如何,至少读上大学了,父母亲属甚是安慰。
B的临时工作到期了,合同不续,虽然期间反反复复好几次据说有领导愿意留他,无奈没门路、没钱送礼。。。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1:46
写着写着想起A B小时候的一件小事:

我暑假回家,天热,人懒,又嘴馋,想吃冰粉。
掏出五毛钱(还是一块钱?)拿给B,让他跑腿。。。
B就老老实实的跑去市场给我买了回来。
事后说起,我妈就笑我运气好,碰到B在我家,否则那天的冰粉就要吃不成。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1:59
A上大学,基本维持着门门不及格、科科要补考的记录,直至毕业。
B托人好歹进了家民营的厂子工作,月月被各种理由(有时是他马大哈,有时是单位故意克扣)扣工资,多的时候拿到一千,少的时候只有不到一半。

A毕业了,家里亲戚有点关系,托人进了县上的一个公司,生平第一次离开家住到没人给煮饭做菜据说十分冷清的地方去。
那里要轮流做饭。
A说,哈,轮到我做的时候我就把饭做成硬邦邦的,我第一个就把上面的舀出来,看谁要吃我做的
B在厂里也不舒心,但工资扣归扣,要学的东西还是在努力学。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2:05
A第一次工作,有了工资就开始攒钱。除了交通费,每一个钱都存起来了。。。做什么?猜!!!
B在那个厂子工作时间长了,扣钱越来越多,终于无法忍受,辞职去做出租司机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2:13
A在单位什么都看不顺眼,,,,和谁也处不好关系,,,,
终于赶上裁员,他第一个被裁。

B开出租,24小时做一休一。
他肯干,也愿意用心,人缘好,别人不知道为什么都肯帮他,告诉他很多内情和诀窍。
所以上班的那天,他七点不到就出车,到傍晚基本可以完成任务,剩下就是多赚的了。有时生意差,他就在车上一直呆着,做到四五点。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2:21
A从小喜欢电脑,被裁了倒也不懊恼,转头在市中心的电脑城找了个装机卖电脑的工作,月入一千四五,直到今天。

B开了几年出租,甘苦自知。正好亲戚那里有个跟他以前那个厂子相关的工作需要人,看中这孩子踏实肯干,放着很多求职的大学生没要,招了他。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2:36
看到僵硬猜A会吭哧吭哧一直干下去,没错,他的确就是这样,吭哧吭哧干下去了。。。

B呢,却并未如他所料的开创了什么事业,他只是继续在那个有众多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的单位里工作。
他知道自己的学历资历,一概没有。
他知道自己能进这家单位,纯粹是家里亲戚帮忙。
所以他一方面报名夜校,恶补学历;一方面踏踏实实的工作,保证不但不出纰漏,而且尽可能的把工作做细、做到位。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人缘超好的“特异功能”又一次发挥了作用。整个单位从上到下,没有人不喜欢他。领导喜欢他,因为他工作让人放心,外出开车比车队的司机还稳当。同事喜欢他,因为他时时处处与人为善,出个差回来,包里一定有给他们的当地特产水果。
前几天见到B,他说正准备和一个年轻同事合作,那个同事负责一方面工作,他负责另外一方面的工作,做成了,将来潜力无尽。。。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1-12-28 12:41
我感觉,A可能会是一个懒惰的人,会不会?

会不会不肯吃苦?

我自己猜了。我有这样的亲戚,比较近的。看到就感慨很多。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2:45
A和B这俩孩子都还年轻,不到30,未来属于他们的路还很长。

他们小时候可能只是智商有差别(甚至在家人眼里,差别很大),长大后却是道路有差别。
但,我个人的感觉,第一个差别对第二个差别的影响并没那么大。

对孩子成人后的生活,影响最大的到底是什么呢?
在生活中,俩孩子的工作都用到了“亲戚”、“关系”,但进了单位、到了实际的工作中,这些东西还能起多大作用呢?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2-28 12:47 编辑 ]
作者: peterxu    时间: 2011-12-28 12:51
谢谢飞飞的故事,看了让人沉思良久,B同学现在做到这一步,应该是他的情商起了决定作用,想到了对小孩的教育。。。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2:55
说完A和B,他们都是学习不怎样的“差生”。。。
回头再说说C和D,姊妹花,学习也不算很好(当然,比男孩子要强些)。
这俩姐妹我不是特别的熟悉,只能转述家人讲述的一些数据和事实而已。。。

当然,她俩相对A、B,年龄虽然差不多少,但因为是大城市的孩子,可能教育也更得当一些,所以出路显得要“光明”一些——一个在美国,得到了联合国、美国商会等机构工作的offer;一个现在是国内国外两头跑,是某厂商的首代。。。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1-2 22:50 编辑 ]
作者: jinjer    时间: 2011-12-28 13:37
看人生故事来了~~
谢谢分享
作者: toto    时间: 2011-12-28 15:06
英国有部纪录片《7 UP》导演每7年追踪拍摄一批孩子的成长过程。从7岁一直拍到了42岁。很有意思的,可惜一直找不找字幕。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1-12-28 15:45
原帖由 toto 于 2011-12-28 15:06 发表
英国有部纪录片《7 UP》导演每7年追踪拍摄一批孩子的成长过程。从7岁一直拍到了42岁。很有意思的,可惜一直找不找字幕。

