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孩子耍脾气犯浑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打印本页]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09:39
标题: 孩子耍脾气犯浑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看到这里的版版热心地给大家推荐好贴,又搞了一些活动期待增加人气。所以就把帖子发这里了,算是对版版的一种支持吧。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09:41
孩子总有发脾气犯浑的时候。我想很多家长都有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鉴于俺家闺女最近的小脾气发作有愈演愈烈的迹象,所以特开此帖诚心向各位有经验的家长求教。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09:48
先说说俺家闺女。性格挺开朗,周围人眼中公认的开心小丸子。但是犯起脾气来那叫一个拧啊。各种方法我都试过了,
——你要冲她厉害吧,她比你还厉害,你越叫她往东吧她就越往西;
——你和颜悦色吧,她充耳不闻,经常捂着耳朵,一副我就不听的架势;
——你冷处理吧,她就闹得更加厉害,想出各种招数想激怒你,最出格的一次,甚至拉开家门要离家出走;
总之,她犯脾气的时候就是油盐不进啊,气得你是七窍生烟啊,还得拼命提醒自己“我忍,我忍,我忍忍忍”。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09:54
当然,每次闹到最后了,我看她精疲力尽了,还是会给她个台阶下,一般是我过去,主动拉着她,说:妈妈知道你刚才是为了XX事情在生气/懊恼,可是光是哭闹也解决不了问题啊,现在跟我说说吧~~~~~

有时候她会乖乖就范,扑到我怀里痛哭一场,然后跟我好好聊聊。有时候她还没闹够呢,就会哭叫得更厉害,高喊:我就不说,就不说,就不说~~~~~~~~~~

哎,我的心啊,就快要碎成一片片的啦,还得拼命忍住,继续好言相劝。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10:02
问题是最近她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了,而且程度也愈演愈烈了。偶的心脏啊,快要承受不住了。我也知道,孩子的问题,要在大人身上找原因。先检讨一下自己吧。

孩子小时候,我有时候会克制不住自己发脾气,也打过她(偶尔的,一年有几次吧),后来发现带来很不好的影响,所以5岁起不再打她了,也尽量控制不发脾气了。

孩子爸爸,我总批评他原则性太差。跟孩子疯玩的时候吧,孩子怎么着都行,可是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吧,一点小事也能批评孩子半天。

所以昨天早上孩子发作的起因就是练琴遇到个难点,求助老爸帮她想想办法,老爸的方法闺女不愿意采纳,两个人说话都有些火药味,我赶紧说,宝贝啊,咱们要好好跟爸爸说话啊。这时,老公不恰当地跟了一句,你看你,又犯老毛病了不是?这下好了,闺女火了,一边嚎着一边说:你的方法就是不对,就不对,不对~~~~~~~~~~~~(此后省略300字)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10:04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我也知道罗马非一日建成的道理,要想改变,肯定要花很多心思,但是还是请求各位高人给与指点啊。

在此,先谢谢啦!
作者: Xieno    时间: 2011-11-14 10:08
先给妈妈上杯茶,喝口茶,顺顺气。

然后介绍一个孩子的回帖给你看: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35942&;page=5#pid4082770

贴内提到:
2.lf you were Uncle, how would you handle Prince Zuko?
 just have a tea waiting for Zuko calm down again. mom always does so when i lose my temper.


冷静对待。
你冷静了,孩子慢慢也会冷静下来的。
给她发泄情绪的机会和渠道。
然后等她冷静了,再去倾听、解决问题。

给我们来个具体的事例吧。这样更容易看清孩子和你之间的具体问题。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1-11-14 10:18
我们家宝贝现在还小
以前耍赖皮发脾气的时候我就是不予理睬,在旁边看着他哭闹,一般他会变哭闹边看着我,等他赖皮的差不多了,就伸手抱抱他,他就会很快的扑过来,然后再慢慢讲
不过我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方法似乎并不是很好的方法
以后孩子慢慢大起来了,总这样也不行啊,到底该怎样劝导,舒缓他的情绪?自己也在考虑(还没考虑出头绪

