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怎样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打印本页]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8 10:08
标题: 怎样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我虽说不看重孩子的分数, 可也很期待和希望孩子考一百分。特别是这一学期, 数学就没上过95分。

昨天期中考试, 女儿在家就给我打电话:“妈妈, 我数学考了92+10分。”
我说:“好的, 你先看看错在什么地方。”
回家看看都是计算错误, 该进位没进,列式抄下来也会错。。。

我说:“宝贝, 多可惜, 你要是仔细点, 这份卷肯定可以考100分”
女儿忧怨地说:“是的。 我还告诉同桌,他中陷阱了。 结果同桌就改了, 得了100+10分。”
我真无语,自己不检查, 却查到别人的试卷上了。

分数不重要。
可是孩子的自信心却要保护。

就害怕考得差了,
以后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这个计算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家的大问题, 就像孩子的错意, 随机错。 全对的情况很少。怎样提高呢?
作者: kl924195671    时间: 2011-11-8 10:38
孩子一年级,到目前为止,还未考过试!不好参与啊!
作者: 亮晶    时间: 2011-11-8 11:52
标题: 怎样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我家儿子上二年级,每次考试时做错的题都不是不会,全都是粗心.经常出现列式计算时把数字抄错的问题.我给他买了口算天天练,发现这学期的计算速度快了,错的比较少,做了40页了,错了8道题,其中4道都是把加号看成乘号来做了
作者: myprettygirl    时间: 2011-11-8 14:49
分数也是孩子学习认真与否的一项指标,上课专心,下课做作业认真,孩子的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老因为粗心而丢分也说明平常做作业不够细心。平常多让小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还要提高准确率,慢慢习惯养成了,考试成绩也会有保障吧。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8 16:47
原帖由 myprettygirl 于 2011-11-8 14:49 发表
分数也是孩子学习认真与否的一项指标,上课专心,下课做作业认真,孩子的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老因为粗心而丢分也说明平常做作业不够细心。平常多让小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还要提高准确率,慢慢习 ...

一语中地, 是不仔细, 可能性格使然。一直是心不在焉的状态。
口算练习做了不少, 但错误率一直居高不下。
钢琴也是这样, 真是随机错啊, 这可能也是坏习惯的源头,以前没怎么纠正过, 觉得不要破坏兴趣。 头痛ING.
作者: wheresum    时间: 2011-11-8 19:20
楼楼的小孩上几年级?我家的小孩上二年级。现在分数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总结错在什么知识点上,帮助分析、改正、学习。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8 19:59
呵,我们家这位今天说考语文考试了呢。

一问,说考得不好,原来前面做得慢,作文只写了一半

让他自己去分析找原因吧。
回头再慢慢帮助他,一步一步纠正。
时间还长,我不期望他一开始就自动长成超人。

当然,幸好,他们学校也不看重学生的成绩,所以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成长。
作者: 英语小蚂蚁    时间: 2011-11-8 21:04
我和四楼的看法基本一致。
考试分数既能检测孩子课堂学习状况,又能集中反映孩子平时作业习惯的各方面。

考得好,当然要表扬,这是孩子应得的。小孩其实比大人在意分数的,考差了,她自已心情本来就不好了,所以不会再批评她,但会要求她自已看过卷子后口头告诉我,自已认为错在哪?然后订正试卷。实在不会的,再帮她讲解。我会帮她把错题抄在专门的一个本子上,留着以后复习时用。

粗心是小学生的拦路虎啊,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吧。

口算我们以前做了等于白做,老错,后来想想这样不行啊,便开始给她计时,并要求正确率。超时对不起,看课外书的时间扣五分钟。错一题,再扣五分钟看课外书的时间,以此类推。相反,又快又准,奖励多给十分钟课外阅读时间,并且睡前可以听妈妈念一个故事。这学期开始,口算倒是很少错了。
作者: mary_xing    时间: 2011-11-8 21:30
标题: 回复 #1 榴琏 的帖子
不看重孩子成绩很难啊,因为与分数有关的东西太多了
想象我们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
孩子还小,也别太着急,慢慢培养吧
好习惯确实很重要:)
我一朋友和他弟弟,小时候,大家都说我朋友很笨,性格也很软弱,很难考上大学的。而他弟弟很小就会下棋,打牌,事事表现的都很聪明,家里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结果呢,我朋友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考上了清华,而他弟弟复读了两年才考上了一所二本......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9 21:42
谢谢楼上各位诚恳建议和鼓励。拉上她爸一起来看
也慢慢在坛子里收集和学习前辈留下的精华。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9 22:17
【转帖】纠正孩子粗心的方法 专辑 »
原帖由 平凡 于 2006-1-24 22:01 发表
孩子粗心怎么办?
粗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只是孩子身上有这种毛病,许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一般说来说,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导致孩子粗心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因为孩子的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较弱;(存在)
二是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存在)
三是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存在)
四是孩子功课太多,紧追慢赶,往往就丢三落四,忙中出错。(没有,表现为 慢工或怠工)
对于粗心孩子的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只能让他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长久之后,孩子便养成了这种一心二用的坏习惯。(这条我家没有)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因为他们习惯于父母帮助检查。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如果孩子因为粗心,作业或考试不太理想,那么,你可以适当对他进行一点小小的惩罚。(或将实施)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那是由于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家长要改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因为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的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的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新再做一次。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孩子同意扫地,不知能不能坚持)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细心程度。(决心写毛笔字)


这条她爸用纸和笔将重点摘下来了, 难得啊, 多年没见过他写字了。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9 22:27
平凡前辈的贴子有成因有案例,太多的精华,容我们一一消化。很有针对性, 希望能籍此有所纠正。

原帖由 平凡 于 2006-1-24 22:14 发表
孩子学习太粗心怎么办?

