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超右脑照相记忆法》这本书,把“读经”这种方法称作“素读”,并论述了它的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4-12-10 08:27
标题: 《超右脑照相记忆法》这本书,把“读经”这种方法称作“素读”,并论述了它的作用。
这本书真的很好,解决了很多心中的疑问。
虽然具体方法仍是欠缺。
但有了之前的实践经验,再看这本书就更容易理出头绪了。

有空打几段上来。
作者: 空见    时间: 2004-12-10 08:32
支持一下,输上来奖励1000分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2-10 08:59
读经的原理在七田真的书上阐述的很详细,不要求背育只要求理解的方法,是几十年前美国的杜威与卢梭提出来的,关于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美国已经开始进行反思了!可是我们中国人呢?还在视以为宝!
作者: Cat    时间: 2004-12-10 11:19
可是七田老人家说要读背上百次才能到达“什么层”,怎么可能到那么多次呢?不是说过渡重复,孩子会厌烦嘛。每篇文章(或经书什么的)都要读上百次,几乎是不可能的啊。
作者: zhoumanlin    时间: 2004-12-10 11:50
Cat+-->引用:Cat 可是七田老人家说要读背上百次才能到达“什么层”,怎么可能到那么多次呢?不是说过渡重复,孩子会厌烦嘛。每篇文章(或经书什么的)都要读上百次,几乎是不可能的啊。
七田真强调重复朗读和背诵,是对少量的精选文章,并不是每篇文章。读的书或文章不必多,但重复和持续性是最重要的。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2-10 12:30
》不要求背育只要求理解的方法,是几十年前美国的杜威与卢梭提出来的,关于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美国已经开始进行反思了!可是我们中国人呢?还在视以为宝!
不要求理解只要求背育的方法,是几千年前中国人提出来的,关于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五四以来已经开始进行反思了!可是我们××人呢?还在视以为宝!
作者: bishubo    时间: 2004-12-12 01:35
空见+-->引用:空见 支持一下,输上来奖励1000分
不说钱行吗?初衷是好的,效果未必。还想看下文呢。
作者: cshej    时间: 2004-12-12 08:04
天问+-->引用:天问 》不要求背育只要求理解的方法,是几十年前美国的杜威与卢梭提出来的,关于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美国已经开始进行反思了!可是我们中国人呢?还在视以为宝!不要求理解只要求背育的方法,是几千年前中国人提出来的,关于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五四以来已经开始进行反思了!可是我们××人呢?还在视以为宝!
其实两位说的都没错,  七田真说的不求理解只求反复育读的目的就是打通大脑的记忆的回路,开发右脑,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忆了多少经书,而在反复诵读的同时一举两得,既记住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又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背诵用的是左脑方式.    在功能和方法上是不一样的.  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 空见    时间: 2004-12-12 09:19
bishubo+-->引用:bishubo 不说钱行吗?初衷是好的,效果未必。还想看下文呢。
这是钱吗?嗯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2-12 09:38
》七田真说的不求理解只求反复育读的目的就是打通大脑的记忆的回路 原来普通的孩子不通记忆回路的,佩服佩服。  我认为记忆力是一种不需要强化的、次要的能力。因为记忆力的强弱和一个人的注意力和专业能力相关。  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容器,而是进行思考的。  曾经有人估算过一个人的大脑可以装下世界上所有图书馆的内容,但是我们的大脑似乎没有这样去做的意思。现在,没有听说谁宣称大脑可以装下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但是,是人在使用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驾驭人。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2-12 09:45
》而在反复诵读的同时一举两得,既记住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又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我认为那些给孩子灌输经文的人已经违反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方针。
作者: 为了爱    时间: 2004-12-12 11:05
天问+-->引用:天问 》七田真说的不求理解只求反复育读的目的就是打通大脑的记忆的回路
原来普通的孩子不通记忆回路的,佩服佩服。
  我认为记忆力是一种不需要强化的、次要的能力。因为记忆力的强弱和一个人的注意力和专业能力相关。
  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容器,而是进行思考的。
  曾经有人估算过一个人的大脑可以装下世界上所有图书馆的内容,但是我们的大脑似乎没有这样去做的意思。现在,没有听说谁宣称大脑可以装下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但是,是人在使用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驾驭人。

看了你的很多的贴子,真有点受不了你了。
拜托你每次发言之前动动脑子好不好,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圣人、神仙或者救世主。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2-12 13:42
为了爱+-->引用:为了爱 看了你的很多的贴子,真有点受不了你了。拜托你每次发言之前动动脑子好不好,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圣人、神仙或者救世主。
受不了回家抱孩子去!
作者: cshej    时间: 2004-12-12 14:21
我想大都在利用七田真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的父母们,他们并不想自己孩子的大脑成为一个什么容器,他们也只想利用一些方法去开发右脑而已,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只用右脑思维的人。 能够增强记忆有什么不好呢?  用素读的方法打通右脑的回路这是楼主推荐的这本书里所说话,并不是我创造的。




觉得坛子里想用七田真或杜曼的方法大多是六岁以下更多的是三岁下宝宝的父母。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2-12 14:55
>打通右脑的回路这是楼主推荐的这本书里所说话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科学,所以才发帖子。

我反对某些观点,并不意味着我反对持有这些观点的人。相反,我认为在儿童教育论坛中分享自己教育观点和体验的会员都是好父母。况且,如果大家观点都完全相同,也就没有必要到论坛来讨论了。