和liu-haoyu一起坐等,期待更多的家长提供更好更多的方法和经验!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10:41
哈,好巧啊,看到管管回帖之前刚给自己泡了杯花果茶,闻着淡淡的花香和丝丝的甜香,感觉好多了。

看了管管推荐的回帖,感觉孩子们好可爱啊。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10:51
我尽可能地描述具体一点吧。

最近孩子总是为练琴的事情闹情绪。也多次跟孩子沟通过,虽然我希望她自己选择了学琴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放弃,但是如果孩子确实觉得学琴和练琴很痛苦,我们可以停下来。但孩子每次发泄完了之后,还是会说妈妈,我想学,真的。

周六的时候,一早她看到爸爸在弹吉他,她也跑过去要学。爸爸教了她一小会儿,我提醒她该复习一下语文和数学了(老师要求的每周知识梳理),然后练琴。之后可以再跟爸爸学弹吉他。孩子有点不乐意。爸爸催促了她一下,她一下子就用沙发靠垫蒙住自己的脸,说我就不去复习,我就不练琴!

最近总这样,我当时也在收拾屋子,所以告诉她,自己的事情首先要完成,然后就没再管她了。她一直在沙发上趴着,小声说我就不去,就不去,就不去~~~~~~~

问题一:这种时候,家长应该说什么?还是做什么?还是什么都不做?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10:55
然后我有点不理智了,我警告她,如果她再不去的话,我只能从她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扣除现在的时间了。孩子反应更激烈了,我就不,就不~~~~~~,声音更大了。

爸爸的一个朋友来电话,说给孩子准备了些石榴,让去取,孩子好像有点动心了,爸爸动员她一起去,但是提醒她回来之后要复习和练琴,结果孩子一下子又开始嚎了“我就不,就不,就不~~~~~~~~~~”

问题二:这种时候是否应该谈惩罚?还是什么都不做?爸爸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对吗?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11:06
没办法,爸爸打算自己出门去取。这时候孩子还是很想跟着一起去的,但又不好意思,她嘟嘟囔囔的说:你们总是批评我~~~~~~~~~。我纠正她,我们没批评她,只是提醒她应该去做什么而已。孩子气哼哼地说:你们就是总批评我,总说我。

看孩子有点送动的迹象,我故意问爸爸,我从老师博客上打印的材料你看见了没?怎么我没找着啊?爸爸说那我帮你找找,我说你要帮我找着我给你点奖励作为感谢哈。孩子一听,赶紧爬起来进自己屋子找去了,找到后开始看资料了。

我这时故意表现得很吃惊的样子,哟,还是宝宝知道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不错,表扬一下。不过,你刚才那样的表现,对吗?孩子摇摇头。本来就应该结束了,结果我又犯了个致命的错误(自己认为)。我说孩子,知错就改很好,但你耽误的时间必须从自由活动时间里扣除。这下捅了马蜂窝了,孩子大哭,一边嚷嚷:我什么都不干了,我不要你们了,我也不要自己了,呜~~~~~~~~~~~~~~

问题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奏效后,是不是应该对刚才的事情绝口不提?什么时间进行帮助教育更合适?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11-11-14 13:19
孩子很聪明一直在挑战规则、试探底线
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法屡试不爽,她抓住了你们的“心”
无规,无矩,何以成方、成圆
是到该跟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了
孩子通常会以自我为中心,约束能力弱,遇事随性的很
光讲大道理对孩子来说起到的作用很是有限
立一个“规矩”或制定一个“公约”,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有了规矩,依规矩办事就简单的多了
立一个规矩,制定一个规则对于正在成长的他们来说是必要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制约他们,让他们懂得或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能与手段是否是在被允许的范围内,很是有必要
规矩的建立有利于他们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有教养,做事条理性强,独立性强的人。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4 13:43
原帖由 77498139 于 2011-11-14 13:19 发表
孩子很聪明一直在挑战规则、试探底线
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法屡试不爽,她抓住了你们的“心”
无规,无矩,何以成方、成圆
是到该跟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了
孩子通常会以自我为中心,约束能力弱,遇事随性的很 ...