所谓粗心,从心理学分析,就是指自己理解且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出现的差错。值得老师和家长朋友注意的是,如果粗心马虎形成习惯,成为一种性格缺陷,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如在升学、毕业这类大型考试中,因为粗心而导致失败,最终个人失去升学的机会,家人多年的付出也会付之东流;或在工作岗位上由于粗心马虎造成重大事故,给国家和集体带来一定的损失,自己也被处罚,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严重
  现在,中小学生粗心马虎的现象很普遍,尽管老师家长一再要求孩子要认真仔细,但孩子还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那么,如果孩子学习粗心马虎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责任感。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事感兴趣,他就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去努力干好此事,同时他也会积极关注并认真仔细地对待它。因此,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克服粗心大意的重要前提。增强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即让孩子懂得如何认真正确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学习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其次,要求孩子重视基本知识基础概念的学习。我们大家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学得好不一定考得好,但学得不好就一定考得不好。有些孩子在学习中出现差错,不一定就是他的粗心马虎所致,实际上是他对一些基本知识没有真正掌握,或缺少相应的基础知识训练。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督促孩子认真听懂听好每一节课,不懂就问老师,不要留尾巴;作业要及时、准确、快速、独立地完成;如果出错,就要立即重做改正。长期坚持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第三,要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让孩子自己学会调节情绪。考试时,有许多孩子比较紧张,即使平时学习很好也会导致考试失败,这主要是和孩子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关。一般来讲,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紧张情绪的表现有两种:一是对较容易的题目放松警惕,常在没有看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急忙做题,结果答错题;一种是一看到自己复习时没有见过的所谓“难”题,心里一下子特别紧张起来,甚至大脑出现一片空白。这也是学生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正确的应试方法应该是:自信地走进考场,试卷发下来之后,先整体浏览一遍,将自己在复习中已熟练掌握的题目,简单的自己会做的题目先做,一时不会做的题目留在后做。等自己完全有把握得到的分数全部得到之后,再从容地处理那些“难”题。如果实在做不出来也不要着急紧张,你要这样想:我做不出来,也许别人也做不出来,这样你就会很冷静地继续思考,没准儿真还能做出来。

  第四,家长和老师可以经常给孩子做一些心理训练,以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习惯。比如,辩认错误图形训练,让孩子根据给出的正确图形,在许多相似的图形中找出错误的图形,这对要运用识图绘图的数理化生等学科和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还可进行文字符号校对连线训练,这对孩子的语文、外语等文科学科的学习很有帮助。

  第五,家长和老师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改错本,经常带在身边,让孩子注意收集自己在平时学习中的一些错句、病名句、错字、错题,集中针对错误,进行改错训练,这样补救措施可以让孩子通过反复对比和辨别,避免易错的地方反复出错。

  以上这些帮助孩子克服粗心马虎毛病的方法,老师和家长不妨试试看。我们深信,只有我们教育引导得法,只要孩子有决心改掉这一毛病,总有一天,粗心马虎会离我们而去的。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9 22:59
平凡前辈做得这个专辑都是精华, 强烈建议大家读读,受益匪浅, 不过要收费的, 但非常值得。

我看了她爸看完做得心得,贴出

1) 建立一本错题本(这个家里原有, 但没好好利用)。
2) 家庭作业做完自己检查。由游戏组成(我看他参照了平凡专辑中的游戏)
3)生活上的安排:课本, 课外书,文具安放整齐
                          衣服,鞋子安排位置有秩序。(去趟宜家)
4)正面强化:有粗心忽略, 有改正表扬
5) 知识点学透: 语文的写字典和数学的题目题意。
6)责任心:安排一项工作。如餐后餐厅扫地
7) 管理时间能力:让她自己计划每晚时间安排, 家长适当修改, 改变拖拉习惯。
8)找一些粗心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她来读。

这位爸爸以前从来都是甩手掌柜, 能仔细看, 写出这八条真让我大跌眼镜。
可见女儿的恶习有多深, 同时也感谢平凡前辈的帖子挽救了一个没拿上岗证的爸爸的责任心。
哈哈~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9 23:04
这篇帖子也写得很有针对性,比较容易实施

-
关于小孩粗心的几篇不错的文章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9 23:08
今天女儿拿回来期中考试的语文试卷, 分数非常满意, 老师在上面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整个小脸见到我时就笑开了花,一个劲地叫我猜。哎,其实最在意是小孩子自己。。。
作者: 童童ma咪    时间: 2011-11-11 00:02
粗心,唉,100分的卷子拿92分,还说人家粗心(嘿嘿,我可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谁让我女儿才3岁半呢)

如果是我碰到女儿给我打这样的电话,想象中我的回答应该是:你的附加题拿了满分?真不错啊!

