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实例,学校教育怎样塑造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liuzhengguo1977    时间: 2011-10-27 14:30
标题: 实例,学校教育怎样塑造孩子
我家爱人的姐姐的儿子(天天),我从小看着长大,今年5岁半

        天天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妈妈平时工作也忙,所以基本是老人带大的。从小顽皮,不守规矩,街道上是出了名的。老人在下棋,他敢跑过去把人的棋子都掀了。不吃饭,不按时睡觉,在我认为的坏习惯,基本全有。

        上幼儿园后,难免经常听到说老师给他批评教育的传闻,最严重者有关卫生间,有“打人”(具体怎么打无从得知)。期间孩子对上幼儿园的反感等等自不必表。经过3年幼儿园教育,现在完全换了个人。规矩多了,老实多了。今年下半年上学前班,刚换了学校。老师现在给的评语,竟然经常是 偏老实,不够活泼 等等。

        我一点也不讶异于学校的“教育能力”。这才幼儿园就这么厉害。还有十几年的小学,中学。

        我自己家的儿子今年3岁半,自认为比天天教育的要好些,上幼儿园第二个学期了,一直表现良好,经常得表扬得小红花,非常爱上幼儿园。但我仍然对学校充满“戒心”。从孩子日常的只言片语,就能够窥得老师的教育理念。

“小椅子靠线坐”
“小手放后面”
“某某小朋友狡嘴。老师说不能狡嘴”  狡嘴的意思就是老师说什么,学生不能发表意见。

      我不担心孩子不守规矩,也不追求孩子表现良好,只是担心学校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太木讷太没有主见太没有个性了。但我也知道身在中国,我对学校无能为力。只能自己摸索自己努力。有一次孩子放学在家玩的时候,无意中说:那天老师说我,你怎么今天也变疯了。我想了一会,是这么回答他的:小孩子嘛,都是可以疯的。老师说的话,也不要太在意。
       说实话,说这样的话我心里也是虚的。但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
作者: liuzhengguo1977    时间: 2011-10-27 14:34
也许主贴表达的不清楚,有人体会不了我的意思,我直接总结一下
我希望孩子能有主见一些,胆大一些,叛逆一些,而不是成为一个老师眼里的“很听话的”孩子。

没有发到学校教育板块,是因为我的目的不是来评论学校教育,而是期望来找到一些我自己希望的方法和观点,来塑造自己的孩子,这个我觉得在鼠目寸光版更可能有。

[ 本帖最后由 liuzhengguo1977 于 2011-10-27 14:40 编辑 ]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1-10-27 15:12
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省心省力。

我们家长要清楚老师的评价是否正确,要求是否合理。合理地配合教育,不合理地要引导孩子。
作者: nikkiyy    时间: 2011-10-27 15:52
原帖由 liuzhengguo1977 于 2011-10-27 14:34 发表
我希望孩子能有主见一些,胆大一些,叛逆一些,而不是成为一个老师眼里的“很听话的”孩子。

没...

这个愿望是要有前提的,要有好的土壤,如果在污染的土壤里发展出这种个性,只能是南辕北辙。不要太着急下结论,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27 19:16
原帖由 liuzhengguo1977 于 2011-10-27 14:34 发表
也许主贴表达的不清楚,有人体会不了我的意思,我直接总结一下
我希望孩子能有主见一些,胆大一些,叛逆一些,而不是成为一个老师眼里的“很听话的”孩子。

没有发到学校教育板块,是因为我的目的不是来评论 ...





我把你这个愿望高亮出来,因为我们的孩子正好相反。

当然,我现在已经没有那种愿望了:
希望我的孩子守规矩些、对老师的话听得进去一些、乖一些

我曾经为孩子的不守规矩十分烦恼。
也曾经对孩子施以惩戒。
最后,还是身边的、网上的朋友真诚的劝告,提醒了我: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天性,我们不必与天性作战,耐心等待,言传身教,孩子长大后会感谢我们今天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的。