谢谢您的答复。您能说得再具体一点吗?比如说如何立规矩?我们一直告诉她遇事不能哭闹,哭闹解决不了问题,事后她都明白,但遇到事情就失去理智了。再比如说惩罚措施,我们该如何惩罚她才能让她记住今后遇事不能以哭闹的手段解决问题呢?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1-14 14:15
标题: 回复 #14 liu_haoyu 的帖子
不好意思,不知道您孩子的年龄,随意说几句吧。

我的孩子基本上不会这样。因为我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知道了,哭闹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冷静的谈判,相互妥协才有希望把事情处理好。
当然现在孩子还是会有输了就急的劲头,这些都很正常。从小就会百般忍耐,这孩子恐怕天性就没有争胜之心,连心都没有,将来你还能指望什么光耀呢?(当然,光耀并非我们的目的。)

我说说我怎么让孩子知道哭闹无用的吧。
比如说,他吃饭,不想吃不好吃的东西,挑食。
我们的办法就是,有什么吃什么,不吃可以离开,但决不补充零食。再饿也等下顿。
他要什么东西,用哭闹来解决?这种事好像不常有。一方面是该有的家里都有,另一方面,我说不买的东西肯定不会买,不会因为哭闹了就买。时间长了他自然就形成习惯了。
至于他学兴趣班,我们的要求是,可以试听,也可以报名,但必须坚持上完课。上完了,下一期可以不报,但报了名的得好好上。
事情多了,原则一直坚持,他就不会跟我们玩哭闹了。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规定规则而不需要解释。
我定了规则,你就得照办。
孩子大一些了,问“为什么”,要求“公平”了,就需要辅以说教。
很多事是渐进的,慢慢摸索找到诀窍就好了。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5 08:50
先谢谢大家给我提供的建议。再把自己的困惑说得具体一点吧。

如果仅从孩子犯脾气的表现上来看,俺家闺女就是个小魔女,大有被宠坏的兆头。但实际上,在老师和周围人的眼中,闺女乖巧、阳光,性格很好。记得我为了她犯浑的事求助幼儿园带班老师和我妈妈,她们都不相信我所说的情况,认为我是言过其实了。目前看来,闺女除了在我和她爸爸面前耍过这种脾气外,在外人面前还真是表现得温顺有礼。所以这也是我要反省的原因之一,这至少说明我和她爸爸有一些教育失误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再说说立界限和惩罚方面。我们一直都是坚持哭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闺女每次哭闹之后,也会跟我们承认错误,而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完成,例如练琴。相应的惩罚也是有的,比如减少自由活动时间,比如 time out。这也是我感觉黔驴技穷的原因,界限她也明白,惩罚也接受了,但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她仍然会以哭闹的形式来表现她的愤怒,她的不满。所以我一直在想,难道是我们对她的情绪关照得不够或者让她感觉窒息没有压力释放的出口?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5 09:05
再说说坚持。关于练琴,孩子自己提出学琴后大约过了10个月我才同意,包括到这次她哭闹之后,我很严肃地跟她谈过,以前我一直认为既然她选择了就应该坚持,但如果她真的觉得痛苦,我们可以停止。音乐会让我们觉得快乐,虽然练琴的过程可能会很辛苦,但如果这种辛苦演变为无休止的痛苦,那不如不练。可是孩子很坚决地说她想学想练。