其实孩子考得不好,尤其是这种学习好的孩子考得不好,她肯定心里很难过的,不要再去说她了。
如果她孩子为没有得满分纠结,家长是否考虑下应该安慰安慰她。
如果她能自己意识到是有些粗心,那更好办,和她一起上网找一些应对粗心的办法,这样孩子的主动性就有了。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11-13 14:49
分数虽然并不是很重要,假如经常性出现低分就是有问题了哦。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11-13 14:51
分数虽然并不是很重要,假如经常性出现低分就是有问题了哦。
找一些粗心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她来读————有什么书推荐吗?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13 15:56
暂时在读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任溶溶著,非常有趣的故事, 每次都只差那么点儿,结果。。。任老的文笔很对小孩子胃口。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13 16:54
呵,我儿子上次测验语文考了69分呢,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可能到下周就知道了。

其实小时候给他点机会去失败,尝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滋味,也是个不错的经历啊。

不过我是觉得92分不错了。
小时候太要百分,除了完美之外不接受任何缺陷(可是,很遗憾,人都不是完美的,即便是一百分,也不过是因为恰巧考的内容都是会答的,又恰好都答对了,诸种巧合都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会不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呢?

人生不是完美的,人不是完美的,我们做的事也不大可能十全十美。
接受现实,承认现实,在这个基础上去实现更好的人生,我觉得是更有可能的事。
刚刚流着泪看完了77(从此把77送给这位坛友了 )贴的视频,勾起我的痛楚,也更激起我对明天的期待。

我愿意看着孩子去跌跌撞撞,努力成长。
一路上的荆棘,如果是我亲自动手给他拔除清理的,他会与我冲突重重;如果是我看着他去拔除,适时帮一把手,重在给他激励和勇气,他会爱我信任我,将来遇到更大的问题也愿意找我倾诉。

所以如果我的孩子考到92分,现在的他会很开心,我也会很开心,可能都不太会考虑分析卷子的事了。
等以后,到他自己发现92分其实还不够,他还想要更高的分数时,他自己愿意去分析卷子、面对挑战的话,我也会坐下来和他一起,为他的愿望而努力。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13 19:39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1-13 16:54 发表
我愿意看着孩子去跌跌撞撞,努力成长。
一路上的荆棘,如果是我亲自动手给他拔除清理的,他会与我冲突重重;如果是我看着他去拔除,适时帮一把手,重在给他激励和勇气,他会爱我信任我,将来遇到更大的问题也愿意找我倾诉


如果飞飞同学在我们班又是某位同学的话, 老师估计会这么说:同学们,你们不要看XXX考得差, 他爸爸可是博士后。 老师给了家长很大的压力。
我今天一上午都在帮女儿拔荆棘啊, 明天数学测试, 数学教师特意嘱咐帮她好好复习一下。她自己也想考好些。期中语文考了98分,说是班上只有一个99分的。这给她很大的鼓舞。所以今天就很配合了。做完习题后我看到很大的太阳,不忍心让她在屋子呆着, 赶出去玩了。 她是时不时在楼下叫声, 妈妈, 你看完了吗?有错的地方吗? 要走火入魔了。

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认可, 需要成功,当然也会遇上拦路虎。我想如果鲜花掌声大于荆棘和苦难。那么她的勇气和信心是不是更大些呢?而我们又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大人在孩子有意愿(要上进时)还是要适当辅导下。毕竟坎坷的人生对于孩子来说太早了,在没有思考能力时,她可能会默默忍受(我就会是差生, 学困生等)。
作者: 如果    时间: 2011-11-16 07:50
榴琏家的宝贝很有上进心啊,这对学习很有好处呢。只要她自己想要了,大人在旁边帮一帮,就是事半功倍。

偶家的臭小子,一心只想着玩,失败啊~~~~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16 09:36
后续:
数学还是没考好
语文也测了, 考得很好,被表扬了。

老师叫没考好的小孩子站到讲台前。 女儿幸灾乐祸地说: 有很多人, 还有很多二条杠的。

分数啊, 分数, 你就是这么重要么?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1-11-16 15:07
想起一句话: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同样,在眼下,对普通人家的孩子:

成绩不是万能的,成绩不好则是万万不能的。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11-16 15:17
我家儿子上次语文考试也是考了89.5分,初听到成绩心里也有点小小的失望,然后他又告诉我,他考得其实不错啦,是班里第五名,我又释然了。

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分数,但真正成绩下来的时候,又忍不住想知道别的孩子考了多少分,排了多少名。唉,真没办法。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16 16:21
原帖由 <i>榴琏</i> 于 2011-11-13 19:39 发表
如果飞飞同学在我们班又是某位同学的话, 老师估计会这么说:同学们,你们不要看XXX考得差, 他爸爸可是博士后。
老师给了家长很大的压力。
我今天一上午都在帮女儿拔荆棘啊, 明天数学测试, 数学教师特 ...



