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你怎么看“每天一顿骂 孩子进北大”
[打印本页]
作者:
疯狂的小豆子
时间:
2011-10-23 09:52
标题:
你怎么看“每天一顿骂 孩子进北大”
原文请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1日 “狼爸”教育手册:每天挨顿骂 孩子进北大
继“虎妈战歌”之后,“中国狼爸”萧百佑带着他的新书《所以,北大兄妹》抵沪。他的“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宣言,吸引了众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狼爸”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里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让孩子们从小背《三字经》、《弟子规》,背不上来就要揍人。“狼爸”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自由上网,不准随意开空调;他说,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打是一种文化。像“虎妈”一样崇尚彪悍教育方式的“狼爸”说,他“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
狼爸有一套“萧氏教育理论”。从他们3岁起,我就会和他们沟通好家规,一旦孩子犯规,他们就清楚地知道,爸爸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什么方式打哪个部位、打多少下、打的力量有多重……家中顽皮的孩子一周受罚的次数会超过3次。我会把鸡毛掸子反过来,用藤条打。会留疤痕,但不伤身体……而且我打之前会先讲一个小时的道理,让所有的孩子一起来听训。
打孩子时,唯一的想法就是“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狼爸说:在我家,只要我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必须无条件服从、遵守。我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工作,都会给孩子布置任务,随时监控孩子的行踪,而我妻子则是最大的督导师。我不许孩子随便喝可乐、不能随便开冰箱门、甚至在广州酷热的夏天,不许吹空调……这一切在旁人看来几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却是我最基本的家规。我相信这些家规是别人家的孩子无法做到的,孩子们虽然没有了自由,却有了吃苦的精神和勤俭的品质。……我与孩子探讨得最多的就是价值观问题。我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这几十年来,成功的标准一直在变。我认为西方提倡的幸福与快乐成功学有点脱离现实。我不认为考进北大就代表成功,这只是成功的一个阶段。就如火箭上天之后还要看如何在轨道内运行,而目前只是冲上天空而已。进北大是第一阶段,在北大里努力求学是第二阶段,我对他们在北大的要求是成绩只要及格,但要把图书馆里的书都看完。成功的第三阶段是对社会有贡献、对家庭有承担、为家族留下光彩,这才是我眼中的成功。……我一向认为,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在孩子学校成长的阶段,在这个分工里,只有三类人:家人、老师、同学,而没有‘朋友’这个概念。”
这里往来的基本都是家长,家中都有孩子,你们怎么看狼爸的举措呢?
作者:
Dr.Devil
时间:
2011-10-23 11:23
如论如何都不能向虎狼之辈学习吧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23 13:21
标题:
回复 #2 Dr.Devil 的帖子
说得好,简洁有力。
作者:
蓝田
时间:
2011-10-23 14:35
看了这个提要我都气不打一处来。
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为什么每天挨家长的骂?
有原则的批评是可以的。
被骂的孩子或变得非常听话,那也是表面现象。长大后也许会变得沉默,因为做事经常被骂,孩子的可怜的一点自信心都被剥掉了。总担心被骂~~~
或会变得非常叛逆,成人后也不会是个有博爱之心的人,因为他就是被骂大的,他从父母处学到的就是,骂,可以调整世界,使之看起来更符合自己的想法。
对于骂孩子的家长,我真想对他们破口大骂!
作者:
蓝田
时间:
2011-10-23 14:38
狼爸“成功的第三阶段是对社会有贡献、对家庭有承担、为家族留下光彩,这才是我眼中的成功”
如果日本某小学在小学生的理想调查中,有孩子说将来要当个面包师等等,在狼爸看来,就算是没出息喽?但是孩子有一个快乐、充实、健康的生活,比什么都好。并不是必须上北大才是成功。
作者:
well757
时间:
2011-10-23 15:30
孩子也是人,和我们是平等的,也是有自尊心。
我希望孩子将来做个好人即可!