其实从其它方面来讲,孩子不是个不懂得坚持的孩子。她5岁时去黄龙,那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虽然我们坐缆车上去,但下山的路也有7公里,她一直坚持跟我们走完全程(那里海拔高,大家都有一些高原反应,我们根本没法抱她)。别忘了她是个有哮喘的孩子,比起其他孩子就更不易了。她刚开始练习跳绳的时候,有一天连续跳了30个,她就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再跳一次30个,可是怎么也达不到。我们都劝她明天再练,可是她就是不干,最后跳了大概1个多小时之后,她终于做到了,那时候她的头发全部都湿透了,汗水顺着头发直往下滴。

可也就是这样的性格,造成她遇到事情的时候容易钻牛角尖,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旦挫败感弥漫的时候,她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这也是我非常非常担心的一点。

所以我才发帖求助,在这种时候我该如何让孩子冷静下来?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呢?
作者: applephoebe    时间: 2011-11-16 21:58
我来贴一段小巫的文章吧:


原发《都市主妇》2004年6期
小巫

镜头一:2岁半的佳佳跟着妈妈和奶奶去商场,佳佳看上一只漂亮的玩具熊,要求妈妈买下来。妈妈说昨天不是才买了新款的芭比娃娃吗?佳佳撒娇一定要妈妈买,妈妈不答应,佳佳马上泪流成河。妈妈哄着女儿,乖乖,别哭,待会儿妈妈给你买冰激凌吃。佳佳仍旧涕泗滂沱,奶奶发话了——算了,我出钱,给佳佳买了这只熊!婆婆从来见不得孙女儿的眼泪,佳佳掌握这件秘密武器,妈妈只有再次投降。

镜头二:2岁8个月的强强看见邻居小朋友龙龙手中拿着一辆小坦克,兴致勃勃地跑上前要拿,龙龙不给,强强干脆抢了过来,跟在身后的爸爸夺过坦克还给龙龙,一边训斥强强,“跟你说过多少遍不许抢玩具!你怎么不长记性?”强强愣了一下放声大哭,爸爸不耐烦了,“哭什么?你抢别人东西还有理啦?不许哭!”强强哭得声嘶力竭,惹得四周的人都朝这边看。强强爸爸恼羞成怒,抓起儿子走回家,警告怀里又踢又打的儿子,“你闹吧,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

镜头三:3岁的健健到小朋友楠楠家参加生日晚会,分蛋糕的时候他忙着玩儿楠楠刚刚拆开的礼物,等他来吃时,发现带小鸟造型的部分已经被楠楠吃了一半,跺脚大叫“你吃了我的小鸟!你给我吐出来!”说着就哭起来。楠楠吓了一跳,也哭起来,生日晚会突然乱作一团。健健妈妈见状先跟楠楠说了一声“对不起”,而后抱着健健问怎么回事。健健语不成句地哭诉着,“我要那个小鸟!他给吃了!我要他吐出来!”健健爸爸不禁抢白他,“哪儿有你这么不讲理的?蛋糕吃哪块都一样嘛,再说这是人家楠楠的生日……”健健妈妈用目光制止了丈夫,搂着儿子,慢声细语地说,“你是想吃那个小鸟对吧?可是事先没有跟楠楠妈妈说好,她不知道给你留着那块,结果你没有吃到,对吧?唉,这是挺叫人难受的,怪不得你要生气呢。但是楠楠已经吃了,叫他吐出来是不可能的了。你看看,能不能吃一块别的蛋糕呢?妈妈刚才吃过了,可好吃了。”健健仍然哭着,但是声音小多了,嘟囔着“我要吃小鸟,我要他吐出来。”健健妈妈又说,“我看你是困了,今天玩儿的晚了,所以你的情绪不太好。咱们回家吧。”路上健健在车里就睡着了。爸爸对妈妈嘀咕,“这孩子今天这么不讲理,你怎么也不说他?”妈妈说,“他就是累了,孩子累的时候就可能找碴儿闹,健健不是不讲理的孩子。他这么困,我跟他说什么道理都没用。等他明天精神好一些的时候我再细细地跟他说一说。”

以上这三个场景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即使没有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至少也耳闻目睹过不少类似的场面。哪个家长处理的最恰当,还用我说吗?