我理解你的期望,因为有主见、胆大、“叛逆”的孩子,将来最有希望当“领袖”,他有他超越常人的领导和掌控能力,甚至比常人有更多的人格魅力,连精力都显得更充沛些。

但是,期望是一回事,现实是另外一回事。
孩子不会因为我们有这样那样的期望,或者用了这样那样的方法或手段,就能长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她儿子的性格就很讨老师喜欢:听话、懂事、沉稳、不慌不忙。
当然,与这些优点相伴的,还有一些小小的缺点:不太适应外在的挑战、做事慢、成绩也只在中游,偶尔在下游。
我这位朋友和她老公都很有智慧。当她偶尔(真的是很偶尔啊,她对孩子其实超有耐心和爱心的)跟老公说孩子怎么什么都不紧不慢,根本不像她自己做事雷厉风行的时候,她老公就会说,这是你自己生出来的孩子呀,
他长大了才知道他适合什么了。何况,现在这样也很好,情商好啊,大家都喜欢他呀。

这个“等”字,真的很重要。加上对孩子的真心欣赏,这对父母对孩子的心,真是无与伦比。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你其实已经做得不错了:观察和发现。
你在观察你的孩子,发现他的优势和弱点,这是非常好的。
如果能放下你内心对他的期望,而是想办法去引导他扬长避短,对孩子可能会更好。

像我,我家的孩子精力充沛、欲望很重(好胜、爱吃、爱玩,都是欲望作祟),从不鸟任何人的任何说辞,只听从他自己心里的声音。。。
我家孩子人已经生成这样了,我想他乖顺也不可能,勉强他,最后只会扭曲他,反而糟糕。

而你的孩子愿意主动配合,遵守规则,其实都是相当好的优点,尤其适合现在的学校教育。
他在现在这种环境下面,比我儿子这样的孩子更能得到老师的亲睐,更少遭受外在的折磨(当然他内心的问题,如何看待很多事情,父母也不妨适时适当引导)。
至于将来,如果你孩子的行为方式是“配合型”(对别人的指示倾向于服从、配合)的,那么发挥这一型的长处到极致,他也可以是非常好的人才。

让孩子做他们自己,发出他们独一无二的光彩,就是我们教养的成功了。


[ 本帖最后由 悠悠冉冉 于 2011-10-27 19:20 编辑 ]
作者: smilexiaolin    时间: 2011-10-27 20:12
很好的帖子,受教了,孩子的成才与成长都是家长的心血
作者: 我是小乖乖    时间: 2011-10-28 10:22
[quote]原帖由 子云 于 2011-10-27 15:12 发表
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省心省力。

非常有理!的确如此!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1-10-28 10:55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们都能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好,这个环境基本是培养奴隶型人才的环境,可怜的是我们无力改变他,只能适应它。

我自己的儿子就是个非常规矩的孩子,因为从小就是这么培养他的,因为改变不了社会,只能去适应它。所以孩子从小到大,幼儿园还是学校,对于他老师都感觉很省心,所以很少有负面的东西强加于他。大约两年前,班主任为一件小事情批评过他一次,都让他记忆犹新,最近在一篇作文里还有提及。

我唯一坚守的就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尽可能的独立成长,并且尽早抵御那些洗脑的东西,尽量做好吧。

等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他的自我意识会觉醒,那时候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于他的环境吧。

记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家儿子、八戒的公子、柔宝的千金一起去郊游,三个孩子的不同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当时柔宝也批评过我,对孩子控制得过多。不过我依然故我,因为孩子生活环境的不同。现在孩子慢慢大了,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成长,都是一些很优秀的孩子。柔宝的孩子依然是我们大家理想的孩子的样子,因为她生活在一个理想的国度。俺家儿子生活在一个普通的环境,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成长。八戒的公子能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保持他个人的特性,得益于父母用自己的能力帮他创造了一个相对宽容的小环境。

所以所有的孩子未必就要都搞成一个类型,孩子的成长环境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帮他营造。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10-28 12:20
我希望孩子能有主见一些,胆大一些,叛逆一些,而不是成为一个老师眼里的“很听话的”孩子.