是的,孩子不同,他们看重的东西不一样。

我儿子的期中考试,数学是第一(三个并列第一),英语一张卷子37分里考了31,另外一张卷子还不知道。
昨天晚上回家告诉我,语文成绩是61.5。

数学考了第一,他有点点小得意。
语文呢,我问自己怎么看这个成绩,他的答复是,沉默了三秒,然后,说,还好吧。

瞧,他自己觉得还好呢。

所以我考虑了一下,他觉得还好,我就姑且当他还好,放下不提。
况且,卷子老师收上去了,我也看不到啊。

这是我和他之间的界线:
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学习的结果,他自己去把握。
我只负责任的告诉他,学习好了可以做到什么,学习不好了可以去做什么——不是捡垃圾哈 要知道,学习不好可以做的事可多了,比如,当企业老板。。。
在他自己的界线内,他负责学习的兴趣、动机、能力。
在我的界线内,我负责告诉他我人生经历中看到的学习和不学习的结果。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16 16:39
标题: 回复 #26 我爱飞飞 的帖子
而且,说实在的实话,我们从来没帮儿子复习过数学——连想都没想到过。
他的数学成绩会好,完全是天分。

我不是炫耀他有天分,而是想说,孩子小的时候,成绩好或不好,跟天分、跟内在发育的节律关系很大,尤其是数学。
努力挖掘,多做题,成绩当然会好一些。
但孩子做的很累,就会心烦。
累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的话,心烦之外就还多了心虚。
心烦导致敌对。
心虚导致失去勇气。
不管敌对还是丧失勇气,对孩子长期的负面影响都是很大的。

我想的是,如果孩子在某方面真的天分不是太够,或者发育未到,还是多等一等吧。当然,我敢等,是因为学校那方面对家长没有太大的压力,如果学校给家长和孩子的压力太大,而家长和孩子也没办法漠视这种压力,恐怕问题就更复杂些。

我儿子的语文显然成绩不好。
但,他喜欢读书呢,喜欢听故事呢,他写出来的作文虽然少,其中总有些奇思妙想呢——虽然是不多啊。
成绩已经不好了,我去责骂他、要求他加班加点,也改变不了现实。
反而是他现在自己都感觉不到成绩差的影响,这就很好。
等我看到他的卷子之后,再看看老师的分析(每次老师都会做一个总结评估表的,项目挺多),也许有些东西可以等,有些东西需要帮助辅导,有些东西则未必是他的过错——万一,我是说万一啊,老师的评分标准掌握得不好呢?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如果有必要,我还会继续给孩子念书——中文书,说不定去买团购的点读笔来点中文书也行啊。
这种共读,要的不是小和尚念经,熟读成诵,而是慢慢引导他去看到别人的文字运用、篇章布局、形式内容的搭配,等等。
我只需要孩子不怕语文、能自由勇敢的表达、学习专心,这就够了。

想知道排名的心理嘛,人所共有,我也不例外。
不过,我的确只是有点八卦而已,倒并没有把这个排名放在心上。
不同的孩子优势真的不一样,昨天和我一起读书的妈妈还在抱怨她家儿女呢,一个长期坚持不吃肉(才不到9岁的孩子,这理念坚持啊,真不容易),一个爱闹得像个小男生。。。

优势其实是缺点的另一面。
如果妈妈们都能这样想,孩子就不会那么累了。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16 16:51
原帖由 <i>menghuan</i> 于 2011-11-16 15:17 发表
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分数,但真正成绩下来的时候, ...


刚才忘记提了,我儿子班里,语文最高分是89。
作者: netcrystal    时间: 2011-11-16 16:58
是的,小孩子最在意,实际上是老师最在意,否则小孩就不会那么在意,大人就不会不想在意,但是不得不在意。这都是应试的硬伤啊!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11-16 16:59
成绩真的是不好说啊!

昨天在家长QQ群,看到几个家长也在抱怨,怎么上到二年级,成绩都下降了呢?一年级的时候,班级平均分在90多分,现在二年级了,上次的语文小测验,成绩在85分以上的都有奖励。真是不同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也不是太在意孩子的考试名次,但我也希望他能保持在前十名左右,不需要名列前矛,但也不想让他落到十名以后,感觉在中上游比较好,因为我希望他有进步的空间,在第一名没有进步的空间不太好。 还是让孩子体验一下进步的快乐好一点。
作者: LB8791    时间: 2011-11-16 17:28
非常同意。考试成绩维持中上就行。这样有更多余力做些更喜欢的事情。
作者: Xieno    时间: 2011-11-16 21:51
今天跟一个朋友喝茶,聊了一中午。

她的女儿是那种要强、上进、内向的孩子。

考试成绩,想必是好的。

但,近来遇到的语文老师让她很难过,甚至萌生了转学的想法,找我咨询。

她举了几个例子:

老师让孩子写春天,孩子就说,她不喜欢春天。为什么呢?因为春天太短了!从冬天开始就在期待,漫漫长冬,不知道怎样渡过。而春天好容易来了,才几天,又到夏天了。
中间孩子的心理描写还挺不错的。

这样一篇作文,居然被扣了很多分!