作者:
大熊和小熊
时间:
2011-10-23 18:56
孩子要被毁了,连个朋友都没有。就算以后真的成功,人格也是有缺陷的
作者:
我是小乖乖
时间:
2011-10-24 10:55
没法理解狼爸!我觉得他的这个名字就可以想象出他的方法了,哈哈!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11-10-24 11:33
标题:
回复 #1 疯狂的小豆子 的帖子
有理有节的“打”,和无厘头的“打”是有本质上区别的。
“快乐教育”并不是不“打”,传统教育也不是以“打”为全部内容。
看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
我不敢说“狼爸”的教育手段就是绝对义上的对,对与错衡量的标准本就无定性可言。
他的孩子都被“打”进了北大并不能说明他教育上的成功,如果要算的话也只能算是阶段性的成果。
楼主转的这篇贴子中只体现了“狼爸”的刚,对于“狼爸”的“柔“提之甚少,掺杂了不少的个人感情色彩,不免让人引起歧义。
“狼爸”教儿的重点放在了“生活习惯“,“学习惯”上的养成这点我比较赞同。但对孩子某些方面的过于严苛还是不敢苟同。
爱并打着的“狼爸”模式只可作为个案了解借鉴,不可作为广大家长普适性的教育子女的风向标。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拍砖,指正。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1-10-24 12:03
没法苟同狼爸的做法!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能否正常?
报上登了,孩子对狼爸是又爱又恨,也说其他上北大的孩子没有一个象她们那样也上了北大。
这种教育的方式影响可以不体现一时,但最终会暴露出问题的。
作者:
77498139
时间:
2011-10-24 12:46
标题:
回复 #10 子云 的帖子
“每天一顿骂 孩子进北大”
这个标题是个伪命题,让大家不约而同的把交点全集中在了“打,骂”的层面上:)
作者:
神武鹰扬
时间:
2011-10-24 15:46
法门万千,因材施教。他小孩如果很皮,自信心很强,打一下,吓一吓,也可以的。而且,我想可能也是刚柔并济吧。
他既然教育成功了,必然有他的可取之处,不必求全责备,要求他面面俱到么。
暴力管教的方式,是为了达到各种规矩的养成,这个倒是很重要的。语言上的反复唠叨,不也是一种暴力?大家可能对暴力太敏感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不打人的历史没几十年吧。
小孩小的时候,必须要受到个种约束,尽快学会,掌握,达到,社会对于一个成年人的各种要求标准。
主要说,独立,勤奋,努力,坚持,不服输,守规矩,有信用,有礼貌。
因为,这些事成功者必备的品质。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养成,这就看各自的条件,适应那种方式了。
我是说,大家要有,开阔包容的思维力,不要一看到暴力,两个字就,反感,排斥。其实,我个人是从没打过孩子的,但是我们一直也有充分沟通,惩罚的方式----积分管理。惩罚方式,其实只要管用就行,不必强求一致。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11-10-24 23:03
看到大家在这里像模像样讨论,我觉得蛮好玩的。
没看过虎妈狼爸之类的作品,也不准备去看
一句话,炒作而已
虎妈在美国引起了小小轰动,不在于她的教育方式获得了关注,而是因为让美国人看到了一个蛮奇怪的人,美国人不明白,在自己尽管多元的社会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妈妈。
这个狼爸就不用说了,借虎妈炒作罢了
有人说他们成功,是因为国人的眼光普遍的短浅。
说这些书没任何意义,是因为不具备任何通用性。100个虎妈狼爸,有一个孩子上了名校,而100个慈爱的父母,有20个的孩子上了名校,我们管前者叫做偶然小概率事件。
其实任何行为都可能导致好的结果,比方说挨打的孩子暗暗发誓:我一定好好学,考上大学,远远地离开家……。坏的行为可能也能带来不错的结果。但从长远的说,失去了温暖的亲情,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异,就是那个孩子考了名校,或者他的名字是朗朗,本身也是失败而不是成功。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0-25 09:13
难道上北大就是成功了吗?狼爸眼中的成功是这么狭隘,一个狭隘的父亲又怎么能教育出优秀的子女呢?在国人眼中,最不认可的成功,就是家庭的幸福和良好的自我满足感。
为狼爸感到悲哀!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11-10-25 09:18
前段在杂志上看虎妈的一些介绍,心里还隐隐在想,会不会很契合儿教论坛上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想法呢,严格,早教,系统,目标明确,方法执着,对比从前风靡过的什么哈佛女孩刘亦婷,甚至郎朗的成名道路,都是差不多这样过来的。。。
回来看看,还是我们这里的父母明智而开明,亲切。。