我家的孩子应该就是属于胆大一些,叛逆一些,不让老师省心的孩子吧。

我自认我家的孩子是比较聪明的那种,成绩目前来说是比较好的那种,但可能也是比较不听话那种,当然也不得老师喜欢那种,老师目前也想“改造”的那种吧,因为现在老师在跟家长投诉了孩子的种种。

但我也不是很当回事, 只要不是品德问题,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我都大而化之了。
作者: liuzhengguo1977    时间: 2011-10-28 15:21
悠悠冉冉家长说的太好了。
这个“等”字,真的很重要。加上对孩子的真心欣赏,这对父母对孩子的心,真是无与伦比。
------------------------------
但是,从我自身的人生历程,以及对孩子几年的教育,还有对别的孩子的观察来看,孩子养成什么样的性格,是从婴儿的时候开始被带他的家长塑造而成的。我现在觉得儿子3岁多了,性格基本已经成型60%以上,日常接触到的孩子,尽管很小,都能看到各自不同的鲜明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带他长大的人给他塑造出来的,而不是随机形成了或开放或内向的性格。我是希望通过改变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来调整对孩子的塑造方向。然而我发现这个难度比较大。性格一旦形成,要改变是太不容易了。我时常想要是有机会重新来过,我对儿子的教育一定会换一种方式。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0-28 23:43
周围环境在,学校里再加砝, 也没办法了, 机器小孩子了。
所以父母尽量放松。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29 18:59
标题: 回复 #10 liuzhengguo1977 的帖子
呵,你这个观点——“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带他长大的人给他塑造出来的,而不是随机形成了或开放或内向的性格”——我不是很赞同呢。

性格形成,天生的因素还是占上风的。
这个“天生”,倒不一定是说完全按父母的模子去套,父50%,母50%。不一定的。还有基因突变的因素存在呢。所以我才不说是“遗传”,而说是“天生”。

也许你的观察也有道理,但毕竟个人的观察,范围有限,我还是倾向于相信专题研究或专家多年的总结多一些。
我知道有一本书是谈孩子的学习模式的《成功学习百分百:发现孩子的学习模式》

书中就提到发现孩子天生的学习模式,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

学习模式如此,性格会比较例外么?

所以仔细观察孩子的气质、性格,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个人觉得,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每种性格的人都可以成功,只是成功的道路和最终的方向可能很不相同而已。
一起摸索吧。
作者: dafengqixi    时间: 2011-10-31 07:55
大环境无法改变的前提下
改变小环境是我们能做的
作者: 童童ma咪    时间: 2011-10-31 12:28
其实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下,一个人,一个孩子,都应该守规矩,区别在于,是守怎样的规矩而已。
楼主举例中的那个小孩,敢把大人的棋盘掀翻了。如果在美国,孩子这么做,家长一定会让孩子先赔礼道歉,再去做隔离反省。
这种行为并不意味着这个小朋友有创新,有主见,有叛逆精神,我唯一能想到的词就是“没规矩”。
因为小时候的“没规矩”并不加以调教,所以长大了插队,闯红灯,乱丢垃圾而从不以为耻,更严重的就是不遵纪守法,从事想从法律中钻点什么空子而显示自己聪明。
在很多人羡慕的美国,你想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有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你不能破坏社会的“规矩”,如果出现一些违规的事情,那么你的保险,你的贷款都会碰到问题,你也很难过上舒心的日子了。
所以我觉得,孩子啊,还是守一点规矩好。他会是一个社会人,而社会是有规矩的,如果不守规矩,将来的日子并不会非常顺利。

当然,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没主见的人,但我觉得,不守规矩和有主见之间绝对没有必要的关联。多给孩子创造一些需要选择的环境,多给孩子一些动手的机会,多带孩子去合适的场合运动,他的主见也许就能培养出来了。
老师和学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也许还是家庭。
君不见,不论怎样的老师,带同一个班,这个班的学生总有一些表现好的,一些表现不好的,一些能力强的一些能起差的。
那些指望老师把孩子的所有毛病都改掉的美好愿望,也只能是一个愿望。
我们做家长的,既然生了孩子,还是要多费些心思,就这么几年,再大一些,你想要多管管,多陪陪,人家还不一定乐意呢。
作者: athna    时间: 2011-11-11 21:41
赞同 童童ma咪 意见。理解 jerryhao 观点。