另外一次,让孩子写《我最讨厌的。。。》。老师就提示:家长有没有拿你们和别的孩子比较啊?有没有逼着你们做什么呀?
班里其他孩子,多半都依样画葫芦了。
这孩子写的是《我最讨厌考试》。把考前、考试时、考试后的心理都写得很好。
结果,当然被判不合格啊。发回重写。
孩子问妈妈,我要不要照老师说的去写呢?
妈妈说:换个角度吧,你想写什么还写什么。最后,文章里硬生生加了很多的“亮色”,老师那里才不了了之。

这样的成绩“差”,谁之过?!

我们看成绩,到底要看什么?
看孩子在班里的排名、看老师用这个排名捏着孩子的幸福快乐吗?
还是给孩子解毒,告诉她:孩子,老师这样做,这样判卷子,是希望你妥协,听她的话。但是,老师的话,如果你都听了,你彻底的变成了老师的翻版了,你将来的高度就和老师的一样,你离不开她的阴影。。。如果你有勇气、能独立的看这个问题、清楚的认识到你就是你自己,你有自己的想法,非常好,你有自己的成绩,真实的、不虚假的成绩,我为你骄傲。。。

尤其是女孩子的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更会焦虑。
因为女孩子特别有获得别人认同的需求,所以不好的成绩带给她们的压力,也是比没心没肺的男孩子更大的。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16 22:17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1-16 16:39 发表

我不是炫耀他有天分,而是想说,孩子小的时候,成绩好或不好,跟天分、跟内在发育的节律关系很大,尤其是数学。
努力挖掘,多做题,成绩当然会好一些。
但孩子做的很累,就会心烦。
累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的话,心烦之外就还多了心虚。
心烦导致敌对。
心虚导致失去勇气。
不管敌对还是丧失勇气,对孩子长期的负面影响都是很大的。

我想的是,如果孩子在某方面真的天分不是太够,或者发育未到,还是多等一等吧。当然,我敢等,是因为学校那方面对家长没有太大的压力,如果学校给家长和孩子的压力太大,而家长和孩子也没办法漠视这种压力,恐怕问题就更复杂些。

我儿子的语文显然成绩不好。
但,他喜欢读书呢,喜欢听故事呢,他写出来的作文虽然少,其中总有些奇思妙想呢——虽然是不多啊。
成绩已经不好了,我去责骂他、要求他加班加点,也改变不了现实。
反而是他现在自己都感觉不到成绩差的影响,这就很好。
等我看到他的卷子之后,再看看老师的分析(每次老师都会做一个总结评估表的,项目挺多),也许有些东西可以等,有些东西需要帮助辅导,有些东西则未必是他的过错——万一,我是说万一啊,老师的评分标准掌握得不好呢?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如果有必要,我还会继续给孩子念书——中文书,说不定去买团购的点读笔来点中文书也行啊。
这种共读,要的不是小和尚念经,熟读成诵,而是慢慢引导他去看到别人的文字运用、篇章布局、形式内容的搭配,等等。
我只需要孩子不怕语文、能自由勇敢的表达、学习专心,这就够了。


.


飞飞这些话非常精彩:“看到他的卷子之后,再看看老师的分析,也许有些东西可以等,有些东西需要帮助辅导,有些东西则未必是他的过错——万一,我是说万一啊,老师的评分标准掌握得不好呢?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附加题可以对, 基础题却失分。这个没得话说, 肯定是上课没在听呢。那为什么上课都不听呢?可能觉得难, 兴趣不大。学习不专心。这时候可能就需要父母的帮助辅导。把一些她觉得难的东西反复消化。慢慢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飞飞妈讲书, 我可能就要重新学数学了。等到她哪一天数学的内心呼唤来了, 我俩就跨马扬鞭了。

现在知道了怎样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了。经过讨论, 豁然开朗。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16 22:23
原帖由 Xieno 于 2011-11-16 21:51 发表
今天跟一个朋友喝茶,聊了一中午。

她的女儿是那种要强、上进、内向的孩子。

考试成绩,想必是好的。

但,近来遇到的语文老师让她很难过,甚至萌生了转学的想法,找我咨询。

她举了几个例子:

老 ...

看到这里, 真真气死我了。这种老师能有多大的容量?转了也罢, 这种老师我想应该不多吧。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16 22:26
原帖由 Xieno 于 2011-11-16 21:51 发表
今老师让孩子写春天,孩子就说,她不喜欢春天。为什么呢?因为春天太短了!从冬天开始就在期待,漫漫长冬,不知道怎样渡过。而春天好容易来了,才几天,又到夏天了。
中间孩子的心理描写还挺不错的。

..