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十分正常,这种行为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一般来说,幼儿从1岁多开始就会出现发脾气大闹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语言的发展速度。小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没有耐心等待,又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就付诸行动——发脾气。3岁以后,语言表达能力跟上来,会有所缓和。

敏锐的家长能够接受孩子的这种特性,并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将困惑化作孩子成长的动力,耐心引导孩子学会推迟满足自己的愿望,接受令他失望的现实;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用恰当的语言而不是哭叫表达自己。

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孩子的哭闹频率:

一、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给孩子足够的关爱,让我们自己成为孩子心灵满足的源泉,而不是玩具、电视和零食。

二、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不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行动自由的孩子内心是平静的,能够平和地接受困惑和失望。相反,被家长限制过多的孩子,内心是焦躁紊乱的,平时积蓄的压抑和愤怒会抓住机会火山爆发。

三、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以平和商量的口气给他讲道理,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命令他指挥他。

孩子是爸爸妈妈心头的肉,一哭起来,父母的本能反应就是答应他的要求、尽快结束不愉快的场面。然而——且慢!虽然孩子哭的可怜兮兮,却不是他无法承受的痛苦。这种困惑、失望、伤心,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

最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了自己,也就控制住了局面。孩子看到我们的平静,他也最终能够学会控制自己。一旦我们有了任何感情方面的反应,无论是怜悯、难受,还是烦躁、恼怒,都无异于把控制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左右我们的情绪,也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

我们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开始哭闹了,我们要做到的是——

首先,拥抱孩子,爱抚他,告诉他“我爱你,但是我不能够满足你的这个要求。”并且简单地解释一下为什么。身体的接触对于2岁以下的幼儿尤为重要。

其次,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如果是在公众场合,不要难为情,保持一颗平常心,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这决非意味着我是一个无能的、失败的家长,解决孩子的问题是首位的,面子是其次的。”如果公共场所要求安静,则平静地引走孩子,把他带到一个不干扰别人的地方。

第三,在孩子发泄的过程中,给孩子共情——“我知道你想要….,我理解你现在很不高兴。”同时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我不高兴、我很伤心、我难过”等等。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从愤怒过渡到难过,并且接受令他失望的现实。

第四,不要急于“哄”孩子,也不要以语言暴力来压抑孩子的情绪、否定孩子的感受,甚至嘲笑孩子“你多没羞啊!”更不要运用身体暴力。

第五,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议一个比较有趣的替补活动,或者给孩子一个选择:要么停止哭泣,继续当时的活动;要么继续哭泣,但是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不参与。尤其在家里,我们可以平静地告诉孩子,“你如果选择哭泣,就自己哭一会儿吧,我先去另外的屋子;等你决定不哭了再来找我。”要明白,只要有观众,哭闹就会继续上演;失去了观众,小演员很快就会索然无味,去找更加有趣的事情做。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几点:

一、        不要像强强爸爸那样威胁孩子——愿望得不到满足对于孩子仅仅是一种失望,受到家长的威胁则会深深地刺痛他们幼小的心灵。总是震慑于威严之下,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封闭自卑。