这部片子哪里有下载吗?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1-12-28 16:59
有意思,谢谢分享,期待下文
作者: slzzz    时间: 2011-12-28 17:23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很重要的啊
作者: 三棵小树mom    时间: 2011-12-28 21:43
人生,人生,真是让人感慨颇多。
作者: xinxinv    时间: 2011-12-28 22:19
感触颇深,期待继续
作者: long2004    时间: 2011-12-29 09:45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因才施教。以及后天的人脉与自身的不断努力。

[ 本帖最后由 long2004 于 2011-12-29 09:46 编辑 ]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1-12-29 10:02
一大早就来看连载,居然没有更新。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11-12-29 10:39
其实最大差异的是人生态度。心态。
世界的样子是从我们眼里折射出来的。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1:44
C和D都是大城市的孩子。

大城市意味着更好的基础设施、更高的教育水平、更集中的人才。。。当然,也意味着更剧烈的竞争。

我对C和D对了解,基本都是从她们的父母和亲戚的描述里得到的。
她俩的父母都是普通市民,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工资够生活,但也就仅够生活,略有节余而已。

大约是十几年前吧,正值俩孩子中考,她们的父母都说孩子成绩不够好,上不了重点中学。。。不过,他们也没有狠逼孩子发奋的心思,谈话间的意思就是“顺其自然”。
后来的事验证了这一点。俩孩子都没能上重点,非但市重点没上去,连区重点也没捞着一所。
后来C和D高考,成绩也不算好,靠着是本市居民,本地大学招生多的优势,分别升了学——但那学校嘛,就连重点大学、211工程的边儿都够不上。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1:51
因为隔着几层了,所以她俩的故事,我也是断断续续听亲戚转述:

C读完大学了,工作不好找,自己发奋考上了外地大学的研究生,去外地读研了。
D读完大学,在本地找了家时尚杂志,在杂志社里当编辑,写点稿子,赚钱挺多的。

中间浮光掠影的分别见过C和D。

C带着父母憨厚的特征,很少言语,印象不深。
D则有着那个城市孩子特有的大大咧咧,行为张扬,跟人自来熟,一刻钟之后就可以和你掏心窝子说话了。另一方面,D个子高挑,长相甜美,安静的时候看她真是爽心悦目,让人无法不喜欢。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1:54
又过了两年。

C研究生读完了,工作还是不好找,一边工作,一边在联系学校准备出国。
D在杂志社本来挺舒服的,但还想再折腾试试看,也在联系学校准备出国。

最终,C联系上了南半球的一所学校,过去了。
D呢,联系上了美国的一所学校,去学翻译——她原本是学国际新闻的。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1:55
又过了两年。

C研究生读完了,工作还是不好找,一边工作,一边在联系学校准备出国。
D在杂志社本来挺舒服的,但还想再折腾试试看,也在联系学校准备出国。

最终,C联系上了南半球的一所学校,过去了。
D呢,联系上了美国的一所学校,去学翻译——她原本是学国际新闻的。
作者: yoma    时间: 2011-12-29 12:05
普通人的故事,普通人的人生,但却是真实可信的,
各位妈妈爸爸们要思考:什么东西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1-12-29 12:19
还继续码字吗?等着呢

B从小有个好品质,吃亏。所谓吃亏是福,还是没错的。
A被家里养娇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2:58
对了,前面的悬念。。。

A工作了要攒钱,没想过在家里吃住用(工作是在外地,休息时间却是在家里吃住的)该给父母交点钱(父母也不宽裕,不该交钱给他们吗?),也没想过要给父母买点啥,想的是攒够5000给自己买个笔记本

说到孝心,不知道有心没行动,和没心也没行动,有没有啥区别?

A和B的问题,前面大家说得都很中肯,说明旁观者的确可以看得更清楚。
A家里从小没有注重人品的养成,家教环境不佳,光催着孩子学习有什么用?

B家父母就是“粗人”,说话直来直去,很多地方并不注重的。
我比较赞同他们的一点是,家里能负担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既不掩饰自己缺乏的,也从不把不切实际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指望他去光大门楣,或者实现什么父母未能实现的理想。

实际上,我从A和B身上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作为普通人,成年后的工作其实也就是做普通事,并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要细心、用心,基本上就够了。——所以我一直说我不给孩子太多学业上的压力,就是这个缘故。如果他能干,他长大了也能学。如果他不能干,小时候学太多实际也派不上什么大用场。
如果智商中等(我感觉A和B其实都是智商中等的人,而且B似乎比A还要略差些),那么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能够与人很好的合作(无论自己做领导,还是配合领导与同事的工作),对很多问题能分清主次,是远比学历更重要的东西。——这个我觉得很重要,而且培养起来比教育孩子学习更难,因为没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也没有确切的系统教程,能让我们照着做了,就能培养出好孩子来。。。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2-29 13:36 编辑 ]
作者: secretgarden114    时间: 2011-12-29 13:05
终于看到总结发言了,我要好好看两遍,句句都说到我的心上。
作者: hlp525    时间: 2011-12-29 13:25
用事实说话,有说服力。

