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眼红一些外国人哪。 [打印本页]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2-23 13:57
标题: 眼红一些外国人哪。
今早到现在发了多封EMAIL, 收到的回复大都是

I will be out of the office starting  12/22/2011 and will not return until 01/02/2012.

平时也看到他们一休就几十天, 什么时候我们有这么长的假日呢?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2-23 14:02
GG的速度好快啊,肯定生女儿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11-12-23 14:06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1-12-23 14:02 发表
GG的速度好快啊,肯定生女儿


喜欢女儿胜过儿子,真实想法
作者: yangyang0208    时间: 2011-12-23 14:18
楼主过年不也休这么长吗?
作者: 乐乐520    时间: 2011-12-23 17:50
国外的假日多,香港的假日更多,我一直眼红香港同事的假日,工资高,假多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2-23 21:24
老外的假期是不少。每年八月份,是欧洲的度假月,这时候联系业务,基本找不到人。我也纳闷,他们怎么总有那么长的假期呢?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2-23 21:52
对的, 反倒是圣诞节时比较来说是少的
作者: paisley    时间: 2011-12-23 23:20
标题: 回复 #6 liu_haoyu 的帖子
所以现在欧洲要破产了。大家都想着轻松愉快,没人愿意辛勤工作,也不觉得国家经济出问题其实根子在每个市民头上。真觉得他们活该。
作者: davidzsguo    时间: 2011-12-27 20:18
大家都想着轻松愉快,没人愿意辛勤工作,也不觉得国家经济出问题其实根子在每个市民头上。真觉得他们活该。
作者: artichoke    时间: 2011-12-28 10:48
看看巴西,就更夸张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3:03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11-12-23 23:20 发表
所以现在欧洲要破产了。大家都想着轻松愉快,没人愿意辛勤工作,也不觉得国家经济出问题其实根子在每个市民头上。真觉得他们活该。



活活,前些日子英国公务员罢工不就是为这个么。
警察是不许罢工的,所以他们如果腹诽的话,就只好辞职到中国来当英文教师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8 13:06
标题: 回复 #11 我爱飞飞 的帖子
另外,换个角度想想,其实我还真觉得人就像是自然界的癌细胞。

生于自然,长于自然,需索于自然,最后直接把自然毁于一旦。
我们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呢?
目前为止,创新越多,无法自然分解的废弃物也越多。
生产越多,浪费就越多。
。。。。。。
辛勤工作越多。。。后果会是什么???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1-12-28 13:09
其实美国人很勤劳的,欧洲人就要懒点了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1-12-28 23:56
中国人不是勤劳,而是没脑子

全世界目前最辛苦的恐怕就属中国人了,我看到欧洲人的那种清闲就为我们悲哀。

尽管中国目前有些进步,但和付出相比太不成比例了。

为啥会这么大反差?因为我们总在做一些后无意义的事情。

国家如此,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为啥人家的孩子能轻松愉快的成长,而培养出来一大批优秀的人而无们不能呢?这个思索需要我们花好几辈子才能明白一点点,而明白了,你也做不了什么。

有人说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比美国孩子强,大了就不行了,这种说法基本是胡说八道。要是他能亲眼得去看看美国的小学生,她就该知道,我们顶多是背诵算术方面似乎比别人强一些,其他的早就差很远了。

因为我们让孩子做的很多事情,一点意义都没有!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1-12-29 00:07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2-28 13:06 发表
另外,换个角度想想,其实我还真觉得人就像是自然界的癌细胞。

生于自然,长于自然,需索于自然,最后直接把自然毁于一旦。
我们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呢?
目前为止,创新越多,无法自然分解的废弃物也越多 ...


