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是小孩子的性格在7~14个月之间开始形成,所谓的trouble two,其实是trouble one的延续。而通常,trouble one 被忽视,人们把trouble one看成是小孩子“就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trouble one呢?在我看来,就是因为宝宝有了强烈的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念头但却无法表达所产生的焦躁。而家长如何处理这种焦躁会对日后性格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以,我觉得,要让孩子减少焦躁情绪,就要帮助她学会如何用大人也能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手语的引入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有一点要提的是,都说 never be too early to teach baby sign。我并不苟同。当然有些孩子特别聪慧,可能在一岁之前已经开始渴望模仿;但就我女儿而言,她到了一岁后才突然间掌握了 If you are happy 的三个动作,虽然一岁之前的反复练习功不可没,但一岁是她在模仿能力上的质变。她有了想模仿的冲动。在孩子有了这个迹象后才开始进行手语教学为时不晚。而过早地教手语对家长来说心理上的挑战太大,很长时间孩子都没有什么反馈,除非家长心理素质特别好特别耐心,否则,就我本人而言,太打击了,可能会导致我怀疑孩子的智商或者干脆放弃手语教育。
我在教女儿手语之前先看了一部教学录像《Sign With Your Baby》。此外我还把配套书上的一些基本手语复印了贴在墙上,我和相公都可以及时查阅后教女儿新的手语,并且有利于保证手语的统一。这部录像非常有帮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 本帖最后由 冰极蓝莓 于 2011-12-3 22:13 编辑 ]作者: rubyatcuisine 时间: 2011-12-4 01:15 标题: 回复 #4 冰极蓝莓 的帖子 嗯,Baby Signs - How to Talk with Your Baby Before Your Baby Can Talk 这本书我也看过,很有启发的。要教baby sign 的话,看原版书效果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