我在生活中见过很多高智商但走不远的例子,也见过很多品德好(善良、孝顺、勤劳)而学业一般的普通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hlp525 于 2011-12-29 14:22 编辑 ]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1-12-29 13:29
我说说我自己,我家两个孩子,大的看起来智商高,小的智商确实不好意思说,普通孩子也跟不上。她好像脑子转的慢,但是手指头动的快,做事情有条理。喜欢做手工,不用大人帮忙。自己会想办法研究明白图纸,自己做好。我们家大的是能不动手就不动手,反正有人着急。。,谁着急帮他做了,他正好就不用干了。

我现在神经粗大了很多,不急功近利了,我不认为小的就不好,就完了,我也不认为大的一定有出息。

不管将来孩子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肯动手,肯吃苦是最重要的,只有吃过了苦,才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所得。只要孩子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就满足了。

[ 本帖最后由 enshoken 于 2011-12-29 13:31 编辑 ]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1-12-29 13:46
标题: 回复 #42 enshoken 的帖子
您对两个孩子的态度,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父母一直说我两个姐姐聪明,说我笨。
其实她俩就是会投机取巧,做事不踏实。而我比较喜欢静静地看书。
许多大人都认为反应快、上课不认真、学习不努力,而考试还能不太差,这样的孩子就聪明,尤其是平时似乎特别会耍小聪明的,似乎一说就懂,一点就透。
而不爱说话、喜欢看书、老老实实的孩子,就是笨孩子。

我这样的笨孩子,因为学习用功,考上好大学也就理所当然。
我姐姐那样的聪明孩子,只要有我一半努力,也能考上好大学。
但事实上,那样的“聪明”其实正是孩子无法专注学习的一大障碍,他们用功不起来。他们只想着如何表现自己的聪明,而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钻研、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女儿反应快,学围棋、二胡上手都很快。学校老师也夸她聪明。
她开始经常炫耀自己的聪明,我怕她像我两个姐姐一样,赶紧和各位老师打招呼,要夸她努力,千万不要夸她聪明。
智商,我相信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均数,聪明不聪明都是大人的偏见。孩子擅长的方面不一样而已。
如何发现孩子擅长的方面,让孩子能踏踏实实地学习探索,发挥好自己的特长,才是家长应该做的。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4:13
原帖由 enshoken 于 2011-12-29 13:29 发表
我说说我自己,我家两个孩子,大的看起来智商高,小的智商确实不好意思说,普通孩子也跟不上。她好像脑子转的慢,但是手指头动的快,做事情有条理。喜欢做手工,不用大人帮忙。自己会想办法研究明白图纸,自己做 ...



智商啥的,如果是天生的,咱也插不上手,现在的技术还够不上修补人类的基因缺陷吧。。。
如果不是天生的,那么也只能着落在孩子自己身上,给孩子一个动力、一个追求的目标,过程和结果通常不在大人的控制范围内。
至少在目前,我是这样想的。


另外,我总觉得,孩子应该有能力(我们也应该给他们这个机会)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并基于这个认识去找到自己要走的路,这对他们最重要。
说说我自己的例子吧。。。很不好意思,我上了大学之后,除了英语四六级和本专业的考试低空飞过之外,就再也没通过过任何一项资格考试。
而我为了家人和旁人的赞同,实际上报考过多种考试,最后都是白交钱,我连考场都没上,找个借口就不去。
小时候没能认清自己,长大后去认识自己,走的弯路会很长,耽误的时间会更多。。。
我自己就是最好的失败教训。
希望我的下一代不会再这样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4:18
原帖由 小人儿妈 于 2011-12-29 13:46 发表
女儿反应快,学围棋、二胡上手都很快。学校老师也夸她聪明。 ...



我家儿子学围棋也快得很,只要能战胜别人,就高兴得忘乎所以。
我也希望他学围棋的过程中,逐渐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要觉得反应快、理解能力强一点,就有太大的了不起。
幸好围棋和很多活动都是很现世报的,这一刻你能赢过别人,下一刻你很可能又输得溃不成军。
我现在让孩子参加所有的活动,都是希望他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从过程中悟到人生的道理。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1-12-29 14:50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2-29 14:18 发表



我家儿子学围棋也快得很,只要能战胜别人,就高兴得忘乎所以。
我也希望他学围棋的过程中,逐渐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要觉得反应快、理解能力强一点,就有太大的了不起。
幸好围棋和很多活动都是很现世报的 ...