你想的很正确,中国思维大多数都是农业社会思维,和现代社会脱节太大。

不过不是创新越多,废弃物越多,而是科技的发展只会使得对自然的消耗越来越少,对比一下中国和发达国家能源的使用效率的巨大差异就能明白了。

科学的发展,使得很多人以后基本不用工作了,我们幼时的共产主义理想,目前已经在发达国家逐渐地实现了。

某些人因为只能听到别人洗脑的宣传,以为人家那里金融危机了,糟糕的不得了了,我们强大了,幸福的不得了了。

其实我就一个建议,人民币在升值,完全有能力带着孩子全世界走走看看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人家“危机”国家老百姓的生活吧。

古代有个寓言,说井底下有一只青蛙……
作者: Dr.Devil    时间: 2011-12-29 08:58
楼主这个水灌得好,赞一下,引出了值得思考的讨论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2-29 09:25
这次金融危机, 美国人又在开心地笑了, 对比我们, 惨得不得了, 我的股票,基金全缩水。 已经不能像JERRY 说得那样有能力到外面去走了。
相比公司给我们员工配得国外股票, 从05元到现在已经涨了不少了。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2-29 09:29
国人的财力, 智力都内耗中灰飞烟灭。
欧洲人有的是雄厚的资本。多年的积累。多年的殖民。祖宗带来的好福气啊。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1-12-29 09:56
paisley 2011-12-28 13:12 金钱 +2 论勤劳,没人比得上中国人,真的。
paisley 2011-12-28 13:12 威望 +2 论勤劳,没人比得上中国人,真的。

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

我更赞成老鼠的说法,中国人不是勤劳,是傻.

比如我们传诵2000多年的<愚公移山>,就是傻子的典型.愚公最终没移开山,还是天帝发善心移开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天帝会发善心吗?咱们身上的大山那座移开了?列子是道家的,宣传的不过是道家的思想而已,不是什么励志.

在比如,那个铁杵磨针的故事,侮辱李白的智慧,那么大个铁棒,找个铁匠打出多少根针呀,分再说磨出来的针没针眼,能绣花吗?李白如果是那样的傻子,哪里还可能斗酒诗百篇呢.

等等,这样例子太多了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11-12-29 11:51
失去童趣的中国人变傻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
讲历史,讲典故要站在大的历史环境下讲
脱离了这个,各说各话
有神木意思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1-12-29 12:08
原帖由 77498139 于 2011-12-29 11:51 发表
失去童趣的中国人变傻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
讲历史,讲典故要站在大的历史环境下讲
脱离了这个,各说各话
有神木意思


讲历史、讲典故要放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分析,这个说法是没错的,比如我在某个帖子里说孔子的知识水平比不上目前的小学生,但在孔子那个年代,他是具备能力作为一个”大学问家“的,因为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水平更低。

但你用这个来反驳上面帖子jiangying的话确实不准确的,因为jiangying讲的那个现象,不仅存在于历史的某一个时代,而且存在于整个民族文化之中。而且那些故事不是现实存在,而是某些古人刻意编造出来骗小孩的。所以我觉得jiangying批这些“典故”,不仅有意思,而且很有意义。

我从你的话语里推断出,你也认为那些“典故”是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把这些东西强行灌输给孩子们的家长,就应该属于那些变傻的家长,俺猜的对么?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2-29 12:54
讨论的太深刻哩。 我们的老祖宗没留下财富也没留下文化。
作者: nikkiyy    时间: 2011-12-29 13:50
是哦,中国人赚中国人的钱,到国外消费,外国人赚中国人的钱在世界消费,还是被赚钱的大部分中国人最可怜嗒,也是自找的吧。关于愚公移山那个现代眼光的演绎,以前好像也在哪里看过,有点印象。估计是封建社会的日子太久,思想不会那么快全都转过来滴。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1-12-29 16:54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1-12-28 23:56 发表
有人说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比美国孩子强,大了就不行了,这种说法基本是胡说八道。要是他能亲眼得去看看美国的小学生,她就该知道,我们顶多是背诵算术方面似乎比别人强一些,其他的早就差很远了。

据说欧美的中学生必读<几何原本>,我们的孩子呢?别说中学生了,就算大学数学专业的学生读过比例又有多少呢?
然而我们还在沾沾自喜地认为基础教育比别人强

现代工业信息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延续,不从古希腊去寻找智慧是不行的.某种意义上说,必须言必称希腊.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2-29 17:08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1-12-29 00:07 发表


你想的很正确,中国思维大多数都是农业社会思维,和现代社会脱节太大。

不过不是创新越多,废弃物越多,而是科技的发展只会使得对自然的消耗越来越少,对比一下中国和发达国家能源的使用效率的巨大差异就 ...



不知道哦。。。

我是听研究股票的朋友说起,太阳能电池说起来是清洁能源,其实生产那个电池本身是污染极其严重的——而且中国是该产品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基地。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