让那老师去看看丰子恺写得春天, 他的观点就和这个小女孩差不多,难不成这位老师也要推翻说不行,要像别的文人一样站在暖房里,写假话?
作者: 棉宝    时间: 2011-11-17 16:02
分数代表的是一种考试状态。最好的考试状态是,我会的绝不会错,我不会的也得蒙个七七八八。要达到这样的考试状态,一是平日里学得比较扎实。二是要考试兴奋型,考试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脑子高速运转。

孩子马虎大意了,尤其才一年级的孩子,那只能说考试都无法让他精神集中。

一二年级成绩是没那么重要。我小学一年级数学语文全不及格呢!但我三年级的时候就进前五了。
如果到三年级成绩还中下,想往前赶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无论是学习习惯考试习惯心理状态等等基本定型。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17 22:05
最不喜欢看那些“XX岁决定孩子的一生”这类的标题,纯粹的赚眼球

小时候的同学里面,最调皮捣蛋成绩不好的人,到目前为止的结局有两种——一种是开了公司当了老板日子过得很好,一种(其实只有一个)则是杀人放火抢银行(没那么严重啦,只不过是强奸而已 )很小就进了监狱,现在刑满释放,过着子承父业的安分日子。
作者: Dr.Devil    时间: 2011-11-18 07:49
最近有求于班主任老师,所以让孩子好好复习功课,争取期末考个好成绩(以前没有刻意追求成绩,考试成绩一直是中上),老师高兴了,有些事情就好办
作者: kl924195671    时间: 2011-11-18 09:11
我们是没有考试,可能期末有吧!期末有考试老师也补排名!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老师原话)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1-11-18 11:03
Faint, can not input Chinese.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1-11-18 13:57
好了,可以用中文输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常常出现中文输入法不管用的现象,英文水平又差,只有干着急.

Xie管提到的孩子,我想还是应该具体分析一下.

比如孩子多大了?中学生有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所以作文得到低分可以理解.

另外我还想说明的一点是,在评判作文写得是否写得好好是,中学老师并不只是看文笔一项,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是"立意".这个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是件好事,但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希特勒也有自己的思想,还很有自己的思想,他的演讲稿也写得很好,他的演讲技巧也很好,但是.......

如果我是孩子妈妈的话,我还是会引导孩子思考一下自己的观点:春天短就可以成为我们不喜欢它的理由吗?物以稀为贵,这也是我们常常喜欢贵重东西的原因啊,所以,换个视角,我们是不是应该正因为它的短而更珍惜它呢?同时,还可以教给孩子我们诸多的关于春天的美好词赋,国学的东西又学到不少,何乐而不为呢?为啥单纠结于老师的评分呢?

至于楼主提到的丰子恺的文章,他自己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只是借物喻世,针对的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孩子的作文并不能相提并论的.

要开会了,就此打住.欢迎拍砖.

[ 本帖最后由 happy_99 于 2011-11-18 14:00 编辑 ]
作者: Xieno    时间: 2011-11-18 15:46
标题: 回复 #41 happy_99 的帖子
呵,不是中学生,小学4年级而已。她妈妈是我同学,所以有时候会一起喝喝茶聊一聊。

不过,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是很好的事。

因为短而不喜欢春天,是真的不喜欢春天吗?
我觉得还是喜欢的,恨的是“短”,而不是春天。
就像以前,女孩子跟XX人说分手,经常说“我会恨你一辈子”。我一听知道,她不是真的恨XX,只是恨这段不愉快的时光。至于一辈子,那就更难说了,说不定过段时间,感情转移了,这个一辈子就轻易的磨灭了。

我赞成对孩子有必要引导,但我不愿意强求观点上的一致。
这个世界因为观点不一而多彩。
而且,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观点就是绝对的正确,或者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具有普适性。

我想,那个妈妈纠结的不是老师的评分,而是这个评分背后的含义:对孩子思想的钳制。
我们都希望孩子有创造力,但当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对春天的这个,我都还觉得谈不上观点,只是对自己感觉的忠实描述而已)的时候,我们不是承认他们的观点或感觉,而是用低分来告诉他们:你的观点(感觉)不对,你应该有这样的观点(感觉)
这才是那个妈妈纠结的真正关键。
作者: 弘妈    时间: 2011-11-18 16:58
看了这个帖子,太多高手在,受益非浅,都有点不敢发言了。
我想成绩并不是唯一,但是,如果孩子的成绩在班级中处在下游,那孩子老是处在老师的批评或冷淡中,肯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家孩子这次的期中考试,扣的分也是在粗心上,列式计算后抄上去把564抄成了560。这其实就是一种学习习惯的问题。小学阶段的数学,比得就是谁细心。
作为家长,慢慢得纠正孩子粗心的习惯,但得尽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负担。
回复一下,也让自己快点升级,想要看的一个帖子要80的积分呢。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1-11-18 21:58
仅仅为了讨论哈,无意强调观点要一致。

从Xie管的解释来看,这位妈妈其实已经给老师打上标签了,如她认为的老师钳制孩子的观点(感受)一样。

作文锻炼的就是孩子们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感情和思想的能力,如果本来是喜欢春天,但因为恨其短而写为“恨”春天,这个该得高分吗?老师可能没有时间细细与孩子们讲解给分扣分的原因,家长其实可以帮助完成的,如果家长不理解老师的原因,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交流一下意见,比如打电话咨询一下怎么提高孩子的作文,然后再谈到具体的哪篇作文在老师看来应该怎么改,这样既了解了老师的评分标准,又让老师觉得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上心,一举多得的事情呢。如果老师真的如妈妈所想是钳制孩子的思想,那也正确引导孩子保持自己的思想就是了,没有必要对老师要求太多。

如果真的遇上这样的事情就考虑转班的话,可能一辈子也遇不上一位称心如意的老师的,而且语文老师合心意了,难保其他科目的老师也合心意,所以主要的还是要调整好孩子的情绪。

说实话,个人感觉现在大家对老师过于苛求了。老师跟我们一样,也仅是一份职业而已,从事这份职业的,有水平极高的,如孙维刚,但更多的是如同我们每个人一样在自己的行业是普普通通的一般水平(其实家长不也有当得极其一般的呢),甚至还有极个别水平特别低的。从职业道德来讲,其实也一样,我们每个人不也有敬业点的和一般般的和不那么敬业的吗?为什么要求所有的老师都是道德标兵、国际领先水平呢?