如果有人看不惯我这个人,那么很遗憾,请少看我的帖子吧。
作者: 为了爱    时间: 2004-12-12 19:31
你如果是真的想跟大家讨论,那么请拿出一些诚意来,最起码也要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者是经过大脑思考的字句,不要根据自己头脑中的固有想法和思路咬文嚼字,风言风语。

就这帖子来说,你反对的是不求甚解的读经,可是你根本没弄明白读经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请问你听音乐吗?当你听到你喜欢的音乐时,你是直接进入音乐的情境呢?还是先弄明白这个音符是什么含义,那个和弦代表什么?你是不是要每一个听音乐的人都先到音乐学院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后再来欣赏音乐,否则就不要听了,因为听了也是白听!?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养育儿女的经验,我想如果有的话,你的儿女一定是一生下来就能说会道了,因为按你的说法,一个婴儿在有意识地呼叫爸爸妈妈之前,其咿呀学语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她自己都不理解这些咿咿呀呀的含义。你的儿女自然可以省略这些不求甚解的过程。我想你的儿女甚至出生后就不会哭或者笑,因为,一个婴儿在不理解哭声的意义之前是不能哭的,不明白笑的内涵之前是不能笑的。但是很遗憾,我还没见过哪个正常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能够理解语言和苦笑,所有的孩子都不得不走一条你认为是极其愚蠢的道路。

你说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容器,而是进行思考的。那么请问: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没有记忆作为基础的大脑还会思考吗?

当你认为某种说法不科学时,那么请指出这种说法为何不科学,然后再给出你所谓的科学,不要想当然地为了某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而强奸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好吗?

最后再说一句,不盲从、保持独立思考是一件好事,但无原则地标新立异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很容易就会变成一种庸俗。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2-13 10:30
天问+-->引用:天问 》不要求理解只要求背育的方法,是几千年前中国人提出来的,关于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五四以来已经开始进行反思了!可是我们××人呢?还在视以为宝!
胡适是五四运动的先驱,不知你看没看过胡适写的自传,看看他对自已发起的五四运动是如何做评价的!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2-13 17:52
>不知你看没看过胡适写的自传,看看他对自已发起的五四运动是如何做评价的!
既然你已经看过这本书,何不把他的观点写出来呢?

在胡适的口诉自传,有专门的一章来讲述自己对54的看法,他认为由于某些人的作用,54运动从胡适所倡导的文化变革运动变成了一种政治运动。对于54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于民主,从书中可以看出,胡适是大力推崇的,但是胡适认为科学不是某种主义的科学,民主也不是政党的民主。所以他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显然李大钊和陈独秀不同意胡适的看法。在胡适看来,正是李、陈两个人把54变成了一个政治运动。胡适这样表达自己的意见:独尊儒教不是什么英雄,独尊××主义也难称上什么好汉。

在胡适自传的逼上梁山一章中,胡适回顾了自己如何倡导白话文,他认为白话文不仅适合于小说、美文,也适合于诗歌。而文言文,总有什么国学大师说什么54腰斩了国学,白话文一文不值等等,胡适说了无数次:是一种半死的语言。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4-12-13 19:42
看了不少七田的书,同时也顺带看了些一些有关右脑、速读、记忆的资料,加上这阵子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也许就是因为这些铺垫,这回看七田这本书,没有觉得象以前那么乱。
再在正在看第二遍,同时做点笔记。
过几日再把自己整理的东西贴上来。
原理——方法——具体操作方法

不管你是否同意、是否喜欢这些观点,看看清楚、看看明白都没有坏处。
平常心是道。

我去看书了,你们继续~~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2-13 20:47
>我去看书了,你们继续~~打搅了,没有人反对你看书。 读书使人明智,相信你会有所收获的。很多朋友期待分享你的收获。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2-13 21:07
》一个婴儿在有意识地呼叫爸爸妈妈之前,其咿呀学语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她自己都不理解这些咿咿呀呀的含义。
您的辩论才华不错。

只是您不能从我所说的推论出你所说的结论。孩子的咿呀学语并非是无意义的,孩子在尽力表白自己的要求,就算是哭,也有不同的意义。很多母亲能够从自己孩子得哭声中清楚得判断什么样的哭声代表是饿了、困了、烦了抑或是孩子得其他要求。
作者: cshej    时间: 2004-12-14 08:32
建议楼主下次发帖时另开一帖。也建议天问版主能够象jerryhao一样把自己的育儿经验分亨给大家。
作者: 丽莹妈咪    时间: 2004-12-14 09:10
dawnch+-->引用:dawnch 看了不少七田的书,同时也顺带看了些一些有关右脑、速读、记忆的资料,加上这阵子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也许就是因为这些铺垫,这回看七田这本书,没有觉得象以前那么乱。
再在正在看第二遍,同时做点笔记。
过几日再把自己整理的东西贴上来。
原理——方法——具体操作方法

哈哈,同你一样,2个月里也看了不少七田的书,大概有6本吧,目前正处于混乱中,亟待你的心得体会,帮我理一理头绪。
作者: 178mm    时间: 2004-12-14 19:10
谢谢!挺有用的!
作者: 过眼云烟    时间: 2004-12-16 14:32
支持上传!~~~~我想要哦..谢谢....05
作者: glgmm    时间: 2008-11-6 08:30
楼主怎么没下文了呢?期待发表下观点,我是正处于糊涂状态。
作者: 文心妈2001    时间: 2008-12-17 10:06
我也非常期待楼主的下文,等待中。。。。。。
作者: 11787136    时间: 2008-12-29 10:09
学习了,谢谢楼主提供!
作者: simon9988sun    时间: 2008-12-29 10:55
每个孩子不同,建议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去搞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