其实,我女儿上手快,主要是她开始学的时候比人家都大,理解能力比小孩子强。
为了保护她的兴趣,我都没好意思点破她,给老师那么一夸,她就洋洋得意的,真以为自己多聪明呢。

现在她升段也遇到了困难,自以为是的聪明这会儿没用了,还是得老老实实做题、下棋。
聪明都只有在刚入门的时候表现一下,什么东西学到深层次的时候,需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地练习和钻研。
而一开始的自以为是,常常在这个时候就成了绊脚石。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1-12-29 14:51
哇,又占领了顶楼,嘿嘿,不好意思~
作者: 好妮    时间: 2011-12-29 14:52
现在的社会太急功近利,大家一定要淡定,尤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谢谢楼主的故事。
作者: 云舒云卷    时间: 2011-12-29 14:53
说故事呀。也来看看了。
作者: xiaojingling06    时间: 2011-12-29 15:04
喜欢喜欢听故事!
说说小叔家的孩子和小姑家的吧,两个孩子同岁,小叔家的(小姑娘)比小姑家的(小男孩)看着机灵多了,小女孩做什么事从来没有耐心,但什么事反应快很多(就是聪明吧,记忆力特别好),小男孩就笨笨傻傻的,反应奇慢,但极有耐心。
两个人一起玩游戏(那种带点记忆性的),小女孩玩一次,觉得没意思不玩了(因为一次记不住),小男孩则反反复复玩,直到把所有的东西记得滚瓜乱熟。平时也是,小女孩到我家,东翻翻西找找,小男孩每次来都找到姐姐的故事书自己看(有时自己捉摸玩游戏)。
她爷爷前阵子说她做作业,老师留了好几页的计算题(比较简单,很多重复的),结果那孩子一会就做完了。问她,原来人家看到窍门,做过的直接抄答案。
小姑家的孩子前天来我家,说他计算很慢(比那小女孩差远了),让我给打印了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他做。那孩子一看,说:好多一样的?他妈妈说:是一样,但你每次都再做一遍吧,这样你计算会越来越快的。结果那孩子真的认真计算每一题。

公公婆婆看着两个孩子,总是觉得男孩子将来应该会不错,女孩呢,如果听话(爸爸妈妈管得好)还好,管不好将来有点发愁啊(因为现在就太机灵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5:05
继续说C和D的故事。

C中学学的不是英语,但相对来说,人比较踏实,沉默是金,内向的人有内向人的优势——能沉下心做事情。。。
所以她去了那片大陆,是得益于性格里的沉稳踏实和勤奋肯干的,只有这样才能学会英语并通过考试啊。。。
而又正因为她人老实(这不是我说的,我说过,我对她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她的很多事都是家人的评价),所以她在那里打工每次都能成功的留下,做好,老板同事都满意。
她打着打着工,工作的机会也就来了。
就在她实习的那间小公司。老板因为美国经济危机去那片大陆开公司找寻机会。她在公司的实习中,为人忠诚老实的性格又起了作用,还没毕业,老板就要她到大陆来摸清公司在国内的业务状况——因为老板发现种种迹象,对自己公司在国内的合作人人品产生了怀疑。就这样她开始在中国和国外两头跑。
要毕业了。学校邀请她的父母去观礼。考虑到开销——前面我说过,她家从来就与富贵无关——她的父母不打算去。
于是她的老板自告奋勇,以她父母的身份去了学校,见证了她人生路上的重要一步。

D呢,她去美国好像时间比C略晚,完全没抱着要拿学历改善生活(她在国内算混得还行啦,小白领轻轻松松月入近2W,又没有买房子的压力)的想法,也不是想移民离开国内——现在大家对美国也没那么崇拜啦,也知道美国很多地方其实比不上在北京上海日子过着舒服——就是想着趁着年轻满世界转转,折腾折腾。像她这样的年轻人,不喜欢生活一成不变,也很正常。
前面我说过,她是那种特别外向特别招人喜欢的女孩子,又在时尚杂志工作过,人又靓,打扮也好、谈吐也好,都是走到哪儿都招人眼球的类型。
到了美国,很快学校有活动,她打算表演弹钢琴。结果一说练琴,房东老太太直接把自己家里的古典钢琴当礼物送给她了。——这倒成了个甜蜜的麻烦了,未来运回中国吗?运费说不定比钢琴还贵。随便转手送人吗?好像也不合适。。。不过她暂时还不会回国,这个麻烦可以容后再议。
在美国当然也可以打工,不过她在国内过得舒服,到美国就不肯再做体力活儿赚钱啦。
还和以前的杂志社联系,继续写写专栏文章吧 ,钱也不少拿,日子还照样过,挺舒服。
这么着,一晃日子就过了,该学的也学了,该回国啦。
但,还没毕业,学校找到她,要和她签合同留用,请她当中文教师教一些要来中国的公务员学中文。
她一看,呵,这样也行,不用自己找工作,工作自动从天上掉下来,这不挺好吗?于是也没管自己申请过的联合国啥的实习工作了,直接把合同给签了。
没想到时隔不久,她归国经日本转机,中间碰到美国商会的人,就短短的聊聊天,人家回头就追着找她,想请她去商会工作。
再回美国,又收到联合国的offer。。。
可前面合同都签了,这可咋办?
D虽说外型是新新人类,内里还是实诚的。合同为重,我至少把前面签约的一年做完再说。
所以现在虽然每天一个电话问候父母,说想家、说教外国人学中文没意思、说到期合同不续要回来工作,她现在还在美国继续教着中文。。。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1-12-29 15:07
标题: 回复 #45 我爱飞飞 的帖子
说到了围棋,我就说说我家的孩子。

我儿子学围棋早,他记忆力好,记定式快,所以表现的还算不错,现在想来,他不喜欢下棋,是家长让他去下棋而已,他没有到飞飞那样喜欢缠父母陪他下棋,所以其实进步本来感觉很快的,其实并不快。