二、        不要惩罚孩子——惩罚只是在渲染家长的权威,却会造成孩子将来必须在严格管制之下才能遵守规则,没有人管、没有惩罚的威胁,孩子就不自觉了。

三、        不要像佳佳妈妈那样“贿赂”孩子——这也是在教导孩子,修正自己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得到奖赏,而不是这种行为是不恰当的。
作者: sunlili75    时间: 2011-11-17 21:48
学习了。最近我也为此事而苦恼不已。我家姑娘四岁半了,前一段时间表现良好,什么事情都有商量,也不乱发脾气。可是最近这段时间却发生了变化:她也是一有不让她满意的事情出现,她就嚷嚷的不停“我不理你们了,坏爸爸,坏妈妈”。嘴里还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让人闹心。
早上起床去幼儿园也是问题。不过,她不是天天的。明明自己能穿好衣服,可是就是不穿。还挑战我的忍耐力。昨天我就“疯了”一般的教训了她一顿。她是求饶了,可是当我跟她爸“报告”的时候,她爸爸第一句话就是:唉,你快黔驴技穷了。让我顿觉悲哀啊!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18 07:57
非常抱歉,幸福版主盛情相邀,最近一直想着这个帖子,因为要说的比较多,一时还没腾出空来写回帖。

先简单说几句,楼主对这个问题其实考虑不少,观点嘛,我在其他帖子也看过一些了,我很赞同,就不用提了。
具体到你家孩子、具体小事,我只是在楼主的字里行间里,感觉你的“严肃”有余,亲近好像不是很够。

我也看到你说孩子自尊的问题了。很对。
孩子的感情,不知道在你们生活里是如何体察和呵护的?

在论坛里发帖,往往说的话都是家长想说的,而不是问题真正的全貌,所以我会多问一些,请勿见怪。

有时我甚至在想,越是“乖巧、阳光,性格很好”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可能潜在的问题越多。
这可能跟我自己成长的历程有关。
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我虽然不算乖巧,但很愿意配合别人,所以从外面看,我绝对属于很好相处的那一型。
但在我内心,想法就很不一样。——很难一语概之,但我知道我和别人不同。而这种不同,父母是无心去关照的——他们并不关心,或者说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关心,除了外在成绩的另一面。

像我提到的界线,这个东西,离开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就可能沦为父母钳制孩子的另外一个工具。
所以我不敢随意去推荐,说些小技巧,而是一定要自己去做,从改变自己开始,一点一点记录,包括调整,包括遇到阻力放弃,都要写下来。

不好意思,说了这么多,还是言不及义。
时间不够了,我晚上回来如果有空再回复吧。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8 09:44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1-18 07:57 发表
非常抱歉,幸福版主盛情相邀,最近一直想着这个帖子,因为要说的比较多,一时还没腾出空来写回帖。

先简单说几句,楼主对这个问题其实考虑不少,观点嘛,我在其他帖子也看过一些了,我很赞同,就不用提了。
...


我很感谢您的答复。句句都说到我的心里。

您所说的“我只是在楼主的字里行间里,感觉你的“严肃”有余,亲近好像不是很够。”,这正是我最近一直在反思的问题。我要求孩子是比较严格的,但确实如您所说,有时候我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渴求,忽视了孩子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虽然表面上看孩子顺从了,也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但忽视了内心驱动力的成长必然会在未来的某一刻暴露出问题。

而您所说的“有时我甚至在想,越是“乖巧、阳光,性格很好”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可能潜在的问题越多。”,这也是我最近转贴“生命课只有一次”时所想到的问题。

我的妈妈对我的要求就非常严格,几近苛刻。我和母亲之间很少有情感的交流,我尽力把自己封闭在母亲的世界之外,因为那时的我觉得只有远离了母亲的世界我才可以安定一些,不至于激怒她。我经历了痛苦的自我成长的历程。虽然在我自己成为妈妈之后,努力想避免这样的情景出现,但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时候还是会失控。为了避免这种失控,当女儿哭闹的时候,我就更多地选择了“冷”处理。我会离开她到另一间屋子里,平静自己的情绪。

记得一个版版提醒过我,“冷处理”不是不理孩子,而是要温和而坚定地看着孩子,等待孩子情绪平静下来。我现在正在努力去做。

真心感谢您和版版。如果有空,还是麻烦您继续给我一些建议。我自己也会努力克服自己的“心魔”,在帮助孩子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20 19:49
标题: 回复 #21 liu_haoyu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回复之后,继续读我最近研究较多的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书中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说法,我也很认同。
回头准备扫描识别之后,贴给你看看。