回到对孩子思想的束缚来讲,小学阶段,其实父母对孩子思想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更大,因为在幼小时期,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度还是低于对父母的信任度的(如果谁认为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对孩子人生观的影响大于父母亲,对不起,我真从心底认为你不是合格的父母)。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才会慢慢更在乎家庭以外人员,特别是同龄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评价,这个时候往往是父母形像坍塌的时候。所以,其实当我们为人父母者,在不经意之间否定家庭以外的其他东西,比如老师的教学水平、社会的道德水平时,我们其实是在无声无息中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认为世界上最讨厌的事情是考试,估计除了学习外,没太经历过其他的事情,那这个责任怕主要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了吧?有没有让孩子多去尝试学习以外的事情?有没有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业以及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考试?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深思的。

一口气写这么多,还显得如此地咄咄逼人,在我已经是很长时间没有的事情了,还请读的人见谅。
作者: Xieno    时间: 2011-11-18 23:14
标题: 回复 #44 happy_99 的帖子
是啊,那个妈妈跟我聊天的时候,提到那个老师的很多事,包括整个班级其他的家长都喜欢这个老师,都说了。
因为跟着这个老师,孩子的成绩就会上去,就能写出正确的文章。

她也提到英语老师(班主任)对她(那个妈妈)意见的赞同。
还提到了那位老师在学校方面得到了校长的表扬。

即便如此,她的确是在认真的考虑转学。
也就是说,她不是没看到别人,包括学校和家长,对这位老师的认同的。

我作为朋友,只要确定她眼睛里看到了事情的各个方面,知道自己作选择不是一时的冲动,就够了。
至于她是不是偏激或其他,这是她自己的事。实际上如果她做了错误的抉择,将来承担责任的也是她自己和她的孩子。

很多时候朋友与我的看法不一致,这都没有关系。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很正常的事。
不管站在什么立场上,我们为别人能做的事都很少。就连自己的孩子,当他们越来越大,我们能为他们做的也会越来越少。
由于各人的生活各人自己过,所以朋友的烦恼,我只会倾听、提问、了解,至多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提点建议或说几句自己的看法,而不会去试图辩驳质疑他们的决定。
这样,与我为友的人会感觉轻松,我自己也觉得自在。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1-11-18 23:35
Xie管,现实生活中确实应该尊重朋友的选择。参考意见可以提哈,主意还是得自己拿,是吧。

不过,我想,到论坛上来的人,特别是到鼠版来的人,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特别是来鼠版的人,都还是比较认可辩论出真知的,所以我想讨论直白点,深入点,更有利于撞出思想的火花,是吗?

我从鼠版前辈们的争论中可学到了不少好的教育理念,也加深了对很多问题的理解,所以非常感谢这里的骨灰级鼠友们
作者: aabbxx    时间: 2011-11-19 17:32
十分贊同版大說的: "分数不重要。可是孩子的自信心却要保护。就害怕考得差了,以后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如果老是墊底, 不但會沒有信心, 而且也會只有挫折感, 而沒有成就感
久了產生惡性循環...那就不太好救了...
作者: 蚂蚁爱豆    时间: 2011-11-24 16:04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像就是这个特点,粗心不是他们的错,家长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1-24 17:18
今天我去孩子, 女儿路上看到一个小男孩, 恨恨地说: 这个就是XXXX, 考试不是100就是99.

哈哈哈, 真是笑死我了。
作者: mary_xing    时间: 2011-11-26 19:08
标题: 回复 #49 榴琏 的帖子
你闺女太好玩了,小孩子的直白阿,哈哈...
作者: wsliping    时间: 2011-11-28 14:19
我家也是非常粗心,很少考100分的。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2-2 09:58
这个帖子看了几次了,自己心里一直矛盾,没想好怎么回帖。还是说说最直接的想法吧。

其实人人都会说分数不重要,但真正能做到不在乎的还真没有几个。反正我是做不到。每次登陆班级博客,看到老师对100分的孩子提出表扬名单时,还是忍不住快速去寻找自己孩子的名字。在里面的话,立马觉得松了一口气;要没在里面,接孩子的时候就得旁敲侧击问问到底什么情况。回家第一时间翻出试卷,跟孩子一起分析失分的原因。