下棋赢了就高兴,忘乎所以也罢,怎样也罢,都是孩子有成绩后的反应,其实想来很正常的。输输赢赢多了,孩子的心态会平静下来的。愁人的是我儿子小时候就没有喜欢过围棋,至少跟他妹妹现在比起来,我想他当时就是不喜欢。

现在儿子打乒乓球,迷的要命。进步也快。所以可能孩子真的喜欢什么的时候,不要担心太多。舍得夸夸孩子,也是正常事。我女儿现在就喜欢围棋。天天让大人陪她下。看围棋视频,看过的学到的知识知道下棋的时候用上。感觉还是有进步的。看来儿子当年就没有这个爱好啊。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6:55
标题: 回复 #49 xiaojingling06 的帖子
呵,各人有各人要走的路。反应快的,其实也有反应快的路可走。。。只是引导的方式,也许和反应慢的孩子要有所不同吧。

所以我们才说要“因材施教”呢。。。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7:17
标题: 回复 #51 enshoken 的帖子
其实我上次发过一个帖子,想讨论讨论孩子的行为、兴趣等等,什么是要管的,什么是不必要管的,也有点这个意思。

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其实他们可能根本就不明白是为什么,他们就是单纯的喜欢了,高兴了。
我们大人呢,往往看到了这个“兴趣”的副作用(或曰“好处”)——围棋吗,就是“棋如人生”,就是“推理”,就是“预见”,就是“计算”(或“算计” )。。。
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想想,足球的好处呢?团队合作、领导力、决策力、公平竞争、规则意识、人际交往。。。
乒乓球呢?大的不说,对眼睛的好处就大家都不会有异议的吧?再加上快速反应、锻炼身体、手眼协调、人际关系、战术策略。。。
其他的兴趣呢?各有各的好处,任何一项好处可能都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想,问题就不大了。
孩子真喜欢什么,他们就会很投入的去做,自然会在自己的兴趣中受益良多。
但如果这个兴趣不是真兴趣,而是因为“胜负心”或父母的引诱造成的伪兴趣,那,对孩子来说,直接的坏处是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影响更大的坏处则是导致他们认不清自己的真实想法,后者甚至会导致孩子成人后的长期迷惘。。。

enshoken,抱歉,我这个回帖不是针对你和你儿子的危言耸听,完全是因为我自己吃亏很多,所以想到这里,就说出来了。请别见怪哦!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7:26
D的故事讲到这里,基本结束。

C呢,在国内国外来回跑的半年一年中,逐渐摸清了国内公司业务的实情,最后老板把大半个中国的业务都交给她去打理,可见人老实巴交不见得是错的,太精明了反而会马失前蹄。

C和D的性格很不相同,一个内向,一个外向,可以说截然相反。
但她们都以不到30的年龄,有了相对不错的生活:
D虽然抱怨,但,不就是个快要期满的合同么,她有能力,什么样的工作不好找?
C呢,据她妈妈有一次送东西去她的公司看过之后的说法,是“太奢侈了”、“过了”——国外做高端客户的公司,在装修门面上绝对是不肯失了面子的。以我对她不多的了解,她和老板签了长期合同,稳稳当当,是不会轻易变卦的。长期坚持,有什么成不了的事么?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7:30
从C和D身上,我学到的就是:

人的性格也许是天生的,也许跟后天有些些关系,但无论如何,顺应自己的性格做事,事情成功的机会就大很多。

而且,C和D原本都不是什么好中学、好大学出来的孩子,也能在经济危机困难重重之下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还有什么要特别犯愁的吗?

顺其自然,这是十几年前她们的父母给我留下的印象。
如今这顺其自然已经很自然的结出了果实了。。。看上去,还不赖。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1-12-29 18:59
标题: 回复 #54 我爱飞飞 的帖子
最近经常想自己的事情,孩子的事情,我觉得,其实孩子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特点是什么,有很多事情,在我自己身上,发生在小时候,也是最近几年才醒悟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我现在对孩子的兴趣也好,还好也好,不再要求孩子能够做到拔尖了,只要孩子学会的特长,长大了能让孩子有个消遣,有个运动的项目,锻炼一下身体,就足够了。也就是飞飞妈妈说的,顺其自然吧。
作者: yoma    时间: 2011-12-29 21:55
说到智商,我说两句

智商对学校学习成绩的影响,并不大,只是对学习快慢的影响比较大。智商高的孩子学得快,相反比较慢。如果觉得孩子学习有些吃力,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来弥补。

智商作用比较大的是一些紧急的状况和复杂状况的处理,如下棋,限定时间,要思考各种状况,比较紧急;大场面的指挥,如公司的管理,这些需要高智商,需要快速的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现实中的大部分工作,并不需要高智商才能胜任。

在学校学习,并不用应对紧急和复杂的情况。所以对于智商不高的孩子,只要给于足够的时间,他们都能够学得好。我觉得对于孩子,没必要赞扬他们的“聪明”,批评孩子也一样不能用“笨”,这些概念孩子并不知道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大人也不知道。