但我也要强调一点,我的认同是基于我儿子的现实。
我和我老公的脾气都不是太好,但我儿子的脾气,除了极其偶尔的不太耐烦之外,实在看不出太大的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也许与我们俩从小都是生活在父母的掌控、权威、钳制之下,对这一套极为反感有关。
但是,虽然原则上极其反感,实际在生活中,至今都还无法彻底消除那种“掌控欲”。
好在我们都还在自我教育,并且不怕丢人,很注意对孩子表示歉意,让他除了知道父母的行为不对之外,还知道怎么做可以做得更好。

而且,说实话,虽然我读了很多育儿书,也很认真的研究过好几本,但每次看到别人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在一起相处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真的太不相同了。
所以,至少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能去了解原则,具体到方法,却不可一味模仿。
孩子的天性、我们从童年至今的成长历程及得失,这是在原则之下,最需要重视的东西——所谓因材施教,只有了解了“材”,才谈得上“教”啊!

说到孩子的天性,除了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孩子深入的交流之外,我们自己的自我认识也很重要。
我们回顾自己的童年,直面自己内心的成长,这比任何“专家”、“大师”跟我们说的,都重要得多。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21 08:19
孩子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孩子所需要负起责任的生活层面,我们称之为“宝贝”,或是“极具价值的东西”。这些有关如何去爱、如何工作、如何服务的品格是宝贝的一部分。我们要保护、培养这些品格,使它成熟,不仅
在今生成长,也在来生继续:让我们一起来看孩子需要负起责任的宝贝是什么。



情绪

雪柔进退维谷、智穷力竭,因为她十岁的儿子纳森稍有挫折就大发脾气,在这样的年龄发起脾气来是很恐怖的。他会对着雪柔大吼大叫、跺脚、摔门.有时候还丢东西。然而雪柔想:他需要一个地方让这些瓶塞里的气冒出来,否则他的内心会被腐蚀殆尽。所以她让纳森“表达自己”,或试着去抚慰他,帮助他平静下来。然而纳森的行为愈发变本加厉,最后有位朋友告诉雪柔:“你是在训练他做个男人狂!”她吓呆了,赶紧找人给建议。

雪柔得到一个小诀窍,改变了她对纳森暴力攻击的处理方法。她跟纳森说:“我知道有些事情让你生气,我也可以体谅你的挫折感。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事,但是你的情绪扰乱到我和其他的家人,所以我给你一个提议: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告诉我们你在生气,因为我们要你诚实面对自己的感觉,如果那是针对我们而发,我们会坐下来谈,试着解决那个问题,但你不可以吼叫、口出恶言、跺脚或丢东西。如果你再这样做,就必须到房间去,不准打电话、玩电脑或是听音乐,等到你能够有文明的举止再说。然后,你干扰家人多少分钟,就必须多做几分钟的家务事。我这样做,是希望能够帮助你处理这些情绪。”

    起初纳森不相信雪柔真的会这样做,但是她坚守立场。纳森有一阵子扩大他的干扰行为(父母们,你们要预期会有扩大现象,因为孩子要确定你是认真的),但雪柔贯彻去执行“后果”。她本来对这样做极其担心,害怕纳森的情绪不再有发泄的出口,会变本加厉地爆发,或是心灵受压抑、破碎。