对孩子呢,既不能让她觉得分数很重要,又不能让她对分数不在乎。所以每次跟孩子谈她失分的原因时,我都会按情况区别对待,第一次出错的,找出原因,提醒下次注意,如果知识点不扎实或没理解的要重新帮她复习一下;如果是因为粗心造成的错误则要求孩子务必认真对待。对反复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让她多练习相同的题型。

分数不重要,但它在我们的心目中的分量其实还是很重……
作者: 郎760206    时间: 2011-12-2 10:25
说实话我觉得分数不重要,不过学校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半期考试说他们班考不好,现在作业暴多
作者: Killflier    时间: 2011-12-4 19: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7-1 09:28
讨论好热烈啊,学习学习。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7-1 11:13
好贴,谢谢无事生非顶起来。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7-1 11:33
前几天看到的一条微博,挺有意思的,转过来:


@口袋野史: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耳熟能详。谜底揭晓是:第一份名单里,全是清朝科举状元;第二份里,全是当时的落第秀才

家长想孩子成绩好,分数高,更多是源于想让孩子有个安稳的未来。可孩子的未来更多还是靠他们自己挣得的,家长把眼光放长远些,很多所谓的问题、分数就会释然了。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7-1 11:51
人生是条长路,不是一次考试就可以决定一切的。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2-7-3 15:48
哈, 老贴翻出来了, 再说两句。

这次二年级期末考试结束, 我们同一班的六户人家出去玩了。 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女儿: 语文98, 数学99, 不是三好学生, 连评估的资格也没有, 说是体育态度是良(注意是体育态度, 不是体育成绩)。 体育成绩我们一向是优, 游泳,跳绳, 跑步都是年级第一。女儿情绪不好, 说我上体育课认真啊, 没讲话啊。
另两户的成绩和女儿差不多, 有评估资格, 但没选上。 两户家长都低迷。
一户说: 我最后悔把孩子调到这个学校, 这个班上没有幼儿园的朋友, 下课孩子也没玩伴。
另一户说: 评选没选上, 孩子在班上就没交上太多的朋友。
还有一户是三好, 那个开心啊。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7-3 16:30
标题: 回复 #59 榴琏 的帖子
有没评上“三好”有那么重要吗?同意楼上无事生非的说法,“人生是条长路,不是一次考试就可以决定一切的”,也不是小学是否能评上“三好”就决定的。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7-3 17:27
一个三好,能影响这么大?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2-7-3 19:08
这个令人气恼的三好是这么评得:所有副课都是优, 不管是态度还是成绩, 所有主课都是优, 就是高于95分。
然后老师将这些符合条件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让小朋友来投票。
这可能就是两位妈妈气恼的原因, 小朋友的投票态度。。。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7-4 07:26
标题: 回复 #62 榴琏 的帖子
这个好像也没有什么办法啊,小孩子喜欢这个小朋友不喜欢那个小朋友,本来也是个正常的事情。
为别人对自己孩子的看法而气恼,实在是伤了自己的心,却改变不了多少事实的啊。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2-7-4 08:38
我觉得也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拿过三好学生。 主要是我家的男孩太调皮了。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7-4 09:23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2-7-3 19:08 发表
这个令人气恼的三好是这么评得:所有副课都是优, 不管是态度还是成绩, 所有主课都是优, 就是高于95分。
然后老师将这些符合条件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让小朋友来投票。
这可能就是两位妈妈气恼的原因, 小朋 ...


如果大人放轻松些,也许能带动孩子看淡些别人的看法,更能找到自我呢。

回想我小学、中学都很少获“三好”学生称号的,小学时是因成绩一般,到中学成绩是拔尖了,但比较特立独行,光顾着自己满脑子的胡思乱想,还是评不上“三好”。现在回头看,以前那些被评上“三好”的同学们,又有几个比我取得更大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呢?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从众?为什么一定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才心安?什么样的个性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和快乐,首先家长要有信心,孩子自然也就有信心了。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2-7-4 10:12
豆学校的三好是全科为优,不论主副,不过这优的成绩是根据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来综合打分,分数达到优的标准就评为优。不同年级评优的分数不同,不同科目也不同,有一本册子,上面记着孩子各科的表现,各项的评分。

只要全科为优就都是三好生,

副科老师很多放水的,体育老师还专选容易得分的项目考试,除了表现实在欠佳的,才会是良。
作者: 无事生非    时间: 2012-7-4 10:25
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贴上“三好”之类的标签,并不是什么好事啊
对孩子认识自己并不利啊

知道自己哪方面行,哪方面不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生活(伴侣、朋友、兴趣。。),长期坚持,才更容易达到生活的平衡啊。
作者: wojiabaobao_200    时间: 2012-7-4 11:59
标题: 回复 #8 英语小蚂蚁 的帖子
我们也是二年级, 多交流啊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3-6-17 21:09
标题: 谢谢悠悠
喜欢看争锋。
我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搞定粗心,分数不是那么重视的。
那个粗心的游戏是什么东东,再研究一下。请榴莲版版发个链接,还要付费的对付粗心的什么专辑是什么?
作者: perisnake    时间: 2013-7-3 13:11
我也觉得大部分家长说分数不重要,这都不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普通老百姓家,还是很在意学习成绩的,
比分数更关键的是,家长对待分数的态度。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