如果觉得孩子学习慢,跟不上,那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延长学习的时间,就是俗话说的“笨鸟先飞”。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1-12-30 12:18
我觉得C和D的成功,来自她们的性格。
虽然内向和外向是不同的,但她们相同的地方也不少,都诚实、踏实,有主见有魄力,父母从小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长大后就会认真去考虑自己的选择,并承担其结果。
作者: yoma    时间: 2011-12-30 14:08
大千妈这么一夸,我禁不住又歪一下楼

其实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智商低的,大多数都是很高,比父母辈的高出很多,10点左右是可能的。

我觉得他们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并不是“龟兔赛跑”里的乌龟问题——走得慢,大多数是兔子碰到的问题,既因为走的速度快,走到了点,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睡大觉。

所以父母们该做的更多是不让兔子们睡大觉,知识掌握了要巩固,要拓宽视野,拓宽知识面
作者: oliverbobo    时间: 2011-12-30 16:44
认认真真看完这个帖子,飞飞同学娓娓道来,很平淡的感觉。但是,想了很多很多!

感谢!
作者: 大大姑娘    时间: 2011-12-31 11:46
故事全部结束了?我可还想听呢。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1 07:54
嗯,其实我的亲戚也没那么多啦。。。我还是想把目光放长一些看,所以不打算挑正在上高中准备冲击名校的亲戚来说事——人生至此,不算开始。。。

那些普普通通的、生活逐渐定型的人的历史,追溯起来,才最值得品味、学习。
还有几个亲戚的故事,有时间再慢慢讲了。

大家有兴趣,自己身边肯定也有一些这样那样成功或不成功的例子,不妨也研究研究,也说点故事给我听听啊。
关于什么是成功,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己认为成功就算是成功了——权位、名声、金钱,都可以呀。。。幸福的平衡的生活,当然也是成功咯。

新年快乐!
作者: yoma    时间: 2012-1-1 11:56
楼主新年快乐!

我对成功的看法:
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那才是我的成功。
作者: blaze    时间: 2012-1-1 13:47
楼主2012年快乐

有的时候也想为了小升初,为了好高校。

舍弃了爱好,全力以赴地拼搏是不是就是值得了。
作者: davidzsguo    时间: 2012-1-1 13:59
有意思
作者: kernels    时间: 2012-1-1 19:48
飞飞妈是不是想说性格养成是第一位的,然后顺其自然,不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啊
作者: tlynn0614    时间: 2012-1-2 20:49
我想起我自己,
我小时候是六岁读的书,成绩一直不好,理解能力跟不上,印象中没有上过全班的前十名,小学如此,初中如此,我爸认为我学习一定不会很好,所以在当时给我选择了一所中专学习法律,到十五岁我终于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了自己学习的愿望,于是在读中专和毕业以后,自己自学了专科法律,本科法律,考取了律师资格证书。
当然我知道这是没有到头的事,我选择来到广东一个城市,在这个城市我一个朋友也没有,22岁来从头开始,如今七八年过去了,我在这个城市结婚生子,买车买房,基本不再为生活太忧心,=现在我自己跟人合伙开了一家律师所,做律师工作几年了。虽然专业不是特别扎实,但当事人对我还是蛮信任的。
我总结了这些年来我做的事,我知道,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给了我一个好的性格,父母什么也没有教过我,书本的知识,学习,阅读什么都没教过,但我从他们的言行中学会了谦虚,对人诚恳,热情,认定目标一定要坚持做下去等等做人的品质,而正是这些品质才陪我走到我今天。
人的一生很长,与其教给孩子知识,不如培养孩子好的性格,激发孩子自发的学习动力,这才是他们成功的根本。

作为一个母亲,说对孩子没有愿望是不可能的,但我并不想给他压力,我会教他一个乐器,一项体育,培养他好的性格,至于学业只要不是太差,我也不会对他有任何的报怨,如今5岁的孩子开始学习钢琴,体操。在家学一些英语和古文,这些就足够了。

[ 本帖最后由 tlynn0614 于 2012-1-2 20:53 编辑 ]
作者: 韦祎宝贝    时间: 2012-1-2 20:49
谢谢飞飞妈的故事,今天我把这故事念给孩子他爸听了,我想孩子肯定也听到了,在长跑的路上,起跑早不见得就一定会赢得比赛,何况这是一场终点不确定的跑步而已,比赛都算不上吧。所以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盯得太死了也不是好事,凡事做到差不多,,强求不得,顺其自然的好,谢谢您!我有些时候想不开,您的故事让人更加理智。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3 11:38
原帖由 yoma 于 2011-12-29 21:55 发表
说到智商,我说两句

智商对学校学习成绩的影响,并不大,只是对学习快慢的影响比较大。智商高的孩子学得快,相反比较慢。如果觉得孩子学习有些吃力,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来弥补。

智商作用比较大的是 ...

如果觉得孩子学习慢,跟不上,那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延长学习的时间,就是俗话说的“笨鸟先飞”。


你的意见,我多半是赞同的。
就最后一句,稍有异议。

“笨鸟先飞”,是假定鸟“笨”。
但我还是更倾向于相信,人的特长不仅仅表现在学业上。
多元智能是给人设置了八大智能的,什么数理逻辑、音乐、空间,等等。
也许有的人不适合我们现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学习,因而成绩不是太好,我觉得帮助孩子认清他的能力所在,适时取舍,恐怕更好。
作者: yoma    时间: 2012-1-3 15:44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1-3 11:38 发表


你的意见,我多半是赞同的。
就最后一句,稍有异议。

“笨鸟先飞”,是假定鸟“笨”。
但我还是更倾向于相信,人的特长不仅仅表现在学业上。
多元智能是给人设置了八大智能的,什么数理逻辑、音乐、空 ...