    事实上,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纳森在起初那个阶段的抗议之后,就安定下来了。他发脾气不再那么密集,甚至进一步消散了;他开始把问题当作问题带到雪柔那里,和她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危机带给她。在纳森内心所发生的,是他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他以上天起初创造情绪(人类心灵状态表达)的方法,来使用他的情绪。他可以生气,但会认清生气的缘由,解决那个导致他生气的问题,而不是让那个惰绪带他到失控的情状。纳森开始拥有他的宝贝之一:情绪。
作者: guaiguaima    时间: 2011-12-3 07:00
今天早上看到这个帖子真是很受益,谢谢大家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12-3 09:14
我觉得先要冷却 ,我记得有人说他是这样做的不论谁在气恼时或其他不好的情况下,只要有人喊暂停,双方都无条件的停止,然后冷静几分钟再来处理刚发生的事情。我觉得这样很好的哦。
作者: hwzxzxq    时间: 2011-12-6 16:17
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不要老是说的多做的少,这样孩子是很不服气!
作者: 可77    时间: 2011-12-6 20:43
原帖由 liu_haoyu 于 2011-11-14 10:51 发表
周六的时候,一早她看到爸爸在弹吉他,她也跑过去要学。爸爸教了她一小会儿,我提醒她该复习一下语文和数学了(老师要求的每周知识梳理),然后练琴。之后可以再跟爸爸学弹吉他。孩子有点不乐意。爸爸催促了她一下,她一下子就用沙发靠垫蒙住自己的脸,说我就不去复习,我就不练琴!

最近总这样,我当时也在收拾屋子,所以告诉她,自己的事情首先要完成,然后就没再管她了。她一直在沙发上趴着,小声说我就不去,就不去,就不去~~~~~~~


刚才听孩子读课文的时候,遇到孩子读错了字,纠正了几下,孩子就闹情绪了(可能觉得没面子吧?)。趴在桌子上,嘟起嘴巴,眼睛看也不看我,说什么都不听。
我严肃地把书放在桌上,问孩子:“是不是不要和我一起读书了?”孩子头一拧,不搭理我。
于是我扔下一句:“那随便你吧”然后就到客厅来上网来了。

过了大概五分钟,孩子拿着自己的作业本子过来,问说“这道作业是不是要求背韵母?”这是孩子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了。我看了看作业本,嗯了一声。孩子就又自己回房间去了。

再过了大概五分钟的样子,孩子拿着自己的本子又来了,说自己把听写做完了。问他怎么听写的,他说他自己背的,背不到的就看看书。

我告诉他这样不行,然后问他要不要我给他听写。他说好。

我想,其实好多时候孩子是明白道理的,但是却常常会因为压力或者别的什么原因闹闹自己的脾气来试探试探我们做父母的底线。我们做父母如果能有一种很客观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牛脾气,不仅能很容易说服孩子,还能得到孩子的信任。

现在我准备去他房间给他听写去了。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2-7 09:23
标题: 回复 #27 可77 的帖子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来,听取了大家的建议,也努力地反思,也和孩子的老师沟通过了,应该说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的。

首先,弄清了孩子那几天情绪不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学校发生一些事,孩子没跟我说,后来老师打电话说了,我就有点明白了。孩子在学校确实犯了错,但也受了一些委屈,她没有发泄的渠道,所以就情绪严重反常了;

第二,跟孩子深谈了一次,制定了三条规则和相应的奖惩;

第三,孩子在有反复的时候坚持了底线,但同时也不断地肯定她在努力改变。

最近孩子确实情绪上稳定了很多。有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虽然会情绪不好,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看的出来,闺女还是在努力克制,而我也觉得适时的帮助和恰当的发泄也是必要的。

从这次问题的处理来看,我自己的收获:
(1)遇事家长首先要保持自己头脑冷静、情绪克制,像可77说的那样,要用客观的态度对待孩子;
(2)要想办法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3)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孩子有反复,多给孩子关爱;
(4)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孩子能亲身体会到怎么做才对;
(5)以鼓励为主,做好正强化,批评孩子也应该言简意赅,告诉她哪些做得不对,怎么做才对就好了,千万别总提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
(6)这条很重要,夫妻一定要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两个人的配合很重要。

谢谢一直以来关注这个帖子的朋友。通过这件事,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一个问题接着另一个问题,无论孩子也好,家长也好,都是在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作者: uniscan    时间: 2011-12-11 18:36
受教育了,多谢前辈们的分享。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