      这让我想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及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到目前为止,我的感受还是回到原点: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自由,宽容地对待孩子,给点时间,给些空间,让孩子慢慢成长。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3 11:28
原帖由 童童ma咪 于 2011-10-31 12:28 发表
其实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下,一个人,一个孩子,都应该守规矩,区别在于,是守怎样的规矩而已。
楼主举例中的那个小孩,敢把大人的棋盘掀翻了。如果在美国,孩子这么做,家长一定会让孩子先赔礼道歉,再去做隔离反 ...


我很赞同童童妈的观点。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和遵守规矩之间是矛盾的。

举个简单例子,我朋友带着孩子到我父母家看望两位老人,本来应该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结果我父母打来电话说拜托你跟你的朋友说一下以后还是不用来了,原因是他们受不了我朋友对待孩子的态度。原来,朋友的孩子比较淘气,在家里也是上蹿下跳的,问题是两个老人本来心脏就不好,看见孩子爬到沙发上或者高处就要往下跳,他们很担心。但孩子的父母不但不制止孩子,反尔还以赞赏的眼光看着孩子,跟我的父母说现在的孩子首先要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

很多人可能把这归结于两代人育儿观点和方式的不同。但我其实是赞同我父母的意见的。孩子去作客,应该尊重主人,遵守相应的做客礼节。即便孩子小,还不能完全明白,也应该告诉孩子怎样做才对。孩子喜欢运动,可以带孩子去儿童乐园痛痛快快地玩。
作者: 我爱飞飞    时间: 2011-11-13 16:00
原帖由 liu_haoyu 于 2011-11-13 11:28 发表


我很赞同童童妈的观点。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和遵守规矩之间是矛盾的。

举个简单例子,我朋友带着孩子到我父母家看望两位老人,本来应该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结果我父母打来电话说拜托你跟 ...




我很赞同你的说法。

你的朋友只是做到了给孩子自由,却没有把握住自由的边际。

我小时候唯一学得比较好的一门政治课,好像是在讲个人行为的那一年,应该是初一,名字大概是诸如青少年修养之类的。其中就提到了自由和纪律的关系。
离开纪律去讲自由,自由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自由可以等同于拳头或强权,谁有本事占有更多的资源,谁就有自由。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从小不帮他们树立起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意识,他们长大以后只会怪罪我们。——所谓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可不是么。
这一点在中国可能还不那么明显,如果是在美国,那可就厉害了。你要是在家里深夜喧哗扰邻,用不了一会儿,警车可能就开过来了。

所以我们想知道怎么去塑造孩子,不如先塑造自己。
我们自己心里,一定要先厘清界线:
我们的孩子,他们在襁褓之中时,对我们是全然的依赖,而后他们要不断的从我们这里找到界线,什么是我们负责的,什么是该他们自己负责的,这是个权责不断移交的过程——直到他们成为完全不依靠我们的成人。

具体到这件事,其中的界线应该是这样的:
当孩子不影响其他人(尤其是你父母,其次还包括孩子的父母)也不会发生任何危险的时候,他们应该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但他们闹起来影响旁人了,那么父母就应该告诫孩子:如果你再闹,那么我们就要离开这里,同时以后我们也不再带你来玩,下次我们再来,你们就只能留在家里,或者作其他安排。
不当的行为将受到惩罚,这是孩子从小就要从生活中习得的。
否则,等他长大了走上社会,他一定会发现社会与他小时候熟知的样子不同。那时改变当然也来得及,但,要付出的代价,恐怕就远远超过今天他们损失的一次玩耍机会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了。

我们一定要记住的是,我们希望孩子长大了是什么样子,今天自己就要是什么样子,而且对孩子的奖惩都应以此为据。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1-13 16:03 编辑 ]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1-15 10:49
我们一定要记住的是,我们希望孩子长大了是什么样子,今天自己就要是什么样子,而且对孩子的奖惩都应以此为据。

我很赞同。最近一直在学《为孩子立界限》,也看了你的帖子。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学习的东东太多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