赞同你的观点,至于你对我的异议可能是咱说的不是一个事情。
我可能说的太简单了,其实我说的这个“笨”,在这里就是说学习比较慢的意思。而“先飞”的目的是要达到目的地,这目的地就是一个必须的任务,就像咱要学习“乘法口诀”,这是必学的,但孩子学的慢,所以要多好时间。学得快的孩子就不用花太多时间。

总的来说,你说的应该是战略层面上的,我说的是战术层面。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3 21:31
标题: 回复 #66 blaze 的帖子
今天给一个朋友推荐了The Alchemist(《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也推荐给你。

其中那段少年与智慧大师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只看到眼前的任务,你会看不到其他的风景,遑论远处的目标(天命),但贪看风景(享乐?),可能不知不觉的就忘记了眼前的任务。。。生活是平衡(工作与逸乐)的艺术——“幸福的秘密就在于,既要看到世上的奇珍异宝,又要永远不忘记勺里的那两滴油”。

这本书绝对值得读。也许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还不是很能理解,但是没关系,不同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不同的认识和领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读这本书,应该也会引发不同的思考的。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3 21:34
原帖由 kernels 于 2012-1-1 19:48 发表
飞飞妈是不是想说性格养成是第一位的,然后顺其自然,不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啊



呵呵,我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啦,只想说,我们养孩子,目标是不是还可以放远点啦。。。
具体怎么做,还是要看孩子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啊。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3 22:04
原帖由 tlynn0614 于 2012-1-2 20:49 发表
我想起我自己,
我小时候是六岁读的书,成绩一直不好,理解能力跟不上,印象中没有上过全班的前十名,小学如此,初中如此,我爸认为我学习一定不会很好,所以在当时给我选择了一所中专学习法律,到十五岁我终于 ...

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给了我一个好的性格,父母什么也没有教过我,书本的知识,学习,阅读什么都没教过,但我从他们的言行中学会了谦虚,对人诚恳,热情,认定目标一定要坚持做下去等等做人的品质,而正是这些品质才陪我走到我今天。
人的一生很长,与其教给孩子知识,不如培养孩子好的性格,激发孩子自发的学习动力,这才是他们成功的根本。



好喜欢你的故事~~~

我也想,我教我的孩子,首先还是做人,人做好了,事没有做不成的。

我这两天到处推荐的那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了“一个伟大的真理: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做什么,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因为这愿望来自宇宙的灵魂。那就是你在世间的使命”,“切记,你永远都要清楚你想要什么”,还有,当你失去一切的时候,只是你“以为”自己失去了一切,实际上你既可以用倒霉蛋的眼光看世界,也完全可以换种方式看生活,你损失的只是你以前“拥有”的,你永远不会损失的是你的未来~~~(没加引号的部分是我胡乱发挥的,可以忽略不看

所以,我非常喜欢并打算遵行的还是生命教育的理论:
帮助孩子学会:
1、认识自己(了解他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他的“天命”、他的追求、他的能力,这个认识越真切,他将来面临选择的时候才能看清“预兆”,作出“正确”的选择);
2、认识人际(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该如何行为,如何用“热情”、用“爱”和“毅力”去与整个世界的人相互理解);
3、认识自然,善待环境;
4、认识命运,在痛苦、绝望甚至死亡来临时,都有所准备,不会一败涂地。

这些如同yoma所说,都是战略性的,战术上的,我当然也要教会他一些东西。
比如,怎样克服粗心的习惯;
比如,怎样记住那些永远都记不住的事情;
比如,怎样对别人说“不”;
比如,怎样表达“爱”,等我老了,他会爱我,乐意拿出宝贵的时间与我相处。。。
有些事情是要从小教的,形成习惯了,孩子长大后你会很省心。

至于兴趣爱好特长这些,其实是要着力在战略要求的第一点里的,我们帮他认清自己,就不好去强扭,多用心观察,发现他真实的爱好,发现他真正理解接受得快的东西。。。
所以我在这方面,从来不敢说我可以给别人当样板。看到论坛里的牛孩,我也从来只是羡慕而不嫉妒更不会试图效尤。
因为我儿子有长处的地方,别人很可能没有。而别人的孩子轻松取得好效果的事,也许我儿子努力一辈子都无法望其项背。。。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1-3 22:06 编辑 ]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2-1-4 08:48
来看看apei大的偶像的叛逆往事:
[rm]http://v.ifeng.com/ent/mingxing/201106/de02e51c-7125-41fa-8736-f0dd482af1b5.shtml[/rm]
作者: 弘妈    时间: 2012-1-6 19:44
仔细地从头看到尾,对我触动很大,一个好的心态,不仅是我要教孩子的,也是自己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
首先是做人,人做好了,何愁事不成,这句话确实非常对。
作者: 千眠    时间: 2012-1-6 19:56
看了C和D的故事,觉得很安慰,我自己女儿就是一个性格比智商好的那种女孩,智商一般般,但性格和习惯不错,……