教育无定规,还是和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个人的性格环境有关
即使我的孩子不上名校,我还是不愿意做虎狼之辈
即使告诉我这样做了一定能上名校,我一样不愿意做虎狼之辈,上名校,所谓的成功,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1-10-25 10:02
许多人把这个狠爸过于表面化了。
目标感
相信每一位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都会有目标。上北大,只是个提法,我想这位父亲其教育的核心不会这么肤浅,也相信其子女的生活支点远不止此。
严格
老师,家长,无论国内国外,只要是负责的,一定会对孩子的某些方面要求严格。不要只看到狠爸的体罚,每周3次的惩处对于大部分的淘气男孩恐怕还不止吧。
不打折扣的准绳,违反约定的惩戒,这很正常。这可能是学业上的,也可能是生活上的。许多美国学生工作的时间比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还有长,这应该不是玩票,相信也会有约定。
作者:
jancy23
时间:
2011-10-25 22:10
绝对的炒作,
作者:
wheresum
时间:
2011-10-25 22:26
成绩好的小孩子并不一定快乐!成绩差的小孩子并不一定笨!现在有多少孩子有幸福的童年?只因有“狼爸”这样的人。现在的小朋友真的很辛苦。只要孩子快乐,身体健康,成绩过的去行!
作者:
童童ma咪
时间:
2011-10-31 12:40
狼爸成功了吗?
上了北大就是成功了吗?
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是因为我们都弄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成功的人生?
很多家长都把目标定在大学,孩子只要上了一个好大学,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
其实,孩子上了大学,这才是他人生的开始。
工作,婚姻,内心的幸福感,这些,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是否成功是否完美的标准。
我对女儿幸福的定义是,将来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和自己爱的人相守一生,有可爱的孩子,有爱自己的父母,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带孩子也算的:)
作者:
坐以待币
时间:
2011-11-4 10:48
说两点:
第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清华天下,北大荒”,北大出疯子,清华出逆子,也是有佐证的。
作者:
erinyoyo
时间:
2011-11-4 11:40
这个狼爸应该很庆幸,他的小孩没有变疯或者跑去杀人。
作者:
带月儿
时间:
2011-11-10 09:24
我不能赞同这样的观点,也不赞同这样的狼爸。人是群居性的,没有朋友的人孤独的。人一生中许多的朋友是从小相识的,孩子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慢慢理解和形成对社会的认知。
作者:
JH0509
时间:
2011-11-16 15:44
看了这么多,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教育的核心我觉得。
作者:
穆小柔
时间:
2011-11-16 15:52
他写的这本书我是读过了,但我是怎么也做不到的。不过我家孩子倒是学会了这句话:天天打,进北大。进北大,并不能代表一个人成功,代价是否有些太大了。
作者:
mary_xing
时间:
2011-11-20 21:24
标题:
回复 #15 行至水穷处 的帖子
赞同水JJ,生孩子养孩子不一定是为了上名牌,我认为孩子能生活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再说上了名牌的孩子也不见得一定比别的孩子轻松快乐啊
作者:
x-ray
时间:
2011-11-21 14:47
看着 为家族添光彩 就觉得 什么时代了,还这么提?
这样养大的孩子,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他有多少自己的想法,主见?当他走上社会,作为社会人,他的路会怎么样呢?
我无法想象那种读书时没朋友的日子,深深地同情那几个孩子!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还真指望读大学交到像小时候那么铁,那么知心的朋友? 多年的无朋友,没准和朋友怎么相处的能力也需提高吧?
关注他们走上社会后续,呵呵
作者:
红孩
时间:
2011-12-1 16:17
不能苟同,每天挨骂的孩子能幸福吗?
作者:
308037794
时间:
2011-12-3 11:28
感觉骂孩子还是不应该,这样孩子自尊心会受到挫伤,会导致破罐破摔,也有可能因人而异,有的适合这样的。不过我儿子就爱听好听的,越夸越爱学。。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