这种女孩也是有好的生存空间的:)
作者: 千眠    时间: 2012-1-6 20:20
A和B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另外的一个真正的道听途说的故事:

那一次我要出门,坐的是长途汽车,晃得特别辛苦,想睡觉不成,只能听后面的大嗓门阿伯说他的两个儿子的事情,大儿子成绩从小就不错,小儿子的成绩一直差劲;

两口子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大儿子身上,节衣缩食地供养大儿子的一切费用,小儿子就不管了,他爱干嘛干嘛,小儿子只喜欢看动漫,喜欢自己画画,初中上完之后就考中专去了,想着早点出来工作也能帮轻家庭负担;

大儿子如愿以偿的考入了大学,好不容易给凑的学费,凑得很艰难,只等着小儿子早点工作也能给凑点钱呢,……

让老爸大跌眼镜的是小儿子读中专读得很好,学的是做模具的专业,画图画得特别好,老师特别赞赏,从实习起就能往家里拿钱了,而且钱还不少,没毕业就有老板来签约了,模具做得很好,工资挺高的,还有加班费什么的,于是家里经济就宽松了,后来一年的学费是小儿子供的大哥读书,

可没想打大儿子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现在窝家里靠弟弟养活,那个爸爸很感慨,一辈子最没想到的是供出个读了大学的儿子没出息,那个小时候吊儿郎当,不好好上课,上课在课文上画画的小儿子,出息了,全家都依靠着他养。

……

小儿子的故事也和C和D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顺着自己的爱好和性格做事的时候,会走上成功。

大儿子背后也许有一家人都一起宠坏他的故事吧,那个爹没提起,大学毕业好几年还要弟弟养,实在不像话得很啊。
作者: 平安就好    时间: 2012-1-6 22:46
刚在家长学校版里转贴了一篇杂志里的文章:


看你孩子的“自我”有多大




学校不会教的十一件事


孩子小时候不吃点苦,长大了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无法忍受。
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会那样。

作者: ahaq11    时间: 2012-1-8 10:30
标题: 回复 #44 小人儿妈 的帖子
要夸她努力,千万不要夸她聪明,这话我非常赞同,我家有个亲戚经常这么说自己的孩子,我孩子就是是聪明不发狠,老师都说他聪明,结果呢连高中都没考取。
作者: Avatarfly    时间: 2012-1-21 05:40
谢谢楼主分享。

情商决定孩子今后的人生。

快快乐乐地享受童年。
作者: 然宝妈妈    时间: 2012-2-13 11:39
好看!谢谢!继续期待!
作者: dllxyljy    时间: 2012-2-13 15:12
是呀,回首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再看看周围的亲戚朋友走过的路,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人最终命运的还是人的情商,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很赞同一句话“在商不言商”,套用一下“在学不言学”,曹雪芹有一句话我是受益匪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者: Aron妈妈    时间: 2012-2-23 22:26
是啊,教育孩子,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想像一下你期望孩子10年、20年后是什么样子,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心底就会有了非常清晰的教育方案
作者: ozma    时间: 2012-4-19 14:22
喜欢看这些真实的案例,很有启发,谢谢楼主
作者: yjlhyjlhyjlh    时间: 2012-4-20 15:56
谢谢楼主,看后感慨很多,顺其自然吧,不给孩子太多压力,对她对我都好。
作者: kxb6666    时间: 2012-5-24 11:01
好听的故事。受教育,受启发。
作者: 简杨    时间: 2013-11-11 10:47
顶上来给更多的人看看。
作者: annielcx    时间: 2013-11-17 10:26
人生确实要长远的去看是否成功或者幸福,不能仅看成绩,但往往又期待孩子在各个阶段都优秀。
作者: lbaobao    时间: 2013-11-20 07:21
帮助孩子学会:
1、认识自己(了解他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他的“天命”、他的追求、他的能力,这个认识越真切,他将来面临选择的时候才能看清“预兆”,作出“正确”的选择);
2、认识人际(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该如何行为,如何用“热情”、用“爱”和“毅力”去与整个世界的人相互理解);
3、认识自然,善待环境;
4、认识命运,在痛苦、绝望甚至死亡来临时,都有所准备,不会一败涂地。
作者: tricom163    时间: 2013-11-28 13:24
真是好贴,越看越觉得人生有讲不完的故事。。。。。。
作者: 拾级而上    时间: 2013-12-4 16:15
标题: 教育问题
仔细看,仔细思考,现在的教育问题有时很让人迷惑
作者: 紫竹林    时间: 2013-12-23 16:35
这个贴子,怎么才看到泥
作者: qybbaobao    时间: 2014-1-11 23:07
看了A,B的故事,深思中,情商VS智商.
作者: 流光菲舞    时间: 2014-4-11 08:54
认认真真的看完了帖子
作者: 喜欢梦    时间: 2014-4-18 16:17
标题: 精彩
学习了,非常精彩,大家说的很好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4-5-27 10:17
期待飞飞讲话讲A与B的后续故事,又过去了这么几年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